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自查报告(精选4篇)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自查报告 篇1
一、重点工作保障有力,圆满实现预期目标
全面完成十艺节德州赛区各项工作任务。一是组织承办了5场试演剧目和全国“文华奖”4台8场参评剧目比赛演出任务,高标准的演出场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机制,确保了各场展演比赛精彩、安全、圆满,树立了德州良好形象,德州大剧院荣获“十艺节优秀场馆”称号。二是男声独唱《亲亲的老百姓》夺得十艺节“群星奖”。我局和市艺术馆分获全省“群星奖”作品创作先进单位。三是国画《铁流—XX人民支援淮海战役前线》入选十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
顺利通过大运运河段申遗工程检查验收。大运运河德州段河道全长45公里,自北向南分为abcde五个保护区域,按照重点整治、一般整治和现状整治原则,分别编制设计方案,分步实施整治工程,已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现场考察和国际专家的检查验收。
二、全面工作统筹谋划,明确责任争创一流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力推进。抓住我省承办十艺节机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德州大剧院的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市重大文化设施空白;市图书馆新城分馆改建完成,使市图书馆、市艺术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县市区“两馆”除XX区正拆除规划外,其它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乡文化站100%建成,村文化大院95%建成,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实现全市四级全覆盖,XX县桑园赵村基层服务点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和服务示范点”;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农家书屋190家,累计建成1223家,覆盖率达41%,XX市十里望回族镇大白村农家书屋荣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称号;全市城区建成数字影 院14处,银幕52块;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334个,超额完成年度放映任务;市直专业演出院团组织歌舞、杂技、京剧等下乡演出150余场,观众达20多万人(次)。
文物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今年新增平原郡故城等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我市推荐申报全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古琴艺术、德州跑驴等项目入选第三批XX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遗项目增加到17项。
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一是积极打造董子文化、运河文化、太阳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乐陵小枣节、夏津椹果节等节庆文化助推了地方文化繁荣。二是采取文化产业招商、节会招商等方式,利用我市区位交通优势及良好产业基础和投资发展环境进行招商,取得明显成效。润昌置业东汇大厦项目、新恒基自控科技德州项目进展顺利。
文化市场发展规范有序。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稳定健康发展。一是优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组织开展了文化娱乐场所年审和文化市场检查专项活动,完成了文化市场基础信息采集。二是加强新闻出版管理,严格印刷企业审批、备案程序,完成了出版印刷企业年检工作。三是规范广播影视管理,健全依法依规管理及责任制度,维护广播电视频道频率使用秩序,查纠违规行为,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
三、自身建设常抓不懈,班子队伍充满活力
局党组始终坚持自身建设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把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与开展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抓班子带队伍、扬正气树新风、促改革保稳定,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圆满履行各项职责提供了组织保证。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自查报告 篇2
按照省市县工作安排,1——4月份,文广新局坚持改革创新,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推动我县文化体育工作科学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建设五个贡献力量。
一、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按照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的要求严格落实学习制度。每周四下午集中学习,通过观看纪录片,宣读学习文件,自由发言等形式,要求局广大职工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体会,共完成心得文章100余篇。二是深入走访包联村乡村和乡村老干部、老党员6户,对他们反映的困难,局班子及“两代表一委员”认真帮助解决落实,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百姓心间。三是进驻大河乡鹿尾沟和面草沟村进行“蹲点服务”。自备生活用具,自负伙食费用,组成党员服务队,下到农村进行入户走访调查,深入了解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及存在的困难,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双结对、双服务活动,回来后撰写了“民情日记”并及时协调解决当地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发放了“五查五看五比”、“同行比、百姓评、树标兵”等各类调查问卷500余份,制作了“连心卡”发放给服务对象。
