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心得体会 内容页

2023年《师德》读书心得感悟 师德读书心得体会(模板十篇)

2023-04-03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德》读书心得感悟 师德读书心得体会篇一

  记忆定格在20xx年秋那个难忘的一天,沉闷了许久的夏日,好像正在酝酿着一场不可避免的暴雨,为我及时送来清凉,就在这一天,我正式成为了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平常习惯少言的我,却不知为何一反常态,用热情抒发着心中的困惑和好奇。大学所学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开始真正得以实践。

  佛不度我,我自度;不为彼岸,只为海。生活中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虽然我不知道教育是不是我最喜欢的行业,但总觉得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有我渴望的风景。一个人如果选择了自己想做、能做而且社会需要的事情,并沉醉地做着,这个人无疑就是最幸福、最快乐的。秉承家人意志,带上自己梦想,我乐在其中。

  在修炼自己“心路”的过程中,我一直努力、勇往直前。

  也许你可以拿着别人的教案上得很顺手,但是那种流于表面的顺手又怎能体现内在的同化?而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才是真正的艺术。

  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都上课,每一节课我都会自己反复演练几遍,做到“心中有教案”,但即便是这样,我也还是会陷入课堂的深渊,陷入其中的漏洞;同时,我花同样的精力在备课,有些内容就上得很顺手,有些内容就上得很吃力,有些知识上得很活跃,有些知识上得很沉闷,许许多多的感觉一触即发,许许多多的疑问汇聚成一点,其实就是一个“活”字!

  教学永远是一项遗憾的艺术“心中有教案”,那是我的“一厢情愿”,因为我永远也不能猜到学生心里面真正的想法。所以,教学永远都是一项遗憾的艺术。

  1。预设和生成备课是由无数的“预设”构成的,我也是同样如此,我在预设学生的反应,我在预设学生的答案,我同时也在预设课堂的进程,当然,这种种的预设都是必须的,它们是我们走上成功教师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课堂上的“生成”才是教学的关键,如果说摒弃这种“生成”,一味去寻找自己心中的“预设”,这样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

  2。学生异样的活跃新课标下有了一批新老师和新学生,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一改过去的“一言堂”,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就会在备课的时候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来“说”,这又给教师加上了一层挑战,引导的能力,应变的能力。当学生用他们那期待的眼神看着你,等着你来给他们点播时,如果你只是抛出去一句:这个问题我们待会再解决。学生的心理落差该多大,而你也会因这个不解答而引发学生们的倦怠:以为这位老师没水平,上课积极性就不高,这样又哪来的活跃?异样的课堂活跃要有异样的对待方法,沉下来心来,从文字中去寻找那份宁静,从语言中去感悟不同时代的人物形象,也许将会是不错的选择。遗憾,但又满足。

  3。时间调控时间调控上,我的最大的感想是:不要为了上完原本的教案而拼命赶时间,充分观察学生的反应,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上透,细读语言才是硬道理。所以,我会把教案当作一种途径,把学生当作目标,至于这个目标达成需要多少时间,这谁也说不准,因为学生永远都在“变”!如果一篇课文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某一点,那就已经很成功了!

  教学永远是一项有挑战力的艺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面,承受住学生们面孔的好奇,承受住学生们眼神的质疑,承受住学生们异样的微笑和言语,这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的。老师们也在一次次的磨练中,挑战着学生,挑战着课堂,挑战着自己,最终才可能被人们称为经验丰富的老师!课堂也是开放的,里面充满着有活力、有智慧的元素,再者,每个人对每一篇课文的生命体验也是不一样的,每个班对每节课的共鸣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每节课下来,有成功有失败,但每一节课都呈现着一个未完成状态。未完成状态下的我们,在继续完成那该有的不一样的生命感悟!

  有一句老话:要想上课很精彩,就要下课不精彩。上课(不管是班主任教育课还是语文课)的精彩建立在下课的准备工作上,课后与书籍的对话,与学生的交流,与同事的交往,与社会的接触,很多时候都是我们上课精彩的资本。

  与书籍对话《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魏书生漫谈班主任》等是我当班主任的陪伴者,闲暇之时翻翻,学习他们处理班主任事物的技巧,感受他们的班主任风度,踩在巨人肩膀上,希望自己快速成长。虽然书上知识纯属理论知识,真正实践起来比较困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班主任的胸怀和眼光,我觉得优秀班主任都有共性,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还有一点就是要学会反思。

  与学生交流我一直记得方海东老师的那句话:“和学生相处,是和一个年轻的朋友相处!”所以我们需要有一颗宽容和博爱之心,包容学生种种,并且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他们。路上碰到学生,学生羞于叫一声“老师好”,我们都可化尴尬为融洽,立马来一句“同学,你好!”;学生内心有挫败感,我们也应当给予帮助,当学生的倾诉者,宽慰他们敏感而脆弱的心;课后学生拿着作业来交流,我会请他们坐下,耐心讲解,并且融入自己的生活,拉近彼此距离;时不时主动找一些“问题学生”谈谈心,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希望他们带着老师的鼓励充满学习干劲。

