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1
“出发啦!出发啦!”我和同学怀着激动和好奇的心情踏上了期待已久的研学之旅。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导游带我们体验了3D太空机械城、动感音乐跳台、机械骑马舞、三棱镜成像、5D时空穿越之旅,真是有趣又好玩!
走出高科技展厅,我们来到了和政古化石博物馆展厅,参观了铲齿象、库班猪、陆龟等复原骨架以及和政羊、河南兽头骨、鼬科等图片展,仿佛进入了原始古生物时代。
午后,我们又来到了灵玲国际马戏团,这里的动物可多了。最精彩的要数那场震撼人心的马戏表演了!有马背叠罗汉、魔术表演、嫦娥奔月……大家都被表演者的精湛演技所折服!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2
前几天,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研学旅行的活动。这是我们第一次离开家去外面锻炼的机会,我踏着轻松的步伐,闻着春天的花香,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坐上了大巴车。在车上,我们有的唱歌,有的吃零食,一路上说说笑笑。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长沙市雷锋纪念馆。
教官带着我们下了车,走进雷锋纪念馆,一进门,一个巨大的雷锋雕塑映入我们的眼前,我们来到了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我们跟着教官走进了文廊,里面有雷锋的日记,虽然有很多字我看不懂,但我清晰得记着雷锋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做一颗永不生锈的钉子。”是呀!雷锋就是一颗这样的钉子。我们随着讲解员上了二楼,看到了许多惊心动魄的画面,我觉得自己好像穿越到了战争时期,看到了以前那落后的中国,看到了人民子弟兵想振兴中国的决心。我不禁想,国家的兴旺发达是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离开了雷锋纪念馆,一个小时后,就来到了我们的最终目的地——千龙湖。我们稍作休息,吃完午饭,教官就带着我们来到了体育馆,开展“团队浮桥”的活动。我们分成两队,面对面扛着木板,就像一座真的浮桥,不过桥墩就是我们的肩膀。教官让另外一些同学从浮板上爬过去,教官同时还选了几名同学作为地保队员和安保队员,以为拉拉队。尽管有许多人保护,但我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教官就鼓励我去试一试。尽管我有些害怕,却也想挑战一下自己,轮到我过桥时,我勇敢跨上了第一步,同学们大喊加油,我不再那么害怕了,勇敢的爬了过去,加油声越发大了,自信充满了我的胸膛,我终于顺利过了浮桥,我为战胜自己而自豪。
晚上,老师分发宿舍,我一进宿舍,简单洗漱之后就睡了,睡的很熟,睡得很好,连自己带的零食都忘记吃呢!
第二天下午,我们乘着大巴车回到了学校,参加了感恩活动,那专家的一番话把我们感动的流泪了,从这次研学旅行活动中,我知道了要好好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学会感恩。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3
研学中,我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其中,我最喜欢的景点是沈园。因为陆游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中无不显示着他忧国忧民之情。即使是在病榻上,他也不忘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靠乃翁”的临终遗言。在沈园,我们听到了陆游和唐婉的故事,这段故事我们早已熟悉,只是没有今天这样设身处地来得真切,陆游和唐婉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感情融洽,相敬如宾,但是陆母唯恐陆游只顾儿女情长,不思进取,再加上唐婉婚后一直没有为陆家生下一男半女,便强迫陆游休了唐婉,几年后,在沈园,两人意外邂逅,陆游百感交集,作诗一首《钗头凤》,听了这个故事,我久久不能平息。伫立在沈园中,我可以感受到陆游满腔爱国热情无处施展的哀凉,感受到陆游为母所迫,无奈与唐婉分手的痛苦。这也许就是戏曲给我们带来的震撼,我也因为在沈园的经历喜欢上了戏曲。如果不细细品读这些温婉的诗句,你不会理解一位豪放的诗人,写出过“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壮阔诗句的陆游有着怎样千转百徊的婉约情怀;如果你不在陆唐相遇的琴台亭子前细细品味,你不会理解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足以让人耗尽一生……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4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生活又不止诗和远方,还有田野和家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课堂在路上,为了开拓我们的学习视野,经教育局批准,在学校领导、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初二年级到了韶山、长沙等地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旅行。
我们第一站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韶山,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韶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韶山是一个出伟人的地方;韶山是一个人人都景仰的地方。一代伟人毛泽东生于斯,长于斯。在韶山,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观看了众多文物,收获甚多。之后我们又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全体师生伫立于毛主席铜像前,久久地凝望着气宇非凡的毛主席,他仿佛微笑起来,一种追怀和敬慕油然而生。
下午我们又去到了靖港古镇,用主持人汪涵的话来说,靖港古镇固执地在邻居都市的地方保持了自己的时间感。没有外界的干扰,即便有来往旅客,古镇也保持着接近完美的模样。“湘江河里的风蓬,洞庭湖里的网,靖港的小吃有得讲”。这是长沙一带称赞靖港古镇的民谣。说的就是特色小吃——臭豆腐,香干......
