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精选30篇)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1
卢永根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
为科学命题,他献身科研、勇挑重担,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挽起裤腿,赤脚走在农田里,一步一个脚印去寻找,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初心永恒,大地为归。不简朴一生的他却毫不犹豫将自己的毕生积蓄880多万元尽数捐出,献给他钟爱的农业教育事业,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他胸怀祖国,无私奉献,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范。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2
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院士。他入党70年来,始终坚守信念、甘于奉献,教书育人,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信念坚定,永葆初心。1949年8月9日,年轻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之后的日子里,无论他是何身份,党员的身份永远高于一切,2020__年初,由于他长期住院,无法回单位参加党支部活动,为了能每月交党费、每月过组织生活。他向组织申请,在医院建立“卢永根院士病房临时党支部”。每月党支部成员把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科研最新动态带到他的病床前,他在病床上坚持认真研究、学习。只有心中有信仰的人,脚下才会有力量。我们都应该学习卢永根院士的精神,向榜样看齐,把对党的忠诚植入灵魂,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安于清贫,甘于奉献。20__年3月21日,卢永根及夫人徐雪宾捐赠毕生积蓄合计880万余元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他们不但把钱捐给华南农业大学,还把身体捐给医学事业。但是卢永根夫妇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家具,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简易的家当已经陪伴了他们半个多世纪。在入院治疗前,年过八旬的卢永根夫妇家里没有全职保姆,都是自己打饭或做饭。捐赠时的慷慨与卢永根平时生活的节俭形成鲜明对照。我们要以卢永根院士为榜样,心怀家国,安于清贫,无私奉献,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一生。
专注科研,教书育人。卢永根长期从事作物遗传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水稻遗传资源、雄性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他坚持双休日和假期照常工作,对于留学的学生,他都会找他们谈心,告诉他们学成之后要回到祖国,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是他对青年学生的告诫。他说,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要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几十年来他一直初心不改,教书育人,这样的精神和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卢永根一生永葆初心,不慕名利,用赤诚之心耕耘祖国大地。他安于清贫,无私奉献,默默育得青禾,让苍生饱暖。他专注科研,教书育人,为中华留下了绵延不绝的教育启迪。他虽然走了,但是他可贵的精神却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3
卢永根,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他用无私奉献的一生,呈现给我们的是高尚的“舍得观”和“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生境界。他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楷模,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轻时期的学习和革命经历,是他相信教育事业是至关重要。他在华南农业大学教书期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称得上种得桃李满天下的美誉。新时代,卢永根院士用责任担当、无私奉献和对事业的无尽热爱书写了一曲时代楷模之歌。今天,我们以卢永根院士为榜样,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精神。自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更加积极地发扬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时时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时时在实践活动中体现着一名老共产党人的人责任与担当,如今,虽然他因年事已高又身患重病长期住院,但他学习的热情依然不减,及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按照要求学习党的文件与材料,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的重要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学习他献身科教,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他始终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首位,不拘一格降人才,他顶住压力,破格晋升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员,为教育科研事业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具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他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学习他专注于本职工作,热爱事业的干劲精神。他是科技教育事业的先进代表,是教书育人的模范,他起早摸黑、任劳任怨、激情工作,尽管身患重度糖尿病和疲劳性冠心病已有多年,但他从没有把自己当病人看待,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始终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太行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4
卢永根自始至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勤俭节约,蜡炬成灰泪始干,为热爱的祖国奉献了一生。党员干部应该学习卢永根院士身上这股顽强不屈,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要学习卢永根院士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卢永根院士上高山、下峡谷、披荆棘、踏草丛,为老百姓解决温饱问题,是共产党员的楷模。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踏实肯干,不畏艰难困苦,不搞形式主义,坚持群众路线,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入到老百姓家中,深入他们的心中,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着想,解决与落实他们的难题与诉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党员干部要学习卢永根院士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卢永根院士将自己的毕生积蓄都捐赠给了华南农业大学,他没有选择用这笔钱改善自己的生活,一切从简的他反而将自己的积蓄都贡献给了教育事业。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不利用职务之便大吃大喝,收受高档礼品,要做到两袖清风,不向老百姓吃拿卡要,杜绝没有好处就不办事的陋习,不在老百姓面前端架子,作威作福,向老百姓展现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党员干部要学习卢永根院士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卢永根院士不仅将自己毕生的积蓄都捐赠给了教育事业,还决定将自己去世后的遗体捐献给医学科研与医学教育事业,他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党员干部要坚守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职,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好牺牲个人利益的思想觉悟,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5