  不敢说自己做得有多好,但求用心,用力,用真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瞬间,你看到学生,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学生,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作为一名教师,我正检验着自己的人格。爱学生等于爱自己,我也将以对学生的爱书写我人生的大爱!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借用书中的一段话“人生在世,来去匆匆,今生既做了教师,与孩子结下不解之缘,那我们就立志做一个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做一个立足三尺讲堂的艺术家,为人类文明、为祖国繁荣贡献一切,终身耕耘,期待桃李芬芳”。

  停下驻足,原来我已经收获了满满;不断反思,原来已经刻骨铭心。走上讲台会上课,走下讲台会亲近学生,这二者将会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陌上花开缓缓歌,到处都有不一样的风景!

《师德》读书心得感悟 师德读书心得体会篇二

  通过近阶段我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和整改方面的学习,使我对《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海南省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本人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表现,作自查自评如下:

  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不但认真上好每一节物理课,教给学生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知识,而且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绝不把不健康的思想和错误言论带到课堂,在课堂上不仅教好书,更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经常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真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本人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方面,按照学校要求严格要求自己,没有敷衍现象。我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教师事业成功的保证,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默默奉献,从不参与有偿教教学活动,积极奉献,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不足之处:有时会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有时课堂教学往往受情绪支配,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本人能关心爱护学生,经常跟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能够做到不讽刺、挖苦、歧视和侮辱学生,努力做到理解、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

  不足:存在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现象,平时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关注较多。有时批评学生用词不恰当会伤害学生自尊心,造成学生心理不舒服。对于犯错的学生,不能及时给以沟通进行教导,导致教育效果欠佳。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外出学校、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参加任何赌博活动和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工作中我认真钻研教材、研读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平时非常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方面,加强学法指导,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力争方法适当、方式灵活、因材施教、耐心细致。

  不足: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尤其是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缺乏先进经验和切实可行的办法。有时存在教育方式单一,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现象。缺乏主动获取新知识的精神,很少撰写教学教育论文,只满足于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的完成。

  我在工作中积极发扬奉献精神,能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绝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从来没有私自从事带有盈利性质的教学活动,没有以教谋私,向学生推销资料,乱收费、借学生家长办私事或索取接受学生家长的馈赠现象。在寒暑假或双休日,没有乱办班给学生补课。真正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人也告诉自己: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

《师德》读书心得感悟 师德读书心得体会篇三

  我记得曾经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对于我们幼教的教师来说,因为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往往最直接、最有效的和孩子交往的方式就是——微笑。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我们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岗位虽小,迸发出的热情,带来的微笑却是大大的。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她是最普通的一线教师,她是家庭事业两头顾的好妈妈,她是孝顺父母的好女儿,她是随处可见的普通人,就是她们,带给了我们多少内心的感动。每天直到夜深依旧在为教学工作忙碌,笑容里却有掩不住的疲惫。这样的坚守,不是为了谁的几句赞美,而是教师职业素质、责任心的集中体现。教师的工作,很多时候功夫在课外。除了上班时的上课、批改作业、教研活动、教育学生等,下班后往往还要钻研教材进行备课、阅读学习专业书籍、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及时反思教学得失等。这样的背后付出,也许不为别人所知,但老师们依然在这样做。都说老师们“桃李满天下”,其实教师又是最孤独的人。你永远站在此处,目送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远去,度过一年又一年的时光,当青春不再,当华发早生,你的心愿却从未改变:老师永远希望自己的学生有美好的未来,无论学生是否记得自己,他的发展就是自己最大的安慰。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为师者,其实与父母有着同样的情怀,心甘情愿的付出,却从未指望回报。这所有的付出,源于共同的目标:但愿学生好!

  上班的日子里,很多老师要和咽炎、颈椎病、因压力冒出的痘痘、因劳累升高的血压作斗争;

  很多老师要和时间进行比赛,工作、家庭两头忙、一肩挑;

  很多老师要成为一个超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学生要烦恼,每项工作都要做每项工作都要好,不论事业和家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于是,我们看到:下课了,老师依然忙得头也抬不起。办公室里,每个老师,每个电脑前满是十指如飞的资料修改,每天要和学生说上几个小时的话,要听不同的学生重复同样的内容很多遍,也要把同样的话重复给不同的学生很多遍,还要接待有着各种困惑的家长。

