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精选3篇)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篇1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的至今仍被我国教育界沿用。孔子招生的宗旨是"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内容分文、行、忠、信四科,以《诗》、《书》、《礼》、《乐》为教材,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本领。孔子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主要体现在启发诱导、教学相长和言传身教三个方面。孔子的学生对他的道德、学问无比崇拜、景仰,死心塌地追随他,努力实践他的主张和理想。孔子死后,他的学生将他比作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推崇倍至。而这都是孔子言传、身教的结果。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在孔子之前,中国教育主要是"学在官府",由官府办学,教授贵族子弟。从孔子聚徒讲学开始,才有私人办学,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孔子招收学生的宗旨是"有教无类"。孔子先后共有学生三千人,其中最优秀的七十二人。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德才兼备、因材施教。孔子教育内容分文、行、忠、信四科,以《诗》、《书》、《礼》、《乐》为教材,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本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的至今仍被我国教育界沿用。综观孔子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发现具有以下特征:
一、孔子的教学对象是"有教无类"。孔子从30多岁起,即开始他的教学生涯,此后从无间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主张无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机会。他招收学生,学费并不贵,只要学生象征性地送他几斤腊肉就可以。所以,他的学生有很多出自寒门,譬如颜回和原宪就是著名的穷学生。由于孔子很有学问,而且只是象征性收学费,所以有很多人来跟他学习。他的学生多数是鲁国人,但也有不少是从遥远的秦、楚、吴等国来投师问学的。据说,他前后共有学生3000人,其中身通六艺的就有72人。私人讲学,而有这样的规模和成效,是空前绝后的。孔子教学有谋生的考虑,但主要还是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政治人才。孔子鼓励学生从政,还常常把得意门生派出去做官。孔子讲学的目的,实际是借学生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从而改变社会。由于孔子的门生来自各行各业,每个人的性格才情也各有不同。所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孔子在教学中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先进》篇有一则著名故事:政事科的两大高才生子路和冉有都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听到了道理,马上就去做吗?"孔子对子路说:"你有娘老子在呀,怎么能随随便便自己做主呢?"对冉有的答复则是"好的,去干吧!"同样一个问题,对子路和冉有的答复却截然相反。孔子认为主要是因为他们两人个性不同。子路是个冒失鬼,要压压他的冒失劲;冉有却有胆小鬼的嫌疑,要给他打打气,把他的劲头鼓起来。"仁"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宗旨和目的,但对于不同的学生,孔子又赋予了"仁"以各不相同的意义。例如: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仁。"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所有这些,与其说是孔子对"仁"的解释,倒不如说这是孔子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他们提出的完善自我的具体要求。所以范文澜说:"孔子虽然讲了很多条的仁,一般是讲士的修身法。"这里的"修身"就是"修己",它是一个人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重要前提。若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只有"先修其身",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实现自己献身事业、献身祖国乃至献身人类的远大理想。
二、孔子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述而》篇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文指文献知识,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本知识;行指礼乐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实用技能;忠、信则属道德修养范围。《先进》篇又有所谓的孔子四科之说,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个门类,也可以说明孔门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人的修养(德行);实用的政治技能(言语、政事);古代文化知识(文学)。而在德、才二者之间,孔子更重视德;在实践与知识二者之间,孔子更重视实践。