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工作计划 内容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优秀32篇)

2024-07-16工作计划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

  1、鲁迅,原名____,字豫才,现代_______、___、___,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

  2、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3、《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

  4、关于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 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我们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

  5、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在清朝光绪年间,是一家普通小酒店。自从小说《孔乙己》问世以来,咸亨酒店也随之闻名于世了。现在的咸亨酒店,是1981年为纪念鲁迅一 百周年诞辰而重新修建的。改革开放使咸亨酒店也成了同外部世界联系的纽带。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听课文朗读录音,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

  阔绰 舀出 羼水 荐头 蘸酒 打折了腿 间或 附和 颓唐

  2、画一画鲁镇酒店的格局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说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咸亨酒店)展现人物一生的悲惨遭遇的?

  2、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4-13节):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第一层(4-9节)写孔乙己一生的四个片断。(开端、发展)

  (1) 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2) 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3) 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4) 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

  第二层(10-11)孔乙己最后一次 到酒店喝酒。

  第三层(12-13)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3、阅读课文,讨论分析

  (1)这篇小说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时间:清朝末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2)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地点:咸亨酒店 —— 社会环境)

  (3)小说写的是什么样的人和事?

  “短衣帮” 短 外 站 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

  “穿长衫的” 长 里 坐

  4.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开头三段起什么作用?

  (开头三段先说酒店的大概情况,写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

  5、小说写“我”这个12岁的小伙计有什么作用?

  (⑴“我”——12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⑵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要;

  ⑶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 )

  6、讨论:开头两段,描写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咸亨酒店,然后让主人公孔乙己出场,这样安排的好处

  ①使人物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活动,故事情节在特定的环境里展开。全文结构严密,情节集中。

  ②这样一个势利、冷酷的社会环境,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

  这样一种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社会环境,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分析层次,理清故事情节

  第一层(4-9)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开端、发展)

  第二层(10-11)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节的高潮)

  第三层(12-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情节的结局)

  二、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孔乙己》这篇小说选取了5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科举制度。

  请阅读文章第二部分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五个片断的内容。

  1、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评析:人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作者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无聊的嘴脸,反映封建社会的黑暗冷酷,笑声里蕴藏着悲凉的意味。

  “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低,说明了人们鄙视孔乙己的原因。

  三、分析思考讨论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分析他的地位。

  “站着喝酒”表明他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 则含蓄地说明他硬摆“读书人”的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刻画了他与众不同的特殊身份和性格特征,预示了他的悲剧命运。他喝酒方式和衣着的矛盾,正反映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惟一”说明他和酒店的上层和下层人都有距离,身份很特殊。

  2、分析刻画人物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并找出相应的句子。

  人物描写方法

  外貌(整体、肖像、服饰)揭示特殊身份、揭示出懒惰而又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语言 揭示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等性格特点。

  动作、神态 揭示他追求功名的思想和善良的心地。

  3、文中还有几处也间接交待了孔乙己的地位?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能……”,

  “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

  “ 孔乙己还欠十九……”

  这些话揭示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他只不过是一个玩物,一块笑料,一个废物,他存在的全部价值只是“十九个钱”。当“十九个钱”从粉板上拭去时,他便从那冷酷的社会上消失了。孔乙己是被封建文化、封建教育毒害而死的,是被罪恶的封建社会所吞噬的。

  4、研讨作者为什么给主人公取名为“孔乙己”并以此为题?

  小结:“孔乙己”是从“上大人孔乙己”截取下来的。用“孔乙己”作为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雅号,并作为小说的题目,既切合人物身分,又是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巧妙地暗示了小说批判的对象。

  因此,这个题目既表现了人物性格,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小结: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人物性格

  这篇小说,作者将孔乙己的容貌、服饰、神态、语言、行动诸方面交织在一起,使这个被科举制度欺骗愚弄了一辈子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功名不就,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在风烛残年之际,这个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离开了人世。

  作者用嘲讽的笔触,通过对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画,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和封建教育。

  五、分组合作,完成孔乙己履历表

  填表说明:

  ①社会关系——是指小说中与孔乙己发生联系的人物。(注明关系)

  ②生活经历——是指小说中孔乙己做过的一些事,表达准确清楚,可根据课文中

  语言,也可以自己概括。

  ③注意将课文中有关孔乙己的信息都要罗列显示出来。

  第三课时

  一、思考讨论文章的“笑”

  《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

  如何理解各种人对孔乙己的取笑?

  课文几次写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第一次,写“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 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里 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这种“笑”带着冷酷的意味。

  第二次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酒客们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勾画出这些人麻木冷漠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悲凉的意味。酒客们还取笑孔乙己偷书,孔乙己自欺欺人的辩驳更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

  第三次是酒客们取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和之乎者也的听不懂的话又引起众人的哄笑。文章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

  第四次是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的面前才能得意忘形的乐一乐,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分豆的动作和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得穷酸尽相。而孩子们的笑则是天真无邪的笑。

  第五次是孔乙己第二次出场,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已经不成样子了,然而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取笑孔乙己。这种笑声越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当时社会人跟人冷漠无情。

  笑的艺术效果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 “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 这哄笑是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笑衬悲,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小结:

  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对孔乙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内心痛苦与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的、附和着的解脱的笑。邻居孩子的笑,并非恶意,是“听得笑声”“赶热闹”天真无邪的笑。 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涯中的片刻快活。这是“病态社会”所致,是麻木不仁的笑。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自私而卑劣的笑。“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

  二、赏析作品语言精练、深刻、生动传神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这段话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想做清白的人又做不成,遭受众人一次比一次尖刻的取笑,处境十分难堪的孔乙己,深感气恼和羞耻,想再作一次争辩又有些慌乱心虚时的神态。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这里的一个“慌”一个“罩”,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所剩无几的首香豆时的慌张情态和动作,形象逼真地表现了这个善良、贫寒、迂腐的老年读书人的性格。

  3、“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分析: “大约”表估计、推测, 因为没有人说起这件事,没有确凿的证据。而根据 “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计,选用“的确死了”表示推测的可靠。小说以这一含蓄语句作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思索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言虽尽而意无穷。

  三、讨论本文的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孔乙己一生悲惨遭遇的描述,深刻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群众的冷漠麻木,也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2.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

  比较A与B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

  学生明确:A句,虽然B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却没法像A句一样呈现出悲凉雄浑的意境。

  教师再问:明明B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反而还达不到A句的效果呢?难道是因为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能解答这个疑问。

  【教学提示】

  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学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在言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无言”现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目标导学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教学提示】

  本文读来有一定深度,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理清论证思路,教师宜将上述问题先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预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明确: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明确: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三、板书设计

  无言的意蕴要从艺术的观点去研究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话剧的静态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无言之美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3

  一、学情分析

  在初一和初二两年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自己采用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语文知识,阅读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历次语文考试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参差不齐,一少部分学生书写与背诵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因缺少尖子生,导致班级优秀率不高。面对当前严峻的中考形势,要想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难度很大。

  今年,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由于学科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间就更少,除课堂时间外,学生基本上是不动语文的。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需要教者多下功夫。对这部分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自己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最后这一学年中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指标和任务,力争在20__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两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

  三、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标变化较大,进一步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认真研究课标,明确教学目的,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时代步伐。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培养思维能力型转变。要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或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极为重视,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因此,要认真组织好阅读教学,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除此之外,每周还要补充一定量的精美时文,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六、加强作文指导,提高作文能力。作文训练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创作激情作文;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大力提倡周记、随笔、日记等作文形式。要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扩大一类文比重,减少四类文。

  七、精选训练材料,明确训练目的。对课外参考资料进行筛选,认真训练、及时批改、仔细分析、讲评落实。

  八、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教研组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教师慎重选择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二、教学要求

  本学期我将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继续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1.备课

  在备课上改变以往先看教参书、教案书再备课的方法,而采用“三备”,即教师不看教参教案书面对教材先自行备课,教学设计理出头绪后同,再对照教参书、教案书找出设计中的漏洞修改教学方案;上完课后再次修改教学方案。在备课中我还将增加“教学预设”一环节,针对教学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要做到预设,教师心中要有应急方案。在备课中我要努力做到不仅备知识、备方法、还要备学生。

  2.上课

  在授课摒弃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往忽略了朗读教学,本学期我将给予学生大量阅读时,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再思考问题上。以往课文中品味揣摩课文重点词句被我放在课堂教学中的次要地位,本学期我将引导学生品味揣摩重点词句,让学生真正学懂、学透、学有所得。在文言文教学上教学上继续采用学生朗读、学生自主翻译、学生拓展扩写、学生自主评议等方式授课。现代文教学将摒弃“串讲”的授课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教师启发引导、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层次问题,学生自我心得体会等方式授课。

  3.作业

  在布置作业上,将摒弃“一刀切”统一性作业,将分层次分类布置作业,对于C、D类学生作业降低难度,只要求完成生字词注意释义和回答简单问题,对于A、B类学生则加大作业难度,如拓展性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等。对于练习册,则选取有价值的习题来做,不布置重复性的“机械性”作业。

  4.考试

  本学期考试,除学校统一布置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外,我还将不定期出题测试。如学完一篇重点课文,我将出一些相应中考题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习成绩来调整教学方式、授课方式、授课进度等。

  (一)关于阅读:

  1、开放阅读,尽快学完统编教材,力争在上学期完成教学,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多方寻找,挑选资料,用好资料,不做无用功,讲效率,讲实效。

  2、课堂尽量少讲,加强诵读,培养语感。生字词有作业,会注音、默写。

  3、关于语感培养的设想:

  a.诵读吟咏,感知语言神妙。b.揣摩品味,领悟语言精髓。

  c.探究规律,把握语言理趣。d.强化实践,增进运用习惯。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3、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分析海燕的形象和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屏显)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高傲(ào) 呻吟(yín) 翡翠(fěi)

  掠起(1üè) 困乏(fá) 蜿蜒(wān yán)

  二、我与文本交流

  1、师范读课文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文笔粗犷,气势磅礴,感情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朗读时候要注意体会,朗读语速不可太快,虽感情起伏而定,要有激情

  2、感受形象,体味情感

  (1)这是一只 海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2)课文写了哪几幅画面?海燕各有怎样的表现?

  把海燕的活动放置海面上暴风雨来临的典型环境中,以此来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愈来愈高涨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热切地迎接新生;当暴风雨逼近,海燕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欢笑着,号叫着;当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

  海燕是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形象海燕,一种善于搏击暴风雨的海鸟,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形象

  暴风雨来临三幅图景:来临、逼近、到来 海燕:渴望、迎接、呼唤

  三、我与作者交流

  (一)学习对比及作用

  1、抽学生朗读46节,用文段中的词句概述这些海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种.种丑态;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海鸟?

