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美术老师的心得体会篇一
通过为期七天的培训学习,自我感觉收获多多,小结如下:
深化了本学科基础知识,加强了对本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理解,掌握了本学科的一些发展动态,了解到本学科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提高了自身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以及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学科教学或教育实践能力。尤其是听了丁玉祥老师的有关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及学生能力的培养课,使我深深体会到新课程更加凸显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到自主学习并不等于学生的自由学习,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有合作休息价值的内容,引导好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的本领,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另外听了单锦浦老师有关初中试验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课,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在美术当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技能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多位教师的经验的传授,使我在现在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此次“千农教”的全体学员都来自教学第一线。通过集中理论学习,使我们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在培训中,我们一道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课堂上的各种困惑和行为进行理论的诠释和深刻的反思,使我们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发现了各自的差距与不足,对原有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通过培训,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需求。
的合格教师,我认识到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更新,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这样的培训非常及时,平时忙于教学,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读书,来到这里一下子听了那么多课,看了那么多书,记了厚厚的笔记,回去还得慢慢消化。使我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在十多天的学习过程中,全体学员合作学习、共同成长,成为一个亲密和谐的学习大家庭。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培训结束,就是我们新的合作开始,以后一定要互通信息,保持联系,我们的心是永远连在一起的。都是在这样轻松、积极、合作、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这样的良好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了。可以说,我们进行最多的活动就是看活动、评价、讨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式,他让我们将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再让这些总结后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的成长。
总之,经过这次的学习,我的意志品质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历练,使我在这短暂的学习中获得了一笔精神财富!不仅如此,培训学习所获得的更是一笔精神财富,我想,虽然我们要毕业了,但是我们仍然会孜孜不倦地学习,充满热情地工作,让这结束之时成为我又一崭新的开始。
最后让我校领导表示忠诚的感谢。感谢领导们给我这次学习机会!
美术老师的心得体会篇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性和理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需要充分发挥这两者的优势。而沉淀着深厚人生阅历的老师更是助力我们成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前不久,我和一群同学一起去看望我们的美术老师,此行颇有收获。下面,我将分享这次经历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回忆过去
一进学校大门,我便迅速地被带回了几年前那个满是欣喜和焦虑的初中时光。“美术老师还是那么耿直呢!” 我回忆道。当时,为了上好一节美术课,我得抢在早晨5点起床,早早地跑去了学校后门,再等到6点半左右老师下班进校门,一边揉着困睡的双眼,一边拿着手绘画作业等待老师点评指导。再想起那段岁月,我不禁又觉得自己太傻太天真,但也由衷地感谢老师关注、指导和鼓励。
第三段:老师的经历
到达老师家后,老师招待我们茶水,开笔谈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想不到他曾是一名青年教师,理想高远,执着教育事业,却因功利性风气、校园暴力等因素,痛哭流涕地离开了教育岗位。正是因为自己的遭遇才更加认识到教育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付出,也更加珍惜每一个难得的良师益友。我们的内心仿佛被老师那份深深的自省与坚定的信念洗刷了一遍。
第四段:交流体验
在听完老师的故事后,我们也开始发表自己的真情畅谈。我们提出的许多问题或许是平常的、琐碎的,但却可以突破我们某些瓶颈、解决我们某些顽疾,或者在心中稳定一个归宿。通过与老师的真诚交流,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道路,受益匪浅。
第五段:收获与感想
此次看望美术老师的经历,让我们大家都感受到了初心、感恩和责任。我们感受到恩师教诲,同时也从老师的支持与鼓励中获得了勇气和动力。他告诉我们,对于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坚信自己,坚持不懈,总有重获领悟的一天。而我,在这次经历中也体会到了一种是司空见惯的人生智慧:坚守初心,方得始终。
总之,看望美术老师的一次体验让我们更加珍惜珍爱那些曾经支持和教育我们的人。虽然现在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但对老师的感恩之心不会改变。我们会继续努力,积累经验,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同时也许可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参与社会建设、贡献聪明才智,成就自己也成就人生。
美术老师的心得体会篇三
