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心得体会 内容页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实用33篇)

2024-06-21心得体会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1

  古稀之年的周秀芳,远赴贵州、湖南支教,汇聚市民爱心送到贫困山区,并精准帮扶溆浦、延边产业脱贫。她用大爱情怀为山区孩子点燃希望之灯,也为贫困协作搭建爱心之桥。在湖南溆浦支教帮困4年多,周秀芳及其爱心团队捐建的希望小学已有29所,400多名贫困生得到结对帮扶,累计捐款物达3400万元。

  支教期间,她曾一次次去学生家里走访,有次在途中摔倒,险些丧命,被救后,家人劝她放弃,她说:“如果我倒下来,你们就把我埋在学校旁边的土地上。”她牵线促成宁波与溆浦教学结对。20__年11月,鄞州区在溆浦建立支教基地,发动优秀教师去溆浦支教,溆浦县选派中小学校长、年轻老师来宁波“取经”,培养“种子”教师。她将全国各地的爱心源源不断汇聚到大山深处。

  为帮助山区真正摆脱贫穷,周秀芳以支教为支点,通过劳动力转移、产业扶贫等方式进行帮扶,在鄞州区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她建起了爱心工作室、爱心帮扶基金会,在延边州和龙市成立了周秀芳爱心驿站,引导集聚社会帮扶资源,完成128名贫困学生结对助学。今年7月1日,她创设的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揭牌成立。

  周秀芳的事迹在浙江、湖南等地引起强烈反响,《光明日报》、新华社、人民网、央广、《浙江日报》等几十家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等领导都对她的事迹作出批示。

  周秀芳曾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2

  3:0完胜美国队!23日的20__女排世界杯“天王山之战”没有想象中胶着,中国女排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实现七连胜,同时在卫冕冠军的道路上迈出最坚实的一步。这是中国女排的胜利,更是女排精神的胜利。30多年前,中国女排创下世界大赛“五连冠”的壮举,在国门初开的那个时代,女排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缩影,也激励着一代国人发愤图强、锐意进取,不断谱写时代壮歌。30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朝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迈步前进。当此之时,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强大,但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争先的顽强拼搏精神,永远是振奋民族自信心的强大力量。此时此刻重提女排精神,不仅是因为过去五年里中国女排勇夺20__年世锦赛亚军、20__年世界杯冠军、20__年奥运会冠军、20__年大冠军杯冠军和20__年世锦赛季军,始终位列世界顶尖行列,更是因为女排精神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不断地丰富和扩充着自己的,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次世界杯,中国女排已经迎来七连胜,战胜了美国、巴西等主要争冠对手,距离卫冕又近了一步。但郎平和中国女排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对她们来说,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从零开始”,每一次比赛都要拼尽全力,惟其如此,才铸就了强大的中国女排和传承至今的女排精神。说到底,女排精神之所以为女排精神,最根本的正是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何时何地,中国女排胜不骄败不馁,始终把为国争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赢要赢得光明磊落,就算输也永不放弃、超越自我,打出中国人的精气神来。美国队我们已经赢了,但世界杯还没有结束。中国女排,加油!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3

  今天我观看了20xx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这是一个很好的电视节目,每年我们全家都聚在电视机前关注那些令我们感动的人物。他们有的家境贫困却品德高尚;有的重病缠身却还想着帮助他人;有的终生献身于科技事业,却英年早逝……

  有一位97岁高龄的老人,她叫叶嘉莹,1924年出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教授。

  1950年代,叶嘉莹先后在中国台湾大学、淡江大学、中国台湾辅仁大学等校教授诗词曲。几经辗转,1979年,叶嘉莹回到祖国,成为当时南开大学欢迎的古典文学教师。

  七十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

  过去几年,叶嘉莹陆续将自己的全部财产3500多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国测一大队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歌颂。20__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互致信函,代表中尼两国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珠峰高程测量工作是由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中国登山队等相关单位共同完成的。这是国测一大队第七次深入生命禁区测量珠峰,并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

  国测一大队自1954年建队以来,坚持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他们徒步行程6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壮美蓝图。国测一大队的历史,就是一部挑战生命极限的英雄史。建队以来,有46名职工牺牲,还有许多人姓名难以寻找,连一块墓碑也没来得及立。他们的生命传奇唯有大地作证。

  20__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邵世坤等6位参加首次珠峰测量的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肯定他们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这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还有陈陆,孙景坤,张桂梅等人。他们用真情甚至用生命感动了我们的心,世界因他们的存在而温暖。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4

  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经历给国人带来正能量。”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 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这,就是女排精神!女排姑娘们就是凭借着这股精神,顽强战斗、勇敢拼搏,在国际赛场上一次次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

  荣誉,是拼出来的

  中国女排,是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曾经惊艳世界。女排球队曾为中国获得“三大球”中的首个世界杯冠军,并一举获得五连冠的辉煌战绩。女排精神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

  而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女排姑娘们汗与泪的付出。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女排姑娘们训练时没有完善的训练器械,甚至连像样的训练场都没有。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拼。 基础设施不好,训练更似“玩命”。主教练袁伟民站在高台上,把一筐球不间断地扣向对面,女排姑娘以最快速度飞身救球,一个滚翻后立刻爬起来接下一个球。她们在地上摸爬滚打,摔得遍体鳞伤,咬着牙含着泪继续训练。 在上世纪80年代,一枚金牌的意义,早已超出了体育的范畴。中国女排在赛场内外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身影,让更多国人看到,“我们中国人行!完全有能力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一流水平!” 话题速写从世界杯冠军到世锦赛冠军、从奥运冠军到亚锦赛冠军……中国女排以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创造奇迹、铭刻历史。在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中国女排成为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腾飞的象征。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5

  庚子兔年,注定不平凡,一场新冠肺炎,轻施魔法,便使所有人戴上面具,无法聚会,无法工作,不能拥抱。可是人们的心始终是连在一起、渴求温暖的,关爱不会消失,

  希望永待萌芽。就在这一刻,关系着民族兴衰的关键时刻,有一群战士,似天使,从天堂赶到,纯白的战衣,虽厚重却无法阻挡拯救生命的决心。一层层防护服后面来回奔走的身影,浓缩着对生命的挽留,对病患的担忧,唯独没有恐惧,这是对爱的的诠释。

  人又怎会不害怕,可他们却说着“我不能哭,护目镜会花,就干不了事情了。”说着,“我很渺小,却绝不会逃跑。”所谓白衣天使,也不过是一群刚刚工作的青年人啊!他们依然有着稚嫩的面容,却学着大人的样子,奋不顾身地从死神手中争分夺秒地抢人。天使们啊!真的抱歉,你们从天堂降临,却吃了比别人多数倍的苦。我们都期待着,花开之际,疫情不再。告别口罩的桎梏,可以自由地呼吸。那时的你们,的你们,可以被全世界温柔以待。

  一张张写给上级的请战书,一封封寄给亲人的抚慰信,见证了危难关头你们心中的人间大义。冒着感染的风险,却一同担起“救人”‘“不停救人”的生命信念。守在一线,无法吃饭,无法方便,不敢松懈。心中有大爱,这些艰难便因对生命的执着而消失殆尽了。及腰的长发不再,可容颜愈发美丽,只因心中明亮。手掌被消毒水浸泡,失了往日的细嫩,隐隐作痛,可是没有人道一声辛苦!

