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培训总结 篇1
一、备课上课的选例问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每课都有大量的例子,但是我觉得这些例子很多是名人名家,缺乏凡人凡事,离学生的生活很远,特别是我们乡下学生,由于缺乏图书资料以及有效的阅读引导,学生对许多名人的事迹不甚了解,因此教材中的例子不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于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情感熏陶时,应该尽量选用学生身边的凡人凡事来加以分析引导,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我尝试着去努力,觉得效果不错。当然,我也会尽量引导学生仰视名人,欣赏名人的风采。
二、对于讨论交流问题的引导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自由开放。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如开展辩论、讨论、体验交流等方式。就讨论活动来说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做好认真设计,精心安排,对学生讨论、辩论以及体验交流要给以积极引导,有效组织讨论,如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做好讨论记录,组织讨论的问题要有深度,要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讨论结束时要给以评价指导,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道理和观点给你,形成正确的观念,也就是说要把握好组织讨论的度,不可以浅尝则止,为讨论而讨论,也不可以漫无目的,不知收尾。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辩论等方式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材的利用问题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是师生教学对话的文本,因此,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教材,在使用教材上要进行自主开发、创造使用,积极整合重组,让它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多,我们就不能完全按课本来讲,要进行整合、重组,才能讲透,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课本的编排注重联系实际,弱化了理论性。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理解和掌握,从体验中悟出道理、观点,而不应该强硬的归纳出理论要点,让学生不知所然。
总之,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机智、灵活的采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道德与法治培训总结 篇2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一般通过两条途径:一是组内的个人评议;二是整个小组的整体评议。
这样做一方面能体现个人在小组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团对的功能。组内由组长组织评议,半数以上的人认可就可以作为某同学的得分(或相应的等级);组间由教师提议,大多数同学认可。
组内的评议以一节课为单位,每一节结束时,每位同学都应该得到一个相应的评价;组间的评议是一种奖励制,既并不是每个组在每堂课中都能得到一个分数,而是在全班的全部小组中表现突出的一个或几个小组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分,凡受到奖励的小组,其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
道德与法治培训总结 篇3
本节课的知识友情是联系学生生活十分紧密的,学生十分有话可说,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分享他和朋友的故事,课堂气氛相对活跃,学生愿意把和朋友之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真挚友情表现出来。仍有部分学生心中有话不知怎么表达出来,我分析原因可能是:一是可能时间不够,学生组织不好语言不愿意表达;还有可能就是学生心中没有这样的事例涌现,这部分学生更应该充分了解友情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如何获得友情打下思想基础,让他们更积极地去交好朋友。做到这样,才是思品课的真谛,真正从情感上得到升华,情感目标才得以实现。
另外这节课有几个环节我认为做得不太好:
一是没有把全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堂课我认为应该是畅所欲言,然后在学生的故事中归纳出友情的作用会更好,学生的事例比较单调,所以我把它分为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来谈,尽量充实课堂,但显得比较形式,情感的部分就削弱了。所以我认为,必要时,可以对教材进行重组。
二是在部分知识的处理上比较肤浅,探讨的问题不突出,闭锁心理部分简单处理了,只说了危害和解决措施,没有让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是闭锁心理,没有让学生对应自己有没有闭锁心理。学生不真正理解课堂气氛就达不到预想要求,效率也就相对不高,所以给我的启示是,把握教材时,不要仅仅从考试角度出发,而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下功夫。
再就是我一直要努力的评价多元化、语言紧凑等问题,在这节课中仍有体现出不足,想要课堂更饱满充满感情,我要做的还有很多。
道德与法治培训总结 篇4
通过本节课的反馈,要实现教学目标,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如:
(1)上课节奏较慢,师生情感交流不够,课堂调控能力应进一步提高。
(2)教学语言不够严密、精炼。
(3)活动设计局限于教材,较为平淡,主题不够突出,对“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男孩女孩的关系”处理的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带着微笑走进每一个班级,面对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及时鼓励学生的闪光点,与学生平等对话,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积极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加强学习,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应变能力;认真备课,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积极开发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将教材上活,使学生乐学思想品德,教学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