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精选15篇)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1
通过参加六年级语文统编教材的培训,让我认识到自己原来的备课方式局限性太大,既没有关注本单元课文之间的横向联系,也没有关注从低年级学段到高年级学段课程间的纵向联系,同时对学生的阅读教学过程太枯燥、僵化,缺乏有创意的设计,对于课外阅读缺乏指导,不应该把思想教育的着力点放到最后的结论上,而是要带领学生经历获得感的过程,在课堂中间也可以让他们谈发现、谈启示、谈受到的教育等等。同时认识到应该注重整个学期的阅读学习,可以给学生推荐书目,在充分阅读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进而关注他们的阅读感受,让他们乐于分享阅读成果。
新教材培训让我豁然开朗,认识到本就特殊的六年级同学,小升初衔接阶段的学习一定要承前启后、瞻前顾后,避免学习断层,合理安排时间采用集中补学、集中随文补学、分散补学的方式,让孩子们把小学阶段所学内容,进行及时补救,与中学学习做好衔接。
作为老师,我必须建立文化自信,多参加培训学习,才能认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进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2
9月3号我们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的6名语文老师在微机室进行了盼望已久的统编教材网络培训,一天培训下来,虽然很累,但是都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这次的培训让我不仅见识了专家和名师的风采,而且也开阔了对教学设计思路的清晰度。这些新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多年来语文教育改革中的有益养分,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强调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更注重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文化内涵,对下一步的语文教学之路夯实了基础。
我觉得要从根本上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精神,教师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有兴趣课外多读书。而这也的确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要努力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问,敢辩,激活他们创新的欲望,使学生主动求学的欲望高涨,由此获得的教学效率也极高。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角,而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一个对话者,一个教学活动的平等参与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导演而非主演的角色,起到的应该是穿针引线的作用而非仅仅是传授而已。所以作为老师鼓励他们积极地去思考发现问题以及给予学生方法上的点拨,而不是充当他们可靠的拐杖。
当然,在备课方面,包括教材的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对不同课型的处理。另外从听课中我也渐渐领会到讲课重要的是要解决重点难点,把握好考点,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面面俱到反而容易造成重点不突出。而教学手段也是为教学目的而服务,不能因为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因此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要逐步学会合理处理课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设计教学思路,并且要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教学的内容。
另外,我也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平时的知识积累与教学经验的积累是多么重要。知识储备足够了,才能很好地驾御课堂。因此在工作之余仍需不断地读书充电,更新知识,加强自己的个人修养是非常必要的,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恰到好处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在师生双边交流、在学生答与辩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并适时做好修整评价工作。
新课改精神要落到实处,扎实有效,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今后,对于自己的教学我还需要不断地反复地实践、反思、调整,这样才能逐渐摸索出真正适应新课标要求,必须纤屑不遗地研究好教材,使用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积累课堂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成熟,不断地产生和积累好教学的灵感。真正要做一个新时代中不落后的老者,不遗余力的完美的做一个'眼中有花,鼻留余香,心存硕果的导播者'。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3
语文的一轮复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模块打牢基础。
首先是选择题,这些客观题要分类击破。字音字形,多积累,多记忆;病句标点,学会抓典型矛盾,寻找常见错误,切不可钻牛角尖。选词填空靠组词分析,要记得分析整句啊。社科文,嘿嘿,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一轮复习自己先总结错误原因,积累了足够多的人品和经验,堆哥再教你们怎么干掉它。
文言文阅读,先把课本上的文章,都搞明白,该记记,该背背,该总结总结。不仅要读懂每句话,还要小到细扣某一个重点字词要扣典型实词、虚词,大到分析整段的意思作用,以及整篇文章的写作思路与中心主旨。由课本到课外,举一而反三,大体上搞定文言文,不是问题,只在于时间和积累。
诗词默写,废话不说,背背背,如果基础特别薄弱,不求高分,那就背典型的,其实差不了几分。
