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旅游后的感受_暑假旅游感想心得(通用3篇)
暑假旅游后的感受_暑假旅游感想心得 篇1
又到一年暑假时,我闲而无事,便跟团去了日本本州岛一趟,感想颇多。
整体观
日本这个国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房舍典雅朴实,人们真诚实在。坐在大巴上四处观望,民居大多不过两层(东京除外)。咋看之下,砖砖瓦瓦,与中国传统民居没什么两样,而实际上,大多数房屋是由木头或塑料制成的,所谓的“砖瓦”,不过是“贴图”带来的逼真效果罢了。再有一点,日本人开的私家车普遍偏小,也少有名牌。往街上一瞥,多为丰田车,如果“有幸“能见到奔驰、宝马,估计你可以去买彩票了。那么,问题来了,难道他们国家不卖豪车吗?错!是因为日本人不像中国人那么爱面子,在他们眼中,实用且耐用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日本百姓的贫富差距较小,人们的生活水平大都一致,不会产生炫富显摆的想法。也正因为这样,日本的奢侈品普遍不受国民青睐,大家很少买贵金属、钻石什么的。 旅馆观
入住日本旅馆,走进房间,干净整洁、空间狭小的特点迅速留在了我的脑海中。一双人房间,将行李卸下后,仅剩下几步路的活动空间。拉开洗手间的门,只见一浴缸,一马桶,一洗手盆而已,没有更多的装饰,只有简洁,以及对空间的充分利用。但回过神来,又心生疑惑,为什么洗手间的门那么轻?原来,整个洗手间的设施,甚至是洗手盆,都是由塑料制成的。这么做,就可以将洗手间的组件一体化,以方便房间的组装(日本的房子都是将事先设计好的各模块组装后建成的)。另外,日本旅馆的房间装有空气净化器。怕不打开窗会被闷死在里面?不可能!还有,担心马桶的便座太冷而不敢坐下去?没事!那儿的马桶盖都有加热便座的功能,坐下之后,kimoji,再也不想起来了。
食物观
本次旅行,我主要尝试了定食与日式拉面。当然,还有传说中的神户牛肉。首先说一说定食吧。定食,顾名思义,定量的食物,是将不同的食物装在不同形状的小碗、小碟当中,再“拼”在一个托盘当中。原本,我觉得,哇塞,食物好多好丰盛啊!吃完后,才发现食物的量严重不足(吃货默默流泪……),因为每一样食物的量都是极少的。日本人很节约食物,历史上也有一段时间经历过食物匮乏,于是,会对一餐中食物的量作严格的控制。也许是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也曾经经历过类似的饥荒年代,但中国向来地大物博,人们在脱离贫穷后更倾向于饱餐一顿,因此,就顾不得那么多了,节约食物的理念也未能在人们心中形成。接着,日式拉面。我之前总在各种纪录片当中看到日式拉面的介绍,一直想说:日式拉面真的有那么好吃吗?事实是,真的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吃(我个人觉得)。第一,日式拉面主要有味噌汤底与豚骨汤底。豚骨的我没尝过,但味噌汤特别咸,面条的底下铺满了豆芽,其实国内也有很多面比日式拉面好吃,比如,中国台湾牛肉面。第二,都说日式拉面能吸收汤汁,进而更美味。但是,我认为,面与汤要分开,才能体现出各自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只会干扰彼此的纯粹风味。
最后,讲讲神户牛肉吧。神户牛肉价格极高,我亦听说,尝过的人没有不喜欢的。如此看来,我要做第一个给中评的顾客了,我认为神户牛肉太软,没有足够的牛肉味。之所以神户牛肉如此高价(700元/200克),主要还是因为黑毛和牛(神户牛肉的来源)养殖的成本极高,不仅饲料是用发酵过后的谷物,每天还有专人按摩,睡前甚至还要喝酒。牛肉端上来后,可以看见点状的脂肪,咬一口,的确还不错,但是,仔细品尝,发现牛肉只是够软,牛肉味却明显不足,不能给人以足够的味觉享受。
暑假旅游后的感受_暑假旅游感想心得 篇2
由于家比较远,所以这个假期又没有回家。细细想想,五年都没有和家人一起过中秋了,今年尤其想家。后来,为了解除心中的思乡之情,我们几个没回家的孩子就转移一下注意力,所以就组团去北京旅游了。我还是第一次来到祖国的首都,看着眼前那拥挤的人群,我差点没勇气走进去。不过依然开始了为期六天的北京之旅。
在国庆假期期间,北京真的是人山人海,整个都把旅游的好心情破坏了,不过最大的收获是在颐和园。在颐和园我们打闹的时候,就跑到了一个叫益寿堂的地方。那时和同学讨论甄嬛传里的雍正,旁边的一个老爷爷笑了,问起我们几个同学的情况,然后就开始考我们益寿堂的由来。我们看了看益寿堂,不是很宏伟,游览的人也不多,在颐和园也不是重点要看的项目,事先也没有准备,所以什么都不知道。
