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心得体会 内容页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怎么写10篇

2023-06-12心得体会

  弘扬长征精神,以长征精神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而奋斗,我们同样一定会无往而不胜,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新的长征中写出新的壮丽篇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1

  广大红军战士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发扬和集中表现。除了爱国主义等深刻内涵之外,长征精神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突出的特征:

  以人民为本的精神是长征精神的核心。红军为什么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能取得长征的胜利,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是为自己打天下,而是为人民打天下的。红军将士胸中装着的是全国的老百姓,他们的信念是拯救整个中华民族,是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从而建立一个由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长征精神的精髓,赋予红军将士克服千难万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没有为国为民的思想作为红军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就不可能有长征的胜利。在中国历史上,虽然爆发过数次大的农民起义,然而没有一次是真正为人民打天下的,目的都是为自己打天下,目标都是自己坐江山。他们在没有夺得天下,仅占领有限地盘时就称帝封王,即使胜利也是用一种皇权取代另一种皇权,用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而已。例如太平天国起义军刚定都南京,上层就腐化堕落,争权夺利;李自成起义军刚进北京,便严重腐败,脱离群众。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才能克服艰难险阻,由弱变强,从胜利走向胜利。

  艰苦奋斗是红军长征精神的又一个突出特征。整个红军长征史,就是红军官兵的艰苦奋斗史。长征途中,红军战士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爬雪山、过草地、顶酷暑、战严寒,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红军将士凭着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完成了长征的伟大壮举。也许有人会说,当时红军的条件就是那样艰苦又有何办法?其实不然,如果当时红军与旧军队一样,用武力去搜刮民财,也完全可以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但是,红军战士宁可自己吃苦,也不去骚扰百姓,甚至在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还千方百计地去关心、支持和帮助百姓。在长征路上,不知有多少红军战士因饥饿而倒下也不去拿群众一粒粮,因冻死而倒下也不去拿群众一针一线。正是这种伟大的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着红军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一往无前,敢于拼搏是红军长征精神的第三个突出的特征。长征由红七军团北上、红六军团西征拉开序幕。相继举行长征的,有毛泽东等人领导的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贺龙、任弼时等人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徐向前等人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徐海东等人领导的红二十五军。无论是哪一路红军,都具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敢于同数倍于己的围追堵截的敌人进行欲血奋战;二是勇于同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进行斗争。在长征途中,红军到底打破了多少道敌人的封锁线,已无法统计,仅血战湘江一役,红一方面军就由8万多人减员到三万多人,但红军仍然充满理想,一往无前。同样的大渡河,一百多年前的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将士两万余人全军覆没,而红军将士则抢渡成功,使蒋介石要将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彻底破灭。四川的剑门关,据史考证,在历史上没有哪一支军队能够攻取,而红四方面军将士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使敌守军肝胆惧裂,溃散而逃。在长征途中,没有红军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红军过不了的难关。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往无前精神,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举世无双。

  官兵一致,患难与共是长征精神的第四大特征。红军之所以能战胜一道道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官兵一致、同甘共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长征中,很多干部舍己为人的事例不胜枚举。如身为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周恩来,把所剩无几的干粮送给了因饥饿昏倒的战士。宿营中,贺龙见帐蓬中有床,立即命令警卫员搬走,官兵平等不搞特殊。聂荣臻、宋任穷和左权带病翻越夹金山时,还把自已的马匹、担架让给了其它伤病员,自己硬是坚持着爬过了雪山。一位红军基层干部过草地时把仅剩的一碗炒面给了战士,自己却饿得倒下再未能站起来。在战场上的生死关头,部队的基层指挥员更是如此,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留给别人。其实带头冲锋陷阵的并不只是基层指挥员,红军中的高级干部同样如此。原红七军团军团长、整编后担任师长的寻怀洲将军,在留下掩护部队转移时,只留下人数极少的红军战士,并主动向围追红军的国民党军第二十五师王耀武部发动进攻。由于他冲在战士们的最前面,不幸中弹倒下。战士们为抢回师长的尸体,竟奋不顾身地向他的尸体冲去,许多战士牺牲在师长的周围。这一幕给王耀武以极大的震动。一位外国人曾经说过,同样战场上的指挥者,共产党指挥官冲在前面挥手招唤士兵,“跟我上”;而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官,却在士兵后面拿枪吆骂着“给我上”。两种不同的指挥动作,就决定了最终的胜利只能属于中国共产党。