我就如何改善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在阳光下得到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分重视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个体对美术的体验。致使大多数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从而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却不敢表现、展示自身的才能。针对这一现象,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多勇气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身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的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
上《我们的社区》一课时,孩子们都动手了,只有一个孩子看看别人再看看自身的彩笔,却不动手。从他的眼中可以看出他很想动手却又不敢动手。我到他身边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生活在农村是刚转来,我不知道怎么画社区,怕画不好同学们会看不起我,我也不想画不是我家乡的东西”原来是怕表现不好,看来这孩子很没有自信。于是我请他说说他的家乡,他说到了老家的房子,一座座独家小院像别墅一样排列,农闲时村里组织唱大戏,人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听着孩子的表述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你把你的老家说得像画一样美老师相信你也能画得很美,你希望老家变成什么样都可以画,相信你一定能把它表现的很好。”这时我看到孩子满眼的激动。他终于画出了一片瓦房,房子前头装上了健身器,老人们在健身,虽然不是很美,但他敢于动手表现就是较大的进步。当画好的同学上台展示自身的画时,他也勇敢的上来了,我当众表扬了他,我看到了他自信的笑脸。
孩子能根据自身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创造出很多图式表现自我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虽然不是很像,有时很不像,但象征性十分明显,它表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对于这种创造性、表现能力,我们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加以肯定和赞美。如果教师对于这些自认为的不合适严厉的让孩子纠正,那将较大的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以至于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但也不是不改而是要给他讲明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可以使自身的作品更优秀。
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的给孩子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有效的学习,大胆的表现自我有较大的作用。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一份自信。
另外在美术作业评价中我打破了原来的等级制,采用在作业上粘贴小标志和评语的方式。如评价作业,我会贴上一朵小花表示有进步,贴上一颗红星表示有创新,后面再加上各种评语,如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的设计非常独特,你的色彩感觉很棒,遇到一些比较难认的字我会再加上一些拼音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老师师认真地对待他们的作业的同时使学生更有自信心。
课改以前,美术教学中只重视对作业的评价,是一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教学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过程,因为相似的教学结果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细微的差异又将导致教学结果发生巨大差异。因此,仅仅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不能反映教学的价值。《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美术能力与水平只有在美术活动中才能全面体现,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特别适合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活动评价方式: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术、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我也会让学生在作业后边写上自身这样画的设想,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作业,了解他的想法及创作过程,将作业结果与这些联系起来进行评价,正确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能使他们感受到成功感、提升自信心,对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心理学表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产品,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身独特的方式来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
记得曾教过一个学生,上课不爱发言,老师问他也不回答,每次的作业不是空白,就是乱涂。我也很想拉他一把,因此经常在旁边指导,我在时,作业还好些,我一走,他就又开始不画或乱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在自身本子上画各种恐龙,非常漂亮。当时就想:他还是喜欢画画的,只是对美术的其他内容兴趣不高,兴趣比较单一。接下来一节美术课,一上课我给学生展示了很多恐龙的图片,学生在赞叹之后就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老师从动画片里给大家找来的恐龙图片,我们班也有一个画恐龙的高手。接着就把他介绍给全班同学,面对全班同学他的脸红了,在鼓励下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恐龙的图画,这张画让同学们震惊,大家对他的画发出惊叫得声音,那时我看到他眼角闪过的自豪。下课后我找他单独谈话,告诉他:光光画好恐龙是不行的,美术中还有很多内容等着你去学习,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学得很好,还能在美术比赛中得奖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经常注意鼓励和表扬他,他也逐渐的喜欢上了美术课,也更爱动脑,更爱动手了,在区里的科幻画比赛中,他还得了奖呢。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肯定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使每个学生对自身充满了信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评价标准,对学习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同时引导学生从纵向来比较自身的转变,发现自身的优点,通过评价可以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发展。