  ——对比衬托出海燕无比英勇、乐观的形象

  2、作者对这些鸟怀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鄙视,摒弃

  (二)学习象征意义

  1、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屏显) 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2、(屏显)象征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来表明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离和感染力

  3、讨论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

  海燕(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暴风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沙皇的统治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俄国资产阶级中形色色的政客)

  四、我与同学交流

  1、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赏析

  2、联系社会生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的考验结合自己实际,想一想,《海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有益的启示?

  (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条理的分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面对“暴风雨”,海燕不是畏惧,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它勇猛坚强,乐观自信,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心搏击“暴风雨”它是“胜利的预言家”那么当我们有了“暴风雨”考验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像海燕那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坚强勇猛地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六、课后作业

  除了海燕,课文还描写了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请你想像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会有什么想法,它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充分表现出海燕的心理活动

  设题意图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像,深入体味作品中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板书:

  海 燕

  高尔基

  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对比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俄国资产阶级中形色色的政客

  暴风雨象征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

  大海象征俄国广大的革命群众

  风、云、雷、电象征沙皇的统治势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5

  知识与技能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五首短诗的主旨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的主旨。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或对友人的深切追思;理解人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的哲理内涵或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悟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重点

  1.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难点

  联系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再现诗中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增强直观性。

  2.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并感受诗歌语言之精美;让学生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以及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学生:通读诗歌,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意,并在课前查阅作者的相关情况。

  2课时

  《月夜》 《萧红墓畔口占》

  唐诗宋词,经典“咏”流传;现代诗,风格独特别样红。同学们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现代诗以清新隽永的语言,含蓄优美的意境成为人们心灵栖息的港湾,情感自然流淌的洼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现代诗这片水草丰美的天地,分享诗人沈尹默在霜风寒月的冬夜的遐想,倾听诗人戴望舒在拜谒友人墓时寂寞地倾诉。

  1.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2.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1.《月夜》写作背景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 例如这首《月夜》,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2.补充介绍萧红的情况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中国近现代成就很大的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3.《萧红墓畔口占》写作背景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释放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品读《月夜》

  1.多媒体出示《月夜》,教师播放朗读音频,配乐范读,学生听后描述所想象的画面。

  2.美的诗还需要美美地读,请大家想象着刚才所描述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这首短诗。

  3.学生讨论、交流。

  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霜风、月光、一株顶高的树,营造了霜风寒月的幽静氛围。

  品读《萧红墓畔口占》

  1.多媒体出示《萧红墓畔口占》。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3.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月夜》

  1.学生朗读诗歌。

  2.多媒体出示问题。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问题,教师归纳明确。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2)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又何尝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的理解。

  象征意象: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一株顶高的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 稳健、 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萧红墓畔口占》

  1.指定学生朗读诗歌。

  2.分组讨论、交流下面问题。

  (1)诗歌文本中的“你”和“我”分别指谁?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我”指作者,“你”指萧红;萧红是作者志同道合、友情深厚的知音。

  (2)作者为什么要“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来萧红的墓前放一束“红山茶”?

  表达对已逝友人深沉的追思和缅怀之情。

  (3)这是一首“伟大的诗篇”,诗句简短却意味深长。请品味诗句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第①句: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是诗人当时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第②句: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红山茶”寄托作者对她的深情悼念,也象征她山茶花般热烈、红艳的生命。

  第③句: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的。

  第④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但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

  (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叙写诗人拜谒女作家萧红墓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沉追思和缅怀之情,也饱含着二者之间真挚深厚、纯真的友情。

  1.《月夜》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四句诗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且诗中的主体情绪与客观意象融为一体,创构出浑整的画面与意境氛围。此外,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有散文之美。

  2.《萧红墓畔口占》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此外,这首诗篇的层次分明,结构和谐,外在的平和与内在的情感张力互相支撑,时间的连续展开,心情的慢慢沉郁,生者与逝者的对话,在空旷的世界中相互呼应。

  月夜

  沈尹默

  意象——烘托——主旨

  霜风明月高树与树并立独立自主个性解放追求自由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拜谒友人墓时长路远耐寂寞摆放鲜花寄追思漫长痛苦还等待逝者安详又达观情谊深厚缅怀追思

  《断章》 《风雨吟》 《统一》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了《月夜》的意境美,《萧红墓畔口占》的情感美。接下来请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学习《断章》《风雨吟》《统一》这三首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哲理、作者抒发的深沉情思。

  1.卞之琳(1910-20__),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2.芦荻(1912—1994),著名诗人。原名陈培迪,广东省南海县西樵镇人。 出版的诗集主要有《桑野》《驰驱集》《田园新歌》《海南颂》《荻花集》等。

  3.聂鲁达(1904—1973),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1.《断章》文题解读

  《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2.《风雨吟》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 20 世纪 40年代初期。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十分熟悉。他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揭示出“我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自然的风雨,更是社会的、人生的风雨,鼓励人们敢于搏击风雨。

  3.《统一》文题解读

  诗歌题目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蕴含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世间万物,错综纷繁,在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通过繁多的现象可以窥见单一的本质。诗人采撷极为常见的事物,透过诗意的语言来揭示深刻的哲理。

  1.请听范读录音,注意朗读的感情基调和节奏。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理解诗歌大意。

  《断章》

  1.朗读诗歌,品味画面美。

  诗歌共四行,形成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2.再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1)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得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2)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风雨吟》

  1.朗读诗歌,描绘诗歌画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关键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要敢于像年轻的舵手一样,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拯救在风雨中飘摇的祖国。

  2.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

  (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动荡的、不安定的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2)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诗歌中的“风”“雨”,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统一》

  1.朗读诗歌,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

  2.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花、叶、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3.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

  1.《断章》

  该作品含蓄蕴藉,语言却极朴素、平实,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2.《风雨吟》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但意象丰富,意境深邃,并借此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怀。例如,诗歌选取意象“大地”“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甚至让人有些畏惧的意境,加之“卷”“奔”两个动词的巧妙运用,让读者可以从这声势浩大的气势中想象到风雨的狂啸怒吼,联想到风雨如晦的国家局势,由此引发诗人决心要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拯救苦难中的祖国,流露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3.《统一》

  这首诗蕴含深刻的哲理,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将深刻的哲理诠释得浅显易懂,通俗晓畅。例如,作者将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揭示了“多”与“一”看似对立的关系,其本质是统一的哲理,点明主旨。

  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可以归纳出其具备的共同特征,一定程度上也是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①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会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②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③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

  《断章》——哲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

  《风雨吟》——象征:风 雨 大地

  《统一》——哲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

  对《短诗五首》的讲解,基本上达到预期目的,现将成功与不足之处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依照教学目标,循序渐进,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并理解五首短诗的内在主旨,将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对“五四”时期以来的白话新诗的对比阅读,受限于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特定历史背景的了解不足,并没有展开细品,讲解得比较宽泛,学生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见解,收效不大。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萧红墓畔口占》教案优秀范文三

  目标导学二:《萧红墓畔口占》 1.简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2.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1)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

  明确:“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是诗人当时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2)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

  明确: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

  明确:“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的。

  (4)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

  明确:“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但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三、板书设计

  《萧红墓畔口占》:情感美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本文文体特征,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3.理解本文作者执着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贯穿全文,带动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课

  常常听到同学们抱怨“学习好累啊”“作业好多啊”“度日如年啊”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你心里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我们的学习真的很苦吗?我们看看古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学习的?以怎样的态度学习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明初散文家。明太祖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当世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2.知识链接

  “序”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3.检查预习

  (1)重难字

  嗜学(shì)      砚冰(yàn)

  弗(fú) 怠(dài)

  逾约(yú) 硕师(shuò)

  叩问(kòu) 叱咄(chì du)

  俟(sì) 卒(zú)

  负箧(qiè) 曳屣(x)

  皲裂(jn) 媵人(yìn)

  衾(qn) 绮绣(q)

  容臭(xiù) 烨然(yè)

  缊袍(yùn) 耄老(mào)

  谬称(miù) 廪稍(ln)

  冻馁(ni) 谒(yè)

  贽(zhì) 诋(d)

  (2)通假字

  四支(zh)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p)绮绣(“被”同“披”,穿)

  (3)古今异义词

  假。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

  走今义:行走,走路。古义:跑。例:走送之。

  益今义:好处。古义:更加。例:益慕圣贤之道。

  趋今义:趋向。古义:快走。例:尝趋百里外。

  左右今义:大约。古义:身边。例:余立侍左右。

  汤今义:汤水。古义:热水。例:媵人持汤沃灌。

  卒今义:兵。古义:最终。例:卒获有所闻。

  再。古义:两次。例:主人日再食。

  (4)一词多义

  至动词,到形容词,周到

  慕羡慕仰慕

  从跟从向

  书名词,信书籍,名词

  道说,动词学说,名词

  质资质,名词询问,动词

  (5)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腰佩)

  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破旧的衣服)

  无鲜肥滋味之享(形容词作名词,新鲜肥美的食物)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名词作状语,每年)

  (6)文言虚词

  以表修饰,不译连词,因为

  之 立性,不译助词,取消句子的独

  (7)文言句式

  倒装句

  a.弗之怠。(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弗怠之”。)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省略句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句前省略主语“余”,“与”后省略宾语“余”。)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嗜学:爱好读书。

  致:得到。

  假借:借。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

  走:跑,文中意为“赶快”。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既:已经,到了。

  加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年。

  尝:曾。

  趋:疾走,跑。

  乡之先达:当地在道德学问上有名望的前辈。

  稍降辞色:言辞委婉些,脸色温和些。辞色,言辞和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叱咄:训斥,呵责。

  曳屣:拖着鞋子。

  衾:被子。

  日再食:每日供给两顿饭。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县官:文中指朝廷。

  非天质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

  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

  谒:拜见。

  归见:回家探望。

  2.重点句子翻译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我)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

  (4)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我)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我)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6)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他们中学业不精通、品德未养成的,不是天赋、资质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四、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答案示例:写自己求学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勤奋艰苦的学习经历)。

  2.全文写自己的学习经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答案示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答案示例: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宋濂学习的勤且艰。希望本文能给同学们带来启示。请同学们课下背诵课文,下一节课,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课文。

  六、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复习本课重点实词、虚词。抽背课文。

  二、新课导入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合作探究

  (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2.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华丽的情节?面对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余”抱什么态度?

