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教师读书心得篇一
拿到这本《致青年教师》在桌子上面了好久才打开看他,在书的自序中看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话时,有点受惊。因为我从开始教学至今还没想过如此深层次的问题,只是因为喜欢教书,喜欢面对一张张孩子们纯真的面孔,而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而在一个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也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对我的职业生命负责,我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
虽只读了短短几十页吴先生的书我自己心里就有许多感触: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团结、正气、奋进的集体,才能鞭策我们的进步;只有积极、向上、阳光的形象,才能让我们有更多发展的机遇。我们青年,是真正要自觉起来维护这个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然而,优秀集体的全面塑造,良好集体形象的建立,绝非旦夕之间、轻描淡写即可成就。它需要我们青年教师每个人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需要我们关注细节,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
因为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具有服务精神的教育。服务不仅仅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种奖品和一句赞扬,真正的服务应该在课堂。比如:你是否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了;课堂上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了;你为学生提供学习方式了没有?学生这节课有发展吗?这种隐性的服务理念应该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服务。
只有具有感恩意识的人,才具有奉献爱心的精神。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感谢社会给予我的这个崇高而又伟大、稳定而又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令所有人敬佩。第二,要感谢在各个岗位上做奉献的纳税人,无论是工人还是个体劳动者。既使他们起早贪黑,生活无着落,也在为我们提供着经济保障,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他们的子女。第三,要感谢我们的学生及其家长,因为教育的产品是服务而不是学生,而购买这个服务的是家长,家长是学校的上帝。而消费者才是推动产品不断更新和质量提高的最强大的动力。所以,感谢家长,因为他们的选择,我们的工作才多一份安定,少一份危机;因为他们的选择,才为我校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基础。第四,要感谢我们的同事及生活在你周边的每一个人。
教师是最需要读书的职业之一,教师要教好书就必须多读书。
魏书生初中毕业,却达到了融合贯通左右逢源的境界,培养他的是书籍;李镇西在被问及为什么有这样的成就时说:我就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苏霍姆林斯基更是认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教育匮乏、苍白的状态,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把阳光散布在别人心里;读书,能够使教师思考人生,改变孤独、麻木、灰色的人生状态,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层次,才能赋予课堂激情和智慧,才能赋予课堂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才能不用再谈“职业倦怠”。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我们行为永远的准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考虑孩子们投在我们身上的目光,应该考虑我们该给孩子们展现些什么。我们应该关注我们言行中的细节:
表现出我们的激情,因为激情不仅会被感染,而且是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展现一种好的态度,表现出你的喜爱、关心和尊重,因为态度是会影响的。
我们的事情别总让学生做,因为孩子们是有思考的: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吗?我们会着装整洁、得体、精神,言谈、举止文明,因为孩子们是会观察和欣赏的。
升国旗时我们会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因为孩子们也关注你的热爱和信仰。他们有了信仰,我们才好教育。
我们一定不会在教室和学生集会场所吸烟,接打手机、喧哗,更不会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更会保持办公室整洁。因为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的维护,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是会跟我们学的。
我们是能够尊重学生人格的。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和孩子们的尊重是相互的。
随手关灯、随手关紧水笼头是不难的,节约纸张、爱护教学工具是自愿的,我们节约的习惯是带给孩子们最朴素和最美好的礼物。
遵守时间,遵守诺言。我们对规定和允诺的实现,带给孩子们的将是一生接人待物最厚重的体验。
说我们是“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也说明我们有精力去学;“教师”说明要传授知识,更说明我们需要有更精湛的传授技巧和更高超的教育艺术。
我们青年教师应该对自己负责。作一个青年教师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我们经常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老年教师中多数人对工作的发自内心的热情和丰富的业务经验;但又不满足于同他们的竞争——作为青年人有理由对业务的质量有更高的追求;业精于勤荒于嬉,我们会时刻警惕容易在自已身上滋生的颓废与懒散,永远没有满足之时,就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的教学还没有尽善尽美,我们需要更多的锤炼。
我们会备好每节课,参与好集体备课。我们的从容和自信,反思和提高,都来源于这里。
我们会互相多听课,青年教师杨恒奇说过:“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由人及已会很有收获。
我们会关注孩子们的每一本作业,因为他是孩子们学习收获的晴雨表。
我们会尝试着改变,让我们的教学方式逐渐让孩子们喜欢,让我们的教学成果更加丰硕。
我们在脑海里总会有一个信念——做名师。并为它做好每一个细节。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教师读书心得篇二