现代文阅读,要学会分体裁分题目分点作答,自己多总结答题模板,把模板的一般形式,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再加上分析得分点、分点作答的方式,无往而不利。举个例子: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的气氛,烘托……的心情,表现……的心理状态,……的人物形象;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情节埋下伏笔看看有没有线索的作用
4.环境,暗示主人公什么样的结局;或者表现、深化……样的主题同时注意一下开头的景物描写与结尾的有么有对比,衬托什么的。关于答题技巧,要学会分点作答,把想到的可能的答案都写上,不过要注意详略得当,感觉一定对的多写一写,可能是答案的也要提一提要做到不偏不漏!不偏不漏!不偏不漏!重要的事说三遍。还有,不同的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不同的,要有所侧重,而且你说渲染环境,深化主旨要说渲染……样的环境,深化……样的主旨一般这个什么什么样的就是关键词,得分点。
作文,一轮的时候,多总结素材,总结审题经验,尝试不同的议论文论证套路。高中主要是议论文啊,别的文体现在也可以尝试尝试,不过最好以议论文为主。
至于其他主观题,仿写,提取关键词,题目太多太杂,提高起来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所以先抓主要矛盾,把上面的东西先做好,搞定主干,枝枝叶叶的问题。
就先说这么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4
4月12日下午,永宁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各成员在永宁县逸夫小学召开了第一次工作见面会。会议受到了教研室张学明主任、逸夫小学马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朱老师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会议上,李艳菊老师宣读了工作室两年发展规划,对每一位工作室成员寄予厚望,并对成员的各项工作进行了任务分工。作为一名即将转正的特岗教师,能成为名师工作室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将借助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自加压力,确立目标,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进行教育教学探索和实践活动,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张主任、马校长在会议上的讲话,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永宁县小学名师工作室不是一个光环,不是一个荣誉,而是各位教师专业成长、教学技能提高的一个平台,是教师成长的阶梯。所以,各成员之间要加强团结合作,做好引领示范作用,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促进全体教师专业的共同发展,推动全县语文教学教研的提升。路漫漫其修远兮,工作室的发展规划和我们个人的成长计划虽然只有两年,但语文教学、专业成长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以工作室宗旨为目标“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才能让我们的专业水平不断成长,最终能蜕变成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还要多读书,因为读书是教师最美丽的妆容。阅读教育专著,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记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感想,不断充实自己,让教师有一桶水变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让教师有了自己的教学教研阵地,可以翱翔自己的思路,放飞自己的梦想,展现自己的才能。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一员,我将虚心向其他成员学习,将团队成员的教育教学思想予以内化,作为自己前进的航标灯。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早日实现从成长到优秀的蜕变!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5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就没有真正的开过关于语文课本内容的分析会,今天参加的语文组教材分析会,让我真正的了解了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应该掌握的重难点。
首先是教研组长——潘齐老师,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向我们介绍一遍,让我们能够清晰的了解小学语文应该掌握的主要的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讲授课文的时候能够清晰明了地知道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对课文的分析能够有一定的方向性。
其次是各年组的语文老师对本学期的本册教材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分析了本学期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我主要是想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多阅读小故事,之后到班级向同学进行讲授,这样可以让学生多多地了解课外的知识,并且能够及时的纠正同学在讲故事时出现的错误,以此为例,以防在以后的讲话中出现类此的事情。开教材分析会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在现在的应试教育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是最主要的。从这学期开始,学校主要的教学模式为高效课堂,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效率。
再次是教研组对我提出的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效率进行的剖析。我只是笼统的讲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师傅的带领下,各位教师发表了各自的建议,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的热爱阅读。