傍晚时分,我们又去到了千龙湖度假村,在去千龙湖的路上,畅通无阻,一路上都是水泥路,沿途可以看很多乡村美景。千龙湖的环境也很好,湖面非常清澈,小桥流水,湖心亭醉。晚上,一位教官给我们开展了一场激情四溢的演讲,讲述的是关于感恩的故事,周围的同学都被感动得眼泪直流。我也明白了,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那么多,我们又怎么能因为放不下面子而不感恩?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更爱爸爸妈妈,做他们为之骄傲的女儿。
夜晚,丰富多彩的篝火晚会在漫天星空之下开始了。那天晚上我们所有同学和老师都汇聚在体育馆外,正中间有一个火炉,燃烧着火焰,好像在给我们的晚会助兴。晚会的开场舞由我们的康校长出演,点燃全场。每一个节目,我们都跟着节奏一起打拍子,低声的合唱,然后大声的叫好,气氛真是嗨翻天了。
篝火晚会后,我们来到住宿的地方,很好看,是一幢小房子,我们住在水云轩,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周围的环境也是格外诗意。
第二天下午我们去到了雷锋纪念馆,看了许多关于雷锋叔叔的故事。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叔叔做好事,为人民服务,绝不是靠一时的热血和冲动,而是始终如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次研学旅行到这里便也结束了,非常的丰富多彩,为我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丝丝活力。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5
今日在地大的研学体验让我感受颇深。
地大的登山队伍令人惊叹,从一而终的登山精神令人敬佩。四年,“7+2”,8843.43米,这些不再是简单的数字见证,而是一种使命的完成,是一种荣光的永存。今日也有幸见到了陈晨老师,讲解时的坦然与微笑,在那庞大的登山背景下尤为让人肃然起敬。
博物馆里陈列的历史痕迹,那些扑面而来的感官体验,以及教授生动有趣的讲解,似是将历史与我们之间那亿年沉积的灰尘拂去,一览无遗。展厅里的化石、昔日就有所耳闻的磁悬浮地球都在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博物馆中陈列许多展品,其自身却已远远超出它所容纳一切,它是部分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形态,它贯穿了伟大的自然科学精神,置于眼前,便觉敬畏自然,敬畏科学。
地大于我,科学于我,不虚此行,不忘此行。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6
今天,我们开启了一学期一次的研学旅行,大家激动不已。
对于这次研学活动,大家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呢!有的提前几天就叫爸爸妈妈在网上买了一大堆零食;有的研学前一天晚上才兴致勃勃地去超市选购;有的研学当天早上带着一大堆零花钱到学校门口大肆购买;我因为吸取了上次研学活动没带食物的教训,这次也去超市买了一堆自己喜欢的小零食,到了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又忍不住购买了一些,才心满意足地踏上研学之路。
上了车,聊天声、嬉闹声充斥着整个车厢。大家纷纷向周围的伙伴分享零食,平时那些不起眼的零食此刻变成了同学间传递友谊的“丘比特”。
车子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大约两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重庆际华园。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第一个项目基地。一进场,第一个游戏就开始向我们招手。游戏的`名字我没有听清楚,但这游戏很有挑战性。我们四四班和四三班分别被分成了六个组,每班男生三组,女生三组。两个班分别有一组去抬“龙”,然后比赛哪一组先跑到对面。
比赛一开始,周围“加油”声响成一片,那“龙”十分重,我们好几个小朋友抬着都气喘吁吁。眼看另一个班就要超过我们了,我们铆足了吃奶的劲把“龙”往上提。几局下来,我们班五胜一负,大家高兴得手舞足蹈。
下一个项目是“蹦床”,这对我们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幼稚,不过还是很激动。
再下一个项目是“室内飞行”,这个项目是全场最刺激的项目,但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才能体验。说实话,我心中是略有遗憾的……
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了滑雪场。那里的衣服可真臭,堆在一起比屎还臭,好像几百年没洗过似的。我们全班都像有洁癖一样,小声抗议,但最终还是很不情愿地穿上了。我们穿着又臭又厚的滑雪衣,一走进雪地,寒气就扑面而来,穿透了我们的衣服。有句话叫“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相信,一场寒冷之后总会有惊喜等着我们。
进入滑雪场,里面的雪如同沙子一般,又细又柔。我们先玩了滑雪,一人拿着一个圈儿,坐在里面,从高处往低处滑,那叫一个刺激!然后是雪上碰碰车,大家各显身手胜负难分。接下来到了自由活动环节,同学们纷纷打起了雪仗,好几次都“误伤”了我。我和朋友打雪仗打得无聊了,就堆起了山丘和雪人来,你铲雪,我做球,我们玩得不亦乐乎,忘乎所以。
“同学们,集合了!”随着一声口令,我们该回家了。哎,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但相信下一次旅程一定会更开心!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7
在局主要领导的全力支持下,7月23日,我们五峰研学旅行学习团队一行5人,踏上了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去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培训班。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的发祥地,拥有21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持单位的井冈山,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其中的青少年教育基地牢牢把握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这一主线,充分挖掘井冈山丰富而独特的红色资源,契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和青年干部成长需求,引入仪式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理念,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打造基地核心竞争力,探索出了一条红色基因教学的创新之路。
为期五天的学习,我们将基地的仪式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都一一进行了体验。
一、红色育人的研学课程
1、开班式上放异彩,烈士墓前祭英魂
参训的154名学员盛装出席,以最饱满的姿态向基地指导老师及同行展示教育人的风采。三千翠柏卫忠魂,紧逼戎装后来人。开营仪式后,全体学员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祭奠革命英灵。
2、八角楼台铸热血,挑粮小道磨意志
150余名学员慕名前往坐落于茅坪村的八角楼,昏暗的灯光九十年前照亮了伟大的革命道路。烈日炎炎,培训学员重走挑粮小道七里山路,虽然汗水湿透的衣裳,但那一幅幅咬牙坚持的革命精神,已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里。
3、聆听讲座获新知,革命家风代代传
培训学员有幸聆听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钟教授对井冈山精神的解读,更有感于革命后代王放讲述父辈投身革命,将革命精神作为家风祖训进行传承。通过讲座,让我们了解到,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当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铸就的峥嵘革命史,那段辉煌悲壮而光荣的历史需要我们共同找寻,共同铭记。
二、课程开发的有益启示
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课程开发的成功,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着力解决研学旅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研学旅行如何与学校课程实现有机融合?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如何设计?此次的培训学习,带给了我们如下思考:
1、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立足教育性
研学旅行做到立意高远、目标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必须把教育性原则放在首位,每一门课程须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寻找适合的研学主题和课程教育目标,深度促进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既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又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井冈山之行中,通过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聆听感人的革命故事,让学员体会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悟信仰的力量,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所以研学旅行在课程目标的制订上,要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历史学科课程、科学学科课程等统筹考虑,活动中的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和核心素养的`目标统筹等等,都应该是落实课标的核心要点。