有这么一位党员,他出生于香港,20岁不到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去美国留过学,放弃原本在美国的大好前途,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的水稻事业;他积累的财富可以让他的生活安逸,可他省吃俭用,将积蓄都捐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他就是“时代楷模”,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
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改革开放后,卢永根以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学习。在美国的亲朋都劝卢永根留在美国发展,但卢永根没有被劝服,他坚守着初心,坚定着不曾动摇的信念。“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卢永根这样回绝亲朋的好意。
卢永根始终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1952年卢永根成为华南农学院的首批学生,师从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丁颖先生。他跟随丁颖先生的步伐,继承丁老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经过不断的找寻,逐步扩充到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既使70多岁,卢永根依然亲自带着学生穿梭在祖国的崇山峻岭中,搜集资料,找寻野生稻种,走不动了就让学生们抬着去找寻。
卢永根不但投身于水稻的研究,还积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卢永根广纳英才,唯才是用,在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的任职期间把抓紧人才放在第一要务。在过往人才的选拔中,职称的评定需要论资排辈,费时费力,年轻人才很难有上升空间。针对这个情况,卢永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破格晋升了一批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年轻人,为华南农业大学储备了一批中坚力量。他还通过书信方式,联系了很多国内外优秀的教授、名家,让他们投身于祖国的农业事业。他为祖国的农业事业积累了大批人才,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助推剂。
近年来,年事已高的卢永根长期卧病在床,无法参加党支部活动。为了能正常参加党支部活动,卢永根向党组织申请,在医院病房里成立一个特殊的临时党支部。在开展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上,虽然卢永根身体虚弱,但他依然全程参与学习和讨论,更新党的知识,履行党员义务。
拥有70年党龄的卢永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典型代表,虽然他已离开了我们,但他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的情怀和情操,是我们每位共产党人需要学习和弘扬的。我们共产党人要坚守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砥砺前行。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6
中央宣传部15日追授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矢志奋斗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当晚,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反映卢永根先进事迹的短片。
卢永根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他一生报效祖国,毕生积蓄回馈社会,我们要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卢永根院士曾对他的学生们说: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你必须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一定要亲自察看现场,不能遗漏一丝一毫的细节。目前,各地都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习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然而,一些地方走过场、重摆拍的“作秀式”调研现象依然存在。这些现象背后反映的是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调研工作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一些干部存在“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把自己当成“官”,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要知道调查研究是为了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时,要让裤脚多沾泥,脸上多淌汗,一头扎进人民群众中间去,多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真正做到“带着责任下去,解决问题回来”。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7
11月10日,华南农业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学校院士广场上,卢永根的雕像前又多了不少鲜花。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这位华农功臣的深深怀念和崇高敬意。
就在3个月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走完了89年的人生历程,安详辞世,留下一笔笔丰厚而宝贵的科研和精神财富。作为我国作物遗传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在多个领域立下首创之功;作为一名教授、校长,他悉心育人、慧眼识人,在华南农大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许多人以是卢永根的学生为荣;作为一名慈祥的长者,他将毕生积蓄全部捐出,奖掖才俊,泽润后辈。
卢永根逝世后,他的名字获得了更广范围的传颂,他的敬业精神、大爱情怀、人格魅力凝铸成一座高耸的丰碑,矗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1930年,卢永根出生于香港。第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在全民族抗战的战火硝烟中,卢永根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1941年,香港沦陷,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卢永根被迫回到广州乡下避难。目睹离乱场景,经历颠沛生活,救国图强的信念犹如一粒顽强的种子在卢永根的心中逐渐生根发芽。
1949年8月,卢永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进入岭南大学农学院学习,开启了他与农业的一生情缘,也踏上了振兴农业、强国富民的漫漫征程。1952年,作为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首批学生,卢永根有幸拜在著名农学家、教育家丁颖门下,自此与“稻”相伴。
20世纪60年代初,卢永根成功划分中国水稻光温生态型和气候生态型的品种分型。70年代,卢永根将水稻矮生性遗传方式和等位关系作为研究主战场,将主要籼稻矮源分为2类4群。80年代初,他带领研究团队开展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基因分析,提出了“特异亲和基”概念,首次构建出3个中国原生野生稻种粗线期核型。
这些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成果,奠定了卢永根在国内外学界的重要地位,也为其带来了个人成长道路上的更多机遇。改革开放后,他赴美国做访问学者。那里有他的多位亲人,不少人劝卢永根留下来发展,却被他婉言谢绝。在他看来,“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只有双脚踩在祖国的大地上,卢永根才感觉最踏实;只有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卢永根才感觉最荣耀。即使年逾古稀,他仍然带领学生翻山越岭开展野外考察,只为找到更多未被发现的野生稻种。而正是因为这份执着,卢永根在老师丁颖收集7000多份野生稻种的基础上,又找到了几千份水稻种质资源。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正是深谙这个道理,卢永根将广纳英才、人尽其才,作为他在华南农业大学校长13年任期中需要抓紧抓好的第一要务。上世纪80年代,华南农大出现人才断层,职称评定论资排辈等陈规陋习让青年学者梯队迟迟难以壮大。
