2024大学生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构建和谐”。
世界上有太多的温暖需要传递,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现在的世界发展得太快,生活也变得匆匆。生活的安定与幸福使我们缺乏了很多珍贵的品质,使我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让我们忽略了一直站在我们身旁的人,忽略了蕴藏在心底最真挚的情感。现在很多人尽情地过着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却有几个人真正的过过感恩节?他们视今天的幸福为理所当然,却不知道幸福的背后有着太多帮助过我们的人,那么就请你暂停一下匆忙的脚步,好好看看曾经走过的路和将来要走的路,认真想想该去如何面对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才能无愧于心。
“我们要感恩什么?怎样去感恩?”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反思和探索并实践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感恩是一种不能旁贷的责任,也是需要铭记并履行的义务。对生养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的老师,给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都应充满感恩之心,感恩之情!毕淑敏有这样几句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却已不再年轻大学生学会感恩演讲稿大学生学会感恩演讲稿。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弥补。当我们成功时,不要忘了,是那些温情和关切的目光,给了我们鼓励,给了我们信念,给我们开辟了一条人生的坦途。
记“一朵花,一个世界;一滴泪,一个天堂”。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里,处处都藏着值得我们感恩的.情愫,感恩往往是转化成了一个个自发的充满爱意的行为,播撒在每个平凡而实在的日子里。如果我们的心中培植出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生活就会沉淀出许多的浮躁和不安,消融掉许多的不满和不幸!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就会处处充满阳光。只要去发掘,事事可感恩,时时有感恩。心中存有感恩,便会意识到个人离不开他人、离不开社会。在处理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时,将会产生源动力,去驱动自已尽力履行应有的职责,倾已之能奉献社会。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就拥有了一颗包容天下的心,不管外界环境如何,都让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
从小事做起,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用最纯洁的心净化心灵,用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这个世界。
2024大学生演讲稿 篇2
亲爱的同学们: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这句至理名言说得多好啊!是啊,有一颗爱国心多么重要!
一个国家肯定有着很多很强爱国心的国民,但总有一些不爱国的人。他们这样就像孩子不爱母亲,鱼儿不爱水一样,是最可怕有不可理喻的。他们的心里没有祖国,定是灵魂不全的人。不论他们有多么有名,多么有钱有势,都会被世人永远唾弃!可是又有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在祖国饱受欺凌之时挺身而出。
我印象最深的是革命家陈天华,他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军队私密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的消息时悲愤欲绝。
回到宿舍后他又咬破手指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住的念着:“救国!救国!”他好不容易才被人救醒,又坚持把血书千里迢迢从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一是为他写血书而感动,二是为他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而感动!
像陈天华这样胸膛里跳动的是一颗爱国心的人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的祖国很和平,不用我们上战场。但中国在世界上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取将来做祖国的栋梁,为国争光!
不论在何时、何地,请你都不要忘记,你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在你的胸膛里跳动的是一颗炽热的中国心!
2024大学生演讲稿 篇3
承载着十四亿人的梦想,承载着十四亿人的渴望,党的xx大在北京召开。伴着一条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从那古老的城楼传来,历经沧桑的中国似乎在以最年轻的容颜向世界展现。
八十六在风雨无阻坎坷路,千秋万代求真务实为民生。xx大上,门生问题毫无疑问又成为代表讨论的热点。为了门生,我党加大创新力度,以保证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门生。我党加大反腐力度,以保证社会的清明。xx大是政治宣言,向世人宣告我当得执政气度;xx大是政治纲领,指引我们的前进航程。正像会后代表所言:xx大就像一块磁石,将全国人们的心都紧紧的凝聚在了一起。这份凝聚力来自于全国人们对党的信任,这份信任有来自于数代共产党人用鲜血谱写的诗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回顾我党86年来的风雨历程,它像一座无言的丰碑,记载了血与泪的功绩;它像一枚无悔的勋章,用生与死显示着忠诚。在我党的艰辛创业路上,我们应牢记的是共产党人的那份信念:不畏生,只为生作亡国奴;不惧死,只惧死也守不住国土。何等英雄气概,何等大义凛然。
看我中华,泱泱大国,文化古韵,博大精深。哀其清末,腐朽无为,国际动荡,列强横行。侵我国土,杀我百姓,禽兽行经,人神共诛。爱国壮士,舍命抗争,政党软弱,血流成河。可喜我党,勇挑重担,危难时刻,保我国土。几经风雨,几经磨难,星星之火,终定大局。国土统一,改革开放,频频壮举,吐气扬眉。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神州梦圆,壮志飞天。xx大开,指引航程,试问天宇,谁与争锋。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之际,xx大的召开是继往开来的壮举,重民生,促发展,荐持八荣八耻,构建和谐社会。回顾历史,有哪朝那带有这般政通人和?站在历史的高度,面对这份成就,当赞美至此已无法表达情感之时,让天感动,让地感动,让风啸雷鸣和涛声一齐,来诠释着完美意境。
2024大学生演讲稿 篇4
在你选择的路上,不惧困难地坚持!