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一条就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从中反映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在美术教学中,我改变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先在自身的作业背面写上自身对作业的评价,然后再到讲台前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评价,觉得自身哪儿画得很好,哪儿还有些不足,需要怎样改才好。同时,也让其他同学帮他出出主意。通过自评,促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反思,了解自身的长处、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有时还会采用互相评论的方式,在二年级的《假如我是巨人》一课中,先将全班的作业展示出来,接着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小矮人的贴纸,让学生将贴画贴在自身认为最好的作业上。然后问他们:你将贴纸贴在哪张作业上了,为什么贴在那儿?还有哪些地方不够好?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在轻松氛围中通过互评,能正视自身、尊重他人,同时提升了他们的鉴别能力、分析和表达能力。我发现,加强了自评与互评以后,课堂气氛和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学生加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学会了宽容,理解,加强了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兴趣。
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会很灿烂!改革评价方式,通过评价推动学生的发展,成了摆在每一个美术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架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桥梁,充分发挥评价推动学生发展的功能。通过教师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开展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检测评价学生,将会把美术课堂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美术老师的心得体会篇四
7月16日在我们镇组织的美术教师培训中,让我深切地认识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第一线的美术教师,只有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富有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自我感觉是受益颇多。本次培训中有柳桥幼儿园的李纳老师主持。从美术、创意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指导。也就是说怎样去上美术课。
在美术培训中,我们首先想从中理解了什么是创意以及美术教学活动的形式。
一、预设课程,老师以《十二生肖》为例来进行举例说明,让我们理解更透彻。
二、生成课程分为三点,首先教师生成、幼儿生成、师幼生成。在生成中我了解到活动的准备很重要,首先考虑老师准备和物质准备这两方面。我从实例中和体验中去学习到了其中的方法。
三、活动过程,
(一)首先丰富孩子的表象;
(二)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创意想象;在其中我们要掌握这几种方法有添加法、谈话法、游戏法、整合法、操作法、临摹法、游戏法等,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会应用自如。
(三)怎样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从中我掌握了几种指导方法,有借形想象、借景想象、借物想象。
(四)作品的评价与展示,这一环节也尤为重要,孩子们即欣赏,又得到鼓励和自信,这不仅使自己更加有兴趣去完成自己今后的美术作品。而且能促进儿童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
美术老师的心得体会篇五
就是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引导幼儿发现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图像,表达自己的认识,是创造性美术的活动的重要特征。期间,教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从幼儿己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出发,遵循幼儿在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帮助幼儿不断克服障碍。
幼儿知识技能水平与其生理特点有着密切关系,例如,3岁幼儿一般画头手人,是由于观察力较笼统;4岁幼儿常画正面直立两手平举的人物,又是由于对空间的判别还停留在上下。左右两个度上;6岁幼儿开始画侧面人的简单动态,反映了幼儿对倾斜。透视和前后关系的初步认识。幼儿从一种认识水平发展到另一种认识水平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的教学过程即在两种认识水平之间为幼儿搭建一个个距离不太大的阶梯。幼儿每前进一步,既是上一步的发展,又是下一步的准备,为此,我们必须观察和研究幼儿在两个阶段之间面临哪些问题。困难,按难易程度进行安排。
2、改变传统的运用范例。示范和讲解等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运用范例统一图像,这用教师单向的示范与讲解来阻止矛盾冲突,要求幼儿按自己的步骤与方法,这种看来既省时又简捷的方法,似乎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抑制了幼儿的创造,会使幼儿产生没有自己的想法,盲目服从权威的心态,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幼儿时期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帮助幼儿积累各种经验,比形成概念更切合幼儿的需要与可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必须认真地设计提问,组织讨论,变教师单向地传授知识技能为师生创造性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讨论中培养幼儿将过去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养成他们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认识,乐于表现不一般的认识的习惯。
1、选材应适度新颖
幼儿的学习是非常情绪化的,与兴趣有极大的关系,要使幼儿对学习保持稳定的兴趣,教材必须新颖,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十分注意把握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适度,要力求既与幼儿己有的经验有关,又有足够的新鲜感,使幼儿感到既不陌生又很新奇,愿意主动去获取新的经验。例如,3岁幼儿尚未具备有目的地选色意识,教师可从鼓励幼儿大胆地调换颜色入手,使幼儿逐步体会五颜六色真好看,从而使幼儿对颜色产生兴趣,进而有目的地选择颜色。有些小班教师担心幼儿选错颜色,就给幼儿规定用某种颜色画某种东西,甚至为了怕幼儿涂错颜色,把其它颜色都拿走,结果幼儿对并没有对颜色产生兴趣。到了中班,在己具备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的能力时,却对颜色刺激的敏感性明显下降,仍机械地按小班时老师规定的颜色去选色。由此可见,超越了幼儿的认识,过早地教给他们一些今后自主发现的东西,就会使幼儿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