最后剖析了各阶段如何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对各部分的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以致在教学中能够充分的利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教学方式来教学。
希望以后能够多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学习到了许多的教学方法,让我对各阶段的学习目标进行了掌握。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6
期末考试临近,同学们都已进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思想上重视的同时,更要注意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为了能有效地对各个学科进行针对性复习,在此,新东方网小升初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期末考试有关数学、语文、英语的复习指导内容,希望对各位同学在复习中起到指导作用。
语文的复习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常用字词的正确拼写、短语以及古文的背诵,这些作为基础内容,建议不要找具体的某一些时间来记忆,而是要学会多多利用课间、上下学路上等这些零碎时间,将时间进行最大价值地利用。
对于作文,要给文章增添亮点。在审题基本正确、内容基本充实、结构基本清晰、语言基本流畅的基础上,增加到位、独特、新颖、著名的事例和精彩的句子、精巧的结构、精彩的开头、精彩的结尾、独特的构思、深刻的主旨等。语言的“亮点”包括:一个精妙的比喻;一句恰到好处的名言、反问、设问;一个排比句;一个反复、照应。同时,作文的提高要注重平时学习的素材积累,一方面多读名人名言,从中找到最佳论点,另一方面多进行经典寓言、名人故事的记忆,增加论据。
同时,注重复习中的争分点。现代文阅读要注意:
1、读懂原文,把握语境;
2、定性准确,思路清晰;
3、理解全面,表达到位;
4、博闻多思,增加底蕴。
现代文阅读中的名言警句,是记忆性的东西,每个人都应该拿到手。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整体感知阅读,从中提取重要信息,具体阐释和抽象概括。在文言文断句时,学生常犯的错、漏、多等错误会分别扣分,比如对五处未标一处则得5分,而对五处错一处反扣1分,挑战与风险并存。整体的复习要注意跟着老师走,每周一套的试卷,要吃透,不要以量取胜。自己找弱项,强调多问。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语文试卷更要注重卷面的干净、整洁、不要出现错别字情况。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7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演戏如此,教学亦如此。不断听别的老师上课,吸取他们课堂上的精华。看优秀老师上课,就是读活的教育学、活的教学法,这与读书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这个学期我品读了《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收获颇丰。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虽然没有集合所有小学语文名师的教学艺术,但也是将突出的一部分整理出来,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本书用生动的语言文字介绍了郭学萍、孙双金、王崧舟、张祖庆、闫学、何捷、盛新凤八位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书中介绍了他们的教育观点,还列举了他们的经典案例,具体展现了他们的教学艺术。这是一本需要反复去品读的书,“长辫子”郭学萍老师的的诗意课堂,孙双金老师的情智课堂,张祖庆的简约而丰满,扎实而灵动的语文课,盛新凤老师的雅俗共赏之美的“和美语文”……孙双金老师总结的16字好课标准“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王崧舟坚信“人品、师品、学品、文品、课品”的统一是事业成功的基石,闫学老师认为语文就是人“道”……
读此书,仿佛听到了先辈名师的亲切话语,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足迹。这本书中,每个老师的教学机智,教学魅力都让我折服。整本书中让我感受最深,启发最大的的就是“长辫子”老师郭学萍。她用自己的方式解读了新课标75首古诗,她用童话把学生变成自己的小“粉丝”,她像“炖老母鸡一样”教会学生写作文,她是那个快快乐乐的“童诗”推广人……
郭学萍很擅长捕捉和感受生活的诗意。山脚边一株不期而遇的菊花,已经足以让她展开想象,吟咏出意境悠远的诗句:郭学萍承认自己是个诗意的人:“我在家里,在生活中都很诗意。”但她觉得这种诗意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郭学萍每次上课的前五分钟,必定设定为“为你读诗”环节。这个环节就像每天必须刷牙、洗脸、吃饭一样成为她和孩子们的共同约定和习惯。至于分享的内容,有时是中外经典诗作,有时则是郭学萍自己创作的小诗,或者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小诗。
有人觉得郭学萍在教学上显得“云淡风轻”。郭学萍萍说:“当下的孩子学习够沉重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因为对孩子们真正懂得,因此深深怜惜,才会舍不得,才会更加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生活,才不愿看他们去做无意义的辛苦,才会更花心思去做一些真正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意义有帮助的事情。”
郭学萍觉得,跟孩子们分享阅读,分享诗歌,就是这种“有意义有帮助的事情”。“我为孩子们读诗,并不是为了让他们有朝一日成为作家或者诗人。”郭学萍说,“我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濡染与浸润,让孩子们的内心变得诗意,变得充满灵气;我希望这份诗意能还他们的童年一份舒展与自由。”多年来,郭学萍一直致力于推行这种诗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表现形式,并不仅限于上课前的“为你读诗”这一个环节,事实上,诗意的灵光贯穿她的教学课程的点点滴滴。这种“自然而然的诗意”,或许得益于郭学萍对阅读的热爱与坚持。