所以孔门四科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德行,排在最后的是文学。如孔子说过"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这表明孔子虽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但却强调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子夏特别爱念书,针对这个学生的特点,孔子特意提醒他不要念成个书呆子。还如在人格问题上,孔子作了严格分界的,它主要包括士、君子、成人、贤人、仁人、圣人。这实际上也就是四种人,因为这里面层次最高的圣人是没有的。尧、舜、禹都是孔子很崇拜的人物,但孔子却从来没有称他们为圣人,譬如,有一次子贡问他:如果有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不是可以称得上仁人?孔子说:"何止是仁人!那简直是圣人!就是尧舜还没有达到这一步呢!"仁人是孔子理想人格中的第二层次,尽管他评论一般人的学业和言行时,也都是以'仁'为根据的,可他却从不轻易以此许人。一些国家的贤臣,如楚国的子文,齐国的陈子文,郑国的子产,在孔子面前只是被称为"忠"、"清"和"有君子之道";而唯独管仲因为辅佐齐桓公"不以兵车","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才得到了孔子"如其仁"的称赞,。另外,还有一种人也可以称作仁人,这就是个体人格相当完善的人。遗憾的是,孔子还不曾承认有谁的人格达到了这一完美的境界,就是他自己也不敢以仁人自居,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又如《论语》中有许多篇幅都对德育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例如《学而》篇的第6章对学生进行了伦理道德教育,一共提出了七个要求:孝、悌、恭谨、信、博爱、仁、学文。七者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在家里孝顺父母、尊重兄长是基础,由此类推,才可以做到对大众有爱心。而第8章是教育学生修身之道,提出了五项要求:仪表庄重,努力学习,为人忠信、善于择友,勇于改过。"君子"有特定的社会性含义,是指有一定身份且有较高道德水准的人。第13章主张做人要遵循三个原则:守信用、态度恭敬和依靠亲族。《论语》第14章讲君子的美德,既是夫子自道,也是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不要贪图物质享受,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要走正道。此外,孔子在教学中也很重视美育、即重视音乐和诗的社会作用。孔子认为音乐和诗最能感染人,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养成个人的道德情操。《泰伯》篇提到过"兴于诗,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迩:近的意思。)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说明学诗的目的是做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说明文艺有普及知识的作用。"可以观",是说文艺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可以怨",是说文艺作品能泻导不满情绪,起到社会安全阀的作用。"兴"则是文艺作品中最独特、最本质的作用。"兴"即激发个人的情感,使其努力向上,实际上指文艺作品的感染力与熏陶作用。孔子最重视的就是这个"兴"。孔子提倡"诗教",把文艺欣赏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艺活动当作陶治情操、改革社会的重要手段。这种思想实际上就是现代提倡的美育精神。
三、孔子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孔子很注重教学方法,他的一些教学经验至今仍为后人争相传诵,对今天的教学仍具指导意义。孔子的教学方法,最主要的表现在启发诱导、教学相长和言传身教三个方面。孔子善于进行启发式教学,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点拨学生。《述而》篇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弄明白大多数地方,到最后一点疑难的时候,再给以指点。这样,学生的印象才最深刻。孔子还强调做学生要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孔子采取启发诱导的教育方法最生动的体现在教学中经常大量使用比喻手法。如《子罕》篇记子贡和孔子之间的一段回答。子贡问孔子:"有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是把它藏起来呢?还是卖掉?"孔子说:"卖呀!卖呀!有大价钱我就卖。"而从各情况看,子贡实际上是要试探老师是否要出来做官,但他问得很巧妙,也很含蓄。师生双方都是在用隐语,设喻问答,心照不宣,委婉而又风趣。教学相长即理论联系实际,是孔子教学的又一特点。孔子在给学生讲授六经时经常结合当时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对六经的思想精神领会得较深,孔子也从学生的发言中得到启发。学生一旦有精彩意见,孔子总是不忘及时给以表扬,并且说自己也从中受益。孔子教学生,不但进行言教,也进行身教。孔子本身就是儒家伦理的楷模,他有高度的原则性,百折不挠的精神毅力,丰富的古文献知识,多种多样的实用技能,达观的生活态度,谦虚和善的待人之道,并且热爱教育事业,从内心深处爱护学生。孔子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还充分体现了自己幽默、亲切的一面。《阳货》篇记载,子游在一个叫武城的小地方做官,把那个地方建成了一个礼乐文明样板小区,孔子一看就乐了,笑着说:"杀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就这么一个小地方,也犯得着这样的力气?