要通过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身心、思想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突出实践性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是目的,旅行是手段,通过旅行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实现综合育人的目的。为此,课程设计和实施中,要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充分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研学旅行,就是要让他们在与学校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实践思考。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设计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要避免学生在学校中的以单一学科知识被动接受为基本方式的学习活动。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的课程设计,井冈练兵、三湾改编、学编红军草鞋、自做红军餐等,都突出了研学的实践性。
研学旅行的课程应当超越学校、课堂和教材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因地制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中心,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在实践学习中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加强融合性
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要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研学旅行基地功能的拓展、研学旅行线路的设计、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都要创造性地整合。
从课程资源的整合看,既包括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跨界整合,也包括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例如,要统筹安排好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线路的课程资源开发;要结合域情、校情、生情,从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各种场馆中挖掘和整合可利用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实现与学校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衔接融合,推动学校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融合。
4、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确保安全性
由于研学旅行的课堂多是在路途上,开放性非常强,所以安全性原则是确保活动课程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则。针对以学生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学旅行,需要对研学线路、课程设计、组织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安全保障等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评估,切实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确保活动中每个环节的安全性。
五天的课程,转瞬即逝。井冈山,我们轻轻的来,又轻轻的走,蓦然回首,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当我们走在挑粮小道上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时,当我们站在革命英雄烈士墓前泪如雨下、泣不成声时,当我们聆听革命后代讲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谆谆教诲时,我们领会到了井冈山精神的真谛。但愿我们今后所做的研学旅行活动,也能够给学生带来一辈子能够受用的、值得铭记的宝贵经历。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8
周一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和同学老师们一同去了天津航母主题公园。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俄罗斯风情街,街上有好多俄罗斯风味小吃,还有表演者主动向我们打招呼。紧接着我们兵分两路,我们队在导游的带领下先去看了4D电影,视觉效果很强,去亲身体验了一下新的世界。快接近中午导游给我们普及了一些军事武器的历史和用途,使我们受益匪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前苏联的075基辅号航母。航母给人以霸气庄严的感觉,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我很激动。航母里结构很复杂,但原本空间紧凑的航母在人工的改造后宽敞了许多。在导游的带领下,我长了好多军事知识,也了解了一些关于这艘航母的历程,航母从造出到退役长达19年,但这期间没参加过一场战争,只是为代表参加过一些访问他国的活动。
最后我们在甲板上照了张合影留念,这一天的研学也就圆满结束了。研学增长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越来越好。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9
今年暑假8月25日,我们20xx级三班的同学相邀一起来到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武定府衙景区研学基地游学,真真正正当了一天小红军。
一大早,我们兴奋地来到了体育馆集合,乘车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渤海革命老区。哇!这里真大呀!通过阅读研学手册,我了解到这里是千年古城武定府衙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85亩,主要建筑包括中路的大门、仪门、德正堂、退思堂、昌华堂、怡然堂、东路建筑有财神庙、土地庙、同知署、寅宾馆现为渤海老区革命机关旧址。学习红色文化,接受革命教育。西路的建筑有通判厅,西花厅以及亭台水榭等汉王宫的后花园,景区涵盖了王府文化、红色文化、官府文化,建筑风格为仿明清建筑。
从身穿军装的那一刻,我就仿佛就真得变成了一名红军战士。导游刘老师介绍说,渤海区是山东三大战区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作为山东省没有被国民党占领的地区,成为了华东战场重要的物资供应基地。
首先,我们列队来到一个广场上,升国旗、唱国歌、行队礼,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军训!还在队旗下少年先锋队誓词: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
接着,参观了烈士纪念碑、军事展厅、同知署……我深深地被烈士们不顾个人生命,为了民族复兴、国家昌盛的战斗精神所折服。在刘老师的故事里,我眼前似乎浮现出当时人们为了革命胜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幅幅场景!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午餐的食材是我们自己摘取、清洗、切,还炒了俩菜。望着翠绿的豆角,品尝着美味的西红柿,喝着手磨的豆浆,劳动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下午,观看电影《歌唱二小放牛郎》,我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沉着冷静,不顾生死与敌人周旋的英雄王二小;听歌词、猜红歌的三轮比赛,我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还很少,还要多学习多读书;推小车、挑扁担的体验活动,让我感受到当时条件如此艰苦,战士们就这样肩扛手推把几十亿斤粮食运往前线。在刘老师的告别声中,在我们依依不舍的道别话里,研学旅行完美结束了。
这次寻祖根、铸国魂的研学旅行,既能从知识技能方面提升我们的素养,又能陶冶情操,建立团队意识,还很好地培养了我们爱国、爱家、爱科学的情感、树立自信、坚强勇敢的意识。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10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只需在乎行走的每一个脚步。人生由无法预知的大大小小的旅行组成,而今日的我也在其中。
我在这一场德国之旅中一步一个脚印,从风光宜人的莱茵河、美因茨德国角、罗马广场、令人憧憬的浪漫之都海德堡、老城与广场、新天鹅堡……这些地方,留下了我们的踪迹,每一处风景都令人流连。
在旅程即将结束之时,我将心中的感慨一一诉诸笔端。最终一日,我们来到了慕尼黑的玛琳广场,巡游了市政厅与双堡圣母教堂。雄伟的建筑,不同的风格,无不彰显了这个底蕴深厚的国家无法忽视的精神与文化的魅力。各色的街头艺人,不同风格但深深暖和人心的音乐,无不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的`魅力。
再说说奥林匹克公园与宝马展厅。奥林匹克公园,外观造型独特,虽然是很早以前建立的,但照旧成为这一类型建筑中的中流砥柱。虽然并没有进去一饱眼福,但到处无不散发着德国的国力与奥林匹克的精神之深化人心,而宝马展厅亦然如此。
最终不得不说的是慕尼黑王宫和夏宫“宁芬宫”。慕尼黑王宫是德国的王宫,其金碧辉煌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不同风格的装饰,精致的画作,活灵活现的雕塑,各色器具,甚至连一个小小的汤勺,都精致无比。而夏宫与之相比,并不是突出,但其占地非常巨大的后花园,让人感到了隐隐透出几分霸气与心灵和视觉的震撼。虽然只是观赏了慕尼黑王宫和夏宫的一小部分,但给人视觉心灵与文化的冲击并不简洁,并且有很多学问文化值得探究与学习。
学习不会一蹴而就,旅行也不会勇往直前。旧的旅行结束,新的旅行起先,而我也将开启我新的旅程与学习。不必在乎身边沿途的风景有多少,只要心在,到处都是风景。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11
七月流火,九转丹成。为倾听窗外的声音,寻求更为自由的行走,我们上路了。“我只能行走,不行走时就无法思索。”我如行者,穿梭于腾冲大地,徜徉于青山绿水及乡愁之中,且行且思。
一、见人见事见山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始为研学旅行之初心。
人之精神,在于志趣于道。叩问腾冲教化之道,教化研学馆赐予了我们清楚的解答。
古朴庄重的木屋,陈设着古代、近代、现代教化发展的厚重史册,教化的源起、转化、兴盛、升华的清音铿锵有力,一代代腾冲人怀揣“兴腾”的幻想,从家乡动身,走遍祖国大好河山,创建了许很多多不朽的神话,令后人不由自主的神往和追随。没有追随时代,就无法抓住时代。遥想明朝军屯、民屯、商屯后中原文化于腾冲大地绵延后世,明清进士、举人、贡生、文官、秀才辈出。追忆陈鉴1471年即设司学始叹家国情怀之重,仰视唐知州1699年捐资开办义学领风气之先……南方丝绸古道提振了腾冲人的精气神,义学官学的兴盛织就了腾冲人的文脉,李根源、艾思奇、张问德、赵端礼、寸树声等腾冲骄子挺起了腾冲的脊梁……一路走来,见证前贤兴利除弊之伟绩,可歌可泣!