针对这种局面,卢永根大刀阔斧在人才选拔和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一批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年轻人才获得破格晋升机会。后来成为华南农大科研中坚力量的“八大金刚”,就是在卢永根主导的这场改革中完成了职业生涯最为重要的“龙门一跃”,其中5人甚至从助教直接升为副教授。除此之外,卢永根多次通过书信等形式“三顾茅庐”,最终为华南农大延揽了包括刘耀光、温思美、彭新湘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
为人才拓宽成长空间还不够,还要让他们有更多切切实实的获得感,为他们提供更好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辛朝安教授团队在兽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卢永根一下拨出10万元作为奖金。在30年前,这还是个“天文数字”。刘耀光是卢永根的学生,为了能够使其安心科研,卢永根破例为他建了一座专门实验室。通过大胆改革体制机制进而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活力,这样的理念在华南农大深深扎根,并孕育出以“温氏模式”为代表的产学研结合成功经验。
20__年3月,华南农大旁的一家银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户。一位耄耋老人颤颤巍巍掏出一个纸包,拿出存折,要求将里面的钱全部转到华南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这位老人就是卢永根。存折上的880多万元,是他和老伴徐雪宾的毕生积蓄。而今,用这笔钱设立的“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正在延续着卢永根的心愿,奖励优秀教师,资助困难学生。
然而,这并不是卢永根的最后一次捐赠。20__年底,卢永根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一张卡片——志愿捐献遗体纪念卡。从“育人良师”到“无语体师”,卢永根用他最后的力量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家里没有值钱电器、没有请过全职保姆、上下班不坐专车……在个人生活上,卢永根喜欢做“减法”,换来的是“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的“加法”。“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这是20_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献给卢永根的深情礼赞。而在卢永根的笔记本上,留下的则是这样一段座右铭:“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8
中宣部近日追授中科院原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永葆初心矢志奋斗的布衣院士,号召广大知识分子向他学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院士用他的精彩一生,回答了“人生的意义”这个大问题。87岁,将几乎毕生积蓄880万元捐赠给教育事业;89岁,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一生,无私奉献给中国水稻科研事业。
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其研究设想被业界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在他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期间,打破学校面临的人才断层困局,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了广阔天地,打开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卢永根选择了教师行业,无怨无悔,兢兢业业教书,勤勤恳恳育人。作为一名老教师,卢永根同样以他的一腔爱国之情去教育和感染他的学生。立德树人,终是桃李满天下。在他的培养和感召之下,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并成长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卢永根的爱党爱国、为民奉献的精神,鼓舞和激励我们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砥砺前行。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9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百色工作。20__年3月,黄文秀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充实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但是有些年轻干部工作在农村,生活在城市,并不能安心的扎根基层,踏实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学习她以村为家、以村民为亲人的思想觉悟,学习她“先当村民,再当村官”的工作理念,学习她不干出一番成绩誓不罢休的理想追求,端正态度,扎根基层,体悟磨炼,在广大的大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学习她无私奉献、服务群众的精神。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研究生,黄文秀没有一点娇气和傲慢,她能走进群众,她能和村干部积极走访调研,倾听群众的声音和诉求,驻村帮扶日记里记满了各种各样的村务小事,从农村低保、到水费电费,只要村民有需要,哪怕再小的事,她都在努力的去做。正像她经常性说的一样“只要能为村民谋一丝利益,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困难也心甘”。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就应该学习黄文秀的这种精神,牢固树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的服务理念,真正的从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诠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10
“这是一等功奖章,这是三等功奖章……”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山城村,一间不起眼的平房里,整洁的书桌上摆放着96岁的老英雄孙景坤的军功章。
孙景坤的故事,得从72年前的1948年说起。
那年1月,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40军119师357团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屡立战功。
在解放四平的战斗中,孙景坤是机枪手,是敌人火力重点打击对象,密集的子弹袭来,如今他的身上仍留有不少伤疤。由于表现出色,1948年,孙景坤于战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刚从海南战场撤回的孙景坤,立即随部队集结安东(现辽宁丹东)待命。
“保卫和平,保卫胜利果实!”10月的一天,命令终于下来了,孙景坤随部队一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52年10月27日中午时分,孙景坤所在部队坚守上甘岭161高地,在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后,部队伤亡惨重,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队很难上去。当时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带领9名战士,带着8箱手榴弹、两箱子弹,从敌人火力死角突上阵地。在击退敌人疯狂反扑中,孙景坤击毙数十名敌人,和最后剩下的3名战友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赶来支援的战友找到了昏迷的孙景坤。
1953年,孙景坤荣获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同年,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受到了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11
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布衣院士”卢永根走了,不留财产、遗体、墓碑,走得干干净净,舍得了无痕迹。但是,他却留下了很多很多……
他留下的是信仰如山。卢永根在战火硝烟中冒死入党,在矢志奋斗中无私奉献,他认准了“中国共产党指给我有意义的人生之路”,一生爱党、护党、为党,让这颗初心永葆青春70年。
他留下的是累累硕果。卢永根“半为儒者半为农”,多年来,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祖国沃土中,把论文写在神州大地上,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研第一线。