像郭学萍这样,把整个心灵、精神都投射到教育之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倒映出每一个孩子活泼的生命成长的风景,便是我所理解的语文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8
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毕业复习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阶段已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对某些遗忘的内容得以恢复,某些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某些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语文综合能力。最棘手的要数习作,这次“星光杯”教学竞赛我选择了习作复习。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集中复习了审题、确定中心、选材、结构、列提纲几个内容。课后,我不禁思考小组合作下六年级语文该怎样复习?现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1、老师要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复习就是为了考试,考试成绩的优劣,标志着教学质量的高低的观念,改变在复习时挖空心思猜内容,估题目,在课本乱画,把课文基本上重讲一遍,或丢开课本孤立地进行字、词、句、段等训练,只抓读写,不抓听说,大搞题海战术的做法。我们必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熟悉对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以此作为总复习的指南。明确总复习旨在巩固、加深、拓宽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多”、知“新”的目的。再要立足于十二册教材的整体,以此作为总复习的依据,把握教材涉及的知识,清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2、根据学生情况制订复习指导目标
为避免学生复习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现行语文教材安排的“重点训练项目”,我为他们制订了总复习目标,按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作文的知识点和能力线编排,把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陈述出来,作为学生复习、检测、达标的蓝图。
3、方法新颖性,激励学生主动复习
复习期间,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新鲜感,如果能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注意复习方法的新颖性,往往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集中注意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我常用的方法有:
①竞争式。针对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适当组织一些竞赛以引起学生的竞争,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中来。如“速记默词赛”,即教师先出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新词30个,然后让学生凭记忆默写,比比谁默写的多又对,最后让学生说说记忆的方法。这样的复习,比机械大量的抄写词语效果要好的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思维能力。再如“朗读背诵接力赛”,要求学生把课文要求背诵的古诗、片段进行背诵复习,比赛时小组抽签,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复习修改病句时,看哪个小组找到同类病句多,并且会改会分析病因。这样的复习,每个小组成员都会在比赛之前主动复习,比赛时会积极参与。
②互助式。在复习阶段,我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功效,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互助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存在的问题,作一次分析,寻找出自己学习存在的“漏洞”,然后在班级中开展“师徒结对”。这一过程实际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更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总之,要提高复习效率,就要改变观念,明确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9
中华汉字,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沉淀着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涵着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
语文的学习,更应该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
我的20xx年,让我认识到更正确的学习态度。20xx年,让我想了那么多,曾经觉得这个词富有诗情画意,又显得美好而贴切;曾经无数次在脑海中闪过对20xx的憧憬与期待;现在它让我觉得心疼和伤感,在这似水的年华间那“加强语文学习,提高语文成绩”只化作一种响亮的出现在我身边。
没有什么好抱怨的,这是谁的错呢?当拿起语文书,心里还不停的算的X+Y=?,要不嘴里就喃喃的背着ABC,本都被压的喘不过气的我,却还要为那新添的物理去加油、努力。这三门功课的重要让我不敢放松警惕,势单力薄的语文便成了撒气的“工具”。
多次在语文上的失败,让我懂得语文的重要性;在品位语文的过程中,了解到语文给人的温馨。面对浩瀚、广袤,面对博大、精深,面对通脱、顿悟,时而有感于天空的美丽湛蓝,时而游刃于岁月的'苍桑巨变,时而漫步在山野小径,时而徜徉在河边草滩。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从仓颉造字到当代美文,因为语文,人类才有了沟通与交流,也更加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因为孔子、因为沙翁、因为高尔基,世界也更加灿烂!