造化钟神秀,这块大自然最钟情的奇葩腾冲,她特有的教化土壤,孕育出了厚重的人文、独有的民族风情、谦谦君子式的腾冲风骨,这一切起于教化,又反哺教化,并牵引着教化往更高处渐行渐远。
人之心灵,在于修德于性,追求弘道但却务本修身。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为我们立身指明方向。
绮罗文昌宫历经四百年风雨照旧散发出神奇而深邃的魅力,从民间传闻的文昌帝君,到孔子四大贤徒,再演绎到儒家文教与道教宫冠合一的民俗文化,无一不透射出中原文化在腾冲流淌的气韵。李家大院的建筑风格特异,呈现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拐角楼”的范式,凝固成画。各种雕刻蕴意深远,各种造型活灵活现,契合虔诚达善之意,诸如“凤穿牡丹、龙凤呈祥、三阳开泰、喜上眉梢”等精致装修让人目不暇给,尤其是“一担水照壁”上“有多少德行就有多少财宝”的指意发人深省,矫正生命的向度。人之境界,在于践仁于行。达则兼济天下,价值的张力为研学的畅行腾出时空。
江东银杏村,自然与身心相遇后绽放诞生命之光使人勃发对生活的酷爱。爱银杏村的`人,必定是敬畏生命的人;爱银杏村的人必定是诗意而浪漫的人;爱银杏村的人必定是自由而有幻想的人。因为“五种树”的理念扎根人心:感恩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健康树,叶皮茎果皆入药;摇钱树,食药同源白果香;科普树,生物化石究成因;和谐树,一枝一叶总关情。银杏村不仅风光甲腾冲,更因祖辈传承的寨风家风使人崇敬。家庭“分官”总把银杏树留给老人养老,与邻舍树枝交织生长的果实平分,养雄株银杏的人家总能收到别人家收获的银杏果作为答谢之物,这代代相传的朴质礼仪成为了银杏村最厚重的人文精神。
人之经验,在于游艺于情。即兴于每日每事,笑对日出日落。乐情于山水,游艺于春秋。
蒲川茶山之旅,邂逅如约而来的漂亮。水碧山清秀,人在画中游。在茶人的引领下,从采茶、制茶、泡茶、品茶中感悟人生理趣。文字上:茶字形象地点出了“人在草木间”的自然真谛;文化上:儒家喝茶长精神,佛家品茶见空灵,道家饮茶冲淡自如;文明上:茶道演绎出做人做事之风骨,既有内外兼修之执着,更有行进之样式。茶之前世今生,四季轮回,苦尽甘来,给人于出尘之感,飘飘乎天高地迥。
二、所思所感所悟
教化研学突破了学校与家庭教化的藩篱,营造了教化的“第三课堂”,构建了大教化的平台,让师生一路行走一路思索,自觉探寻物外之趣,真正“倾听了窗外的声音”。“仰佐国家之风致,厚培桑梓之福基”,既增长见识、拓展视野,培育师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批判性思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又能回来自然、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妙,激发师生爱国爱乡爱家的情怀,自主建构酷爱生活、酷爱生命、酷爱事业的的价值信仰。让师生阅历更加丰富、经验更加精彩,人生更加丰盈,最终实现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教化根本任务。
为此,教化研学应当基于几个方面来开展活动。
1、融合自然教化
天地大舞台,大自然是的学校,要提倡走出学校、走出家庭、走近自然的教化理念,解放孩子们的手、口、脑、腿,带领孩子们去认知新颖世界、了解万事万物,触摸自然的脉络,感受生命的美妙。
2、融合合作教化
沟通、沟通、合作是成长之基,让“一个人走的快但不如一群人走的远”的理念植根学生心灵,让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路上,从团队合作中吸取成长的养分。
3、融合体验教化
“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和亲身品尝,方能循事物之理,明德于物外。搭建舞台,让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发展生存生活实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信力。
4、融合家庭教化
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备受关爱关注到独立行走,在研学路上自觉爱护自己,自愿展示自己,敢于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担当,把师长、家长的谆谆教育化为详细行动,获得生命真正的成长。
5、融合学校教化。
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兴之所至,信手随笔,学校之所学均可在研学之中善思善用,把课本搬上研学剧场,课堂内外相统一,互为弥补,从而获得深度发展。6、融合社会教化
学问世界是从生活世界提炼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化只有融入社会才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职功能。社会即学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研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化和健全人格教化,提升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关切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
三、善思善为善做成
自由的行走,深度的融合,必将塑造出老师的人生高度。
1、从教化层面看
研学即生长激扬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潜能,直抵人心,指向至善;研学即生活勃发人的新奇心和理性思维的实力,激发情感,回来本真;研学即创建唤醒人对世界本源的探寻和才智追求,建构信仰,绽放生命。2、从老师层面看
首先是为老师寻求到了一个可以吸取养分的花园,激发老师教书育人的情感,寻求事业发展的支点,坚决教化信仰,终身从教;其次是变更了老师的行走方式,从困囿于学校的圈子中走出来,放开胸怀,拥抱生活,变单一为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三是提升了老师的教化理念,自觉变更陈旧的教化方式,寻求更为才智的教化方法,去领会课外的精彩,去发觉美的教化;四是升华了老师的育人观念,摆脱现实的奴役,跳出教化看教化,为国家社会培育健全人格、健康人性、塑身体魄的大写的人。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12
古城西安,十三朝古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矗立着大明宫、小雁塔、华清宫,它们见证了千年前的繁华。
我们首先走进了交通大学,交通大学以精勤、敦笃、果毅和忠恕的宗旨闻名四海,吸引成百上千的优秀学子竞折腰。
下午游览了大唐芙蓉园,晚饭后在城墙上散步。大唐芙蓉园将唐代建筑几乎完美的还原,还有许多精彩表演,是个放松的好地方。在城墙上,我们欣赏到了西安的夜景,历史与现代交融,令人心灵震撼。总之,西安是个美妙的地方。
第二天上午我们走进了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栩栩如生,坚挺的脊背,坚定的眼神令人心灵震撼,在破碎的兵马俑碎片中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下午我们体验了汉文化,学习汉代历史文化,了解汉代文明。聆听汉学专家讲授汉代故事;穿汉服,做汉礼活动;制作汉代瓦当拓印。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筒瓦顶端下垂部分。在瓦当这一小小的图形空间内,古代中国匠师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天地,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汉代瓦当是在秦代瓦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秦瓦当相比,汉代瓦当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更加丰富,制作也日趋规整,纹饰图案井然有序。