  若你问我何为中国速度?历时10天便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就是的答案。他们没有软肋,只因他们心中承载着对人民的热爱!全中国凝聚在一起,八方捐赠医疗物资,生活物资。十几亿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共同携手,创造出一个个不朽的奇迹,我们独有的中国奇迹,这就是中国力量。

  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可是依然井然有序,温暖的笑脸幻成春天的花朵。春天的暖阳终将带走漆黑冰冷的冬夜。天幕即将破晓,所有的苦难、挫折都会过去。

  我们将那束光称之为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是困难来临之际华夏儿女的团结一心;是白衣天使不顾自己舍身救人;是可包容万物,驱散黑暗的勇气与力量;更是所有人对生命之可贵,大爱之无私的理解。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你们有多美?你说,视自身安危于不顾只愿造福他人的人有多美!你们生而平凡,却又伟大得似是朝阳照亮人心。大爱无疆,有爱便势不可挡!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6

  近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张渠伟;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张玉滚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张玉滚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张玉滚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中国”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7

  追授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连日来,彭士禄院士深藏功名、矢志报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尤其是在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他“传承红色家风,矢志科技报国”的高尚精神,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贡献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吕娜说,作为一名科学史的研究者和彭士禄院士的校友20__年我承担了中国科协牵头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并由此有了与彭士禄院士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一次次的接触和十年的不断研究中,我逐渐懂得了彭士禄院士面对国家需求时那种奋不顾身的投入,对待学术研究的严谨求实。彭士禄院士与老一辈核动力人一起顶住压力、互教互学,实现中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他们那一代核潜艇人的垦荒牛精神,必将激励当代科技工作者继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吕娜说。

  中国核动力院原科技委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胡明刚说:“彭士禄院士任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分会理事长期间,参加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较多,十分关心学术发展。他与人和善,谈吐幽默没有一点架子,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人。”

  中国核动力院员工周茂和邱彦回忆说:“彭士禄院士等创办了一本填补我国核能动力领域空白的学术期刊--《核动力工程》。他在任主编期间不仅明确了办刊宗旨和办刊方针,还不辞劳苫,严谨求实,为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做了大量工作。他撰写了《核能在我国能源中的地位》等多篇论文,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在科研生产和学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教授张威说,彭士禄院士的事迹充分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从彭院士的身上我们不仅仅应该学到他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品质,更应该学习他淡泊名利、爱党爱国爱民的精神。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我国在科研方面发展迅速,但仍然在很多方面有所局限,我们所能做的、所应该做的依然如同彭院士说的那样,“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

  “我们学习彭老,首先学习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一生不计名利,无私奉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奋斗终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宋国杰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要以彭士禄前辈为榜样,做热爱党、热爱祖国、充满干劲儿的孺子牛,在教学和科研的本职岗位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院长助理李际鹏说,彭士禄院士坚守初心、对党忠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将青春年华化作深海中前行的潜艇、澎湃动力的核电站,用自己坚挺的脊梁,给了整个民族以力量。“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把肩负的责任化作进步的动力和奋斗的激情,讲好包括彭士禄校友在内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故事,教育激励新一代哈工大人在新百年新征程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成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李际鹏说。

  清华大学核硏院青年教师周湘文说:“彭士禄院士隐姓埋名30余年,开创了我国的核动力事业,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我能够参与到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倍感自豪和骄傲,向彭士禄院士学习。”清华大学核硏院博士生髙群翔说:“彭士禄院士是核工业领域的前辈,我还记得他希望将自己的骨灰撒向大海,希望能够永远守望我国的核潜艇事业,他的精神令人为之动容和落泪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全心全意为推动行业进步贡献绵薄之力,这就是我目前最应该去做的事情,也是最大的心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__级博士生许卓颐说,彭士禄院士身为革命先烈之子,传承红色家风,在选择专业时毅然以国家之需求为己任。在他的眼里,共和国的国防事业重于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于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正是前辈们无私付出的努力,才给了我们今日安稳无忧的生活,才有了我国今日重新崛起的基础。

  学习了彭士禄院士的先进事迹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专业20__级本科生杨泽楷表示,面对争议与困难,彭士禄院士挺身而出,保持纯粹的科研态度,展示出老一辈科学家的担当与毅力。“作为一名北航核物理专业本科生,我将接过时代重任,努力学习,认真科研,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拓荒牛的精神,为国家的核物理事业添砖加瓦。”杨泽楷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20__级学生常宁说,彭士禄院士用一生践行着爱国奉献,让我国的核潜艇事业从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和一个玩具模型开始,一步步建立起中国核动力装置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成功确定了100多个参数,最终实现我国核潜艇从无到有的突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要将彭士禄院士的精神融入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与时代同向同行,不畏艰难挑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传统,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__级本科生吕传翰说,彭士禄院士的事迹是老一代科学家赤心报国的最真实写照,“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彭士禄院士对祖国立下的誓言,也是对我们年轻学子的鞭策。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8

  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9月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政治工作部组织开展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举行了颁奖仪式。评选出的58位全国道德模范以平凡无私的举动,创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迹,传递着人间温暖,传递着善行的力量。

  在这些道德模范中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是浙江宁波的一位小学退休教师,在古稀之年放弃退休安逸生活,不远千里到贵州、湖南支教,在湖南溆浦和宁波两地架起了爱心桥梁,将长三角上万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的大山深处。在她的努力下,新建了29所希望小学,帮扶了400多名贫困学生,为学校捐款捐物3400多万元……

  她就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周秀芳。

  周秀芳不仅助学,还是“扶贫带头人”。她牵头成立爱心基金,精准帮扶湖南溆浦、吉林延边等地产业脱贫。她在吉林和龙成立周秀芳爱心驿站,在湖南溆浦创设沪杭甬(鄞州区)研学实践基地……她用大爱情怀为山区点燃了希望之灯。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9

  周秀芳是宁波市鄞州区的一名退休教师。20__年,她怀揣支教梦想、不远千里,从宁波来到溆浦山区支教助学。三年多时间里,周秀芳发起爱心接力,将宁波、上海、杭州数万市民的爱心和物资源源不断地搬运到溆浦山区,累计捐建希望小学22所,目前已建成16所,正在建设6所,让近400名贫困生得到结对帮扶,建校和资助贫困生累计捐献款物达20__余万元。

  周秀芳虽非湘人,却早已融入了溆浦,融入了这方异乡的土地。 今年已是71岁高龄的她风湿关节炎越来越严重,但她表示,只要腿还能走,她就会继续当好爱心“搬运工”,还特地嘱咐儿子:“如果我走了,就把我埋在首次捐建的希望小学旁。”周秀芳的爱心事迹在溆浦和家乡宁波两地都引起了强烈反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支教奶奶”。她先后获评“20__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浙江好人”、湖南省“最美湘女”等称号。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后,周秀芳激动不已,她说:“我是一名小学退休教师,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要感谢那些在我支教途中默默支持帮助我的幕后英雄们,是他们的支持帮助和对贫困孩子的爱心,让我走上了领奖台。”周秀芳表示,只要身体允许,她会继续支教扶贫之路,把更多的爱心搬运到贫困山区去。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10

  3月1日,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晚会,获选的十大人物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尤其对获选人黄大发的默默无闻的精神,深受感动和启发,学习黄大发同志坚定不移、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收获颇丰。

  黄大发同志是名副其实的年份英雄,也是决胜脱贫攻坚的时代楷模。他几十年如一日,把人民作为最温暖的初心,最崇高的信仰,率领群众凿水渠、开山路、造粮田,一辈子、一条渠,客服艰难困苦,穿越几座大山,横过多处悬崖,创造人间奇迹。黄大发同志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我。正如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同志评价他那样,信仰可以高大上,也可以接地气。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的信仰也曾高大上,但对照黄大发同志的事迹来看,我是否接地气?自己是一名出生在基层的农家娃,在组织的关心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回想起当初自己“生于基层、成长基层、工作基层、建设基层、奉献青春”的入职誓言,自己确实沉下了基层,但地气还是接得不够,导致于在开展某些工作时还存在地气不足、思想陈旧、方法不新。

