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心得体会 内容页

最新读书心得(模版19篇)

2024-04-30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 篇1

  曾有人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

  今天拜读了陶公的教育名篇,激发了本人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的更大的热情,现把所读、所想、所悟记录下来。

  陶行知,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颂他是万师表。他在1943年,创办了《生活教育》周刊。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的提出,在宏观上阐明怎样教,怎样做,怎样学,教、学、做、应交互运用合三为一,本文所要阐述的是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下,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与当代的教学思想相融合,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发展教育途径提供有利的依据。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做是中心,在做上教,在教上学,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的方法。他说: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以为,做是教学的中心,任何事情脱离了实际不去操作实践,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这种理论的提出,在宏观上给我们指出了教育发展的道路,明确了才是教学的根本,也是唯一的出发点。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提出了把教学当做一件事,在总体方面提出了怎样教、怎样学、怎样做,提出了总的教学方向,却没有提出在什么时机,什么状态下去教去做去学。陶行知之所以能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与其他长期和研究及教育是不可分割的。陶行知先生一生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影响很大。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与教育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美国人也称他为: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重要人物。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多方面描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论点,基本上用三句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改造。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陶行知先生借鉴此种理论,经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启发式教学思想与方法在21世纪的作用是巨大的。孔子在30岁的时候,开始创办私学,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一生从未间断,任教40年,虽做了几任官,可从来没停止过教学,一生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获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正是因为对教学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才为后世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①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更不是教学做合一。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交往就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教学做合一强调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就是交往,离开交往,师生关系便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师生互教互学,就能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大家知道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一个根本,两个转变。一个根本,就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两个转变,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材料呈现方式,倡导整体呈现,转变自主、合作、探究、拓展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其次必须从学科特点出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改变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努力做课程的建构者、教育的引导者和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做好现代的陶行知。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观。教师生活是艺术生活,其职务也是一种工艺,应当手到心到躬亲实行者。彼惟高谈阔论,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者,岂能当二十世纪教师之名?陶先生的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教师不应是课堂上的主宰者,对学生进行一言堂和满堂灌,而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和仆人,应该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只有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转变以教师为主的师本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观,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在教学上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2)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提倡师生互尊互爱、互助合作、互相促进,强调人格之间的融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给学生留有支配、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探究和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师生合作创新,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陶先生这段话深刻地揭示出教育过程就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和主体作用的学生的共同合作创造过程。师生合作创新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体现,这个价值不全在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是蓝在生产青的过程中,在青的作用下,本身也获得新的生机。显然,教师如果失去主导作用而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或者学生失去主体作用而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创造备件,比如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探究等,营造创新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一要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创造力的支持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创新;二要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三要信任学生并使学生相信,教师并不是具有最高创新力的人,即学生有可能超过老师;四还必须要。向学生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校体育教育的最主要形式是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也是形成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在目前,作为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教学目标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与发展体育能力的关系,正确认识与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积极地发展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努力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能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我们提倡交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在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有着丰富的内涵,作为一种教学理论,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告诉我们,教学做是一个整体,是教学做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三者密不可分。联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抓住了教育的精髓,具有先见之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陶行知先生的理论和当前课改理念异曲同工,相互辉映,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使我们无尽的思索。

读书心得 篇2

  齐物与逍遥 --读《庄子》为什么学生一读到现行中小学教材中的涉及到庄子思想的文章就说读不懂?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舒服反而觉得心累?为什么中国人在祝福别人是时,常说“长命富贵”?为什么中国文人都有山林情结?……如果要寻求答案,可以读读《庄子》。庄子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的思想,虽然不是正统,我们日常生活中却到处都有庄子的影子。庄子的思想庞杂,也有许多矛盾之处。主要思想可以归结为齐物论和逍遥观。齐物论有三个方面的意思,生死一样,没有是非,物我一体。庄子强调人与环境和谐共存,他认为人和物是一回事,都是气聚而成。人死了,就是气散了,气会变成另外的物。庄子把生和死看成是一回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知北游》) 没有是非,今天就有现成的例子。把顺德改成佛山市的一个区,不少人都认为这是胡来(非),那是因为市民只从顺德本位着眼。如果将目光放到全省或全国,就会觉得这种做种法是对的(是),是与非有什么区别呢?前天,中央电视报道黑熊伤人事件,对黑熊是杀还是保护,专家的观点和村民的观点绝然不同,谁是谁非也没有定论。对环境的破坏,无异于自杀。这是我们的共识。庄子认为天地万物与我是共为一体的,他在《大宗师》里说:“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始终,不知端倪。”把人从拘束的形体中解放出来,真正与宇宙同体。当人把对死生的观察点从个体移到超越个体的另外一个更高的、更普遍的存在时,死生的界限就消失了。也就是说,当人把个体与整体结合在一起时,人就超越了对死的恐惧,是非没有了,物我的界限也就没有了,人类从另一个层面上获得了自由,这就是庄子所说的逍遥。在《逍遥游》、《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中,庄子提出,要达到彻底的逍遥,就要做到“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 。将功名去掉,一点也没有挂念,悠然自适的生活,“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就是要过天然的生活,自任自适如不系之舟漂流于人生的大海上,在可悲的命运中愉快地渡过去。这就是逍遥了,这就是解放自己了。当一个人理性地把自己和一个永恒的、无所不包的宇宙结合在一起时,个人的存在也就是一种无限。这样,胸襟就会变得宽广,人生的得失祸福、穷达贫富无足萦怀。世俗纷扰没有了,只有内心的宁静。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所要求的不过是鹪鹩和偃鼠一样的生活而已,只要摆脱了世俗观念和事务困扰,人就逍遥了。清静无为,清虚寡欲,不以外物为思想的对象,注重个人内心的修养,就达到了“至人”的境界。就可以逍遥了。庄子的思想是承老子而来,他的理想是追求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读《庄子》也不失为认识世界的另一法门。 读《庄子》,我懂得了许多。借助于《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等等。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犬儒主义的创造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而显得俗不可耐。在今天的中国倡导庄子精神实在不是时候。《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像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驼鸟智慧和乌龟哲学。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外”,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庄子一方面是大胆想像,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又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庄子的想像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实际的“神游”而已。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生态度。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5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或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的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犬儒主义不仅仅表现了现实的黑暗,或者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更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犬儒主义者即使在心里也不再坚持起码的是非美丑观念,不但对现实不抱希望,而且对未来也不抱希望。犬儒主义的核心是怀疑一切,不但怀疑现实,而且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犬儒主义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有可能现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也可能表现为装疯卖傻,装神弄鬼。犬儒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绝望感弥漫的历史时期,这个时候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像世界的高蹈,两者相互强化。在这个意义上,大概庄子的确算得上是中国精神界的导师,它应和了当今中国的普遍的社会冷漠,试图通过内心的所谓“宁静”来掩盖现实社会中的无奈。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庄子人生哲学的流行所导致的只能是全社会的犬儒主义,它可许能够培养出一批不问世事的逍遥派,却永远也不可能培养出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这难道是我们需要的吗? 庄子继承老子的道家学说,进一步阐释了道。 道家在一定的意义上否定了儒家思想,认为儒家所推崇的仁政是世间罪恶的根源。的确,君主得到权利最好的途径就是战争,要巩固自己的江山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强自己的实力,筹建军队,抵御外来的侵略就是战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要用臣子的血肉之躯,帝王的宝座是坐在无数尸骨上的。他们却用仁义来遮盖这一切,他的仁政束缚了多少人的思想。在秦始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人类的思想就被禁锢了,千百年来的学者寒窗苦读,只为金榜提名,真正用到的又有多少,为了这一个荣誉多少人浪费了自己的一生。科举三年一次,千千万万的学子中才取几人,范进就是为了它束缚了自己大半生。道家所提倡的自由是真正的逍遥游,在社会中想要得到身体的自由可谓是难上加难,但是精神的自由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没有贵贱尊卑的隔阂,没有仁义礼乐的束缚,没有功名利益的追逐,用晨钟墓鼓去抚慰无助的心灵。 孔子的儒家实在是太理想化了,是在当今社会几乎不能实现的,虽说有梦想是好的,但是这个梦想对当代人来说有些过高了。在儒家的经典下奴役了上百年,连反抗的力气也没有了,我们所有的青春,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候就被掩埋在无尽的笔墨中,浓重的书香气笼罩着整个中国,那曾经腾飞于九洲之上的龙如今早已被驯服,回想当年桀骜不逊的飞舞于九天,似乎都已经成为了历史。 读完《庄子》,我的感想就是,在九洲之上的那朵艳丽的奇葩正在逐渐的沉入墨的海洋。 庄子略略一看,像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而细细探究,庄子其实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炎凉的悲愤与绝望。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逍遥自得,成为浊世中的清醒之人。 当庄子的妻子病死时,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庄子的的确确是看破了生死,他认为人的生死是必然的,死亡意味着新生,而新生也代表着死亡。 不得不说,庄子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虽看破生死,却有着强烈的爱恨情感,他一贫如洗,却又逍遥自得。这样的一个率性而为、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实在是不可多得啊 庄子的思想学说与老子一脉相承,而又有变化。无论在哲学观、社会观、人生观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思想更为复杂。在哲学上,继承了老子的道以及自然无为的思想。在社会观上,崇尚“至德之世”,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在人生观上,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也有全性保身的思想。

读书心得 篇3

  读三国演义笔记

  滚滚长江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该书艺术地为人们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从东汉末年宦官之祸到黄巾军起义失败,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终于西晋灭吴,统一中国,共约90年的烽火岁月,大体上分为军阀混战、封建兼并、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四个阶段。

  《三国演义》之所以流芳百世,千古传诵,主要有赖于精彩惨烈的战争场面描写和对主要历史人物的个性刻画和他们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分析。例如:官渡之战,此战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局势之前,曹操不仅兵力少,且南面有荆州刘表,江东孙策与他为敌处于不利位置。但曹操客观地分析了局势(公曰:“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威少,兵多而化分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决定以自己所能集中的近万兵力抗击袁绍的进攻。元220xx年,袁、曹两军在官渡作战。在这场战斗中,曹操善于捕捉战机,能够跟据战场姿态的发展灵活地变换战术,以正兵抵挡袁军的进攻,以奇兵袭击袁军的屯粮库(乌巢),烧毁了袁军的全部粮草,使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最后击败了袁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其间各人性格展现的淋淋尽致,战场画面的描述也可圈可点,不失为精典。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其中有不少不属实的记载,什么诸葛亮火烧博望、新野;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美人计...还有许多历史冤案:周瑜,“性度恢阔”、“曲有误、周郎顾”,与《三国演义》中周瑜完全相反;鲁肃本是一代英雄,结果被说成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曹操……

  在我还未看《三国志》前,常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沉吟良久,并为关公华容放曹、败走麦城而捶胸顿足,还对在彝陵火烧连营大败刘备的陆逊恨之入骨。先在回想,儿时美好的回忆被真实打碎,失望、后悔、伤心最后脸红。

  而今吾已长大,理智少许,当我爱上“是非成败,转头空”后不再为得失而叹息。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我开始钻研每一场战役的天时、地利、人和与人物间复杂的关系。于是我了解到了让国家强大不应只靠武力。在政治上,应联和其它势力,互相帮助。而对内在经济上应跟据民情收税,兴立屯田,发展农业生产。正所谓修内而安外。待时机成熟,再一鼓作气,完成霸业。这说起来很轻松,但要实施并完成,需要大家的不懈努力,并非易事。

  其实每个人也是如此,故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还46天就开学了,这个班里个个都是高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学,当效吴下阿蒙。

  2、

  公元220xx年,袁绍挑选10万精锐步兵、1万骑兵,以黎阳为大本营;命令颜良为先锋,渡河进攻白马。曹操用荀攸之计,扬言渡河抄袭袁绍后路,袁绍命令颜良分兵一半到延津阻击曹操渡河;曹操命令于禁固守延津,以张辽、关羽为先锋,自己亲自领主力直扑白马,与东郡太守刘延夹击颜良,颜良遂阵亡。袁绍大怒,命令全军渡河;又命另一心腹大将文丑与刘备为先锋,直扑白马。曹操放弃白马,向延津撤退,并亲自帅精锐殿后,并故意放辎重;文丑、刘备带6000多骑兵追击,四散抢辎重;曹操乘机命令攻击,袁军大乱,文丑本人也被杀;曹操为诱敌深入,退回官渡。袁绍又不听田丰的计谋,并将他押送到邺城。袁绍摆开联营,步步进逼;曹操作出反应,命令于禁、乐进攻击两翼,大胜。袁绍为赢得胜利,在南方向李通、刘辟策反;李通不背叛反而领兵消灭暗通袁绍的地方豪强;曹操又命令曹仁、徐晃带领骑兵星夜前往镇压刘辟、刘备。袁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写书让江东孙策北上偷袭许昌;曹操谋士郭嘉认为孙策过于轻佻,必死于刺客之手,果然不久,孙策受到仇人阻击,伤重而亡(一说乃郭嘉暗中派遣曹操手下猛士杀孙策)。曹操与袁绍相持日久,军粮不足,意欲退回许昌,荀文若力劝曹操坚守,并最大限度支援前线。公元220xx年10月,曹操命令曹仁、徐晃等偷袭袁绍大将韩猛,烧毁韩猛押运的几千车粮草。袁绍谋士许攸建议袁绍派偏师偷袭许昌,抢走汉帝,遭到拒绝后又因为家属被审配收监,许攸无奈投靠曹操,并建议曹操偷袭袁军粮草堆放地乌巢;曹操留下曹洪等守大营,自己领夏侯渊、张辽、曹仁等直扑乌巢,同时命令徐晃偷袭袁军另外一粮草堆放地故市;曹军假装袁军,骗过袁军的盘查,偷袭乌巢。消息传到袁绍耳中,袁绍不听从大将张合应重兵救乌巢的建议;却听从谋士郭图意见命张合、高览率重兵强攻曹军大营,只派出少量骑兵救乌巢。救兵到达乌巢,曹操先集中全力攻下乌巢袁军营,擒守将淳于琼,烧毁所有物资;再回头击败来救的袁军骑兵;同时徐晃也攻下故市,烧毁所有的物资。消息传到袁军大营,郭图为免获罪,造谣说张合为乌巢之败而幸灾乐祸,同时派人通知张合说袁绍要杀张合,张合无奈投降曹军。曹操遂大举反攻,袁军毫无斗志,大部分投降曹军;袁绍等人仅仅与800亲兵逃走;后7万多投降的士兵被曹操下令活埋,天才谋士沮授为曹操诚意所动而投降,后得知家属在河北安好意欲北逃而被杀;袁绍另一重要谋士田丰被听信谗言的袁绍所杀。官渡大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精彩的战役,也是战争史上著名的范例;它标志着曹操正式称雄于北方,为北方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2.赤壁之战

  公元220xx年,刘表病重,孙权于是加紧时机向荆州进攻;投靠刘表、驻扎新野的刘备也借口抵御曹操和孙权,把所属军队扩充到几万人,并命令关羽于樊口大力训练水军,准备抢夺荆州;刘表长子刘倚为后母蔡氏家族所逼,进驻夏口。8月,刘表病死,次子刘宗在实力派舅舅蔡瑁兄弟、张允、蒯越等的支持下,任荆州牧。曹操于是率领大军迅速从叶、宛的小路南下,击败刘备守军,占领新野;刘宗在王粲、蒯越、蔡瑁等人的建议下投降曹操。刘备企图占领南郡(江陵),依靠那里大量的物资抵抗曹操;曹操得知刘备意图后,自己亲自率领5000精锐骑兵星夜追击刘备,由于大量百姓跟随刘备南下,曹军于当阳长坂为追上刘军,而关羽、诸葛亮已经事先撤退到夏口,刘军大败,刘备、赵云等“仅以身免”;刘备无奈只好改变主意,退回夏口。曹操取江陵后,又攻取、招降了荆州8郡,受降刘宗水、陆军达10万人;刘备于是派诸葛亮与孙权结盟,孙权在听取了周瑜、鲁肃、诸葛亮的分析后,决定抗曹,并命令周瑜、鲁肃、程普带3万多水军与刘备回合。11月,曹操率领10余万大军,进攻夏口的刘备;曹操水军在赤壁与孙刘联军遭遇交战失礼,曹操领主力到达后,大军在乌林驻扎;由于水土不服,曹军大量染上血吸虫病。为了克服曹军不适应水战的缺点,曹操命令把大部分船只用铁索连起来,形成为日后惨败致命的“连环船”。周瑜、黄盖等人发现连环船有不易躲避火烧的致命弱点,决定利用火攻;通常冬天吹北风,而江南由于气候问题,每年在12月有几天是反常吹东南风;为方便纵火,周瑜、黄盖使出“苦肉计”,曹操被蒙骗上当。在一个北风转东南风的夜晚,黄盖诈降,成功纵火,曹军大乱,联军乘机进攻;曹军大量烧死、淹死、投降,曹操在亲卫队的保护下,仓皇从华容道逃回江陵;为避免战船落入联军手中,曹操命令放火烧毁其他营寨的所有战船。同时孙权在南方进攻合肥,曹操无奈命令张辽、乐进、李典星夜驰援合肥;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自己退回许昌。一年后,曹操命令曹仁、徐晃退出江陵,防守襄阳、樊城,荆州大部分于是落入刘备、孙权手中。220xx年,孙权从东线进攻合肥,于合肥为刘馥所挡。曹操10余万大军,败给了只有5——6万的孙刘联军,主要的原因是血吸虫病的流行和水土不服令北方军队丧失了战斗力,而曹操过于骄傲轻敌是主要的主观原因;而联军充分的利用了各个有利的条件,所以赢得胜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赤壁之战,曹操的所有水军全部丧失,而刘备、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实力大大增强,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中国的机会,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大。

  3.汉巴之战

  公元220xx年,曹操以张合、朱灵为先锋,带5000兵马在前面开路,自己带领带领10万大军从陈仓出发。张鲁提议投降曹操,其弟弟张卫与大将杨昂等实力派坚决反对,张卫、杨昂率数万人坚守阳平关;曹军多次强攻不下,于是决定假装退兵迷惑张卫,张卫遂减少守军。曹操马上命令乘夜强攻,由于守军兵力薄弱并戒备松懈,阳平关于是失守,杨昂战死;曹军继续攻击其他的营寨,惊动了山上的几千只夜糜,夜糜冲进张卫大营,引起人喊马嘶,曹操以为张卫反击,于是命令夏侯敦、许褚等将领主力大举进攻,张卫不敌,遂投降,夺取阳平关集中体现了曹操的军事指挥艺术才华。张鲁再次提议投降,遭到阎圃的反对,张鲁于是封藏而前往巴郡。曹操知道张鲁有心投降,于是用高官收买了巴族七姓首领,张鲁无奈投降。曹操又命夏侯渊、徐晃、张合攻下三巴,同时关中的程银、侯选等叛将也投降曹操,曹操于是占据了汉中、巴郡。

  刘备得知曹操平定了汉巴(其中巴东的首府为现在的重庆),对自己威胁极大,只好向孙权妥协,孙权也想借此在合肥发动攻势拿下淮南,于是双方中分荆州。于是刘备命黄权攻取三巴,杀投靠曹操的巴族首领杜获等人,曹操命张合反攻,攻下巴东、巴西,并迁移百姓往汉中,又与张飞大战50多天,被张飞所败。曹操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汉巴的措施后留下夏侯渊等人留守而自己班师回洛阳(继续进攻刘备是否合适后面有分析),并迁移8万多人民回关中。刘备集中力量后,先以张飞、马超、吴兰进攻武都,在下辩一带随时阻挡关中曹军增援汉中;自己领法正、黄忠、赵云等人率主力进攻夏侯渊据守的阳平关。曹操马上命令曹洪、曹休(本来是曹植当主帅,由于曹丕作怪——)增援汉中,在下辩与刘备军展开激战,破吴兰,吴兰逃入阴平,为当地人所杀,后击败马超、张飞,平定响应刘备的地方首领雷定等部。刘备向诸葛亮求救,诸葛亮号召“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最大程度集中力量支援前线,形势对曹操相当不利,曹操亲自驻军长安,并命令曹仁平定向关羽投降的宛城守将侯音。刘备亲用法正的计谋,调动夏侯渊的一半军队增援张合,然后乘夜偷袭夏侯渊,第二天凌晨,刘备派黄忠偷袭正在指挥修补鹿角的夏侯渊,夏侯渊遂被杀,张合被逼收集残兵回守阳平关。由于形势更加严峻,曹操于是亲自到汉中前线,命令徐晃偷袭陈式据守的马鸣阁,恢复了汉中与下辩的联系;刘备命令部下坚守阵地,同时袭扰曹操的补给线,又命令赵云、黄忠偷袭北山,烧毁了曹军万余袋粮草。曹操无奈,只好让曹真去下辩接曹洪,放弃汉中,同时迁移几万户百姓回关中。汉中之战的结果,基本决定了三国鼎立。

  4.关羽失荆州

  公元220xx年10月,南阳百姓因不堪剥削暴动,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反映迟钝,侯音为曹仁所擒杀。220xx年7月,关羽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为将,督7军救曹仁,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8月,山洪爆发,淹于禁等7军,关羽乘机攻击,庞德不降被杀,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马坚守樊城。关羽以偏将攻襄阳,自己亲自攻打樊城,并于樊城北布下阵地,以防北方曹军援兵;同时派人向附近郡县策反,荆州刺吏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许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应关羽;陆浑人孙狼聚众暴动,响应关羽,邺城魏讽乘机企图发动政变;即所谓“威镇华夏”。曹操听取司马懿、蒋济等人意见,与孙权结盟,同时命徐晃率军救曹仁,并命名将张辽火速援曹仁。孙权故意派陆逊代吕蒙,关羽大意,遂抽走荆州部分守军;闰十月,孙权令吕蒙为大督,率军袭取江陵,孙皎后继,另派右护军蒋钦督水军进入沔水(汉水),防关羽顺流而下。吕蒙至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将战舰伪装成商船,兵士扮为商人,昼夜兼程。至公安,迫蜀守将傅士仁归降,继用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并厚待关羽将士眷属,释放关羽俘获的魏军将士,抚慰百姓。同时,令陆逊进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刘备。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士气大增;为离间孙刘,从中渔利,乃令部将将孙权来信射入关羽营中,关羽见后,犹豫不决,军心动摇。徐晃乘机大举进攻关羽据点,大破关羽,并乘机打通樊城路线。是时,洪水退,曹仁引军配合徐晃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短关羽粮道,关羽节节败退。关羽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剧降;后关羽败亡麦城。

  5.夷陵之战

  公元220xx年,关羽被吕蒙擒杀,荆州为孙权所有,刘备在巴山以东的势力全部消亡。为挽回既得利益,并为关羽报仇,不顾大臣劝告,决意东出,令车骑将军张飞自阆中(今属四川)会师江州(今重庆)。张飞出发前被部将刺杀,刘备仍令诸葛亮留成都,赵云在江州为后军督,自统大军于七月东征。孙权向刘备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修好,八月再次遣使称臣。曹魏趁势封孙权为吴王,加紧离间孙、刘。孙权接受封王,同时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徐盛、韩当、孙桓等部5万人拒蜀军;令平戎将军步骘领兵万人守益阳(今属湖南),企图阻止武陵(今湘西、黔东及鄂西南一带)土著部族助蜀。当4万蜀军进攻巫(今四川巫山)、秭归(今属湖北)时,陆逊针对蜀军势盛、求胜心切以及地形于己不利的状况,采取先让一步、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令守将李异、刘阿率部退至夷陵成亭(今湖北枝城北,长江东岸)一带,据守有利地形,将几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以疲惫蜀军。次年正月,刘备遣将军吴班、陈式督水军进入夷陵地区,锁江东西岸。二月,亲率诸将自秭归南渡,经崎岖山道,进至夷陵、夷道(今枝城)一带连营,坐镇I亭指挥;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诸军至夷陵北,与吴军相拒,兼防魏军袭击;派侍中马良进至武陵郡,接应反吴投蜀的部族首领沙摩柯,争取更大支援。当刘备遣前部督张南围孙桓于夷道时,吴军众将请求陆逊派兵救援,陆逊知孙桓得人心,且夷道城坚粮足,坚持不予分兵。蜀军频繁挑战,吴将急欲迎击,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有的老将和公室贵戚出身的将领企图各行其是,欲贸然出动,陆逊绳以军纪,严加制止。刘备埋伏8000蜀兵于山谷,派吴班在平地扎营,企图诱陆逊出战。陆逊识破其计,仍不与战。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蜀军远道出师,速决不成,且营地分散,运输困难,兵疲意懈。时值暑热,刘备将水军移驻陆上,失去主动。闰六月,陆逊认为时机成熟,决定由防御转入反攻。先以火攻破蜀军一营,继令诸军乘势进攻,迫使刘备西退。张南闻讯,亦弃夷道北走,受朱然、孙桓南北夹击,战死。陆逊即令水军封锁江面、孙桓等扼守夷陵道,分割蜀军于大江东西,进而各个击破,火烧连营,克营40余。蜀军死伤惨重,将领杜路、刘宁投降,大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刘备败退西北马鞍山,依险据守。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歼蜀军数万。刘备领余部趁夜向西突围,后卫将军傅肜等被吴军斩杀。刘备军退向秭归,并令驿人于险道上烧铙铠阻塞道路以断后。吴军将领纷纷请战欲大举追击。陆逊为防曹魏袭吴,仅派李异、刘阿跟踪至南山(指秭归南岸之山)。黄权因归路被吴军截断,率众投魏。刘备收集散兵后由秭归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李异、刘阿于八月还守巫。次年四月,刘备病亡。

  6.诸葛亮北伐

  公元220xx年,曹丕病死,诸葛亮乘机出兵汉中,自己带领大军直扑曹魏据守的祁山;同时派老将赵云、邓芝带领偏师从斜谷出发扬言攻打湄城,然后进攻曹魏中心城市长安;由于蜀军经过2年多的养精蓄锐、准备充分而曹魏准备不足,蜀军很快攻下祁山,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投靠蜀,曹魏朝野震动。魏明帝曹睿马上命令大将军曹真率领15万大军由长安出发,驰援湄城;智勇双全的名将张合领5万精兵星夜截击诸葛亮部队;自己也亲自到达长安坐镇。诸葛亮以马谡为先锋,抢先占据战略要地街亭,马谡不听副将王平的苦告,把军队驻扎在附近小山,同时让王平在附近驻扎;张合到达街亭后,分一部分兵马阻止王平与马谡合兵,自己带领主力把马谡军队围在山上,同时命令放火烧山;马谡大败,不敢见诸葛亮,而逃回成都,后病死在狱中。蜀军失去街亭后,基本为张合所钳制,无法突破张合防线;而东线的赵云部也为曹真的优势兵力所败;诸葛亮无奈只得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在北伐前,大将魏延提出由他带领5000精兵从斜谷出发抄近路直取长安,为诸葛亮所拒绝。

  当年冬天,曹魏大司马曹休在石亭为吴所败,关中主力东下救曹休。诸葛亮乘机杀出散关,包围战略要地陈仓;由于曹魏大将军曹真早料到诸葛亮必定会有此着,事先让智勇双全的将军郝昭领3000兵马守陈仓。由于陈仓地势险要,易守南攻,再加上郝昭在上任后准备了大量的滚石、油脂、火箭等物资,还加固了城墙。蜀军在强攻了20多天后还没有攻破,蜀军粮草不足,曹魏名将张合也带领大军前来支援;诸葛亮只得命令退回汉中,设伏兵杀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公元220xx年春,诸葛亮派陈式(陈寿之父)取武都、阴平两个小郡。第三次北伐虽然是获得了两个郡,但无法扭转被动的劣势。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再次攻打曹魏据点祁山。曹睿命令司马懿、张合等带大军迎战诸葛亮;诸葛亮留下王平领一部分人马继续攻打祁山,自己率领主力与司马懿决战;在路上击败曹魏凉洲牧郭淮部,抢收当地小麦当军粮。司马懿知道蜀军远道而来,再加上补给线漫长而艰辛,于是坚守不出;后诸葛亮设计败司马懿,司马懿更是坚守不出。但蜀军由于负责后勤的第二号实权人物李严(李平)粮草供应不上,而假传后主命令让诸葛亮退兵,诸葛亮无奈只好退兵;司马懿得知诸葛亮退兵,命令大将张合追击,张合抗议,司马懿强行命令张合追击,张合为诸葛亮所置伏兵射杀;第四次北伐也是以失败告终。

  公元234年,经过3年修养生产的蜀军,一改过去从祁山出发的老路子,从斜谷出兵,同时发函让孙权配合作战;曹魏也司马懿带领大军与诸葛亮对峙。诸葛亮到达五丈原后,为了和曹魏军队长期作战,在当地进行屯田;孙权军队也为魏明帝曹睿亲自带领大军击败,孙权退回建业;司马懿知道蜀军不可能长期作战,也采用坚守不出的老办法等待蜀军粮尽而退,不论诸葛亮怎样激将,还是坚守不出。由于军旅生活的艰辛和胜利遥遥无期,诸葛亮病重;诸葛亮抛开副统帅魏延与姜维、杨仪等商量后事。诸葛亮死后,以杨仪为主帅,让魏延殿后;魏延与杨仪不合,先南归烧阁道,为杨仪所败,和儿子逃回成都路上被杨仪派马岱所杀。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以失败便告终。

  在三国时代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刘备一直是一个谜。这个谜,就像他的字一样,玄之又玄。刘备出道的时候,一无所有,一文不名,只能东奔西走地寄人篱下,反复无常地投靠他人。然而他所到之处,总能受到尊重和款待,曹操甚至认为只有自己和刘备才是真正的英雄。

读书心得 篇4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如今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自己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最近阅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受益匪浅,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几点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他的第二十八条建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这种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考虑。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出自这一条建议。在这条建议中,他不仅强调阅读,而且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说,我看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确实包含思想的手工劳动对于锻炼学生的智慧,促进他思维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还列举了四种应当使学生选择的劳动方式,在我看来,在四五十年前苏联能够进行的这些劳动,在我们中国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条件达不到,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去做。像他说的那些设计制作各种装置、机械、仪器的活动室,那些家业实验活动基地,有几所学校愿意去做呢?特别是农业劳动,他说,我深信,农业劳动——这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劳动活动的种类之一。可是,在我们的城市学校,几乎已经绝迹了。

  这不知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即使是实验室,有多少学校能真正重视它的建设呢?