第三天上午我们走进了西安博物院,它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园林为一体的博物馆。以展示的珍贵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扬的雁塔晨钟、秀丽的园林景观而闻名。
下午在回民街闲逛,回民街有许多特色小吃,都很美味,吃的很尽兴。回民街上集中了西安各式各样的清真小吃,有在卖烤羊肉串的,有在卖桂花糕的,有在卖肉夹馍的,有在卖裤带面的,有在卖牛羊肉泡馍的。各种食物的香味弥漫在整条街上,香极了!店家的叫卖声、游人的说笑声夹杂在一起,热闹得不得了。
晚上聆听古老秦腔戏剧,“生、旦、净、末、丑”让我们眼前一亮。《面见圣上》及《王小三传闻》的'经典戏剧演出,为我们了解秦腔打开了一扇大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到了临别的那天,我们坐在动车上,望着渐渐远去的西安城,我有点念念不舍,但此时的我只能说:“西安,再见!”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13
在这里,烈烈阳光,无风无雨,只有几朵白云轻悠悠地飘过。这么美好的地方,无法想象这是曾经古代保护边疆的地方,曾经这里战火纷飞,烟火不断,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这里站立,只为了保护身后的家人。这里就是嘉峪关。
在飞云之下,嘉峪关屹立在这里,尽管它是明朝的长城,但是时间并没有消减它的气魄,是震撼的,是逼人的,它好像一个战士,拿着一把大刀,目光坚定,警告着敌人,只要敢跨进国土一步,生命必有危险。这个时候,我对于祖国的自豪感达到了顶峰。嘉峪关,它是多么一个尽职尽责的战士,我不禁为它惊叹。
踩在石子路上,听着脚磨擦着石子的沙沙声音,耳边仿佛听到了刀尖互相碰撞的声音,听到相互厮杀的声音,甚至是人的惨叫声,马儿啼叫的声音,我竟然还听到了百姓祈祷的声音,是默默的,真诚的,这里有父母对孩子的,也有孩子对父母的。我抬头望着城墙,一道道的痕迹,印证了这一切。这些印记无法消除,因为它们就是历史,就是这一切的见证者。
朗读着《我爱你,中国》,我看着眼前茫茫的一片沙漠,耳边是一句又一句:“我爱你,中国。”“祖国妈妈,您好。”爱国之情突然间涌上头。我好像看见了那些牺牲的将士们,也看见了那些被保护着的百姓们脸上的安全和幸福。
微风拂着沙土,迎面扑来,我的眼前模糊了起来,历史,已经在我眼前了,但是,未来还在我的手里,需要我还有身边同学的努力。
最是烽堠经世面,长烟落照立云头。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14
这次游学,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随着清晨的火车开出车站,我怀着未知和忐忑不安的心情离开了北京,虽然之前我去过两次杭州,但是我都是随妈妈去的。
在出发之前,妈妈给我准备了一大箱子,一大背包的行李,并再三嘱托我要注意安全并照顾好自己。
终于到了周五,马上就要回家了,可有一个问题却让我头疼不已,那就是收拾行李。
妈妈在走前替我收抬了一堆要带的东西、换洗的衣服、水、吃的、酸奶、雨披,当然还少不了一本书,真是应有尽有。可对于动手能力差的我来说可真是比登天还难,我想着,到底该怎么办啊,算了,把东西全塞进去就完事,结果我发现,光把衣服塞进去,箱子就合不上了。
接着,我想,要不把衣服叠起来试试?我立刻开始了行动,把衣服都展开,拉住衣袖,把它折起来,再把衣服横着重叠,再重叠,总算是叠好了。急出了我一身的汗。把箱子一装,这又是怎么回事,合上是合上了,可是箱子鼓鼓的,妈妈说这样会把箱子撑坏,这可怎么办啊?
我不得不求助我的室友,小任了。小任说:“你把小的衣服卷成一个卷,塞到衣服与箱子的空隙里试试”我把小衣服卷成豆腐卷的形状,按照小任的方法做,果然成功了。
经过这次游学,大大地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让我有很多受益。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15
x月20日早上六点从学校出发,开始了三天两晚的北京暑期研学之旅。
下午到达国家博物院。从元谋人的牙齿,北京人的头骨到原始的石器,我们体会到了祖先们鲜活炙热的生活气息。从春秋战国的青铜器,秦汉时期的兵马俑再到魏晋南北朝明清的瓷器珐琅彩无处不体现着先人的智慧。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故宫博物院。从太和殿到御花园,我们体会到了大清王朝的繁荣与衰败。这一过程中,陈导不断给我们讲述宫殿的来历、作用,收益颇深。故宫繁华的建筑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第二天上午和第三天上午我们分别来到中国双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古朴的建筑、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又一次激起我对大学的向往。晚上,我们有幸聆听了北大的一位学姐和北大教授苑教授的演讲。在学姐那里吸取了很多学习经验教训:1.提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找到自己不会的难点重点勾画,课上着重听讲;2.写错题集,写错题不是简简单单地把题抄一遍,先抄题再自己写过程,写完的错题要及时复习,第一次复习两天后,第二次复习七天后,如此反复加深印象;3.学习要踏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稳中取胜。从苑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现在高考竞争的激烈性,学习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真正内涵。
第二天下午我们来到国家科技馆。从古代的耧车、曲辕犁到现在的纳米技术、氢能源的应用,从古代张衡的地动仪到现在载人航天技术,中国人民的智慧可见一斑。
第三天中午来到奥体公园做拓展训练。游戏过程中欢乐不断,考验了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力。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工作,处处都体现出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而这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
三天的研学之旅,不仅收获了知识与学习经验,更收获了友谊,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感谢老师同学的照顾,感谢李叔梁导的照顾。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16
七月流火,九转丹成。为聆听窗外的声音,寻求更为自由的行走,我们上路了。“我只能行走,不行走时就无法思考。”我如行者,穿梭于腾冲大地,徜徉于青山绿水及乡愁之中,且行且思。
一、见人见事见山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始为研学旅行之初心。
人之精神,在于志趣于道。叩问腾冲教育之道,教育研学馆给予了我们清晰的解答。
古朴庄重的木屋,陈列着古代、近代、现代教育发展的厚重史册,教育的源起、转化、兴盛、升华的清音铿锵有力,一代代腾冲人怀揣“兴腾”的梦想,从家乡出发,走遍祖国大好河山,创造了许许多多不朽的神话,令后人不由自主的神往和追随。没有追随时代,就无法抓住时代。遥想明朝军屯、民屯、商屯后中原文化于腾冲大地绵延后世,明清进士、举人、贡生、文官、秀才辈出。追忆陈鉴1471年即设司学始叹家国情怀之重,仰望唐知州1699年捐资开办义学领风气之先……南方丝绸古道提振了腾冲人的精气神,义学官学的兴盛织就了腾冲人的文脉,李根源、艾思奇、张问德、赵端礼、寸树声等腾冲骄子挺起了腾冲的脊梁……一路走来,见证前贤兴利除弊之伟绩,可歌可泣!