  一是提升好几种能力。首先提升好个人的身体素质,俗话说“打铁还需本身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干事创业的根本,只有身体好了就可以身体力行,才能弯腰实践。再次提升好个人的知识结构,把学习这个人生永恒的主题坚持好,学习党的政策法规、学习业务理论技巧、学习待人接物,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练就新能力。

  二是坚守好几个原则。首先遵守好各项法律法规和工作的组织原则,严守规矩底线,不踩法律红线,按规矩办事,用制度管人。再次是严守工作原则,始终坚持不推诿不扯皮、不摊派不遥控,搞好单位团结,带好干部队伍,处理好各项工作事务,能解决的绝不过夜,不能及时解决的研究商量解决。第三是守好生活原则,延承传统美德,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尊老爱幼,争做一名孝顺的儿子、合格的丈夫、称职的父亲、和谐的邻居、合格的市民。

  三是履行好几份职责。一方面要履行好家庭的职责,对于分居的父母亲人要经常走访,平时或周末多陪陪老人,对于子女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当好子女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要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组织和领导安排的要及时抓落实,自己分管负责的要亲自指导跟踪问效。另一方面要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职责,作为一位公民一名国家干部,要敢于同社会的不良风气说不,要善于带头做合格公民,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相信自己能够把时代发展的热情洋洒在这片故土,也能够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与时代发展同心同向。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11

  彭士禄,男,汉族,192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海丰人,我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是党的早期领导人、我国农民运动的先驱彭湃烈士之子,年幼时父母牺牲,8岁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投入监狱,此后颠沛流离,几经辗转到达延安,在党的培养下成长成才。上世纪50年代,他响应党中央号召,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他负责引进大亚湾核电站,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引领我国核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曾任原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原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科技顾问,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__年3月在北京逝世。彭士禄同志个人成长和家庭发展,历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见证党的建立、巩固、发展的百年奋斗历程。

  他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保持着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他以身许国、科技报国,求实创新、敢于拍板,践行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铮铮誓言,为我国核动力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高风亮节、淡泊名利,永葆初心、不改本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躬耕不止,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彭士禄同志的先进事迹广泛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科技工作者普遍认为,彭士禄同志是红色家风的优秀传承者,是科学家精神的杰出践行者,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从党百年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把个人成长奋斗融入党和国家事业。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12

  昙花一现,虽短暂,可她毕竟绽放过;鸟儿在天空中没有留下痕迹,可他毕竟飞翔过;烟花,虽然终究烟消无踪,可它毕竟绚烂过……我们虽不认识您,但您给我们带来的太多太多。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1林俊德,您虽然走了,但我们永远怀念您。

  林俊德是最令我感动的一个人。他1952年入伍,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的任务。但在20x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但是他还没有完成他的遗愿……

  他带给我们的,我想,是忠于职责。现在的社会上官员贪污、以公徇私的现象很普遍。他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却默默无闻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是真正的战士,他为的是国家、是人民的利益,他用50年默默坚守信念,让我们永远记住他,记住他那可贵的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才是我们中国更加强大起来。作为一个普通人,只要献出微不足道的小力量,就能感动中国。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每一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触动了我们心灵深处那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13

  王娅生于1952年,今年66岁,是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16岁时曾到内蒙古五原县插队,后来在河北省的一个县城当了一年民办教师,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给王娅留下深刻印象。

  1989年,希望工程正式设立,王娅立刻捐出100元,而当时她的工资还不足200元,捐出的是她月工资的一大部分。

  此后,她的爱心捐赠从未间断:汶川地震、南方水灾她各捐款20__元、甘肃舟曲地质灾害她又拿出4800元……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天津市慈善基金会,也都留下来她持续的爱心捐赠足迹。

  这些年到底捐了多少钱,王娅自己也说不清,而她现在每个月的退休金也才4000元。“我就是个普通人,做的这些事实际上很普通,没有什么。”王娅说,“当你看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有大的能力就多帮点儿,小的能力就少帮点儿,反正是尽力去帮。”

  20__年,王娅偶然看到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成立基金会,捐助甘肃贫苦学子的报道,深受感动。她马上搜索网络了解到,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主要捐助甘肃贫困学生完成高中学习,一次性捐款额为6000元,正好是高中三年的学费。至今已经资助4300多名学生完成学业。

  王娅立即给基金会发去电子邮件,询问账务公开情况。不久,她就收到了基金会理事长陈章武教授的回信。信中,陈章武的一句话坚定了王娅通过基金会捐资助学的信心。“他说‘我们没有专职人员’,就这一句话,我就告诉陈教授,我终于找着了,我要早知道,早给捐了。”

  随后,王娅很快将6000元助学金打入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账户。这样的举动让陈章武记住了这个普通的天津退休女工,因为基金会的捐赠者大多数都是陈教授熟识的朋友和同事,像王娅这样没见面就直接捐钱的并不多。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14

  学生们向遗体献花,并集体宣读了医学宣言,在留言板上写下感受。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0__级临床医学学生赵伊琳即将完成大学五年的学业,开始到医院实习。参加王娅的致敬仪式后,她又对做一名合格的医生有了更深的感悟:“我们的解剖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感谢王娅老师,会在今后学习中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锻炼自己临床操作技能,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医学生,在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20__级临床医学院施明扬因为对医学的热爱,成为了医科大学大一新生。他当天是第一次参加遗体捐赠志愿者的致敬仪式。他觉得,王娅这样的遗体捐赠者如同无语良师,给他们上了一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程:“做解剖课是入大学以来第一门入门的基础学科,‘无语良师’虽然不在课堂上像老师一样给我们讲基本知识,但是他们捐献的做法,给我们提供特别重要的学习机会,她就是我们老师。”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15

  百色市凌云县遭遇强降雨,持续暴雨引发山洪,黄文秀在抗洪救灾途中不幸遇难。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之后,回到家乡百色支援建设,成为广西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第一书记。

  听完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的报导,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科学家、建筑师、军人一个个为家为国且高尚神圣的职业一直是我们在孩童时代的理想,而随著年纪的增长,思维以及认知的具化,理想渐渐成为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经济独立、独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够拼凑得起最初梦想的蓝图。也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许是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认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黄文秀的事迹,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从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砥砺初心、呼唤担当。

  每每学习榜样的先进事迹时,带给我们的都是无数的震撼和感动,伴随的也必定有牺牲和死亡,缅怀悼念后我们要擦干眼泪,努力继承烈士们无畏艰难险阻,流血牺牲,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伟大遗志。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16

  朱老师的课是注入了情感的课。因为职务的关系,常常听教师的课,经常在校园里巡视教师上课,我始终感到不同教师的课堂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有的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眼睛发亮,兴趣盎然;有的教师的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似听非听。即使以同一份教案让不同的教师去上,也会呈现出这样的不同状态。产生这种区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是否具有上课的激情。我深深地感到,教育工作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一个缺乏激情的教师是很难将工作做好的,是很难上好课的。朱老师的课注入了她丰富的情感。她的课上孩子们总是眼睛发亮,兴趣盎然。用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话说就是“小手高举、小脸通红、小眼发光”。这是一种理想的课堂情景。朱老师的嗓音略带沙哑,并不是那种银铃般悦耳的声音,但因为情感的注入而深深地感染了孩子们,也深深地感染了坐在教室里听课的我。课上,朱老师不时微笑着看着孩子们。课上有一个环节,朱老师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读给全班同学听。第一个孩子选读了课文的第二小节,写天空的那一节。孩子读得比较平淡。朱老师并不急躁,而是微笑着对孩子说:“如果你带上微笑去读,会读得更美。”朱老师的微笑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和最真诚的期待。我不相信,有哪一个孩子能够拒绝朱老师的微笑和微笑背后的鼓励及期待。我在学校一直倡导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在本质是把对学生的感情写在我们的脸上,把我们对职业的热情、对人生的热爱体现在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这样的课堂学生如沐春风,在自然愉悦的状态下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享受生命的成长。朱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的课堂。她的课是她和孩子们共生互享的课,是渗透了她的生命体验的课。