  3.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4.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几个条件。(各用四个字概括)

  6.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作者写作这篇赠序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8.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来并说说有何作用。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品味“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中的动词。

  点拨:“趋、从、执、叩问”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求知欲望。

  2.品味“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点拨: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对知识的渴求。

  (三)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通过对比,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点拨: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能吃苦,要有恒心。

  (四)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宋濂用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了马生什么道理?时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

  点拨:在这篇文章里,宋濂以他的亲身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精神,他对马生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以及他的诚实守信、尊师重教都是值得肯定的。

  2.以“学习中的苦和乐”为话题,运用对比的方法,谈谈你的理解。

  点拨:现在的中学生,“读书苦”几乎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五)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送东阳马生序》与下文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篇文章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思路分析:共同之处:要勤勉好学,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

  不同之处:《送东阳马生序》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也谈了尊师之道;短文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讲为学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要出门学习(或开阔眼界)。

  四、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将自己的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这种认识对于我们今天过饭追求物质比拼,“择校热”“炫富”等不良社会风气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练习设计

  说说你对“以中有足乐者,布置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理解,并就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六、板书设计

  作者: 幼时 求学难 得书难、求教难、奔走苦、从师艰

  太学生:图享受 不好学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词意,领会全词内容[U1] 。

  2、通过诵读加深理解,在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背诵。

  3、进一步理解诗人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词意。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词人的悲愤之情。

  四、课时安排:一教时

  五、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查找辛弃疾的生平资料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识尽愁滋味的辛弃疾来到了江西上饶,如今他已经49岁,年少时的他曾是个骁勇善战的将士。二十多岁他就在济南起义,曾带骑兵五十人直闯有五万人的金兵大营,活捉叛徒。一天夜里他喝醉了酒写下了这首[U2] 《破阵子》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词的内容。

  整首词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大家看看这幅图,感受辛弃疾的形象,结合注释读。

  拿起笔注音放在词上,值得注意的词义加点解释。

  (参考提示:豪放,有气势,雄壮,悲凉)

  请个别同学朗读全词。

  3、小组诵读。

  三、诵读品析全词

  问题:以你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贯穿全词讲解,师生互动品析全词。

  上阕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挑灯”“看剑”是写动作和神态。灯的红光,剑的寒光想相互交融,透射着一种特有的壮烈气氛。

  “吹角”:号角声苍凉雄浑。联系李贺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连”: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气势宏伟。

  酒入愁肠,词人挑亮了灯,端详着宝剑,首句一醉一梦。“梦回” 起首两句情景交融,不胜感慨。这两句紧扣“壮”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朗读指导:读出词人豪情在心难以熄灭,对梦的憧憬,读完这句可稍稍停顿,留下遐想。

  朗读,个人读,小组读,点评。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营地中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壮士饥餐俘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何等豪情。沙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场,战士誓不回头。秋天正是肃杀之时,秋天正是秋高马壮之时,军营里军容严整,战士们士气高昂,等待着将军点兵出征。好一派雄壮的场面。只用五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写出了雄壮威武的阵容,再现了词人立马阵前,点兵授令的形象,笔酣墨饱地 对上文所描写的情况作出了出色的小结,收束有力。

  朗读指导:朗读的时候要读出雄壮豪迈之气,以英雄之气铮铮铁骨的味道来读。

  朗读,点评(停顿指导,如何朗读出雄壮豪迈之气呢?通过重音,秋,兵)

  下阕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描写的是战争场面,战场上将士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弓箭雷鸣,万箭齐发,这是何等的激烈壮观啊!的卢一匹传奇的马,当年刘备骑它冲出困境。霹雳,惊雷。将军率领铁骑,风驰电掣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无过多描写,但从的卢马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敌军纷纷落马,残兵败将溃退。将军身先士卒,凯歌入云,旌旗招展。

  朗读指导:读出激烈豪迈之气,还原战争场面,读时急切,一气呵成,节奏加快,突出气势。

  朗读 个别读 齐读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了却 天下事是指什么事呢?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赢得为国建功的美名

  朗读指导:朗读时要读出大获全胜的感觉,读出词人的志得意满,满腹豪情。

  这正是辛弃疾早年的梦想啊,人说酒后吐真言,折旧后的幻觉,不正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情吗?

  我们带着理解集体读一读词人的醉梦!

  四、结合背景,走近词人

  醉里挑灯看剑,豪情在心;军营里士气高昂,军容雄壮;战场豪气冲天,激烈壮阔;了却天下事,获功名,踌躇满志。整首词无论是内容还是朗读时的感情都洋溢着豪壮之气。作者何以在最后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感慨呢[U3] ? (原来在现实中,辛弃疾有壮志也有壮举,但是在投降派把持的朝廷里他壮志难酬。可怜白发生把我们从梦境拉回到了现实[U4] ,梦境中的豪情壮志和现实的壮志难酬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体现出词人那种壮志难酬的悲壮。因此,“可怜白发生”是一个壮士历尽艰难却无法实现理想而发出的悲壮的呐喊,这一句同样也是壮语,只是它已由雄壮变为了悲壮。 )从开头,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了却、赢得之后,忽然连接末句,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让人不由惊栗震动。

  五、相互诵读,激发情感

  在感受了这首词的雄壮悲壮之后[U5]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朗读一遍这首词,其他同学对他进行点评,然后请同学朗读。请学生朗读(两到三位),并作点评

  我们再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壮的感觉读出来。

  六、老师小结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每个人心中都有了一位精忠报国、壮志难酬的词人形象,让我们回到那个醉里挑灯看剑的夜晚,在背诵中结束本课,体味词作的意境。

  七、作业

  1、背诵此词

  2、根据词的内容,发挥想象,把沙场秋点兵的场面描写出来,150字左右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8

  一、教材

  《破阵子》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宋词文学为主,涵盖了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风格。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念。

  辛弃疾南来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他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词《破阵子》是作者在江西上饶闲居时期的创作,是写给在抗金主张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陈亮的。

  二、教育教学思想

  根据新课标标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所以,这节课我遵循的教学思想是:

  1、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3、进教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2、了解词的知识,当堂背诵课文。

  3、紧扣“壮”品味词句。

  过程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停顿,节奏与语气。

  2.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3.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词人面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四、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品评鉴赏。

  五、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有一位英雄带骑兵五十人直闯有五万人的金兵大营活捉叛徒,英雄的故事荡气回肠,令人心驰神往。这位青年将军便是当时年仅23岁的辛弃疾。他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的爱国战将,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

  二、介绍词的常识、题解、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1、词的常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大家看,写在最上面的

  破阵子”是题目吗?

  不是,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沁园春”、“卜算子”一样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才是题目。

  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合注释1,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辛弃疾赋闲时写给他的好朋友陈亮的。我们知道,要理解诗必须先要了解作者。那有谁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所涉及的辛弃疾和陈亮两个人?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

  4、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三、整体感知

  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

  “壮”。这个字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大家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我们梳理了课文后再来回答。

  1、首先,先听一下录音,大家在书上注音;然后我请几位同学试着为我们朗读一下。

  2、学生朗读,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3、齐读课文。

  (朗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过程,它能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文意。先由自由读、个人读、齐读,师范读,教师作好朗读指导。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培养自主学习词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多次阅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意。小组内交流解决疑难。

  师生共同赏析,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在这个环节,让各小组讨论,思考出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思考。通过探讨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在学生回答结束以后,及时给予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4、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回:醒。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这时候作者回想梦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顺序为“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装,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以前都有50弦,因三皇之一的泰皇受不了它发出的悲哀之音,才下令改为25弦)。

  翻:演奏。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字改为“弹”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翻”字写出了战歌嘹亮,乐器轰鸣的热烈场面;如用“弹”字代之,就表现不出这种气氛。

  “秋”仅仅表示这时是秋天吗?

  明确:不,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是宽泛对偶,这样看来与“如”字相对的“作”字是什么意思?

  明确:作:像。这个字古今词义不同要注意。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霹雳:弓弦的响声。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么?统一国家。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5、我们梳理了整首词后,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现“壮”的地方?

  这些句子表现出来的“壮”的内涵是什么?

  壮: 点兵出征、飞驰敌阵——壮观而激烈 雄壮 统一国家、名垂青史——雄心壮志

  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我想我们与另一位南宋著名诗人的一首诗对照着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放录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挺直躺着,借僵硬的睡态来表现自己年老体衰。

  不自哀:自己不感到悲哀。

  尚思:还想着。

  戍轮台:守卫边疆。

  请一位同学结合注释来给我们讲解一下这首诗。

  我年老体衰却不感到悲哀,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疆。深夜躺着听到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的梦见骑着战马跨过冰河。

  这是陆游在68岁的时候写的诗,他在年老时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还希望为国出力,甚至在梦里都在为了国家的统一而战斗。对照这首诗,我们来看《破阵子》中的最后一句的含义。

  陆游说“僵卧孤村不自哀”,他还要上战场;那么,当辛弃疾说“可怜白发生”的时候,他认为自己还能上战场吗?

  不能! 那么他可惜的是什么呢?

  不仅仅可惜自己不能为国尽力;也可惜因为不能指挥战斗统一国家,从而不能名垂青史了。

  那么,再回到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这里的“壮”还有为“悲壮”的含义。

  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悲情。

  6、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7、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8、如何理解这首词?

  明确: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四、小结全文

  全词从想象着笔,描绘了理想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高昂的,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抑扬法赋予了本词特有的艺术魅力,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五、知识链接,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 .稼轩名句集锦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元夕》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村居》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读到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名句,不禁让我们想起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的壮志;也会让我们想起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迈;还会使让我想起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叮咛;更能让我们记起岳飞、夏完淳、岑参、王翰、等更多的爱国志士,让我们收集这一类的诗句。

  3、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中写到:“那场面真是沙场秋点兵”,请学以致用,把我们的古诗词用到我们的讲话和写作中去,比如:我们在操场上举行广播操比赛,那场面不禁让我想起辛弃疾的名句“沙场秋点兵”来;初三了,学习真紧张,大家真是“夜里挑灯看书,梦回书声琅琅”奥运赛场上,骑术比赛“ 马作的卢飞快,射箭比赛“弓如霹雳弦惊。(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古诗词)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诗。

  2/如果你是辛弃疾的挚友陈亮,看到这首词后,你会对辛弃疾说些什么?以此为主题写一篇300这左右的文章。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功能是简要全面的概括教学内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

  ↓

  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

  七、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师教的活动,也指引着学生学的活动。学生正确掌握了本词的思想内容,对词人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能及时了解并熟悉课文,所提出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原有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但具体的课堂教学还要根据当时的情景调整。

  总结一下,本课的教学有以下特点:

  1、全新引入,调动积极性。

  2、师生互动有效教与学

  3、愉快教学,能力提高。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变色龙”的表面意思和象征意义;

  2、 能力目标: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3、 情感目标: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通过人物对话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别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

  2、 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其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

  二、明确目标

  (一)、了解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

  (二)、学习运用精彩的对话刻画人物,理解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三)、进一步理解和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作方法。

  三、简介作者和背景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恶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实。

  2、 背景简介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四、字词注音

  逮住( )

  逮捕( )

  盛满( )

  旺盛( )

  畜生( )

  畜牧( )

  无赖( )

  戳穿( )

  坯子( )

  醋栗( )

  乞丐( )

  魁梧( )

  五、朗读课文

  1、 听读课文,概括内容

  明确:小说讲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的故事。

  2、完成以上表格,理清情节。

  分类

  变化

  次数 狗的主人 对狗的评价 对赫留金的态度

  1 不知是谁 野畜生、疯狗、弄死 肯定被狗咬了

  2 像是将军的 小狗 是钉子弄破的,鬼东西

  3 不是将军的 下贱胚子 受了害,绝不能不管

  4 是将军的 名贵、娇贵的狗 混蛋,怪自己不好

  5 不是将军的 野狗、弄死算了 (不予表态)

  6 将军哥哥的 不赖、怪伶俐的 早晚要收拾

  3、 据本文的情节,课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广场巡逻时发现了一桩案子——“狗咬人’案件。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第6—27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这是案件的发展和高潮。

  第三部分(第28、29段):案件处理结果:小狗被人带走,受伤者反遭到恐吓。这是故事的结局。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几个趣味数字:6次判定

  5次变化

  4次写军大衣

  3次提到法律

  2次写到围观群众

  1次环境描写

  六、研读课文

  1、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是怎样判定的,态度有哪些变化?