老爷爷笑了笑,说这个益寿堂是清朝太医住的地方。所以叫做益寿堂,是取自“延年益寿”这个成语。而旁边的一些房子是太监们住的地方,要伺候太医的,还说这么好的地方让太监住已经是特别优待了。还从这个益寿堂的门上给我们讲了“门当户对”的由来。 “门当”与“户对”最初是指古代大门建筑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门当原本是指在大门前左右两侧相对而置的一对呈扁形的石墩或石鼓(用石鼓,是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户对则是指位于门楣上方或门楣两侧的圆柱形木雕或雕砖,由于这种木雕或砖雕位于门户之上,且为双数,有的是一对两个,有的是两对四个,所以称为户对。
用木头雕刻的户对位于门楣上方,一般为短圆柱形,每根长一尺左右,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而用砖雕刻而成的户对则位于门楣两侧,上面大多刻有以瑞兽珍禽为主题的图案。 根据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大门前有门当的宅院必有户对,所以,门当、户对常常被同呼并称。又因为门当、户对上往往雕刻有适合主人身份的图案,且门当的大小、户对的多少又标志着宅第主人家财势的大小,所以,门当和户对除了有镇宅装饰的作用,还是宅第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标志。
老爷爷说光从一个太医的门上都能看出古代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可见这么大的颐和园能透漏出多少古代的历史和辉煌,设计者的思想境界有多高。还考我们颐和园是谁设计的,我们都答不上来,老爷爷说是乾隆皇帝,还叹了一声气。说我们现在这些年轻人,旅游也不知道事先准备好,哪怕找个导游也好,只知道走马观花,游玩了一圈后连花的名字都不知道是什么,对古代的文化都不理解了,特别失望。后来得知,这位老爷爷是北大的教授,我们几个同学都觉得很惭愧,虽然没有资金找个导游,但真的应该准备好一切资料,否则花钱又浪费时间但又什么都没学到。
这一次真的很触动我,原来一切都不是那么随便的看看风景,吹吹风的,我们要领略的是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要提升的是自己的思想境界,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居然对历史这么忽略,对文化这么不了解,总之以后要改正了。现在还不晚,相信以后的生活中我会逐步积累的。加油!
暑假旅游后的感受_暑假旅游感想心得 篇3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学校20xx年嘉祥—布鲁克暑期游学活动。在此真诚地感谢雷校长吴校长和学校国际部给予我这一宝贵的机会,让我在这短短的20天里体验了很多,受益颇多。
一、 体验异域生活 交流中英文化
7月12日 古老的伦敦,一段新鲜的旅途
伦敦眼是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我们坐摩天轮俯瞰整个伦敦市区。接着我们坐上游轮,在泰晤士河上缓缓前行。那些以前只有在电视和电影中出现的建筑,此刻就真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你能听见古老而低沉的大笨钟声、你也能从那首歌中描述“即将倒掉”的伦敦桥下穿过。河岸上英伦风格的建筑强烈地冲击着厌倦看现代摩天大楼的眼睛。这座城市像是一本古老的书,你爱不释手,沉浸在那浓郁的书香里。
世界的每个角落都会有China Town。在这遥远的他乡,能够看到中国的商店和饭店,倍感亲切。在一家中餐厅吃过午饭,我们前往白金汉宫。我们近距离观看了王妃观礼台,拍了集体照。在前行几十米便是格林公园。若不是置身其中,你无法想象在敦伦的闹市区你还能找到如此安宁的一块地方。举起相机随手一拍便是一张美丽的风景明信片。 走出公园,来到西敏斯修道院。这里安葬着英国历代君主和王后,也长眠着对世界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在牛顿,达尔文,乔叟、这些巨人们面前我除了肃穆还能做些什么呢?哪怕在唱诗班的长椅上坐上半个小时,你也会觉得你的心会随着周遭的环境沉静许多……
7月13日剑桥大学,感受名校的厚重与凝练;再踏康桥之路,体味当年优雅的别离 现在翻看着英国游学照片,游览剑桥应该是其中最让人难忘的记忆,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着500多年悠久的历史,也不仅仅因为它世界盛名。你置身剑桥的任何一条街道,你游走在剑桥的任何一条小巷,你都会被一种清新恬静的自然环境包围,你也会被浓浓的学院氛围感染着。在如画的剑河景致里,你不由得放慢脚步。在康桥边,那块镌刻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石头会让你久久驻足。凝望康河里泛舟的人们,他们定是为了“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桥的西边,沿着弯曲的小径信步,你能领略到英式田园风光,有马儿在那悠闲地踱步吃草。在那一刻,无论因为这诗使此景更旖旎,还是因为是这美景真正撩拨你的心弦,你都会忘却内心喧嚣和浮躁,留恋于这美景中,惬意地迷失了你自己。