  各位亲爱的同事,很多时候,我们共同的感受是:虽然我们天天见面,却忙得没有抬头说话的时间。我们在操场、食堂匆匆相会,又各自奔忙于自己的班级里。即使交谈,我们的话题也都围绕学生展开。老师的儿子面临高考时,她依然早出门、晚归家,我常常看到她和年轻老师共同和家长交流如何教育班级学生,看到她们,我深切体会什么叫“苦口婆心”;老师的办公室都在二楼,和教室距离较远,为了便于工作,她们常常是以班级为根据地,上来了,就不下去。看到她们,脑海里就浮现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坚持不懈”这样的词汇;

  老师,虽然除了自己的班级外还肩负了学校的其他各项工作,但是同样认真、用心,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成熟教师的带头作用。--、--、--老师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年轻教师,我想,她们受喜爱的原因,绝不仅仅因为他们年轻。这几位老师成长都很快,每个人所获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他们奋斗,他们努力,所以他们也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学生的喜爱。虽然工作辛劳,但是大家无悔!无悔于年轻时的选择,无悔于经年累月的付出。无悔的背后,是对教育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

《师德》读书心得感悟 师德读书心得体会篇四

  看了《新时期师德的颂歌》这本书,我深受感动,它里面的内容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感人的事迹,让我看得泪流满面,并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激励我做一名真诚的、无私的、光荣的、幸福的老师。

  全书的第一个报告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报告讲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师霍懋征老师,她已经83岁了,曾经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度过了60个难忘的春秋,她一生从教的体会是“光荣、艰巨、幸福”。

  她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学校希望她留校,她不但没去,而且选择了做小学教师工作,许多人都不理解。她说“我喜欢孩子”,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于是学校把她分配到北师二附小,一口气干了60年。从教60年,她没有丢掉一个学生,她得出一个结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她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教育下长大成才。她育人的方法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8个字,激励每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第二个报告是《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讲了一名来自太阳山的民办教师——邹有云,他把一生的光和热全部奉献给大山的孩子,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深山。

  正如陶行知有“改造一百个乡村”的痴情愿望,他们都在用激情去装点灿烂的人生,去点燃学生的人生的激情。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教师却是不平凡的职业。站在不平凡的岗位上,用点点光亮,带给孩子们别样的春天。邹有云教师的经历,让我明白:师德是一种爱,它只能靠感动、感染,不能靠灌输和空谈。必须用激情点燃激情,用爱心唤醒爱心。

  平凡之中见伟大,简朴之中见激情。霍懋征、邹有云两位优秀教师,用自己的先进的事迹和独特的感悟,向我阐释了高尚师德的丰富内涵。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奉献精神,震撼了我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的我,要想取得成绩和进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必须在平凡工作中拥抱激情。只有洋溢生命激情的课堂,才能激发孩子的激情,点燃心灵的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教师在备课中要包含激情,把教案当作创作,认真查阅资料,充分考虑学情,广泛运用知识,努力设计出最精彩的教案,教师在课堂上包含激情,把课堂视为人生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不断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用自己的爱心,去深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

《师德》读书心得感悟 师德读书心得体会篇五

  这个学习看了《师德心语》这本书,当我翻到第一页便看到这首诗,内心充满了感动,同时也开始了深深的自责。从教一年以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何时,自己渐渐的忘记了自己的感受,我忽略了我的步子比他们大。看的视线比他们高,拥有的经验比他们多,为了能让他们达到自己的要求,有的总是会控制不住情绪对他们发火,现在想想他们当时的眼神,真的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道德二字在古代时分开使用的,道是一切自然规律的总称,德在古代有与得相同是说,故在中国文化道德即得道。教师事业道德,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应当遵守的行为,准时和必备的品德的综合,是一般社会在教师职业中得道特殊体现。一名老师最基本的要求是具备师德,这要求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以学生树立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内心中,一个富有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或是父母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教育需要师德更注重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可师爱就是无条件的关爱和宽容吗?不。

  师爱也分好多种,是在学生不敢尝试时的鼓励。是取得成绩时候的赞美。也是在犯错误的批评教育。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老师当中有部分人往往会体会对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不自觉地有一种偏爱,而对一些学生成绩差,平时有经常违纪的学生则总是认为,孺子不可教也。甚至大发肝火,更甚者动之体罚。其实,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长处。俗话说,只有不教书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我们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引导,对他们同样的倾注一些爱,一些尊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涉世未深的,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是一种激励。我们对学生多给予安慰和鼓励,往往能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接受所有的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用博爱的新对待每一位,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教学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所从事的是以灵魂塑造灵魂,人格塑造人格的工作。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是教师职业价值的最高体现,这也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个显著不同的地方。关注教师发展,就不得不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了解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社会基础,心理基础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自我养成的方法和措施。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发展之魂。