  建议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都是说培养学生记忆力的。

  记忆力,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或者是成人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凡在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无一不是具有比较强的记忆力,那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靠死记硬背能锻炼出好的记忆力吗?苏氏在这两条建议中做出也比较详细的说明。在他的文章里,他特别反对“死记硬背”,他会这种记忆方法“甚至会造成幼稚病,简直会把人变成傻瓜”。

  那么他强调的是怎样的一种记忆方法呢?他说,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有理解的记忆。也就是说,在记忆的过程中,不随意记忆占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记忆的东西就越牢固。

  怎样才算是有理解的记忆,如何将记忆长久的保持下来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向老师们提出了一个建议,也就是要确定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他说,假如我们把六年级学生需要记住的教材量用x表示,那么学生就应当同时思考和理解多出好几倍的教材:3x。同时,这些不随意识记的东西要和随意识记的东西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虽然不一定是最为直接的联系,但也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由不随意识记随时能勾起随意识记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随意识记(比如阅读的书籍)有助于使人的思想活跃起来。人的思想活动越积极,他的随意记忆就越发达,他保持和再现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一个人思考过的材料比教科书要记熟的材料多好几倍,那么再照教科书去识记(熟记)就会是死记硬背。

  在这里,苏氏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学生知道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学习教科书的正课也就越容易。这种现象,想想也不难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他就会举一反三,从而在他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一棵自己的“知识树”,里面即使有一部分知识有了遗忘,他也会很快地从某一根枝条出发,循着枝枝蔓蔓找到那一个所需要的部分知识。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起知识的整体概念,让他所掌握的知识如中药铺中那一个个排放整齐而有序的药匣子,如何需要哪种“药材”,就会很快地抽取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每一种知识所伸展的触角都要有所了解,只有他的触角伸得越长,他才会很快地找到。“学前期和小学学习期,是为牢固的记忆力打下基础的最佳时期。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关于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原理,不要让儿童通过专门的背诵去掌握,而应当让他们在直接观察的过程中去掌握。”

  品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我深深地感到: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素养。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的、活泼的、健康的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我最近阅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十七建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喜欢做的事》,深切感受到在当前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在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行为、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就此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以学生适当的引导,毕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深刻,思想还不够成熟。那么应该培养学生喜欢做哪些事呢?这里我有几点体会。

一、如何建立师生友谊

  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

  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他们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我认为这些看法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因此,要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情感交流。

二、平等、民主地与学生相处

  记得自己上学时,对老师必恭必敬,对老师说的话也是惟命是从,不敢有半点不敬和怀疑。可现在的学生却不同,他们和老师有说有笑,有时,老师不对的地方他们敢当面挑刺,和老师说话也总以一种同辈人的语气,似乎老师在他们眼里算不了什么。一开始有点接受不了学生的这种态度,但读了此书,受到启发:虽然学生是未成年人,认识问题有不可克服的局限,但发扬民主却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教师在建立民主的氛围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话的平等,这是所谓商量的意义所在。民主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共识和基本追求,也是社会理性的重要标志。

三、阅读

  我们可以看出,在书中众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作者提到:“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他还说:“你应当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因此,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他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他对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

四、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去接近的学好的发源地。

  那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然后由这门学科引申开去,去参加与此学科有关的各种活动,思考与此有关的各种问题。从而确立起自己的爱好,在这一方面,我们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反问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让你的学生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了吗?

  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够对待差生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有耐心,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善于思考,相信学生在你的手下会越来越进步。

  通过读书,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我”做起,从“心”做起!

一、一切始于责任

  责任心比知识能力更重要。树立责任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是培养人的工作,小学教育是启蒙阶段,小学生善于模仿,而不善于辨别是非,他们心灵纯洁,可塑性很大,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会去效仿,如果他们遇到的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无疑是打下了良好的奠基石;而相反呢?我们姑且保守地计算,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三年教出一批(五十名)学生,那么工作三十年就会有五百名学生受到大小程度不同的影响。有人说:责任,人人具备了它,一个民族将振兴;一个民族具备了它,一个国家将走向繁荣。而作为教师,有了责任心,你将影响的也许会是一个人的一辈子!一旦我们有了较强的责任心,那我们就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就会如花朵绽放,清香四溢,它就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敞开心扉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孜孜以求,刻苦钻研。

  我认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我们就应该把它看做一份光荣的事业,必须树立起应有的责任心,担负起这份责任,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计报酬地工作着,享受着这份责任所赋予的快乐。

二、严于律已,为人师表

  如今的我,走进教师行列已十几年,也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每一次的家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位家长对子女殷殷期望,也越来越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的重大。我努力加强师德修养,争取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要学生每天早读午写不能迟到,自己就坚持每天提前十分钟到教室门口,不管风吹雨打或身体不适都从没更改过。开始还有个同学迟到,但当他们来到教室,看到老师已在教室等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慢慢地也就能准时到校了。我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消灭错别字,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练写粉笔字,做到板书秀丽简洁,作业认真批改,及时圈出错别字,并示范一个正确的字让学生对照改正;在写《学生手册》中的评语时,我先打草稿,反复修改,注意用词准确,书写端正。我要求学生礼貌待人,五讲四美,我自己就先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出现在家长、学生面前,主动和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及时了解情况,从不摆架子。批评学生注意方法方式,以理服人,使用文明用语。这样,学生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记得那时当一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学生特别爱模仿,许多家长都对我说:“老师,您真是教育有方,我的孩子回到家,总是模仿您的样子当小老师,连说话的语气、走路的样子也在学呢!”听到这些话,我的心情无比舒畅,也真正体会到:“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三、坚持学习是切实提高质量的保证

  都说教学相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必须学习,才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脚步。我们要引导我们的学生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我们自己就要先一步地探好路子,才有可能扮好领路人的角色。把握每个时机给自己充电加油,做到每时每刻都是最佳状态,才能迎接挑战,上好每一节课,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若是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走出这一步,我们的学生又怎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落在我们的肩上,任重而道远,我们更应该责无旁贷地读书,教学相长,充实自己。

  自古以来,人们把教师称为“园丁”、“蜡烛”、“人梯”……把教师说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个个光荣的称号不正是人们对我们满怀的期望吗?我们只有把“提高质量”始终放在心上,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不辜负人们托付于我们的重任啊!

读书心得 篇5

  在读这本《活着》之前,我简单读过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说真的,我不喜欢余华这个人的文章,在我看来他的文章太过鄙俗,就算这些文章是在真实反应社会的某种黑暗面,但我还是更倾向于鲁迅的批判和马克.吐温的戏谑.

  《活着》这本书是余华为了教会我们,人要好好活着这个道理,他说:“……《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必须承认这句话很经典,但我的想法和余华的完全背道而驰.

  我完全不认为父母给了我生命就是让我一味地活着,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有什么意思?这客气地说,余华是个过度珍惜生命的人,也就是贪生怕死的人.当然我不是在说生命是不值得珍惜的.同样一条生命,他可以在死亡的洗礼中把生命的意义升华到极致,也可以把生命尽可能地延长,最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在尽头.相对于后者,我更倾向于前者的毫不畏惧,和死亡的绚烂.

  我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是为了我的灵魂而选择活着或死亡.只是为了活着而违背了灵魂的本意,这是令我发指的.就像浮士德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恶魔,从那时开始浮士德就已经死了,纵使他出卖灵魂是为了换取知识和青春,他也已经亲手把自己扼死了.

  有人说,生命是流星,一瞬即逝.但我却可以用死亡的火焰把我的生命变为烟火,变为昙花,纵使只有那一瞬的美丽,因为灵魂轰轰烈烈的演绎,我把那刻骨铭心的美变为永恒,留在人间.

  烟花给了天空一个最唯美的微笑,然后为这微笑而被撕碎开去.

  我就是在追求这样残破的美,但我也很清楚,这个世界上像我一样可以为了灵魂而舍弃一切的人是少数.

  在普通人的眼中,灵魂不过是人死前后体重0.000046克的差异,从而将灵魂的重量定义为46微克.然而灵魂到底存不存在,人从哪里来,又该往何处去,天堂是否真的向人类敞开,通往天国的阶梯到底在哪里?之所以这些成为人类千年的难题,只是因为时间有多少灵魂想要被拯救,想要得到救赎,从而人性中的善与恶,一切的一切,全部纠缠在这46微克中,被沉重的锁链羁绊,浑浊了再沉淀,沉淀完再浑浊,不断地周而复始,永恒地循环着.

  肉体只不过是禁锢灵魂的东西,而生命可以把灵魂在现实中具体化,只不过是联系灵魂和现实的媒介罢了.所以,与其说是单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如说我市为了完成我的灵魂在世间存在的意义而活着.

  “彼岸花,开彼岸.”也许留下的只有曼珠沙华猩红妖艳的花,与甜腻的花香,在彼岸见证这最后的结局.

  假如我给《活着》写序

  姓名: 学号: 班级:汉语言文学

  摘要:余华精心雕琢的故事或许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读者的眼球,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也冲淡了作品的语言魅力和作品的真实性.我建议余华适当放弃那种以给人造成强烈视觉冲击为目的的写作手法,多关注真实的人生,而不要耽溺于那些色彩浓艳到有如梵高画作的故事,因为真实的人生里往往蕴藏着足以使人泪下的伟大力量.

  关键词:活着 余华 夸张 真实

  总梦想着,作为“红迷”的我,能在《红楼梦》各种译文版中加上我写的序,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这样一部壮丽宏大的文学巨著.每每对人提及,得到的回答无非是:“放着那么些个专家学者作的序不要,人家偏偏就看上了你?”我总消极地的坚持着,脸上挂着尴尬的笑.时至今日,虽然内心深处还保留着这个梦想,但我也知道,有些梦想,就是实现不了.为《红楼梦》写序,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我写序的热情依旧不减,于是才有了这个似乎有点不自量的题目.好在我写这些东西无非是自娱自乐,丝毫没有发表或者公开的意图.少了些焦躁的目的,便多了几分写作的快乐.周国平有一段说日记的话:“日记是最纯粹的私人写作,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隐秘领域.在日记中,一个人只面对自己的灵魂,只和自己的上帝说话……”我觉得这段话用在写文章上也未尝不可,一个人只有在面对自己的灵魂,不为外物束缚,才能写出超凡脱俗的作品来.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为书写序的权利,发不了不要紧,大不了当作日记.能够当作日记的文章并不多.

  中国人谦虚,一味地贬低自己,替人作序叫“佛头着粪”,作跋叫“狗尾续貂”;而这种谦虚的另一种表现则是过分地抬高他人,在介绍某个作家作品时,动辄“大家”、“巨著”,让人惊诧整个青黄不接的当代文学史,真的迎来了春天?至于我这篇序,姑且还是让余华“佛头着粪”吧.

  首先说到他的《兄弟》,因为这是我最早看的余华的作品,看了上部过后,觉得不对胃口,和想像的太不一样,于是没了看下部的冲动.对于我这是很少出现的情况,我看书向来是有始有终的.或许就像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吧:荒诞的故事情节,失败的人物刻画,没有力度的文字表现手法.以致有人扬言要给余华这个曾经的牙医拔牙,拔掉他的“黄牙”、“假牙”、“杂牙”、“黑牙”.措词之激烈,可见一斑.

  于是又过了好久,我才又敢看余华的作品.看《活着》就是在这个时候.不长的故事,只花了一上午的时间.

  一贯的大时间跨度,从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的纨绔子弟福贵,因为沉溺赌博输光了家产,生生地将老爹气死,已有身孕的妻子家珍也被丈人强行带回娘家.家道的败落倒似乎让他一下子长大,明白了肩上的责任.不得以,为了维持生活,他从赢走他家家产当了地主的龙二手里讨来五亩田地,与母亲、女儿一道劳动,过起了农民生活.一年后,妻子带着半岁的儿子回到他身边.其实从某种意思上讲,这样的生活,也未尝不幸福,就像福贵的娘说的那样:“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但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连男耕女织式的平淡生活几乎都成了奢望.为了给母亲治病,福贵带着仅剩的妻子从娘家带来的两块银元,到城里买药,没想到阴差阳错却给国民党的军队拉去当了壮丁.在战场上,福贵忍受着饥饿与寒冷与死亡的三重压迫,九死一生,最后成了解放军的俘虏,几乎是侥幸地捡回一条命.历经波折,他终于回到了家里,一家人抱头痛哭,却得知母亲早已去世,而女儿凤霞也因为一场病变得又聋又哑.真个是物是人非啊.接着是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地主龙二因不配合人民政府,被判枪决.紧接着又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全村大炼钢铁,吃大锅饭,用历史课本上的话说,那个时候,生产关系并不适应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这造成了在三年饥荒中,村里人几乎饿死.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了让儿子有庆上学,逼于无奈,福贵夫妇只得把女儿送给人家.就是这样一个夫妻俩热爱的儿子,却因为给产后大出血的区长夫人献血被庸医无情地抽干了血液!而那个区长正是福贵在战场上认识的好兄弟春生.一家人痛不欲生,家珍的病也一天天重了.文革来了,春生、队长等一大批人都被打成了走资派.可喜的是凤霞的婚事终于有了眉目,男青年万二喜虽是偏颈,但人却实在,自然而然地和凤霞走到了一起.不久后凤霞有了身孕,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然而好景不长.凤霞生把孩子生下来不到十分钟,因为大出血,死在了夺去有庆生.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

  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

  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

  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活着。

读书心得 篇6

  生活中我们经常把一个整体分解成它的各个部分,然后又把这些部分重组,使之成为一个与原来或多或少有些不同的整体。在观察部分时你可能深入到细节中去,这样你就会在细节中迷失,阻碍你对要点的投入足够的注意力,甚至使你全然看不到要点。我们不希望在不必要的细节上浪费时间,要把精力用到要点上。因此,我们首先得对题目作一个整体的理解。在理解题目之后,在判断哪些特点是重要的内容,在确定了一两个要点后,在判断还有哪些深一层的细节值得详细研究。

  在研究一道题目时,我们应从以下问题开始:未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研究每个数据本身,将条件的不同部分分开,并研究每一个部分本身,然后再尝试用某种新的方式来重组他的元素。再由原来的题目来构建一道新的题目时,我们可以:(1)保持未知量不变,改变其余的部分(已知数据和条件);或者(2)保持已知数据不变,改变其余的部分(未知量和条件);或者(3)既改变未知量,已改变已知数据。

  我们把元素组合成另一个定理,在这一方面,有下列三种可能性:(1)我们保持结论不变而改变题设。(2)我们保持题设不变,而改变结论:你能从题设中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吗?(3 )我们同时改变题设和结论。

波利亚解题读书心得三

  每个同学差不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道题,自己总也想不出解法,而老师却给出了一个绝妙的解法,这时你最希望知道的是“老师是怎么想出这个解法的?”如果这个解法不是很难时,“我自己完全可以想出,但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呢?”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a,1887~1985)对回答上述问题非常感兴趣,他先后写出了《怎样解题》、《数学的发现》和《数学与猜想》。

  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a) 1887年出生在匈牙利,青年时期曾在布达佩斯、维也纳、哥廷根,巴黎等地攻读数学、物理和哲学,获博士学位。在苏黎世著名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任教。1940年移居美国,1942年起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他一生发表达200多篇论文和许多专著,他在数学的广阔领域内有精深的造诣,对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概率论、数论、几何和微分方程等若干分支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留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术语和定理。他是法国科学院、美国全国科学院和匈牙利科学院的院士。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波利亚致力于解题的研究,为了回答“一个好的解法是如何想出来的”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他专门研究了解题的思维过程,并把研究所得写成《怎样解题》一书。这本书的核心是他分解解题的思维过程得到的一张《怎样解题》表。在这张包括“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四大步骤的解题全过程的解题表中,对第二步即“拟定计划”的分析是最为引人入胜的。他指出寻找解法实际上就是“找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联系,如果找不出直接联系,你可能不得不考虑辅助问题。最终得出一个求解计划。”他把寻找并发现解法的思维过程分解为五条建议和23个具有启发性的提示语,它们就好比是寻找和发现解法的思维过程的“慢动作镜头”,使我们对解题的思维过程看得见,摸得着。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的精髓是启发你去联想。联想什么?怎样联想?让我们看一看他在表中所提出的建议和提示性的问题吧。“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看着未知数!试指出一个具有相同未知数或相似未知数的熟悉的问题。这里有一个与你现在的问题有联系且早已解决的问题。你能不能利用它?你能利用它的结果吗?你能利用它的方法吗?为了能利用它,你是否应该引入某些辅助元素?你能不能重新叙述这个问题?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式重新叙述它?┅ ┅”

  这些大量提示性的问题,不是问别人,而是问自己,实际是解题者的自我诘问,自我反省。问题中有一部分其对象是针对问题具体的内容的,也就是“客体水平”的,属于认知性的;问题中的还有一部分是以解题者身躯为对象,针对主体内部心理抽象认知过程的,属于元认知性的。这些问题并没有直接涉及问题的具体内容,完全是针对主体自身思维,是对自身解题思维活动的反诘,是自我监察,自我意识,自我预测,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因此在地理解题过程中我们应该:

  一、加强对解题过程的监控

  在解题过程中,自己应该对以下几个主要要素进行监控:控制、监察、预见、调节和评价。

  1.控制,即在解题过程中,对如何入手,如何策划,如何构思,如何选择,如何组织,如何猜想,如何修正等做出基本计划和安排。对学习情境中的各种信息做出准确的知觉和分类,调动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对有效信息做出迅速选择,以恰当的方式组织信息,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安排学习步骤,控制自己的思维方向。关注解题的过程性和层次性,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解题节奏,对整个解题过程做到“心中有数”,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所采取的每一个解题步骤的意图。

  2.监察,即临视和考察。在解题过程中,密切关注解题进程,保持良好的批判性,以高度的警觉审视解题每一历程问题的认识、策略的选取、前景的设想、概念的理解、定理的运用、形式的把握,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检查自己的猜想、推理、运算和结论。

  3.预见,即在解题的整个过程,随时估计自己的处境,判断问题的性质,展望问题的前景。对问题的性质、特点和难度以及解题的基本策略和基本思维做出大致的估计、判断和选择;猜想问题的可能答案和可能采取的方法,并估计各方法的前景和成功的可能性等等,要设法使自己置易于抓住问题的位置上。

  4.调节,即根据监察的结果,根据对解题各方面的预见,及时调整解题进程,转换思考的策略,重新考虑已知条件、未知数或条件、假设和结论;对问题重新表述,以使其变得更加熟悉,更易于接近目标。如,“尽可能画一张图”,“引入适当的符号”,“回到定义中去”。

  5.评价,即以“理解性”和“发展性”标准来认识自己解题的收获,自觉对问题的本质进行重新解剖,反思自己发现解题念头的经历,抽取解决问题的关键,总结解题过程的经验与教训,反思解题过程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从思维策略的高度对解题过程进行总结,从中概括出一般性规律,概括出点点滴滴的新经验、新见解、新体会,以及对问题进行推广、深化,寻找新的解法、更好的解法,对解题过程或表述予以简化。评价应该贯穿于解题的始终,随时进行评价,而不仅仅是在解题后。

  二、提高解题的自我意识

  意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包括自我意识和对外界事物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由于自我意识以主体及其内部活动为意识对象,因而它能对人的认识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它是自我监控的最高水平。在地理解题学习中,人的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在问题感知、表征、思考、记忆和体验的意识,对自己的目的、计划、行动以及行动效果的意识。

  提高解题能力,就是要使解题的监控上升到自我意识的水平。只在当各种监控达到不假思索,油然而生的境界,也就是上升到“意识”的层次,才能使主体的地理解题能力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地理解题的自我意识包括:问题意识、审题意识、联想意识、目标意识、接近度意识、猜想意识、反思意识、概括意识等等,也就是波利亚的提示语所要达到的期望。

  三、运用波利亚的“提示语”

  波利亚在他的解题理论著作中给出了很多的提示语。因而在解题时经常自觉地运用这些提示语,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正如波利亚指出,“表中的问题除了普遍性以外,它们也是自然的、简单的、显而易见的,来自于普通常识。这些问题总是劝告你去做此时你该去做的合乎情理的事,而对你正要解决的特定问题并没有提出特定的劝告。”“如果问得是地方,是时候,就可能引出好的答案,引出正确的想法,或一个能够推动解题进程的合宜的步子。”

  波利亚提示语的常识性、普遍性,使得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帮助并非是强加于人的,学生自己也可以很自然地提出类似的问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下,如果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反复用同一个提示语诘问自己,就很容易引起同样的思维活动,从而利于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如果表中的同一个提示语反复的对学生有所帮助,那么他就更会注意到这个提示语,从而在类似的情况下,不断地运用这个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只不过是指出了一般的方向,而留给学生去做的还很多。通过反复地提出这些提示语,总会获得一次诱导出正确念头的成功。通过这样的成功,就会逐渐真正领会它。

  在解题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所能做的最大的好事是通过比较自然的帮助,特别应当反复经常地提出这些提示语,促使他自已想出一个好念头。这样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找到使用各种提示语的正确方法。因为这些知识超越了具体的对象而实用于任何问题,从而学生就学到比任何具体地理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四、提炼自己的“提示语”

  对于善于解决问题而已经拥有这些常识的人来说,这些常识性提示似乎很自然、很平凡、很不起眼,但是他们往往不注意用明确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行动,而波利亚则以自己的明确意识,清晰地表达出这些观点。

  因此,一方面需要学习运用波利亚的解题监控的提示语,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另一方面解题者还应当从自己的体验中提炼和总结自己在解题监控中的经验和体会,形成有自己风格的解题监控的提示语。

读书心得 篇7

  就人而言,各人的性情、兴趣、才能、需要不同,则各人的读书方法,即有不同。

  就读书而言,则不同学科的书籍,应有不同的读法。如读自然科学书籍的方法与读社会科学书籍的方法,必有不同处。又如读文学书的方法,与读史学书、哲学书的方法,亦不尽相同。从前梁任公著《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一书,选出中国几种重要的经书和子书,提示其内容大旨,指出读每一种书的特殊方法,更足见读书的方法,不但随人而异,而且随书而异。

  因此,一人既有一人读书的方法,一书也有一书的特别读法。所以贵在每人自己根据他平日读书的经验,去为他自己寻求一个最适宜、最有效率的读书方法。而每遇一种新书,我们也要贵能考查此书的特殊性质,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去把握它,理解它。

  故本文不能精密的就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书,指示特殊的、不同的读书方法。此事须有个别的指导,只能概括的就广义的读书的方法,略说几句。

  读书,若不是读死书的话,即是追求真实学问的工作,所谓真实学问即是活的真理,真的知识。而真理或知识即是对于实在或真实事物的理智的了解,思想的把握。换言之,应用思想或理智的活动,以把握或理解真实事物,所得即为知识、真理、学问。故读书即所以训练思想,应用理智,以求得真实学问。读书并不是求记诵的博雅,并不是盲从古人,作书本的奴隶。书广义讲来,有成文的书和不成文的书,对于成文的书,用文字写出来的书,贵能用自己的思想于字里行间,探求作者言外之意。所谓不要寻行数墨,不要以词害意。至于不成文的书,更是晦昧难读,更是要我们能自用思想。整个大自然,整个人生都是我们所谓不成文的书。能够直接读这种不成文的书,所得的学问,将更为真实,更为创新,更为灵活。须以读成文的书所得,作读不成文的书的参考。以读不成文的书所得,供给读成文的书的指针。这样,我们就不会读死书,这样,我们就可得真的、活的学问。中国旧日的书生,大概就只知道有成文的书,而不知道有更广博、更难读、更丰富而有趣味的不成文的书。更不知道读成文的书与读不成文的书,须兼程并进,相辅相助;所以只能有书本知识,而难于得到驾驭自然,指导人生,改革社会的真实学问。所以无论读哪一种的书,关键在于须自己用思想。

  要操真实学问,首先须要有一个基本的确切认识。要确切认识:真知必可见诸实行,真理必可发为应用。要明白见得:知识必然足以指导我们的行为,学术必然足以培养我们的品格。有了真知灼见,认识透彻了,必然不期行而自行。一件事,知道了,见到了,真是会欲罢不能。希腊思想史家尝说:“理论是行为的秘诀”一语,最足以代表希腊人的爱智的科学精神。所谓“理论是行为的秘诀”,意思就是要从理论的贯通透彻里去求行为的动力,要从学术的探讨、科学的研究里,去求征服自然指导人生的丰功伟绩。我们要见得,伟大的事功出于伟大的学术,善良的行为出于正确的知识。简言之,要走上真学问纯学问的大道路,我们首先要能认识知先行后,知主行从的道理,和孙中山先生所发挥的知难行易的学说。必定须有了这种信念,我们才不会因为注重力行,而反对知识,因注重实用,而反对纯粹学识,更不会因为要提倡道德而反对知识,反对科学。反之,我们愈要力行,愈要实用,愈要提高道德,我们愈其要追求学问,增加知识,发展科学。

  求学应抱为学问而学问,为真理而真理的态度,亦即学者的态度。一个人不可因为将来目的在作实际的政治工作,因而把学问当作工具。须知一个人处在求学的时候,便应抱学者的态度。犹如上操场时,就应该有运动家的精神,受军事训练时,就应有军人的气概。因为每一样事,都有其标准,有其模范。要将一事作好,就应以模范作为鹄的。所以我们求学就应有学者的态度,办事就应有政治家的态度。譬如,曾国藩政治上、军事上虽说走错了道路,然而当他研究哲学时,则尊崇宋儒,因为他认为程朱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正宗。学文则以司马迁、韩愈为其模范,以桐城古文为其依归。治考证学则推崇王念孙父子。他每做一门学问,就找着那一门的模范来学。一个人在社会上做实际工作,无论如何忙迫,但只要有一个钟头,可以读书,则在那一个钟头内,即须作纯学问的探讨,抱着为真理而学问的态度。要能领会学问本身的价值,感觉学问本身的乐趣。唯有抱着这种态度,才算是真正尊崇学术,方可以真正发挥学术的超功用之功用。

  我刚才已经说过,读书,做学问贵自用思想。因为读书要能自用思想才不会作书本的奴隶。能自用思想,则不但可以读成文的书得益处,且进而读不成文的书,观察自然,理会人生,也可以有学术的收获。所以我首先须要很简略的讲一点,如何自用思想的方法。因为要知道读书的方法,不可不知道思想的方法。

  关于思想的方法,可分三方面来讨论:

  (一)逻辑的方法: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大都采自数学方法,特别几何的方法。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有自发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仆不灭、内发而非外铄的知识。必定要这种知识才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