但在语文的学习中:我永远只是大海边上捡拾贝壳的一个孩童,在宽广的沙滩上拾起那可怜的几件。我情愿每一天和太阳一同走向山野,饮朝露、浴轻风、浣溪流,听鸟鸣、俯山川、望月明。让心灵融与自然,让思绪平静祥和。用真诚、用情意、用良知去感悟生命的勃发向上、感悟生活的青春绚烂、感悟人性的纯朴美好,感悟语文的博大精深!我也情愿每一天的和语文一同走近讲坛,时而潇洒、时而浪漫、时而豪放、时而婉约、时而理智、时而抒怀。讲汉字的横平竖直,讲成语里的故事,讲想象夸张,讲阅读写作……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愿向语文去诉说。
我只觉得语文――它是一种情感、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观念。也许是语文太深奥了,其实,语文里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就是一个故事、一段箴言、一副良药;也是一个启示,一段警语,一个提醒。
语文真诚地记录着人类前进的脚印,语文悉心关照着宇宙变迁的神韵,语文永远承载着历史悲壮的歌喉。语文之妙,长歌短咏,气象万千,美不胜收。
又是一年,即将为之画上句号,让人感触良多,却欲语还休。也许时光并不是一去不复返,它只是从我们眼前逃开,却转身藏进我们心里。展望新的一年,却又往往伴着对逝去的探本求源,感时伤怀;也带着许许对来年的盼望与期待。
学习语文,决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长久过程;提高语文成绩,并不是拘泥于做习题,也不仅限于呆呆的背课文,而是一个长久“储蓄”的历程。
在积累和“储蓄”的漫长过程中:
应该承认自己的平凡,但决不苟同与平庸;可以默守平淡,但时时不忘为自己喝彩――
做一株幽香的百合,绽放在语文的花海!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10
知道方向才能前进,知道课标才能上好课。这个学期我看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这本书,希望能更加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知道自己要达到哪些目的。
在59页看到了美国小学英语语言艺术教材的分析。里面有一封来自教材,编者写给读者的信件以3年级上册为例,写着:“亲爱的读者你将要探索一条特殊的道路是scottforesman的阅读街,你准备好了吗?我们希望你能从中得到乐趣能够学到新的事物可以与你的朋友分享,沿着街道走下去,你将会碰到非常有趣的角色,有一个乱花钱的小男孩、懒惰的小熊、聪明的兔子,你也会碰到一个帮助亲的小女孩,当你信步在阅读结实,你可能会读到在科学和社会生活方面有用的知识,当你满怀喜悦地享受一段文学作品的时候,我希望你同时也在逐渐变成一个更棒的读者,所以,穿好你的鞋子来一次非凡的旅行吧!”这样的一段介绍的确是克服了学生恐惧害怕学习的心理状态他把学习说成是那么简单的逛街,当然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上面的图片编排也都十分充满童真童趣。
可是再往下看,我就发现了美国这套教材它的独到之处他每一个单元的目录,都介绍了一册教材所包含的单元课文,课文体裁,作者,单元总结,页码等内容。而这些在我们的语文教材里确实没有的我们的教材里面顶多,只有个作者名字,对于文章体裁和这个单元的特点或者是总结这类的东西完全没有。当孩子们看着课文的时候就和看着杂志上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没什么两样,如果孩子的学习能力不是特别强的话,他根本就没有办法领悟到为什么作者会把这样一篇文章放到课本里面来,那么作者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没办法达成。所以在每一篇课文的后面,为什么作者不把自己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写出来呢?例如这篇文章中用了大量优美的诗词,或者是这篇文章中他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等等。71页写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经过这次学习,我发现语文素养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语文素养,包含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在我看来就是只要所有涉及中文的地方都和语文素养有关。包括用中文去思维,包括用中文去交流。所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电机作俑决定了他在9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158页,第二学段阅读阶段,目标解读与教材分析。
因为我目前任教班级的学生是3年级,而且这个班书写较为工整,所以我更注重的是阅读和习作这些阶段目标。在阅读方面我能教我的学生做到默读并且能做到感情朗读,但是对于,关键词句的理解,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我的学生掌握得还不是特别好至于冒号和引号的一些用法班上有些学困生还是没掌握好,这也将是下个学期我得赶紧抓紧时间完成的任务。看到159页,有这么一句,x年版的克彪十分清楚地指出,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是这么说的话,那么我们在平时上课时的咬文嚼字逐字逐句分析是不是做的有点多了呢?试题上如果出现:这个词语表达了怎么怎么样的情感?这样子的题会不会超纲呢?我还发现这第二学段他有三毒就是朗读没读和略读,其中略读我平时和同学是说的太少了,看来以后还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11