“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它的亮度就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在一次的读书分享会上,我被这一段话深深吸引。从而有缘邂逅《致青年教师》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后,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通过读《再版前言》、《自序》,我了解到本书是作者吴非老师工作三十年来对教育工作的思考,他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我们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全书内容深入浅出,通顺流畅,读着读着会让人感觉特别的亲切,宛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正在同我们青年教师促膝长谈:生动典型的案例,是那么的真实、亲近,仿佛就是发生在我们班的故事。
清楚地记得刚接手这个新班时的一幕幕,对学生性格的不了解,学生课堂上纪律松散、调皮捣乱,学生课后作业拖拉、欠交,学生考试考的不好……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惑着我,让我感到诸多的不适。我如坐针毡,眼前一片迷茫。心中想到一条捷径“多让他们做题目”。于是课后,我花时间去找题目,课堂上,我一边让学生们做题,一边拼命地讲解,自己觉得各种题型都反复练习了,学生应该不会太差。可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很多的学生考起试来,还是不会写。我质疑自己,我不是都讲到了吗?那又是哪里出了差错呢?怀疑学生,是基础不扎实还是课堂上根本没理解?为什么还是不会呢?原来一切都是我自以为,我自以为我讲到了,学生就应该会,可是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好比吃饭,没有经过咀嚼,怎能消化。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教育的特征是“慢”,教育是“慢”的事业。把所有的知识一下子塞给学生,把学生的大脑当作装知识的容器,学生会精神疲惫,导致丧失兴趣,甚至厌学。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读完整本书,我感受到了吴非老师的智慧与大气,感受到了大师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践行着不平凡的理想。我清楚地认识到一位优秀的教师应有宽广的胸襟,敢于追求理想,拥有终生学习的理念。
“教师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一位优秀教师的心境,就如同大海一样辽阔,如同长空一样高远。只有教师的心胸博大,那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学生的乐园;他所教的学生,才会愉悦的开垦自己的心灵。”教师在教学中不光是扮演传授知识的角色,还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面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拥有爱心、耐心,宽容对待。如有学生迟到了,别为难他,让他进教室。因为学生迟到了,内心一定很不安,能站在教室门口,那也得需要很大的勇气啊!教师用宽广的胸襟对待学生以及身边的人,无形中透露着教师不凡的气度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些将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影响着学生,学生也将心胸开阔起来,不自私,不与别人斤斤计较。
我们的学校是个有文化、有故事的地方,《成长记录本》是我们学校追求的特色之一:首页安排了“我的理想”专栏,学生用稚嫩的语言表述着自己的理想,每每看到,都能触及我的心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我们所从事的是基础教育,我们应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吴老师谈到:“理想让我活着。如果没有理想,不只是教育,任何一种职业也会是无趣的。人的选择如果过于现实,必然领略不到诗和梦的美”。这句话给我启发很深,教育是理想的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人格。教师不要受外界浮躁之气的影响,把功利心带到学校这片圣洁的土地上。我们应该更注重人的教育,给学生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让我们一起心存美好、心有理想,去领略诗和远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到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就看你持一种什么态度,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智慧。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向名师学习,向有经验的长辈学习,向网络培训平台学习……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一定要热爱学习。读书就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一位爱读书的教师,从内到外彰显着独特的气质,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博览群书,用亲身行动唤醒学生的读书欲望,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我们的教师千万不要成为那个只喊学生读书而自己不读书的'人。近年来,我校加入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通过语文主题学习,我们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课上,我们遵循“三讲三不讲”的原则,注重“一课一得”。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全文篇幅长,常规备课关注:环境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握重点语段,感受人物品质……我们在整合备课时,进行了合理的取舍,把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定为:长文短教,把握重点语段,感受人物品质。学习方法是看全篇,抓重点。教学流程:激情导入,理清层次——品读重点语段,感受人物形象——回归全文,梳理层次关系——拓展阅读(语文主题丛书《巧送药品》),强化学法——简单总结。这节课上,学生2/3的时间用在了阅读上,课内阅读量增加了一倍,从两篇课文的学习中充分感受到了英雄人物的品质,语文能力从阅读实践中得到了提高。
追寻着吴非老师那束光,品读着《致青年教师》这本书,让我如沐春风,使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心怀理想,不懈追求,追寻心中的那片光,朝着教育的理想不断前行!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教师读书心得篇三
暑假,有幸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感触触颇深。