  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只问本性,不问效用如何、目的何在、或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只问理论的由来,不问事实上的由来,譬如,有一三角形于此,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处,不问画此三角形之人目的何在,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是什么时候画的,更不问画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有何好的结果等。数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合必等于两直角,就是三角形之所以成为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就是一条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

  中国人平日已养成只重一物的实用、目的、效果,而不去研究一物之本性的思想习惯。这种思想上的成见或习惯如不打破,将永远不会产生科学知识。譬如:《大学》上“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大串推论,就不是基于知识本质的推论,而只是由效果推效果,由功用推功用的方法。这种说法即使是对的,但这只是效果的研究。而效果是无必然性的,所谓成败利钝的效果,总是不可逆睹的。由不可逆睹的效果,推不可逆睹的效果,其所得的知识之无必然性与普遍性,可想而知。但假如不去做效果的推论,而去做本性的探讨,就可以产生纯学术知识。譬如,对于格物的“物”的本性,加以系统的研究,可成物理学,或自然哲学;对于致知的知的本质,加以研究,可成为知识论;研究心或意的本性,可成心理学;研究身的本性,可成生理学;研究家国天下的本性,可成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由此足见要求真学问,求纯科学知识,须注重研究本性的逻辑方法,而不可采取只问效果的实用态度。

  逻辑方法的实际应用,还有一特点:可用“据界说以思想”,“依原则而求知”两句话包括。我们思想不能不用许多概念。我们说话作文,不能不用很多名词。界说就是对于所用的这些概念,或名词下定义。那是指出一个概念或名词所包括的确切意义,规定一个概念或名词所应有的界限范围。每一个界说即是指出一个概念,或事物的本性。据界说以思想,就是我们思想中所用的概念,都是有了确定的意义,明晰的范围的。如是庶我们的思想可以条理而有系统。界说即是规定一物的本性,则据界说以思想即是去发挥那物的本性,而形成纯学理的知识。一个人对于某一项学问有无学术上的贡献,就看他对于那门学问上的重要概念有无新的界说。伟大的哲学家就是界说大家。伟大的工厂,一切物品,皆本厂自造。伟大的思想系统,其中所用的主要名词,皆自己创造的,自己下过界说的。一个人能否理智的把握实在,对于自然人生的实物的本质有无真认识,就看他能否形成足以表示事物的本性的界说。平时我们所谓思想肤浅,说话不得要领,也就是指思想不能把握本质,说话不能表示本质而言。单是下界说,也就是难事。但这也许出于经验的观察,理论的分析,直觉的颖悟,只是武断的命题。要使其界说可以在学理上成立起来,颠扑不破,还要从各方面将此界说,发挥成为系统。无论千言万语,都无非是发挥此界说的义蕴。总之,要能把握事物的本性,对于事物有了明晰的概念,才能下界说。并且要能依据界说以思想,才能构成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

  至于所谓依原则而求知,就是一方面用原则原理作指导去把握事实,另一方面,就是整理事实,规定材料,使它们符合原理。不以原理作指导而得的事实,或未经理智整理不符合原理的事实,那就是道听途说,虚幻无稽,模糊影响的事实,而不是有学理根据的科学事实。先从特殊的事实去寻求解释此事实的普遍的原则,次依据此原则去解释其他同类的事实,就叫做依原则而求知。我们相信一件事实,不仅因为它是事实,乃因为它合理。我们注重原理,乃是因为原理足以管辖事实,以简驭繁,指导事实。总之,有一事实,必须能找出解释此事实的原则,有一原则,必须能指出符合此原理或遵守此定律的事实。单研究事实而求不出原则,或不根据原则而任意去盲目的尝试,胡乱的堆集事实,均不能获得科学知识。科学的实验,就是根据理性的原则或假设,去考验事实是否遵守此原则。

  (二)体验的方法: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要了解一物,须设身处地,用同情的态度去了解之。体验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贵忘怀自我,投入认识的对象之中,而加以深切沉潜的体察。体验本身即是一种生活,一种精神的生活,因为所谓体验即是在生活中去体验,离开生活更无所谓体验。体验法即是教人从生活中去用思想。体验法是要人虚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会欣赏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观。体验是一种细密的、深刻的、亲切的求知方法。体验即是“理会”之意。所谓理会即是用理智去心领神会。此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特别适用。宋儒最喜欢用体验。宋儒的思想可以说皆出于体验。而朱子尤其善于应用体验方法以读书。他所谓“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深沉潜思”、“优游玩索”皆我此处所谓体验方法。

  (三)玄思的方法:所谓玄思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求形而上学的知识的方法。此种思想方法,甚为难言。最简易的讲来,可以谓为“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也可以称为“由形而上观形而下,由形而下观形而上”之法。只知全体,不知部分,则陷于空洞。只知部分,不知全体,则限于支离琐碎。必由全体以观部分,庶各部分可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庶可见得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着一偏。全体有二义,一就复多的统一言,全体为万殊之一本。一就对立的统一言,全体为正反的综合,矛盾的调节。全体与部分息息相通,成为有机的统一体。譬如,由正而反而合的矛盾进展历程,即是由部分观全体的历程。反之,由合,由全体以解除正反的矛盾,以复回双方应有的地位,即是从全体观部分的历程。譬如,读一篇文字,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由全篇文字的主旨,以解释一字一句应有的含义,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事物之本末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就是能由部分而达全体,由支节达贯通,由形而下的一事一物而达形而上的全体大用。又朱子复能由太极之理,宇宙之全,而观一事一物之理,而发现本末精粗,条理井然,“枝枝相对,叶叶相当”。这就是由全体观部分而得到的境界。

  总结起来说,我们提出的三种思想方法,第一种逻辑的方法,可以给我们条理严密的系统,使我们不致支离散漫;第二种体验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学问有亲切丰富的内容,而不致干燥空疏;第三种玄思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远大圆通的哲学识见,而不致执着一偏。此处所谓逻辑方法完全是根据数学方法出发,表示理性的基本作用。此处所论体验,实包含德国治文化哲学者如狄尔泰(Dilthey)等人所谓“体验”和法国柏格森所谓直觉。此处所论玄思的方法,即是最平时最简要的叙述一般人所谓辩证法。此种用“全部观部分”,“部分观全体”的说法以解释辩证法,实所以发挥黑格尔“真理乃是全体”之说的精义,同时亦即表示柏拉图认辩证法为“一中见多,多中见一”(多指部分,一指全体)之法的原旨。这三种方法并不是彼此孤立而无贯通处,但其相通之点,殊难简单说明。概括讲来,玄思的方法,或真正的辨证法,实兼具有逻辑方法与体验方法而自成为寻求形而上学的系统知识的方法。

  知道了一般的思想方法,然后应用思想方法来读书,那真是事半而功倍。

  第一,应用逻辑方法来读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并且要看著者所提出的界说,是否有系统的发挥,所建立的原则是否有事实的根据,所叙述的事实是否有原则作指导。如是就可以判断此书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依据原则,发疑问,提假设,制范畴,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

  第二,应用体验的方法以读书,就是首贵放弃主观的成见,不要心粗气浮,欲速助长,要使自己沉潜浸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切己体察,优泳玩索,虚心涵泳,须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以欣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要感觉得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读同代人的书,当作就是在全国甚或世界学术之内去交朋友,去寻老师,与作者或国际友人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把读古书当作尚友千古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故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即从这种读书的体验里去理会,去反省,去取精用宏,含英咀华,去体验古人真意,去绍述古人绝学,去发挥自己的心得。这就是用体验的方法去读书,也可以说是由读书的生活去体验。用这种的读书法,其实也就是一种涵养功夫。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致限于粗疏浅薄偏激浮嚣。

  第三,应用全体看部分,从部分看全体的方法以读书,可以说是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之法。譬如,由读某人此书,进而博涉及此人的其他著作,进而博涉及与此人有关之人的著作(如此人的师友及其生平所最服膺的著作)皆可说是应用由部分到全体观的方法。然后再由此人师友等的著作,以参证、以解释此人自己的著作,而得较深一层的了解,即可说是应用由全体观部分的方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趋势,由某一学派的立场去观认某一家的地位,由某一家的著作以代表某一学派的宗旨,由全书的要旨以解释一章一节,由一章一节以发明全书的精义,均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玄思的方法以读书。

  此法大概用来观察历史,评人论事,特别适用。因为必用此法以治史学,方有历史的透视眼光或高瞻远瞩的识度。由部分观全体,则对于全体的了解方亲切而具体,由全体观部分,则对于部分的评判,方持平而切当。部分要能代表全体,例证全体,遵从全体的规律,与全体有有机关系,则部分方不陷于孤立、支离、散漫无统纪。全体要能决定部分,统辖部分,指导部分,则全体方不陷于空洞、抽象、徒具形式而无内容。

  因为此种玄思的方法,根本假定著作、思想、实在,都是一有机体,有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故读书,了解思想,把握实在,须用以全体观部分,以部分观全体的方法。

  总之,我的意思,要从读书里求得真实学问,须能自用思想,不仅可读成文的书,而且可读不成文的书。指导如何自用思想,有了思想的方法,则读书的方法,自可?绎推演出来。必定要认真自己用思想,用严格的方法来读书,方可以逐渐养成追求真实学问,研读伟大著作的勇气与能力,即不致为市场流行的投机应时耳食袭取的本本所蒙蔽、所欺骗。须知不肯自用思想,未能认真用严格的方法以读书,而不知道真学术惟有恃艰苦着力,循序渐进,方能有成,实不能取巧,亦是没有捷径可寻的。如果一个人,能用艰苦的思想,有了严密的读书方法,那缺乏内容,肤浅矛盾的书,不经一读,就知道那是没有价值的书了,又何至于被蒙蔽呢?

  末了,我还要说几句关于读书的价值,读书的神圣权利,和读书的搏斗精神。

  人与禽兽的区别,虽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根据科学的研究,却只有两点:一、人能制造并利用工具,而禽兽不能。二、人有文字,而禽兽没有文字。其实文字亦是一种工具:传达思想、情感、意志,精神上人与人内在交通、传久行远的工具。说粗浅一点,人是能读书著书的动物。故读书是划分人与禽兽的界限,也是划分文明人与野蛮人的界限。读现代的书即所以与同时的人作精神上的沟通交谈。读古人的书即所以承受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书即可以享受或吸取学问思想家多年的心血的结晶。所以读书实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要想不放弃此种神圣权利,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我们惟有努力读书。读书如登高山,非有勇气,绝不能登至山顶,接近云霄。读书如撑船上滩,不可一刻松懈。读书如临战场,不能战胜书籍,利用书籍,即会为书籍所役使,做书本的奴隶。打仗失败只是武力的失败。而读书失败,就是精神的失败。朱子说:“读书须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最足以表示这种如临战阵的读书精神,且足以作我们读书的指针。

读书心得 篇8

  清纯静美,白衣白裙别上一朵粉红的蝴蝶结--谁抵挡得住"美"的袭击?对美的迷恋可以打败任何智者自以为是的心得报告。我只能让你跌到,看着你跌到,只能希望你会在跌到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

  --读书心得:受办公室同事曹一美老师的影响,到图书馆把龙应台出版的系列书借来看,首先看的就是曹老师写了读书笔记的《亲爱的安德烈》。当看到以上这段话时,勾起了我一个回忆:曾经的初恋时光,曾经的花前月下的美好岁月,曾经的恩恩怨怨。引起了一个感慨:"我只能让你跌到,看着你跌到,只能希望你会在跌到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对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就应该这样,明智的家长一定要放权,要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去尝试,去摸爬滚打,即使伤痕累累也不要后悔。世界上只有父母对自己子女的爱是以不占有为目的,是一种应该保持一定距离的爱,而不应该娇生惯养,甚至溺爱孩子。

  如果媒体不维持一种高度的批判精神,一个社会是可以集体变"笨"的是不是?

  --读书心得:这绝对是至理名言,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没有杰出人才出现?"这大概是一种最主要的原因吧。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媒体,我们的体制,允许批判吗?有几个当官的敢讲真话?有几个学生不是变得越来越大世故甚至越来越虚伪?我们的教师那一个在真正引导学生追求真理、追求公平正义、追求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现在那里还有这种豪迈的革命精神?

  我推荐《亲爱的安德烈》中第34封信《独立宣言》给正在读初二的女儿看,他看完无语,我问她有什么收获,她只能以"嗯"含糊地应答我。这声音里可能有佩服和感悟,但也许更多的无法回答:我们可以使用、有权使用"独立宣言"并能成为社会风气吗?

  正如我后来又追问她的反映她终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西方文化呗。"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20__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中国的刘晓波,我们的整个网络,整个媒体都是沉默一片,甚至封杀有关报道,零星的信息中都是谴责西方的别有用心,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这是一件好事:至少人家拿中国当回事,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至少有中国人的声音和身影;刘晓波也好,喇嘛也好,个人追求方面至少有我们值得敬佩的地方。

  亲爱的安德烈

  人生就是一次次地目送离开,亲爱的安德烈。

  这句是中国台湾的龙应台说的。她是中国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份子,著名作家,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在欧洲、大陆、中国台湾三个文化圈中,她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作品《野火集》等具有很大的影响。

  《亲爱的安德烈》是数封写给儿子的坦率的几乎痛楚的信。和她一贯凌厉大气的文风不一样,满怀细腻,静静絮语。

  在这本母子互动的家信里,我看到她作为母亲的天性,娓娓道来的细心耐性,细节点滴映射的母爱,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镜头,只是家常,和世上所有的母子一样,沟通了解,赞美批评,当她有一天惊讶地发现,儿子已经不是呀呀学语的稚儿,也不是青葱少年。离开德国回到中国台湾任职4年之后,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站在面前。刹那间,作为搀护者的母亲忽然失落,儿子不再是她的儿子,而是一个青年,一个“别人”。

  三十六封信不疾不徐地道出这份浓浓母子情。犀利如此,曾以一把野火烧遍中国台湾,在中国台湾大陆欧洲有不小影响的著名作家,骨子里是纯粹的母亲。对儿子的教育,是循循善诱的,允许个性张扬,她把自己和儿子放在同级的对话台,面对面,没有高低,没有表现家长的凌厉作风。

  相信只要是看过这本书的女人,都能重新审视自己作为母亲的力量,我也有个亲爱的安德烈儿子,你也在渐渐成长中,我有时候都在犹疑----当年那个胖墩墩的小小男孩儿这么快就变成少年了?呀呀学语变得伶牙俐齿,有些语言你还真不能瞬间回应,哦,我老了,代沟是很自然的。过几年就是青春期和更年期的PK,但是这种PK不会激进,看了这本书会给我支持的。

  你两岁半前,我们可以从早到晚一刻也不分离,看着你酣睡,吃喝拉撒,抱着亲着。幼儿园起,开始看着你依依不舍地迈进幼儿园大门---妈妈早点接我。

  好的!

  小学了,也是依依看着你迈进校门,背着书包,生涩演进为熟稔,你可以走在路上发现一个同学而欢呼跟进,把妈妈掠在一边去。

  明年你小学就要毕业。初中起,我仍然可以看见你的背影消失在校门。直到高中,大学。还有以后的人生,已经渐渐铺开。还能让我目送你多少次离开?人生其实就是孤单的行进,这句话不仅仅对我,也对你,也对更多人,要学会接受和适应,要学会自得其乐。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的作者是真正的母亲,她表达的是天下所有母亲的心声,谁能看出来,外表纤细的她有这么大的力量?野火集这本书是80年代对中国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掀起龙卷风,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激扬华人价值判断,针砭时弊,不与流俗,傲岸大气的龙应台,内心的另一面是关怀温情的母亲。文字缓缓流淌的是一曲动情的诉说。她的安德烈长大了。失落中,她发现失去了,却得到了全新的认识,儿子,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头脑思维和认识,我们坐下来面对面吧,不以家长的权威要求你。你是满了18岁的小伙子,你有权利和面前这个老女人谈天论地。这个老女人不仅仅是生养你的母亲,更是你的朋友,可以平起平坐,你的不同意见,都可以拿出来探讨,不要求一致。

  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信条,值得每一个身为母亲的女人,以及将要为人母的女人学习和体会。包括父亲和即将为父的男人,这本书也是值得品味的。即便这本书里极少提及安德烈的德国父亲,只一笔带过,她从德国回到中国台湾任职四年期间,婚姻开始与她陌路,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生命里更重要的东西远比爱情多,她的安德烈就诠释得很好。大多数婚姻都是千疮百孔的,尤其是优秀女人,经过如许彻骨,还能绵润温和,这是极致女人,活得这样圆润从容,引人尊敬,向她学习。平淡,平和,平常不平庸。这个把桀骜柔情两个极端糅合得这样盎然的著名作家,她的价值理念里,有我最欣赏的两种。于强权的,她敢于挑战,于弱势的,她默默怜惜,为之呼号。她对文化的解读引人思索,这位来自中国台湾小渔村的女性,成长轨迹可以感受,经历过才有怜悯。

  安德烈和龙应台的母子互问的十个问题,真是极有情趣的一章。儿子对母亲的提问回答得一如他的风格,三分玩世不恭,两分随意,五分率性,却十分真实的表达。

  而安德烈给她的十个问题,有几个值得一提。包括了人生,价值,时光,尊卑和信仰。

  你怎样面对你的老?作为一个有名的作家,已经接近60岁,你人生的前面还有什么?

  她的回答大出安德烈意外,老就是老,他以为母亲会说她会优雅地老。没想到龙应台很残酷地道出了“老”的现象和实质。“老”就是一个败坏的过程,但是绝不要气急。最后还有一句轻松-----我以后陷入昏迷,考虑抢救与否,还有以后的事情,要麻烦你了,亲爱的安德烈。

  你死后希望谁会记得你?读者,国人,我。

  读者,不在乎。国人,不在乎。怎么被你和菲利普(龙应台的次子),记得?

  这个世界你最尊敬谁?给一个有名的,一个没名的。

  没名的,我尊敬扶贫济困的人,实验室默默工作的科学家,抵抗强权记载历史的人,尊敬贫病交迫仍然坚定吧孩子培养成人的人,尊敬在呱噪中仍然保持独立思考的人,尊敬愿意把最后一根蜡烛和别人分享的人,尊敬在谎言时代仍然寻求真实的人,尊敬有了权力仍然能跪下亲吻贫民脚趾头的人····

  有名的,孔子和苏格拉底。

  最近一次,什么事情叫你恨不得狠狠揍我一顿?

  你每一次抽烟,我都想。

  看过这些,你还能有什么不明白这样一个母亲?我明白,却表达不出那般的情愫,也无须再表达。她和安德烈的家书早就流淌得很充分。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目送离开,龙应台说的,有酸楚,有落寞,有不甘,有欣慰,有感伤,但是也有希望。就像夕阳西下,依依不舍目送着晚霞。朝阳升起,依依不舍目送昨晚叮咛她的露珠,我们还会重逢的。生命就是怒放和衰败的交替行进,你我都会走过这舞台,都是跑不掉的角色。

  人生是一次次的目送,也是一次次的重逢。这句是我说的,不管你认不认可,玩笑一句----相信有来生,这世的梦没有实现,挪到来生也不错。

  龙应台和安德烈的历经3年的36封邮件,一个三分玩世不恭,两分黑色幽默和五分认真的儿子。一个八分认真,两分知性怀疑的博学母亲。有血缘天性,有两代时光不同,有中西文化差异,有不同价值理念撞击,但更多平心静气的交流,对未来的构建,对害怕儿子成为“提摩”(文中一个荒废光阴的人)的恐惧,却表达得没有架子没有权威。这比什么教条说教的东西都好,龙应台不仅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纯粹的母亲。

读书心得 篇9

  我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阅读了《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感受颇深,让我得以领略名师的风采,了解了他们真实的常态课堂,感受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曾非常羡慕别人课堂环节设计的巧妙、精彩的课件演示、火爆的课堂气氛,当课外辅导员的时候,甚至曾把眼中这些令我羡慕的元素统统的搬到了自己的课堂上,但后来冷静思考,却发现除了当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之外,留给学生的持久影响却很少。所以我常常思考,我的教学中少了什么?我要追求的是什么样的课堂?一些疑惑也就在读书的过程中得到了解决。

  这本书讲述了8位名师的经典课例和课堂教学的艺术,各有各的课堂风格,有追求常态下生命课堂的刘可钦老师;有抬起头、往下看的,书写课堂人生到的潘小明老师;有展示疯狂数学和谐魅力的应华龙老师;有把孩子带入数学乐园,表现课堂朴素之美的徐斌老师;有注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细节中体现课堂美丽的林良富老师;有引领读者感受数学课堂魅力的钱守旺老师;有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让数学教育更有价值的夏青峰老师;还有对学生一视同仁,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在学习中受益,得到不同发展的田立莉老师,这些名家经典典范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范例,下面是我读这本书的笔记和心得,我将从书籍介绍、名师经典案例举例分析及其心得体会、各名师经典语录等方面进行叙述。

  一、书籍介绍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根据8位老师的课堂特点分至8个标题“刘可钦:追求常态下的生命课堂”“潘小明的课堂人生”“华应龙:疯狂数学的和谐魅力”“徐斌:课堂的朴素之美”“林良富:在细节中体现课堂魅力”“钱守旺:感受课堂的魅力”:“夏青峰的课堂追求”“田立莉:为学生所需而教”每个标题下都有画外音、课堂教学艺术、经典课例、观点、解读五个模块,本书主编是雷玲,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名师经典课例回放及其分析

  这本书中有很多经典课例,我将其中的几个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也能从中受益。

  这8位名师我最想要说的是刘可钦老师,因为我本身也很喜欢常态教学,在我几次的课堂模拟或课外辅导员中讲课,大部分偏向于常态教学,但是很多的教学手段、方法、课堂操控方面都比不上刘可钦老师,所以很是钦佩她。

  人们常常说:听刘老师的课,如沐浴春风,让人感觉清新自然;如甘泉入腹,沁人心脾;如品绿茶,余香萦绕,之前我还对这些话有所怀疑,但是读过此书后,那些说辞并不觉得夸张,刘老师的课,用的是普通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育媒介、“并不高明”的教学设计,为什么能达到“生命课堂”的境界呢?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只要刘老师往教室里一站,并不发话,学生似乎就受到一种感染。这种感染,就如顾明远先生所说的,刘可钦有“一种作为教师的气质”,“这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当然,这种“气质”这种“境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与刘老师再教育教学中的长期积淀密切相关。刘老师的课,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刻意的套路。让我们走进刘老师的课堂和教育故事,仔细品味刘老师与众不同的“大家风范”,并从中寻觅一些“高招”和规律。

  刘可钦老师常说: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发出描述其思维过程的语言。

  镜头回放1.“是谁引起了我们的争论?”

  (一次,刘老师在教学两位数乘法时,大多数学生根据主题图的情景都列出了203,并交流了方法,这是,刘老师发现有一个小男孩还是高高地举着手。)

  生:(用手指着自己的列式20+20+20=60)因为每捆小树有20棵,3捆就是20加20加20,等于60棵。

  生:(小男孩刚说完,一个孩子就马上站起来发言)你是对的,但是这样太麻烦了。

  生:这和前面的差不多,一个是乘法,一个是加法,乘法要简单一些。如果有10捆小树你就用10个20相加吗?(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

  (那孩子立刻就显得尴尬,局促起来,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刘老师俯下身对着他。)

  师:你应该说些什么?(孩子还是局促得很)你的对吗?

  生:当然对啦!(非常小声)但是我的太麻烦了,没有这个(指着乘法算式)简单。

  师:是啊,这种方法对吗?(“对”全班齐答。)当然是对的啦!(边说边画了一个大大的红钩)只是不简便。好,快感谢大家对你的帮助。

  (孩子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向全班同学鞠躬敬礼后,很体面地回到了座位上)

  这样的例子在刘老师的课堂上还有很多。在交流算法和解答策略的时候,有些孩子“另类”、“错误”的方法往往会受到其他学生的议论,甚至藐视。如果此时学生的自尊心收到打击,往往就再也不愿意交流自己的想法,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刘老师不回避这些问题,他会抓住这些孩子的想法,引导大家讨论、分析这种方法的思路和优劣,但是在最后,一定会反过来启发全班同学:“是谁引发了我们的争论?没有他的贡献,就没有我们精彩的讨论,我们一起来谢谢他。”

  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也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形成崇尚真实的表达交流的课堂文化。所以,刘老师说:“课堂上,我们首先应该让孩子说真实的话,说真实的话比说正确的话更为重要。”

  刘老师经常拿一些例子来引导青年教师。“同学说得很好。谁能比他说的更好?”“嗯,你说的很清晰,还有谁能说得更清晰一点?”……这样的言语,传递给每一位发言的学生的是何心情?第一个发言的孩子又有何感受呢?表述不太好的同学还能有参与的机会吗?“谁能比他说的更好”,看似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恰恰忽略了第一个孩子的心情,孩子不是我们表演的工具。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要关注的,恰恰更应该是那些需要帮助和支持的孩子。

  我觉得不妨换成这样的话语:“同学读得相当好,还有谁也想试一试?”或者“同学读得怎么样?”让学生评价后再鼓励:“谁还能读出这样的感受?”这时,孩子们关注的不是谁读得好,而是怎样能读出感受。教师应该关注的是怎样帮助学生回答好,而不是“谁比谁说得好”。

  我们练习讲课的时候,在课堂上“为什么”发问不断,学生被问得一头雾水,不知怎样答才合老师的胃口。

  而刘老师主张在课堂上要尽量少问“为什么”,将之换为“你是怎样想的”、“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同样是发问,但是作用却大不相同。“为什么”使学生处于教师的对立面,以学生回答是否正确为指向,指向的是结果,学生可能会因怕回答有错,而遮掩一些真实的想法。而“怎么想的”将教师摆在了倾听的学生想法的位置,更加关注学生的正是想法,关注的是思维的过程。

  我们在学习专业课程中学到,在小学课堂上应该经常充斥着“嗬,你真棒”、“哇,好样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评价语言。但是在刘老师的课堂上,却并不多见类似的夸张评价,有的只是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相匹配的引导性评价。我们可以将刘老师的评价语言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学生的行为习惯相联系的:“好,明白的孩子请你坐正,我就知道。”“完成了的孩子坐正了。我们来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节奏。”……类似的评价,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提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习惯的形成离不开训练。

  另一类评价语言是与教学内容和过程密切相关,启发学生思考的。“谁听明白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每到关键处,刘老师的这些语言巧妙地将学生推向了课堂的前台,智慧地把自己隐藏在了课堂的背后,这样的课堂相对而言控制要少一些,更多的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让每位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彰显了刘老师对学生的尊重。

  镜头回放2.将再平凡不过的事情做得不同寻常

  (口诀的教学是比较枯燥的,口诀的巩固和记忆部分更是如此。一次,在口诀编制后的巩固教学中,刘老师不经意间的几个小技巧,令学生兴趣盎然。)

  师:(指着黑板上编制的口诀)下面,我只哪个我们就读哪个。(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节奏快。)

  师:好,下面自己念,一分钟,念熟了!

  【规定一分钟的时间,适度的紧张和压力有助于促进学习】

  师:停,口诀终究不能写在黑板上的,应该写在哪呢?

  生:(孩子们想了想说)书上。(有孩子哈哈大笑)

  生:脑子里!(这个孩子的发言立即找来一片注视的目光)

  生:噢,脑子里!(孩子们恍然大悟)

  师:好,要写在脑子里。那我们就把它擦掉。(随着擦的节奏让孩子齐读:“一二得二——”)

  师:擦完了,可谁装在脑子里了?(学生纷纷举起小手)好,我们一起背一遍。

  【一个简单的“擦”和“装”字,让原本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有了情感,有了生气、活力】

  师:嗯,不错,再给一分钟时间,闭着眼睛独立地背,把它们背熟。什么才叫背熟了呢?脱口而出。因此,在背的时候注意发现秘诀,待会儿交流。

  (孩子们都闭上了眼睛大声地背诵。有的孩子记不住,想了想后睁开眼睛偷偷地看了看黑板上的乘法竖式继续闭眼背。)

  师:有什么秘诀?

  生:口诀的第一个数字除了第一句是一外,其他的都是二开头。

  生:口诀的结果从上往下看每次都多了2.

  生:从下往上每次都少了2.

  生:二七就是两个七,7加7就等于14.

  ……………………(孩子们纷纷说着自己的发现)

  【如果此前的记忆还是“死记”的话,这里就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巧记。让孩子们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想法,有助于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把握和记忆。】

  师:好,我们明白了,那我们把算式也擦了?