  今天,弘扬长征精神,以长征精神为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而奋斗,我们同样一定会无往而不胜,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新的长征中写出新的壮丽篇章。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2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红军战士不泄劲儿。说起红军长征,爷爷辈儿念叨的最多的就是这两句话,说起那段红色岁月,也都是些零零碎碎的记忆,只知道红军当年过草地的时候,煮皮带果腹,草鞋简直是稀罕物,这些故事都是从老一辈那里口口相传来的。

  历史是记录在笔头的故事,而时间的长河总是会不经意间消磨掉值得铭刻的记忆。知古今,知变迁,明历史才能谋长远。回顾红军长征在宁夏的历史,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率领陕甘支队从甘肃静宁界石铺出发,经西吉县境内将台、马莲一带东进,当晚在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村宿营。四天之后,右路军沿长城塬折向东北与左路军会合于孟家塬,又折向东南进入三岔镇(甘肃镇原县境内)。

  1936年5月20日,为了进一步扩大革命根据地,统一抗日战线,红军开始西征,而宁夏的中南部地区正是西征的重要战场,除却大大小小的战役不说,1936年6月底在同心清真大寺成立豫海县回民政府这件大事便是中国共产党解放民族、灵活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最好体现。1936年10月红军在甘肃会宁和西吉将台堡会师后,长征胜利结束。

  我们要在学习中弘扬长征精神,使我们的工作像长征一样,一步一个脚印,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我们大学生发愤图强,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充分展示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3

  为了让青少年们从小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近日,陶庄镇汾南村组织青少年开展了“学编草鞋——做红色传人”的学习长征精神的活动。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而草鞋则是当年红军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和象征。一捆打湿的稻草,一张长板凳,一副草鞋床工具,这就是编草鞋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只见师傅挑了几根稻草,不紧不慢地开始搓绳,几根稻草在他的手掌下十分“听话”,不一会儿一根绳索就出现在了他的手里,师傅一边编织一边向青少年们讲解,现场,青少年们看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提出各种疑问,向钱师傅请教,在体验编草鞋的过程中,青少年们深刻体会到了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和革命胜利的不易。在看过孩子们亲手编织的草鞋后,师傅连连夸赞,并表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希望孩子们多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和英雄壮举,以此为学习的榜样,长大后为祖国作出新的贡献。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4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本人有幸参加了厂团委组织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思想教育活动。聆听研究红军长征史的专家——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张*所作的专题讲座。

  张*副主任是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获得者,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专业技术7级。讲座中,他结合自己长期研究军史特别是红军长征史的丰硕成果,以《从瑞金到延安——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为题,从三个方面解读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和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一是如何在中国革命、世界历史及人类生理极限与意志追求的大背景下审视红军长征;二是以一到十的表达形式,精彩解读了长征的伟大历程;三是从五个方面概括了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张*副主任的讲座,语言朴实,史料详实,内涵丰富,发人深省,本人通过聆听,感悟颇多。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是一部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通过聆听讲座,让我们从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清晰的感受到在长征征途中孕育出来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人类历突破自我、挑战极限的范例。对于今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人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多元多样多变的今天,人们物质极大丰富,精神却极度空虚,利益至上成为一些人的生存哲学,物质*正在侵蚀着信仰的根基。基于此,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对当代中国格外重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既是历史所托,也是时代所需。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如何解决国家发展新长征路上的现实问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纵观整个长征过程,历时两年、纵横十余省、长驱数万里,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面对敌人,面对恶劣环境,红军之所以舍生忘死,不屈不挠,就是因为有革命的信仰在支撑着,有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着。今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但一些党员干部在市场冲击和利益*下心为物役、*腐化、价值虚无、信仰迷失。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等曾经在我们党内最为普遍的精神已经丧失,而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这种情况有所转变,然而并没有形成全面开花的局面。讲"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正因如此,我们党始终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长征路上,红军指战员心中正是因为有着"永远跟党走,至死不动摇"的"高于一切"的坚定信仰,才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了胜利。在他们为信仰而出生入死中,依靠的不是"福大命大"、不是"上天庇护",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靠的是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他们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无产阶级革命一定能胜利、共产主义事业一定会成功。目前,我厂正处于开启宏伟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纷繁艰辛的工作,作为青年党员、团干部的我们,就要自觉将长征精神融入到具体工作之中,要当好全厂团员青年的带头人,抓紧抓实抓好各项工作,要锻炼一支新的"青年红军队伍"。我厂的团干部虽然基本上都是兼职,但依然一定要有崇高的道德情操,要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思想浸蚀。结合当前党内、团内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红军就是我们的榜样。仰望红军精神,重温入党誓词,感悟信仰的巨大力量,要以党章党规为镜、以"四讲四有"为镜,把讲政治、有信念放在首位,要爱岗敬业,艰苦朴素,主动作为,用自己的人格去带动、引导、影响周围的团员青年,要立志为把锡柴建设成为发动机行业的"奔驰、宝马"做出积极的新的贡献。回顾张*副教授向大家讲述的长征之路,红军战士们明知路途遥远,却万死不辞,前仆后继,经受了难以想象的饥饿、严寒、伤痛等生存极限的考验,靠简陋装备战胜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如今,锡柴的改革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压力巨大,任重道远,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越是艰难困苦,越要坚定信念,我们更要在自身的实际工作中也始终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革命主义精神。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长征虽然过去了80年,但是它的精神永远不会也不应该成为过去。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今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长征精神。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缅怀先烈不忘初心,学习长征历史,记取长征经验,弘扬长征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攻坚克难的巨大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8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80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必将激励全体锡柴党员干部职工在攻坚克难中奋发前进。只要我们永远保持红军长征时的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一定能铸就锡柴百年之基业;就一定能在新的长征路上经受考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5

