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长家教心得体会(精选3篇)
初中家长家教心得体会 篇1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日本教育家宫泽贤治的这句话让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光里,感受到了前行的幸福和“在路上”的快乐。一起相处的时光,酸甜苦辣皆有,怎么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我的感觉是从和孩子做真挚的朋友开始。
其实十三、四岁的孩子,这个年龄的孩子刚刚步入青春期,正处于心里巨变期,自制力、判断力和辨别力都相对较弱,感性和理性、个性和服从、叛逆和乖顺等因素都在这一时期交汇碰撞。作为孩子的家长,更要关注他们的心里特点和行为变化,更要学会和他们平等沟通,学会认可和赞美他们。对他们的一些嗜好,家长要因势利导,不要强行阻止,否则孩子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只会适得其反。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心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
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要从“自我教育”做起。要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互相尊重,不要居高临下和独断专行。
在我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感觉最重要的是要互相尊重,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平等的朋友去对待,有些事情多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出主义。在交谈中,不要摆出家长的样子,要知道孩子们的内心现在对家长这个概念其实有时候是“不屑一顾”的,在他们的内心没有感动的时候,他们感觉你做的这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他们认为家长是很不合格的。在你喋喋不休的唠叨中,他也许在内心早就对你产生了厌烦。
尊重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慢慢地,他就会感觉到原来自己的一些行为会对这个家庭产生这么大的影响,那么在做事中也就学会了思考,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在和孩子的交谈中,学着和孩子做朋友的过程中,不要变成家长单方面的说教,而且不要老是和孩子谈论学习,在学习成了说教的中心的情况下,孩子从内心来说是很反感的。
和一些家长交谈,很多人都说,孩子大了,和孩子之间的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大人交流了,我就问他们都和孩子说些什么,他们的回答都是就问学习方面的事情啊。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已经把学习变成了孩子学习的全部。可是,学习确实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孩子在学校已经学习了一天了,晚上回到家,依然是学习学习学习,孩子肯定产生了极大的厌烦,以前我也经常和孩子谈论学习,她经常是默不作声,后来,我找别的话题和她交谈,她就“喋喋不休”的和我说个没完没了。
我们做家长的,要把孩子的生活变得多元化,比如新闻、体育、娱乐等等,要时常关注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初一的时候,女儿很喜欢听唱英文歌曲,孩子害怕我反对,就悄悄的听唱,有一天晚上我发现她在写作业的时候哼唱,就说你唱的是什么,让妈妈也听听,她说我们小孩子喜欢的歌曲你又不喜欢,我说,那也不一定啊,你放出来让我听听,她用手机放出来艾薇儿的英文歌曲,我听了一遍就被优美的旋律吸引了。我告诉孩子,以后你喜欢的东西都让妈妈参与一下,妈妈也很喜欢的,听完我的话,孩子惊奇的看着我。
和孩子构建良好的沟通,当然要符合孩子的兴趣和心理,谈论他们喜欢谈论的话题。良好的沟通构建好了以后,孩子也自然会感觉到家长对他们的理解、宽容和关爱,他们才会真正打开自己的心扉,和父母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在这个世界中,在人的一生中,学习也只是一个方面,不是全部。如果经过一个家长和孩子的努力,这个孩子如果真的在学习方面没有兴趣,而对别的,例如街舞、篮球、手工等方面有兴趣,就不要去逼迫孩子学习,而是让孩子在快乐中寻求另一种生活和学习方式。
95%的家长都在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我们给他们说的话,他们从来都听不进去,只能越来越走下坡路。其实,在我们抱怨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否检查过自己的言行,是否去探索过孩子那颗幼小的心灵在想什么。
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做过了错事,走过弯路,留下了许多遗憾和希冀。不知不觉中,我们把自己无法实现或者感到无法挽回的的事情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不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和孩子的对话经常使用了许多的“必须”、“不要”、“不准”等词语命令孩子该做什么,就孙瑞雪老师说的,我们在把自己的权威施加给孩子,在这样的权威下,孩子有的只能是畏惧、恐慌和害怕。