他留下的是桃李满园。卢永根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他立德树人、鞠躬尽瘁,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倾尽心血关爱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现代农业专家,并捐出毕生积蓄880多万元设立教育基金,为教育事业献出了自己的所有。
他留下的是无字丰碑。卢永根艰苦朴素,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对于捐款,人说是“捐”,他却说“还”,一字之差尽显党员风范。他奉献了财产、奉献了遗体、奉献了所有,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楷模。
人生在世,应该给后人留点什么?身为党员,应该给社会留点什么?卢永根的“舍”与“留”,给人启迪,催人奋进,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12
为大力宣传学习孙景坤同志的先进事迹,弘扬孙景坤同志的崇高精神,近日,振兴分局永昌派出所开展向孙景坤同志学习的主题会议活动,全体民警向孙景坤老英雄致敬,学习他“坚持初心,无私奉献”的英雄事迹。
活动上,全体民警、辅警深刻学习孙景坤同志的英雄事迹,并充分认识此次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公安机关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学习借鉴孙景坤同志的优秀做法,努力探索适合本辖区的工作模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以此开展自查自纠,撰写个人心得体会,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将工作落到实处,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增强规矩意识和责任担当,全面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学习孙景坤老英雄同志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学习他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在任何时候都不居功自傲,不向组织提要求,有再多的困难也都要自己克服,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会后,全体民警、辅警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学习孙景坤同志活动主题为契机,坚决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不断坚定信心,不断强化履职尽责能力,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辖区治安秩序和谐稳定。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13
黄文秀用使命和担当,向世人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她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扶贫路上“第一书记”这个光荣群体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她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姑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选择了回到家乡广西百色工作,不是每一个走出小山村得人,都能像他一样,放下城市的喧嚣和热闹,回归平静。开始知道黄文秀的视频是在抖音里,令人敬佩,令人痛惜,令人百感交集。她是一名高才生,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看到她平日工作的视频,工作认真,她的耐心跟细心值得我们敬佩,每户贫困户她都亲自走过,坐下耐心听他们说话,边拿本子记着他们的诉求,小小的身躯穿梭在每位贫困户的家中,每个需要她的现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她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她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黄文秀同志的事迹激励年轻一代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时刻牢记作为党员的使命,不忘初心。文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敬佩,在遇到困难时,文秀毅然坚守,从不畏惧,为当地的村民们谋求幸福,创造好的条件。
当看到她遇到危险时做出的举动真的很令人感慨,敬佩,遭遇洪山前她发给家人的短信,前后洪水夹击着她,她发给家人都短信是,我遇到洪水了,为我祈祷吧。明知危险已经来临,但却很从容的面对,我感觉到她一点都为曾后悔过的心情,但是她就这样走了,那么壮烈,心怀着老百姓,满心想着扶贫攻坚,但就这样牺牲了,献出了自己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黄文秀是那样的伟大,她在她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壮歌,她是我们共产党员的骄傲,我们要永远铭记她,像她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向前,打好扶贫攻坚这一战。为我们已经牺牲在第一线的扶贫干部致敬。她在用自己力量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她走在了扶贫工作的前列,她是平凡而又普通的,她又是光荣的而又伟大的,她是值得人们敬佩学习的。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14
观看视频,几度哽咽,王红旭老师舍己救人的精神让我们震撼,为了救起两名落水儿童,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3岁的儿子还在岸边等爸爸带他回家,父母还在等着您回家,可6月1日这一天,王红旭老师家人永难遗忘的一天,因为您和大家一起挽救回了两个生命,拯救了两个家庭,可您再也没有回来。
看视频听讲述,这一天就在这天,本该陪3岁孩子开开心心过节的王红旭老师,因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遇难。事发地点在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一对兄妹(一人六岁,一人五岁)意外落水。在此危急关头,重庆育才小学的王红旭老师飞奔入水,行动十分果断,没有一丝犹豫。最终两个孩子被救了起来,范文参考网TOP100范文排行但体力不支的王老师却被湍急的江水卷走,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人间。
意外无情,人间有爱。
当发现两名儿童意外落水后,周围的群众迅速自发开展了救援行动。大家手拉手,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的“人墙”。
而在“人墙”最外延的正是王红旭老师。大家紧紧拉住彼此的手,在滚滚江水中站稳。接着,从王红旭老师手中传递出一个女孩,人墙立刻接力,大家一个一个地传递着生命,将女孩托举到安全地带。接着,王红旭老师又救起了那个男孩。两个孩子脱离了危险,然而人群还没来得及庆祝,王红旭老师就因体力不支被江水卷走。
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6月2日下午,在距离落水点三十多米的江中,救援人员发现了王红旭老师,但他已经没有生命特征了。
事发现场的人回忆说,如果王红旭老师放弃救小男孩,他一定能活下来,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救人。
王红旭老师母亲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不禁痛哭失声,心得体会范文她说,在最后关头,他自己都快没有体力了的时候,他还不忘把两个孩子往岸上推。
这已经不是王红旭第一次救人了,早在上大学时,他就曾经救过落水者。
在大家眼中,他是一个热心助人、有活力的好老师,工作负责认真,待人友善。当他离去的噩耗传回学校时,全校师生都陷入了悲痛中。
6月3日,晚上八点,王红旭的告别仪式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宝山堂殡仪馆举行。数千名群众自发前来悼念,人们静默地送别着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
“舍身有义古渡英杰救幼童,江水无情育才园丁铸大爱”,低垂着的挽联让悼念厅氛围更加肃穆。在江边,也有群众悼念,献花寄托哀思。同时,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明办追授王红旭为“重庆好人”。
据了解,王红旭老师是家中独子,还有个刚满三岁的孩子。
他救起了别人的孩子,但他也是自己父母的孩子、他也有自己的孩子啊!他的父母妻儿要怎样面对这幕惨剧?我们实在难以想象,他的家人正在遭受着多大的痛苦,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走出悲痛。
我们无意去责怪任何人,这是一场谁都不希望发生的悲剧。