2、引导幼儿思考
我们常看到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总希望幼儿作出正确的回答,如果答错了,教师就采取不置可否的态度,再请其他幼儿回答,直到答对为止,并把少数幼儿,有时甚至把一。二个幼儿的正确答复当作全班幼儿已经掌握的知识,这种提问的方式,对答对的幼儿来说,只不过是重复己有的经验,对答错的幼儿来说,仍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对没有机会回答的幼儿来说,更没有参与到讨论中来,却毫无收获。因此,老师应明确提出问题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幼儿回答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要调动幼儿的思维。引导大家来参与讨论,积极思考,在比较中,建立新的知识。就美术来说,同样老师不要怕幼儿画错或做错,应鼓励幼儿大胆地画,即使画错,也可在判别中逐步纠正。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一幅没有想象的作品,不会是幼儿的作品,更不会是好的儿童画,幼儿总会冒出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他们常把自己想象成最喜爱或最崇敬的大人,如爸爸。妈妈。警察。机器人。边画事物,幻想着上天入地。变大。变小。这种幻想反映了幼儿急于快快长大,更多地认识世界的需要。幼儿之所以喜爱美术正因为它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地表现幼儿丰富想象的活动。幼儿的丰富想象又与成人的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老师经常用〝像〞或〝不像〞去评价幼儿作品,或用标准图像去要求幼儿,那么幼儿的想象就会受到抑制。幼儿美术活动,不仅能激发美感。陶冶性情,而且涉及到幼儿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智能。知识及身体发育诸方面,所以任何一个美术活动都应从培养学习兴趣出发,重视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力求使对幼儿终生有益的多种因素得到发展,使整个活动过程成为幼儿不断探索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使他们逐步地成长为一个有能力。有信心。有意志的人。
美术老师的心得体会篇六
作为一位美术老师,我深知素描是艺术创作的基石,也是培养学生绘画基本功的重要环节。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对素描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学实践中,我不仅学到了技法和经验,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人生的智慧和美的真谛。以下是我对素描艺术的心得体会。
首先,素描是观察世界的窗口。素描艺术要求我们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更真实、更深入的细节。在教学中,我常常告诉学生,要重新审视周围的一切事物,用心去观察。举个例子,当我们要描绘一只花朵时,只看表面的颜色和形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仔细观察花朵的细节,如花瓣的纹理、花蕊的细微之处等。通过这样的观察,我们不仅能够画出更真实、更具立体感的作品,更能够培养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使我们真正感知到身边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其次,素描是思维的凝练。素描艺术要求我们对事物进行简化和抽象,通过线条的变化和阴影的表现来表达形体和空间。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不拘泥于形态的复杂性,而是要触摸到物体的本质,抓住其主要特征。例如,画一只苹果,我们可以将其形状简化为一个椭圆,然后通过线条和阴影的处理来表现光影和质感。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绘画中提炼出关键信息,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的敏锐度。
再次,素描是情感的表达。绘画不仅仅是模仿现实,更是通过色彩和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让素描作品具有个人独特的风格和情感。举个例子,在画一幅风景作品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线条和阴影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如柔和的线条和温暖的色调可以通过表达宁静和温馨的感觉。素描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更能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使观者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心灵与情感的交流。
最后,素描是自我表达的途径。在素描中,我们可以通过自由的创作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拘泥于技法的规范和模式,去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无论是线条的变化、色彩的运用还是构图的创新,都可以成为我们表现自我和展示个性的方式。通过素描,我们不仅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才华,更能够在艺术创作中找到自信和使命感。
总之,作为一位美术老师,我深知素描艺术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绘画的技法和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素描艺术,学生们能够更加敏锐地观察世界、思考问题,更自由地表达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艺术家。我相信,素描艺术将一直陪伴着我们,成为我们创造艺术与审美的终身伴侣。
美术老师的心得体会篇七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对美育有着深刻的体会和领悟。美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审美情趣和思考能力,让他们从艺术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我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和思考,得到了以下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美育是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重要途径。绘画是一种融合了创造力、空间感知、触觉等多元智能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教授绘画技巧,我希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在每堂课上,我会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绘画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多元智能,从而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