因为我们经历过,而他们没有。什么挫折都没有经历过的孩子,他们哪里有吃一堑长一智的灵气?什么事情都没有经历过,他们去哪里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五彩缤纷?没有任何教训,如何去感受漫漫人生的矛盾和变数?我们能为孩子洗几年衣服,做几年饭,甚至挑几年鱼刺,但是,我们能为他们洗一辈子衣服吗,挑一辈子鱼刺吗?因此,我们要给孩子各种锻炼的机会,满足孩子的各种好奇心,让他们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了以后,才能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该怎么做,后果是什么,该负怎么样的责任。
现在的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到了一种“穷途末路”的地步,孩子的压力一天大似一天,说是要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试问中国的那些教育官员们,给孩子提供全面发展的沃土和舞台了吗,孩子在短缺的优质资源中“残酷”的竞争着,每天的时间恨不得掰成八份,一个初中孩子的每天的有效睡眠时间只有6小时,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求他们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要求他们综合素质、要求他们体育水平都要是好的……我们也许只能为我们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感觉悲哀,但是,我们平凡的普通老百姓是改变不了什么的,我们能改变的也许只有我们自己的思想、看问题的角度和做事的方法,以此来适应这个社会。
家长有时候也很委屈,感觉自己为孩子做了那么多,每天自己辛苦的在外边打拼,为了这个家不辞辛苦的工作、应酬、做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孩子还那么不争气、不听话,给自己添乱。很多家长的这些想法我也曾经感同身受,但是,在和孩子对话的过程中,是否想过,我们给的是否是孩子想要的东西?我们毕竟是三、四十岁的成年人,经历了人世间的风风雨雨,我们更应该成熟地去面对一切,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当我们和孩子成为朋友的时候,也就是我们享受孩子给予我们的爱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也会把他的爱、他的宽容和理解给予付出的父母……也许,我们在当今中国社会,能给孩子的,仅此而已。
在和孩子做朋友的过程中,每天留出一点时间倾听孩子对今天发生的一件事情的和认知和想法,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怎么和老师、同学、朋友相处,把一种健康、宽容、美好、善良、关爱的情怀传达到孩子的思维里,只有能较好的和人相处的孩子,才能在以后的独立生活中收获快乐。
要善于“抓大放小”,把握好孩子大的学习方向和人生目标,学会宽容和赏识他们“小”的失败和不足,学会赞美孩子,不要盯住孩子的缺点,更不要把缺点放大。
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里健康的成长,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比学习更重要。
建议天下所有的家长,不要单纯性的呵斥和打骂犯了错误的孩子,要学会赏识他们,并走进他们的心灵,和他们做知心朋友。与孩子交流是一门学问,深谙其中,日积月累,总会有很多收益的。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告诫自己——要学会与孩子交流,请相信:随着时光的流逝,当这一切顺理成章、怡然自得的时刻,那也是幸福的真谛。
初中家长家教心得体会 篇2
孩子是每个家庭放飞的希望,和很多家长一样,我们都期盼自己的孩子在小学六年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渴望自己孩子快乐健康成长,但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往往由于不得法,取得的效果事倍功半。今天我们在沿小家长学校,再一次倾听了孙宝平教授所作的《让孩子爱上学习》的生动报告,让我这个已有10年年龄的家长深感自愧弗如。看来我确实要改变一下我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下面是我本人的一点体会,供大家一起参考。
一、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孩子爱上学习。
孙宝平教授报告中所说的“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我眼前一亮。的确如果让孩子爱上学习,培养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将让他人生受益无穷,家庭教育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后我不能再因为工作中的烦恼和不顺心的事情而抹杀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孩子做作业时我有时候为他的字迹不工整、错别字多、数学计算题经常算错而责骂他,甚至为了一道数学奥数题讲了几遍还不会做还动手打过他,这在不经意中严重挫伤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今后我要多一点耐心,对孩子多鼓励少责骂。在温和的气氛中,耐心细致地辅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孩子提高学习兴趣,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卧室离孩子的书房仅一墙之隔,他妈妈在他学习时经常在隔壁房间看电视和碟片,虽然声音开得很小,多少对他有点影响。为此我们决定今后只要他在书房学习一律不准看电视和碟片。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会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