但是在悲痛之余,仍要提醒大家,特别是在暑假即将来临的当下,身为家长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让孩子远离危险,防止意外。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15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的先进事迹在师生朋友圈“刷屏”。“我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动力,能让刘永坦院士栉风沐雨地坚守在雷达试验站?学习完刘永坦院士事迹后,我得到答案,那便是党和国家的需要。我已通过研究生支教团的面试,明年将踏上西部支教之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我想这是学习刘永坦院士精神的最好诠释吧。”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曲佳璐写下感悟。
为传承以刘永坦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精神,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思维、领军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20__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增设“永坦班”,由刘永坦院士领衔并担任班主任。作为首届永坦班学生,高若瑜倍感骄傲和自豪:“刘永坦院士在风雨如晦中立下‘刻苦学习,科学报国’的朴素理想,在科研与生活条件困难重重之时勇往直前攻克技术难题,为祖国海防装上‘千里眼’,在成就卓著之时选择向更高目标砥砺前行,在荣誉加身时捐献奖金为党育人。他向我们诠释,要做仰望星空、理想远大的追梦者,做无畏困难、追求卓越的奋斗者。”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16
今年11月11日,中国工程院澜沧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班首届电商班开班。朱有勇在班上教授农民自己开网店,把大山中的优质农产品直接卖到消费者手中。他还设想引进区块链技术,解决中药材的全流程追溯问题。
“林下药材可以做成大产业,不仅是林下三七,还有重楼、黄精、石斛等。我们想摸索一套科学办法,让药材回归深山老林。”“我们希望以优质的药材原料,为中医药发展作一份贡献。”
一颗初心,始终跃动,正如他的入党誓言——
“团结广大群众,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服从祖国的需要,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为了这句誓言,1996年,朱有勇在悉尼大学完成了分子植物病理学有关项目研究,回到了云南农业大学:“宾馆再好不是家。我能回到祖国,为自己的家乡做事,比什么都有意义。”
为了这句誓言,20xx年,刚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朱有勇向组织提出,希望继续专心搞科研,不再担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
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头衔众多,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教学名师等等,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农民院士”。
“脱贫攻坚带给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干部群众才是真正的脱贫主力军。我是一个教书匠,更准确地说,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有幸参与了这个工作,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澜沧江边蒿枝坝,林下药材满山崖,生态有机三七花,人人见了人人夸……”蒿枝坝的村民,都喜欢唱朱有勇根据山歌编的这首《蒿枝坝的花儿开了》。
蒿枝坝村道路旁,遍布一种名为三角梅的植物。朱有勇在蒿枝坝扎根后,就引种了这种花。
他有一个想法——等闲下来,把自己和身边的人们在这场中国反贫困斗争伟大决战中历练并成长的故事写成一部小说,书名就叫:蒿枝坝的花儿红了。
蒿枝坝上,花期正盛。
远山之外,脱贫传奇正在续写……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17
日前,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卢永根,用光辉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身为教师,他倾囊相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身为学者,他扎根稻田,致力水稻遗传育种研究;身为党员,他无私奉献,将毕生积蓄和遗体都无偿捐献给了科研和教育事业。
从“布衣院士”卢永根到深藏功与名的老兵张富清,从“环卫天使”李萌到“吃亏”书记李连成,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同样的光辉,传递着同样的力量。
向榜样看齐,要以人为镜。榜样是一个标杆、一面镜子,以榜样为镜,能够反映出榜样的优秀品质,正视自己的不足。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榜样的身上看到身为优秀党员的标准,明白正确的是非得失,坚定个人的理想信念,增强自己的使命担当,从榜样身上受到的感染鼓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
向榜样看齐,要以德为邻。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每一个先进榜样身上都有着相似的精神品质。他们公而忘私,所以在其他人避之不及时勇敢站出来挑起重担;他们坚定执着,所以能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克服常人看来不可能做到的挑战;他们干净忠诚,所以能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为党和国家奋斗终身的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榜样身上的优秀精神品质,激发心底的道德情怀,释放强大的正能量。
向榜样看齐,要以史为鉴。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又植根于中国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无穷无尽的先贤人物,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回望历史、铭记历史、见贤思齐、珍惜当下,更好的把握和创造未来。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18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国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不打农药也可以防控病虫害,是他研究了几十年的课题,也是他追求的梦想。20__年,朱有勇来到中国工程院对口扶贫县——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扶贫,他把天然松林、高原耕地作为试验田,用科技为贫困群众找到一条绿色致富路。
在刚刚开班的新一期“院士专家扶贫培训班”里,朱有勇首次邀请了电商来讲课,培训老乡们利用互联网将绿色农产品卖出大山,60名学员全部来自澜沧县20多个乡镇,朱有勇还帮村民们配上了这样的迷彩服,希望他们像军人一样要求自己。
20__年开始,朱有勇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村民怎么种马铃薯。从开山、整地、施肥到分级、包装、销售,每一个步骤都做到细致地培训。后来,在朱有勇的牵头下,中国工程院上百位院士以及五六百名科技专家都来过澜沧县,已经举办过24个技能培训班,培训农户超过数千人。
今年64岁的朱有勇,出生于云南普通农家,1977年考入云南农业大学,1982年开始从事“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科学研究。30多年来,朱有勇带领团队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我国10个省区市推广,并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减少了60%的农药使用,并增产20%到30%。20__年,朱有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__年,在澜沧县扶贫期间,他仍然立足于科技创新,带领团队研发的“林下三七种植技术”,让中药材种植回归到深山老林,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走的还是绿色发展的路子。
现在,朱有勇团队有30多名研究生和博士生,每年100多天他们都驻扎在扶贫一线,指导培训农民,也为乡村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20__年,澜沧县冬季马铃薯种植已经超过15000亩,林下三七种植超过7000亩,总产值达到5亿元,预计今年底将有7.5万人脱贫。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19
朱有勇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他选择投身新战场——
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20xx年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41%。这一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谁来牵头挑起重担呢?时年60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我年轻,我来干!”