《师德》读书心得感悟 师德读书心得体会篇六

  近日,我仔细阅读了《新世纪新师德》(20xx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那精湛的论断、缜密的推理、独到的见解和与时俱进的视野,让人爱不释手,我用了三天的时间终于读完,让人受益匪浅。在下认为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为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了审视师德、评价师德和强化师德的参考,也让我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师岗位所需要的师德规范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时下,教育主管部门一年一度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旨在端正师风,强化师德,言外之意就是师德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人也对当前的师德提出了种种质疑。师德规范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效益的根本问题,要加强师德建设,不仅仅是靠社会舆论和教育活动,而更主要的是教师要依法治教,师德规范的内容和评价机制要能够与时俱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早已由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快车道,知识经济的也初见端倪。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如果我们再用过去那种传统的师德规范去审视和看待今天的师德状况,未免过时已久。正所谓“时已世移,变法宜矣”。

  正如《新世纪新师德》上说的一样:“衡量一个社会的教师道德水准,不是看这个社会所倡导的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而是看真实的教师教育行为。如果社会所倡导的教师道德规范不被教师认可、采纳,或者说现实的教师行为与道德规范的要求不一致,那么,一方面我们要反思教师的道德素质,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其提高素质;另一方面我们要反思教师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使道德规范更适合真实的教师生活。”在以往的教师道德规范中,我们过于重视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从而使教师道德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审视我们过去所期望和要求的师德,很多方面都还没有与时俱进。

  一是苛求教师清贫。在人们的心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是生命不止、吐丝不尽的“春蚕”;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而人们要求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甚至有人期望,如果当了教师,就应该献身于教育事业,就应该舍己为人,就因该是一个以苦为乐的“道德人”。在这种“献身”观念的支配下,教师的真实生活受到了忽视,教师的个人需求受到了排斥,从而出现了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的事实。因而,教师这个“高尚”的职业不仅没有给教师带来相应的社会地位,相反他们却因从教而贫穷。

  在这种“献身”观念的支配下,当有教师难耐贫穷或为生活所迫而另谋生路时,当有教师在工作之余开辟了第二职业时,人们便不约而同的惊呼:教师敬业精神不足,师德严重滑坡了!人们只看到有教师另谋生计,却没有弄清楚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的投入与受益不成比例,在教师存在生存危机的情况下,教师还能够安心从事教学工作吗?不能看到这一点,仍然要求教师敬业奉献、舍己为人,这种师德规范能够说是人道的吗?是以人为本的吗?是符合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规律和要求的吗?

  二是排斥教师的自身利益。“道德和利益不是对立的,同样,教师的道德不能排斥教师的利益”。我们不能说一个人一进入教师这个职业就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因而具备职业的一般特性,教师在工作时必然要考虑投入与受益的最大化问题。教师这个职业同其他职业一样,不仅满足了社会需要,而且也应该满足这一职业的劳动者安身立命的需要,否则,这个职业不可能长期存在。教师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有人的现实需要与追求,有人的现实幸福与痛苦。我们谈论教师的幸福不能止于“桃李满天下”的精神幸福,那种认为教师的幸福只能存在于精神上的而非物质的幸福是自欺欺人的,只能让教师在困顿的现实生活中寻求到一点点心理安慰。教师精神上的愉悦不能代替教师在生活窘迫的痛苦,因而真正的教师道德规范不应该让教师去牺牲物质利益而去忍受痛苦,教师道德规范不应该是对教师的剥削,而应该是教师生活的保障。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们从事的生产、产品交换的直接目的就是满足个人需要、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不再把追求个人利益看成是不道德的事,教师的个人利益意识也觉醒了,他们开始自觉的反思并有意识的反抗以“奉献”和“牺牲”为指导思想的传统的道德规范。这种意识与反抗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不能看作是违背了教师的道德规范。

  教师不应该与清贫同日而语,排斥教师利益的道德是一种反自然的道德。我们限制或者是反对教师追求个人利益是一种与现实市场经济规律相违背的。假如我们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关于对个人利益保护的法律来重新审视我们目前的师德状况,也许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糕,我们对教师的期望也会不再是违背教师的利益,违背以人为本的思想。

  例如,我们有人目前极力反对教师进行有偿家教,并且将教师有没有从事过有偿家教作为晋升、晋级、评优、表模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在学生及其家长自愿的前提下进行一点有偿家教难道真的像有关人士说的那样是洪水猛兽吗?