  做朱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帕尔默说,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深情款待。做朱老师的学生,每天都能受到朱老师所创造的好的教学的深情款待。现在,朱老师带的这一届孩子已经升上三年级了,孩子们已经受到了两年多的深情款待,并且还要继续享受这一份款待,真是莫大的幸福啊!今天的课上,孩子们始终高度地投入学习,没有一个分心,也不见一个走神,表现出良好的听课、读书、答问、写字的习惯。只要朱老师一提问,孩子们总是那样踊跃地举手,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课上,孩子们有很多机会读词、读句子、读段落、回答问题,朱老师的提问面很广,至少有四分之三的孩子站起来朗读过或回答过问题。总体上,孩子们的朗读流畅而富有感情,反映出两年多来朱老师朗读教学的显著成效;孩子们回答问题时,清晰而又有个性化的理解,体现出孩子们比较强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不管是朗读还是答问,孩子们的声音都清楚响亮,显得很自信。我一直认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我听的只是一节课,但从这节课上反映出来的孩子们的素质却是一个带班教师持续多年教学的综合成绩。这个班是朱老师从一年级带上来的,今天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是朱老师两年多来教学成绩的综合反映。这种成绩并不容易用统计数据来反映,其重要性却远远高于平时我们所关注的优秀率、合格率(以前还有平均分)。

  做朱老师的学生更是幸运的。我一直坚持认为,好老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辈子的幸运。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教育学者、诗人张文质先生说:“遇到好教师不仅是孩子的福分,甚至也是一个家庭的福分。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福分,我们一生都会有很好的方向感和一种可以汲取的并能最后转化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的力量,我们的生命会始终围浸在人性的光泽之中。”古人说,“幼无良师、长无良友、壮无盛事、老无令名”是人生四大遗憾。其中第一句话“幼无良师”反映的就是人们对好教师的强烈期盼,对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热切期待。我们小学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每个人都应该像朱老师那样努力做一个好老师,使孩子们遇到我们成为他们一辈子的幸运。

  我听过很多的课,听过很多老师上的不止一节的课,朱丽华老师是我每次听她课都深感满意的教师之一。不管是她精心准备的研究课,还是平时的随堂课,只要走进她的课堂,我每次都留下了非常愉快的记忆,深感她这样的教师十分难得。希望我们的学校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像朱老师这样的教师!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17

  彭士禄,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是革命先烈彭湃的次子。作为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彭士禄主持了我国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参加指挥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改革开放后,他负责我国第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为我国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能从堆芯一直推算到螺旋桨”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上有4.6万个零部件,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制3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土、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在京逝世,享年96岁。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彭士禄的病房中始终挂着一顶海军军帽,帽子上绣着中国的核潜艇。几个月前过生日那天,他的病房里摆放的也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模型。核潜艇、核事业,是彭士禄一生的牵挂。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被徐徐推向大海。艇上有4.6万个零部件,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制。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62年2月,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核潜艇技术极为复杂,全艇设备、仪器仪表等多达2600多项,近5万台件,电缆总长近百千米,管道总长30余千米。作为核潜艇心脏的动力装置,反应堆的研制更是难上加难。

  当时中国在核潜艇建造方面所掌握的知识近乎为零,包括彭士禄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见过真正的核潜艇到底长什么样。这种条件下怎么开展工作?彭士禄说:“我们这批人有学化工的,有学电的、仪表的,我们大多数人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4个字-一-‘自教自学’。”

  没有资料、图纸、设备,没见过实物…彭士禄带领科研人员用简陋的计算工具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建立起中国核动力装置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并最终确定了100多个参数。有时为了验证一个参数,科研人员没日没夜地“三班倒”,用仅有的一台手摇计算机和几把计算尺,连续算上好几天。有的人手臂摇肿了,有的人手心磨起泡,仍然坚持摇下去,直到验证准确为止。

  彭士禄主持了核动力装置的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攻克了诸多重大技术关键一一不到3年,就完成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基本设计方案;仅用不到6年,我国建造的1:1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成功实现满功率运行。

  他能从堆芯一直推算到螺旋桨!”如今,82岁的热功专家黄士鉴回忆起与彭士禄共事的经历,做出这样的评价。那时的彭士禄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生也离不开核事业!”

  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

  经常“敢于拍板”,他引领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赋予国家自立、民族自强以无穷的力量。

  核潜艇是大国重器,于无声处壮国威;核电则是战略性高科技产业,事关国计民生。和平运用核能,将核能服务于社会,是彭士禄的毕生心愿。他曾说,自己一辈子干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

  中国发展核电,究竟该走哪种技术路线?上世纪70年代,熔盐堆方案和压水堆方案如何取舍,一时成为争论的焦点。经过科学论证和调研,彭士禄力排众议,提出应采用国际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并充分利用我国刚建成的陆上模式堆技术经验及其工业配套设施,容量可暂定为30万千瓦。

  压水堆方案很快得到认可。这一方案也为我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我国核电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回顾彭士禄的一生,像这样“敢于拍板”的事例不胜枚举。“时间很紧,总要有人拍板,不能无休无止地讨论呀!”彭士禄曾对其他科硏人员说,“做实验用数据说话,最后我来签字。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

  虽然经常“拍板”,但工作中的彭士禄却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他曾说:“凡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但人总不完美,对事物总有几分模糊。这时就要不耻下问、调査硏究、收集信息,通过试验等来搞清楚。”

  1983年,彭士禄被任命为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总指挥,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1988年,彭士禄又担任核电秦山联营公司董事长,成功实现了我国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几十年来,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自主成功硏制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到建设秦山、大亚湾等一批先进核电站,再到自主研发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以彭士禄为代表的核工业人,用自己的韶华与汗水,赋予国家自立、民族自强以无穷的力量。

  “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他心里揣着两笔账,一笔是公事的“明白账”,另一笔则是私事的“糊涂账”

  很长时间以来,彭士禄的事迹,甚至连他的名字都鲜有人知。有人叫他“中国核潜艇之父”,被他严词拒绝:“核潜艇工程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我个人的创造,是千万科技工作者和干部、工人集体努力的结晶。我不过是与同事合作,为中国的核事业做了该做的事。”

  3岁时母亲牺牲,4岁时父亲就义,两次被捕入狱……这让彭士禄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15岁辗转来到延安后,彭士禄常对延安中学的同学们说:“我们的父母经过残酷的斗争,有的流血牺牲了,要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自己的父母亲,怎么对得起党?”