说干就干,朱有勇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了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组,带领团队一竿子插到底,在这个寨子扎下根,一待就是五年。
倡导种冬季土豆,农民刚开始不积极,他跟村组干部搞起了示范种植;考察三七基地的路上,车子陷进了泥坑,他第一个下去推车,任凭泥巴溅了一身;寻找水源时,他拄着拐杖穿行在雨后湿滑的山坡,一路上跌了三跤……
驻村扶贫,迷彩服就是朱有勇的“作战服”。他要求参加院士指导班的学员都要穿上迷彩服,因为这样可以一扫长期贫困滋生的萎靡气息,激发起奋斗的姿态来。
种出五斤重的“神奇土豆”,种出药企抢着买的“有机三七”,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把“冬闲田”变“致富田”,老百姓的评价,就是朱有勇脱贫战线上的口碑。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20
20__年6月1日,在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面对两名儿童(一人五岁,范文参考网一人六岁)意外落水,重庆育才小学王红旭老师丢下自己3岁的孩子,奋不顾身跳进长江进行施救。很快水里的异常也引起路边群众的汪意,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帮忙救人。大家通过手牵手的接力方式,成功协助王红旭老师把两名儿童从水中救起,经检查,两名儿童生命都没有大碍,可是王红旭老师因为救起1名女童并将其递给共同施救的同伴,转身继续营救另1名被冲入江中的男童过程中,回游途中体力严重不支,瞬间被卷入江中,不幸罹难,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5岁。
王红旭同志出身教育世家,一家三代均为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他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心关爱学生,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深受学生喜爱。20__年以来带领校田径队取得优异成绩深受学生和同事的好评。王红旭老师一腔赤诚爱党爱教,以生命托举生命、以大我彰显大爱的事迹感人至深。通过对王红旭老师先进事迹的学习,我被王红旭老师在危难时刻舍己救人、用生命托举生命的大爱精神深深感动着。王红旭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英勇壮举诠释了“四有”好老师的深刻内涵,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要以王红旭老师为榜样,将王洪旭老师留给世间的“爱”谨记心间,将这份“爱”传承,并用这份“爱”温暖我教育的每一位学子,王洪旭老师虽然随着冰冷的江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爱的火焰将永远不灭,照亮教育系统每一位老师前行的路,工作总结范文引导中华大地每一位莘莘学子不断前行。我亦将立足本职工作,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不平凡的教育事业。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师德素养,以实际行动,心怀大我,无私奉献,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老师。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21
忠诚执着守初心,无私奉献担使命。6月29日,省委宣传部在昆明举行“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授予张桂梅同志“云岭楷模”称号,大力宣传弘扬她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激励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她学习,凝聚万众一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斗志。
1974年10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随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1996年,丈夫去世后不久,张桂梅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来到华坪后,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在全县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并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治课教学任务。
1997年4月,她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已经像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立即住院治疗。但为了不耽误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她偷偷把检验结果藏起来,继续坚持站在讲台上,直到7月份把4个班的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住院接受手术。手术后,医生反复叮嘱,一定要静养6个月以上,可仅仅24天之后,张桂梅又站在了她热爱的讲台上……
1997年8月,张桂梅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入党20多年来,她始终爱党、护党,忠诚于党。
20__年,张桂梅一边在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儿童之家”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建院第一天,“儿童之家”就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仅有两岁,最大的也才12岁。
20__年,张桂梅送走了一个特殊的班级。这个班有的学生转校,有的学生辍学回家,有些男孩子还在网吧过夜,老师们对这个班都失去了信心,纷纷要求调离。随着中考临近,张桂主动请求接下这个班,担任班主任。她横下心来,把行李搬进了男生宿舍,和32个男生住在了一起,既当师长又当家长……她的辛劳没有白费,这个班有22名学生的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
20__年,维持“儿童之家”的资金面临短缺。为缓解窘境,张桂梅到华坪各部门筹措资金,当年暑假又从华坪“转战”昆明,虽然把各种证书、媒体报道都带上了,却仍被很多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辱骂她、驱赶她。
“求人很丢人,但如果孩子们生活得不好,我这个义务院长更丢人。”筹款期间,张桂梅累了就在路边歇一会儿,渴了就讨口水喝,饿了就啃几口干粮,20__年至20__年的寒暑假,张桂梅在昆明为孩子们筹措到两万多元。对此她说,一切辛苦都值了!