  我的儿子上八年级时,学校安排了临时聘请的一个代课教师带他们的英语课,由于业务不精,加上没有教学经验,儿子连同他们整个班的学生英语成绩滑坡严重。眼看就要上九年级了,我非常担心儿子的英语成绩。正当我和儿子无助的时候,听说一个英语教师利用暑假时间在给他的外甥和侄女补习英语知识,我听说时他已经补习了20天了,儿子也要求参加补习,我找到这个老师,他欣然同意了,后来他生病了,本来只能坚持10天,但是为了我儿子,他坚持了15天。通过这个暑假15天的补习,我儿子的英语成绩终于赶上来了,尽管不是很好,但是每次考试成绩已经能够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关键是培养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儿子也顺利的考上了竹山一中。儿子深有感触的说:“如果没有那次补习,我是绝对没有机会考取竹山一中的,这个老师是我终生难忘的好老师。”为了表达对英语老师的感谢,我提议给他一定的报酬,他坚决拒绝。他说:“我补习的一个是外甥、一个是侄女,我能收钱吗?你是我的同行,如果你非要给钱,就是玷污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我无奈,只好作罢。试问,一个身患重病的教师,在依法休假的炎热夏天给后进生补习功课,他到底该不该收取一定的报酬?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有投入就应该有收益,他应该收取相应的报酬才是对的,他不要是他放弃了他应得的利益,难道我们能够说凡是有偿家教都是违背师德规范的吗?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哪一部法律、法规规定教师不许从事有偿家教,我国教师法也没有禁止教师不得参加校外教育活动这一项,我国劳动法也没有限制和禁止兼职。所以,我们将教师进行有偿家教视同违背师德规范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也是缺乏依据的。当然,不好好工作,专门以有偿家教谋取暴利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在看待教师利益与师德规范的关系时也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观点。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利益的维护和保障是教师道德维持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盲目的排斥教师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同样认为教师道德水平会随着教师利益的提高而提高的观点也是天真和幼稚的。因为利益是道德的前提和基础,是道德维护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

  在我们竹山县这样一个相对偏僻和封闭的区域内,每年都要进行廉政建设,号召教师廉洁从教,我们有的教师有些反感,认为作为一个手中无职无权的教师,除了教书还是教书,有谁来贿赂教师?我们本人不廉洁了吗?我们有机会有市场不廉洁吗?但是作为教师队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队伍,遍及全国各地,我们不能鼠目寸光,井底之蛙,只看在脚下和眼前,要放眼全国。

  正如《新世纪新师德》中列举的一样,有教师不安心自己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专心经营家教,谋取暴利;有教师假借教师节庆贺和春节家访之名,向学生及其家长索要钱物,接受家长吃请;有教师随心所欲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人身的伤害……这些有悖师德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得不全面的审视目前的师德状况。

  例如我的一个好友在深圳民办学校任教,20xx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他在qq中问我,你接受了多少学生给你送的礼物?我非常愕然,我们这里哪有这种现象发生啊?!教师不会要,学生也不会送。但是他说,他们那里的学生纷纷向教师赠送礼物,并且还要相互攀比,所以他也收到了全班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赠送的礼物。收受了学生的礼物后,对待送与没送的学生,送多与送少的学生的看待会一样吗?今后对待学生评价还会是公平的吗?随意收受学生、家长的礼品还是廉洁从教吗?

  因此,我们不能只顾自扫门前雪,休问他人瓦上霜。也需要与时俱进的看到当前师德滑坡的种种迹象,积极地参加师德教育活动,防微杜渐,时时筑牢廉洁从教的防线,确保高尚的师德风范不受不良社会风气的侵扰。

  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维系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也相应发生了变革。并且,教育的责任主体也由过去的学生家长变成了政府和国家。责任主体发生了改变,如果我们还像过去一样要求家长负担教师的待遇,或者要求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必要的报酬那就错了。在新时期师德规范就必须与时俱进,合理建构。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今天,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时代文明的根本标志。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权利为本,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享有普遍的平等的权利,都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教师道德建设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在师德建设中具体体现为以满足教师的需要为本。在思想上,我们既要看到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又要看到教师职业的一般性,从而使教师道德符合教师实际;在实践中,师德建设要把教师的需要看作起点和归宿,创造条件解决教师工作环境和个人待遇。

  二是确立权利和义务对等的教师道德观。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道德也在发生变化。教师道德变化要求确立正确的义利观,要把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使教师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义务人”,而是拥有相应权益的主体。正确的义利观是义与利的统一,不能把利看作是恶的东西加以排斥。教师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一种正当行为,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三是要确立正确的师生观。在国家实行义务教育的今天,义务是国家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行为,不再是家长请教师教育学生的行为。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助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怀,既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又要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互助关系。一切传统的“师道尊严”和“严师出高徒”,以及“棍子头上出孝子”的教育理念都是过时的,也是违背新时期教师道德规范的。

  四是建立良好的教师生态环境。教育教学是一个典型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生态环境是由教师群体,教师所在的学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教师的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教师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所构成的。要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尊重教师个体和群体,抛弃等级观念,带头引领教师及其群体走自我发展、健康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管理体制。改善教师收入状况,提高教师的工作地位,达到改善教师生态环境的目的。