造化钟神秀,这块大自然最钟情的奇葩——腾冲,她特有的教育土壤,孕育出了厚重的人文、独有的民族风情、谦谦君子式的腾冲风骨,这一切起于教育,又反哺教育,并牵引着教育往更高处渐行渐远。
人之心灵,在于修德于性,追求弘道但却务本修身。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为我们立身指明方向。
绮罗文昌宫历经四百年风雨依旧散发出神秘而深邃的魅力,从民间传说的文昌帝君,到孔子四大贤徒,再演绎到儒家文教与道教宫冠合一的民俗文化,无一不透射出中原文化在腾冲流动的气韵。李家大院的建筑风格特异,展现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拐角楼”的范式,凝固成画。各种雕刻蕴意深远,各种造型栩栩如生,契合虔诚达善之意,诸如“凤穿牡丹、龙凤呈祥、三阳开泰、喜上眉梢”等精美装修让人目不暇给,尤其是“一担水照壁”上“有多少德行就有多少财富”的指意发人深省,矫正生命的向度。
人之境界,在于践仁于行。达则兼济天下,价值的张力为研学的畅行腾出时空。
江东银杏村,自然与身心相遇后绽放出生命之光使人勃发对生活的热爱。爱银杏村的人,必然是敬畏生命的人;爱银杏村的人必然是诗意而浪漫的人;爱银杏村的人必然是自由而有梦想的人。——因为“五种树”的理念扎根人心:感恩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健康树,叶皮茎果皆入药;摇钱树,食药同源白果香;科普树,生物化石究成因;和谐树,一枝一叶总关情。银杏村不仅风光甲腾冲,更因祖辈传承的寨风家风使人崇敬。家庭“分官”总把银杏树留给老人养老,与邻舍树枝交错生长的果实平分,养雄株银杏的人家总能收到别人家收获的银杏果作为答谢之物,这代代相传的朴质礼仪成为了银杏村最厚重的人文精神。
人之经历,在于游艺于情。即兴于每日每事,笑对日出日落。乐情于山水,游艺于春秋。
蒲川茶山之旅,邂逅如约而来的美丽。水碧山清秀,人在画中游。在茶人的引领下,从采茶、制茶、泡茶、品茶中感悟人生理趣。文字上:茶字形象地点出了“人在草木间”的自然真谛;文化上:儒家喝茶长精神,佛家品茶见空灵,道家饮茶冲淡自如;文明上:茶道演绎出做人做事之风骨,既有内外兼修之执着,更有行进之样式。茶之前世今生,四季轮回,苦尽甘来,给人于出尘之感,飘飘乎天高地迥。
二、所思所感所悟
教育研学突破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藩篱,营造了教育的“第三课堂”,构建了大教育的平台,让师生一路行走一路思索,自觉探寻物外之趣,真正“聆听了窗外的声音”。“仰佐国家之风致,厚培桑梓之福基”,既增长见识、拓展视野,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批判性思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回归自然、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激发师生爱国爱乡爱家的情怀,自主建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事业的的价值信仰。让师生阅历更加丰富、经历更加精彩,人生更加丰盈,最终实现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为此,教育研学应该基于几个方面来开展活动。
1、融合自然教育
天地大舞台,大自然是的学校,要提倡走出学校、走出家庭、走近自然的教育理念,解放孩子们的手、口、脑、腿,带领孩子们去认知新奇世界、了解万事万物,触摸自然的脉络,感受生命的美好。
2、融合合作教育
交流、沟通、合作是成长之基,让“一个人走的快但不如一群人走的远”的理念植根学生心灵,让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路上,从团队合作中汲取成长的营养。
3、融合体验教育
“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和亲身品味,方能循事物之理,明德于物外。搭建舞台,让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发展生存生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信力。
4、融合家庭教育
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备受关爱关注到独立行走,在研学路上自觉保护自己,自愿展示自己,敢于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担当,把师长、家长的谆谆教导化为具体行动,获得生命真正的成长。
5、融合学校教育。
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兴之所至,信手随笔,学校之所学均可在研学之中善思善用,把课本搬上研学剧场,课堂内外相统一,互为弥补,从而获得深度发展。
6、融合社会教育
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提炼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教育只有融入社会才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职功能。社会即学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资源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研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
三、善思善为善做成
自由的行走,深度的融合,必将塑造出教师的人生高度。
1、从教育层面看
研学即生长——激扬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潜能,直抵人心,指向至善;研学即生活——勃发人的好奇心和理性思维的能力,激发情感,回归本真;研学即创造——唤醒人对世界本源的探寻和智慧追求,建构信仰,绽放生命。
2、从教师层面看
首先是为教师寻求到了一个可以汲取营养的花园,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情感,寻求事业发展的支点,坚定教育信仰,终身从教;其次是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从困囿于学校的圈子中走出来,敞开胸怀,拥抱生活,变单一为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三是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自觉改变陈旧的教育方式,寻求更为智慧的教育方法,去领略课外的精彩,去发现美的教育;四是升华了教师的育人观念,摆脱现实的奴役,跳出教育看教育,为国家社会培养健全人格、健康人性、健美体魄的大写的人。
3、从管理层面看
一是不断提供教师研学的机遇,让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研学旅行”;二是积极鼓励学生及家长参与研学旅行,从家乡出发,走遍腾冲大地,并一路追寻,向着世界明亮那方奔跑;三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把世界的精彩纳入学校、纳入课堂,让学生不出门亦知天下事;四是探寻“新教育”与研学的融合之路,创新研学方式,走自己的路;五是积极对接引进市外研学资源,打造教育研学共同体,博采众家之长,同研同学,全面发展。
人生若只如初见。“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研学旅行必然有最美丽的遇见,最美丽的记忆,最美丽的生活,一切文化的印记都将镌刻在我们灵魂深处,历久弥香。生活中孕育着美,而美隐匿于生活的深处。世界因研学而精彩,未来之腾冲必有“回行之思”,更多“行者”必返回人文传统,于历史的深处获得更多跃入当下的力量,“俯察品类之盛”,代代传唱腾冲精美的故事。
研学之路一路花开,远方更美丽。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17
星期天,我们学校组织学生研学。大家欣喜欲狂,因为我们的目的地是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城!