有人说,张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躯是自己的以外,她没有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家。她却笑着说:“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人民、有学校、有国家、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什么都有!”
20__年9月1日,在张桂梅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是践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同时也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张桂梅老师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都没能回去看一眼。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会遭到一些不解。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本来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过恶狗。一番撕咬后,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还有一次,在人群中募捐,被以为是骗子,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口水吐到脸上。张桂梅为了心中那份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默默承受着。
办校10年来,身患重症的张桂梅,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她亲自走访了1527名学生的家庭,还把捐给她治病的钱、奖金和工资,共100多万元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
女子高中的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名。从这里毕业的八届学生, 全部进入大学的殿堂, 实现了飞越大山的梦想。
参加工作以来,她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一辈子对党忠诚、一辈子为民奉献、一辈子坚忍执着、一辈子于己克俭的大爱情怀。她总是以自己的思想、人格、情感、行为和学识起到先锋引领作用。以共产主义信仰为办学教育模式,改革创新锻造了丽江教育史上的奇迹,展示了锐意改革、敢打敢拼的光辉形象。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
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22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这众多荣誉的背后,是他不忘初心,扎根基层,苦心钻研的深刻体现。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后他曾说“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这种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配得上他获得的一切荣誉。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23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人民日报,11月16日)
卢永根,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20xx年8月,因病在广州逝世。他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关爱和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现代农业专家;他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始终坚持共产党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有着70年党龄的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献出一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不仅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范,也是一名有着执着理想信念的优秀共产党员。
一、做好广泛宣传。要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和普通群众中开展广泛宣传,掀起学习高潮。针对不同的群体,通过在人流量多的场所制作先进事迹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在网络和电视播放短片、入户讲述、校园宣讲、讲座授课、文件传达等多种形式,将卢永根的先进事迹宣传到位,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和鼓舞党员和群众。
二、开展集中学习。将卢永根的先进事迹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作为开展党员学习先进典型教育的生动教材。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卢永根信念坚定、至诚报国、爱岗敬业、对党忠诚、胸怀坦荡、情操高尚、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大力弘扬爱国奋斗奉献精神和忠诚执着朴实品格。
三、强化学习效果。要组织党员干部通过集中收看,交流讨论学习收获,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切身体会优秀共产党员坚定信仰、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激励更多的知识分子建功立业新时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24
“刘永坦院士既是成就卓著的雷达技术帅才,又是善于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四十年如一日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用心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通信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刘爱军表示,作为一线教师和基层党支部书记,一定要传承好刘永坦院士的艰苦奋斗、家国情怀精神,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为威海校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信学院电子工程系20__级硕士研究生于川淼认真观看了央视“时代楷模”发布仪式,深刻感受到了刘永坦院士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的科学家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将来以所学专业知识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作为哈工大学子,我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大好的学习时光,努力练就过硬本领,以奋斗放飞青春梦想,为建设科技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25
8月3日,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
张超生前是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入伍12年来,他始终怀揣“强军梦”“飞行梦”“舰载梦”,精飞苦练不停歇,履职尽责不懈怠,超越自我不止步,多次参加重大演习演练和军事行动,磨砺成长为优秀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今年4月在执行任务中,他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9岁,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张楠生前是武警山东省总队临沂市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班长。他自觉接受沂蒙精神滋养熏陶,始终恪守“当兵就要当好兵”的铮铮誓言,时刻以冲锋的姿态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先后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去年7月在担负我驻索马里大使馆安全警卫任务中,他遭遇恐怖袭击壮烈牺牲,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26
8月3日电中央宣传部3日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