  明确:五次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

  第一次:不知狗的主人是谁。 宣判:弄死狗,狗的主人要罚款。

  第二次: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宣判:狗无辜,赫留金讹诈。

  第三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里的狗。 宣判:狗是下贱胚子,赫留金受了害,要教训狗的主人。

  第四次:巡警说说不定是将军家的狗。 宣判:狗是娇贵动物,赫留金受斥责。

  第五次:将军家的厨师说没有这样的狗。 宣判:“野狗”“弄死”。

  第六次:厨师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 宣判:小狗“怪伶俐”,赫留金遭辱骂。

  2、奥楚蔑洛夫的态度是围绕什么而变化的?

  明确: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

  4、 师生讨论分析,完成板书,形成结论。

  变:对狗的评价和看法,因狗的主人不同而变。

  不变:本性,即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

  七、课后作业

  1、《同步导学》;

  2、尝试画一幅奥楚蔑洛夫的肖像画。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知

  二、 研读课文

  1、 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小说中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小说开头。新的军大衣是奥楚蔑洛夫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第二次:听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借口天气热,脱大衣,以“脱大衣”掩盖自己的狼狈。

  第三次:听到人群中有人肯定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为自己的言语的冒犯而恐惧不已,吓得浑身发抖。因而又要巡警给他穿上大衣。

  第四次:小说结尾。“裹紧大衣”。奥楚蔑洛夫担心丢掉官职,因此他不寒而栗,情不自禁地要“裹紧大衣”。

  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

  2、 文中还有一个细节描写——手指头,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赫留金的遭遇,一开始它是赫留金用来要挟狗主人的资本,要求赔偿的本钱;但当有人说狗是将军家的时,手指头又成了冒犯名种狗的罪证。

  总之,这两处的细节描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主人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本性跃然纸上。

  3、 三次提到法律有何作用?

  第一次在第七段,赫留金提出法律根据,反映了底层人民机敏的一面,是作者讽喻沙皇的“法律”对人民的压迫。第二次在第十二段,赫留金引用法律为自己辩护,接着抬出“当宪兵”的兄弟,通过人物语言揭露沙皇法律的实质是:宪兵就是法律,对沙皇法律的又一次尖锐讽刺。第三次在第十七段,从侧面揭露法律在统治阶级眼里,不过是一纸空文,说明法律的虚伪。总之,三提法律,不仅交代了时代背景,而且深化了主题,使小说的主题不仅仅停留在对一个小警官的揭露上,把矛头直指沙皇的专制统治。

  4、 再联系围观的群众和当时的环境,可以看出俄国社会的哪些弊病?

  对围观群众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昧,也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病苦。

  社会环境的冷清、萧条,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写照,交代了“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

  三、 归纳小说主题:

  《变色龙》通过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麻木、庸俗、愚昧的社会病苦。

  四、 分析人物形象

  1、你认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合自己所创作的人物肖像。

  明确: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专横的沙皇警察,但同时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变色龙。他专制蛮横、欺凌百姓,对上则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

  2、人物形象具有怎样典型性和概括性?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3、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严厉”的表情,一个拿腔作调、作威作福的小官僚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

  4、作者通过奥楚蔑洛夫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地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 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5、社会意义

  变色龙,现在多比喻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含贬义。在俄语中,这个词的含义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见风使舵的小人”。小说用它来讽喻那种狡猾善变、出尔反尔的人。用变色龙作标题,不仅揭示了要鞭挞的对象,富有讽刺意义,而且形象生动,非常恰当。

  现在“变色龙”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人物形象,这一名词已成为见风使舵的小人的代名词。

  五、探究写作方法:

  1、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明确: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色,都是通过他与大家的几次对话来表现的,而他见风使舵、谄上欺下的性格特点,正反映在他的话语里。如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他先问“你拿得准吗?”听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赶紧表态“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而当厨师证实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好一条小狗……”其嘴脸变化之快,真令人瞠目。而他无耻之极的奴性性格也由此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运用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几次脱大衣、穿大衣的动作,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为下面态度的转变做铺垫。再如“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了眉头”,“咳”“拧”等动作,都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在百姓面前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而当得知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时,立刻“整个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真是媚态百出。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性格。

  2、作为一篇讽刺小说,它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哪里?

  ⑴夸张。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张,本文也是如此。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⑵对比。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的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文章最后写到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继续去别的地方搜刮民脂民膏。

  又遇见了一起类似狗咬人的案件,又做出了相同的处理,或者处理得更圆滑了。

  去找普洛诃尔套近乎。

  去将军家邀功请赏,在此之前到首饰店索要一些金银珠宝,一并送给将军。

  “买”一只小狗送给将军的哥哥。

  去赫留金工作的首饰店寻点儿麻烦。

  去纠集一批地痞流氓准备殴打赫留金。

  续写: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发生的事,100字以上。用上下面的词语:

  洋溢 荒.唐 伶俐 无缘无故 异想天开 无精打采……

  参考:奥楚蔑洛夫处理完狗咬人事件后,满心欢喜地向前走,迎面走来将军的哥哥和他的随从。奥楚蔑洛夫急忙热情洋溢地迎上前去,弯了一个九十度的大躬,笑容可掬地说道:“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先生,您是不是丢了一条狗?唉!这小家伙差点让人给糟了,赫留金那荒.唐的家伙把烟卷戳到狗鼻子上去,幸亏您的狗伶俐,咬了他一口,可赫留金却说狗无缘无故咬他,要您赔偿他一笔钱,真是异想天开!是我训斥了他一顿。那混蛋只好溜了。那小狗已让您家厨师普洛诃尔领回去了。我也正想到您府上去,不想在这儿遇到您了……”伊凡尼奇闭着眼淡淡地说:“嗯,我知道了。”说罢,扬长而去。奥楚蔑洛夫满肚子的热望化为泡影,无精打采地呆立在冷风中……

  八、课后作业

  1、完成《同步导学》19课;

  契诃夫的其他小说:《万卡》、《一个官员的死》、《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笔记小说的特点。

  2.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教学创意

  三个教学板块:文意把握;美点赏析;片段精读。

  教学过程

  (一)导语:山陡谷深,悬崖万丈,一根索子扯住两岸石壁,此情此景令牛马皮肉乱抖,而马帮汉子们却身手矫健,无所畏惧,首领更是沉着冷静,举手投足间尽显英雄本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城的笔记小说《溜索》,去感受一番。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学铺垫

  1.笔记小说

  笔记小说,是一种笔记式的短篇故事,是兼具“笔记”和“小说”两种特征的一种独特文体。学界一般均依鲁迅的观点概括为“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两种主要类型。

  2.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中国当代作家。1984年发表处女作《棋王》,引发关注,并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3.作品简介

  《溜索》这篇小说写了一处奇险的环境,一群过河的马帮汉子,一次溜索的经历。小说开头一下子就让读者置身于怒江大峡谷中,怒江的“隐隐闷雷”,山鹰的飞翔,衬托出环境的奇险。山陡谷深,悬崖万丈,一根索子扯住两岸石壁,此情此景令牛马战战兢兢,而马帮汉子们却身手矫健,无所畏惧,首领更是沉着冷静,举手投足间尽显英雄本色。小说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但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好像每位读者都是这个“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4.生字新词

  腮sāi坠zhuì呕ŏu跺duò探视顷qǐng刻寻思俯视拳quán打脚踢tī千钧jūn之力

  咦yí咦yí喂喂

  锱铢zīzhū——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盘桓huán——徘徊。

  涓涓juānjuān——泪水漫流的样子。

  扭绞jiăo——反复搓动。

  千钧jūn之力——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jīngjīng——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5.叠词

  纷纷 慢慢 隐隐 懒懒 渐渐 涓涓 稳稳望望 缓缓 颤颤 慎慎 涩涩 黏黏的 咦咦喂喂 战战兢兢

  6.比喻句

  (1)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2)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

  教学板块之一:文意把握

  话题:请同学们从任意的角度说说《溜索》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

  角度提示:可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写作手法等角度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概说。

  说话句式:这是一篇……

  示例:这是一篇阿城写的笔记小说。

  同学们认真读书,思考,广泛发言,教师相机评点。

  教师小结:

  这是一篇写马帮借助溜索过怒江大峡谷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运用了“对比”手法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运用了“映衬”手法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运用了“反复”手法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运用了“伏应”手法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有着精致段落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有着丰富片段描写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用同一件事(溜索过怒江大峡谷)来表现多个人物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细节生动的笔记小说,文中有语言的描写、动作的描写、心理的描写和神情意态的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等。

  这是一篇起笔突兀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有着大段的环境描写、大量运用叠词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先从听觉(声音)角度写怒江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将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多角度展示怒江大峡谷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主体部分做到了详略有致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隐”去了第一人称“我”,通篇均未出现第一人称“我”,叙述者的主体精神世界被隐匿了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有着简练又精妙传神的语言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讴歌人物群像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从多个角度反复写溜索过怒江大峡谷的笔记小说。

  这是一篇充满着作者对马帮人无畏精神和豪迈野性的钦佩与赞叹的文章。

  这是一篇表现滇西马帮的生活、歌咏无畏与勇敢精神的笔记小说。

  ……

  教学板块之二美点赏析

  话题:就你发现的课文中的一个美点,写一点赏析文字。

  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写。尽量不重复别人的话。

  如,小说美在用词精妙传神。小说开篇写马帮首领“用小腿磕一下马”,这里的一个“磕”字,准确地表现了马帮与马的关系——默契,同时也表现了马帮首领对马的熟练驾驭和埋在心底的怜爱。

  学生充分活动,广泛发言。教师相机评点。

  学生发言的内容可能有:

  1.课文美在用词精妙传神。

  写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一个“扎”字写尽了鹰飞的急速迅猛的特点。

  2.课文美在化静为动。

  写峡谷的陡峭:“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绝壁”本是静止不动的,但在马帮汉子们眼里,却是“飞快垂下去”的。这里作者化静为动,赋予绝壁以动态感,有力地表现了峡谷的深邃陡峭的特点,让人触目惊心,为后文写牛马的胆怯做了有力的铺垫。

  3.课文美在写出了视觉感受。

  写怒江。“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亮亮”有力传达出在高处眺望怒江的视觉感受。

  4.课文美在善于抓住人物的面貌特征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且用词极为准确。

  写首领。“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看峡,腮上绷出筋来。”“细”“绷”二字,将马帮首领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既简约又传神。

  5.课文美在写汉子过溜索的动作,三次使用“小”字。

  第一次,写精瘦的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第二次,“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第三次,“……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这几个“小”字的活用,将人在溜索之上,快速滑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传神地表现出来,作者将普通的“小”字用得这般有创意,堪称运用语言的高手!