表演开始了,节目丰富多彩:有猴子骑自行车、吹奏表演、空中飞人……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骏马的表演。两匹马儿款款上台,绕着表演台越跑越快,每绕一圈身子就倾斜一点,快45度角了,我替马儿捏了把汗,生怕它们会失重倒地。此时马背上的演员还时不时来个后空翻、360度大旋转,旁边几个同学“哇哇”叫个不停。长鞭一甩,又有两匹马儿上场了,马背上的演员直接来个“倒插葱”,现场惊呼连连。长鞭又是一甩,先跑上来三个演员,接着上来两匹黑马,它们绕圈跑时,三个演员依次往马背上跳,天啊,他们竟然在奔跑的马背上叠起了罗汉,太不可思议了!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18
今天,天空灰蒙蒙的,还下着蒙蒙细雨,有一丝丝凉意;尽管这样,也无法让我们兴奋的心情降降温,因为今天我们要去盼望已久的农科所研学啦!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地来到了今天的研学目的地——农科所。在教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学习了如何钻木取火,感受古代人民的生活不易;然后又学习了有趣的绳结逃生,在这堂课中,我学到了如何将绳结系的更加牢固,如何借用绳结逃生……接着我们还学习了火场如何逃生,野外获取饮用水和搭帐篷……课程丰富极了,让我们受益匪浅。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课程就是内务整理了。我们首先脱鞋进入研学教室,教官展示如何把一条平淡无奇的被子折成四四方方的“豆腐块”;教官的手似乎有魔力一般,一抖、一铺,一叠、一切“豆腐块”就做成啦!轮到我们实践啦,我们都觉得叠“一块豆腐”就是小菜一碟。当我们带着满满信心,分成6人一个小组开始叠“豆腐块”时,感觉在教官手下特别听话的被子到了我们手中全部成了“淘气的小孩子”,明明要铺平,他偏到处是疙瘩,想把他叠成长条,偏折成了圆柱体……折腾了五六分钟,被子还是软踏踏的“一坨”,最后还是教官实在看不下去了,手把手又教了好几分钟……历经波折,我们小组终于有“豆腐块”啦!上完这节课,我们深深感到,任何看着容易的事情要想做好,就得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才行。
充实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一天的研学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必将伴随着我们一生;我期待下学期的研学快快到来!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19
20__年5月14号,我校组织了首届研学旅行,很荣幸参加此次活动,带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参观了登封市大自然文化园。
在去大自然文化园的大巴车上,孩子们和导游一起畅谈古今,从十三朝古都洛阳到安阳、郑州最后到我们登封,孩子们喋喋不休的谈笑着,唱着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其乐融融。就这样我们来到了位于登封市南一环的登封大自然文化园园里,首先欣赏了许多精美的木雕艺术品,孩子们被眼前的工艺品所吸引,无不为艺术家鬼斧神工的雕刻所叹服,认真的记录着笔记;紧接着孩子们与天外来客亲密接触,亲身感受陨石的吸引力,还认真观看陨石下落的视频,揭示大自然的奥秘,然后我们又来到活字印刷术室,孩子们感受我们作为文明古国所传承下来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排版、上墨、铺纸、拓印…孩子们卖力的制作着自己的作品,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下午我们观看了各种各样的矿石,金矿金光闪闪,放解石晶莹剔透,蓝水晶墨绿发亮…大自然蕴含着各种宝藏,老师还带着七八年级的学生查看元素周期表,激发他们对即将要学习的一门新课-化学课的兴趣;观看完矿石后,我们马上到达实验室亲手测量了矿石的密度。由于是利用刚刚学过的阿基米德原理来测量密度,孩子们积极动手,讨论热情。最后,我们来到了拓片室,进行了本次旅行的最后一项--拓片。一天的旅行即将结束,孩子们格外的珍惜最后的时光,一个个卖力在拓片,完成着属于自己的作品。
通过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探究意识,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基本的观察、比较和辨别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表现、学会倾听、乐于分享的能力。
通过研学旅行活动,我也看到了孩子们的另一面,看到孩子们积极探索,乐于研究,讨论热情,不再仅仅是在班级里做着枯燥无味的数学题,他们大胆的展示着自己的才华。真的是不虚此行。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20
八月,微风吹拂,清隽柔曼,细雨绵绵,垂影袅袅,“滴答,滴答……”一个个小小的泛着光的涟漪在校园的青石板路上绽开,在这个平常的日子里,一场充满浓浓青春气息的不平常的研学旅行悄无声息地展开了……
细心又温柔的老师,活泼又热情的同学,我们来自四面八方,但却何其有幸,在十二营相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我们背负着青春的,聚在一起,不曾停止脚步,一起去追逐那颗永不磨灭的赤子之心。
车辆有规律地在初晨匀速行驶着,巴士穿梭在每一条街道,承载着我们的好心情,车厢里充盈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摄影师也和我们打成一片,记录着我们难忘的一幕幕,车子缓缓地接近目的地,我们的心也慢慢地靠在了一起……
我们回望了红头船的历史。火辣辣的太阳撕开了大地的皮,顶着烈日,我们站在了一颗古老的大榕树下,听着老师讲述着红头船的故事,望着身后那艘庞大的红头船,嘴里默念着红头船的精神,我不由得深深地佩服先人们。凭吊遗迹,世事尽管沧桑多变,但是因果关系,历历可辨。回望历史,它并没有真正的科学价值,而它的目的乃是教育别人,让人们有所领会,进而虚心尊重客观法则,勇于面对现实,开拓未来。
我们感受了乡村的发展。古人诗云:“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就是似诗如画的东华村的真实写照水清岸绿,乡容美丽,经过东华村民的不懈劳动与努力,生态纯粹的农田,候鸟栖息的湿地,晶莹剔透的葡萄,成为了东华村的资源优势。东华村的发展,让我们体悟了劳动的魅力,劳动创造了美,是生存的本能,它无时无刻不在改变与进化着人类自身的发展进程。
我们领略了科技的强大。在充满科技气息的宝奥城中,我们进行了关于动力的实验,学习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其实归根结底,科学的幻想就是科技和技术的大胆创造,未来的科技靠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创新与改造,科技,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标志。
这场青春的旅行在一路的嬉嬉闹闹中落下了帷幕,我们回望了历史,感受了现今,也既往了开来,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的旅途永远不会停止,青春,永远在路上。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21
暑假里,各地中小学的研学旅行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孩子们在教育部门和学校带领下,离开爸爸妈妈,在集体旅行、集中食宿中体味成长的快乐,在行万里路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研学旅行的好处显而易见。比如,在参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过程中,孩子们走进大学校园,亲身感受其中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独特魅力。“百闻不如一见”,这样润物无声的熏陶,可能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颗求真向上的种子。同时,“独自”离开家闯世界,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独立能力,学会照顾自己,还能面对更多“突发状况”,学会做出选择、服从命令、提高安全意识。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