二、重大文化活动亮点频出
春节期间,文广新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两节”活动,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除每年的元宵灯会、社火表演等例行节目外,大胆创新,举办了“妙笔书写方块字民族文化我传承”汉字听写大赛,正月十五闹元宵载歌载舞“三天乐”大型广场活动,猜灯谜,“张灯结彩贺新春”春节社火表演等10项特色活动。本着节俭办春晚的原则,组织了以“温暖20__”为主题的兔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围绕美丽乡村、城市建设、弘扬美德、干部作风转变等重点内容,全部由人民自己创作,其中由文广新局自编自演自导的节目表演唱《光荣榜》、大鼓《绿色展新容》体现了专业的水准,受到了各级领导及观众的好评。为更好的提升农村面貌改造工程,文化馆文艺工作者采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开展主题为“走进新农村、唱响中国梦”的下乡慰问,在18个乡镇演出54场。
三、文艺创作突出精品
1-4月份创作歌词十首,二人台小戏、大鼓四部,其中《离别草原》获“县原创歌曲大赛”一等奖;《和你一起去放羊》获“县原创歌曲”二等奖;《亲亲二人台》获“县原创歌曲大赛”三等奖。该年,由文化馆张峰谱写的歌曲《离别草原》获“20__亚洲国际音乐节”金奖,3月份电视台为张峰拍了人物专题片,其本人被授予长城文艺重点工作者称号。文化馆作家刘满旺创作了短篇小说《遥远的乡事》、《麦》、《趟过男人河的女人》;散文《家乡的榆钱》;其中短片小说《遥远的乡事》已参加全国短篇小说大赛。
四、努力搭建文化服务平台
文广新局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为本土艺术家搭建服务平台,展现他们精湛的技艺。其中,在图书馆三楼书画展厅展出的骏马归来“牧马人”郝庆个人精品画展1——4月份共接待观众约700人左右。年初本土画家郝庆的作品代表我县参加了市级“画马”画家开幕式以及市“第xx届美术作品”观摩会。4月,文广新局开始搜集整理当地作品参与市文广新局20__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先进文化我先行庆“七一”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
五、非遗传承展示无限生机
根据省文化厅在全省文化系统开展传承保护与培育涵养文化生态主题活动的总体要求,文广新局积极挖掘整理非遗资料,为今年报省级和市级非遗项目做准备。与电视台共同策划拍摄大型纪录片《亲亲二人台》。参与市电台《直播》中非遗项目《莜面制作技艺》录制;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土之声-乡土乡情》关于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采访,这档节目已经播出,受到上级领导及人民的一致好评。
六、扎实培育文化人才
1——4月份,文广新局抽调文化馆辅导老师12名,对乡镇文艺表演队伍进行专业辅导,努力建设一支扎根基层、专兼结合的文化人才服务队伍。派文化馆二人台专业人员一名到省艺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推荐局内专业人员创作的二人台对唱《双山梁》、《十样花》,代表我县报名参加第xx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
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有序进行
年初,创建城乡文艺演出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和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工作有序推进,县确立了以“建设五个文化进万家”为主题开展百姓一家亲文化惠民活动。3月,新闻出版股为全县366家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图书51240册,其中省书屋办下拨36600册,我局利用专项资金购置14640册。从县财政积极争取资金40万元,为全县各单位购置了500套正版软件,召开了软件安装培训会,完成了县直机关及乡镇软件正版化全覆盖。继续完善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内部设施建设,统一采购液晶电视100余台。组织县城文艺团体举办文艺演出进社区、群众歌咏比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基层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20余场;重点培育等文化演出团体,规范民间艺术团体演出,不定期安排专人进行检查督导;完成了200余名乡镇文化站站长、文艺骨干,社区文艺志愿者资料入册。文化馆辅导干部深入到夕阳红艺术团,红六月艺术团,永义街社区,南山路社区,老干部艺术团进行辅导。辅导节目有舞蹈《中国梦,我的梦》,《亲圪蛋蛋下河洗衣服》,二人台小戏《网友》等节目24个。
八、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新审批办理文化经营单位6家,原有办理31家,根据市里要求,统一进行了信息核查。行政执法大队先后对经营场所120余家开展日常检查40余次,利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办公系统及时录入检查笔录120余份,上报执法信息3条。春节期间,重点对网吧、歌舞娱乐、影剧院等文化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共检查30余家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两会”期间,重点对网吧和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未进行实名登记、超时营业等违规经营行为进行集中检查。同时加强对出版物经营单位以及游商地摊的管理,共收缴盗版图书120余册,光盘80余张,有力的保障了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九、体育工作扎实开展