  1951年,彭士禄以优异成绩获得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后又因国家建设的需要,改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彭士禄和同事们“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有时甚至连窝窝头都吃不饱。粮食不够,他们就自己动手挖野菜、白菜根吃。

  为了建造核潜艇陆上模式堆,他“打起背包就走”,在四川的一个偏僻山沟里,一干就是好几彭士禄心里揣着两笔账,一笔是公事的“明白账”,另一笔则是私事的“糊涂账”。他说:

  “做一个明白人谈何容易?要有超前意识,对问题有新思路、新见解;对工程技术能亲自计算主要数据;对工程进度能说出某年某月应办哪几件关键事;对技术攻关能亲自挂帅出征,出主意,给点子……但当一个糊涂人则更难,凡对私事,诸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49岁时,彭士禄就在一次核潜艇调试工作中突发急性胃穿孔,胃被切除了3/4。可是手术后,他仅仅住院一个月,就又开始了工作。彭士禄曾在自述中写道:“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18

  告别仪式啊,你慢一点吧,让我们再多看看她,多看看挑起莘莘学子希望的瘦弱肩膀。告别仪式啊,你快一点吧,让我们的王娅安安静静地走好吧。

  单身的王娅,一直不孤单!

  我们是你的儿女,是你的兄弟姐妹,是你的挚友,也是你的战友。我们是你善良勇敢的仰慕者,是你精神感召下的志愿者,是把爱的接力一直传递下去的西青人!

  亲爱的王娅,你没有走。你化作种子,把大爱播撒在这片热土上,你化作旗帜,把高尚插进这希望的田野。在西青大地上,无数的志愿者都饱含你的名字。无数西青好人与你一样,在学校、工厂、社区和万家灯火中传播爱与希望。

  单身的王娅,永远不孤单!

  无数的西青王娅,会继续用渺小塑造伟大。王娅,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西青的良心。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19

  伴随着圣火的熄灭,东京奥运会落下了帷幕。在17天时间里,我们的中国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身影,感动了一个又一个中华儿女。

  青年一代的蓬勃朝气,推动时代前行的脚步。在赛场上,“90后”,“00后”展现着中国年轻一代的风采,“00后”小将杨倩,以沉稳的心态,为中国拿下首枚金牌。年仅14岁的全红婵,在跳水比赛中三跳满分,以巨大优势包揽该项目的金牌……一个又一个年轻的身影,书写出一页又一页亮丽与辉煌。

  你也许只看到运动员在领奖台上的光鲜亮丽,却不了解成功背后的心酸。中国乒乓球选手马龙获得了男子单打冠军。可是为了备战奥运,马龙强忍着伤痛,进行了膝盖手术。遭遇了人生的低谷,他在比赛中屡次与冠军失之交臂。作为一名32岁的老将,马龙曾想过退役,但为了梦想,他努力坚持,永不放弃,刻苦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马龙向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田径赛场上,“亚洲飞人"苏炳添创造了9秒83的成绩。一个黄种人,与一群黑种人在百米赛道上竞争,苏炳添创造了新的记录。32岁的苏炳添,明白所有的定律都要靠自己打破,不是超过28岁就跑不动了,渴望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再飞一次。从第一个站上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人,到跑出9秒91的亚洲纪录。苏炳添用强大的意志去战胜自己,战胜过去的成绩,战胜年龄,用冲破极限的速度去迎接眼前的挑战。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奥运决赛,苏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赢了时间。这是中国骄傲,也是亚洲荣耀。奔跑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风采。致敬中国速度,致敬每位创造历史的英雄!”

  一个个中华健儿拼搏的印记,一次次国歌在赛场上响起。我们都会为之骄傲与自豪。在人生的赛场上,我们每个人都要走出自己的风采,发扬奥运精神,以更团结的力量,以磅礴之力,燃起民族复兴的火焰。

  奋斗的人生,无悔的青春!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20

  今天,我观看了《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孟佩杰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故事中讲:孟佩杰她是一个不幸的孩子,5岁那年,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把她交给别人领养,从8岁起,她负责照顾瘫痪的养母,养父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离家出走,她只能与养母相依为命。她弱小的肩膀不得不支撑起这个家庭,担当起重任。她每天起早贪黑,帮养母穿衣、洗漱、换尿布、喂早饭,然后才安心地一路跑着上学。晚上回家后,干家务活,服侍养母睡后,她才开始做功课。她在艰苦的生活中勤奋学习,考上了大学。由于放心不下养母,她竟下定决心:带着养母上大学!

  正如颁奖辞中所说:“在贫困中,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正是她的这种精神,成为养母生存的勇气。想想我自己,我觉得很惭愧。现在的生活条件已经非常优越了,但我却只想着吃好的,穿好的,多玩会,我又常常和妈妈顶嘴,老让妈妈生气,妈妈因为我又长出了几根白发。

  今后,我应该想孟佩杰学习,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不让妈妈生气,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21

  我从不惊叹火轮高吐的艳日,从不欣赏潇潇暮雨的满片江天,更从不应和着说什么高山的锋利,谈什么流水的清澈。因为我知道,在这天地茫茫的广阔土地上,最值得惊叹的,不是日月,最值得歌颂的,不是山川,最值得庆贺的,不是逢年过节的喜事,不是众人的欢呼……。

  我要说,热爱国家的人,他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角。如果没有了他们,日月再辉煌,也不会有人赏识,山河再壮丽,也只能孤零地立在那里,爱国者用他们“万物皆我友”的情怀,铸就了这山河的妖娆,这鱼的鲜活,万物的富丽。

  中国人,是雄伟的传奇,他们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把生命绽放的如此美妙——人民当家做主了,把物质生活的理想大门打开了。在我的记忆中,奥运、神六、疾病、地震……有喜也有忧,自然的灾害一次次席卷了华夏大地,无数人在这黑夜里起誓:“中国既然发展起来了,就是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

  “挺住,挺住!”这是一个中国人最伟大的勇气,看远天上粘住的枯草,能让人痛苦也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中国人,就是不断在喜悦中鼓励自己,在哀伤中激励自己。岁月的悠悠了这一切,中国人自信,乐观,有梦想,不怕困难。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名言鉴定了这一切,在这披荆斩棘的岁月里,在每个爱国者的劳动下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着。这一切的变化,至今没有结束,永远也不会结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伟大的志愿,“我们会永远的报建设祖国的重任传递下去!”

  如果要问中国的发展为什么会如此朝气,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有追求。这是一种伟力,能让人历尽万难而无悔,可以带着中国人拼出了辉煌。中国人为什么会有如此追求?——“我们都是爱国人,他们都期望自己的祖国有朝气,这样我们才能抬得起头,可以扬眉吐气,感到振奋自豪”

  在一个中国人的生命中,不是单一的色彩,而是充满奇特、雄心、博大的,他们团结友爱、共同努力、快乐学习、举创成果。他们生命的五线谱,是律动的,是钢劲的。每一个音符,都像一只活泼的小燕子,自由盘绕在壁墙,又幸运地吃着青苔……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是美好的,也时时刻刻都牵挂着我们的祖国。从开天劈的的诞生,每一个中国人,都用它炙热的心灵去建设祖国。隋堤上,又听见工人们在朗诵:“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当春波温柔地拍打着堤岸,岸上这柳树依依,夕阳又稳稳地西沉……我们不经要问,是谁把祖国建设的如此和谐?是爱国人,谱写了这曲曲和谐……

  如今,让我们作为一个爱国人,去祝福祖国祝福伟大的祖国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阔步向前。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22

  20xx年2月16日,坚持30年捐资助学的国网天津电力退休女工王娅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却用一生践行照亮了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一位普普通通的国家电网退休职工,用她的善举诠释了生命意义、人生的价值。

  王娅同志曾担任北郊220千伏变电站值长、海光寺基地站值长。长达20xx年的电力职业生涯,对她的人生道路影响极大。“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国家电网企业宗旨,电力行业的优良传统,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的热土沃土,培育了她的职业素养,更培育了她古道热肠、鞠躬尽瘁的高尚品质。她不仅用20余年安全运行无任何差错的工作业绩守护着万家灯火,更用其30余年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的行动触及了亿万群体的心灵。