今天在座的90%以上都是刚入学的研究生,这是你们人生的新阶段,我热诚地希望你们在思想上也能够有一个新的境界。今天在这里不讲大道理,我作为一个建筑学人,自1946年执教于清华大学,至今已经68年,我只想将一些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所得到的体会跟同学们讨论。
第一,理想与立志。一个人一生不能没有理想。立志是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要思考我这一生到底想要做什么,想要有何作为,有何抱负和志趣,想要从事什么专业,这在中学进入大学时必然要有所考虑,从大学进入研究生时代更需要进一步思考。立志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成长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想而一步步顿悟、提升,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偶然性。
我之所以选择建筑事业,并作为一生追求的方向,是与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我1922年生于南京,当时正值内忧外患,中国大地上战火连连,苦难深重。1937年南京沦陷,我随家兄流亡重庆,于四川合川继续中学学业,记得1940年7月27日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合川城遭遇日军空袭,大火一直燃烧到第二天清晨降雨始息,我敬爱的前苏州中学首席国文教员戴劲沉父子也遇难了。战乱的苦痛激励了我重建家园的热望,我最终断然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以建筑为专业,这是一个开始。随着自己的成长,认识国家社会的发展,逐步对建筑事业发展的需求也就不断加深认识,对它的学习研究也就不断提高。
第二,选择。一个人一生不知要走多少十字路口,一个弯转错了就很难回到过去的志愿,因此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机遇、变迁,甚至有无限的偶然性,国家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变迁,乃至家庭中细小的问题都会引人转向,甚至于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回顾我自己的经历,有几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1948年我经梁思成先生推荐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求学,1950年学成后,应梁先生信中说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召唤,力辞种种诱惑,毅然从尚为英国盘踞的香港,在军警挟持下取道回国,投身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和教育事业中,现在想来,如果当时留在美国,便没有此后几十年在中国建设领域中的耕耘和收获。
1983年,我61岁,从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行政岗位上退下,当时张维校长邀请我前往深圳大学创办建筑系,我婉拒了他的盛情,坚持和一名助教,在半间屋子、一间书桌、两个坐凳的条件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到现在已经整整30个春秋。30年中,我与研究所的同志们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当时若前往深圳,今生后期的工作则又会是另一番光景。类似的情况一个人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回顾既往,我自审之所以没有“转错”大方向,很大程度上还是与早年“立志”相关,我很早便立志在建筑与城市的学术领域做一些事,在不同时期,根据现实条件,作出相应的选择。
第三,坚持。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是坚持还是退却?就我个人经历而言,不论是青少年时读书求学,还是年长后的研究和实践,几乎处处都要面对困难,也难免遭受挫折。年轻人很容易受到挫折影响而气馁,这里希望大家以宗白华先生讲的一句话共勉——“不因困难而挫志,不以荣誉而自满”,这是在他写的《徐悲鸿与中国绘画》上的一句名言,要立志、要选择,在选择道路上更要有不惧困难的坚持。
对于青年学人,我认为在理性上对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等似乎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身体力行。现在社会舆论的各个方面对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屡见不鲜,相关的书籍、文章也很多,但是让人痛心的是,学术不端、学术贪腐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人也许并非对科学道德不理解,而是没有切实地将之落实到一己的心灵与行动中。因而,我想强调的是,必须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从经典的哲理转化为一己之行动指南、行为通则,唯有此,才能慢慢地内化为属于你自己的精神财富,并且会在逐步顿悟中加深体会,并不断加强信念,持续前进。
如今,我虽已年逾九十,但仍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仍要求自己以一种积极的精神面貌面向未来,随着年龄日增,必然有些事情由于体力不及等原因已经做不了,但是依然觉得当前正面临着一个大的时代,未来有无限的生机和激情,要促使自己力所能及地不断探索广阔的学术新天地,建设美好家园、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