  总之,教师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变教师的生态环境,也需要教师自身道德意识的觉醒,更需要自上而下的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随着师德规范建设的与时俱进,教师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将会指日可待。

《师德》读书心得感悟 师德读书心得体会篇七

  《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一书以教师职业性与生命性的统一作为师德修养的出发点,以增进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为基本路径,以促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完善为基本目标,以敬业、悟业、乐业为基本线索,抓住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最终落实在教师职业人生的幸福与卓越。师德乃是教师人生的根本标示,师德修养贯穿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是引领教师职业行为的内在灵魂,是教师职业人生幸福的心灵根基。优良、合宜的教师职业道德将教育生活引向和谐、美好,成为教育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道德生活重要的风向标。

  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自我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师德修养是作为教师不可缺少的一门学习功课,如何让自己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如何更好的得到专业化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加强师德修养的基础——优化自我的心理,以一个好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对待工作。

  (1)、解放自我。(把心炼成湖泊)

  (2)、珍爱自我。

  (3)、超越自我。(成功者的生活信条)

  (1)、对比参照:心态决定人生。年轻的心态使人永葆青春

  (2)、看到拥有: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宁静至远。

  (3)、情绪分担:学会控制,学会倾诉,把快乐分享,别人就多一份快乐;把痛苦分担,你就少一半痛苦。(魏书生用公家的时间锻炼了私人的身体)

  (4)、接纳残缺: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不要苛求完美,没有最美,只有更美。

  (5)、不入世俗:别老是与世俗为流,那样会让你变得庸俗。(笑话:“拉链开了”)

  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

  案例:(“学会感激”)

  案例:“耒阳一中感恩良性循环的启示”

  虽不能笑傲江湖,但可以笑看人生。

  学会了对自己微笑,就学会了热爱生活;学会了对别人微笑,就学会了珍惜美好;学会了对一切生命微笑,你的人生便处处充满阳光!

  倾听是你需要跨出的第一步,甚至有时候是仅需的一步。倾听建立起信任和理解。当你认真倾听时,你会更容易发现问题,以便引导富有成效的交谈;而向你倾诉的人们则能更好的了解自己。当你聆听别人的观点时,应当认真仔细并且不要妄下判断。如果你心里充斥着"他们应该怎么做"及"他们怎么不对"之类的想法,你就错过了领悟别人观点的真谛。

  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莎士比亚

  学会赞美吧,首先从赞美自己开始,让微笑成为你永恒的表情,然后赞美你遇到的每一个人,特别是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父母孩子、亲友学生,让阳光成为自己每一天生活的主题。

  人生最大的美德是饶恕。

  人在社会上生存,注定要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个人的年龄、思想、性别、个性、喜好等等,决定了这个人的修养、涵养和处世态度。不可能每个人都和你一样,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了解你、理解你。所以生活中不可能没有误解、矛盾及冲突,这时候需要我们学会宽容。学会宽容吧,学会宽容,就是善待自己。

  开心工作每一天,其实这是个古老的话题,但在现实中,总有某些人,因一些客观因素,每天总是带着一张乌云盖月的脸工作着,这不关是对所在的单位无益,对本人也是一大伤害,快乐与否,实际是在于你那颗心的变动。但不管你开不开心,日子总是那么悄然而过,不会因你的不开心而有丝毫的停顿,聪明的你,又怎么不会选择开心呢?我看建议给每每位老师一张写着“开心工作每一天”的牌子,戴着上课。快乐工作每一天,那么,明天永远属于快乐的我们!

  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决问題。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滿希望与理想。要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要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教师专业成长师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須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才能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读了这本书,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多读书,勤实践,才能真正适应我们的教育,才能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优良、适宜的教师职业道德将教育生活引向和谐、美好,成为教育生活乃至整个社会道德生活重要的风向标。

《师德》读书心得感悟 师德读书心得体会篇八

  这学期,学校为了打造“书香吴家,书香校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号召全校师生坚持“每天读书一小时”,大大激发了师生阅读热情,传播了正能量。我又一次拿起了《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这本书,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这本书主要从“爱国守法修炼”“爱岗敬业修炼”“关爱学生修炼”“教书育人修炼”“为人师表修炼”“终身学习修炼”等六个部分谈了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全面构建,系统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读完这本书后,我心潮起伏,夜不能寐,被书中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吸引了。

  是啊,现在,教师角色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人本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本质要求。奉献是我们教师的天职!做了教师后,我就应该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就应该为这份神圣的事业努力奋斗,默默奉献,甘为春蚕吐丝尽,愿化红烛照人寰。我从十八岁就开始在教育战线上奋斗,至今已经三十五年了,其中在不通公路、没有照明、只有我和一位老校长住校的乡村小学就奋斗了十三年,真可谓是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牢牢记住了:奉献————我的天职!我觉得奉献是快乐的!我的奉献没有白费,我为山村的孩子们带去了文化知识,带去了科学的观念,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带去了致富的希望!