  生:擦了!(答得很干脆)

  师:好,这次我倒着擦,你们倒着背。

  (学生随着老师擦得节奏背诵:“二九十八,二八十六……”)

  【又是一个“擦”字,但是倒着擦,孩子们倒着背。这样一个小小的策略变化,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师:现在认为自己能背的有谁呀?会背的的孩子请站起来!(孩子们都站起来了,虽然有几个孩子有些勉强。孩子们很整齐地背诵了一遍。)

  师:不错,我们夸夸自己。会夸自己吗?(孩子们还不好意思地相互看了看)“以后哇,觉得自己做得很棒可以夸夸自己。怎么夸呢?我教大家一个方法……”

  师:谁不仅会正着背,还会倒着背?

  (陆续地有十来个孩子站了起来,老师热情地伸出大拇指表示鼓励。接着又有几个孩子受到鼓励站了起来。孩子们背诵的速度明显地比较慢,显得有些吃力,但还是很准确地背诵下来了。刘老师表扬说,能站起来就是好样的,正当有孩子准备坐下时,刘老师阻止了他们。“我们应该会表扬他人。”刘老师接着教给孩子们表扬他人的办法,并鼓励孩子们在以后上课时可以鼓励别人和自己)

  刘老师这些看似普通的“小技巧”在课堂上非常受欢迎,效果非常好。更重要的是,这些“小技巧”,与耗时的大情境相比,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受学生喜爱,并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效率很高。

  关于刘老师的课堂课例还有好多,我只是筛选出以上两个课例分享给了大家,书中刘可钦老师的好多话语让我茅塞顿开。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重视的是能给学生持久影响的常态课教学,要着力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

  刘可钦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校长。大凡听过刘老师课的老师,都觉得刘可钦老师的课堂,不是我们想像的那种课堂——气氛火暴,师生热情洋溢、激情似火;也没有设计得精妙绝伦,令人拍案叫绝。听刘老师的课,如沐浴春风,让人感觉清新自然。刘老师曾经也追求过那种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但现阶段的她,更注重的是在常态的教学中,给学生不同寻常的感受,并持久地影响学生。

  刘老师上课,并没有依赖精妙的课件,用的大多是传统的教育媒介,但她与学生的交流自然、流畅,给学生充分的发表风解的机会,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灵感受,如果在以后我们的教学课堂中,使用刘可钦老师的常态教学再加上辅助的多媒体设施,我想这对我们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三、刘可钦老师教学感悟(列举2条我喜欢的):

  享受做教师的幸福

  要微笑做老师,把阳光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蹲着看学生,学生会回报你每天的惊喜;乐着做同事,尽享工作带来的友情,不断吸收有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走向研究,享受成长的快乐。

  要做一个激情与理性融于一身的老师

  要有感召力、影响力,教师的工作要求我们要有较高的沟通能力,如果没有激情就很难动之以情,扶之一心;如果缺乏理性就很难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因此,应该激情与理性并存,热情与真诚同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简单的说教,主动用儿童的眼光与孩子交流。

  作为未来的教师当我看到孩子身上天真而烂漫的童真时,我感觉任重而道远。这本书中需要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做为未来的老师我一直在努力,通过对他们课堂的学习,使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如何在课堂上调控,如何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和自由健康的成长空间。在读书中,让我得以领略名师的风采,了解了他们真实的常态课堂,感受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我感觉很充实,领悟了一些教育的真谛,感受着教育的神圣。读书,真的会使我们的人生收获一份真实而奇妙的美丽。

读书心得 篇10

  ——《海伦娜的奇迹》心得

  开学到现在,我一直在读《海伦娜的奇迹》这本书。由于教育体制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读的时候总感觉离我自己的教育“远”了一些,也就读得慢了一些。慢有慢的好处,当我坚持把这本书“啃”完的时候,内心被一种强烈的力量占据着——任何国家、任何教育体制、任何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人,拥有梦想就能创造奇迹!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恩雅·瑞格,她担任德国威斯巴登市海伦娜中学校长长达20xx年。她以先进的理念和革新的手法建立起了独到的教育方法,在激励孩子自我管理、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等方面卓有成效。本书是她一生教育经验的总结,她的作品还有《另外一种学习、计划与实现》。

  《海伦娜的奇迹》一书共分十五章,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读和写、主题教学和在实践中学习、想象与学习等)、综合发展(宗教课、舞台表演、学习民主和承担责任、社会实践等),以及老师在教学中的团队精神和对学生的评分与评价,另外还讲述了学校的仪式、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内容。这是一所德国中学的管理和教学模式的介绍,虽然在文化、体制、学段方面不尽相同,但教育的本质却是相同的。

  对阅读的重视:作者认为只有怀着好奇心并渐渐学会批判性阅读的人,才能学会理智看待各种媒体介绍的所谓的“事实”,才能改变自己以至于改变社会。书中介绍海伦娜中学鼓励学生阅读的方法有“新书介绍”、“阅读之夜”、“读书笔记”等。这些我们现在大部分学校和老师都在做,像书中介绍海伦娜中学读书笔记的方式各式各样,如短评、图画、自创续集、编写剧本、写信给作者等,这和现在校讯通倡导我们博友读书写博的方向有许多共同之处。“阅读之夜”是在教室里铺好睡袋,然后一起用晚餐,饭后,老师和学生轮换朗读文章,直到几乎所有人都睡去为止。在阅读之夜,学生们能够感觉到阅读的体验和看电视不太一样。第二天早上,就会有学生向老师借这本书,迫不及待想把它看完。这种方法虽然在我们不住宿的学校没有实践过,但这种理念是有的。每当我想给班级的孩子推荐图书的时候,我都会先在读书课上由我读给学生听,读到关键时刻就不再读,这样有很多同学课下会主动来借阅这本书,而且课下这本书也会成为他们讨论的共同话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我成功地引导孩子们读了一本又一本的经典图书,比如《夏洛的网》、《狼王梦》、《稻草人》、《一百条裙子》等。

  对写作的引导:多写、多读不但能让人文思顺畅,也是让人喜欢上写作和阅读的最佳途径。激发孩子对写作的兴趣有很多做法,比如:编墙报、写班级日记、表演自己写的剧本、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通信,或者与其他城市学校的学生通信,或者班级自己出版一本书,等等。其中最让我喜欢的是让学生“自选文章”,朗读给大家听,然后借助打字机,印制出版自己的文章,甚至可以在学校节日的时候出售。平时我评改学生的作文时,对于写得好的文章总是在文章末尾得一个“选”字,表示文章写的很成功,被老师选出来读给大家听,每次读的时候我总是嫌学生的声音小而自己代劳去读。看来以后还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优秀文章然后自己读给大家听,这样会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文章的欣赏水平,并激发写作兴趣和动力。另外,我们班里有一台电脑,上课的时候用课件的时候才会用到,闲置的时间较多,看了书中孩子们借助打字机印制出版自己的文章,我也想让班里的同学试一试。学生们可以在课下借助电脑来打印自己的文章,然后全班进行汇集编总,制作封面、封底和目录,最后打印成册。在这个学期的“六一”儿童节上,也让学生试着销售自己制作的班级文集。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知道自己的文章会被同学和更多的读者欣赏,这将让他们更有动力和信心,在写作时也能得到更多的乐趣。

  对“精英”的定义:《海伦娜的奇迹》一书中除了像上面两点很实用又很新颖的教学方法的介绍让我耳目一新外,关于“精英”教育的理念更是让我认识到了教育的本真——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

  海伦娜中学的不少孩子来自贫穷的移民家庭,甚至还有一些连工读学校或少管所都不肯收的问题少女。然而,从这里毕业的孩子,不论是在职业生涯,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成了众人眼中的精英。那海伦娜中学是不是精英学校呢?作者坦诚:如果从每一科成绩都能得到“优良”这样的标准来定义“精英”,那海伦娜学校不能称之为精英学校。坐在海伦娜学校教室里的,绝大部分都是中等程度的学生。作者对精英学校的理解是这样的:当一所学校能够引导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建立其稳定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时,这所学校就做到了它可能做到的一切,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时,不论在职业上,还是在众人眼中,都是一名精英。

  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这一观点。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的成绩和能力都达到优秀,但是我们可以使原本优秀的同学保持优秀或更优秀,使原本良好的学生达到优秀,使原本及格的学生达到良好,让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对自己充满信心。学校和老师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书中给出的答案是:给学生环境——创造读写环境;给学生帮助——让学生从最基础处提高;给学生舞台——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对自己充满自信;给学生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

  “鼓励每个孩子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进步提高,让每个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这也是我最朴素的教育梦想。

  去年任教六一班,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班中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优秀。但是到六年时,我发现两极分化开始严重,学习优秀的学生勤奋努力、积极向上、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自暴自弃、消极落后、对自己放松要求。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心存梦想,不懈努力。记得很清楚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一文含义深刻,具有引导意义。于是在语文课上我给学生朗读了这篇文章,并引导学生对比生活对比自己说一说其中蕴含的道理。通过读这篇文章,孩子们懂得了:不要管别人的嘲笑和讥讽,相信自己,心中怀有梦想,并朝着梦想不断努力,终有一天会开出属于自己的花。这朵花也行是国色天香红牡丹,也行是路边野花小雏菊,但是,花儿没有贵贱,只要开花就是成功!除了让孩子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我还调动一切力量给予学生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他们也有自尊心,他们不是不想学习好,只是由于很多原因导致现在的学习成绩差。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帮助——帮助他们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并帮助他们战胜困难。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我经常和他们谈心,帮他们找出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然后联系父母,鼓励周围的同学来帮助他们战胜困难。梦梦就是这样一位同学,她在最后一个学期的表现最让老师欣慰和同学们震撼。她在最后一个学期对自己的要求和学习上的进步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更加相信——自己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就能进步。六年级毕业的时候班级中的学生差距缩小,最重要的是,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能理智的面对自己,规划自己,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升入中学后,无论是第一次考试,还是期中、期末的考试,他们都捷报频传——无论是全市第一名还是班级中默默“无名”的同学,我认为他们拥有了“自信”,他们能够不懈努力,将他们每个人最大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他们自己的成功,也是教育的本质,更是我最大的教育梦想。

  我想,书中无论是关于阅读的重视,还是关于写作的引导,以及作者其他一些优秀的做法,这都是源于作者有一个“梦”,一个关于教育改革的梦,一个关于学生最好发展的梦,一个关于教育本真的梦。因为有梦,所以作者创造了属于海伦娜的奇迹!做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做为一个最基层最普通的教育人,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具有一份朴素的教育情怀,拥有一个关于教育的梦想。读了《海伦娜的奇迹》一书,我更坚定了我的教育梦——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读书心得 篇11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从三国开始,“史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编纂方法,它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通史;还开创了我国史学家秉笔直书的治史传统。

  说到这本书一定要提的是书的作者司马迁。以个人荣辱看历史,固然易生偏见,但司马迁讲历史,却能保持清醒客观,即使是写当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肤之痛,也能控制情绪,顶多在赞语中发点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历史,写史和评史,绝不乱掺乎。他总是能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去评判历史。为大汉天子所不能容忍的韩信,司马迁为他记转;墙倒众人推的李广,司马迁仍从正面为他写下《李将军列传》。在他笔下,即使是“成者为王”的汉高祖也大有流氓气,即使是“败者为贼”的项羽也不失英雄相。就连当时的恶人,他也会说“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连李斯这样的“大坏蛋”,他也会描写其临死之际,父子相哭,遥想当年,牵黄犬,逐狡兔的天伦之乐。历史上的哪些呼风唤雨的大人物,都被他请下神坛,还原成一个又一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这种写法当然得罪了不少人,以至于后来“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补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连太史公也不知所踪。但太史公的这份客观,这份执着,以及这部史书所饱含的“不虚美不隐恶”精神从我一翻开它,就深深吸引了我。在《史记》里,他介绍了智勇双全的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陈轸,少年有为的孟尝君,错失良才的魏惠王,贪利失地的楚怀王等等。

  但是最伟大的还是他在书里所表达的最激动人心的思想。表达进步的民族观。首先迁在《史记》中所表达的一个重要的民族思想便是“大一统”,并且还表述了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观点。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评价秦朝历史地位时说:“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认为秦朝统一中国事业虽然依靠了暴力手段,但时代不同了,形势变了,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可见,司马迁对秦统一中国事业的肯定态度。而且司马迁对西汉兴建以来国家统一为社会带来的繁荣景象极为赞赏,在《太史公自序》中又说:“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这是对西汉盛世的歌颂。。而通观这些民族史传,可以发现其内容并非单纯的夷夏分离的记述,它们相互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给人以各民族从来都是杂处、融合的印象。表达进步的经济思想。对于满足人民物资生活需要这个问题,先秦思想家中,老子宣扬无欲、寡欢;孔子鼓吹“安贫”;墨子尽管关心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但对于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方面的主张也是比较保守的,特别强调“节用”。司马迁则不然,认为人类对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是客观存在、自然形成、长久起作用的。由于司马迁认为社会经济活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因此,他主张发展工商业,主张让人们自由获得财富,倾向于经济的放任政策,不主张人为的干涉。这种思想在《平准书》、《货殖列传》等篇中,都有较为集中的反映。必须指出,司马迁主张发展商品经济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分工。相反地,抑制商品经济发展,长期保持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会使社会发展缓慢。表达了鲜明的反专制、反暴政的民主色彩。他重视下层人民的力量,歌颂下层人士的品质才干,用了很多篇幅为他们树碑立传,诸如《游侠列传》、《滑稽列传》、《日者列传》、《扁鹊仓公列传》等都属这一类。贯穿全书的是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实际上《史记》真正最吸引我的地方还是太史公那入木三分的笔法,历史在他的笔下成为一部鲜活的影像作品。《史记》语言的主要特色,就在于它充满情感、富于生气,从头到尾都充斥着一种东方的人文主义气息,它的语言平易近人,朴素充实,与主张辞藻瑰丽的汉代似乎格格不入。司马迁重视人物的作用,善于抓住一些在我们看来非常小的细节用以对人物的刻画。例如《李将军列传》中对李广日常狩猎时的细节描写,非常具体而深刻地揭示了李斯的性格特征,也暗示了李广日后兵败自杀的性格原因。这些细节对人物的刻画,远比抽象的人物评述更加能呈现人物的性格。《史记》的人物语言也是其文学性的体现。他的人物对话是紧紧地抓住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性格。例如《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见到始皇二人的语言:项羽“彼可取而代也!”与刘邦的“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是一心取而代之,而刘邦只是羡慕皇帝的富贵生活,两者性格差异立现。史记语言是在精妙,他将一个又一个的人物写的是入木三分。

  在司马迁笔下,有多少英雄以他们的汗与血,情与志来尽忠书写“精忠报国”这四个熠熠生辉的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受命大厦将倾时,壮志未酬咸阳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纵马西风塞北,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剧,已退色成书页发黄的史书,窸窣作响。而就是这书页轻微的翻动之间,那精神的钟鸣绵延至今。声声清晰,声声震撼,余音袅袅,激荡心间。钱学森粪土万户侯,弃洋归根,献身航天;邓稼先隐姓戈壁滩,呕心沥血,新捐国防;袁隆平水稻伴青春,而使天下苍生皆得饱。《史记》传递着那古老、悠扬的钟声——精忠报国,一首在中华历史长河中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它让我领悟什么叫做“精忠报国”豪情壮志。今天,这精神依然在弘扬。曾记得,在年初暴风雪肆虐的日子里,正是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让我们挺过难关——武警战士扑在高速公路上顶着寒风奋力除雪,疏导交通;电力职工在高空连夜抢修受损电网,甚至付出年轻的生命;出租车司机在油价高涨的日子里,免费接送受困市民。古往今来,在困难挑战面前,尤其是在事关民族利益的紧要关头,众志成城往往能成为每个国人心中的一盏灯,指引我们跋山涉水,绕过道道弯,迈过道道坎,直至胜利的前方。

  现在人们更应该去读《史记》,因为《史记》里有我们现代人所缺少的东西——气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传世名句想来大家都应该知道,而在梁启超制定的《史记》十大名篇中,有五篇与气节有关。“大江东去楚王流芳”——《项羽本纪》,“礼贤下士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至今读来,还是一字一句都灿烂光华。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人们最看重的不是财富,不是权术,而是一个人的节气,也正是这样的信仰让无数炎黄子孙在威逼面前不屈服,在利诱面前不转移,在身体和心灵都受到非人的折磨后,高贵的灵魂任然能够在小人面前折射出伟大的光芒。他们的肉身虽殒灭,但他们的灵魂成为了巨人。而在现代,物质的气味已经掩盖了千百年来为中国人所信仰的气节,一家人能够因为一套房子的归属而大打出手;一个企业的员工会因为升职而明争暗斗;朋友间会因为金钱而亲密无间也会因为金钱而分道扬镳。无所谓气节,无所谓忠义,只有最实际的利益还有权利。不得不说,这是现代中国人的悲哀。想来,中国人的信仰缺失已经不是一段时间的问题了,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现如今,我们经济上强大起来了,但我们精神上仍然脆弱,可以说,这是十分危险的。一个没有气节的民族无法以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没有气节的民族无法得到他人的尊重,一个没有气节的民族最终会被自己而打败。要知道,精神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而《史记》,便是现代人最好的精神补品。诚然,我们在物质上要比前人优越许多,但在精神上,前人的高度是现如今的我们所无法企及的。此外,《史记》详细地记载了各个时代的风貌,饮食,服饰,礼节,兵器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而这也是其他的史书所不能及的。看《史记》看到的不仅仅是史实,还有各个时代的精,气,神。很神奇,一项觉得古书无味的我竟在《史记》中读出了另一种味道。千里单骑,雪夜突袭,一个个故事汇成了一个浩荡滂沱的历史长河。曾以为古书无味,怎料,一本《史记》,一部史书著作,让我改变了想法。

  而如果以文学的角度来看《史记》,它也无疑是一部伟大的书。翻开它,你会发现,它远不是各朝各代帝王将相枯燥的罗列,司马迁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是有自己的个性的,他们是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历史大戏的人偶。读《史记》,你会为义士的大义凛然而动容不已,为勇者的视死如归而热血沸腾,为将者的身先示卒而荡气回肠;读《史记》,你会随着故事情节的紧张而紧张,会因为幽默的语言而微笑,会为故事的主人公的命运而担忧;读《史记》,你会开始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历史,开始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而这也,也就如同了解我们的过去。《史记》写的是历史,但它的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每个字都浸透灵魂,每一个字都气贯长虹。我相信,中国人是有着强烈宗族观念的,而《史记》便是一部可以在过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足迹的书。中国人何以有今天?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中华民族的民族个性到底是什么?我们真如某些外国人说的那样没有信仰没有民族个性吗?我们最原始最本真的模样到底如何?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在今天,在这个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我们中国人更应该相信我们是强大,团结而又古老的民族。中华民族,要亮出自己的色彩,要相信,我们都是黄帝的后人,我们来自一处,我们心向一方。

  合上《史记》,我又回到了这个安静的世界,但是我的思绪仍然停留在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我仿佛听见战鼓敲响的声音,我仿佛看见冒死直谏的忠臣,我仿佛看见帝王踏上宝座的背影,我仿佛看见战火纷飞的沙场,我仿佛看见歌舞升平的盛世,我仿佛看见战死沙场的将士,我仿佛看见雪夜突袭的出其不意,我仿佛看见视死如归的坚韧不屈,我仿佛看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创造着历史,推动着历史长河的奔流。我的视线渐渐模糊起来,我看不见了,但我能感受到,那奔流的声音,就像是血脉在涌动。那有节律的声音,分明告诉我,这是一个强大的民族,而这个民族的名字是,中华民族。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读书心得 篇12

  魏老师认为一个人首先要适应环境,享受美好人生。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是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当代人当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人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认识、新的发展、新的能力。只有自己不断更新了,世界在我眼里才是新的。

  人啊,要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对此魏老师提出了以下主张:一、要多互助,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要互助。人世间好多事都是这种互助关系,帮助别人的同时,已经帮助了自己。要坚信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独立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你是他真的成长的助手。一旦老师和学生建立了这种互助关系,就会进入左右逢源的教育境界。二、多学习,少批判。忙着寻找别人的缺点,自然无暇顾及人家的长处,自然就失去了学习吸收别人的优点、长处的机会。用学习吸收的观点看待别人,看待学问,会使人雄心开阔、乐观、强大。一位班主任有什么观念常常会影响到学生。班主任喜欢批判指责,破坏班级团结,班级乱了,谈何管理,谈何学习。我们要引导学生多学习,少批判,大家互相学习长处,长处越多,大家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班级管理就好了。三、年轻人要多挑重担,少推卸责任。担子越多,担子越重,锻炼的机会也越大,成熟的越快。

  在这章中魏老师还提出了要笑对人生,教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发怒,多读有关班主任工作的书籍。班主任来说能够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得到正确的理论指导。由此可见班主任努力改变自我,是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首先条件。

  1.点亮盏盏心灯魏书生老师班级的黑板右上角,每天都由学生写上一则格言。魏老师说:“我觉得格言警句像一盏盏心灯,倘在学生心中点燃,会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道路,朝着自己理想的高峰攀登。”请看如下格言:“人生只有进取,满足就意味着死亡”;“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自暴自弃”;“吃苦是人类的第一财富”;“你经常和什么人在一起,那么,你就是什么人”;“九尺高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试想,从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天天点亮“心灯”,学生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天天受到“心灯”的照耀,会收到不可想象的效果。

  2.确立座右铭从1995年开始,魏老师就要求全班同学,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座右铭。座右铭上写清三部分内容:第一,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第二,自己要追赶的本班同学的名字。第三,针对自己思想弱点写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第一个内容起到“精神充电”的作用,第二个内容可以激发全班同学你追我赶的积极性,第三个内容更重要,是学生自我完善、实现第二个内容的最好办法。

  3.自我“精神充电” 魏老师的学生心目中有一位自己崇拜的伟人,书桌内放有这位伟人的传记。有时,在语文课前三分钟进行“集体充电”,全班同学起立,各自想着自己最崇拜的人,自己就是这位伟人,自己的音容笑貌、

  4.主办班级日报魏老师的班级是从1984年1月,经全班同学讨论一致同意后,开始轮流主办班级日报的。办班级日报有若干规定,如直接反映本班同学学习生活的内容要占60%以上的版面;主要设有班级新闻、学先进专栏、本班同学的学习方法介绍、好人好事、警钟专栏;必须设有文章病院专栏;对班级纪律、卫生、课间操得分情况,必须及时报道;为昨天的值日班长开辟一小块工作失误及补救分析的园地,及时分析班级工作失误的原因并提出补救措施;每期报纸必须有图画点缀,黑白的可以,彩色的更好;报纸必须在当日上午12时之前夹到报夹子上面,不能拖为晚报等等。办班级日报,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写作能力、书法绘画能力、版面设计能力。

  5.坚持“道德长跑” 魏老师的学生每天都要写一篇日记,天天坚持,魏老师称之为“道德长跑”。学生们的日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的是教师命题,大多是学生自命题,但总的要求是让学生把“摄影机”对准生活的光明面,让那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风土人情、崇拜的人、喜欢的书、感人的事时刻影响着学生,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

  6.加强体育锻炼魏老师的学生每天要坚持长跑5000米,做仰卧起坐、俯卧撑100次,男女生同样。这是多么大的运动量啊,对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而魏老师却认为:“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体质,而且磨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在现代社会,这种顽强的百折不挠的意志是一个成功者不可缺少的条件。”实践证明,魏老师的学生无论是体质还是意志,都是同龄学生中的佼佼者。

  7.撰写“自我教育说明书” 魏老师的学生如果违犯了班规,或者某项任务没有及时保质保量完成,那么,这名学生就要写一份说明书。说明书的字数不固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说明书不同于检讨书,因学生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写的情感及其效果固然不同。魏老师的一个学生说:“我爱淘气,小学时常写检讨书,越写越恨老师;现在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写说明书的目的是说明之所以违犯了班规,或某项任务没有及时保质保量完成的原因、过程、结果,让同学、老师或家长知道,以得到其了解、理解或谅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写说明书来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写说明书是让学生做自我心理裁决,让学生心平气和地思考这样做的利弊。这样有利于将师生矛盾转化为学生的自我矛盾,学生“新我”与“自我”斗争,正是自我教育的最佳方式。

  8.行使主人权力行使主人权力是魏老师最高明的办法。他常说,教师是学生的公仆,学生才是学校的真正主人。学生只有认识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才能把学习当成种自己的“责任田”,而不是为老师或家长“打工”。魏老师班级的学生,每人都有自己承包的“责任田”。如轮流承包的有:担当值日班长、抄写每日格言、主办班级日报、教唱每周一歌等。固定承包的有:收发各学科每日作业、检查学生日记、监督老师“发火”、课间纪律、花盆、鱼缸等等。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说了算”的田地,都是主人,都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9.享受快乐人生魏老师经常教育学生:“人世间有什么?有阳光,有鲜花,有义,有善良,有勤奋,有自强,有开朗,有快乐;有阴云,有毒草,有邪淫,有凶恶,有懒惰,有自卑,有狭隘,有忧虑。生活中原本有快乐,你善于寻找,善于站在快乐的一方,坚守快乐的心理阵地,不让忧虑打进来,你便是快乐的人。”他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畅谈竞争的快乐、吃苦的快乐。例如,让学生写日记以《谈学习是享受》为题,居然让学生一直写到《谈学习是享受之一百》。他就是这样强化学生享受人生快乐这根神经的。在他的影响下,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从不感到沮丧,始终保持欢快愉悦的心态。经常用魏书生的话语教育学生:“生活中原本有快乐,你善于寻找,善于站在快乐的一方,坚守住快乐的心理阵地,不让忧虑打进来,你便是快乐的人。”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畅谈竞争的快乐、吃苦的快乐。

  魏书生老师28岁起到中学任教,是位热爱做班主任工作,并且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好班主任老师。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是对其班主任工作的`详细描述与论证,是一本充满智慧、资料翔实值得每位班主任拜读的好书。

  魏老师从班主任自身的修养、学生培养目标、班级科学管理、特殊情况育人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做班主任之道。很多方法是其独创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位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并且能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魏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我觉得主要归结为四点:一是魏老师热爱学生、热爱班主任工作;二是不断学习,魏老师作为一位并没有受到多少正规教育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上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在根本上在于其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知识,广读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书籍;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是一位善于积累的老师;四富有创新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下面我按照魏老师《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的章节,记录下我该书的大概内容和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一章 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

  魏老师认为一个人首先要适应环境,享受美好人生。生活不能没有理想,但是人类不能以理想主义的目光苛求生活。当代人当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人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认识、新的发展、新的能力。只有自己不断更新了,世界在我眼里才是新的。

  人啊,要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对此魏老师提出了以下主张:一、要多互助,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要互助。人世间好多事都是这种互助关系,帮助别人的同时,已经帮助了自己。要坚信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独立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你是他真的成长的助手。一旦老师和学生建立了这种互助关系,就会进入左右逢源的教育境界。二、多学习,少批判。忙着寻找别人的缺点,自然无暇顾及人家的长处,自然就失去了学习吸收别人的优点、长处的机会。用学习吸收的观点看待别人,看待学问,会使人雄心开阔、乐观、强大。一位班主任有什么观念常常会影响到学生。班主任喜欢批判指责,破坏班级团结,班级乱了,谈何管理,谈何学习。我们要引导学生多学习,少批判,大家互相学习长处,长处越多,大家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班级管理就好了。三、年轻人要多挑重担,少推卸责任。担子越多,担子越重,锻炼的机会也越大,成熟的越快。

  在这章中魏老师还提出了要笑对人生,教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发怒,多读有关班主任工作的书籍。班主任来说能够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做好班主任工作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得到正确的理论指导。由此可见班主任努力改变自我,是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首先条件。

第二章 学生应是自身的主人,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

  魏老师指出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最节省的方法。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的发展个体。成功的管理者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

  在这一章中魏老师提出班主任要研究国家规定的学生守则,大而言之,还需要研究外国的学生守则,然后再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提出某些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的具体要求。当然更需要了解自己学校的学生守则好常规要求,并且在此基础提出本班的可操作性的班级常规好要求。这些要求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魏老师主张班主任老师要关注国外科技动态,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成为时代的弃儿,要了解国外学生怎样学习,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魏老师还采取多种方式要求学生畅想未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目标远大、心胸开阔的人,做到不争一时之利、一己之利,但争一生之利、集体国家之利。魏老师经常采取班会、作文、或者面谈的方式,围绕以下主题开展活动:1.畅想五千年后的地球;2.35年后的班会;3.站在月球上想到的;4.两个自我。让学生明白:1.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2.尊人者,人尊之;3.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第三章 科学管理班集体