  她的第一次捐助是在1985年,当时有一个捐助国宝大熊猫的爱心捐赠活动,王娅捐出了5块钱,这是她的第一次捐款。1989年,希望工程正式成立,王娅毫不犹豫地捐出了100元,而当时她每月的工资收入还不足200元。她30余年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王娅留下的爱心。这些年到底捐了多少钱,王娅也记不清,大家只能从那一份份捐赠证书、一张张汇款收据中了解大概情况:汶川地震、南方水灾20xx元,甘肃舟曲地质灾害她又拿出4800元……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天津市慈善基金会也都留下了她爱心捐赠的痕迹。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变电运维正值赵颖是王娅的徒弟。几年前,来到师傅王娅家中做客,在素雅质朴的房内,两座书架吸引了她,她拿起几本图书翻阅,一个当作书签的红色小本吸引了她,“那是一个献血本,被顺手当作书签使用了。”让她惊讶的是,在随后的阅读中,她竟陆续翻出了四五本献血证,“献血地点不一样,此前她从来没说过。”赵颖这才知道,从1986年开始,王娅用平凡的行动践行着不平凡的事业。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得的是坚持三十余载毫无保留。王娅把小我融入了人间大爱,把爱心传播给广大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生动实践。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23

  这是一位奉献教育事业的模范,他是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前进镇的库尔班·尼亚孜,为改变家乡教育落后的局面,20xx年前库尔班·尼亚孜拿出全部积蓄,创办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坚持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为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乌什县前进镇,库尔班·尼亚孜创办的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很多同学的哥哥姐姐就是从这所学校毕业。这所学校已经成为许多当地学生走出县城,获得深造机会的起点。

  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学生:我姐姐也是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她现在在湖南民族大学。

  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学生:我姐姐也是从这个学校考出去的,她现在在西安城市建设学院。

  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学生:我姐姐也是从这个学校出去的,她现在在福建莆田中学(内地高中班)上高三。

  倾尽所有创办小学 希望教育改变家乡

  如今,在乌什县以及周边地区,许多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这所学校就读。然而,学校创办初期却不是这样。20xx年5月,在外经商多年的库尔班·尼亚孜回到故乡,他拿出全部积蓄,在前进镇开办了这所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希望能为家乡做点贡献。

  最美奋斗者 库尔班·尼亚孜:我回来看到家乡的人们差距非常大,文化的差距,就是教育的差距。在我们当地的人们的眼里,整个世界就是几亩地、几只羊。

  然而,正当学校逐渐步入正轨时,库尔班发现,不少孩子却被家长转到了其他学校,最多时候,一天就走了十几个。周围不少人还说库尔班办学是假,划地挣钱是真,一时间,关于库尔班·尼亚孜办学的谣言四起。

  乌什县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党支部书记 副校长 李红:我们的墙,我们的厕所,一晚上,乡亲们就把墙给我们推塌了,他们用这种方式就是无非告诉我们,说他们不接受我们。

  遭遇误解仍坚持理想 为孩子打造梦想翅膀

  在这期间,库尔班的父亲因病去世,很多乡亲因为听到他办学的谣言而没有来。面对相亲们的不理解,库尔班·尼亚孜选择了坚持。

  最美奋斗者 库尔班·尼亚孜:他们更需要的是教育,让他们解放思想。我不想放弃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校,是孩子们的未来。

  20xx年6月,前进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第一届小升初毕业生成绩揭晓,38名毕业生均成绩优异。库尔班·尼亚孜的坚持也让乡亲们改变了看法,大家纷纷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就读,学生从最初的仅有80人增加到700余人,毕业生里有不少学生在高考中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高校。20xx年,政府投入资金,为学校新建了8700多平方米的校舍,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乌什县财政每年给学校提供76万元资金支持。

  最美奋斗者 库尔班·尼亚孜:这个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追梦人的舞台,让更多的孩子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学习中华文化,成为最自豪最骄傲的中国人,这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24

  新年之际,本应是阖家欢乐,灯火阑珊的景象,然而,无声地一枪却从武汉打响,划破了苍穹,响彻了每一位中国人民心中——疫情来了!于是,无数逆行者奔赴前线,参与到这场与病毒做斗争的无声地硝烟中去。

  我们能看到,年已八旬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奔赴抗疫一线,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开始了与新冠病毒的抗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钟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武汉一定会渡过难关,不禁红了眼眶。耄耋之年却依旧把祖国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为后辈青年诠释了使命与责任的真正意义。

  我们能看到,一群90后学着前辈的模样,披上白衣战袍,成为众人口中的“英雄”而去救死扶伤。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因为有人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无数的白衣天使,汗水浸透他们的脊背,防护服在他们脸上勒出痕迹,他们只一笑而过,继续投入战斗。他们坚韧不拔,无私奉献,向后辈青年诠释了奋斗与担当的真正意义。

  我们能看到,各界人士对疫情的关注与支持。村支书的花式喊话,爱国华人华侨从国外不远万里运送口罩等物资,热心志愿者主动为医院和警局提供帮助,一线记者对疫情的实时播报,韩红等慈善基金会对各大医院物资的调配捐赠……老百姓众志成城,为后辈青年诠释了爱国与团结的真正意义。

  我们也能看到,全国乃至世界都齐心协力与疫情作斗争。科技实力的增强,也为疫情的控制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前辈后辈、国内国外的学者,每日沉于抗疫药物的研究,即使一套又一套抗议方案接连推出,他们也绝不放松,誓与疫情斗到底!他们用理性的科研精神,为攻破疫情保驾护航,为后辈青年诠释了科研与从容的真正意义。

  而00后的我们,即将步入社会,前辈们的谆谆教诲仍萦绕在耳畔。疫情给每个人的教育,让每个人的信念又深了一分,让每个人的魄力又重了一分,让每个人对国家的自豪感又强了一分,让每个人对自己奋斗的方向又清晰了一分。我们相信天空的辽远蔚蓝,相信人间的大爱温暖,我们更相信,自己努力拼搏的明天!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顶着无比巨大的压力,培养出了无数惊才绝艳的学士。而抗疫的今天,青少年更应秉承先辈的教诲,将每一滴力量,每一丝信念,都化作朵朵浪花,汇入盛世的洪流;以坚韧的精神,将使命与责任赋予肩头,将国家与人爱怀于胸中;把我们能做的、应该做的、通过努力能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

  正如《杀破狼》中所言:“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深渊在侧,我辈将万死以赴!”青年人应当如此,踏着疫情的灾难步步成长。待到樱花烂漫时,一腔热血洒中华!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25

  20xx年3月,王娅被查出患有胰腺癌。病魔来势汹汹,王娅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她要在死神降临前加快捐资助学的脚步。

  20xx年5月,王娅为基金会汇去了准备好的3万元捐款。20xx年6月,王娅又萌生捐出唯一一套房产、资助更多西部贫困学子的想法。“我这一辈子就挣了30多万,但是房子值100多万,可帮助更多的孩子。”

  半年多的时间、经过四个疗程的化疗,1米6左右的王娅体重骤减到70斤左右。就在医生为她会诊下个疗程的治疗方案时,王娅决定:停止昂贵的化疗治疗,用节省下来的钱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我产生耐药性挺快的,第四个疗程结束了,药效在逐渐降低,而副作用在一次次的化疗中叠加。我越来越没劲儿,越来越吃不下东西。放疗时间又长,又痛苦,效果又不见得好,最后我想了想,放弃了。”