  书中说得好,“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是啊,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应该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就必须要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我应该对自己的工作高度负责,要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们在各方面得到发展。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必须要认真做好自己的主要工作,抓好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深深地体会到,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是塑造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的途径。自己的课备好了,上起课来才得心应手,孩子们学习起来才会有兴趣,课堂才会是有效课堂。我们学校近几年实行了集体备课制度,每个年级组的教师在一起备课,相互研讨,共同探讨,再根据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认认真真备好课,教学的效果还真的不错!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深深的知道,教师只有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才会无微不至地去关心学生,才会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我现在教学的这个班,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面对孩子们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我都是以慈母之爱给予他们诚挚的帮助,让他们勇敢的面对生活,因此,孩子们都喜欢我,有困难或不开心的事都愿意告诉我,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对于后进生,我尊重他们的人格,没有歧视过他们,更没有体罚过他们,总是平等的对待他们,总是热情地鼓励他们改正错误,耐心地辅导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这些后进生感到了学习的快乐,感到了童年的快乐。我以前在村小教书时,有一个后进生叫黄亚川,他父亲是煤矿工人,家庭经济条件比别的孩子好,家里人都溺爱他,他的优越感很强。他非常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无精打采,下课又爱惹是生非,经常把同学打哭。我发现他虽然爱惹祸,学习成绩差,但是很聪明,非常爱好唱歌、画的画也很好,于是我就经常找他谈心,经常鼓励他。有一次,他画的画比平常画的画好,我就有意的给他打了一百分,还在班上表扬了他。他写的作文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作文的内容很真实,我也表扬了他,他高兴极了。从此以后,他非常听我的话,对我非常有礼貌,上课也能认真学习了,作业也能认真完成了,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去年他从浙江义乌回来还特意请我吃饭,告诉我他现在在义乌开了一个公司,发展得很好,感谢我在他读小学时经常鼓励他,帮他树立了信心和勇气,要不然他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是啊,只要你能多关心孩子们,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孩子们会对你的好记一辈子的。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更应该为人师表。常言说得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确,教师只有自己做到了己正,才能做到正人。只有做到了严于律己,才能做到以身作则只有做到了率先垂范,才能做到以身立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孩子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做学生的楷模,因此,我在孩子们和家长的眼中是德高望重的。我的言行在孩子们的心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平时在学校爱看书报,我的学生在学校也爱看书报;我放学后爱到书店去看书,我的学生也爱到书店去看书;我爱锻炼,我的学生也爱锻炼了;我对家长们都很有理有节,学生们也对长辈很尊敬。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对教师这一行业尤其重要。我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毕业证,我还拿到了了重庆市计算机中级考试合格证,重庆市普通话二级甲等考试合格证,重庆市信息技术首批培训合格证,我还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各种教学培训。通过这些培训,补充了我知识的不足,提高了我的业务水平。

《师德》读书心得感悟 师德读书心得体会篇九

  通过对《中国师德手册》的学习,对于从事多年的教学工作的我,对它又加深了一层认识。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为人师,不仅要对幼儿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师幼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幼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对矛盾,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形成一种师徒般的师生关系,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老师应去研究幼儿的心理,研究人的个性,因为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幼儿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幼儿的要求,只要多了解幼儿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处理问题会更慎重,师幼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我觉得每个幼儿都有自身的闪光点,只是我们老师没有把他发掘出来。每一位幼儿都是祖国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对待,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幼儿同乘一辆前行的车;教师应服务于全面,促使其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对幼严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认为师幼间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简单关系,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师幼关系会阻碍师幼间的平等交流,观点具有权威性,久之则会压抑幼儿的潜能。

《师德》读书心得感悟 师德读书心得体会篇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而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很多圣者也都早已把教师这一职业推向了崇高的阶梯,但纵观当今纷杂社会中的人民教师,或许是因为夹杂名利、金钱、权势、地位等太多的现实因素,他们在不断地追求这些时,却渐渐地淡忘了圣者们最初的教诲,于是,也相继缺失了其最基本的师德心。因此,谈师德,学师德,体会师德,一定会显得尤为重要了。

  德高才望重,德浅而行薄,我们的教育始终都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而对于我们青年教师,尤其是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更要规范自己的师德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自始至终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而幼儿的自我认知力不足,其更多的是一种行为的效仿,因此,幼儿教师所承担的德育责任就显得更重要,但一旦当幼儿的优良品德成为了一种习惯,那将对其终身发展起着无可掂量的作用。