但值得注意的是,研学旅行不能走马观花,混同于一般大众化旅游的“上车睡觉、景点拍照”。出发时,要带着问题、带着思考,一路上真正有“研”又有“学”,力求在亲身实践中探索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在团队合作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同学们同吃同住,而应该合理分工、互动互助,在各司其职中培养责任意识。
作为组织者,则应该努力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动有备案、应急有预案”,让一场研学旅行真正充满“研学”的味道。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22
“我把荆棘当作铺满鲜花的原野,人间便没有什么能将我折磨。”
走进中国地质大学的校门,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它像一个沉思的智者,无声而又满腹经纶,偌大的博物馆彰显着它的才华,地球文明从它口中缓缓讲述,我深陷于星空,只能感慨自己的渺小,向我们介绍的教授说:“如果将地球的历史看作一天,中华上下五千年只有0.09秒。所以人类是很渺小的,我们要和自然和谐相处并且珍惜生命。“正如康德所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作为新时代的学生,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们更应该守护自然,珍爱生命,努力学习,不负韶华。
当我来到中国地质大学的攀岩馆时,我才意识到,这所散发着庄严气息的学校的内在脉搏正在强有力的跳动,“7+2”环球攀登计划显示出了它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决心,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陈晨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学习其实也像攀登,等你到了山顶,是真正的俯视世界的感觉,云层就在你的脚下。“没错,“我把荆棘当作铺满鲜花的原野,人间便没有什么能将我折磨。”如果我们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那么我们将会看到不一样的独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景。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23
这个暑假,我开启了我长达七天的江浙研学之旅,这一路上,可谓是收获满满。
我们先来到杭州这个又繁华又美丽的大都市,这哪是厦门能比的,清河坊街上的大药房,各种药材琳琅满目,排队的人特别多,整个房子都是一股浓重的药味,人们提着一大袋煎好的中药,匆匆离去。南宋御街古色古香的街坊,虽然已经把旧街改造了,但还是余留下了旧街的一点影子。
最有名气的当属西湖了,即使现在夏天这么热,但还是丝毫没有影响到它的人气。这个时候,西湖里的荷花盛开了,有白的,有粉的,开成一片。给西湖增添了几许夏天的气息,苏堤上的柳树随风摆动,给满头大汗的游客送来了阵阵凉爽。
晚上,我们一起去京杭大运河散步,京杭大运河很老了,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它的.起点是杭州,终点是北京,相隔1971公里,这条运河也太长了吧,而我这次看到的仅仅是杭州段,就已经很长了,还是在古时候凿的,聪明的,你来告诉我,那个时候是怎么造出这么长的一条运河呢?
在杭州待了几天后,我们来到了苏州这个城市。苏州的狮子林让我叹为观止!要说狮子林,厅堂都与别的苏州园林没两样,但它园内的假山,是这个园林最独特,最美的地方。假山崎岖,各式各样,其范围特别大,一点也不比西方的迷宫逊色。有句话说:“你一旦进去了,可能就出不来了。”
苏州的苏州博物馆,虽然是座新建筑,但是一点也不输那些园林,它出自贝律铭之手。藏品特别多,很多方面都有。馆内还有人造瀑布,还可以往外走,可以看到一个荷花池,还有一座新馆,苏州博物馆包括了部分拙政园,自然也是一风景胜地。
苏州的留园,我也去领略了一番。园内有许多太湖石,个个造型都不同,有的感觉都要窜上了!有太湖石,就有亭子,每个亭子的样子也不同,有三角的,也有四角的,虽然看起来是差不多,但仔细打量打量,还是有区别的,
这次的研学之旅,让我懂得了许多关于江浙一带的一些知识,好似从一汪大海中游了出来,希望以后可以再去一次。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24
今天,我们小记者前往厦门开展研学活动。其中,参观动物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瞧,那可爱的小浣熊,顶着一对黑眼圈,看起来像很久没有睡觉的。它的毛是棕色的,一条棕黑相间的尾巴摇摇摆摆很是可爱。它那大大的眼睛看着游客们,好像在向游客们讨食物,那样子可爱极了。
来到老虎园,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只躺在石头上懒洋洋晒太阳的白虎。瞧它那浑身雪白的皮毛,皮毛中还带着一条条黑色的斑纹,显得特别精神。
再来到棕熊园,它们浑身上下都长着棕色的毛发,毛发中镶嵌着两颗黑珍珠似的眼睛。偶尔会有一两只棕熊站在石头上,抬着头,眼睛眺向远方,好像正在思考着什么。
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篇25
4月23日——27日,我们五、六年级的学生到中远青少年实践中心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研学旅行。
4月23日上午9点,我们乘坐校车来到白云边大酒店,在会议厅,小陈阿姨向我们介绍个白云边酒的来历及发展历史,接着观看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宣传片,看完宣传片,我们跟着教官、小陈阿姨参观白云边竹园酒库,酒库里贮藏着年份原酒,酒香扑鼻,两座酒库之间的过道有许多关于酿酒的泥塑。参观完酒库,我们来到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在流水线工作,装瓶、盖盖、贴标签、装箱都非常精细。
参观结束后,我们在刘琦教官的带领下乘坐校车来到中远青少年实践中心。在研学的这几天,我们完成了站军姿、水上挑战、珠行万里、绝壁攀岩、真人CS……
在玩高空断桥时,看到高空中的断桥,我浑身无力,全身发抖,轮到我时,教练为我戴上头盔,系上安全绳,我更紧张了,但我想别人能行,我也一定能行,我鼓起勇气往上爬,到桥上面时我好害怕,因为桥一直在抖,当我跳到断桥对岸时,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原来勇敢可以战胜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水上挑战,这个项目,我一点也不害怕,甚至有点小小的期待呢!这个训练项目是模拟《飞夺泸定桥》的场景,站在钢丝绳上,我恨不得一下子冲过去,因为我前面那个同学不敢,一直站在那里,我只好放慢节奏,鼓励她,她缓慢前行,还不停大叫。我拉着钢丝绳的吊环,踩着脚下的钢丝往前走,一点也紧张。教官还吓我们,说水里有鱼会咬人,我一点也不怕,成功完成任务。
绝壁攀岩时,我徒手向上攀登,攀了一步就掉下来了,我没有放弃,继续攀登,爬到最高点时,教官把保险绳放得好快,我都快吓死了,当我攀登成功时,我觉得有自信才能成功!
在玩真人CS时,虽然女生能力有限,但我们团结一致,也成功战胜了困难。
五天时光非常短暂,27号闭营式结束后,我们都哭了,但我们不得不离别,教官说:“离别是为了更好地重逢。”对啊,我们总有一天会重逢的。
“一周改变一生”这是中远教育的办学理念,确实,这五天是我人生最难忘的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