子游听了就反驳孔子,说:"人民受礼乐熏陶,就容易管理呀。老师您平时不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么?"孔子马上不笑了,一本正经地说:"子游说得对!我刚才是在玩笑。你们别当真!"还有一次,孔子说自己不想再说什么话了,子贡就说:"您老人家不说话了,那我们跟谁学习人生的道理呢?"孔子说:"你看见天说话么?天不说话,地球不也一样地转么?万物不也一样地生长么?天说过话么?"这简直是小孩和人斗嘴时的口气!《阳货》篇还有两个故事也说明孔子性格中幽默天真的一面。一是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愿意见阳货。阳货让人给孔子送了一只烤乳猪,孔子不好不上门答谢,但又实在不愿意见到阳货,就让学生事先打探明白,专门挑阳货出门的时候,上门到阳货家还礼。谁知活该倒霉,在回来的路上和阳货狭路相逢,阳货狠狠损了孔子一回,孔子只好吃瘪。孔子挨训的神情,和一个偷糖果吃被大人当场捉住的小孩也没什么两样。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叫孺悲的倒霉蛋去看孔子,孔子不愿意见他,便让学生回话,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不方便见客。可就在学生转告孺悲的时候,孔子又是弹琴又是唱歌。这分明是想活活气死孺悲。可见,孔子有时候也任性而为。综上所述,孔子的这种丰富自然的感情和他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知识的传授。所以,学生们才对他的道德、学问无比崇拜、景仰,死心塌地追随他,努力去实践他的主张和理想。孔子死后,学生将他比作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并且集体在他墓旁服丧三年。这都是孔子言传、身教并重的结果。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篇2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教育的任务重在德教。在奴隶制崩溃的春秋时代,官学衰废,私学兴起,思想流派随之产生,法家,道家,儒家先驱人物出现,宣传各自的主张。孔丘是儒家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改良,试图利用教育的力量改良社会。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体系,并流传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华教育的主流,他主张自觉修养德行,树立了优秀教师的典范。他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他提出了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力求走中庸之道,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大浪淘沙以后,孔子的德育精髓已经深深渗透在中华民族千秋万代儿女们的灵魂之中。
一、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鲁国陬邑人,生活在春秋末期,孔子三岁父逝,母亲颜徵迁居曲阜闕里,家教中重视对他的礼仪之教。当时,鲁都曲阜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文化中心,保存着西周的传统文化,但是由于社会的动荡,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在思想意识上,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贤思想都有发展,时代变化给孔丘的教育思想以深刻影响。
(一)重视德育的作用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教育中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加强感化性的礼教。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就是说: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用礼教整顿风俗,人民就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与领导。所以,对人民进行整治伦理说教,转变人民的思想,有助于国家社会进行自上而下的整顿,朝着恢复周礼的政治目标前进。
如今,我们的社会正在呼唤德育的回归,中国人的文明程度正在走向衰退,比如:一些人在电影院,公共汽车,候车大厅,候机大厅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一些人为了利益,不顾后果,不顾他人及后代,如: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仍然有人屡屡触碰这根红色道德底线:饭店里面地沟油依然泛滥,粮食中的农药严重超标,从前人们爱吃新米煮的米饭,喝新米熬的粥,如今连农民自己家留下来专门供自己吃的新米也不吃了,他们都知道,米里面有毒,需要放置几个月以后才能吃。应当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教育小学生在学校注意文明礼貌,见到老师和校长,孩子们都能主动问好,校园里到处荡漾着孩子们的声声问好,可是这些孩子,见到同学和不认识的同学,却缺少问好,甚至把追逐打闹当成是同龄人之间的交流问好;在家里孝敬长辈说得最多,做得却最少,最不好,父母长辈们烧好的饭菜嫌这嫌那的,没有常怀感恩之心把长辈们付出的爱当成是理所当然;应当重视对老师的德育教育,教育老师廉洁从教,不搞有偿家教,实在难为了现在的老师们,中国社会的生存竞争就业竞争,已经转化为孩子们的教育不能输在教育上了。而且更应当重视全民的德育教育。
(二)提倡“有教无类”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孔子的弟子中各种人物都有,孔子确实做到了“有教无类”。
颜回:穷居陋巷,箪食瓢饮。
子路:编制野人,藜藿为食。