  6.课文美在比喻新奇,巧妙传神。

  如,写马帮队伍在峡谷行走得缓慢:“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极稠的粥”,比喻新颖别致。

  7.课文美在对比手法

  小说详细记述了牛们过溜索时极度失态的情状:溜索前因惊恐而坐在地上死活不走,流泪发抖,被绑上绳索硬挂到溜索上之后吓得屁滚尿流,“皮肉疯了一样抖”。小说也详细写了“我”溜索时的窘态:“战战兢兢跨上角框”,“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那海慢慢一旋,无波无浪,却深得令人眼呆,又透远得欲呕”。胆战心惊之态尽显。这些都与挥洒自如、举重若轻的汉子们写出了鲜明的对比。

  8.课文美在烘托手法

  小说用大量的笔墨写怒江,写牛,是为了凸显怒江大峡谷的险峻和溜索的惊险,烘托人物的无所畏惧。小说三次写“鹰”,虚实相生,意在烘托汉子们的无畏与勇敢。写环境,是为了写人。

  9.课文美在精致的细节描写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翅膀尖”,一个目光锁定的“小”位置;“几根”,点明数量少,这些都体现了细节描写的精致。

  10.课文美在伏应手法

  首段首句“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是一处伏笔,第三段里“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与之相照应。……

  11.课文美在反复手法

  第一,小说反复写怒江的声音(雷声):小说第1段写到“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第3段写到“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雷声”,第4段写到“依然是闷闷的雷”,末段再写到“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第二,小说反复写“大鹰”:小说第2段写到“那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11段又写到“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23段再写到“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末段再写到“寻不着那鹰”。

  12.课文美在多角反复

  小说的中心事件:过溜索。小说先详写“精瘦汉子”过溜索,再略写“三条汉子”过溜索,接下来又详写“一头牛”过溜索的情景,再略写“这边的牛们”过溜索的情景,再接着详写“我”过溜索的情景,最后写“首领”过溜索的情景。一事六写,多角反复,对比自在其中,马帮人的勇敢、沉着和冷静的特点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了。

  13.课文美在谐趣横生

  小说第15段:“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第22段“首领与两个汉子走到绝壁前,扯下裤腰,弯弯地撒出一道尿,落下不到几尺,就被风吹得散开,顺峡向东南飘走。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这样的语言有点冷漠,没有美感,不是抒情的,而是有着幽默的意蕴,传达的是另一种趣味——谐趣,没有抒情意味,显得很幽默。这样的文风与滇西马帮汉子的粗犷、野性是和谐统一的。

  ……

  教师形成小结。

  教学板块之三片段精读

  活动要求:请同学们反复细读课文第10至20自然段,选取以下两到三个话题对文段进行品析、欣赏。

  (1)诗意地概括文段内容。

  (2)从“详略”的角度看马帮过溜索的情景。

  (3)想一想牛儿们所商量的话。

  (4)论一论“那只鹰”在文中的作用。

  (5)画出描写“溜索”的语句,说一说“溜索”在文中的作用。

  (6)品一品文段中“尿”的比喻。

  (7)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说一说课文中的马帮汉子。

  (8)嗅一嗅文中的小说味道。

  学生认真阅读片段,思考,讨论,广泛交流,教师顺势评点。

  教师讲析:

  1.“溜索”在文中的表达作用:(1)是小说所写的中心事件;(2)是人物的活动场景;(3)是小说的情节核心,有一种串联作用,这种贯穿作用主要是提供错位心理的共同凝聚焦点,检验着不同人物的情感差距。

  2.马帮人:矫健勇敢,灵活敏捷,挥洒自如,举重若轻,从容镇定,气定神闲,无畏精神,豪迈野性。

  结课:

  本节课主要学习活动:文意把握;美点赏析;片段精读。

  作者简介:鲁艳锋老师语文名师余映潮老师的弟子,对板块教学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11

  从容说课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溜须拍马、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选取社会生活片断,表现尖锐重大社会问题,也即以小见大,是契诃夫短篇独特之处。

  教读本文,应抓住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理解小说深刻的社会意义。抓住“变”这个文眼,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完成课堂教学。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思维的概括性和发散性,对人物分析有一个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

  小说主要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展开情节和表现人物性格,教学中引导学生采取表演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灵活开展。以编演课本剧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深透理解文意并进行个性化创作提供平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

  2.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能力目标

  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2.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

  3.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德育目标

  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

  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契河夫的短篇小说以对话取胜,语言有显著的特色。课文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活泼的分角色朗读形式,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激疑探究法 抓住文眼“变”,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同时本文是一篇讽刺小说,人物形象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分析人物性格时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奥楚蔑洛夫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展示蜥蜴图片)

  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在当医生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在行医过程中,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积累了创作素材。他的早期创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八十年代下半期,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日益尖锐,他的创作视野逐渐宽阔,题材愈加丰富,批判性也随之加强。1890年。他到库页岛旅行,进一步了解了沙皇专制政治的罪恶。1892年后定居莫斯科乡下,从事戏剧创作。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新娘》等。剧本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初步感知文意。

  (1)疏解下列字词。

  投影:

  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魁梧(kuí wú):(身体)强壮高大。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荒.唐(huāng táng):①(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②(行为)放荡、没

  有节制。着重于极其荒谬,令人难于理解。

  洋溢(yáng yì):(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líng lì):聪明、灵活。

  恐吓(hè):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顾自,任意地。

  (2)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

  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主要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

  学生可能拟出的题目是:

  一个见风使舵的人

  一个变化多端的人

  两面人

  势利眼的警官

  3.学生速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

  思考: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

  学生梳理、概括,教师提示:

  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对赫留金——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二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下贱胚子。

  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第三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

  对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对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4.学生合作探究:

  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五次变化,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在五次变色中,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始终不变,充分暴露了他的卑鄙心理。

  5.师生共同归结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教师明确:

  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专治统治的忠实走狗形象。

  6.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形象特征

  1.角色分配:

  一人扮演奥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叶尔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担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要求尽量渎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3.学生分组试读。

  4.教师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朗读表现。

  五、布置作业

  续写课文内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4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思想意义,理解课文主题。揣摩小说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研读探究,理解小说主题

  1.学生默读全文,合作研讨:

  (1)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

  (2)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3)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1)针对那群人的笑,学生的理解有如下几种说法:

  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统治者奴才的嘴脸: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是将军的哥哥,结果就不一定这样了;

  笑这个社会里,一人得势,鸡犬升天;

  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等。

  (2)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严厉”的表情,一个拿腔作调、作威作福的小官僚的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3)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体味作品的深意。

  二、深读,体会小说手法

  1.小说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个性化的语言中得到充分展现。请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投影:

  (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2)“我要揭你的皮,坏蛋” (3)“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4)“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5)“他老人家是明白人,看得出来到底谁胡说,谁像当着上帝的面一样凭良心说话。”

  (6)“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学生结合语境诵读、揣摩,教师明确:

  (1)“门无精打采地敞着”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环境,反映了当时市面萧条。“跟许多饥饿贫困的嘴巴一样”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了俄国人民饥饿贫困的生活,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作者用寥寥几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2)夸张的修辞于法,写小市民赫留金要借狗咬手指头捞一把赔偿金的心态。

  (3)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市民赫留金把被咬的手指头当作物证向人炫耀,以图捞一把赔偿金。

  (4)用拟人手法写小狗,把它作为具有“狗性”的人的辉映。

  (5)用比喻的手法,写赫留金在警官面前的逢迎拍马,表现他既是一个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个有所恳求的“小人物”。

  (6)双重否定的修辞手法。写奥楚蔑洛夫在未知狗的主人时,摆出一副“扶弱抑强”的架势,与后面得知狗主人可能是将军时的态度变化形成强烈对比,造成绝妙讽刺的效果。

  2.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学生筛选、思考,教师点拨: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把这件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和它的主人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新的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作者以“军大衣”这一服装.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

  第二次写军大衣是在奥楚蔑洛夫听到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以后“把大衣脱下来”,他脱大衣不是因为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他浑身冒汗。脱大衣的动作,既揭示了他猛吃一惊,浑身燥热的胆怯心理,也表现了他借此为自己变色争取时间以便转风使舵的狡猾。这一“脱”,形象地勾勒出了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卒的丑恶心灵。

  当他训了赫留金一顿,忽听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又立刻抖起威风。可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这时他大惊失色:“……给我穿上大衣吧……挺冷……”这是第三次写他的军大衣。这里穿大衣则是心冷胆寒的表现,以遮掩他刚才辱骂了将军而心中更深一层的胆怯,并进而为再次变色作准备罢了。这里的一“脱”一“穿”,热而不冷,把奥楚蔑洛夫凌弱臣强的丑态暴露无遗。

  结尾,他训了一通赫留金后,“裹紧大衣……径自走了。”这里第四次写军大衣,既形象而又逼真的刻画这条变色龙出尽洋相之后,又恢复了他奴才兼走狗的常态。继续去耀武扬威,逞凶霸道去了。

  总之,作品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而又脱,脱而又穿,这四个细节的描绘,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

  3.学生思考:

  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体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

  教师明确: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三、课堂练习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傍晚七点半左右,我和朋友散步至本城影剧院。正巧,一对夫妇焦急得胡乱拉住人退票:“五毛退啦,减半!”没人理他们。后来男的丈哀求地喊道:“算了。我白送,谁要啊?是外国的吉他表演呀!”还是没人理睬。来往的路人越发用冷冷的、不信任的眼光瞅着这一男一女,像瞅着卖狗皮膏药的小贩。正在这当儿,老曾来了,拎了一桶糨糊和一张宣传画。老曾实在看不下去

  了,便将那男人叫到一旁,凑着耳朵面授机宜。果然,那男的用鬼鬼祟祟的神情冷不丁喊一句:“高价票,10元一张!”路人们立刻像中了枪弹般站着不动,连我的心也猛地一跳。待那男人又将此话重复一遍时,方圆十几米内即骚动起来,早有一个留八字胡的小伙子杀开血路冲进重围,用故意架起来的两膀野蛮地隔开众人,独包独揽地买下票。然后骄傲而自豪地举着手走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面授机宜:

  (2)鬼鬼祟祟:

  (3)冷不丁:

  (4)独包独揽:

  2.卖票的老实人后来说假话的原因是什么?