在孩子日常的行为举止中要要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兴趣,将孩子的兴趣正确引导到学习中来。如我们发现他喜欢看课外书,但我们发现他的阅读习惯不是很好,每次阅读时间太长太快,我们决定今后和孩子同读一本书,一起把它读完读精,然后大家一起谈谈读书的感受,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
二、要把孩子当做朋友一起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
我们发现采取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在学习中收到的效果并不好。我们原来认为家长是至高无上的,家长的话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任意殴打漫骂。然而孩子长大了,他有自己独立思想。有时候他嘴里服从,其实心里不服。后来我们把孩子当作朋友,经常和他谈心交流学习上的事情,甚至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告诉他我们每天经历的事,也可以问他自己一天经历的事。如果他告诉我们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我们也不训话、不生气,而是多听少讲。当他认为和你聊天没有“被惩罚的威胁”时,他才会无所不谈。刚开始时,他有点不敢讲,我们就先对他保证不生他的气,他也就敢讲了。
要做孩子的朋友,我们要经常学习他的语言,而不是要求他学习你的语言。如果你不学新知识,不接触新的思想观念,知识匮乏,思想陈旧,你就不能理解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想。我们应该尽量多接触点流行的东西。比如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饰,流行的技术,流行的音乐,以减小代沟,创造彼此信任沟通的渠道。
今后我们决定要多陪陪自己的孩子,无论多么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的谈心。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了,一切都是老师的事情,然后回家了就督促做作业。当孩子做了不和自己期望的事情的时候,不要马上发火,先听听孩子的理由。
为了能使自己孩子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今后我们要始终坚持关爱而不溺爱;教育引导而不束缚,启发指点而不硬性规定;平等相处互相尊重而不居高临下长辈气实足。把孩子视作朋友,视作知己,使孩子始终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健康地发展。为了营造一种家庭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从自我作起,从点滴入手。在家里,我们订了报纸,经常和孩子一起读报纸看晚间新闻,使孩子在读书之余了解国内外大事件,从中增加一点社会知识。在节假日或空闲时间,我们会外出或进行旅游,以此丰富孩子的知识,开拓视野,增加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亲情交流,融洽关系,缩短家长与子女之间的鸿沟。
初中家长家教心得体会 篇3
我想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的一些想法、做法,在这里和各位老师、家长、同学们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首先说一下我们对孩子的性格的培养。
常言说: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一个良好的性格对孩子的人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着重从以下几点培养孩子的性格:
1、诚实、认真、进取。
2、做事要有责任心,要勇于承担责任。
3、学会理解、体谅、宽容待人。
4、面对困难不逃避。
举例来说,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担任班干部、大队委。我们常和孩子说:你既然当了学生干部,那就得好好干,就得做好本职工作、承担应有的责任,如果干不好,就让别的有能力的同学干。这么一说,一方面,让孩子知道了自己做事要承担责任的这一抽象道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孩子的好胜心。孩子按着这一原则,社会工作一直多得很好。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我重点想说得是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1、良好的作息习惯