曾参:穷困至于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
原宪: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
仲弓: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
子贡:商人出身,曾从事投机贩卖。
孟懿子:贵族出身。
南宫敬叔:贵族出身。
宋国的司马牛:贵族出身。
凡此种种,导致南郭惠子问子贡:“孔子的门下,怎么那样混杂?”子宫回答说:“君子端正自己的品行以待四方求教之士,愿意来的不拒绝,愿意走的不制止。正如良医之门病人多,良弓之旁弯木多一样,所以夫子门下人品较混杂。”孔子门下人品混杂,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人成才,这说明大教育家孔子的胸怀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当今社会,世界各国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正是体现了教育的有教无类,同时,世界各国的德育教育也体现了人权的有教无类,但是在国外,比如说美国吧:哈佛大学录取世界各个国家的学生也会体现有教无类,我有一个表弟虽然研究生分数超过了哈佛10多分,却不能被哈佛录取,只能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原因是哈佛大学对于世界各国都有录取的比例,这所大学不以分数线论录取的权力,也是体现了教育的有教无类。继续教育向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延伸,我的小学同事们可以不论自己的教育专业是英语,还是数学等,每年都有出国考察学习的机会,比如:我们楚水小学的教英语的老师邵媛媛到澳大利亚的教师家里,住过近一个月,接受了当地的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教育。我的同事陆文旬老师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今年也有机会到英国的一些小学的学校考察,回来后她把自己的海外学校见闻转播传达给我的同事们,大家都受到了发散性的再教育,现在的德育教育真是有教无类,人人平等。
(三)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孔子最高的政治理想是大同社会,他继承西周敬德保民的思想,主张德政。
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他认为,能施行德政,就像北斗星受到众星拱卫一样,受到人民的拥戴。德政是依靠人来实施的,关键在于得人,改良政治就像举贤才。那些有道德有才能可以从政的贤才,就是君子。
《论语》谈到君子,有107次之多。
君子的品格可以归纳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应修养自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孔子对君子强调了三方面的修养:“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其中最为注重的是君子道德方面的修养。
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那个执政党,都十分注重人才的德才兼备,像欧美许多国家的总统的选举,选举之前,总统要进行竞选演讲,宣传自己的德政,博得人民的投票选举,任职以后,人们要看总统的德政施行情况,是否说到做到,是否顺应民意,这将关系着总统下一届的选票,关系着总统的是否连任等一系列问题。
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者和领军人物,这就是引领历史潮流的永远前进的话题。
(四)德育教育,贯穿于“六艺”的教学内容之中
《论语 述而》所载有学生的介绍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老师以文献,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其中,品行,忠诚和信实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在他的整个教育之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当时道德教育并没有专设学科,而是把道德教育要求,贯穿到文化知识学科之中。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灌输道德理念,所以文化学科的基本任务在于为道德教育服务。
孔子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晚年则致力于研究和传授《易》,整理和编撰《春秋》。
以上教材,对人的思想教育都有重要的价值。
《诗》使人态度温和,性格柔顺,为人敦厚朴实,而不至于是非不辨。
《书》使人上知自古以来的历史,通晓先王施政之理,而不至于乱作评论。
《礼》使人恭敬严肃,知道道德规范,而不至于做事没有节制。
《乐》使人心胸宽畅,品行善良,而不至奢侈无度。
《易》使人知道人事正邪吉凶,事物之理的精微,而不至于伤人害物。
《春秋》使人知道交往用辞得体,褒贬之事有原则,而不至于犯上作乱。
纵管我们小学开设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体育,美术,地方课程:国际象棋,还有每天的社团活动:诸如二胡,合唱,朗诵,舞蹈,电子琴,小提琴,国画,手工,鼓号,乒乓球,足球,篮球等等,以上无一不体现了对人的思想教育的重要价值。
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学生们从小将进行一次又一次的灵魂洗礼,因而体验并懂得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愉快。
(五)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德修养。
所以,在孔子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培养道德,就要认真学习知识,,应将知识教育纳入道德教育范围之内。