  在生命倒计时之际,王娅心中牵挂的是那些西部的孩子。此时,她还要完成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捐出自己的房子。

  地税局、房管局、公证处……能去的地方,王娅的同学都帮着去了解。几经周折,王娅在天津北方公证处一位姓段的公证员的帮助下,起草了文书,办理了身后捐赠遗嘱公证。

  但很快,王娅又反悔了,她要把身后捐赠变成生前赠予,因为她担心自己去世以后还会有签字等诸多手续,给房产捐赠带来麻烦。“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让钱能顺利用到孩子们身上。但当时国家出了新规定,公证处不给个人办理这种业务。北方公证处的段公证员又接着帮忙想办法,让律师在遗嘱上签字,进行证明。最后终于办成了,心放下了。”

  几经努力,生前捐赠终于成功办理,王娅这套70平米的住房,在她生前就赠予给了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这也是她唯一的一套房子。

  多年来孑然一身的王娅没有子女,王娅说这是她人生的一个遗憾。至今已经资助多名学生的王娅说,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她最大希望的就是孩子们能靠知识改变命运,学成后回馈家乡,为祖国做贡献。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26

  昨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里面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品质,最让我敬佩的是第八位官东。

  官东是一个海员,他很有责任感。一天晚上,海上东风做起,天上乌云弥天,东方之星被击落,东方之星的轮船落入海中,使船上的所有人都落入海中,海员们立刻出动,官东他不想让其他队友去冒险,就像一个人去,他第一次下海,在黑暗中找到了,救上来一个老奶奶,第二次下海的时候,有队友陪他去,他很不情愿,可是官东一下海,就被信号绳缠住,官东为了救人,把信号绳给剪了,把信号声剪了,就等于把原路返回的机会丢失了,官东为了去救人,从来不想自己的生命,队友已经救上来人了,只有他还在黑暗中摸索,大家都着急的等待,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他的氧气瓶被卡住,他努力挣扎着,因为氧气不足,他想立刻上岸可是氧气瓶太重,所以他把氧气瓶扔了,憋了一口气,到了海面。

  官东的精神令我敬佩,他为了帮助别人不顾一切、也不想一切代价,舍生取义。我也有这样的小事。

  一天,王志辉向我借笔,我毫不犹豫地说:“我的笔多着呢!我一会借你的,”我什么也没想,吃完早饭,他找我来要笔,可是我却迟迟不肯给,我心想:我给他,他还会给我吗?转念又想:他肯定会给我的,不就是一根笔嘛!我还是给了他笔吧。我内心纠结着,最后还是给了。

  官东是为了朋友而不顾一切的,而我只是一个借笔得一个小事,都没有像关东一样,我以后一定会向官东学习,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27

  20_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如期而至。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在平凡的人生中,做出许多不平凡的事情平凡的工作,也可以创造出非凡的成绩,平凡的人生,也可以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我们在不懈奋斗和平凡坚守中,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中国故事”,创造了一个个令人震撼的“中国奇迹”。凭借理想与坚持,不断前行。是他们教会你我追逐理想,不负韶华。感谢这些可爱的人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将这美好代代延续。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28

  1986年底,顾诵芬调到航空工业部科技委任副主任。尽管离开了飞机设计一线,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对于航空装备的关注,并且在科技委主要负责预研工作。

  在此后的工作中,他先后组织负责了战斗机主动控制技术(ACT)的预研,并取得成功和推广应用。1994年,他组织王道荫、钟铭钰和620所、628所的同志一起,经过飞机、发动机、武器、电子等30多位专家讨论、审议,形成了对现有军机提高作战能力的初步建议,被当时的航空工业总公司采纳。1996年,组织和参与了歼7E改进建议的拟定工作,年底形成了报告;组织和参与了歼8D改进的建议拟定工作,形成了建议报告;组织和参与了轰6改进的建议报告拟定,形成了建议报告。

  1997年,撰写了15年军机发展规划初稿。

  1999年以来,顾诵芬领导科技委飞机专业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涉及民机、大型飞机(包括大型客机和军、民用运输机)、轰炸机、高超声速飞行器、无人机、教练机、轻型多用途战斗机、外贸机及CFD技术等。形成的研究报告、咨询报告和建议书达20多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为航空工业和国家决策提供了依据,促进了飞机技术的发展。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29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二人,他们兄弟俩22年来以诚信为本,每年坚持大年三十前将工人们的工钱一分不少地发到每一个农民工手中。2020__年关,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身亡。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哥哥的身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回湖北黄陂,在账本丢失的情况下,按照农民工自己报的账目,给60余位农民工发放了33.6万元工钱。信义兄弟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的信念,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道德的真义、责任的力量和人格的伟大。

  还有“姐姐”刘丽,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__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__——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也许我们还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是我们每个人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真正的感动,会然你坚强,会让你敬仰,会让你明白感动就在身边,我相信每个人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深深的敬仰,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感动中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值得我们去深深感动,但是他更多给我们的是叫我们感动就在身边,让我们也作出一些令人敬仰的事吧!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30

  近日,学习了张富清战斗英雄的光荣事迹,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95岁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的事迹,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老党员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在20__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其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张富清老党员在祖国需要时冲锋陷阵、九死一生,但在和平时期他淡泊名利、默默奉献。英雄无言深藏功名,张富清靠的是共产党员的信仰、为的是不负入党的誓言。他保家卫国、为民造福、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全体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张富清同志的这种奉献精神,不忘共产党员的身份,努力奋斗。伟大和平凡、赫赫战功和质朴寻常,在老党员张富清同志身上形成强烈反差,融合得如此自然。离开战功的30年,变化的是他的工作岗位,不变的是他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对职责使命的坚守。就像他亲手在阳台上种下的仙人掌,虽然普通,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

  作为我们卫生健康工作者,要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勇于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实施健康扶贫,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打造健康中国而努力奋斗。

  ​  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观后感作文【3】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在张富清身上,集中体现了“奉献精神”。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奉献勇敢,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到地方,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他奉献的是默默奋斗,淡泊名利。奉献是张富清的灵魂,张富清是奉献精神的使者。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张富清奉献精神,凝聚新时代奋斗力量。

  学习张富清一辈子坚守初心的奉献精神。革命战争年代,勇敢冲锋;和平时期,不怕偏远。初心在心,始终如一,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永远是奉献、奉献、再奉献。在张富清身上,奉献就是底色,奉献就是追求,奉献就是梦想。深藏功名,坚守奉献,这就是新时代我们奔跑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奔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精神是奔跑的营养,奔跑有奉献,奔跑有力量,有速度。新时代,我们都在奔跑,我们应该用奉献精神去奔跑,奔跑出一个辉煌的成绩。

  学习张富清不改本色的奉献精神。不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地方,张富清始终保持着一个英雄的本色,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没有任何个人的名利,甚至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这种本色很淳朴,很洁白,没有任何私欲,没有任何功利。这样的英雄本色最伟大,最可贵。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英雄本色,才能创造中华民族伟大成就的色彩斑斓。我们从张富清身上看到了生活中的无数“活雷锋”,看到了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这些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是中华民族力量的源泉,是中华民族追梦的强大能量。

  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张富清是奉献精神的榜样,我们要学习好榜样,我们要见贤思齐,万众一心,无数中华儿女的奉献精神凝聚起在一起,就是新时代的奋斗强大力量,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能量。学习张富清奉献精神,凝聚新时代奋斗力量,这是新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必须担当。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31