从孩子上学伊始,回家后,我们要求孩子第一件事就是做功课,晚饭前作业基本做完。饭后检查,准备明天的功课、课本,再做一些语文、英语的背书,8:30左右就能一切完毕,准备睡觉。
我们考虑到,将来中考、高考,孩子的学习任务会更重,我们从时间上给孩子留出余地,这样即使到了高考,孩子在十点钟左右也能睡觉。
核心思想就是不搞疲劳战,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当然,也要保证准确率。
2、良好的听课习惯
上课集中精力专注听讲,做好笔记。碰到不懂的地方,课后及时问老师,提高孩子听课的效率。
3、良好的作业习惯
全部自己完成,自己检查,遇到难题,先靠自己解决,实在还不行,家长给与指点,或再请教老师。及时改错,并记在改错本上备查,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
4、良好的考试习惯
考卷发下来,先浏览整个卷面,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做题先易后难,基本题尽量少失分,难题决不放弃,尽力而为。提高考试的效率。
有了这几点的保证。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小学每年都是三好生,初中每个学期都是优秀生,也就是平均每门主科,副科的总评成绩都在85分以上,或优。
另外要说得是,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除了本校的提高班以外,没有上过校外的各种辅导班。我们有个观点认为,孩子只要把学校老师教的内容理解了、掌握了、融会贯通,做好平时作业,取得好成绩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当然,孩子也会出现一些失误,偶尔练习测验得个70来分的,但孩子从不隐瞒,实话实说,这就是对孩子诚实性格的.培养的结果。我们很少责备孩子,而是让她给我们讲题,分析试卷,哪些错误可以原谅,哪些不能原谅,错在哪,自己意识到了没有,以后怎样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通过分析卷子,孩子意识到90以上的题都是不应该错的,这样孩子就有了信心,同时我们鼓励孩子不泄气,争取下一次考好。
在这个过程中,也对孩子的进取心,不畏困难的性格的又一次培养。
最后我要说的是:和孩子的沟通。
我们的观点是,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无论是学习上、生活上以及学校班级中的任何事情孩子都和我们交流、分享。每天早晚的接送途中,晚餐时间是我们和孩子聊天的好时间、好机会。主要孩子在讲,我们在听,从中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我们认为,要做到和孩子换位思考,不要把家长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别的孩子都去学钢琴,我的孩子不学就跌份了,别的孩都上各种各样的校外辅导班,我的孩子也得上,等等。在完成功课的情况下,我们从不要求孩子干这个、干那个,孩子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绣花、弹古筝,柳琴、看小说,看电影,种花,体育运动等等。
遇到了事情,我们也从不替孩子做决定,而是让她自己说出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家长,我们帮她分析事情的利与弊,说出我们的意见和看法,最后,让她自己作出决定。往往能形成一个兼容孩子和家长共同思想的方案。这样孩子做起来,就感到是按自己的决定做。而不是家长强加于她的,这样她就有信心,也有动力把事情做好。当然,需要家长出面做得事,不能拖拉推诿,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兑现。这样,孩子有一种意愿想和家长交流沟通。她有一种认同感和依靠感。
初中家长教子心得体会篇3 曾听说这样一个案例,美国有一位名校的大学毕业生。从小,他的父母就要求他的成绩一定要比别人优秀。在他们的催督之下,他确实总是保持名列前茅,如父母期待地一路读到了名校。而就在毕业典礼那天,却跳楼自杀了。他在留给父母的遗书中说:“我已经如您们所愿,拿到了您们期望的学位了。这样您们满意了吗?您们满意了,我要走了。”
试想,面对这样的情况,看到这样的遗书,他父母的心会有多痛!如果能有来生,他们肯定会调整对他的态度。这个例子说明,父母过于在意孩子学校的排名了。终因他们的“名次情结”,最终酿成了孩子的悲剧。名次,本来是一个多么让人向往的东西,它绝对不是个坏东西!或许,有许多父母总在为孩子的“名次”祈祷。我相信,还有父母用《雅比斯的祈祷》这本书里的祷词来为子女的功课祈祷。书里面有句非常激励人的话:“甚愿你赐福与我,扩张我的境界。”
祈祷不一定能让一个商人赚更多钱。但,祈祷一定可以让一个商人的品格变得更好,一定能让一个商人看到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祈祷,对孩子的作用也如此。如果把这句话用在孩子的功课上,可理解为祈祷不一定能让一个孩子的功课名列前茅,但祈祷绝对会让一个孩子拓宽心灵的视野,让他看到比名次更重要的东西。其实,这正是《雅比斯的祈祷》中“扩张我的境界”的真谛。
几年前,曾有一篇名为“第十名状元”的文章,在分析了社会上许多成功人物的成长过程后指出,他们当中少有学习排名第一的学生,反而多是一些中上、中等的平凡学生。这些孩子,成绩虽不是最好,但不汲汲于名次,所以心胸比较开扩,看事情不爱钻牛角尖;这样的孩子,成绩虽非顶尖,却更愿多花时间学习课外的技能、知识,思想反而更加灵活;这样的孩子,毕业后反而比许多当年在班上成绩第一的孩子更有成就!
聪明的父母,应扩张孩子心灵的视野,让他们看到那些比名次更重要的东西。这,才是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