春节期间,文广新局组织举办了老年门球赛。协同老干部局组织举办了老干部乒乓球赛、台球赛。上报省、市局体育相关各类材料20余份。4月底,组织召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调度会,对全县各乡镇、企业、学校的体育工作者进行了培训,现在普查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此项工作将在7月底结束。业余体校为即将召开的省第xx届“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活动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4月28日至30日,组队参加全市农民男子篮球赛。全民健身中心每天早晚对外开放,为健身爱好者提供了良好平台,起到了“人人参与、人人享受”的良好氛围。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自查报告 篇3
一、各项指标全部达到标准
69家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最小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其中图书馆总分馆不小于8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部及周围环境整洁、卫生,场地硬化、绿化。
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做到“八个一”,即:一个标志牌、一个宣传栏、一个县级图书馆分馆、一个多功能室、一个中老年文体活动室、一个妇女儿童文体活动室、一套文体设施设备、一个公益性文化岗。
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免费开放,室内文体活动场所有明确的开放时间表,便于群众参加活动;室外广场定期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每季度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6次;全年组织由妇女儿童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不少于4次;每个月为村民、居民放映一场国产新片;村(社区)文化管理人员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二、采取的推进措施
1.对照标准,开展项目督查整改。市文广新局作为牵头单位,负责指导、协调、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进行通报;要求区镇文体站年度开展四次对村(社区)的督查、业务指导和精准服务,年底列入市级对区镇的考核项目。对运行管理差的,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拿出整改方案,年底再次检查验收;对运行管理一般的,提出完善意见,做好保障;对好的单位和做法,推广他们的做法,向周边地区延伸。
2.因地制宜,创新文化服务内容。根据人口总量、年龄、结构、需求、新老x人的比例等,确定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面积、功能、项目构成,不断探索新环境下的新活动。提供多元化服务项目,导入志愿者服务机制,吸引社会文化艺术人才、社会组织为公益文化服务。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要求结合数字文化服务,满足基层群众数字文化需求。
3.做好人才、资源和资金保障。镇文体中心要求吸纳更多专业文化人才,对村(社区)进行文化指导帮助。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立不少于1个由政府财政购买的公益性文化岗位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这个专人应该是全职的,而且有设计群众服务项目经验的社工人员。资源不得挪作他用,做好设备的更新和资源利用。同时做好市、区镇二级财政资金的投入与扶持。
4.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服务。大力培育非盈利社会文化组织的成长;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专兼结合的文化工作队伍;将企业内部文化设施纳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范围;鼓励非盈利社会组织或国有企业来统一管理运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三、成功的经验做法
1.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参与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目前已经有一些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引入社会组织,开展创投项目以及借用给群众团体活动逐渐增多起来。高新区新江南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由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负责管理运行,通过亲子读书会、话学习等活动的开展,提升外来人口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增加新老x人互动交流。巴城镇新开河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购买公益社会组织服务。在做好日间照料工作之余,每月组织歌舞、戏曲、曲艺等文艺活动两次。淀山湖镇市民活动中心属于政府出资建在农民动迁小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采用“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绩效化评估”管理模式,成效显著,公益组织参与管理服务,服务质量好,值得推广。
2.根据需求创新特色文化服务。淀山湖镇“送戏曲进村”,每个村一台大戏,集中到每个村巡演各7场,村民导、演,村民观看,多年来成为淀山湖的品牌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周庄镇全旺村“喝讲茶”活动形式新颖,高新区姜巷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有传统家具和农具展示,都是很好的做法。千灯镇马路桥社区有众多外来文化能人,他们在社区的支持下联合自办非盈利演出团体,在本年度镇文艺会演中,获得2项一等奖,值得关注。