吴非老师以平易的语言,将自己教书生活中那些生动典型的案例,一个一个展现在我们面前,书中很多宝贵的意见能让我们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阅读这本用心灵浇灌的文字,就如同与一位智者在彻夜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
在人生必经的岁月里,青春的印记弥足珍贵。在灿若繁星的时光中,流逝的是青春的光阴,记录的是思想的沉淀,而正是信仰支撑着青春的脚步。信仰是呼吸的空气,信仰是沙漠中旅人的饮水,信仰是我们心中的太阳。正值青春的我,怀揣激情和梦想,走上了教学的工作岗位,工作七年有余,心中一直坚守者那最初的信仰——示人以美好,授人以希望。
在第一辑中有一篇名为《做个有胸襟的教师》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吴非老师写道:“教师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一位优秀教师的心境,就如同大海一样辽阔,如同长空一样高远。只有教师的心胸博大,那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学生的乐园;他所教的学生,才会愉悦的开垦自己的心灵。”
教师在教学中不光是扮演传授知识的角色,还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面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拥有爱心、耐心,宽容对待。如有学生迟到了,别为难他,让他进教室。因为学生迟到了,内心一定很不安,能站在教室门口,那也得需要很大的勇气啊!教师用宽广的胸襟对待学生以及身边的人,无形中透露着教师不凡的气度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些将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影响着学生,学生也将心胸开阔起来,不自私,不与别人斤斤计较。
同时,吴非老师还指出有的教师心胸狭隘,总会把同行贬得一文不值:同行爱好读书,他马上就批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同行发表了几篇学科论文,他就说“评价教师还是要看课堂教学”;看到同行上课受到好评,他又会说“只能上课不搞科研是不行的”;而如果自己样样不如人,什么都比不了,他甚至又会说“没有生活情调又有什么意思“。这些事情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举步维艰。这就让我想到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我刚看这本书时,还不以为然。现在走上社会,到处都能看到不如意的事,有时不敢“冒尖”,有时不得不藏拙;工作上取得一点成绩,免不了要看小肚鸡肠们的脸色……然而,自己对别人,则尽可能地做到一片坦白。我的人生个样就是:简单做人,真挚待人,平凡人生。我对学生说过,我要说到做到,一视同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为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吧。
追寻着吴非老师那束光,品读着《致青年教师》这本书,让我如沐春风,使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心怀理想,不懈追求,追寻心中的那片光,朝着教育的理想不断前行!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教师读书心得篇四
吴老师在书中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六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该具有的理想和素养。
如在《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里,吴非老师说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当无法抑制自己的的激动和伤感时,就让我们的眼泪流出来作为老师,我们要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老师。说实话,面对学生,我笑过,也哭过。我曾为学生那纯洁善良的心灵感动得流泪,也曾为他们中一些同学的不争气而伤心落泪。事后,我还埋怨自己太没出息,感情太脆弱,但看了吴非老师这篇文章后,我明白这是我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作为教师,就是教学生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人,而不是一个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冷眼处之的人。如果我们教出的学生都是冷血动物,那么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认为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关注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发现真善美的引导者。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们领路人,我们还要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原。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所以说,教师胸怀博大,学生自然就“大气”。这其实跟我们常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一个道理。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能事事斤斤计较,不能嫉贤妒能,不能心胸狭隘,我们不妨也做一个“肚里能撑船”的老师,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做一个专业知识和能力很强的老师。工作中只有爱我们自己专业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优秀教师一定是一个与书为友,勤奋好学,博才多识的人。只有这样,我们心里的底气才足,我们也才能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为学生照耀他们的人生之路。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识面很广,兴趣很多,如果我们老师还停留在原来所学的知识层面上,不多一些一技之长,那就会变成我们自己与学生不合群,从而被学生所疏远,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当远远高于学生,还要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十八般武器,不需要样样精,但起码能通一些。在当前新大课改的形势之下,我们老师更应当表现得比学生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用我们的智慧照耀学生面前的道路。
读后感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教师读书心得篇五