  长征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红一方面军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以色列军人伍大卫曾经评价长征:“中国红军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值得世界各国军人景仰和学习。可以说,红军在长征路上的经历是悲惨的,但他们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却是悲壮的。”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饥饿干渴,坚韧不拔的红军将士以今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走过没有路的“路”,跋涉两万五千里,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彪炳史册的伟大革命诗篇。掩卷沉思,我在问自己,长征精神到底是什么,它对于今天的我们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长征精神是君子之勇。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漫漫长征途中,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枪林弹雨的战斗,每一次生死存亡的选择,无不体现出红军将士们的大无畏之勇,这种不畏艰难困苦,永远奋进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认同的君子之勇,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莘莘学子同样非常需要这种忠诚于自己信仰和理想的君子之勇,学习和继承红军对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掌握各种本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展现才华,贡献力量!

  长征精神是进取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克服了千难万险,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长征精神的就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今天的中华民族正面临着民族发展史上新的伟大长征,这一征途上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而我们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克服学习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迎接自己的未来,去实现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伟大理想。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是1935年10月毛泽东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而这样的长征豪情,正以它穿越时空的魅力鼓舞着今天的我们为了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发展而勤奋学习奋勇向前!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6

  长征,它是一次当年令全世界震惊的行动,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没有饭吃也是很平常的事,为了生存,他们吃草根,啃树皮,有多少英雄好汉牺牲在那荒无人烟的草地和那皑皑白雪中。最终,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廖廖三万人马,他们都是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而活了下来。

  在长征途中,常发生一些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就拿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丰碑》来说,文中的军需处长在过雪山的时候,把棉衣让给了一位小战士,带着安祥的微笑死去了。他身为军需长,如果他没有棉衣穿,他可以去取,但他没有那样做,因为他为了让别的战士能穿上暖和的棉衣,正是这种精神,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精神,鼓励着红军走完了长达二万五千里的艰难之路。他们自己不吃,让给战友吃,他们不穿,让给战友穿。有困难,大家齐心协力地解决。比如爬雪山,那些身强力壮的战士有能力爬过那终年积雪的雪山,但他们没有独自爬过去,而是和老了、病了的战友一起手拉手,肩并着肩,一同爬过了雪山。

  长征精神永远在路上,因为有了红军战士那种精神,长征才能成功,长征成功就让革命有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长征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它那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日常生活中那种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同学有困难,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对同学置之不理。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只要有了这种精神,我相信,将来我们一定开得最鲜艳,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我们国家肯定会更强大,一定要记住,长征精神不能忘,它永远在我们的心中。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7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色之旅>>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爷爷就出生在这里,他从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他的同学因家中贫困,所以经常吃不上饭,*知道后,就经常送饭给他吃,那个人非常感谢*。