  魏老师指出班级管理要全员参与,相互制衡。在他管理的班集体中,学生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教师处于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魏老师还指出:格言警局,像一盏盏心灯,倘在学生心灵中点燃,会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道路,朝着自己的理想高峰攀登。

  一、条条道路通罗马

  人的思想要从固定的思维和模式中解放出来,教育教学改革的天地十分广阔,方法非常多,作为教师要多出点子,多尝试。如一堂班会课可以由班主任主持,也可以有班长来主持,也可以由普通同学来主持,大家轮流主持也可以。比一比,试一试,哪种方法效果更好,大家更欢迎,就用哪种方法。运用某种方法效果不好,无需烦恼,再换一种方法就可以了;运用某种方法效果好,也无需骄傲,无须固步自封,事务是发展的,方法也要更新,我们所运用的方法不会是最好的方法,要不断的探索、更新,再往前去寻找更好的、更科学的方法。

读书心得 篇13

  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常常在寂寞中倍感空虚,在寂寞中变得越来越浮躁,在寂寞中逐渐迷失自己……可是就在这个夜晚,我读完东方觉慧的《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之后,在暗淡的灯光下,在寂寞中,我驿动的心就像被一泓清水洗涤过一样显得格外澄澈;我的心灵也因这洗涤出现了久违的宁静。

  曾经的我,也是一个有着梦想,为了梦想耐住寂寞,抵制诱惑,一步一步向前行。回想那段与寂寞为伍的日子,现在却是倍觉珍贵。在座的同事都和我一样经历了司法考试前那段艰难的备考。作为允许在校生报考司法考试的

  第一批幸运者,我当时心里充满了兴奋,但更多的却是压力,试想想,一个二本大学的大三学生,面对中国第一大考,那种期待又害怕的心情实在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七月份开始备考,我跟自己说一定要努力,不求一定过A,能过C我就心满意足了,从此C成了我的目标,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段难忘的日子,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点半睡觉,中间的时间除了三餐饭,一个午睡,一个下午散步时间,其他时间全部用来看书。刚开始几天实在是不习惯,心静不下来,看书看不进去,但是我坚持着,慢慢的我开始习惯这种类似于苦行僧般的生活,感觉那年的夏天特别的热,没有空调,电风扇里面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下午热的实在受不了,我就搬了椅子坐到房东家楼顶的过道里看书。整整两个月,我记得期间我只看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司法考试以后,人闲了下来,人心却浮躁了起来,再也找不到那时寂寞中的宁静。突然发现梦想是寂寞中人的指明灯,有了梦想,寂寞其实只是一个实现梦想的最优环境。

  想想我们每个人最初都是怀揣着纯纯的梦想来到这个世界,走进生活,步入社会。但时隔不久,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开始明显,造成差距的原因就在于你是否将梦想根植灌溉,培养呵护,直至绚烂绽放。严峻现实不断打击仅有的自信,岁月日益剥蚀青春的棱角,各种诱惑纠缠,欲望膨胀,寂寞如影随形,有的人日渐学会了与现实妥协,有的人则痛并享福的坚持。前者无错,但后者更是生活中的英雄。

  记得刚进入法院,就有老法官跟我说“小袁啊,法官可是一个清贫又寂寞的职业,既然选择了做法官,你就要学会群居的时候守住嘴,独处的时候守住心”。其实,当时在我看来法官是既受人羡慕又受人尊重的职业。但是当我真正成为一名法官,才体会到“法官”的真实含义,法官的收入不高,于是法官需要抵住诱惑,他们需要在清贫之中坚持对法与正义的追求;法官要赢得尊重,就需要与社会保持距离,于是法官寂寞,法官的寂寞是法官这种职业所特有的。法官是一种需要无私奉献的职业,是一种需要抵住诱惑、淡泊名利的职业。

  其实在这样一个喧嚣的年代里,在这样一个金钱显得越来越重要的年代里,在这样一个越来越注重个人享受的年代里。我们法官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但是,我们坚持自己的做人准则,从未想过要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为自己谋求哪怕一点点不正当的利益。我们院太多的老法官,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即使临近退休也坚持矜矜业业的工作。他们不图名、不图利,象革命的老黄牛一样“不用扬鞭自奋蹄”,自己坚守的是清贫与寂寞,而奉献给社会的是法的正义与公平。正是由于我们这一群体中有许许多多的象他们一样的人坚守着清贫,淡泊着名利,才使得我们赢得了当事人的尊重,赢得了法律的尊严。是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我们经济上清贫但我们精神上富有。

  记得前不久,我的一个同班同学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聊着聊着他问起我的工资收入,我说我每月只有20__来块钱,他开始并不相信,后来确信我只有这么多的工资时,他讲他现在做律师每月的收入近万元。我想到了我跟他的收入差距,我想以后也许跟他的差距还会更大,但我想得更多的是那些多年来一直默默坚守着法官清贫的老同志们,那些现在依然安于清贫并默默奉献的年轻的同事们。我想我既然热爱法律,我既然喜欢这种职业,那么我就应当以他们为榜样,无怨无悔地安于清贫并坚守寂寞。

  在我深切感受到法官职业清贫的同时,我还深深体会到伴随法官这种职业所特有的寂寞。我们正处在一个司法改革的年代里,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举措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接受、去实践;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制定并颁布,需要我们去理解、去掌握;而法学殿堂的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钻研、去攀登。在我参加工作以来的这几年里,可以说大部分的夜晚都是与一盏台灯、一本书度过的,一方面自己要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学习办案的业务知识,有时还要撰写论文。在那一个个宁静的夜晚里,没有人陪伴,没有卡拉OK,没有宴会,与自己相伴的只有书本,一本又一本,读也读不完。在那样与知识相伴与寂寞相随的日子里,我深深体会到了法官追求知识的寂寞。

  但是既然自己选择了这种职业,既然自己热爱法律,既然自己想有所追求,既然自己感受到法学殿堂的博大精深,既然自己服膺于法学的逻辑之美和思辩之美。那么我就只有选择刻苦钻研,只有选择坚守寂寞,只有选择通过苦读来提高自己。而如今几年来,一千多个日子悄悄滑过,我终于熟悉了业务能够独挡一面,并且有论文在省获奖,终于我感受到了坚守寂寞的力量和坚守寂寞的价值。

  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古人所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内涵,也领略到了“静已修身,俭以养德”的境界,更深深懂得“法官的尊荣,在于法官的寂寞”的道理。是的,在清贫与寂寞之间,我们坚守,并不是要遗世独立或自命清高来标榜自己;在清贫与寂寞之间,我们坚守,就是让我们不受世俗的干扰,不随世沉沦,追求俗利;在清贫与寂寞之间,我们坚守,就是让我们不为虚名所动,不为虚利所扰;在清贫与寂寞之间,我们坚守,就是让我们以外表出世的冷静来维系着内心火热的入世关怀;在清贫与寂寞之间,我们坚守,就是让我们法官在远离鲜花、荣誉和掌声时,我们依然成为我们这个社会良知与正义的守护神。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或者练习过瑜伽,它要求通过肢体与呼吸的配合,释放身体和心灵的疲惫,从而恢复到最佳状态。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则是教我们做心灵的瑜伽,它告诉我们如何把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减小到最少,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减少过去和未来非现实的东西对我们生命过程的影响。把握当下的力量,从而帮助我们体会到心灵的宁静,减少不必要的情绪和压力,使我们能够正视当下并集中精力于当下,做最好的自己。

  现在是半夜三点,在温暖的被窝里,可是你气得睡不着觉。引发你怒气的人早已安然入睡,那件事其实也早已过去了。但是你的思维却不放过你,一再用它所固有的看待事物的模式来解释那个人多对不起你,那件事会让你多危险、多丢脸、多麻烦!为什么会这样呢?《当下的力量》一书的作者德国作家埃克哈特托利认为,人类受苦或受情绪所困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大脑思维。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我们的思维。随着我们的成长,接受教育、学会观察社会,我们的思维便逐渐控制和屏蔽了我们自然意义上的真实意识,我们在寻寻觅觅、汲汲经营中失落了真实的自我,而沉溺于我们不由自主的思维,它不停地在外在世界寻求如财产、工作、地位、名望、外表、人际关系等自我认同,当我们获得这些外在时,我们便会觉得很幸福,失去了我们就会觉得很痛苦。可我们越是顺从于这种思维,就越感到空虚和孤独。如此循环往复,痛苦不断累积,整个人被负面情绪所填满,一旦有一点刺激,则会爆发出来,引起情绪上的轩然大波。在这种情况下,惟有关注自己的内在,闭上眼睛,停下来,倾听自己的思维而不是屈服于思维,从而感受自己的存在,无条件、无保留地接受当下最真实的自我。简单的说,就是将注意力关注于当下,活在当下。

  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来到,但我们的大脑总是喜欢跑到过去,跳跃到未来,强迫性地产生思维,带来愤怒、伤心、悔恨、愧疚等情绪,产生压力、

  焦虑、恐慌。但事实是,当下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到达未来的途径,我们惟有把握住当下,才是把握住了我们的生命过程。当下的我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也是我唯一能拥有的。当下的我拥有什么呢?父母,那么好好爱你的父母,不用给他们财物,一个拥抱,道一声,爸妈,辛苦了!爱人,千万别成天唠叨你要怎样,应该怎样,给他鼓励,说一句,我爱你,支持你!孩子,不需要在本该他们无忧无虑的年纪过早地给他们展示成人的世界,亲亲他,抱抱她,多陪陪她!所以,关注此时此刻我们的感受、要做的事情、面临的问题,尽量全神贯注并享受此时此刻我们正在做和解决的事情,才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而不是消耗在对过去念念不忘或者对未来时时担心的过程中。

  活在当下,把握住当下的力量的目的,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被动的接受当前出现的任何情况而不作出努力,而是意味着我们会有更为积极的行动力,会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把握当下的力量,时刻保持平和与宁静,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每一步,会清楚地看到需要做什么,需要采取何种行动,当我们集中全部精力、摒弃其他事情、专心干手头最紧急的工作时,不管诸如惰性等内在的因素,还是外在的因素,都不能阻挡我们的行动力。把握当下的力量,实事求是地对待当下,摒弃我们思维中对当下的逃避和抗拒,丢掉好高骛远的思想,我们会更清晰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会更加的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作为一名民商事纠纷的裁判者,如何把握住当下的力量呢?当我面对当事人情绪激动的控诉,刻意的讨好,甚至于无理的纠缠、谩骂,我都要懂得倾听,但不妄加评论、推测、批判、抱怨,冷静地利用思维,保持平和的态度,坚定自己的立场,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当我面对金钱、名利等巨大的诱惑,我始终淡然处之,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兢兢业业的工作,从而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人生是一段旅程,为什么不好好享受和专注于现在呢?除了现在,我们什么都不占有!拨开思维的束缚,活在当下,把握当下的力量,展现真实的自我,体会生命的美好,实现人生的价值!

读书心得 篇14

  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极大地加剧了教育情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复杂性。今天的教师,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得多的教育现实,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到各种教育活动困境之中。面对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各类问题,青少年犯罪、道德败坏、心理障碍等严重问题,社会对其往往有较多的关注,也能够让教师有足够的警醒;由于在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也存在阻力和困难,尤其在“作业”和“测试”两个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尚未形成深层次的变革,大大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和转变对新阶段的物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使教师的综合素质面临更高的挑战。这些问题自然也成为今天教师群体所共同面临的教育困境。

  首先,学生的“问题行为”并非个别表现,它是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简单地理解,问题行为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的行为,或不能良好适应社会生活,从而给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种行为。《学生问题行为 心理道德法制》一书选取学生常见、典型的问题行为5大类24种,包括攻击型问题行为、对抗型问题行为、财物侵害型问题行为、自我损型问题行为和学习困难型问题行为,基本涵盖了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表现。

  问题行为并不等于问题学生,因为问题行为关注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对行为发生者做出的整体评价。正常学生也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问题行为,因此,不能把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称为问题学生,只有严重的问题行为,且已经泛化、很难改变的学生才称之为“问题学生”。

  学生的问题行为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教师应当如何有效地应对,因为学生的正常行为和问题行为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果能够及时加以调适,问题行为可能转化为正常行为,如果调适不及时,也可能进一步导致违法犯罪行为或心理疾病。转化的关键,还要看外力施加影响的时机和方式。

  通过读书,使我认识到学生问题行为综合应对策略不应停留在外在的社会规范上,应该是心理、道德、法制的结合,同时关注社会道德法制与个体心理的综合构建,即在方法上注重整体,在理论建设上强调综合,建立学生问题行为的综合教育策略。具体包括:⑴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仅是道德规范的简单传递与校规校纪接受,其本身也是心灵润泽,心灵点化的过程。 ⑵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能简单停留在问题的矫正和预防上,因为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教育方式,应当是积极主动的,以帮助学生“追寻生命的意义”为理想,以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为目标。

  对中学生的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尊重他们:

  说话要和蔼可亲,保持平等的心态;体现出你是他们的朋友,亲人,但不是家长。 千万不能唠叨,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训斥,忌讳谩骂。

  一定要给足他们的面子。这一点特别重要。这些人特别讲义气,你尊重他,他会特别感激你,对他自己的错误会认识深刻,,而且马上改正。他们最反对你高高在上的感觉。

  2、鼓励他们:

  发现他们的点滴优点,及时表扬、夸奖,给他们自信心。

  3、引导他们:

  在他们犯错误时,千万不要在外人面前直接批评他们,可以在他一个人的时候,亲切的问候他们后,让他们自己说出来怎么了,错在哪里?在那个时候,你再引导他们分析错误的危害,以及改正的办法。他们会终生难忘,而且你的话会对他们的一生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是新课程教改下教学的作业和测试两个方面的相关问题。

  合理布置和认真批改作业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教师歪曲了“减负”的本意和实质,致使作业及批改这个环节更趋淡化乃至名存实亡。随意布置作业、马马虎虎批改作业的现象,在常规教学中屡见不鲜。因此,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态度,养成必要的教学技能非常重要。

  科学命题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命题是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命制出优质的试卷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个技能。面对我们命题质量不高的现实,根本的提高方法在于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和能力的提高,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既注重理论的厚重,更强调具体教学实施中的可模仿可借鉴的操作方法,提高教师们的造诣水平。

  最后,是新课程教改下备课问题的诊断和对策。

  在编制一学期的学科教学进度时,一定要分布合理,不仅要把本学期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全部容下,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并把这部分内容的时间分配尽量充分些;另外,对其他预想不到的一些活动,在制定教学进度时要留出机动时间。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看待备课。

  一、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看备课:

  众所周知,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如果不在备课上下功夫,对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是一句空话,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也是一句空话。目前,虽然各校都十分重视对教学常规的管理,特别是对教师备课的管理,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教师工作负担的繁重,造成了部分教师在备课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例如:

  1、备课的目的:应付检查。有的老师备课是一回事,上课是另一回事,备课为应付检查服务,不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服务。

  2、备课的方法:抄搬资料。部分教师视教参教案选为珍宝,不加选择或不加思考的拿来就用。

  3、备课的重点:侧重于教学内容。不少教师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化在作业批改与订正、处理事务上。时常匆匆忙忙进课堂,心中无数;凭着感觉上课,也有老师甚至还有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

  以上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改革课堂教学首先必须要从改革教师备课抓起,克服教师备课过程中的这些弊端将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

  二、从减轻教师负担的角度看备课:

  针对教师备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从减轻教师负担的角度出发,有些地方对教师备课也进行了多次的改革,加强了备课组的活动,注重集体备课等。在备课管理上也做了一些尝试:例如有的学校要求青年教师手写备课,备整册教材,而中老年教师集体备课,每人备一个单元或者几节课;有的学校采用修改往年教案的方式备课;有的学校采用电子备课的模式,实施资源共享,这些都有效的提高了备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但是同时,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有的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教案,原先要备很长时间的教材,现在是几分钟就解决了问题。我觉得“拿来主义”也是可取的,资源的共享是信息时代的优越性之一。但是,很多教师的这些下载来的资料却没有很好的去研究,去修改。纯粹的拿来主义表面上是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但是由于备课环节的漏洞,紧接着的问题是教学质量的下降,学生学习水平的下降,学生作业错误率的提高等,不断的批改、补课、辅导。。。。。。在事实上又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因此,备课确实需要改革。像传统备课的方式中存在的“今年抄去年的课,明年抄今年的课的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只有合理的进行备课改革,才会真正意义上使教师从繁重的机械劳动中解脱出来,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又同时要注意克服多种新的问题。

  三、从借鉴的角度看南方某校的“联合备课”

  联合备课类似于我们的集体备课,也就是同一学科的教师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集体协作备课,让长期以来老师备课单兵作战,教案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得到改善。但是不同的是,联合备课充分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值得我们借鉴:

  1.建立一个学校的“联合备课中心”网站,并发布于Internet,教师无论在学校或家中都能通过网络访问到;同时,学校为每个教师开设了不同权限的用户名(用于不同层次的管理)。

  2.网站的建设以学科分类为主,所有学科按开设年级全部开齐,共有11个科目的102册学科内容,同时建有“优秀教案推荐”、“参考教案”、“录像课点播”、“课件推荐”、“备课研究”、“教学计划总结”、“检查与反馈”等栏目和专题,用于存放各类相关教案,同时提供大量备课资源,为教师备课服务。

  3.平行班的教师任教同一个学科的,可以共同完成本册内容的集体备课。一个人所备的教学内容提供给其他教师教学用,在此基础上提倡修改别人的教案,修改以后的第二稿也发在联合备课中心。

  4.从事本学科教学三年以上的教师均可参加联合备课,备课的基本任务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分配与调整。三年以下的,不参加联合备课的教师也把教案发在联合备课中心,这样可以一起参与讨论与研究备课。

  综上,通过对这三本书的学习研究,使我对新课改下的中学教育教学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我对教育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更新的认识,只有做好正确处理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各类问题、教学作业和测试、以及认真备课等问题,才能应对新形势的教学要求,更好的做好教书育人这份伟大的职业。

读书心得 篇15

  魏书生老师在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谈到他的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学”。这是他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他管理思想中最具价值的认识之一,仅仅八个字,耐人寻味,给人启迪,收益匪浅。

一、班主任的新形象:不是“官”,而是学有专长的职业教师。

  魏书生老师当班主任时,就是采用“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科学”管理的方法来管理班级。他把自己定位是学生的助手:“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因而他制定的每一项班级管理制度都是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且都是与学生反复讨论、商量形成的。“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是站在学生的心理,站在学生真善美的角度,提出:我们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因此才会出现:他的班级没有老师在,学生都很自觉学习,遵守纪律,且各方面工作都做得很好。

  回想自己当班主任时,把班主任工作当成“官”来做,习惯于用一般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来“管”学生,甚至“卡”、“压”学生,而不注意学习、研究如何运用科学民主的做法来管理班级,营造“班级文化”。通过拜读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后,我们知道班级管理工作应该强调教师的爱心、学问、人格魅力和职业修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强调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民主和亲切融洽的关系。班主任只有首先把自己当作是一位真正的教师,才能充满教育的爱心,才能热情洋溢,全心全意地爱每个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爱戴你、敬重你。这是教育的真谛。

二、班主任与学生的新关系:不是“管”而是“疏通化瘀”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不能只“管”不“理”。“管”是静态的、被动的、表层的,只是一种约束,制约手段而已,而“理”是动态的、主动的、具体的,是管理的宗旨所在。中医强调“不通则痛”、“疏通化瘀”,这点魏书生老师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他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魏老师说教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诊病一样,“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中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这一认识应该说是非常独特的,给人们更多的心灵净化和启迪。爱一名优秀生不难,爱一名差生却不易;把成绩好的学生教好不难,能把成绩差的学生教好却不易。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那就让我们多替那些所谓的“差生”想一想,想一想他们的优点,他们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去欣赏他们,渐渐地,他们或许在你的眼里并不是那么差,或许有那么一天,他们已经走出了“差生”的阴影,这一切将会是你当教师最好的回报。

  想想我们平常对“差生”的态度,缺少的就是这种真诚的爱心,持久的耐心、不变的信心。班主任应该走进学生心灵,以爱自己孩子之心去爱学生。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才能实现民主化管理。这个前提就是要真正的去爱学生。爱学生,就是要爱他们的一切:爱他的优点和缺点,爱他的进步和淘气,爱他的成熟和幼稚。只有这样,你才会想办法把学生的缺点转化为优点,让他从淘气中不断进步,使他从幼稚走向成熟。

三、班主任的工作新方式:不是“灌”,而是使人理和情和谐发展的人生导师。

  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是新世纪道德教育最根本的目标,班主任一定要认识到,这种人格的培养是民主的土壤、湿润的雨露、宽厚的阳光、自由的空气和耕耘者的辛勤劳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充满柔性的、富有周期的仔细呵护的过程。

  在魏老师的班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他对学生说:“凡是普通学生能做的事,班委不要做;凡是班委能做的事,班长不要做;凡是班长能做的事,班主任不要做。”他在班里设立了值周班长,这些同学与常务班长,班委会成员一起,各有不同的职责共同的负责班级各种事务的处理。对班级一些具体的用品及各项专门事务,魏老师总能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发动每一个学生去“承包”,这样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他这种让学生自觉参与、自我约束,最后变为自我行动的自我管理的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所以即使他不在学校,班里也管理的井井有条;所以他才有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做更需要他做的事。这就是他当班主任轻松的所在,这就是他的班级管理艺术。值得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学习和研究。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心得体会14

  我认真拜读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感觉收获很大。使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班主任工作的关键。自我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老师的一句话顶家长的十句话。”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给我这样的体会,班主任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是最具有号召力的。在众多任课教中,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是最崇拜的、最信赖的。下面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

一、首先我感到班主任必须做到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通过读书,我体会到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要处处为人师表,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和带动学生。班主任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可能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学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用“真爱”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闪光点,使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让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洒满阳光,特别是残疾孩子。教师的言行直接对每个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我希望我的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是极具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行动是无声的语言,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牢牢谨记。事实证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如: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

  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教师就必须做到亲自动手,吃苦在前,做好学生的带头人,否则,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养,也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通过读书让我对工作产生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我要要学习他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地工作,自觉、刻苦学习,不断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习他健康的情绪、平稳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善于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

  多看前面,少看“身边”;

  多看有利,少看不利;

  多看自己的长处,少想自己无法改变的弱点。真正树立笑对人生的境遇观,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去。在工作中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班主任更是如此,通过学习阅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有着很深的感触,发觉与这些优秀班主任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觉得做班主任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却体会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班主任必须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孩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用爱心去感化、去关心、去教育,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对我们这些学生既要爱又要严。既要作学会知识又要学会做人,全面关心学生的进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三、我体会到班主任老师必须做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通过阅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学生同样渴望理解,渴望信任。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对每一位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对一搬学生要严格要求,对问题学生要做到不歧视,范文写作不挖苦,对他们要耐心教育、耐心指导,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

四、通过读书我认识到必须做到正确地评价学生

  班主任老师经常要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则必须要公平、公正,只有公平、公正地去评价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信服,从而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的愿望。在工作中,班主任老师必须做到对学生的爱一视同仁,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是很敏感的,一句亲切的话语投到学生的心中,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必胜信念。同时,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决不能随便放过,要帮助他们究其病因,以便彻底杜绝。一位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能做好优秀生的工作,而且更应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后进生尽快地赶上去,决不能对他们恶语中伤,不能有半点轻视的态度,更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要用同一标准把他们与优秀生比较。否则,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与老师产生敌对情绪,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我在班级管理中力求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不护短,对学习差的学生不歧视,注意发现优生的不足,防微杜渐;

  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各方面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中,我要不断借鉴学习一些先进经验,在实践中勤于摸索、总结,以形成自己的一套形之有效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读书心得 篇16

  这是稻盛和夫以78岁高龄出任日航CEO之后推出的第一本书,也是稻盛和夫首次与读者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他不可动摇的信念,也是他被实践所证明了的正确的工作哲学。

  《干法》简单的两个字,简简单单的一本书,读后才发现书中蕴含着一个不简单的道理:人为什么要去工作,我们工作的方法是什么,我们要努力的去工作,要幸福,快乐,自信的去工作。

  人为什么要去工作,怎么去工作,这是一个普遍并且众人须知的社会话题,在《干法》这本书中,我明白了人为什么要去工作,其实对于我刚刚踏入工作岗位那时的想法,也仅仅觉得工作是为了填报自己的肚子,读完《干法》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如此的幼稚可笑。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填饱肚子而是去提升自己,去提高自己的心志,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境界,也是我们自己价值观的体现。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知道怎么去工作的人,其实就是不想去工作,所以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

  人要幸福的,快乐的去工作。不能将工作当成一种负担,因为正如《干法》书中所提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我们要微笑的面对每一次工作中的困难,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我要保持好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抱怨工作所带来的压力,以后要谨记这个道理,做到幸福快乐工作,但是也要牢记之前的教训,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如何让自己迷恋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我在《干法》中最喜欢的一章,要做到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如何继续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高度热爱这份所从事的工作是我最关心的问题,在《干法》中我也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那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要时时刻刻努力说服自己,要把负面情绪从自己的脑海中去除。要迷恋自己的工作,不论一年还是十年,要一如既往,无怨无悔,要有坚强的意志。

  每当我看一本书的时侯,第一次拿到手里总会特意去看一下作(编)者的简历,因为在我看来,从一个人的经历中大致也能猜到他的作品的倾向和高度,这已经形成我看书的一个老习惯了。

  在《干法》的这本书里,它对作者是这样介绍的:稻盛和夫日本经营四圣中目前唯一健在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松下幸之助。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52岁创办第二电电,这两家公司都位列世界500强企业。20xx年临危受命,接掌日航CEO帅印,同时被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任命为内阁特别顾问。

  《干法》是稻盛和夫以78岁高龄担任日航CEO后推出的第一本书。在这本书里,他并没有长篇大论的跟人们讲道理,而是而是运用一些显而易见的朴素观点和具体的实践方法,同时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切身经历所获得的工作经验,与人们探讨工作真正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绩。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这个问题在稻盛和夫看来,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多朴素的观点啊,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辞辛苦的工作不只是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要,更是为了磨砺个人心志,完善自己的内心,进而提升个人境界。

  也许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或选择逃避或另辟新径,但稻盛和夫却并不那么消极。在一家连年亏损的公司,在同伴都陆续选择离开的情况,在被分配到研究陶瓷的新材料的冷门部门后,他并没有抱怨,而是选择了主动面对,于是他抓住了机会,通过勤奋的工作发明了一种新型绝缘体,这个制造电视机显像管必不可少的部件,从而获得松下公司的大订单使所在企业起死回生。因而,自己的命运也同时被改变。

  如何才能让工作做出成绩?在稻盛和夫看来,首先就是运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去喜欢我们的工作,热爱我们的工作,痴迷我们的工作,把工作当成我们的爱人一样去呵护。正如我们不能轻易地抛弃我们的爱人一样,我们也不能轻易对我们现有的工作说不,所以我们就能长期坚持艰苦的工作。做到像上述的那样,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遇到一些我们不能控制的外力的影响下,我们很难用我们自身的力量去完成,所以下面介绍几个小方法:

  当工作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放弃;当工作进展顺利时,就要直率地表达出工作中体验到的快乐;当工作成果受到别人的褒奖时,就要诚挚地表示感谢。继而将这种快乐和感动当做精神食粮,然后继续投入艰苦的工作中去。把工作当成是有生命的小东西,倾听来自工作的声音,和工作谈心,对工作进行仔细的审视和思考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问题的所在,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持有明确的目标,因为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你的能量永远来自于你自己本身。

  把整本书读完,给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一件事情心态很重要,事业不分大小,能够用心把每一件事做好,这就是成功。

  读过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确实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态度与目的。

  在我看来,生命的终极意义不在于我们走到了多高的峰度,看过多少的风景,品咂过多少的人生滋味,而在于这看似一场游戏一场梦的谜局之中,能够用自己的才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而创造出一份属于自己的最好的人生答卷,这样才能无愧于宇宙赋予我们的生命,无愧于造化赋予我们的天分。然而,现实生活的磨砺却让我们容易在安逸中趋于懒惰,在平凡中安心于平庸,工作的目的对于多数人只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一个每天不想去做而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与我们曾经的理想、激情、憧憬的人生意义渐行渐远。

  稻盛和夫先生,用平实的语言告诉我们工作的目的除了获得物质食粮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提升我们的心志。他让所有的年轻人记住下面的话: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工作对多数人来说,尤其是刚进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是平淡、烦琐、失望和抱怨。就如同稻盛先生刚进入京都公司的感受一样。如果不是当初哥哥反对他辞职,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京瓷公司,今天伟大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