  3.下面对故事人物作用的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卖票人是故事的线索人物,通过他卖票的前后活动反映了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糊涂认识。

  B.老曾是关键人物,他的面授机宜不仅扭转了局面,而且为下文的展开起了决定作用。

  C.小伙子是主要人物,独包独揽买下高价票的行为反映了社会上一分人对外国文艺的赏识和追求。

  D.“我和朋友”是见证人,目睹出让演出门票的全过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4.故事中的路人为什么对“五毛”让票不相信,而对“十元一张”却抢购?

  参考答案:

  1.(1)当面传授处理事务的办法。 (2)形容怕人发现的不正当行为。

  (3)冷不防,突然地。 (4)独自全部买下。

  2.急于把票卖出去,因为说真话票卖不出去,只得说假话。

  3.C

  4.说明社会上一部分人认为高质一定高价,低价必然低劣.以追求高价商品为荣耀,于是形成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现象,因此对降低让票表示怀疑,对高价票趋之若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契诃夫用漫画式的写法塑造了鲜活的变色龙形象,让我们惊叹小说的精妙。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反观现实,类似善变的后果则会是人际交往的荒漠,所以真诚友善才应是我们处事待人的追求。让我们工整地写就“人”字的一撇一捺。

  五、布置作业

  纷繁世态给了你了解社会、关照人生的思考与启迪,请构思一篇小小说,以你的独特视角去展现现代社会的横断面。要求立意自定,文题自拟。

  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

  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3.分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然而,《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孙鸿,当代剧作家。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作品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目标导学二:通读文章,把握故事内容

  通读话剧,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社会现实

  1.怎样认识本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

  明确:剧中的老人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剧中的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这种天性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目标导学四:把握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的象征意味。

  (1)老人 老子个儿大……就叫枣儿。

  (2)老人 (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不中看,谁要啊。

  (3)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4)男孩 枣儿叔叔……爷爷,你怎么了?

  (5)男孩 爹回来会带……你的枣儿甜!

  (6)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明确:(1)并非指个子,隐含了永不褪色的亲情,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情。

  (2)老人内心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年老,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3)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4)“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5)“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在世界,忘记了回家的路,但他们最终会回来的,喧嚣之后是平静,躁动之后是安宁。

  (6)道德、伦理、亲情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2.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

  示例:(1)“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2)“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喜欢怀旧,表现了老人对故土的挚爱;儿子久出未归,离开故土追寻心中的梦。(3)“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总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3.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请同学们结合全文各抒己见。

  明确:(1)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2)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3)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4)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5)剧本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13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和省考纲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习目标。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佳绩。具体如下:

  1、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正确工整书写的能力;有语音辨识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析多义词、字词意义的的能力;有辨析修辞和修辞作用的能力;句子的仿写续写的能力;以及根据设置语境,简明、连贯、得体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的能力等等。

  2、强化语言积累训练。语言积累,不仅指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还包括词语的积累,名言警句的、俗语、谚语的积累。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通过考试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改善语文教学的极好的方式。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复习时要重点复习《课标》中列出的名著。

  4、强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注意题型和答题技巧、语言的组织表达训练;文言文阅读注重字词的积累,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

  5、强化写作指导。把握命题特点,注重作文材料的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力求写出有独特见解,有创意,文采斐然的作文。

三、复习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分析命题依据,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只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抓”,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考试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4、递进复习,讲练同步。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根据新评价复习(3月中旬——5月中旬):全面复习课内篇目和相关知识;二、模拟冲刺(5月中旬——6月);

  5、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以学科为平台,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四、具体措施

  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尽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能自领“军令状”,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习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在复习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会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在复习中应加强指导。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而且是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3、讲练结合,夯实基础。复习时先讲后练侧重于练。讲,主要是这几个方面:一是重点字词,二是综合性学习里的相关知识点,三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四是文学名著和常识。练,侧重让学生通过课堂回答和书面训练以达到熟练。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有节奏、感情饱满地朗读五首诗歌。

  2.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过程与方法

  1.体会诗歌描写的形象性和蕴含的深刻性。

  2.揣摩品味诗歌凝练、贴切、丰富而含蓄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现当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思辨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描写的形象性和蕴含的深刻性。

  教学难点

  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歌多声部式的结构和热烈汹涌的情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首短诗,这些诗歌篇幅短小,却精悍隽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韵味吧。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诗歌写于1941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吟》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诗人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

  解析:《风雨吟》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画面并描绘出来。

  答案示例:“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①怎样理解“大地风雨的海上”这一意象?

  答案示例:“大地风雨的海上”是一个独特的意象,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他对未来感到茫然。这个意象是与风雨如晦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舵手”等联想,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②“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大地”是稳定和力量的象征,没有什么能够动摇它;连“大地”都被“卷来”了,写出了风雨之大。此处翻天覆地的暴风骤雨,是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的象征。“卷”和“奔”体现了强大的自然力,以动感形成一种剧烈的心理冲击。

  三、

  《风雨吟》通过对风雨中的“大地”,大地上的“房舍”以及“我”在“大地风雨的海上”忧思满怀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

  四、赏析《风雨吟》对自然意象的描写。

  答案示例:诗歌对“风”的描写是“从大地卷来”,对“雨”的描写是“从大地奔来”;风雨之后,“郊原”如“海”,“房舍”如“舟”,通过对风、雨、郊原和房舍的描绘,写出了风的奔腾呼啸、摧枯拉朽,写出了雨的滂沱如注,营造了极具气势的氛围。

  五、课堂小结

  这首短诗,语言凝练而含蓄,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思,带给我们审美的愉悦和多样的思考。课后,同学们可以多找来类似的小诗读一读,运用这节课学到的赏析诗歌的方法细细品味,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15

  【教学构思】

  《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文中的谆谆教诲至今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教授时,可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能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浅易的文言文,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安排二课时学习本文。第一课时:采用诵读法,以朗读带动学生感知文章内容;要求学生分小组交流,指导他们归纳文言文中的常见文言现象,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现象,完成字词积累活动。第二课时:采用探究讨论方式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在交流中体会作者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懂得珍惜拥有,好好学习,不断追求,不断进步。

  【教学目标】

  1、知识储备点:

  ⑴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⑵理解积累一些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2、能力培养点:

  ⑴能够通读课文,利用文下注释自己翻译全文。

  ⑵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体验点:

  ⑴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⑵教育学生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与学习环境,努力向上,不断追求。

  【教学重难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3、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屏幕显示课文标题。)

  二、 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读课文注释①及文后相关资料,教师补充:

  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一生刻苦学习,“自少立志,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德为己任,为学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文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刘基曾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屏幕显示)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

  3、学生圈出生字词,同学间互读并纠正错误。

  屏幕展示:(请同学读,边读,边显示读音)

  叩问叱咄俟其欣悦负箧曳屣媵人缊袍敝衣以衾拥覆皆被绮绣容臭烨然皲裂

  (学生读完后,教师纠正。)

  4、翻译重点语句。

  四、合作探究

  1、分组合作,或你读我译,或边读边译并找出常见文言文现象。一组找出一词多义,一组找词类活用,一组找通假字;一组找古今异义。(学生围坐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分组发言交流。

  3、教师小结:(屏幕显示)

  ⑴一词多义:

  以:以衾拥覆(用,介词)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连词)

  俯身倾耳以请(而,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介词/拿,把,介词)

  无从致书以观(来,连词)

  和:久而乃和(缓解、暖和)

  言和而色夷(谦和)

  再:一而再,再而三(第二次)

  日再食(两次)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

  无冻馁之患(忧患)

  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助词)

  走送之(代词,指借的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不译)

  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

  其:门人弟子填其室(代词,代乡之先达)

  缊袍敝衣处其间(代词,代太学生)

  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表转折)

  久而乃和(顺承连词)

  ⑵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⑶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

  ⑷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汤:古: 热水 今: 菜汤

  走送之走:古: 跑 今: 行走

  尝趋百里趋:古:快步走 今: 趋势

  或遇其叱咄或:古:有时 今: 或者

  卒获有所闻卒:古: 最终 今: 士兵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借 今:假期

  4、齐读全文。

  五、学习小结

  本文中作者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达了他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根据课文,试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提示: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根据课文,试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目的: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

  二、 研读探究

  1、作者求学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请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作者主要从无书、无师、求学中途艰难、学习生活艰苦四个方面描写求学过程的艰辛。面对艰难,作者以坚韧的意志、勤学的精神一一克服了,终有所成。其精神可嘉。你在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呢?面对这些困难,你是怎样做的?(让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4、学生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大家明白“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学习中我们必须勤奋好学,发扬“永不知足”的精神。作者除了“不知足”外,有时也很“知足”。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哪些方面是“知足”的?(找出相关的语句)

  6、学生发言。

  7、教师小结:作者在吃穿住等方面很“知足”,只要吃饱、穿暖,有房子住就行。那么,大家对作者的这种做法有何感想?假如你身处此种境况,你怎么想?怎样做?

  8、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中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此感受到现在学习生活的幸福和优越,从而激发起了学习的热情,也懂得了怎样追求幸福。)

  三、总结全文(屏幕展示板书)

  四、拓展延伸(屏幕出示情境话题)

  1、“我”是宋濂──当“我”少时刻苦求学时,“我”认真地说:……

  当“我”老来功成名就时,“我”感慨地说:……

  2、“我”是老师──当“我”悉心教育宋濂时,“我”严厉地说:……

  当“我”听闻宋濂的成就,“我”欣慰地说:……

  3、“我”是同学──当“我”看到宋濂苦读时,“我”讥讽地说:……

  当“我”听说宋濂做官后,“我”后悔地说:……

  五、布置作业

  1、列举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画荻教子)

  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

  【板书设计】

  学习态度:嗜学

  寓学习条件:艰难 劝

  理同舍生: 烨然若神人学

  于

  事余之学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

  2.熟读成诵,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与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诗句的深意

  作者简介:

  芦荻(原名陈培迪)的创作高峰期是1935年至1940年左右,后来主要编刊物。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

  创作背景: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诗也写得简洁、有力,前四行节奏不错。然而,这种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现在看,已经类似古董。欧洲艺术100年前进入现代主义后,中国“朦胧诗”以后,诗人们已经很少这样写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励某些人,比如黄子建先生(当然还有将此诗选入教材者等)曾满怀热情地评道:“全诗只有6行36个字,然而,其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霎,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令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的感觉,我没有产生。但中间两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视野与气势都不小。

  作品赏析:

  《风雨吟》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却以丰富的意象,构成了一种诗的境界,并借此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诗人描绘了在铺天盖地的疾风骤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给人的冲击与感受。这里,“风”“雨”都是颇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但它们首先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风”与“雨”,因为诗句中描绘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风骤雨给诗人的真切体验:在狂风和笼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变成了一片波涛起伏的海面。

  “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甚至有些让人畏惧的意境,虽然没直接写到“音效”,但读者可以从这声势浩大的气势中想象到风雨的狂啸怒吼及令人震撼的喧嚣,并且由此引发了诗人的进一步联想与想象。

  接着,作者连用了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郊原如海,房舍如舟”。“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舍”,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至此,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在大地的海上”

  诗的结尾再次出现“大地”这个本体,并以此来做修饰“大海”这个喻体的定语,正由于诗人在“大地的海上”,在这狂风骤雨笼罩四野的飘摇不定的“如海”的大地上,所以“我”有的才是满腔“忧怀”。至此,全诗中的“风”“雨”及题目中的“风雨”的象征含义就昭然若揭了,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指“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诗中表达了一个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人生之路对把握人生方向与目标的认同感与茫然。

  读诗常常要“知人论事”。诗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时中国的“大地”是怎样的“大地”?那时中国“大地”又在遭受怎样的“风雨”的侵袭呢?关于这些,诗歌一开始实际上已经告诉读者了,那么很显然这“忧怀”还可以理解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而产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同学思考:

  1.《风雨吟》一诗中的动与静是怎样结合的?