孔子曾对子路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君子应具备的六种道德品质是:仁、知、信、直、勇、刚。
道德教育有其过程,首先能分清善恶与是非,形成道德信念,最后转化为道德行为实践。
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他说:“不学礼,无以立。”“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经常谈论仁,《论语》中“仁”出现了109次。仁的意思就是“爱人”。他说:“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他的学生曾参也说:“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不论何时何地,君子都要保持仁德。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培养仁德,应抓住根本,从家庭教育开始,培养孝悌的道德观念,然后发展转移到其他社会关系方面。有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站在自己的立场,运用推己及人之所好恶的办法,便于实行仁德。
他强调,道德修养不是依靠外加强制,而是依靠自觉努力,要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六)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践行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经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1、学而不厌
孔子回答子贡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他时刻保持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时刻考虑不断进步。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如果不学习,不修养,,止步不前,就会失去为师的条件,这是值得忧虑的。
从前,人们总是说,教书的先生越老越不值钱,看病的先生越老越吃香,这是为什么?这不就是告诫人们,要终身学习,终身实践,这样才会活力无限,能力增强。
从前的教书先生读了几本书,用了一辈子。当今社会,许多名教师的涌现,说明了一个道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代的孔子魏书生,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他们首先是一个学者,然后才成为了名教师。学习者,美丽着,探索者,成功着……
看病的先生,看过无数的病人,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医生就能不停地积累给病人看病的经验,年代越久,积累的经验就会越丰富,名医的美名自然传播开来。
2、诲人不倦
孔子从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他从政5年间,也仍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他来者不拒,晚年也没有停止传授工作,培养了许多学生。诲人不倦不仅表现在以耐心的态度说服教育学生。有的学生思想品德比较差,起点很低,屡屡犯错,他不嫌弃,不放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
如子路,被人视为无恒的庸人,恶劣至甚,但“孔子引而教之,渐渍磨砺,……,猛气消捐,骄节屈折,卒能政事,序在四科。” 把子路改造过来,成为突出的人才,是诲人不倦的结果。
为什么他能长期诲人不倦?他曾表白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3、以身作则
孔子曾多次论述以身作则的重要原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本身作风端正,树立了好榜样,不用下命令也能行得通;本身作风不端正,虽然下了命令,也没有人愿意听从。自己都不端正,如何能去端正别人呢?这些道理来自社会实际经验,不仅对道德教育是适用的,而且具有普遍意义。
教育孩子要有礼貌,我每天早晨中午见到孩子们总是主动问好,放学时跟他们道别再见。教育孩子要好好读书,中午,在孩子们看书的时候,我也静静地看书。在孩子们好好练字的时候,我也在黑板上练写粉笔字。在孩子们上体育课时,我也是到操场上跑步。孩子们大声读书时,我也做出快乐读书的样子指引他们。孩子们背诵国学经典时,我也能大声领诵。
总之,能做榜样的地方,我总是有意给孩子们做榜样。
4、爱护学生
孔子对学生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他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孔子与学生休戚与共。
冉伯牛患了不治之症,他亲自探望,表示非常惋惜。
颜回病逝,他哭得很伤心。
公冶长曾经坐过牢,孔子对他不存偏见,而是看他本人的思想表现。
孔子爱学生,也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在学生们的眼里,他的人格非常崇高,他的学识非常精深,他的教导是学生的座右铭,因而威望极高。子贡十分敬仰孔丘,认为他的思想学说犹如日月光辉,照耀人间。任何人对他的污蔑和攻击都无损于他的伟大。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也总是注重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关爱,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每天我都会找各种机会对孩子们进行精神的奖励和物质的刺激。例如:早晨,学生一到学校就读书的,我会表扬他们,在他们的书上印上大拇指,笑脸,小红花的标记。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的同学,我会让孩子们报之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学生用过的书和完成的作业本上随处可以见到我表扬的痕迹:大拇指,小红花,笑脸,你真棒等表扬的话语。对那些有礼貌的和乐于帮助别人的小朋友,我经常会给他们拍照留下珍贵而美好的记忆。