  “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这是给予香港无线电视的主持人陈贝儿的颁奖词。

  20__年春天,陈贝儿来到内地,带着满腹疑问,踏上了一条“无穷之路”。历经3个月,陈贝儿一行5人,穿梭全国6个省份,10个脱贫地区,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岭,拍摄制作了12集纪录片,生动具体地见证了中国的脱贫之路。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32

  “这几天,忙着处理支教物资的事情呢!”国庆假期,浙江宁波“支教奶奶”周秀芳从湖南回到了浙江宁波的家乡。前些天,在湖南溆浦山区,由她牵线捐建的29所学校全部建成。这几日,在宁波家中,她仍牵挂着千里之外的山区,安排起当地学校多媒体一体机等教学设备的落地事宜。

  全国道德模范周秀芳,原本是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的她常常辗转于贵州、湖南两地,进行长期支教,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支教奶奶”。

  周秀芳的支教路从20__年开始。“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支教梦’。”周秀芳说,50岁时,她曾因年龄大而被拒绝过支教申请。直到20__年,看到贵州省惠水县招募支教老师,“不甘心”的她又燃起了这个梦想。

  支教之路,远非易事。山路陡峭,蜿蜒曲折,走访学生时,周秀芳常常手脚并用,抓着身边的树枝、茅草,一点点艰难前行。艰苦的物质生活对她的身体造成不小的伤害。“如果不保养膝盖,晚年或许就要在轮椅上度过。”医生曾这样告诫过周秀芳。

  然而,这些并没有阻止她的支教脚步。在贵州、湖南执教后,周秀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更多的人关注起这些教育资源贫瘠的地区。

  电话、微信、微博……在周秀芳的支教事迹被广为报道后,她收到越来越多的爱心捐款。如今,周秀芳已不仅仅是一名支教老师,更化身为一名“爱心搬运工”,将来自遥远的爱意源源不断地输送进大山深处。

  “因为周奶奶和其他奉献爱心的叔叔阿姨,我们才能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课。”来自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观音阁镇颜家垅村兴华希望小学的小美(化名)说。前不久,在周秀芳牵线建成的第29所希望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小美第一回听到了宁波鄞州的老师进行的视频同步授课。

  这一次,周秀芳又在溆浦山区连续待上了数日。为了带领着爱心人士一起走访学校和村子,年逾古稀的她经常忙到深夜,才躺下休息。

  最终,在周秀芳的奔走和呼吁下,宁波地区爱心群体先后捐建了36台多媒体一体机,并相继投入使用。“我们想让这里的孩子也接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谈及筹划多媒体教室的初衷,周秀芳坦言。

  这个国庆假期,从湖南回到宁波,周秀芳还是没有闲下来。接起一个又一个电话,她又询问起了一千多公里外大山里的孩子们上学的事情……

2024感动中国彭士禄事迹学习心得 篇33

  一个准则:只要祖国需要彭士禄的父亲是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3岁母亲牺牲,4岁父亲就义,童年两次被国民党抓进监狱,先后辗转被送到20多户百姓家里寄养;14岁参加革命,成为一名抗日小战士;1940年被送抵延安,一边参加劳动,一边刻苦学习。如此特殊的成长经历,让彭士禄对国家和人民的感情无比深厚。彭士禄说:“我虽姓彭,但心中永远姓‘百家姓’。”1956年,在苏联学习化工机械即将毕业时,彭士禄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当时中央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的留学生改行学习原子能专业。面对愿不愿意改行的问题,年轻的彭士禄坚定地回答:“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从此,他的人生就与祖国的核动力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只要祖国需要”,成为他一生的行为准则。从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无不倾注了他的汗水和心血。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提升功率试验期间,他把被子搬进厂房,24小时连轴转,以便随时发现、分析试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当场解决问题。核潜艇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时,他随艇出海,临行前,对妻子说:“放心,这次一定能成功,我有信心。万一喂了王八,你也别哭。”49岁那年,他在工作中突发急性胃穿孔,胃部切除了四分之三,但他不到一个月就出了院,又开始超负荷工作起来。不居功、不求名、不逐利,彭士禄将毕生智慧都倾注于科技报国上;奋斗不息、躬耕不止的精神,无时无刻不澎湃着信仰的力量。“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彭士禄这样说。两件大事:造核潜艇、建核电站“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一是建核电站。”彭士禄表示。核潜艇被认为是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杀手锏。上世纪50年代,美国、苏联等先后拥有了核潜艇。1958年,中国研制核潜艇工程启动。曾经,人们寄希望苏联给予核潜艇研制技术援助,但苏联没有答应。彭士禄受命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当时,只有几张模糊不清的外国核潜艇照片加上一个玩具模型——我国在核潜艇建造方面所掌握的知识近乎为零。没有核潜艇资料,就参考国外核电站搞理论研究、方案设计;缺乏核专业人才,就边研究边打造人才队伍;为了验证一个参数,他们常常三班倒,夜以继日地连算好几天……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彭士禄被人们称为“彭拍板”“彭大胆”。他说,凡事有七分把握就“拍”了,余下三分通过实践去解决。“科技人员最珍惜时间,时间是生命,是效益,是财富。有些问题只有赶快定下来,通过实践再看看,错了就改,改得越快越好,这比无休止的争论要高效得多。”他说。采用什么堆型?建不建陆上模式堆?面对一系列的尖锐争论,彭士禄力主建设陆上模式堆,进行核动力装置的各种性能试验。虽然这比直接建核潜艇要额外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但这样能进行科学验证,充分释放风险,确保核潜艇研制一次成功。这一思路最终被采纳,并成为确保我国核潜艇顺利研制的关键一环。中国人创造了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让核能服务于社会、实现和平运用核能,是彭士禄等核动力专家的心愿。上世纪80年代,国家决定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建造内地大型商用核电站项目。彭士禄担任总指挥,又全身心地扑到核电站的筹备和建设中去。他提出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秦山二期核电站筹建时,彭士禄提出光靠外国不是办法,向中央领导建议“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建设核电站”。“后来就确定搞60万千瓦,自力更生、以我为主来设计建设秦山二期核电站。”彭士禄说,“一定要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三个心愿:永远心系祖国核事业发展“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彭士禄这个名字,和他从事的工作一样,一度都是国家的最高机密。直到几十年后,隐姓埋名30年的彭士禄,才作为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走进人们的视野。有人称彭士禄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坚决不同意。“对我来说这是贪天之功,我不接受!”彭士禄说,“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颗螺丝钉。”20__年,彭士禄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却毅然将全部奖金捐献出来,作为人才奖励基金,奖励在核动力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成就的年轻人。女儿彭洁跟父亲开玩笑:“你获奖得了这么多的奖金,给我点多好。”彭士禄跟孩子说,这个钱也不是自己的,而是国家的。自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一生都要尽全力回馈祖国。晚年的彭士禄说,他有三个心愿——一是盼望祖国早日拥有更加强大的核潜艇力量;二是盼望祖国早日成为核电强国;三是盼望祖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圆了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中国梦!这三个心愿中,“祖国”是贯穿其中的关键词。从自主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到建设秦山、大亚湾等一批先进核电站,再到自主研发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几十年来,我国核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背后是以彭士禄为代表的一大批核工业人的无私奉献。20__年1月15日,中国核工业创建65周年。已经95岁的彭士禄念念不忘的还是国家的核事业。“我们核工业必须做大做强,新一代的核工业人,要努力加油干,你们是最棒的。”后辈应继传星火,不负先贤望白头。在老一辈核工业人耕耘、开荒的大路上,中国核事业正继续澎湃前行。

上一篇:最新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实用34篇) 下一篇:最新国培教育学习心得范文(优秀32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