刚刚步入教师的职业两年,从小就觉得老师是特崇高的一个职业,小时候对老师也是常常抱有敬意之情。但是真正成了一名老师之后才发现老师其实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但却是一个充满艺术的职业,因为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学会与人的相处,自己的品格常常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也许以前在自己做学生的时候觉得懒散一点并没有什么,但是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塑造着学生的为人处事方式。想到这里,不禁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但是在实践的教学中却是充满了各种的困惑。
无意中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他以自己的丰富经验给青年教师提出很多好的建议,以及对教育的深层阐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这本书解答了我很多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看着吴非老师自身的经历,仿佛让我看到一个老教师走过教育之路的背影,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在书的自序中看到“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话时,让我有点惶恐。也许当初我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对教师的职业好感,或者说是对校园生活的亲睐而走上了教学的岗位。现阶段的工作热情更多的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的心态上,真的不曾想过自己教师的职业生命。读完这本书后,让我对教师的职业生命开始有了思考。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应该以一种谦卑的姿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这样才能让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才能让我们有更多发展的机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我们应该多向同事学习,多去听听别人的课,甚至听一些不是同科目的课,看看那些老师是如何带动课堂氛围,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里,吴非老师告诉我们要以真实的情感来面对学生,不要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圣人自居,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你的喜怒哀乐,分享你真实的情感。作为老师我们常常会为学生稚嫩而又善良的心灵感动,但时常也为学生的不成熟和犯错而苦恼。从吴非老师的文字里我明白了我们面对学生的时候以真挚的情感面对他们,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当学生进步时我们毫不保留的赞美会让学生感觉温暖,当学生犯错时我们宽容的体谅让学生抱有感恩之心去改正错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地是培养真正的人,是有健全人格的人。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引导学生具有真善美的情感。只有拥有博大胸怀的老师才能让学生感觉学习是心灵的乐园,感觉学校是温馨的港湾,也能够让我们可以成为学生信赖的倾听者。
我们经常说:“教育需要等待”。我们常常在上课的时候急着让学生学会知识,在学生犯错的时候急着让学生改正错误。在《不要急》中,吴非老师告诉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教育。我们需要去等待学生的改变。教育并不是捏泥人,不是根据你的意志去塑造他,我们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他,对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施以持之以恒的教育和关怀。同时,教育应该是是动态的,我们不能始终只凭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教学生,应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实际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在实践中就不断会有新的发现,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跟学生一起学习,才会有更多专业发展的追求。因为我们青年教师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教导和引导学生,与他们一起进步,收获学习的快乐。
我们常常会发现怎么样的老师就会在他们的学生身上发现一些这个老师的影子,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会对我们的学生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就像吴非老师在《不能忽视的教育细节》中所告诉我们的,不能在教学的同时忽略了一些生活的细节,要注意自己的习惯,以免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我想教育更多的是需要责任。
一位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能教给学生思想,气质,品格。这些比知识要重要的多。读了这本书,我发觉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需要学习一些比专业知识更加重要的东西。我们教师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未来,我们要反思过去,做好现在,做一个有深度的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教师读书心得篇六
翻开《致青年教师》这本书,我不禁被他的目录吸引了,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不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自得、我是来欣赏同行的愚蠢者的苦干一个个独特的标题就这样把我带进了这本书里。书中平实的语言,真实典型的案例,非常贴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读后感觉受益匪浅。
读完后,就如同说的是自己的事一样。同时也为我们指出了许多误区和错误。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明白了教师的胸襟能够影响学生的气度,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从事的是教育,它的特征是慢。同时我也知道了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课前紧张是正常的等等许多往日困在我心里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读着这本书我也时常反思我过去的教学生活,现在想想当时的我除了缺教学经验外我还真的做着愚蠢者的苦干。再想想我现在的教学我更重视学生了,教学过程也流畅了。这些经过挫折而得到的经验跟书中所说的不谋而合。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当我们碰到难教的学生时会急,当孩子听写词语老是错误时,我们也会急,甚至有时会责骂他们。在《不要急》中,吴非老师告诉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