其次,美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绘画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和细致描绘对象的细节,这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细心程度。同时,绘画过程中的思考和创作也需要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例如,当学生绘画风景时,他们不仅需要简单地描绘山川河流,还要思考如何运用光影和色彩来表达自然的美感。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得到了提升,他们也更加懂得用艺术的语言去思考和表达。
此外,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和社交能力。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对世界的感悟和情感的表达,它们能够激发观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在绘画过程中,我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画作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在每堂课结束时,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展览,让他们有机会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这样的交流和展示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也能够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最后,美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绘画作为一门文化艺术的学科,需要学生了解和熟悉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在我的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同时,我鼓励学生在绘画中进行创新,并不断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材料。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开发和提升,他们也更加敢于冒险和尝试。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美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和价值。美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绘画技巧,更是培养他们多元智能、观察力、思考能力、情感交流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美术老师,我将继续努力,并不断探索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美育教育。我相信,通过美育的培养和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艺术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价值,收获他们独特的美丽成长。
美术老师的心得体会篇八
我常常会问小朋友喜欢画画吗?从我自己是个孩子,到我自己的孩子,和我的几百个学生孩子经常是肯定的回答。可见,孩子都是喜欢画画的。不过,时间长了,我就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喜欢画画孩子的比例在降低。我如果问幼儿园的小朋友,你爱画画吗?你会画画吗?他们百分百的用非常肯定和快乐的语气回答:“爱--- 会---”,如果问小学生,他们回答“爱、会”的比例下降,不过回答爱和会的,依然语气坚定而热烈,但是越大的孩子就会更多的不爱、不会。
我认为,首当其冲该负责的是家长及身边的人。首先,家长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读懂孩子,幼儿园的孩子的涂鸦,其实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的表达和情绪的宣泄,而且孩子会很快乐的拿给爸爸妈妈分享,可家长看不懂也懒得去仔细的问孩子,只是敷衍的说,“不错不错,玩去吧,妈忙着呢!”孩子正想跟妈妈讲解画的热情也被家长浇灭了。我的孩子聪慧拿勺子开始就会拿笔,他画过的纸到四岁时,已经有一箱子了。我从未批评他一句。更不会用像或不像去衡量他,只要了解他的想法,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是孩子没有想法,但在家长饶有兴趣的追问下,他会去一边说一边想,编造自己的“后想法”。有心的话家长可以用笔记录在画的下方或背面,成为孩子一生的素材。(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虽然孩子们的画比较抽象,但是他们已经开始使用他们的大脑来思考,来观察世界,来表达他们的心声。因此,父母应该鼓励他们,让他们的天赋和灵性充分发挥出来,而不是渐渐地被消磨掉。
还有的家长和老师非常注重孩子的艺术教育,他们喜欢给孩子做示范,经常让孩子临摹简笔画。父母们这些“好心”,实际上可能适得其反,今后孩子可能一动笔就是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太阳永远是一个模样,房子也永远是三角形的顶,孩子的创造力被限制,他们不再愿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想象的大门也从此关闭,以至于今后没有范画,孩子就画不出画来(我的孩子画草永远是三根线),原本喜欢画画,可以一口气画出很多稀奇古怪玩意的孩子不会画画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逐渐的对绘画失去了兴趣。这就是孩子越长大,反而越不喜欢画画,越不会画画!
学校和社会上的部分美术机构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老师会因为孩子的画涂色不均匀,有太多的小白点,颜色也总是涂到打印好的图片的外面,等等的理由来批评孩子或是不表扬鼓励。老师也许希望家长训练一下自己的孩子,争取做到画面整洁,干净。----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搞幼儿教育的老师应该比我更懂孩子,孩子涂色不均匀,有白点,涂到线外,那是因为她还太小,小肌肉不够发达所致,这并不重要,随着她的长大她会做得很好,重要的是孩子的画面有没有奇思妙想,有没有丰富的联想,可是现成的画让她去涂色,孩子的奇思妙想到哪里去体现呢?即使在专业美术学院,也有很多老师认为:画面越干净,内容越空洞,画画是不讲究整洁的,工艺类可能会这样要求吧!孩子的任何一点创意都应该得到大人的鼓励和赞扬。比如可以把孩子作品的评判标准分类,有的孩子颜色涂的好看,可以评最佳色彩奖;有的画的很大可以评最佳构图奖;有的装饰的很漂亮,可以评最佳装饰奖;有的创意独特,可以评最佳创意奖;奖项很多,人人都可以得奖,都可以给予鼓励,为什么一定要表扬一小撮,打击一大片呢?每一个孩子都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展示区,他们的每一张作品都会展示出来,所以孩子们最快乐的一瞬就是将他们刚刚画好的画夹到他们自己的展示区!(我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就很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展示区。)
我认为家长要慎重选择美术教育机构,最好能亲自从头到尾去听老师讲一节课,至少透过这节课你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理念和教学模式,还有对每一节课精心准备的程度,教育无小事,希望家长一定要慎重选择,切不可抱着反正是画画,随便送到那里学着玩的态度,以免耽误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