知识犹如人体的血液一样宝贵。人若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读一本好书,就如结交一位挚友,使你受益良多。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有一代。书籍是帮助人走出困境之门的钥匙。书是人类的长生果,书是人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火把,书籍是人类共同心声的写照。
当我接近书的时候,我觉得我面对的不单单是一本书,而是滚滚的长江,浩瀚的大海,有气魄的大厦,偶尔翻过一页,那迷人的字眼带我进入了无边无垠的知识海洋,那知识是无止境的。那滋味真是其乐无穷。
如今,读书者很多,可下笔如有神的人很少,其原因主要就在很多人只翻书而不“破书“。一部书到手,虽如饥似渴,却一目十行。遇到小说更只追求大致的故事情节,书翻完了,头脑中印象寥寥,日子一长,连情节也所剩无几了。这种只求“万卷“而不求“破书“的读书方法,是永远不会达到“有神“的境界的。
那么,如何去“破“卷呢?“破“即“通“,实际就是要将书读进去,深刻理解书中的精髓,并将其消化吸收。比如说,你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去读书,那么那拿一篇好文章,你就不能只看表面文字,而应深入研读其体裁和结构诸多方面的特色,认真探究其思想实质和艺术技巧,然后这些东西才能变成自己写作的营养。鲁迅先生谈写作时说过”选材要严,钻研要深”,其实读书也是同样道理:选书要严,开掘要深,也就是“破“。
莎士比亚曾形象地比喻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小鸟失去了翅膀。”书会给你智慧,给你力量,助你创造一个亮丽的人生!在莎翁的眼中,读书成了这样一个过程,它让地球得到了阳光,它让小鸟拥有了翅膀。
俗话说得好:书籍如汗牛充栋。不错,当我面对书本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我尝试着去体会文人骚客笔下的文章,翻到一本好书,我会了解到名人也有喜和忧,体会着曹操的壮心不已,杜甫的怀才不遇,李白的放荡不羁,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仙境,苏轼的把酒问青天以及陆游的爱国情怀。因此,读书之乐也油然而生。
书籍,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医治愚昧的良药,是眺望世界的窗口,是关照历史的镜子,是传承文明的纽带,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启迪智慧。
以书为友,远离声色犬马,淡泊中折射出一个人的美好品质,宁静中透视出一个人的美好追求;以书为友,无形中使人内涵深厚,有形中使人举止庄重。这真可谓是乍读几天书,容易将自己视为圣人;多读几天书,才知道自己的肤浅。
当我面对书本的时候,我的心会沉静下来,我会体会到书中那优雅的语言、丰富的知识,虽然我知道:“以有涯吾恐难读尽大海之中一滴。”但我毫不气馁,我会向着我的目标努力前进。当我面对书本的时候,我会被书中那壮心不已所动,被文人骚客笔下的诗章所感,我会立志扬帆,去到达成功的彼岸。回过身,向失败摇头,向成功招手。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逻辑修辞师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一个人性格。
读书,丰富了我的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纯洁了我的心灵。在书中,我认识了宇宙的苍茫,看到了银河的流泻,倾听了时代的脉搏;书中布满了勤劳祖先耕耘的足迹。我沉浮在书的海洋里,感到了人生的急迫和时间的珍贵,害怕看到自己任何一个苍白的日子。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1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
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的难度,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原因。
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而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学生感到有话不会表达。
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没能从整体上把握小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的阶段特点,忽视了小学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求普遍偏高,没有遵循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而收效不大。
如何解决作文教学中这一难题呢?