张超生前是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入伍12年来,他始终怀揣“强军梦”“飞行梦”“舰载梦”,精飞苦练不停歇,履职尽责不懈怠,超越自我不止步,多次参加重大演习演练和军事行动,磨砺成长为优秀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今年4月在执行任务中,他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9岁,被批准为革命烈士。张楠生前是武警山东省总队临沂市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班长。他自觉接受沂蒙精神滋养熏陶,始终恪守“当兵就要当好兵”的铮铮誓言,时刻以冲锋的姿态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先后圆满完成多项重大任务。去年7月在担负我驻索马里大使馆安全警卫任务中,他遭遇恐怖袭击壮烈牺牲,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近一段时间,张超和张楠的先进事迹经媒体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认为,张超和张楠身上生动体现了从军报国、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矢志强军、精武强能的使命担当,不畏牺牲、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崇德向善、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不愧为“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优秀代表。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27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忙碌了一天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村的村民,放下农具便匆匆挤进村里的“科技小院”,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请教种植冬季马铃薯、油菜、林下三七的技术要领。
“要选择合格的脱毒马铃薯种薯”“拱棚可防霜避雨避病,减少农药施用量80%”……面对村民们的各种问题,朱有勇耐心解答着,还叮嘱团队人员去田间给农户示范操作。
这座被称作“科技小院”的普通农家院落,是去年10月份朱有勇院士团队进村帮扶后驻扎的“根据地”。院士、专家们从这里开始,一步步解决村民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科学的指导、全程的服务使贫穷闭塞的蒿枝坝及其周边村寨不再“孤立无援”。
朱有勇告诉我们,自从20__年中国工程院开始定点结对帮扶澜沧县,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村民们的钱包鼓了起来,种植、养殖产业壮大了起来,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结为亲家 定点精准帮扶
澜沧县贫困面广、贫困人数多,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__年,中国工程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开始结对帮扶澜沧县。
定点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等院士先后到澜沧调研。去年11月,中国工程院“云南院士专家行”工作组也来到澜沧。院士们深入各乡镇、村、企业,用科技的力量把脉问诊澜沧脱贫攻坚工作,助推当地产业发展。同时,中国工程院还选派两名干部到澜沧县挂职副县长和副乡长,协助全县做好示范基地建设和项目实施工作。
此外,院士们还相继在云南农业大学、澜沧县成立专家扶贫工作站和云南澜沧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两站”着力推动“政产学研用”结合,促进院士、专家科技成果在云南的推广与转化,为云南省的科学发展提供战略咨询;依托云南农业大学的资源优势,组织院士专家有效开展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实施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打造精准扶贫示范区。
确定脱贫目标后,“把脉”产业发展就成了第一要务。接到任务后,朱有勇院士二话不说,带着团队迅速赶往澜沧开始调研。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28
无论获得什么荣誉和头衔,他最看重的还是“教师”这一身份。从教6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电子工程领域的教学工作,先后讲授过10多门课程。在新体制雷达攻关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他还同时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4门课。其间,他还主编了《无线电制导技术》一书并成为全国统编教材。1999年,他又出版了专著《雷达成像技术》,获首届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图书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他说:“我这个‘双院士’称号,是整个研究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系统级创新的科研活动不太可能再允许一个人去单打独斗。因此,他提倡团队攻关和协同创新。对青年教师、对学生他都是这样要求的。在他的言传身教和苦心栽培下,他的学生中涌现出了共和国的将军、院士、大学校长、教授和国防院所总师、高科技公司创始人、高管等一大批共和国栋梁之才。刘永坦院士常对学生说:“希望还能补充更新鲜的血液,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你们。”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29
孙景坤同志的先进事迹被广泛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认为,孙景坤、徐振明同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杰出代表,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要尊崇英雄,关爱楷模,学习抗美援朝老英雄的崇高精神风范,立足本职奋斗,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于瑶说:“徐振明同志转业后选择为杨靖宇将军守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信仰和忠诚。”吉林省教育厅思政处干部张天一说,作为徐振明同志的家乡人,要深入开展向徐振明同志学习的活动。
吉林省白山军分区政治部原副主任毕绪增说:“作为一名退休干部,要以孙景坤老人为榜样,不忘初心,发挥余热。”“孙景坤同志甘于奉献、甘于清贫、艰苦奋斗,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本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建波表示。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 篇30
卢永根院士出生在香港,后来扎根内地,兴农报国,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论文抒写在广袤大地上。回望卢永根的奋斗历程,他爱国、爱校、爱民,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了‘丁颖精神’,一心追求和实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学家的崇高境界和远大理想。他的一生,饱含着对祖国最深沉的大爱。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宣部追授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时代楷模”称号。
对党忠诚,“香港仔”的“中国心”。卢永根曾说“日本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使我觉醒到当亡国奴的悲惨。我是炎黄子孙,要为自己的祖国复兴效力。”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他用义无反顾的抉择,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更是一位信仰坚定、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党员干部,要学习卢永根永远对党忠诚,始终跟党走,有坚定的信仰,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奉献自己的一生。
穷己为人,“布衣院士”的“穷”与慷慨。卢永根生活中节俭朴实,是‘布衣院士’;但他在工作中慷慨大方,毕生积蓄回馈教育事业。他的人生字典里只有奋斗和奉献,唯独没有自己,这种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彰显出共产党人鲜亮的初心底色。作为党员干部应以卢永根同志为榜样,为国尽力、为民谋利,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节俭朴素的优良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保持激情干劲,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不忘初心,“科学家”的爱与奉献。卢永根曾说“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是一名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要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动力。”他一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长期奋斗在农业科学研究第一线,以奋斗姿态投身于科研实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以非凡担当和忘我拼搏成就了爱国知识分子的价值。我们应该像卢院士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党爱国,发乎于心、现乎于行,始终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勇于拼搏,敢于担当。
卢永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典型,是时代的楷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榜样。他一心向党,爱国为民的精神,鼓舞和激励我们新时代青年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