7月14日 感温莎城堡之宏伟 叹伊顿公学之精华
温莎城堡是英国女王的行宫之一,我们参观了其宏伟的宫殿如议会大厅,宴会厅,玩偶屋。参观了头戴熊皮帽的卫兵交接仪式。
下午我们参观了英国最著名的伊顿公学。该校1440年由英王亨利六世创办,素有"绅士摇篮"的声誉。我们参观了学校荣誉陈列室,了解了其严谨的治学风气和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
7月15日 福尔摩斯故居 大英博物馆
福尔摩斯故居和博物馆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地方。大英博物馆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其镇管之宝是中国文物,其中大约有10万件珍宝都是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而来。参观大英博物馆,唤起孩子们不忘国耻,也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 7月16日-7月29日 在Brokenhurst College 学习,住寄宿家庭。
鲁克学校所在的小镇,是欧洲尚存最大的古牧场林地。我们在那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自然的原生态的美丽。
驱车穿越森林随处可见悠闲踱步的马、牛、羊,它们毫不惊讶于长排车辆排队静静等候它们过马路。用当地人的话说“它们才是这真正的主人。”英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环境和动物的保护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
在Brokenhurst College 的那些日子,孩子们上午在学校上文化课,他们不仅了解英国文化和历史,也感受了用英语上数学课的乐趣。下午的实践课上,他们演莎士比亚话剧,动手做陶瓷。在运动场上,他们积极参与各种英式的运动。学校还组织孩子们到水上活动中心参加划独木舟,亲自动手制作木筏并进行小组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布鲁克期间我们还参加了新森林里举行的类似中国的博览会活动,我们有幸近距离接触到英国女王。在寄宿家庭,我们的晚餐时间往往从六点持续到8点,我们相互交流,增进对彼此国家文化,教育和习俗等个方面的了解。比如我们了解到英国是个消费很高的国家。人均年收入月2.3万英镑。年收入在8千英镑以下的免税。失业人员可以拿到400镑的pension,一个孩子每月为70镑。
二、 几点反思。
1.学习国外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爱护。
2我们嘉祥的孩子在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的表现令布鲁克学校的老师大加赞赏,但是在动手能力方面和合作精神方面,我们的孩子还稍显不足。表现在水上活动中心木筏的制作过程中,部分孩子在教练的示范下,无法动手,小组内缺乏合作。
3.在水上活动中心,当HELEN老师的丈夫为我们所有人准备烧烤时,大部分孩子都是埋头一族,玩手机玩IPADA打游戏。HELEN老师感慨到:“中英两国都存在此类现象,部分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他们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欣赏”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担忧。我想我们学校感恩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对家长也应该如此。在英国时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天天发给我们短信打电 话问及孩子而我们回国时当我们在机场把孩子一个个送出关时,没有一个家长留下来说句谢谢。我想我们的感恩教育应该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4无论何时,我们都应教育我们的孩子热爱祖国,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荣。我们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