  当同批进入京都公司的同事都先后辞职之后,只有稻盛先生一个人孤零零留在了日益衰败的企业,这个时候,他做了一个很简单却极其重要决定:先埋头工作不再发牢骚,不再说怪话,把心思都集中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来,聚精会神,全力以赴。从书中的介绍我们就可以看到稻盛先生后来的工作态度,确实如他自己所说可以用极度两个字形容:废寝忘食,拼命努力。

  而工作回报给他的是超越期待的惊喜,他从工作中获得了不可名状的兴趣,刚进公司时候的想辞职以及对自己前途迷惑的心态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重大项目的科研成功和周围领导同事的尊重。所以我们常说,你怎么看待生命,生命也怎么对你,同样,你怎么对待工作,工作也怎么回报给你。

  稻盛先生能够像谈恋爱一样对待工作,让自己喜欢上爱上工作,这对很多年轻同事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其实稻盛先生刚加入京都公司的时候也对新型陶瓷的研究工作毫无兴趣,他的办法是先排除厌恶工作的负面情绪,倾全力把眼前工作先做好,然后再在不断的努力过程中对工作投入感情,在这个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为工作当中的魅力所吸引,正所谓日久生情,尤其是自己投入很多情感之后,开始一定是要强迫自己,但很快就会主动起来,尤其是看到了工作背后的意义之后。

  有了热爱才会有执著,有了执著才会有矢志不渝,有了矢志不渝才会有无坚不摧。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态度决定了一切,态度比能力更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成败。还记得那个标准石油公司的普通员工阿基波特么,为什么能力平凡貌不惊人的他能够在众多员工中脱颖而出被洛克菲勒相中,而后能够成为标准石油公司历史上贡献最大的一任董事长?原因对每个人来说太简单又太难做到:对企业热爱,对所从事的事业热爱。所以,我们每天的工作不是为主管而做,不是为老板而做,而是为了自己而做。而在工作当中,我们的收获不仅是职位的晋升、工资的增长,更有心志的提升,性格的成熟,人格的完善,个体人力价值的升值。所以,稻盛和夫还号召我们可以成为能够自燃的人,所谓自燃型的人,就是从来不会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因为有命令才工作的人,而是主动积极,有强大内驱力的人。

  感谢稻盛和夫先生对于工作理念和态度的总结,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取得巨大成功的管理大师的智慧光芒,让我们感到,我们和大师之间差距只是对待生命和工作的态度。

  人为何工作?为的是金钱,为的是好的物质生活。

  在读了稻盛和夫的《干法》后,顿然醒悟,原来自己以前的想法是一种消极的想法,自己还这么年轻,已经将工作当做是一种换取金钱劳动力,只为金钱打拼,这样只能丧失自我,不能够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工作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要将工作当做一种提升自己心志、造自己人格的修行。不要畏惧工作,不要因为自己眼前的工作不如意而丧失信心,要将自己的工作当做是自己不得不完成的人生任务,要用一种将自己逼入绝境的方法来工作,即极度认真的工作。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自己也认为只有专心致志的去做一份工作,一定会成功的,然而呢,不论是大的成功还是小的成功,总是要有喜悦感,因为每次的喜悦感都会为自己下次的成功创造机会,人总是期盼喜悦与兴奋。不要因为任何一件做不到的事情而沮丧,古话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自己努力了,总会有收获的。

  对于工作要做到憨直的、认真的、专注的、诚实的。在现实社会的影响下,许多人都会开小差,做一个圆滑的人,从而获取利益,这么做法能够获得利益,然而却是短暂的,不真正的用心去对待,总不会得到最完美的结果,完美的结果虽然漫长而又艰辛,可是这也证实了最后的成功。

  在做人方面,要做一个自燃型的人,对待生活,对待工作都要时时刻刻的保持着兴奋的态度,做一个一触即发,不需要领导的安排,自己能够找到事情去做,不要总是觉得做的事情多,自己会累,得到的回报也不多,然而王长远方向想的话,所得的收获是不可量刑的。

  在我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获益匪浅。以前许多乏累也减少了许多,有些时候,某一些事情就是需要有一种开导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打开许多结。这本书正好是我打开许多结的一个契机。我知道,我以后的工作不会再变得那么乏累,换一种方式想一想,最后收获的还是自己。

  干法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看的出来,稻盛前辈写书很用心,跟目前充斥在市面上的那些所谓的成功学之类东拼西凑的货色完全不同。说实话,这本书给我的震惊着实不轻,之前我只是听说过他,没想到他居然是这样强悍,这样恐怖。稻盛和夫可以说是白手起家,自己创建的两家企业都是在极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压迫下顽强地存活下来,慢慢发展壮大并成为业内难以企及的高峰存在的。稻盛哲学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多花点时间研究,探索和学习,我从此书中获得一点心得体会,现在分享出来,不是很拿得出手,希望大家不要嫌弃。看完这本书,我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如果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点成绩,有三点要素必不可少:

  第一,热爱自己的工作

  干法上说,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行,就强制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没错,这一点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领会。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如果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创造价值,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强制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因为只有喜欢,才会用心,只有用心,才有可能成事。而稻盛和夫在这方面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在松风工业的工作他一开始并不喜欢,也矛盾了很久,曾想过甩手走人,可是自从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事业后,他改变了心态,变得积极,变得坚定,眼睛里全是产品,心里想的全是技术,日夜与火炉和铁锅为伴,吃睡都在实验室,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办公条件极为简陋的前提下他居然用创新的土方法成功制作出了世界领先的陶瓷材料,掌握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新技术。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如果不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不会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心血,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一样,对自己的工作无比用心,相信没有任何工作做不好。我们的大脑是个沉睡的巨人,常人一般只用了大脑的2%—5%,而伟大如爱因斯坦不过也用了12%所以,倘若我们真的能做到用心,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全力付出,那么像稻盛和夫那样取得工作上的巨大突破也是大有可能的。

  第二,坚韧的意志和过人的胆识

  稻盛和夫的京瓷建立起来之后,面对着垄断寡头一般的竞争对手,硬没有被打趴下,而是倔强地坚持不懈地缓慢占领一个又一个市场,最后成为同类市场上的佼佼者,这其中的艰辛又岂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当时现有产品市场几乎全被几大竞争对手瓜分,谁会对这个新成立的小公司正眼相看?更何况这家小公司无论人手,技术还是设备都远远不能和竞争对手们相提并论?那它是怎么成功的呢?它是这样做的:无论哪家公司抛给它一个产品问他你可以做吗?他都说能!

  为什么会在有那么强大的供货商的同时,会有一家公司问某种产品是否京瓷可以做,答案显而易见,因为那些强大的供货商做不了,那些技术成熟,设备先进的公司尚且做不出,京瓷怎么可能做得出来,不过正相反,通过稻盛和夫和他手下员工的疯狂加班和全力攻关,这些貌似不可能全部变成了可能,而且京瓷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掌握了同行业最先进的技术,生产出了市场上最先进的陶瓷材料,并一跃成为行业龙头老大!

  这是一种什么概念,没有坚韧的意志和过人的胆识,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恐怕一般公司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早就支支吾吾一句:不能做然后就灰头土脸地逃之夭夭了,他们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接这个活儿办不成事陪人家损失不说企业名声也扫地了,那还混不混了!所以他们连尝试一下也都不敢了,这失败的代价可是很大的,可是殊不知他们拒绝尝试从而避免失败的同时也失去了这个可能成功的机会,尽管成功的希望很渺茫,但却彻底与成功无缘。

  这样的机会只有有胆量的人才有资格获得,也唯有意志坚定者才能最终笑到最后。中国有句古话:叫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当时说来确实有戏谑的意味,但何尝不是一句真理,连想都不敢想的人还谈什么成功,有再多成功的机会向他招手,他都会望而却步,落荒而逃。所以,当我们面临挑战时,我们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可以!朋友们,当领导想提拔你问你能不能胜任,或是当主管想为你的业绩设一个高指标问你能不能完成时,你要说能!因为只有你有了肯定的回答,你才拥有了取得成功的机会!

  第三,做最好的产品

  相信大家看了这本书肯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稻盛和夫是个完美主义者,而且是完美的过分那种。他让自己的工程师设计一款新产品,该工程师不分昼夜,日夜钻研,做了几百次实验,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了成品,兴奋异常地来到稻盛和夫面前邀功,不料稻盛和夫只看了一眼,就直截了当地泼了他一头冷水,原因无非是那产品表面上貌似因为氧化物燃烧的关系而出现了黑色烟状杂质,稻盛随即毫不掩饰地做了产品不合格的结论。

  这位工程师自然四郁闷得不行,但经过稻盛解释也就释然了。没错,一件产品的好坏不是外观所能决定的,但是带有杂质的外观直接会让顾客看了第一眼之后就抛到一边,因为外观尚且不能保证过关,性能能好到哪儿去?更有甚者甚至会想到这是个态度问题,外观做的这么潦草,在内在价值方面又能有多上心等等等等,所以正如某位先贤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

  稻盛和夫要的是完美的产品,要的是同类产品的标杆和范本,而不是一个参与者,他近乎偏执的严格要求最终使他的产品始终站在业界顶峰高度,所以他的成功绝对是必然的。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无论发展多少年始终都有改进的余地,无论哪个行业都会有领头羊和落后者,但不论做什么,我们心里都要有这样的觉悟:一定要做到最好!

  只有抱着这样的想法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可能打出自己的天地。

读书心得 篇17

  注:框架可以用word菜单中的 “视图/文档结构图” 看到

  j2ee模式

  value object(值对象) 用于把数据从某个对象/层传递到其他对象/层的任意java对象。

  通常不包含任何业务方法。

  也许设计有公共属性,或者提供可以获取属性值的get方法。

  jsp

  1.jsp的基础知识

  __

  _____ | directive (指令)

  | |-- scripting (脚本)

  jsp -------| |__ action (动作)

  |

  |_____template data :除jsp语法外,jsp引擎不能解读的东西

  1)在jsp中使用的directive(指令)主要有三个:

  a) page指令

  b) include指令

  c) taglib指令

  在jsp的任何地方,以任何顺序,一个页面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page指令

  2)scripting(脚本)包括三种类型

  a) ;

  b) ;

  c) ;

  3)action(动作)

  标准的动作类型有:

  a) ;

  b) ;

  d) ;

  e) ;

  f) ;

  g) ;

  h) ; 日记日记300字

  1. 注释: ;

  ;

  2. ;

  session可以不赋值,默认为true,如果session=”false”,则在jsp页面中,隐含的变量session就不能使用。

  3. 请求控制器结构(request controller)

  也被称之为jsp model 2 architecture

  这种途径涉及到使用一个servlet或一个jsp作为一个应用程序或一组页面的入口点。

  为创建可维护的jsp系统,request controller是最有用的方式之一。

  不是jsp,而是java类才是放置控制逻辑的正确的地方。

  请求控制器的命名模式为: controller.jsp

  请求控制器类的命名模式为: requestcontroller

  2.jsp中的javabean

  jsp三种bean的类型

  1) 页面bean

  2) 会话bean

  3) 应用bean

  大多数的系统会使用一个会话bean来保持状态,而对每一个页面使用一个页面bean 来对复杂的数据进行表示。

  页面bean是一个模型,而jsp是一个视图。

  3.custom tag

  bean是信息的携带者,

  而tag更适用于处理信息。

  标记库包含一个标记库描述符(tld)和用于实现custom tag的java类

  在翻译阶段,jsp容器将使用tld来验证页面中的所有的tag是否都被正确的使用。

  标记处理程序只是一个简单的适配器,而真正的逻辑是在另一个类中实现的,标记处理程序只是提供了一个供其他的可复用的类的jsp接口

  servlet

  1.servletconfig

   一个servletconfig对象是servlet container在servlet initialization的时候传递给servlet的。

  servletconfig包涵 servletcontext 和 一些 name/value pair (来自于deployment descriptor)

   servletcontext接口封装了web应用程序的上下文概念。

  2.会话跟踪

  1) session

   当一个client请求多个servlets时,一个session可以被多个servlet共享。

   通常情况下,如果server detect到browser支持cookie,那么url就不会重写。

  2) cookie

   在java servlet中,如果你光 cookie cookie = new cookie(name,value)

  那么当用户退出browser时,cookie会被删除掉,而不会被存储在客户端的硬盘上。

  如果要存储 cookie,需加一句 cookie.setmaxage(200)

   cookie是跟某一个server相关的,运行在同一个server上的servlet共享一个cookie.

  3) url rewriting

  在使用url rewriting来维护session id的时候,每一次http请求都需要encodeurl

  典型的用在两个地方

  1) out.print(“form action=\” ”);

  out.print(response.encodeurl(“sessionexample”));

  out.print(“form action=\” ”);

  out.print(“method = get>;”);

  2) out.print(“

  ;

  out.print(response.encodeurl(“sessionexample?database=foo&datavalue=bar”));

  out.println(“\” >;url encoded ;”);

  3.singlethreadmodel

  默认的,每一个servlet definition in a container只有一个servlet class的实例。

  只有实现了singlethreadmodel,container才会让servlet有多个实例。

  servlet specification上建议,不要使用synchronized,而使用singlethreadmodel。

  singlethreadmodel(没有方法)

  保证servlet在同一时刻只处理一个客户的请求。

  singlethreadmodel是耗费资源的,特别是当有大量的请求发送给servlet时,singlethreadmodel的作用是使包容器以同步时钟的方式调用service方法。

  这等同于在servlet的service方法种使用synchronized.

  single thread model一般使用在需要响应一个heavy request的时候,比如是一个需要和数据库打交道的连接。

  2. 在重载servlet地init( )方法后,一定要记得调用super.init( );

  3. the client通过发送一个blank line表示它已经结束request

  而the server通过关闭the socket来表示response已结束了。

  4. 一个http servlet可以送三种东西给client

  1) a single status code

  2) any number of http headers

  3) a response body

  5. servlet之间信息共享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system.getproperties.put(“key”,”value”);

  6. post和get

  post:将form内各字段名称和内容放置在html header内传送给server

  get: ?之后的查询字符串要使用urlencode,经过urlencode后,这个字符串不再带有空格,以后将在server上恢复所带有的空格。

  get是web上最经常使用的一种请求方法,每个超链接都使用这种方法。

  7. web.xml就是web applicatin 的deployment descriptor

  作用有:组织各类元素

  设置init param

  设置安全性

  8. request dispatcher用来把接收到的request forward processing到另一个servlet

  要在一个response里包含另一个servlet的output时,也要用到request dispatcher.

  9. servlet和jsp在同一个jvm中,可以通过serveltcontext的

  setattribute( )

  getattribute( )

  removeattribute( )

  来共享对象

  10. 利用request.getparameter( )得到的string存在字符集问题。

  可以用 strtitle = request.getparameter(“title”);

  strtitle = new string(strtitle.getbytes(“8859-1”),”gb2312”);

  如果你希望得到更大得兼容性

  string encoding = response.getcharacterencoding;

  //确定application server用什么编码来读取输入的。

  strtitle = new string(strtitle.getbytes(encoding),”gb2312”);

  xml

  1.xml基础知识

  1. 一个xml文档可以分成两个基本部分:

  首部( header )

  内容( content )

  2. xml名字空间规范中指定:

  xml文档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处在一个名字空间中;如果没有指定的名字空间,缺省的名字空间就是和该元素相关联的名字空间。

  3. a document that is well-formed obeys all of the rules of xml documents (nested tags, etc.)

  " if a well-formed document uses a document type definition (more on these in a minute), and it follows all the rules of the dtd, then it is also a valid document

  4. a tag is the text between the ;

  " an element is the start tag, the end tag,and everything (including other elements) in between

  5. 标签( tags ) 实际上包含了“元素”( elements ) 和 “属性”( attributes )两部分。

  用元素( elements )来描述有规律的数据。

  用属性( attributes ) 来描述系统数据。

  如果你有一些数据要提供给某个应用程序,该数据就可能要用到一个元素。

  如果该数据用于分类,或者用于告知应用程序如何处理某部分数据,或者该数据从来没有直接对客户程序公开,那么它就可能成为一种属性。

  6. cdata (读作:c data ) c是character的缩写。

  .xml.sax.reader

  /|\

  org.xm.l.sax.xmlreader

  /|\

  org.apche.xerces.parsers.saxparser

  2.webservice

  2.1 webservice的基本概念

  webservice是一种可以接收从internet或者intranet上的其它系统中传递过来的请求,轻量级的独立的通讯技术。

  这种技术允许网络上的所有系统进行交互。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个web服务可以包含额外的指定功能并且可以在多个b2b应用中协作通讯。

  web服务可以理解请求中上下文的关系,并且在每一个特定的情况下产生动态的结果。这些服务会根据用户的身份,地点以及产生请求的原因来改变不同的处理,用以产生一个唯一的,定制的方案。这种协作机制对那些只对最终结果有兴趣的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

  uddi

  在用户能够调用web服务之前,必须确定这个服务内包含哪些商务方法,找到被调用的接口定义,还要在服务端来编制软件。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来发布我们的web服务。

  uddi (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是一个主要针对web服务供应商和使用者的新项目。uddi 项目中的成员可以通过uddi business registry (ubr) 来操作web服务的调用,ubr是一个全球性的服务。

  web服务供应商可以在ubr中描述并且注册他们的服务。

  用户可以在ubr中查找并定位那些他们需要的服务。

  uddi是一种根据描述文档来引导系统查找相应服务的机制。

  uddi包含标准的“白皮书”类型的商业查询方式,

  “黄皮书”类型的局部查找,以及

  “绿皮书”类型的服务类型查找。

  uddi利用soap消息机制(标准的xml/http)来发布,编辑,浏览以及查找注册信息。它采用xml格式来封装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且发送到注册中心或者由注册中心来返回需要的数据。

  wsdl

  对于商业用户来说,要找到一个自己需要使用的服务,他必须知道如何来调用。

  wsdl (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 规范是一个描述接口,语义以及web服务为了响应请求需要经常处理的工作的xml文档。这将使简单地服务方便,快速地被描述和记录。

  以下是一个wsdl的样例:

  targetnamespace=""

  xmlns:tns="" (5)(6)(7)(8)(9)(10)(11)(12)(13)(14)(15)

  xmlns:xsd1=""

  xmlns:soap=";

  xmlns=";>;

  xmlns=";>;

  type="tns:stockquoteporttype">;

  transport=";/>;

  soapaction=""/>;

  ;my first service;

  它包含了以下的关键信息:

  消息的描述和格式定义可以通过xml文档中的;和; 标记来传送。

  ; 标记中表示了消息传送机制。 (e.g. request-only, request-response, response-only) 。

  ; 标记指定了编码的规范 。

  ; 标记中表示服务所处的位置 (url)。

  wsdl在uddi中总是作为一个接口描述文档。因为uddi是一个通用的用来注册wsdl规范的地方,uddi的规范并不限制任何类型或者格式描述文档。这些文档可能是一个wsdl文档,或者是一个正规的包含导向文档的web页面,也可能只是一个包含联系信息的电子邮件地址。

  现在java提供了一个 java api for wsdl (jwsdl)规范。它提供了一套能快速处理wsdl文档的方法,并且不用直接对xml文档进行操作,它会比jaxp更方便,更快速。

  soap

  当商业用户通过uddi找到你的wsdl描述文档后,他通过可以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 调用你建立的web服务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

  soap是xml文档形式的调用商业方法的规范,它可以支持不同的底层接口,象http(s)或者smtp。

  之所以使用xml是因为它的独立于编程语言,良好的可扩展性以及强大的工业支持。之所以使用http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网络系统都可以用这种协议来通信,由于它是一种简单协议,所以可以与任何系统结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可以利用80端口来穿越过防火墙。

  soap的强大是因为它简单。soap是一种轻量级的,非常容易理解的技术,并且很容易实现。它有工业支持,可以从各主要的电子商务平台供应商那里获得。

  从技术角度来看,soap详细指明了如何响应不同的请求以及如何对参数编码。一个soap封装了可选的头信息和正文,并且通常使用http post方法来传送到一个http 服务器,当然其他方法也是可以的,例如smtp。soap同时支持消息传送和远程过程调用。以下是一个soap请求。

  post /stockquote http/1.1

  host: www.stockquoteserver

  content-type: text/xml; charset="utf-8"

  content-length: nnnn

  soapaction: "some-uri"

  xmlns:soap-env=";

  〖5〗〖6〗〖7〗〖8〗〖9〗〖10〗〖11〗〖12〗〖13〗〖14〗〖15〗

  soap-env:encodingstyle=";/>;

  ;sunw;

  jaxr

  为了支持uddi在java平台上的功能,java apis for xml registries (jaxr)允许开发者来访问注册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jaxr并不是建立web服务必需的,你可以利用其他常用的xml apis来直接集成这些协议。

  jaxr是一个方便的api,它提供了java api来发布,查找以及编辑那些注册信息。它的重点在于基于xml的b2b应用,复杂的地址本查找以及对xml消息订阅的支持等web服务。

  它也可以用来访问其他类型的注册中心,象ebxml注册中心。

  这些对web服务的注册信息进行的操作,可以使用当前的一些web服务工具来完成(例如第三方的soap和ebxml消息工具)。另外,当jaxp提供了一致并具有针对性的api来完成这些操作,这将使开发变得更加容易。

  jax/rpc

  为了使开发人员专注于建立象soap那样的基于xml的请求,jcp正在开发基于rpc (jax/rpc) 的java api。jax/rpc是用来发送和接收方法调用请求的,它基于xml协议,象soap,或者其他的象xmlp (xml protocol,要了解更多可以参考)。jax/rpc使你不用再关注这些协议的规范,使应用的开发更快速。不久,开发人员就不用直接以xml表示方法调用了。

  目前有很多第三方实现了soap,开发人员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调用soap,并选择使用哪一种。将来,jax/rpc会取代这些apis并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来构造以及处理soap rpc请求。

  在接收一个从商业伙伴那里过来的soap请求的时候,一个java servlet用jax/rpc来接收这个基于xml的请求。一旦接收到请求后,servlet会调用商务方法,并且把结果回复给商业伙伴。

  jaxm

  当从商业合作伙伴那里接收一个web服务的请求时,我们需要java api实现一个servlet来处理ebxml消息,就象我们用jax/rpc来处理soap请求一样。

  java api for xml messaging (jaxm) 是集成xml消息标准(象ebxml消息或者soap消息)的规范。

  这个api是用来推动xml消息处理的,它检测那些预定单的消息格式以及约束。它控制了所有的消息封装机制,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分割了消息中的信息,象路由信息,发货单。这样,开发人员只要关注消息的有效负载,而不用去担心那些消息的重复处理。

  目前的开发人员用jaxp来实现jaxm将要提供的功能,jaxm将会提供一套非常具有针对性的api来处理基于xml的消息传送。这将大大简化开发人员的代码,并使它们具有统一的接口。

  jaxm和jax/rpc的差别在于处理消息导向的中间件以及远程过程调用的不同。jaxm注重于消息导向,而jax/rpc是用来完成远程过程调用的。以下是图解。

  请注意,在jaxm 和 jax/rpc技术成熟之前,开发人员还是依赖于第三方的soap apis,象apache soap, idooxoap, 以及 glue。当jaxm 和 jax/rpc正式发布后,它将为当前不同的soap和ebxml消息提供统一的接口。就象jdbc位多种不同的数据库提供统一的接口。

  jaxb

  xml绑定技术可以把xml文档和java对象进行自由转换。

  用jaxb,你可以在后台的ejb层,把xml文档转换成java对象。同样你也可以把从ejb中取出的java对象转换成xml文档返回给用户。

  jaxb接口提供了比sax和dom更高级的方法来处理xml文档。它提供的特性可以在xml数据和java类之间互相映射,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转换xml数据。它比逐个解析标记更简单。

  2.2 建立weservice的步骤

  在建立weservice的时候,有三个主要步骤:

  1.建立客户端联接

  为了允许applets,applications,商业合作伙伴,浏览器和pdas 使用web服务。

  2.实现web服务

  包括工作流,数据传送,商业逻辑以及数据访问。这些功能是隐藏在web服务后,并且为客户端工作的。

  3.联接后台系统

  这个系统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库,现存的企业信息系统,商业合作伙伴自己的系统或者web服务,以及在多个系统中共享的数据。

  基于j2ee的web服务的核心构架:

  rmi

  1. rmi-iiop

  2. rmi 是在java中使用remote method invocation的最初的方法,rmi使用java.rmi包

  rmi-iiop 是rmi的一个特殊版本,rmi-iiop可以和corba兼容,rmi-iiop使用java.rmi包和javax.rmi

  jaf(java活动构架)

  开发者可以使用jaf来决定任意一块数据的类型、封装对数据的访问、寻找合适的操作、实例化相关的bean来执行这些操作等。

  例如,javamail就是使用jaf根据mime类型来决定实例化那一个对象。

  ejb

  1. ejb组件实现代码的限制

  ejb组件的约束

  ejb的开发者并不需要在ejb的组件实现代码中编写系统级的服务,ejb提供商/开发

  者需知道并且严格地遵守一些限制,这些限制与开发稳定的和可移植的ejb组件的利益有 <1><2><3><4><5><6><7><8><9><10><11><12><13><14><15>

  关。

  以下是你应该回避使用的一些java特色,并且在你的ejb组件的实现代码中要严格限

  制它们的使用:

  1.使用static,非final 字段。建议你在ejb组件中把所有的static字段都声明为final型的。这样可以保证前后一致的运行期语义,使得ejb容器有可以在多个java虚拟机之间分发组件实例的灵活性。

  2.使用线程同步原语来同步多个组件实例的运行。避免这个问题,你就可以使ejb容器灵活的在多个java虚拟机之间分发组件实例。

  3.使用awt函数完成键盘的输入和显示输出。约束它的原因是服务器方的商业组件意味着提供商业功能而不包括用户界面和键盘的i/o功能。

  4.使用文件访问/java.io 操作。ejb商业组件意味着使用资源管理器如jdbc来存储和检索数据而不是使用文件系统api。同时,部署工具提供了在部署描述器(descriptor)中存储环境实体,以至于ejb组件可以通过环境命名上下文用一种标准的方法进行环境实体查询。所以,使用文件系统的需求基本上是被排除了。

  5.监听和接收socket连接,或者用socket进行多路发送。ejb组件并不意味着提供网络socket服务器功能,但是,这个体系结构使得ejb组件可以作为socket客户或是rmi客户并且可以和容器所管理的环境外面的代码进行通讯。

  6.使用映象api查询ejb组件由于安全规则所不能访问的类。这个约束加强了java平台的安全性。

  7.欲创建或获得一个类的加载器,设置或创建一个新的安全管理器,停止java虚拟机,改变输入、输出和出错流。这个约束加强了安全性同时保留了ejb容器管理运行环境的能力。

  8.设置socket工厂被url's serversocket,socket和stream handler使用。避免这个特点,可以加强安全性同时保留了ejb容器管理运行环境的能力。

  9.使用任何方法启动、停止和管理线程。这个约束消除了与ejb容器管理死锁、线程

  和并发问题的责任相冲突的可能性。

  通过限制使用10-16几个特点,你的目标是堵上一个潜在的安全漏洞:

  10.直接读写文件描述符。

  11.为一段特定的代码获得安全策略信息。

  12.加载原始的类库。

  13.访问java一般角色所不能访问的包和类。

  14.在包中定义一个类。

  15.访问或修改安全配置对象(策略、安全、提供者、签名者和实体)。

  16.使用java序列化特点中的细分类和对象替代。

  17.传递this引用指针作为一个参数或者作为返回值返回this引用指针。你必须使用

  sessioncontext或entitycontext中的getejbobject的结果。

  java2平台的安全策略

  以上所列的特点事实上正是java编程语言和java2标准版中的标准的、强有力的特色。ejb容器允许从j2se中使用一些或全部的受限制的特色,尽管对于ejb组件是不可用的,但需通过j2se的安全机制来使用而不是通过直接使用j2se的api。

  java2平台为ejb1.1规范中的ejb容器所制定的安全策略定义了安全许可集,这些许可在ejb组件的编程限制中出现。通过这个策略,定义了一些许可诸如:java.io.filepermission,.netpermission,java.io.reflect.reflectpermission,java.lang.security.securitypermission,以便加强先前所列出的编程限制。