中午到校以后,绝大多数爱看书的孩子我还会经常奖给他们一些儿童读物,激励他们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我经常把巧克力、苹果等实物作为奖励,奖励给全天表现特别好的孩子们,每次拆开巧克力的盒子的时刻,小馋猫们的样子真的好可爱,我喜欢那样的美妙时刻。每天放学集队,我总会让那些有进步的小朋友做路队长,佩戴着值日班长的标志,很荣耀地行进在队伍的前面,高举着我们的班牌。
我的班级有几个外地的打工孩子,我对他们特别偏心的关爱。
来自贵州天柱县石洞镇的龙家姐弟俩,姐姐龙雪梅文静好学,弟弟龙家锴活泼调皮,夏天了,他们还穿着冬天的衣服,身上有一股汗臭味,我不嫌弃他们,经常找他们聊天,陪他们游戏,曾经发动过班上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旧衣服捐给他们穿。
来自甘肃兰州的回族小女孩马秀兰一次进校门没有佩戴小黄帽,因此,班级扣分了,我没有批评她,反而奖给她一颗巧克力,因为她很诚实,课间我让她给小伙伴们介绍家乡甘肃的美丽故事,江苏的小伙伴一个个好奇得很呢。
一直留在海南岛打工的洪成龙的父母离异,他和弟弟无人照料,76岁的爷爷和奶奶一条小船从安徽漂泊到兴化,在我的班级就读,小孩子聪明无比,十分懂事,就是不喜欢写作业,读书背书,真的让人头疼,我对孩子说:“好好学习,老师带你去海岛见父母,你给老师当导游,行吗?”孩子开心得不得了,不做作业的行为也有所好转了,当然,小孩子的行为经常有反复,改变孩子,爱别人的孩子这也是一件要有耐心的事情。
总之,给孩子一个期待,孩子会给你一个神奇;给孩子一份关爱,孩子会送你一个惊喜。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篇3
一年来,本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积极学习“”精神,在思想上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作风上艰苦朴素、务真求实,较好地完成本校安排的各项任务。为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努力工作,主要情况汇报:
在思想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领会党的“三个代表”精神,学习“”精神,利用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媒体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治思想文件、书籍,深刻领会的讲话精神,并把它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积极参加党委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及教育活动;积极向广大员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委的精神;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积极参加各项党的活动会议;
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做广大职工的表率,同时,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学上,我总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余对学生进行辅导,及时查缺补漏,适当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
工作上,积极配合学校领导的安排,服从分配,与同行相处,我谦虚谨慎,坦诚待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发扬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
在作风上,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 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劳简朴的生活,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通过反思,本人还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之处:
1、政治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没有计划性,没有系统性,抓得不够紧。
2、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够细致,有时也存在应付的现象。
3、在新课标中探究力度不够,课前准备不充分。
4、安于现状,缺发进取,上进心。
5、对学生的关心及沟通做得不够好,对后进学生的帮扶工作还得做的更细。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本人将努力整改,不断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符合党员要求的教师。
总之,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党员教师,应该走在前列,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求索取,做好本职工作,起到模范先进作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将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对工作加倍认真负责,积极思考,主动进取,使自己成为一名实事求是的优秀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