3.发挥文体站统筹和辐射带动作用。周市镇文体站将工作人员和业务骨干与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立结对服务。陆家镇实施了业余文艺团队辅导惠民工程,由文体站专门聘请、派出15名具有一定文艺特长的老师对全镇辖区内的业余文艺团体包干服务。陆家镇:“小阅读·大未来”家庭读书会,从起初的20户,发展到如今的200户家庭参与亲子阅读,孩子们在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一起读书、游戏,这些项目值得推广。
4.文化志愿服务在社区成长。7月20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走进新江南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红袖标”老年志愿者亲切交谈,鼓励老人们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社区文化、环境保护等工作,共同营造舒适稳定的居住环境。社区以社工带动义工、专业服务带动志愿服务,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和兴趣爱好。淀山湖镇市民活动中心引进壹方慈善公益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着力打造了“爱心接力银行”和“尚美公益集市”两大志愿服务品牌。还有高新区采莲社区、巴城镇新开河村都是以文化志愿服务为主。
四、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的不足
1.功能发挥有待提升。由于部分村(社区)服务用房安排不合理,存在一室多用的现象,不利于活动开展。对文化需求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提供服务比较单一。部分村、社区由于拆迁较多,人员较少,活动室利用率不高。
2.人员培训有待加强。村(社区)文化管理人员更换频繁,人员稳定性有待加强。部分工作人员从事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欠缺,需要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自查报告 篇4
按照省文化厅《关于开展文化志愿服务自查工作的通知》的工作要求,为努力提升文化志愿服务能力,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区旅文新局认真开展文化志愿服务自查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情况
区文化志愿服务最初始于20xx年,区文化馆把文化志愿者工作纳入到文化辅导工作中,着力培养业务精干、服务能力强的文化馆干部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走进校园、走进军营、走进乡村,在还没有“文化志愿者”这一组织称谓的时期,便以文化馆干部为主体组织开展了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
二、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情况
在不断进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文化志愿者一言一行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取得的社会效益,吸引了社会各界更多有服务特长、有社会责任心、有爱心的`人士加入到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形成了一支可以提供全面、优质、专业文化志愿服务的志愿者队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各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志愿服务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撑,区文化志愿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xx年这支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定名为“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团”。志愿队伍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组织培训,区文化馆协调解决志愿服务地点等事宜,并定期调度志愿服务开展情况,不断推动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化建设。
三、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建设
由于文化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者人数大幅增多,为了更好的发挥文化志愿团队的作用,为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志愿者服务,制定了“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团章程”,通过服务团章程,规范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为,制定全年志愿服务工作计划,使文化志愿者服务团具备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提供社会文化服务的能力。
四、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
文化志愿者以青少年和社区文化队伍为主要服务对象,常年活跃在文化志愿服务第一线。
20xx年至20xx年,区文化志愿者深入街道对艺术团进行长达2年的民族乐队组建排练辅导,并辐射到街道村。20xx年以来,文化志愿者、等坚持到区小学开展少年合唱团组建和辅导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和陶冶了孩子的音乐情操。20xx年“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团”成立,并组织志愿者服务小分队进入区八一希望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音乐支教活动,对该校小学部六个年级进行了音乐课教学辅导。
20xx年初以来,分别组织志愿者小分队进入崔云希望学校帮助学校组建校园合唱队,深入希望小学帮助学校建立校园电声乐队。
今后,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还将继续发挥光和热,为有需要的地区和群体带去更优质、更专业的文化志愿服务,以文化志愿服务助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