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认识事物的能力。小学生作文就是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体现,作文教学应促进这两种能力的和谐发展。
据此,本次我们着几作文教学的内容就是:指导学生把作文写生动。我们的设想是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开辟两种渠道,分清三个阶段,抓住三个训练,使本次作文教学构成一个科学的训练过程,较好地解决作文教学中的难题
一、激发作文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1、先观察后作文。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樱桃的形、色、味,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片断,学生很有兴趣,写的片断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注意了层次与顺序
2、先实践后作文。我们有计划地设计游戏,编导小品。学生亲眼观看了实践活动,所以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这个小品所表现的故事,自然兴趣盎然。由于小品假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素材,因而学生写作起来会有兴趣。
3、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在学生观看了小品以后,及时指导学生复述小品内容,并把各个环节叙述清楚。在此基础上,连段成篇。
二、开辟两种渠道,引来作文的活力
本节作文训练的指导设想是:其一,从生活中学习作文,即引导学生先观察再写作文。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观察真真实实色的樱桃,观看贴近学生生活的小品。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其二,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解决怎么写的难题。(1)在作文指导时,先听听别人的描写。(2)指导学生在评价和鉴赏其他同学的作文中学习作文。
三、突出三个训练,提高作文能力
在本次作文指导过程中,要突出进行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本节课,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训练:(1)细致地观察;(2)有序地观察;(3)抓住重点观察;(4)用多种感官观察;(5)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要真正认识事物,不仅要靠观察,更重要的是靠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因此,老师在执教时,充分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特别要加强想象和联想能力的训练。注意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达到言之有理。
通过本节课设计到课堂实际操作,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一定要坚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事情,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把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做到“源头时有活水来”。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13
学习语文,就像和许多高尚纯洁的人交谈,从而净化我们的心灵,使灵魂得到升华;学习语文,从而参天悟地,明了人生;学习语文,从而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平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高雅。总之,语文带给我们的力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用处。我们可以用语文来表达出我们的思想,读文章时也能迅速理解文章中心,它也是学习各科的基础。学好了语文,会使我们理解能力增强,强化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新课程改革以来,相信有许多同学的语文学习能力大幅度提升,现在有很多学校实行自主、互助的课堂学习模式,更使很多同学受益匪浅。下面谈的是我在学习语文中的点滴感悟和部分看法。
首先是老师们的教育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老师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究、练习,从教学方法和模式上改变着自己,不再有以往死板、无趣的课堂,不再是只有老师一人在主领课堂,而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交给我们让我们学会自主学习,这是最重要的转变。因为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师主导的,只有教师的思想转变了,才有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空间,教师才会有意识的给学生以学习策略的帮助。自主互助课堂已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我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场所。
其次是我们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们培养了我们的自主探究精神,我们在课下积极地阅读各种语文资料,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在课堂上能主动的提出问题,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见解,以及进行自我反思。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互动中互帮互学,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价值,对自己的价值和潜能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现,同时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自主互助的学习型课堂中,作为小组长的我,也逐渐培养了几种意识,现在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首先是服务意识:小组长首先要有为小组各成员服务的意识,因为小组长在小组学习中要做很多工作,比其他同学多操很多心。如组织小组各成员及时做出评价和引领等,没有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是干不好小组长的。其次是团结意识:一个个小组长构成了班集体,一个个小组是班集体中的小集体。这些小集体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相互竞争,尤其是在小组评价机制下,我们为得到老师和其他小组的认可,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各显神通发挥所长,实现了个人学习效益的最大化。第三是引领意识:小组长是一组之长,是小组里的领头雁。在小组学习中,我们要带领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探究、交流、质疑、补充、提炼、总结、反思、升华。小组长的引领,决定着小组成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引领意识强的小组长小组内的任务完成的快,并且质量好。