  我读到这里,心里不禁惭愧起来--有一次,我们发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可是我们并没有去扶起老奶奶来,而是在一旁幸灾乐祸,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后悔呀。

  在长征路上,红军们忍饥挨饿,艰难跋涉,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而我呢,做事总是半途而废,不坚持到底,前几次到公园去玩,看见大哥哥,大姐姐们滑旱冰的那英姿飒爽的样子,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第二天就让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旱冰鞋,可是滑旱冰哪有那么好学,刚一滑就摔了好几次骨碌。我没有勇气再学了,在爸爸的耐心劝说和指导下,我才坚持学了下来。和红军叔叔的坚强意志相比,我简直太渺小了。

  杨靖宇为了活下去,经常吃一些棉絮,树跟和树皮,生活十分艰苦。敌人不让家属送吃的,想存心饿死他。可是过了好多天了,杨靖宇依然顽强的活着,敌人很奇怪,就剖开他的身体,发现有许多棉絮之类的东西。杨靖宇这种战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使敌人地为之敬畏。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革命年代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我们的意志和英雄们相比,却是一个矮子,一个巨人。他们在我们心目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从这些先烈身上汲取..........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8

  21日上午10时,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云南各族各界干部群众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收听收看了大会实况,并对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展开了热议。

  大家纷纷表示,的讲话深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进行长征的历史伟业和战斗足迹,高度概括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的重大历史任务和观点举措,对做好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新的长征路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云南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作出更大贡献。

  当日上午,在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会议室、办公室,在科研院所、军营警营的电教室,在街道社区、基层村寨的活动室里,干部群众仔细听、认真记,并不时地交流着心得体会。当听谈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时,景洪市嘎洒镇曼景罕村委会的党员玉香拉对记者说:“带领全村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们少数民族干部新的长征路,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走好长征路”。面对充满艰难险阻的红军长征历程,省政协机关干部李宜锦感慨:“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把伟大长征精神贯彻到工作当中,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地建言献策”。

  驻守河口边境一线的“红河前哨钢二连”组织官兵们准时集中收看了纪念大会。这支优秀的部队30年来激浊扬清,坚守着国门口岸和精神高地,自觉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建连育人,犹如一面鲜艳的红旗飘扬在祖国南疆。收看结束后,“钢二连”全体官兵一致认为,红军长征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崭新局面,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作为当代军人,更要继承和弘扬好长征精神,为在新时期取得更大胜利而奋斗。

  从机关到基层,从企业到学校……收听收看了纪念大会的各族各界干部群众无不备受鼓舞和激励。大家纷纷表示,80年过去,不会忘记这举世无双的壮举,不会忘记每一位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更不会忘记坚不可摧的长征精神,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推动云南发展的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斗。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9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10

  今天的富足生活不知是多少血肉换来的,今天宁静和平不知是多少的生命换来的——有时,真的感觉我们的生活实在是过得太恍惚却又不知足。而今天看了的这部《我的长征》之后让我恍然大悟。

  《我的长征》讲述了王瑞老人回忆年轻时跟随红军长征的故事。那时,王瑞一家全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上,父亲被惨烈的炮火夺去宝贵生命。在大渡河中,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连长,都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倒在血泊中。最终,他在毛主席的关怀和鼓励下,重新振奋起来,继续 “跟着走”。

  在漫漫的长征路上,每个人都坚定自己的信念,最终取得了胜利。如果没有人坚定自己的信念,半途而废,就不会取的最终的胜利。想成功就必先拥有自己的信念,要是没有信念,就不用说要努力了,只会让自己变得更迷茫。所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是想要成功的基础,但光有信念还是不够的,还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并加上努力,可是只有信念而不付出行动,那么这些信念就会成为遥远的幻想,甚至会成为阻碍成功的绊脚石。

  我们要学习那种在硝烟中的精神——不论是坚持不懈、刚毅坚强、艰苦朴素,都得向红军同志学习。如今,长征结束了,我们虽触及不到,但我们也不能就这样任性猖狂,我们必须要持有这种精神,那是中国的传统也是长征的烙印,我们不能没有。

上一篇: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精选6篇 下一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简单心得体会范文6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