  【交流点拨】从动、静关系上看,第一节两行是动,是“卷”“奔”;第二节是静,是两个“如”。

  2.试着赏析“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交流点拨】作者连用了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舍”,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至此,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

  《风雨吟》这首诗虽短,但诗意深邃,“风雨”这个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由“自然界”而“人生”而“社会”“民族”,由实而虚,给读者留下了基于自身阅历可以解读、想象的空间。

  课堂小结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所谓“诗无达诂”(“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语言的抒情效果。 3.学习屈原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情境导入】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那是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屈原正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呼唤风、雷、电,那他期盼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戏剧《屈原》。

  【新课解读】

  一、整体感知——理思路

  (一)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形象。 (二)读“雷电颂”部分,回答问题。

  1.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全文,谈谈自己的诵读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补充:

  (1)从文章形式看——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2)从语言特点看——是一首激情澎湃、气势雄伟的散文诗。

  (3)从创作风格看——文中的屈原和急风、怒雷、闪电这些雄伟的自然力量融合,想象奇特,气势宏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2.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分析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体现在课文的结构层次方面是怎样的?

  教师讲述创作背景:《屈原》创作于1942年。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极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

  小组交流,教师提问、明确:

  这段独白表达了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祇的两方面的思想内容: 第一部分(从“风!你咆哮吧!”至“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量,表达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部分(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3.教师小结:

  二、深入探究——析文章

  (一)第一部分:

  1.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一庙之正殿……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郑袖、靳尚设下毒计要毒死屈原,执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杯酒,急于毒死屈原。请简要分析郑詹尹的形象。

  明确: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帮凶。 (二)第二部分:

  谈到《屈原》的创作,作者曾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联系写作背景,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文中赋予了很多事物特殊的含义,请你做一下归纳、整理,体会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2)这篇独白的创作主旨是什么? 学习小组交流研讨结果,教师明确: (1)

  事 物 风雷电 洞庭湖、长江、东海 无形的长剑 “土偶木梗”的群像 特 殊 含 义 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伟大力量 人民群众 坚定的信念 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这种写法叫“象征”。

  教师补充讲解“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屈原在文中借助讴歌伟大的自然威力,抒发了对摧毁黑暗的渴望及对追求正义、光明的伟大力量的热烈赞颂。

  三、合作研讨——评人物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朗读及对文意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提问、明确:

  屈原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屈原的形象作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光彩熠熠、雄浑悲壮。

  四、赏读语句——品语言

  1.《雷电颂》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同桌之间相互展示、交流,全班展示,教师引导、明确: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赏析: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赏析:一连串的反复,“爆炸了吧!爆炸了吧!”“你劈吧,劈吧,劈吧!”“劈开,劈开,劈开!”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我们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断的决心。

  (3)“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18

  教学目的

  1.了解阿城,积累与本课有关的语言。

  2.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

  3.把握小说的主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

  2.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阿城,原名钟阿城,当代著名作家。高中一年级逢“文~”中断学业,1968年下放山西、内蒙插队,后又去云南农场。1979年回北京。他的处女作《棋王》引起广泛关注,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他的具有散文化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也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他的作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关于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关心人类的生存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的现时积淀。其代表作有树王》、《孩子王》等。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是世界三大峡谷之一。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今天我们学习《溜索》,跟随作者的描述去感受这种让人惊心动魄的过江方式。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整体理解。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一,二,……)标出意义段,要求体现小说的结构特点,用(1,2,……)段内的层次,标出主要人物,并简要批注作者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用[ ]标出环境描写,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一、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盘桓:①徘徊;逗留。②周旋;交往。③玩弄;逗弄。④盘旋;曲折回绕。⑤广大貌。⑥引申为傲慢自大貌。⑦徘徊,滞留。⑧游乐。⑨犹疑不决的样子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探视:查看;窥视。俯身:指弯腰向前向下有时同时弯膝。扭绞:指用两股以上的条状物向相反方向转动。顷刻:片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寻思:琢磨,心里琢磨。拳打脚踢:用拳打,用脚踢。千钧之力: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战战兢兢: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二、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㈠理清全文思路,并作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思路:

  (1)距离怒江越来越近,我的心也越来越紧。最后抵达江边人牛都被吓得屏气腿颤。

  (2)我们发现自己处在垂悬的江边壁顶上,深远、喧腾的怒江让我们心颤不已。

  (3)领队稳坐在沉静的马上沉着带领慌神的驼队向峡上绳索进发。

  (4)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极其利索地溜索。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19

  一、基础知识

  1.关于随笔这种体裁:随笔是散文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贴近生活,表现形式灵活自由,见解深刻,说理简明透彻,多有哲理格言。语言特点透过《谈读书》可见一斑。

  2.修辞知识:比喻、排比、对比的妙用。如修剪花草、饮食消化、用蒸馏水来比拟经过别人提炼的书之索然无味等确切的比喻;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类脍炙人口的经典绝句。

  3.词语:(1)标题: STUDIES这个英语单词学生是熟悉的,可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单词的多种义项,体会读书、求学、研究、细察、深思都是本文题中之义。(2)结合课文语境理解“注解”“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此外,有几个词读音须提醒注意:狡黠(xīá)、诘难(jīénàn)、味同嚼(j¡á)蜡。

  二、内容理解

  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比读书更平常、更熟悉的事。然而,看似熟悉的事未必真正理解。不妨试问问自己:“如果让我写这个话题,我谈些什么呢?”培根的《谈读书》不仅发现了这平常事情的深刻意义,而且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感到妙趣横生。读一读就知道这位哲人是怎么说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并帮助学生读通课文,品读那些名言妙语。

  有老师反映:不少学生不爱读这篇课文,觉得“太乱,没有头绪”,对课文的“半文言”有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范读,让学生先说说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甚至可读完“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就直接跳到后面“读书使人充实……皆成性格”一段(都是讲读书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思想的亲切、语言的优美平易,有好感后再读其余。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致意思,理清层次。如:读书的多种功能→读书、才干与经验的关系→读书应有的态度与方法→读不同的书对益智、完善个性的作用。其中主要是谈“读书的功能、作用”。

  三、形式把握与语言揣摩

  文中排比、对比、比喻的句子比比皆是,而且多处综合运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美妙不仅在于语言的畅达明快、富于节奏感,更重要的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的深层意义,引导读者登上一个思想、智慧的制高点,发现事物的丰富多彩。引导学生揣摩这些句子,体会其中的修辞特点,大体了解培根随笔的语言风格,实质是加深理解文章的深刻思想,窥见作者博大的精神世界,感受其思维的周密与眼光的敏锐。

  1.回顾品读“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及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一段,体会作者思想的周密与深刻,体会语言的畅达明快、富于节奏感(排比的特点:三个句子以上,这些句子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这些须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提示)。

  2.品读以修剪花草、饮食消化、用蒸馏水、运动医百病打比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见解的形象透彻,亲切得体,令人回味无穷的智慧(比喻:相关联想,形象恰当)。

  3.学思维方法、学表达。引导学生像作者一样思考:从多种角度思考有关读书的问题——读书有(还有)哪些作用?读书与长才(理论与实践)是怎样的关系?怎样读书收获最大?这些读书的方法有道理吗?——前面思考过的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格物致知问题与读书的问题有怎样的关系?……试写出对其中一个问题的看法,并用上排比、比喻的表达方法。

  如果有时间,学生状态好,可作以下补充:

  1.关于作者:课文注解说培根是哲学家、作家,不妨简要补充一点有关的知识。如:培根的抱负与成就——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实验,主张通过实验去揭示自然界的秘密,获得知识,马克思称他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与前一课的实验精神紧密相关。《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书的副标题为“社会的与道德的劝言”。共收入短文58篇,王佐良先生说:透过这本书,“读者可以看出他的智慧象医生手里锐利的手术刀,在一层一层地解剖着人生和社会里的各种问题:真理、死亡、宗教、爱情、逆遇、高位、友谊、父母与子女,读书,利己的聪明,等等。”英国本无随笔,由于培根的示范,后来写随笔的名家辈出,因而随笔成为英国文学中最有特色的体裁之一。

  2.可选课文名言佳句的英文及不同的翻译,让学生与课文对照阅读,以体会语言的奥妙,增长见识,同时加深对文中精要处的印象。

  (1)Studies serve f·r delight, f·r ·rnament, and f·r ability.