  许多ejb容器没有加强这些限制,他们希望ejb组件开发者能遵守这些编程限制或者是带有冒险想法违背了这些限制。违背这些限制的ejb组件,比标准方法依赖过多或过少的安全许可,都将很少能在多个ejb容器间移植。另外,代码中都将隐藏着一些不确定的、难以预测的问题。所有这些都足以使ejb组件开发者应该知道这些编程限制,同时也应该认真地遵守它们。

  任何违背了这些编程限制的ejb组件的实现代码在编译时都不能检查出来,因为这些特点都是java语言和j2se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对于ejb组件的这些限制同样适用于ejb组件所使用的帮助/访问(helper/access)类,j2ee应用程序使用java文档(jar)文件格式打包到一个带.ear(代表enterprise archive)扩展名的文件中,这个ear文件对于发送给文件部署器来说是标准的格式。ear文件中包括在一个或多个ejb-jar文件中的ejb组件,还可能有ejb-jar所依赖的库文件。所有ear文件中的代码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开发的应用程序并且都遵守编程限制和访问许可集。

  未来版本的规范可能会指定通过部署工具来定制安全许可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指定了一个合法的组件应授予的许可权限,也指定了一个标准方法的需求:如从文件系统中读文件应有哪些要求。一些ejb容器/服务器目前在它们的部署工具中都提供了比标准权限或多或少的许可权限,这些并不是ejb1.1规范中所需要的。

  理解这些约束

  ejb容器是ejb组件生存和执行的运行期环境,ejb容器为ejb组件实例提供了一些服务如:事务管理、安全持久化、资源访问、客户端连接。ejb容器也负责ejb组件实例整个生命期的管理、扩展问题以及并发处理。所以,ejb组件就这样寄居在一个被管理的执行环境中--即ejb容器。

  因为ejb容器完全负责ejb组件的生命期、并发处理、资源访问、安全等等,所以与容器本身的锁定和并发管理相冲突的可能性就需要消除,许多限制都需要使用来填上潜在的安全漏洞。除了与ejb容器责任与安全冲突的问题,ejb组件还意味着仅仅聚焦于商务逻辑,它依赖于ejb容器所提供的服务而不是自己来直接解决底层的系统层的问题。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可能的问题

  通常,ejb组件在容器之间的移植不可避免地与如下问题相关:

  1.它需要依靠的受限制的特点在特定ejb容器中没有得到加强。

  2.它需要依靠的非标准的服务从容器中可获得。

  为了保证ejb组件的可移植性和一致的行为,你应该使用一个具有与java2平台安全

  策略集相一致的策略集的容器来测试ejb组件,并且其加强了前述的编程限制。

  总结

  ejb组件开发者应该知道这些推荐的关于ejb组件的编程限制,明白它们的重要性,并且从组件的稳定性和可移植性利益方面考虑来遵循它们。因为这些编程限制能阻止你使用标准的java语言的特点,违背了这些编程限制在编译时不会知道,并且加强这些限制也不是ejb容器的责任。所有这些原因都使你应很小心地遵守这些编程限制,这些限制在组件的合同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条款,并且它们对于建造可靠的、可移植的组件是非常重要的。

  2. 优化ejb

  entity bean为在应用程序和设计中描述持久化商业对象(persistent business objec ts)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模型。在java对象模型中,简单对象通常都是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很多商业对象所需要的事务化的持久性管理没有得到实现。entity bean将持久化机制封装在容器提供的服务里,并且隐藏了所有的复杂性。entity bean允许应用程序操纵他们就像处理一个一般的java对象应用。除了从调用代码中隐藏持久化的形式和机制外,entity bean还允许ejb容器对对象的持久化进行优化,保证数据存储具有开放性,灵活性,以及可部署性。在一些基于ejb技术的项目中,广泛的使用oo技术导致了对entity bean的大量使用,sun的工程师们已经积累了很多使用entity bean的经验,这篇文章就详细阐述的这些卡发经验:

  *探索各种优化方法

  *提供性能优化和提高适用性的法则和建议

  *讨论如何避免一些教训。

  法则1:只要可以,尽量使用cmp

  cmp方式不仅减少了编码的工作量,而且在container中以及container产生的数据库访问代码中包括了许多优化的可能。container可以访问内存缓冲中的bean,这就允许它可以监视缓冲中的任何变化。这样的话就在事物没有提交之前,如果缓存的数据没有变化就不用写到数据库中。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数据库写操作。另外一个优化是在调用find方法的时候。通常情况下find方法需要进行以下数据库操作:

  查找数据库中的纪录并且获得主键

  将纪录数据装入缓存

  cmp允许将这两步操作优化为一步就可以搞定。[具体怎么做我也没弄明白,原文没有具体阐述]

  法则2:写代码时尽量保证对bmp和cmp都支持

  许多情况下,ejb的开发者可能无法控制他们写的bean怎么样被部署,以及使用的container是不是支持cmp.

  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将商业逻辑的编码完全和持久化机制分离。再cmp类中实现商业逻辑,然后再编写一个bmp类,用该类继承cmp类。这样的话,所有的商业逻辑都在cmp类中,而持久化机制在bmp中实现。[我觉得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很少遇到,但是作者解决问题的思路值得学习]

  法则3:把ejbstore中的数据库访问减小到最少。

  如果使用bmp,设置一个缓存数据改变标志dirty非常有用。所有改变数据库中底层数据的操作,都要设置dirty,而在ejbstore中,首先检测dirty的值,如果dirty的值没有改变,表明目前数据库中的数据与缓存的一致,就不必进行数据库操作了,反之,就要把缓存数据写入数据库。

  法则4:总是将从lookup和find中获得的引用进行缓存。(cache)

  引用缓存对session bean和entity bean 都是适用的。

  通过jndi lookup获得ejb资源。比如datasource,bean的引用等等都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因此应该避免多余的lookup.可以这样做:

  将这些引用定义为实例变量。

  从setentitycontext(session bean使用setsessioncontext)方法查找他们。setentitycontext方法对于一个bean实例只执行一次,所有的相关引用都在这一次中进行查找,这样查找的代价就不是那么昂贵了。应该避免在其他方法中查找引用。尤其是访问数据库的方法:ejbload和ejbstore,如果在这些频繁调用的方法中进行datasource的查找,势必造成时间的浪费。

  调用其他entity bean的finder方法也是一种重量级的调用。多次调用finder方法的代价非常高。如果这种引用不适合放在setentitycontext这样的初始化时执行的方法中执行,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缓存finder的执行结果。只是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个引用只对当前的entity有效,你就需要在bean从缓冲池中取出来代表另外一个实体时清除掉这些引用。,这些操作应该在ejbactivate中进行。

  法则5:总是使用prepare statements

  这条优化法则适用于所有访问关系数据库的操作。

  数据库在处理每一个sql statement的时候,执行前都要对statement进行编译。一些数据库具有缓存statement和statement的编译后形式的功能。数据库可以把新的statement和缓存中的进行匹配。然而,如果要使用这一优化特性,新的statement要必须和缓存中的statement完全匹配。

  对于non-prepared statement,数据和statement本身作为一个字符串传递,这样由于前后调用的数据不同而不能匹配,就导致无法使用这种优化。而对于prepared statement,数据和statement是分开传递给数据库的,这样statement就可以和cache中已编译的statement进行匹配。statement就不必每次都进行编译操作。从而使用该优化属性。

  【5】【6】【7】【8】【9】【10】【11】【12】【13】【14】【15】

  这项技术在一些小型的数据库访问中能够减少statement将近90%的执行时间。

  法则6:完全关闭所有的statement

  在编写bmp的数据库访问代码时,记住一定要在数据库访问调用之后关闭statement,因为每个打开的statement对应于数据库中的一个打开的游标。

  security

  1.加密

  对称加密

  (1)分组密码

  (2)流密码

  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

  des和tripledes

  blowfish

  rc4

  aes

  非对称加密

  常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

  rsa

  elgamal

  会话密钥加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一起使用)

  常用的会话密钥加密协议

  s/mime

  pgp

  ssl和tls ssl是在application level protocal和transport protocal之间的。

  比如:http和tcp/ip之间

  ssl 提供了服务器端认证和可选的客户端认证,保密性和数据完整性。

  提供基于ssl方式的传输加密和认证,确保以下三种安全防护:

  数据的机密性和准确性、

  服务器端认证

  客户端认证。

  客户端认证比服务器端认证不很普遍的原因是每一个要被认证的客户都必须有一张verisign这样的ca签发的证书。

  通常,在进行身份认证的时候,应当只接受一个ca,这个ca的名字包含在客户证书中。

  由于不可能随意创建一个由指定ca签发的证书,所以这可以有效的防御通过伪造证书来进行的攻击尝试。

  2.认证(authentication)

  认证就是确定一条消息或一个用户的可靠性的过程。

  1.消息摘要

  md5

  sha和sha-1

  2.消息认证码(message authientication codes,mac)

  3.数字签名

  用户可以用自己的密钥对信息加以处理,由于密钥仅为本人所有,这样就产生了别人无法生成的文件,也就形成了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可以

  1)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验证用户的身份

  数字签名采用一个人的私钥计算出来,然后用公钥去检验。

  hash算法 私钥加密

  原报文 ――――――>;报文摘要( message digest ) ―――――>;数字签名

  原报文和数字签名一起被发送到接受者那里,接受者用同样的hash算法得到报文摘要,然后用发送者的公钥解开数字签名。

  比较是否相同,则可以确定报文确定来自发送者。

  验证数字签名必须使用公钥,但是,除非你是通过安全的方式直接得到,否则不能保证公钥的正确性。(数字证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接受者在使用公钥(public key)检查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的可信度时,通常先要检查收到的公钥(public key)是否可信的。

  因此发送方不是单单地发送公钥(public key),而是发送一个包含公钥(public key)的数字证书(cetificate )。

  4.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是一个经证书授权中心数字签名的包含公开密钥所有者信息以及公开密钥的文件。

  数字证书cetificate中包括:

  i. 用户的公钥(public key)

  ii. 用户的一些信息,如姓名,email

  iii. 发行机构的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 用于保证证书的可信度

  iv. 发行机构的一些信息

  数字证书的格式遵循x.509国际标准。

  注意:一个数字证书certificate并不适用于多种browser,甚至一种browser的多个版本。

  数字标识由公用密钥、私人密钥和数字签名三部分组成。

  当在邮件中添加数字签名时,您就把数字签名和公用密钥加入到邮件中。数字签名和公用密钥统称为证书。您可以使用 outlook express 来指定他人向您发送加密邮件时所需使用的证书。这个证书可以不同于您的签名证书。

  收件人可以使用您的数字签名来验证您的身份,并可使用公用密钥给您发送加密邮件,这些邮件必须用您的私人密钥才能阅读。

  要发送加密邮件,您的通讯簿必须包含收件人的数字标识。这样,您就可以使用他们的公用密钥来加密邮件了。当收件人收到加密邮件后,用他们的私人密钥来对邮件进行解密才能阅读。

  在能够发送带有数字签名的邮件之前,您必须获得数字标识。如果您正在发送加密邮件,您的通讯簿中必须包含每位收件人的数字标识。

  数字证书,可以是个人证书或 web 站点证书,用于将身份与"公开密钥"关联。只有证书的所有者才知道允许所有者"解密"或进行"数字签名"的相应"私人密钥"。当您将自己的证书发送给其他人时,实际上发给他们的是您的公开密钥,这样他们就可以向您发送只能由您使用私人密钥解密和读取的加密信息。

  通过浏览器使用数字证书,必须先要设置浏览器软件 internet explorer 或 netscape使用此证书,才能开始发送加密或需要数字签名的信息。访问安全的 web 站点(以"https"打头的站点)时,该站点将自动向您发送他们的web站点证书。

  3.ca(证书授证中心)

  ca机构,又称为证书授证(certificate authority)中心,作为电子商务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承担公钥体系中公钥的合法性检验的责任。ca中心为每个使用公开密钥的用户发放一个数字证书,数字证书的作用是证明证书中列出的用户合法拥有证书中列出的公开密钥。ca机构的数字签名使得攻击者不能伪造和篡改证书。在set交易中,ca不仅对持卡人、商户发放证书,还要对获款的银行、网关发放证书。它负责产生、分配并管理所有参与网上交易的个体所需的数字证书,因此是安全电子交易的核心环节。

  〖5〗〖6〗〖7〗〖8〗〖9〗〖10〗〖11〗〖12〗〖13〗〖14〗〖15〗

  对证书的信任基于对根证书的信任. 例如在申请sheca的个人数字证书前,需要先下载根证书,然后再进行各类证书的申请。

  下载根证书的目的:

  网络服务器验证(s);安全电子邮件(e)

  申请个人数字证书可以为internet用户提供发送电子邮件的安全和访问需要安全连接(需要客户证书)的站点。

  1)个人数字证书

  a.个人身份证书

  个人身份证书是用来表明和验证个人在网络上的身份的证书,它确保了网上交易和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应用于:网上炒股、网上理财、网上保险、网上缴费、网上购物、网上办公等等。个人身份证书可以存储在软盘或ic卡中。

  b.个人安全电子邮件证书

  个人安全电子邮件证书可以确保邮件的真实性和保密性。申请后一般是安装在用户的浏览器里。用户可以利用它来发送签名或加密的电子邮件。

  用户在申请安装完安全安全电子邮件数字证书后,就可以对要发送的邮件进行数字签名。收信人收到该邮件后,就可以看到数字签名的标记,这样就可以证明邮件肯定来自发信者本人,而不是别人盗用该帐号伪造信件,同时也保证该邮件在传送过程中没被他人篡改过任何数据。

  安全电子邮件中使用的数字证书可以实现:

  保密性 通过使用收件人的数字证书对电子邮件加密。如此以来,只有收件人才能阅读加密的邮件,在internet上传递的电子邮件信息不会被人窃取,即使发错邮件,收件人也无法看到邮件内容。

  认证身份 在internet上传递电子邮件的双方互相不能见面,所以必须有方法确定对方的身份。利用发件人数字证书在传送前对电子邮件进行数字签名即可确定发件人身份,而不是他人冒充的。

  完整性 利用发件人数字证书在传送前对电子邮件进行数字签名不仅可确定发件人身份,而且传递的电子邮件信息也不能被人在传输过程中修改。

  不可否认性 由于发件人的数字证书只有发件人唯一拥有,故发件人利用其数字证书在传送前对电子邮件进行数字签名,发件人就无法否认发过这个电子邮件。

  outlook express中的个人安全电子邮件证书

  签名邮件带有签名邮件图标。

  签名邮件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将在本信息之后可能出现的“安全警告”中得到描述。如果存在问题,您应该认为邮件已被篡改,或并非来自所谓的发件人。

  当收到一封加密邮件时,您应该可以自信地认为邮件未被任何第三者读过。outlook express 会自动对电子邮件解密, 如果在您的计算机上装有正确的数字标识。

  2)企业数字证书

  a.企业身份证书

  企业身份证书是用来表明和验证企业用户在网络上身份的证书,它确保了企业网上交易和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应用于:网上证券、网上办公、网上交税、网上采购、网上资金转帐、网上银行等。企业身份证书可以存储在软盘和ic卡中。

  b.企业安全电子邮件证书

  企业安全电子邮件证书可以确保邮件的真实性和保密性。申请后一般是安装在用户的浏览器里。企业可以利用它来发送签名或加密的电子邮件。

  可使用 windows 中的证书服务来创建证书颁发机构 (ca),它负责接收证书申请、验证申请中的信息和申请者的身份、颁发证书、吊销证书以及发布证书吊销列表 (crl)。

  通常,当用户发出证书申请时,在其计算机上的加密服务提供程序 (csp) 为用户生成公钥和私钥对。用户的公钥随同必要的识别信息发送至 ca。如果用户的识别信息符合批准申请的 ca 标准,那么 ca 将生成证书,该证书由客户应用程序检索并就地存储。

  4.set

  安全接口层协议——ssl(se cure socketslayer),并且已经几乎成为了目前www 世界的事实标准。这一标准使用公共密钥编码方案来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internet 上的加密通道,从而使第三方无法获得其中的信息,其思路与目前流行的方案大致相同,目的都是要保护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所窃听,或即使窃听到也不知所云。但就象 一样,ssl 在认证方面没有任何作为,它们都需要通过另外的手段来确认身份和建立双方彼此间的信任,然后再通过ssl 进行交易。

  正是由于ssl 标准在认证方面的缺憾,所以set 才有存在的必要。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规范由masterc ard 和visa 公司于1996 年发布,专家们认为set 是保证用户与商家在电子商务与在线交易中免受欺骗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信用卡交易者总在担心不诚实的店员会将自己的信用卡号码透露给他人,而在线交易也是如此,持卡者总在担心服务器端的管理员会将信用卡号码泄露出去,或者担心黑客会在管理员不知情的情况下盗取信用卡号码。事实上这些担心都是必要的,而set 标准则可以保证用户的信用卡号码只传送给信用卡公司进行认证,不会被系统管理员看到,也不会留在交易服务器的硬盘上给黑客以可乘之机。

  5.pki

  pki是一种易于管理的、集中化的网络安全方案。它可支持多种形式的数字认证: 数据加密、数字签字、不可否认、身份鉴别、密钥管理以及交叉认证等。pki可通过一个基于认证的框架处理所有的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字工作。p ki标准与协议的开发迄今已有20xx年的历史,目前的pki已完全可以向企业网络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5〗〖6〗〖7〗〖8〗〖9〗〖10〗〖11〗〖12〗〖13〗〖14〗〖15〗

  pki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密钥管理平台,它能够为所有网络应用透明地提供采用加密和数字签名等密码服务所必需的密钥和证书管理。pki必须具有

  1)ca、

  2)证书库、

  3)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

  4)证书作废处理系统、

  5)客户端证书处理系统

  等基本成分,构建pki也将围绕着这五大系统来构建

  一个pki由众多部件组成,这些部件共同完成两个主要功能:

  1)为数据加密

  2)创建数字认证。

  服务器(即后端)产品是这一系统的核心,这些数据库管理着数字认证、公共密钥及专用密钥( 分别用于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ca数据库负责发布、废除和修改x.509数字认证信息,它装有用户的公共密钥、证书有效期以及认证功能(例如对数据的加密或对数字签字的验证) 。为了防止对数据签字的篡改,ca在把每一数字签字发送给发出请求的客户机之前,需对每一个数字签字进行认证。一旦数字认证得以创建, 它将会被自动存储于x.500目录中,x.500目录为树形结构。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协议将响应那些要求提交所存储的公共密钥认证的请求。ca为每一用户或服务器生成两对独立的公共和专用密钥。其中一对用于信息的加密和解密, 另一对由客户机应用程序使用,用于文档或信息传输中数字签字的创建。

  大多数pki均支持证书分布,这是一个把已发布过的或续延生命期的证书加以存储的过程。这一过程使用了一个公共查询机制,x.500目录可自动完成这一存储过程。影响企业普遍接受p ki的一大障碍是不同ca之间的交叉认证。假设有两家公司,每一家企业分别使用来自不同供应商的ca,现在它们希望相互托管一段时间。如果其后援数据库支持交叉认证, 则这两家企业显然可以互相托管它们的ca,因而它们所托管的所有用户均可由两家企业的ca所托管。

  * 认证机关

  ca是证书的签发机构,它是pki的核心。众所周知,构建密码服务系统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实现密钥管理,公钥体制涉及到一对密钥,即私钥和公钥, 私钥只由持有者秘密掌握,无须在网上传送,而公钥是公开的,需要在网上传送,故公钥体制的密钥管理主要是公钥的管理问题,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案是引进证书(certificate)机制。

  证书是公开密钥体制的一种密钥管理媒介。它是一种权威性的电子文档,形同网络计算环境中的一种身份证,用于证明某一主体(如人、服务器等)的身份以及其公开密钥的合法性。在使用公钥体制的网络环境中, 必须向公钥的使用者证明公钥的真实合法性。因此,在公钥体制环境中,必须有一个可信的机构来对任何一个主体的公钥进行公证,证明主体的身份以及他与公钥的匹配关系。c a正是这样的机构,它的职责归纳起来有:

  1、验证并标识证书申请者的身份;

  2、确保ca用于签名证书的非对称密钥的质量;

  3、确保整个签证过程的安全性,确保签名私钥的安全性;

  4、证书材料信息(包括公钥证书序列号、ca标识等)的管理;

  5、确定并检查证书的有效期限;

  6、确保证书主体标识的唯一性,防止重名;

  7、发布并维护作废证书表;

  8、对整个证书签发过程做日志记录;

  9、向申请人发通知。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ca自己的一对密钥的管理,它必须确保其高度的机密性,防止他方伪造证书。ca的公钥在网上公开,整个网络系统必须保证完整性。

  * 证书库

  证书库是证书的集中存放地,它与网上"白页”类似,是网上的一种公共信息库,用户可以从此处获得其他用户的证书和公钥。

  构造证书库的最佳方法是采用支持ldap协议的目录系统,用户或相关的应用通过ldap来访问证书库。系统必须确保证书库的完整性,防止伪造、篡改证书。

  * 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

  * 证书作废处理系统

  * pki应用接口系统

  pki的价值在于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加密、数字签名等安全服务,因此一个完整的pki必须提供良好的应用接口系统,使得各种各样的应用能够以安全、一致、可信的方式与p ki交互,确保所建立起来的网络环境的可信性,同时降低管理维护成本。最后,pki应用接口系统应该是跨平台的。

  许多权威的认证方案供应商(例如verisign、thawte以及gte)目前都在提供外包的pki。外包pki最大的问题是,用户必须把企业托管给某一服务提供商, 即让出对网络安全的控制权。如果不愿这样做,则可建造一个专用的pki。专用方案通常需把来自entrust、baltimore technologies以及xcert的多种服务器产品与来自主流应用程序供应商(如microsoft、netscape以及qualcomm)的产品组合在一起。专用pk i还要求企业在准备其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财力与物力。

  7.jaas

  扩展jaas实现类实例级授权

  “java 认证和授权服务”(java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service,jaas)

  在 jaas 下,可以给予用户或服务特定的许可权来执行 java 类中的代码。在本文中,软件工程师 carlos fonseca 向您展示如何为企业扩展 jaas 框架。向 jaas 框架添加类实例级授权和特定关系使您能够构建更动态、更灵活并且伸缩性更好的企业应用程序。

  大多数 java 应用程序都需要某种类实例级的访问控制。例如,基于 web 的、自我服务的拍卖应用程序的规范可能有下列要求: 《5》《6》《7》《8》《9》《10》《11》《12》《13》《14》《15》

  任何已注册(经过认证)的用户都可以创建一个拍卖,但只有创建拍卖的用户才可以修改这个拍卖。

  这意味着任何用户都可以执行被编写用来创建 auction 类实例的代码,但只有拥有该实例的用户可以执行用来修改它的代码。通常情况下,创建 auction 实例的用户就是所有者。这被称为类实例所有者关系(class instance owner relationship)。

  该应用程序的另一个要求可能是:

  任何用户都可以为拍卖创建一个投标,拍卖的所有者可以接受或拒绝任何投标。

  再一次,任何用户都可以执行被编写用来创建 bid 类实例的代码,但只有拥有该实例的用户会被授予修改该实例的许可权。而且,auction 类实例的所有者必须能够修改相关的 bid 类实例中的接受标志。这意味着在 auction 实例和相应的 bid 实例之间有一种被称为特定关系(special relationship)的关系。

  不幸的是,“java 认证和授权服务”(jaas)— 它是 java 2 平台的一部分 — 没有考虑到类实例级访问控制或者特定关系。在本文中,我们将扩展 jaas 框架使其同时包含这两者。推动这种扩展的动力是允许我们将访问控制分离到一个通用的框架,该框架使用基于所有权和特定关系的策略。然后管理员可以在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内更改这些策略。

  在深入到扩展 jaas 框架之前,我们将重温一下 java 2 平台的访问控制机制。我们将讨论策略文件和许可权的使用,并讨论 securitymanager 和 accesscontroller 之间的关系。

  java 2 平台中的访问控制

  在 java 2 平台中,所有的代码,不管它是本地代码还是远程代码,都可以由策略来控制。策略(policy)由不同位置上的代码的一组许可权定义,或者由不同的签发者定义、或者由这两者定义。许可权允许对资源进行访问;它通过名称来定义,并且可能与某些操作关联在一起。

  抽象类 java.security.policy 被用于表示应用程序的安全性策略。缺省的实现由 sun.security.provider.policyfile 提供,在 sun.security.provider.policyfile 中,策略被定义在一个文件中。清单 1 是一个典型策略文件示例:

  清单 1. 一个典型的策略文件

  // grant these permissions to code loaded from a sample.jar file

  // in the c drive and if it is signed by xyz

  grant codebase "file:/c:/sample.jar", signedby "xyz" {

  // allow socket actions to any host using port 8080

  permission .socketpermission "*:8080", "accept, connect,

  listen, resolve";

  // allows file access (read, write, execute, delete) in

  // the user's home directory.

  permission java.io.filepermission "${user.home}/-", "read, write,

  execute, delete";

  };

  securitymanager 对 accesscontroller

  在标准 jdk 分发版中,控制代码源访问的机制缺省情况下是关闭的。在 java 2 平台以前,对代码源的访问都是由 securitymanager 类管理的。securitymanager 是由 java.security.manager 系统属性启动的,如下所示:

  java -djava.security.manager

  在 java 2 平台中,可以将一个应用程序设置为使用 java.lang.securitymanager 类或者 java.security.accesscontroller 类管理敏感的操作。accesscontroller 在 java 2 平台中是新出现的。为便于向后兼容,securitymanager 类仍然存在,但把自己的决定提交 accesscontroller 类裁决。securitymanager 和 accesscontroller 都使用应用程序的策略文件确定是否允许一个被请求的操作。清单 2 显示了 accesscontroller 如何处理 socketpermission 请求:

  清单 2. 保护敏感操作

  public void somemethod {

  permission permission =

  new .socketpermission("localhost:8080", "connect");

  accesscontroller.checkpermission(permission);

  // sensitive code starts here

  socket s = new socket("localhost", 8080);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看到 accesscontroller 检查应用程序的当前策略实现。如果策略文件中定义的任何许可权暗示了被请求的许可权,该方法将只简单地返回;否则抛出一个 accesscontrolexception 异常。在这个示例中,检查实际上是多余的,因为缺省套接字实现的构造函数也执行相同的检查。

  在下一部分,我们将更仔细地看一下 accesscontroller 如何与 java.security.policy 实现共同合作安全地处理应用程序请求。

  运行中的 accesscontroller

  accesscontroller 类典型的 checkpermission(permission p) 方法调用可能会导致下面的一系列操作:

  accesscontroller 调用 java.security.policy 类实现的 getpermissions(codesource codesource) 方法。

  getpermissions(codesource codesource) 方法返回一个 permissioncollection 类实例,这个类实例代表一个相同类型许可权的集合。

  accesscontroller 调用 permissioncollection 类的 implies(permission p) 方法。

  接下来,permissioncollection 调用集合中包含的单个 permission 对象的 implies(permission p) 方法。如果集合中的当前许可权对象暗示指定的许可权,则这些方法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1][2][3][4][5][6][7][8][9][10][11][12][13][14][15]

  现在,让我们更详细地看一下这个访问控制序列中的重要元素。

  permissioncollection 类

  大多数许可权类类型都有一个相应的 permissioncollection 类。这样一个集合的实例可以通过调用 permission 子类实现定义的 newpermissioncollection 方法来创建。java.security.policy 类实现的 getpermissions 方法也可以返回 permissions 类实例 — permissioncollection 的一个子类。这个类代表由 permissioncollection 组织的不同类型许可权对象的一个集合。permissions 类的 implies(permission p) 方法可以调用单个 permissioncollection 类的 implies(permission p) 方法。

  codesource 和 protectiondomain 类

  许可权组合与 codesource(被用于验证签码(signed code)的代码位置和证书)被封装在 protectiondomain 类中。有相同许可权和相同 codesource 的类实例被放在相同的域中。带有相同许可权,但不同 codesource 的类被放在不同的域中。一个类只可属于一个 protectiondomain。要为对象获取 protectiondomain,请使用 java.lang.class 类中定义的 getprotectiondomain 方法。

  许可权

  赋予 codesource 许可权并不一定意味着允许所暗示的操作。要使操作成功完成,调用栈中的每个类必须有必需的许可权。换句话说,如果您将 java.io.filepermission 赋给类 b,而类 b 是由类 a 来调用,那么类 a 必须也有相同的许可权或者暗示 java.io.filepermission 的许可权。

  在另一方面,调用类可能需要临时许可权来完成另一个拥有那些许可权的类中的操作。例如,当从另一个位置加载的类访问本地文件系统时,我们可能不信任它。但是,本地加载的类被授予对某个目录的读许可权。这些类可以实现 privilegedaction 接口来给予调用类许可权以便完成指定的操作。调用栈的检查在遇到 privilegedaction 实例时停止,有效地将执行指定操作所必需的许可权授予所有的后继类调用。

  使用 jaas

  顾名思义,jaas 由两个主要组件组成:认证和授权。我们主要关注扩展 jaas 的授权组件,但开始我们先简要概述一下 jaas 认证,紧接着看一下一个简单的 jaas 授权操作。

  jaas 中的用户认证

  jaas 通过添加基于 subject 的策略加强了 java 2 中定义的访问控制安全性模型。许可权的授予不仅基于 codesource,还基于执行代码的用户。显然,要使这个模型生效,每个用户都必须经过认证。

  jaas 的认证机制建立在一组可插登录模块的基础上。jaas 分发版包含几个 loginmodule 实现。loginmodules 可以用于提示用户输入用户标识和密码。logincontext 类使用一个配置文件来确定使用哪个 loginmodule 对用户进行认证。这个配置可以通过系统属性 java.security.auth.login.config 指定。一个示例配置是:

  java -djava.security.auth.login.config=login.conf

  下面是一个登录配置文件的样子:

  example {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loginmoduleexample required

  debug=true userfile="users.xml" groupfile="groups.xml";

  };

  认识您的主体

  subject 类被用于封装一个被认证实体(比如用户)的凭证。一个 subject 可能拥有一个被称为主体(principal)的身份分组。例如,如果 subject 是一个用户,用户的名字和相关的社会保险号可能是 subject 的某些身份或主体。主体是与身份名关联在一起的。

  principal 实现类及其名称都是在 jaas 策略文件中指定的。缺省的 jaas 实现使用的策略文件与 java 2 实现的策略文件相似 — 除了每个授权语句必须与至少一个主体关联在一起。javax.security.auth.policy 抽象类被用于表示 jaas 安全性策略。它的缺省实现由 com.sun.security.auth.policyfile 提供,在 com.sun.security.auth.policyfile 中策略定义在一个文件中。清单 3 是 jaas 策略文件的一个示例:

  清单 3. 示例 jaas 策略文件

  // example grant entry

  grant codebase "file:/c:/sample.jar", signedby "xyz",

  principal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principalexample "admin" {

  // allow socket actions to any host using port 8080

  permission .socketpermission

  "*:8080", "accept, connect, listen, resolve";

  // allows file access (read, write, execute, delete) in

  // the user's home directory.

  permission java.io.filepermission

  "${user.home}/-", "read, write, execute, delete";

  };

  这个示例与清单 1 中所示的标准 java 2 策略文件相似。实际上,唯一的不同是主体语句,该语句声明只有拥有指定主体和主体名字的 subject(用户)被授予指定的许可权。

  再一次,使用系统属性 java.security.auth.policy 指出 jaas 策略文件驻留在何处,如下所示:

  java -djava.security.auth.policy=policy.jaas

  subject 类包含几个方法来作为特殊 subject 执行工作;这些方法如下所示:

  public static object

  doas(subject subject, java.security.privilegedaction action)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public static object

  doas(subject subject, java.security.privilegedaction action)

  throws java.security.privilegedactionexception

  注意,用来保护敏感代码的方法与“java 2 代码源访问控制”(java 2 codesource access control)概述中描述的方法相同。请参阅参考资料部分以了解更多关于 jaas 中代码源访问控制和认证的信息。

  jaas 中的授权

  清单 4 显示一个授权请求的结果,该请求使用清单 3 中显示的 jaas 策略文件。假设已经安装了 securitymanager,并且 logincontext 已经认证了一个带有名为“admin”的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principalexample 主体的 subject。

  清单 4. 一个简单的授权请求

  public class jaas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where authenticateduser is a subject with

  // a principalexample named admin.

  subject.doas(authenticateduser, new jaasexampleaction);

  ...