我们经常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习性会不自觉的影响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行为直接对学生起了一个示范。就像吴非老师在《不能忽视的教育细节》中指所说:因为工作繁重,事务庞杂,许多教师的案头总是堆满了各种东西。如果摆放有序,关系不大;如果既杂且乱,学生看到了,他对自己的杂乱无章也会变得无所谓。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教师常常是榜样。看到一些青年教师注意办公桌的整洁,书本摆放整齐,私人物品和办公用品位置安排恰当,学生对他们的教学自然会多一份责任感。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决不能在教学的同时忽略了一般的细节,特别是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更是如此,因为聋哑学生的模仿能力更强,我们特师的教养对聋生的影响力会更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碰到难教的学生时会急,在我们面对聋生听不懂、学不会的时候更容易急。在《不要急》中,吴非老师告诉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是呀,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残疾的孩子,我们不能看到他们未来的样子,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我们能给他们的只有爱心,耐心,对我们的孩子实施持之以恒的教育。
教育无小事,生活及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不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能教给学生比知识重要得多的,是思想,是气质,还有未来。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了,我现在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教师读书心得篇七
读了《致青年教师》,从此爱不释手。读文如读人,我从书中明白了很多教学上的困惑,也从吴非老师的行为中学到了很多。从吴非老师身上我学会了:用心和爱。
吴非老师的用心体现在教育教学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如何与学生谈话,如何提问,如何说学生听得懂的话……,不要小看这些看似不重要的环节,在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老师的知识素养、人格涵养、专业技能、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等等。吴非老师时时刻刻要求自己做到上课带讲稿,他说:“宁可让学生认为我水平差,也不原意他们认为我不认真。”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是多么需要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呀!
“用心”还体现在工作上的认真。反思我的教学,如果学生说“没问题”了,那我就会很愉悦地放下心来,以为自己的教学实施很顺利。可是我读吴非老师的《“没有问题”也是大问题》一文,让我学会了从另一个方面看问题,当一种教学形式被固化后,学生的思维方法便很难得到有效发展,孩子就失去了创造意识和辩析能力。基础教育阶段,到底要培养孩子的的什么能力?仅仅是学会解题和应付考试就足够了吗?显然不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才是正确的教学方法。从《作业评价未必要用同一标准》一文中,我看到了一个老师工作上的细致、用心,他给了每一个学生不同一般的鼓励,满足了孩子享受成功和进步的渴望和喜悦。
一个老师事事认真,用心,为的是尽量不给自己的教学蒙上暇疵,处处留心细节为的是不给每一个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正因为“用心”,老师的“爱”才得以体现。
“爱”体现着尊重。“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你已经是你了”、“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 ……吴非老师的每一句话都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不可否认,每一个老师心里都装着自己的学生,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你对他的好呢?读了书中的若干文章后,我体会到,用什么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呢?只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你的爱才能得以体现。
“爱”蕴含着包容、信任。《做一个让孩子信任的人》、《教师的心中要有阳光》《我们将留给学生的记忆》等篇章,让我不忍释手。
“爱”是责任。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只教会孩子相应的知识,还要循序渐进地教给他学习的方法,生活的常识;培养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在这种目标提升的过程中,本着为孩子终身学习着想,需要老师付出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
让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用我们的行动和理想。让我们教着、学着、思考着、努力着,和吴非老师一样。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教师读书心得篇八
读一本书,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一次自我的升华,一次丰富的收获。与作者在书中相会,思维地碰撞让自我得到了成长,这是一次启迪,一场智慧的邂逅。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就是如此,在我做青年教师的旅程中我很幸运,遇到了这盏心灯。读到“你一定能写好”给了我一些想法: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是常常注意鼓励孩子,让学生自信起来大胆说大胆地写,但是在对一个孩子无数次鼓励 没有效果之后,我们的耐心好像瞬间消失了。这是一种失望出来的体现,随之就会出现一些无意识说的伤害学生的语言,比如说“你上课到底有没有听?”“我说不行就不行!”“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这样的话有时是随口说出,确不知对孩子有无形的伤害,前面所做的也就功亏一篑了,所以这鼓励的话还是要持之以恒地说,孩子们是有感情的,孩子的心是最纯净的,你对他们的真诚他们总有一天会领悟,等待花开的,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我们做一个会“说话”的老师。
读“为什么你的学生缺乏气度”我想到了发生在班级的事情:那是的12月,记得那天是进行了古诗文诵读大赛和早操的比赛,比赛结束完,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跟孩子们已经说好了,只要努力了,就好!