但是我觉得在自主互助学习的课堂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同学对老师布置的预习做的不够充分,个别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小组交流与展示时参与较差,有的学生游离在小组外,课堂效果不是很好。对此,我有一些建议,供同学们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个人自主预习。根据老师的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并在目标的统领下,通过自学和查资料,词语大全完成提纲中设计的重难点,达到基础目标。这只是基本前提,比如现代文要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然后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课堂反馈矫正,在自主学习、合作互助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内交流展示。大家通过资源共享,使错误显现,使思维碰撞,使思想升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老师要定期坚持选出优秀小组进行表扬或表彰,以激励我们不断进步,同时也带动其他小组的竞争意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老师能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头脑,开发学生的潜能,构建起多元开放,充满合作与交流的小组。自主互助小组充分发挥其互助的作用,小组长带动小组成员真正参与到互助学习中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走向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变成思想交锋的阵地,课堂不再让我们感到枯燥无味。让我们的自主探究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重树自信心,拓展我们的创新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使我们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最后希望我们在课改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教师点评:小作者的这篇文章结构严谨,内容真实,情感真挚。从结构上来说,文章一开始用优美的语言总述语文给我们带来的总体感受,紧接着谈了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她的内心体会和看法,最后小作者又以对语文课改的美好祝愿作结,使文章意韵深长。从内容上来说,选材均来自我们平时的语文课堂,学语文、品语文、悟语文,在字里行间不自觉透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读了小作者的文章更让我自身受益匪浅,让我更感觉有责任、有义务、有动力好好领略课改精髓,转变教学思想,琢磨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课改的路上继续扬鞭前行,相信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14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除了语文课程改革,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还需把注意力放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语文作业上。“双减”落地,其中对作业时长做出明确规定,针对我们中高年级的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计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减少作业时间,不只是在“量”上做简单的“减法”,而应该在“质”上求“变化”要从作业形式、内容、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以确保“量”少“质”不变。结合实践,谈一谈我的收获与体会。
一、布置作业要有针对性。
文作业的布置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只有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知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不足。其次,要在深入研究本学段新课标的基础上,去进行相关作业的布置。另外,在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了解后,对作业的难易程度应该有相关的把握度,不能过难但也不能太简单,这样布置作业就失去了一定的意义,反倒不利于语文的学习。只有适当难度的作业才会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
二、常规作业,夯实基础
牢固的基础是语文学习强大的.动力,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要做到夯实基础,不能因为知识点琐碎而去忽略,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才会更有助于下一步的学习。
1. 重视书写。整个小学阶段,都要重视书写训练,“写一手漂亮的字”,这是很重要的。所以对于每一课的生字书写我都会在课堂上扎实有效的指导并要求学生当堂完成。
2、重视学生的基础与预习。语文学习只有夯实基础,才能达到质的飞跃。因此我比较重视孩子们的词语与日积月累,每天课前抽五分钟时间做一个简单的听写与默写。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基础较扎实,在日记作文的书写过程中错别字少之又少。其次关于语文练习册我会选择在授课的时候将一些重点的题渗透,前面的基础题选择针对性的题,放在前一天的预习中完成,起到督促学生培养预习的好习惯,更是为了学生初步感知内容。
3.重视实效。不给学生布置“刚性”的生字词抄写任务,但要告诉学生:哪个阶段?什么时间?哪些词语要“过关”?只要你能保证这些词语都掌握了,一遍不抄都没关系,这样几乎促进学生的“有意记忆”,从而避免“机械抄写”。
4.重视课堂15分钟“随笔”练习。这里的“随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阅读随笔、习作小练笔。这些练习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环节,需要教师拥有巧妙的心思和匠心的设计。片段“练熟”了,篇章也就水到渠成。
三、课外阅读
1.重视“整本书阅读”。“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书,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生每读完一整本书,做一次登记,然后根据读书量的排名进行表彰。
2.重视“古诗文阅读”。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必读古诗文130篇,采用“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方式,每天读,每天记。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加强复习,直到每一篇古诗文都像一棵树一样,扎根在童年记忆的河边。
四、作业反馈要及时有效。
教师对作业的反馈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学生要做到及时改错,这一部分对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每隔一段时间要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巩固复习,经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对知识能够扎实掌握。
语文统编教材心得体会 篇15
x月,在温润的春光中,我们语文组在校园领导的关心下,在我们县城的xx校园,有幸观摩了市教研室组织的三节公开课,其中有阅读课、古文复习课、作文课。同时也悉心听取了专家的对这三节课的精彩点评。学习之后,获益匪浅,现将体会和心得整理如下: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个性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潜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立刻理解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状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超多的时间自读,终结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一节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到达什么目标。
教师引导孩子用心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职责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