  }

  }

  public class jaasexampleaction implements privilegedaction {

  public object run {

  filewriter fw = new filewriter("hi.txt");

  fw.write("hello, world!");

  fw.close;

  }

  }

  这里,敏感代码被封装在 jaasexampleaction 类中。还要注意,调用类不要求为 jaasexampleaction 类代码源授予许可权,因为它实现了一个 privilegedaction。

  扩展 jaas

  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有定制逻辑,它授权用户不仅仅在类上执行操作,而且还在该类的实例上执行操作。这种授权通常建立在用户和实例之间的关系上。这是 jaas 的一个小缺点。然而,幸运的是,这样设计 jaas 使得 jaas 可以扩展。只要做一点工作,我们将可以扩展 jaas,使其包含一个通用的、类实例级的授权框架。

  在文章开头处我已经说明了,抽象类 javax.security.auth.policy 被用于代表 jaas 安全性策略。它的缺省实现是由 com.sun.security.auth.policyfile 类提供。policyfile 类从 jaas 格式的文件(象清单 3 中显示的那个一样)中读取策略。

  我们需要向这个文件添加一个东西为类实例级授权扩展策略定义:一个与许可权语句相关的可选关系参数。

  缺省 jaas 许可权语句的格式如下:

  permission ; [name], [actions];

  我们在这个许可权语句的末尾添加一个可选的关系参数来完成策略定义。下面是新许可权语句的格式:

  permission ;

  [name], [actions], [relationship];

  在为类实例级授权扩展 jaas 时要注意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许可权实现类必须有一个带三个参数的构造函数。第一个参数是名称参数,第二个是行为参数,最后一个是关系参数。

  解析新文件格式

  既然文件格式已经改变,就需要一个新的 javax.security.auth.policy 子类来解析文件。

  为简单起见,我们的示例使用了一个新的 javax.security.auth.policy 子类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xmlpolicyfile,来从 xml 文件读取策略。在实际的企业应用程序中,关系数据库更适合执行这个任务。

  使用 xmlpolicyfile 类代替缺省的 jaas 访问控制策略实现的最容易的方法是向 java.security 属性文件添加 auth.policy.provider=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xmlpolicyfile 条目。java.security 属性文件位于 java 2 平台运行时的 lib/security 目录下。清单 5 是与 xmlpolicyfile 类一起使用的样本 xml 策略文件:

  清单 5. 一个 xml 策略文件

  ;

  ;

  ;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principalexample" name="users">;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resourcepermission"

  name="com.ibm.security.sample.auction"

  actions="create" />;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resourcepermission"

  name="com.ibm.security.sample.auction"

  actions="read" />;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resourcepermission"

  name="com.ibm.security.sample.auction"

  actions="write"

  relationship="owner" />;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resourcepermission"

  name="com.ibm.security.sample.bid"

  actions="create" />;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resourcepermission"

  name="com.ibm.security.sample.bid"

  actions="read" />;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resourcepermission"

  【5】【6】【7】【8】【9】【10】【11】【12】【13】【14】【15】

  name="com.ibm.security.sample.bid"

  actions="write"

  relationship="owner" />;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resourcepermission"

  name="com.ibm.security.sample.bid"

  actions="accept"

  relationship="actionowner" />;

  ;

  ;

  ;

  在这个示例策略文件中,任何与名为 principalexample 的用户有关的用户(subject)都可以创建并读取一个 auction.class 实例。但是,只有创建该实例的用户才可以更新(写)它。这是第三个 permission 元素定义的,该元素包含值为 owner 的 relationship 属性。bid.class 实例也是一样,除了相应 auction.class 实例的所有者可以更改投标接受标志。

  resource 接口

  要求类实例级访问控制的类必须实现 resource 接口。该接口的 getowner 方法返回类实例的所有者。fulfills(subject subject, string relationship) 方法被用于处理特定关系。另外,这些类使用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resourcepermission 类保护敏感代码。例如,auction 类拥有下列构造函数:

  public auction {

  permission permission =

  new resourcepermission("com.ibm.security.sample.auction", "create");

  accesscontroller.checkpermission(permission);

  }

  所有者关系

  resourcepermission 类的 implies(permission p) 方法是这个框架的关键。implies 方法就等同性比较名称和行为属性。如果定义了一个关系,那么必须把受保护的类实例(resource)传递到 resourcepermission 构造函数中。resourcepermission 类理解所有者关系。它将类实例的所有者与执行代码的 subject(用户)进行比较。特定关系被委托给受保护类的 fulfills 方法。

  例如,在清单 5 中所示的 xml 策略文件中,只有 auction 类实例的所有者可以更新(写)文件。该类的 setter 方法使用清单 6 中显示的保护代码:

  清单 6. 运行中的 implies(permission) 方法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ewname) {

  permission permission =

  new resourcepermission("com.ibm.security.sample.auction", "write", this);

  accesscontroller.checkpermission(permission);

  // sensitive code

  this.name = newname;

  }

  被传递到 resourcepermission 构造函数中的 this 引用代表 auction 类实现的 resource 接口。由于策略文件中列出的关系是 owner,所以 resourcepermission 类使用这个引用检查当前 subject(用户)是否拥有与实例所有者相匹配的主体。如果指定了另一个关系,那么 resourcepermission 类调用 auction 类的 fulfills(subject subject, string relationship) 方法。由 resource 实现类提供 fulfills 方法中的逻辑。

  xml 策略文件中列出的 bid 类拥有清单 7 中所示的方法(假设 bid 类实例有一个对相应 auction 类实例的引用 — auction)。

  清单 7. 处理特定关系

  public void setaccepted(boolean flag) {

  permission permission =

  new resourcepermission("com.ibm.security.sample.auction", "accept", this);

  accesscontroller.checkpermission(permission);

  // sensitive code

  this.accepted = flag;

  }

  public boolean fulfills(subject user, string relationship) {

  if( relationship.equalsignorecase("auctionowner") ) {

  string auctionowner = auction.getowner;

  iterator principaliterator = user.getprincipals.iterator;

  while(principaliterator.hasnext) {

  principal principal = (principal) principaliterator.next;

  if( principal.getname.equals(auctionowner)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传递到 fulfills 方法中的关系字符串是策略文件中列出的关系。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使用了“auctionowner”字符串。

  缺省情况下,xmlpolicyfile 类在当前工作目录中查找名为 resourcepolicy.xml 的文件。系统属性 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policy 可以用于指定另一个不同的文件名和位置。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示例

  除命令行示例之外,您可能还想运行这个简单的程序,该程序为了 ibm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version 4.0.2 而被优化。

  一个可运行的示例

  综合这些信息,我们将运行一个简单的命令行示例。该示例程序包含三个 jar 文件:

  resourcesecurity.jar

  example.jar

  exampleactions.jar

  resourcesecurity.jar 文件包含允许实例级访问控制的 jaas 扩展框架。它还包含一个 loginmoduleexample 类,这个类从 xml 文件读取用户认证信息。用户标识和密码存储在 users.xml 文件中。用户组存储在 groups.xml 文件中。关于 loginmoduleexample 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参考资料部分。

  该示例包含四个附加的文件:

  login.conf

  policy

  resourcepolicy.xml

  run.bat

  在试图运行这个示例程序之前,请确保更新了 run.bat、policy 和 resourcepolicy.xml 文件中的路径。缺省情况下,所有的密码都是“passw0rd”。

  示例如何工作

  该示例程序提示输入用户标识和密码。它用 users.xml 文件中的条目核对所提供的用户标识和密码。在认证了用户之后,程序设法创建一个 userprofile 类实例,修改它并从中读取。缺省情况下,userprofile 类的所有者是 jane(jane)。当 jane 登录时,三个操作全部成功。当 john(john)登录时,只有创建操作成功。当 jane 的经理 lou(lou)登录时,只有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操作成功。当系统管理员(admin)登录时,操作全部成功。当然,只有当提供的 resourcepolicy.xml 文件未被修改时,上述这些才都是真的。

  示例安装

  下面的安装指导假设您正在使用 jdk 1.3 并且已经把文件解压缩到 d:\jaasexample 目录。通过将文件解压缩到这个目录,您可以省去一些工作;否则您就必须使用正确的路径名修改 policy 和 resourcesecurity.xml 策略文件。

  下面是运行该示例需要做的工作:

  下载这个示例的源文件。

  把 jaas.jar 和 jaasmod.jar 复制到 jdk jre\lib\ext 目录(即 d:\jdk1.3\jre\lib\ext)。

  向位于 jdk 的 jre\lib\security 目录(即 d:\jdk1.3\jre\lib\security)中的 java.security 文件的末尾添加下面的字符串:auth.policy.provider=com.ibm.resource.security.auth.xmlpolicyfile。

  执行 run.bat 文件。

  结束语

  类实例级授权把访问控制分离到一个通用框架(该框架使用基于所有权和特定关系的策略)中。然后管理员可以在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内更改这些策略。用这种方法扩展 jaas 减少了您或另一个程序员必须在应用程序生命周期内业务规则发生更改时重写代码的可能性。

  通过将关系字符串抽象为类可以进一步扩展特定关系这个概念。不调用 resource 实现类的 fulfills(subject user, string relationship) 方法,而只要调用 relationship 实现类中定义的新 fulfills(subject user, resource resource) 方法。这样就会允许许多 resource 实现类使用相同的关系逻辑。

  6.java的安全性

  1. the security manager是一个application-wide object ( java.lang.securitymanager)

  每个java application都可以有自己地security manager,但是默认地java application没有一个security manager

  可以通过下面地代码得到一个security manager

  try

  {

  system.setsecuritymanager(new securitymanager(“--”));

  }

  catch( )

  2.

  jdbc

  在 jdbc 2 开发的过程中,sql99 还处在一种变化不定的情况下。现在规范已经完成了,而且数据库厂商已经采用了部分标准。所以自然地,jdbc 规范就跟着将自己与 sql99 功能的一部分相统一。最新的 jdbc 规范已经采用了 sql99 标准中那些已经被广泛支持的功能,还有那些在五年内可能会获得支持的功能。

  1. datasource

  在jdbc2.0 optional package中,提供了透明的连接池(connection pooling)。

  一旦配置了j2ee应用服务器后,只要用datasource获取连接(connection),连接池(connection pooling)就会自动的工作。

  如果用户希望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通过查询在jndi服务中的datasource,可以从datasource中获取相应的数据库连接。

  datasource被认为是从jndi中获取的网络资源。

  datasource在池中保存的对象都实现了pooledconnection接口。

  当应用程序向datasource请求一个connection时,它会找到一个可用的pooledconnection对象。

  如果连接池空了,它就向connectionpoolecdatasource请求一个新的pooledconnection对象

  通过使用 datasource 接口 (jdbc 2.0) 或 drivermanager (jdbc 1.0) 接口,j2ee 组件可以获得物理数据库连接对象(connection)。要获得逻辑(合用的)连接,j2ee 组件必须使用以下这些 jdbc 2.0 合用管理器接口:

  javax.sql.connectionpooldatasource 接口,该接口充当合用的 java.sql.connection 对象的资源管理器连接 factory。每家数据库服务器供应商都提供该接口的实现

  (例如,oracle 实现 oracle.jdbc.pool.oracleconnectionpooldatasource 类)。

  javax.sql.pooledconnection 接口,该接口封装到数据库的物理连接。同样,数据库供应商提供其实现。

  对于那些接口和 xa 连接的每一个,都存在一个 xa(x/open 规范)等价定义。

  2. resultset

  在jdbc2.0中,为了获得一个uptatable result,在query语句里必须包含primarykey,并且查询的内容里必须来自一个table

  ava.sql.resultset接口中定义了三种类型的结果集

  type_forward_only

  type_scroll_insensitive 这种类型的结果集支持双向滚动

  type_scroll_sensitive

  如果要建立一个双向滚动的resultset,一定要在建立statement的时候使用如下参数

  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resultset.type_scroll_insensitive,

  resultset.concur_read_only);

  3. jdbc驱动程序

  连通oracle8.1.6的jd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把oracle8.1.6/lib/jdbc/*.zip copy 到 %java_home%/jre/lib/ext/*.jar

  如果光copy不ren为.jar是没有用的。

  4. 事务处理

  本地事务

  java.sql.connection接口可以控制事务边界(即开始和结束)。

  在事务开始的时候调用setautocommit( false ), 而在中止事务时调用rollback或commit方法。这类事务叫本地事务。

  分布式事务

  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能有多个客户(例如两个不同的servlet或ejb组件)参与了同一个事务。

  或者,客户在同一个事务中可能会执行跨越多个数据库的数据库操作。

  jdbc2.0 optional package 同jta一起来实现分布式样事务。

  5. 一些技巧

  检索自动产生的关键字

  为了解决对获取自动产生的或自动增加的关键字的值的需求,jdbc 3.0 api 现在将获取这种值变得很轻松。要确定任何所产生的关键字的值,只要简单地在语句的 execute 方法中指定一个可选的标记,表示您有兴趣获取产生的值。您感兴趣的程度可以是 statement.return_generated_keys,也可以是 statement.no_generated_keys。在执行这条语句后,所产生的关键字的值就会通过从 statement 的实例方法 getgeneratedkeys 来检索 resultset 而获得。resultset 包含了每个所产生的关键字的列。清单 1 中的示例创建一个新的作者并返回对应的自动产生的关键字。

  清单 1. 检索自动产生的关键字

  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 obtain the generated key that results from the query.

  stmt.executeupdate("insert into authors " +

  '(first_name, last_name) " +

  "values ('george', 'orwell')",

  statement.return_generated_keys);

  resultset rs = stmt.getgeneratedkeys;

  if ( rs.next ) {

  // retrieve the auto generated key(s).

  int key = rs.getint;

  }

  jta/jts

  1.jta/jts基本知识

  服务器实现jts是否对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来说不是很重要的。

  对你来说,应该把jta看作是可用的api。

  jta是用来开发distributed tansaction的 api.

  而jts定义了支持jta中实现transaction manager 的规范。

  javatransaction service (jts) specif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transaction manager which supports the java transaction api (jta) 1.0 specification at the high-level and implements the java mapping of the omg object transaction service (ots) 1.1 specification at the low-level. jts uses the standard corba orb/ts interfaces and internet inter-orb protocol (iiop) for transaction context propagation between jts transaction managers.

  a jts transaction manager provides transaction services to the parties involved in distributed transactions: the application server, the resource manager, the standalone transactional applicat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resource manager (crm).

  2.jta

  1.1 事务处理的概念

  jta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高级的事务性客户接口和一个低级的 x/open xa接口。

  我们关心的是高级客户接口,因为bean可以访问它,而且是推荐的客户应用程序的事务性接口。

  低级的xa接口是由ejb服务器和容器使用来自动协调事务和资源(如数据库)的

  1.1.1事务划分

  a.程序划分

  使用usertransaction启动jta事务

  the usertransaction interface defines the methods that allow an application to explicitly manage transaction boundaries.(from j2ee api

  document)

读书心得 篇18

  早就听说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十分好的教育名著,我仔细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觉得这本书的资料对我们教师很有借鉴作用。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下头就简单地谈谈自我的一些肤浅的体会:

  在第二条提议“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仅有二十四小时”中,苏霍姆林斯基提议我们要读书,每一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如果你还要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你所从事的这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你所具备的知识海洋的沧海之一粟,这样在教学生活中你才能应对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你不会将你的工作当成一种负担。看到这条提议,我回想一下自身,毕业后参加工作到此刻,自我真正读过几本书呢除了教学必备的几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外,其他的书能够说是屈指可数。

  在第三条提议里,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学会观察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他说,观察对学生来说的重要就像空气、阳光、水分对于植物生长一样不可或缺,他说观察是智慧的重要源泉,他还形象的将观察比作是思考知识和识记知识之母。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发现,个别学生之所以学习跟不上别人,就是缺乏观察或者不会观察的缘故。比如我们的物理,很多的题目就来源于生活实际,如果每个学生都学会留心观察,注意思考,那么很多题目就会显得十分简单,而恰恰在这方面,许多学生过不了关。那里面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恐怕更多地还是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

  实际上乐于观察世界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能够看到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我们许多成年人没有看到的细节,他们会为花的无声开放而欣喜,会为雨后躺在地上的一条蚯蚓而担忧。可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却逐渐失去了这种兴趣。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善于观察,注意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

  第二十一条提议“兴趣的秘密何在”是谈兴趣的,关于兴趣,我们当教师的,有太多的话要说,谁都明白,兴趣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而看看我们此刻实际的教学生活,恐怕抱怨最多的就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自我教课也提不起兴趣。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现实的根本问题。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主要从上课的角度向我们提出了几点提议,首先我们要将课上得趣味,何为趣味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正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我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种对课的描述很令人向往,说实话,要想使每一节课上得让学生感兴趣,也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样说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在那里还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学生没有兴趣,我想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自问一下,你自我对所讲的知识有兴趣吗,你有没有想过办法去创设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那里面我引用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感到自我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那里,我想到这一条提议更多地是促使我们思考,教师如何坚持对知识的兴趣,并且有强烈的职责感,仅有我们首先做到了,才会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不去做伤害学生心灵的事,才不会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

  第二十二条提议“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仅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很多的事实证明: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方向或者发展,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提议,他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你首先要有这个意识,期望教师们去争取自我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他还指出,你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有你所教的学生,例如一个班,两个班等,还应当有“你自我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异常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当成自我将来所从事研究的方向,当成一门科学来攻读。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要采取要善于动脑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坚持他们的兴趣,来促使他们在这门学科上更深入的思考。

  但不管怎样说,我们总会碰到在教学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经常会听到老教师讲这样的话: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接近那种无

  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仅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作为教师碰到这样的学生首先就要思考,是什么促使学生变成了这个样貌。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提议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要使一个人最终有一天发现自我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感和规律性的心境。

  第三十三条提议是写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年青教师的。归纳一下大概有三点:

  1、必须点滴地积累起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

  2、要培养自我有一颗敏感的心灵。

  3、要积累起必须的习题集。

  这条提议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异常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在这条提议里,他又提出了读书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的意义。他提议大家每个月要买三本书,一种是关于自我学科的,一种是关于人物传记的,还有一种是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这三种书对于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买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读,那么读又是为了什么呢,除了充实自我的精神生活之处,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我的智力大厦。读到那里,我有些惭愧,也有些后悔,参加工作以后我买了几本书,又真正读了几本书呢如果从参加工作以来都像苏霍姆林斯基说得那样去做的话,那么,此刻我的书架上也应当有近百本的书了。

  第四十三条提议“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这个问题不论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还是其它教师都是应当掌握的。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提出了我们应当像哪些教师学习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在不熟悉、不了解的情景下,应当选择哪些老教师呢他给了我们一条十分好的提议,那就是,你先看看学生的练习本。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练习本里的作业都完成的很好,那么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能够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

  其次,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学习人家的思想。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这一条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关键的,可是,作为我们年青教师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在向别的优秀教师学习的时候,全盘照搬人家的做法,也不管理解不理解,也不顾自我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结果别人的经验没有学到手,自我的特色也构成不了。我们要清楚别人取得那样的成绩,取得那样的效果,绝不单单是靠简单的行为所能到达的。“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种结果是单靠一项基本的措施就能取得的,实际上每一种结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几十种、上百种乍看起来跟所研究、观察、探索的对象相距很远的,甚至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决定的。”

  第三点,提高教学技巧,关键的一点是要提高自我的思想修养和学术水平。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我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在那里,苏霍姆林斯基异常强调了自我认识、自我思考、自我教育,也许这对于我们,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十七条:关于教师日记的提议。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写教育日记,因为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他用很多的自我和别人事例来说明记教育日记的好处,它能够使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去全面了解一件事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这是促进自我成长,提高自身素质的十分重要的一种手段。在上次学校要求班主任写德育案例的时候我就觉得无从下笔,当时真后悔在平时没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经过记日记的方式把平时发生在班级里或某个学生身上的事情记录下来。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自我真的是获益匪浅,它教会我作为教师应当如何去阅读,如何去学习,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争取学生热爱自我的学科总之,作为一名教师,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读书心得 篇19

  看完本书,我应该更深入地思考怎样做一名语文教师了。本书从母语、学生、读书、教材、研究课、素养、修炼七方面加以统领。

第一件事:认识语文的本质

  我们应该“敞开怀抱,品尝母语的味道,体会母语的性情——给自己一个机会,感动于母语,感恩于母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xx年起,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母语日。这番苦心,源于世界7000多种语言当中,每年有70种归于淹没。这听起来有些骇人听闻,但他事实存在的,就像亚马逊河流的热带雨林在逐年递减,如果我们再不重视也将走向消亡。正像窦老师所说“集体无意识”。

  我也要和窦老师一同呼吁:对母语要维护她自身的本色,同时要有一种深深的敬畏,在任何时候,这都应是我们最基本的语言操守。

第二件事:学生,教学的全部意义

  一节低年级的课例,老师总叫前面的几个同学发言,而其他也想得到小红花的孩子一次次失望。下课后孩子向老师索要老师不给,还说:“你要在课堂举手发言才能给呢!”这真是够讽刺的。还有的老师动不动就在孩子脸上贴上一个小星星,动不动就拍手欢呼:“你真棒!”之类的“闹”课。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注意在表彰一些孩子的时候,要照顾到另外一些孩子的情感。要小心轻放每一个孩子的心。

  在课上要学会倾听,目前一些研究课热闹大于宁静,言说多于倾听。有一些教师甚至听不出学生读错说错的内容,这怎能谈得上指导学生。所以,学生要学会倾听,为人师表的教师率先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

第三件事: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

  这一点是窦老师一直以来的提倡,“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

四、教学中融入情感、社会等其它非智力因素

  新课标要求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相互竞争等,老师要在教学中适时鼓励并组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合作竞争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与此同时,老师也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比如,告诉学生遇到生词或难句时不要慌张,保持冷静,也不要急着查字典,应该采取恰当的猜测、断句、推断等技巧来解决具体问题;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设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记录自己的学习成绩,适时地从正反两面鼓励自己等等。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阅读训练很重要,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提供可供学生自己从文章中提取所需信息的策略和方法以及技巧。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可以培养的,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再能够自如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只要坚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词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我们知道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在中考中占有相当重的比例,不难看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时代对中学生提出的要求。新教材的不断改进,英语教师应以新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认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设计兴趣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项重要保证。为了更好地完成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之前,我尝试着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与之密切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题,让学生以这些练习题为引导,教师以轻松明快的节奏创设出快速度通读课文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这其间选择重点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以利于获得更好的学习英语课文的信息,对下一步的英语阅读教学任务作好铺垫。教学中也可使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投影片、多媒体计算机等,充分发挥了它们拥有的效能,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调节了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气氛,学习英语的兴趣会越发浓厚起来,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二、强化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训练

  英语语言素材积累的不够,在交际中会造成尴尬的局面。那么怎样解决英语语言素材积累的不够的遗憾呢?这就需要中学生从阅读中进行积累,也要求英语教师进行强化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训练,语言积累多了交际能力也就提高了。在阅读中,我引导学生以前面的练习题为教学语境去理解词语的意思,由原来的逐词阅读变为句子阅读,近而抓住课文的主要语句,串讲课文并要求学生复述,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本领。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对初中学生来讲不是不可拥有的能力,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自学方法进行尝试性自学,用适合学生自己特点的自学方法去掌握阅读的方法同时,使用自己的语言及同学们容易理解的方式来对阅读材料进行讲解。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自学能力有了相应的进步,当然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加强。

四、运用互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首先,教师要大家默读一段课文,然后结合这段课文,向大家明确地示范如何抓住课文的主题做总结,如何围绕课文的中心意思提出问题,指出需要注意的词组和句型,以及如何预测下文的内容。在教师示范之后,学生就下一段课文来练习使用这些理解策略。教师安排学生轮流做“小老师”,在大家默读完一段课文后,这个“小老师”要象教师那样带着大家讨论和分析课文的内容,包括就课文内容提出合适的问题要大家回答,总结此段课文的主要内容,澄清难词、难句的意思,以及预测下文内容等。其他学习者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讨论中来,包括:

  (1)对其他学生的总结做详细的解释或评价;

  (2)回答问题并就课文内容提出其它问题;

  (3)评价别人对课文内容所做的预测;

  (4)就自己不清楚的内容请教别人,要求他们给予明确的解释;

  (5)帮助他人解除对课文的误解,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学习。

五、阅读中渗透作文教学

  大纲指出:“在英语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就是说,从阅读中学作文,学生理清了课文的思路,训练就要深化。从缩写到仿写,从仿写到创作举一到反三,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完成了知识的迁移。这样枯燥的麻烦的学生恐惧的作文训练,就融在了阅读的学习之中。

上一篇:2024草船借箭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1篇) 下一篇:2024高中老师阅读心得体会(模版32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