当时我是5年级古诗背诵的评委,六个年级的比赛是一起进行的,我从五年级下来的时候就看见董晨阳在班级哭,见我下来,大家都围着我,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听了好半天才知道,原来是背诵古诗的时候董晨阳《劝学》没有背出来,大家都指责他,所以孩子就哭了。我把孩子叫到跟前,其实我也是非常诧异的,昨天在我这里过关的时候背的好好的,怎么到比赛的时候就背不出了呢,我想大概是紧张了吧。
“怎么了?”
“老师,我劝学没有背出来”,眼睛里眼泪还在流
“今天早上不是告诉我只有《小儿垂钓》背诵不出来吗?”
“是的,可是老师叫我的背诵的时候我就什么都忘记了。”
……
“你努力了吗?昨天回去背了吗?”
“恩,我背的”
“那就好,只要你努力了,老师和同学都不会怪你的,以后我们要提前做准备,下次的比赛我们有把握了”
“盛老师,谢谢你原谅我……我以为你也会怪我”
孩子的眼中又流出了眼泪
我抹去孩子的泪水
我们教师,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如果多些谅解、宽容,而不是一味发火指责的话,孩子们得到的也许会更多,我们常常会误解孩子,这样的误解对孩子是多大的伤害呀,一个不分青红皂白的`老师教出来的孩子也一定是个蛮不讲理的,教育中多一些宽容、理解,孩子和我们就更进一点,我想这次的比赛对董晨阳会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对我,同样是。
读吴老师的“作业评价未必要用同一标准”让我感触颇深,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叶子,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的都是特别的花朵,也许这个孩子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也许那个孩子没有百合的清新脱俗,也许他们没有郁金香的乖巧内敛,但是我们教师一定要知道,他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的芳香自有他的特别之处。也许他现在没有完全开放,他还是小花蕾也许只要你细细的闻,慢慢的品,等待他展开花瓣,那时,肯定是芳香扑鼻,香艳满园。
只是,我们要慢慢等,多一些耐心。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教师读书心得篇九
读了《致青年教师》,从此爱不释手。读文如读人,我从书中明白了很多教学上的困惑,也从吴非老师的'行为中学到了很多。从吴非老师身上我学会了:用心和爱。
吴非老师的用心体现在教育教学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如何与学生谈话,如何提问,如何说学生听得懂的话……,不要小看这些看似不重要的环节,在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老师的知识素养、人格涵养、专业技能、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等等。吴非老师时时刻刻要求自己做到上课带讲稿,他说:“宁可让学生认为我水平差,也不原意他们认为我不认真。”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是多么需要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呀!
“用心”还体现在工作上的认真。反思我的教学,如果学生说“没问题”了,那我就会很愉悦地放下心来,以为自己的教学实施很顺利。可是我读吴非老师的《“没有问题”也是大问题》一文,让我学会了从另一个方面看问题,当一种教学形式被固化后,学生的思维方法便很难得到有效发展,孩子就失去了创造意识和辩析能力。基础教育阶段,到底要培养孩子的的什么能力?仅仅是学会解题和应付考试就足够了吗?显然不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才是正确的教学方法。从《作业评价未必要用同一标准》一文中,我看到了一个老师工作上的细致、用心,他给了每一个学生不同一般的鼓励,满足了孩子享受成功和进步的渴望和喜悦。
一个老师事事认真,用心,为的是尽量不给自己的教学蒙上暇疵,处处留心细节为的是不给每一个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正因为“用心”,老师的“爱”才得以体现。
“爱”体现着尊重。“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你已经是你了”、“你愿意到我的办公室来玩吗” ……吴非老师的每一句话都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不可否认,每一个老师心里都装着自己的学生,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你对他的好呢?读了书中的若干文章后,我体会到,用什么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呢?只有尊重。只有尊重学生,你的爱才能得以体现。
“爱”蕴含着包容、信任。《做一个让孩子信任的人》、《教师的心中要有阳光》《我们将留给学生的记忆》等篇章,让我不忍释手。
“爱”是责任。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只教会孩子相应的知识,还要循序渐进地教给他学习的方法,生活的常识;培养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在这种目标提升的过程中,本着为孩子终身学习着想,需要老师付出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
让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用我们的行动和理想。让我们教着、学着、思考着、努力着,和吴非老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