  在此,我想结合实际谈谈对本次师德学习的四点体会: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真实教诲,以礼待人才能以礼服人。

  对于幼儿教师,仪容仪表要有礼——自然和谐、秀外慧中,行为举止要有礼——自然规范、亲切优雅,交流言语要有礼——主动热情、文明礼貌 。教师规范的礼仪可以直接显现出其个人的修养和品位。前些天,看到一则题为《幼儿园老师要注意言行举止》的新闻,由于案例中的教师行为在现今社会中普遍存在,于是,不禁引发了我的深思。新闻中的一段内容是这样的:

  前些天,班里的小朋友进行了一场令人深思的对话。对话是我们请参加某一活动的小朋友交50元钱引起的。

  小朋友甲说:“50元算什么,1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乙说:“200元我也交得起。”

  小朋友丙说:“我爸爸给我买了好几百元钱的玩具呢,这点钱算什么?”

  小朋友丁说:“我家还有小轿车呢。你家是什么牌子的车?桑塔纳?我每天来幼儿园坐的是xx牌豪华车。”

  还有一些小朋友说,我家有3层楼别墅,我家有摄像机,我家还有……

  深信这样的对话在幼儿园是极其寻常的,而让幼儿出现攀比行为也不免有家庭因素的影响,但绝不排除教师对幼儿的间接影响。比如,不成熟的幼儿教师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常言“今天谁带的玩具最多啊?”“今天xx小朋友的衣服最漂亮!”等等,由于教师自以为的不经意的言语,却早已为孩子播下了攀比的种子……作为教师,其引导幼儿的言语应是积极的,应是有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的,如“今天xx小朋友睡觉最棒了!”“你今天是我们班里最勤劳的小朋友!”等,这就是教师的言语交流要有礼。但这只是万千事例中的一个,类似的事例不计其数,这也更提醒我们在学习礼仪的同时更要时刻审视自己的礼仪行为,这样才能做到言传身教。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更何况在幼儿教师这样的大集体中,任何一位都有我值得学习的闪光点,智者则会虚心地汲取他人的精华从而丰富自己的养分,便使自己更强大。当你犯错时,优秀的领导定会严厉地指责你的错误,那是因为领导看重你,欣赏你。于是,聪明的人享受批评,赋予批评以美妙的音乐,在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过程中快乐地成长。愚笨的人则善于打起他人过错的名号,却始终不知过错的根源其实就是自己。吴淡如的文章《其实你也有问题》中的小故事则道出了其中的道理:愚笨的太太指责她人的懒惰——衣服从来洗不干净,只有当朋友为她擦去了愚笨太太家多年未擦的玻璃窗户上的污渍后,才彻悟其实自己才是懒惰至极者。因此,当错误出现时,始终牢记——先从自己找原因。

  青年教师都有一颗蓬勃向上的心,总有使不完的激情。在科学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倘若停滞不前,必会落后于时代的边缘,于是,不断学习就成了必定的法则。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教师的知识面也有相对较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更要注意旁收杂学,从而触类旁通,将探索的理论用于实践,从而使理论得到升华。有能力的教师总是能将幼儿的各种实际行为联系到理论层面,通过严谨地分析,恰当地道出其中的本质原因。但这样的能力不是一蹴而成的,是自己在勇于探索,忠于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所得,也是成为专家型人才的一项莫大的财富。就像《把重负变梯子》里的瘦弱无力的女子,在与三位强大的男士竞争过程中,而她却成为了唯一一个顺利过关的人,她的成功没有捷径可言,凭借的就是她长期在探索与实践中所得的智慧,在关键时刻闪耀光芒。

  智慧的储备是一项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艰苦工程,乐于享受这项工程的人,定能厚积薄发。

  幼儿教师的工作繁琐,由于各种因素肩上所承担的身心压力又大,如若不能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长此以往,必将对这一职业产生倦怠心理,这就极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曾经这样问过一位有一年教学经验的新教师,请她谈谈她是如何理解幼儿教师这份职业的,“苦中作乐!”简短的一个词,瞬时让我顿悟,一个人如果懂得能从苦中找快乐,并享受快乐,那她的人生必是幸福的。于是,每当朋友问我,“你难道一点都不会烦孩子吗?”我的回答总是:“她们都很可爱啊!”试着摆正心态,当每一次忙于手头的工作时,我总会告诉自己——做这些都是更好地为孩子。快乐常常在于你的选择,你选择快乐,那你就是快乐的,不在于看风景,而在于看风景的心情。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我自认为,我没有蜡烛和春蚕那样的伟大,只是因为我热爱这份职业,享受有孩子的温暖,所以,我会用心,仅此而已。

上一篇:《活法》读书心得体会 《活法》读书心得1500字(七篇) 下一篇:我要做好孩子读书心得20字 我要做好孩子读书心得200字(3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