  读书为学的用途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水天同翻译,下同)。

  (2)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3) Hist·ries make men wise; p·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ile; natural phil·s·phy deep。m·ral grave; l·gic and rhet·ric able t· c·ntend.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20

  初三的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检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能否提高人气的最重要时期。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课题。为此,新学期伊始,认真地思索和总结了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的得与失,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特制定初三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方针,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为指导,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不断总结完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和听说读写能力,争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中考两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二、现状分析

  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陆续进入总复习阶段。从多年经验看,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2.学生方面: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3.自身方面: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仍然不肯放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霸主地位,牢牢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很小。课内忽视对课文的深入解读,课外无效资料和信息充塞,做大量练习,搞大运动量训练,看似重视了实践,其实是舍本逐末。没有初三教学的实际工作经验,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家长和学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给自己带来较大压力。语文学习,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尚需进一步的探索。

  三、措施和设想

  总体要求是: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教学的重点准备放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宏观上要活,是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微观上要实,就是在具体的每一堂语文课上,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安心读书,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精选各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训练。

  阅读教学的重点: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2.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语法和修辞等语文知识,采用随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有深刻的感性印象。

  3.培养学生广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自己感觉到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写作教学的重点:

  1.培养学生对阅读内容和生活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发现蕴涵其中的意义;能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见解,书写自己的感情;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生活积累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对学习和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和积累语言材料、生活材料的习惯。

  2.在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写出对所读作品的感受或评论,做到有观点、有分析、有依据,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

  3.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有感情、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的文章,做到语句连贯通顺,结构完整,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逐步培养专题写作的意识,对一个题材或范围,能从与他人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会写简单的自己熟悉的有关学习的规划和总结等。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3、品味小说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常识

  1、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简介《蒲柳人家》: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二、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工具书注音释义。

  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节选部分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并作旁批,讨论交流。)

  师生归纳: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憎分明,泼辣大胆,刚正不阿,爱打抱不平,是女中的豪杰。

  爷爷何大学问:他长得像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好说点大话,喜欢戴高帽,虽没有多少钱,却爱讲排场,摆阔气,每次从口外赶马回来,都要请知音相好们来聚会,吹一吹他沿途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四、问题研究:

  为什么说这篇小说具有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讨论理解。)

  首先,从人物形象上来说,这篇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他们身上那种侠肝义胆、仗义轻财、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一贯宣扬和传承的价值追求。这可以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中反映出来,更从他们为人做事的方式上表现出来。对这种人物、这种品德的追求,正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史上,英雄传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以及《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而《蒲柳人家》中无论一丈青大娘的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的威镇古北口,还是后来的巧计锄奸、智斗花鞋杜四,无不出奇制胜,神乎其神,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等故事,想起我们民族多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可以说,刘绍棠以一种平凡中的传奇的形式,赋予了这一民族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内在地暗合了民族的审美习惯,为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在结构上,《水浒》先讲述单个人物的故事,然后聚义梁山,共图大业。而本文的结构也正得其神韵,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他们串在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五、再读课文,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特色的语句并分析,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这篇小说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六、拓展迁移

  这篇小说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艺术的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课外阅读《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评书《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体会本文与它们之间的联系。

  七、布置作业:

  根据课上所学,再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进一步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22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完成了对《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的梳理和实例的分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内涵,并学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务】

  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一、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情感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三)积累运用

  任务一: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本文中有关的“意境”的论述,从课前准备的山水名画作品中挑选一副做赏析(如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等)。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学生完成任务并分组汇报。

  任务二:赏析古诗词,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完成一段文字。

  学生写作。

  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务】

  勾连同单元课文,横向对比悟“意境”:

  在《山水画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说“说假话不行”,在《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其含义是否一致,其中体现了哪些共同的艺术追求?又比如《山水画的意境》和《驱遣我们的想象》都有关于意境的论述,其认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为阐释?

  (五)课后作业

  思考并总结:学完课文,你认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应该怎么读?有哪些阅读方法?请将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书设计

  (七)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或课外阅读活动推荐

  袁行霈《论意境》

  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吴调公《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

  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23

  教学目标

  1、 全班同学都能准确优美地朗诵《满江红》。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雨涵的爱国主义思想

  2、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 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全班同学都能准确优美地朗诵《满江红》

  教学难点

  全班同学都能准确优美地朗诵《满江红》。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雨涵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师:今天由我和同学们完成这节校本课

  师:播放《精忠报国》。

  师:听过这首歌后你有什么感受?可以从内容上说一说,也可以从歌曲的情绪上说一说

  师:关于岳飞,你都了解些什么?

  预设: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

  关于岳飞,我知道一个小故事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也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老师了解到的岳飞

  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在南宋时期抵抗金人的侵略,保家卫国,是后世景仰的民族英雄。 (课件出示)

  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岳飞这首《满江红》(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听清楚每一个字音,并且想一想,这首《满江红》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预设:句子比较多。 每一句的字数不同,长短不一。分为两段

  师:这就是与诗并称双绝的,叫做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词有词牌,即曲调。词分为上阕和下阕。 满江红是著名的词牌名之一。传唱最广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读读这首词。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桌,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指名读,并且纠正字音。

  师:还有谁想读?

  师:那请你把这首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如果你的同桌读的字音准确,流畅,就请你向你的同桌竖起大拇指。

  师: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竖起大拇指,看来你们的字音都读的很准确呀!

  师:同学们都知道,无论是读诗或者读词,都应该有停顿和重音的地方,请你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把停顿的地方用 / 标出,重音的字下面加点。

  师:老师也把自己的停顿和重音画出来了。(课件出示)

  师:谁愿意再来读读这首词,你可以按照自己停顿的方式,也可以按照老师的停顿方式。其他同学认真听他的停顿在什么地方,重音在什么地方。

  师:指名读,找两个学生 ,指导重音和停顿、师:重点指导: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高昂)

  师:这句话的意思什么,谁能说一说?

  师:这首词的意思就是期待着这一天吧,让我们从头收拾好旧日的山河,向祖国献捷!

  师:岳飞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师:这首词是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已经逼近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之势。但就在岳飞胜利在望的时候,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师:既然怀有这样的情感,那我们的情绪、语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语速:缓慢的

  情绪:悲伤地 后来是信心满怀,高昂的

  指名读,评价

  师: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著名播音员方明老师的范读,注意他的语调、语速和情感。

  师:同学们你们能像播音员这样读一读吗?

  1、找一人读 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2、再找一人读

  3、再找四人读 (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词)

  4、老师也想跟大家读一读这首词,我独上半句,你们齐读下半

  句

  5、男生读上阕,女生读下阕

  6、 试着全班背一背

  7、 我们试着每组一句来读一读, 读的时候要起立,最后一句要全班齐读,读两遍。

  师:岳飞不仅是一位民族英雄,但他也有留下了后世传唱的文章,除了这首《满江红》,同学们课下也可以读一读那首《小重山》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24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及论证思路。 2.学会论证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提升的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三.整体感知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明确:“言不尽意”。 四.细读感悟

  1.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还能达到美吗?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也不必”,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旨也能达到美。

  3.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一共从五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以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从戏剧中“静”的表现来突出无言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低眉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4. 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①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 ②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需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

  ③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话剧的静态之美,雕刻的含蓄不流露之美来论证。

  五 文本探究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一切宽阔宏伟之景,一切悲凉之意,给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

  然而,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树万言都是难以说尽的,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体会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如《孤独之旅》,文章结尾仅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而像是以千言万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言之成理即可) 板书设计

  绘画是选择之美 文学的无声之美

  音乐的无声之美 无言之美

  话剧的静态之美 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

  《无言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

  比较A与B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

  学生明确:A句,虽然B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却没法像A句一样呈

  现出悲凉雄浑的意境。

  教师再问:明明B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反而还达不到A句的效果呢?难道是因为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能解答这个疑问。

  教学提示

  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学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在言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无言”现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目标导学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教学提示

  本文读来有一定深度,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理清论证思路,教师宜将上述问题先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预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明确: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明确: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三、板书设计

  无言的意蕴要从艺术的观点去研究

  绘画的选择之美 文学的意蕴之美 音乐的无声之美 话剧的静态之美

  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无言之美

  教后记

  可取之处 本文教学在注重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也注重对“无言之美”深刻内蕴的探索,以诗歌为导入,又以诗歌为探究中心,深刻挖掘中国古典文学的无言之美。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观点内蕴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篇课文整体上不易理解,但是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尽量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足之处 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仅针对文学,还针对其他艺术,而学生对其他艺术的了解不深,因此,在把握论据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宜增加相应的辅读资料,加强学生对其他艺术“无言之美”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2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主旨。

  2.学习诗人运用想象和对面着笔来表情达意的写法。

  3.培养学生在比较中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分析、炼字、比较、揣摩等过程来赏析诗歌,采用学生自学,合作交流,教师启发点拨,比较鉴赏等方法,完成学 习任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读本诗,激发学生热爱 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赏析诗歌意境,把 握诗歌主旨。

  2.通过比较掌握对面着笔的表现手法,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品味 比 较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背景资料: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玄宗南逃,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今属宁夏)。杜甫得知肃宗即位的消息后,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困在沦陷后的长 安,在一个 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作《月夜》。

  学生说杜甫: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说说对杜甫的了解。)

  (多媒体展示)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又称“杜工部,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称为“诗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二、品读诗歌,读准读畅。

  1.学生自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出示难读字字音,正音。

  3.听录音范读,(指导学生把握节奏、语速及语气。)

  4.指名学生读。

  三、自主学习,梳通诗意。

  1.自己对照课下注释和相关资料自译。

  2.说给同桌听,合作解决疑难词句。

  3.学生自主展示。

  (教师点拨指导。)

  四、精读细品,探究新知。

  (一)整体感知,初步 体会意境。

  学生自读诗歌,思考:诗人在诗中共写了几个场面?

  妻子思念丈夫的场面(想象)

  诗人与妻子团圆的美好场面(想象)

  诗人思念妻子儿女的场面(现实)

  (教师适当点拨并板书,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思念之 情。)

  (二)研读诗歌,探究情感。

  1.细品妻子思念丈夫的场面(想象)

  (1)探究:妻子明明有儿女在身边,为什么说是“独看”呢?

  (学生抓住“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思考分析。)

  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得父亲,也不理解母亲对父亲的思念,所以,妻子只能“独看”,突出了那个“独”字。)

  ———活动:设身处地的揣摩妻子“独看”时的心理活动。

  (教师以写作背景和杜甫被困的处境加以引导)

  (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更是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进一步映射出了是人的心理。

  (2)赏析:妻子独看时的的情景“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①再说说诗句的大意,思考:最能体现伫立之久的字,进行赏析

  ②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湿”和 “寒”的精妙之处。

  ③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突出了妻子望月之久,思念之痴。)

  ———明写妻子思夫至深,暗写作者的思妻至切,突出了作者的思念之苦。

  2.细品团圆的美好场面(想象)

  学生自读诗歌,思考:作者通过想象团圆幸福的情景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想象一个团 圆的幸福场面反衬作者思念之情。

  ———与《夜雨寄北》比较,理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异曲同工之妙。

  (教师出示《夜雨寄北》,进一步分析借助团圆的美好反衬分隔两地的思念之苦。)

  ——与杜甫的《述怀》比较,进一步深层探究主旨。

  (出示《述怀》的相关诗句,通过分析《述怀》,结合写作背景及杜甫济世情怀点拨学生进一步研读诗歌主旨。)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寄书问三川 ,不知家在否”;

  “几人全性命 ?尽室岂相偶!”

  (明确:在诗人“独看”的泪痕里,不仅表现了对妻子思念之情,也浸透着天下离乱的悲哀;在“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诗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五、鉴赏比较。

  (教师出示《望月怀远》,进 行鉴赏比较)

  1.学生自主学习,把握诗意

  (1)借助资料,学生自译。

  (2)交流展示。

  2.学生自读,思考:同为思念之作,两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以表格点拨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体会作者独特的构思。)

  (明确:作者主要通过对方着笔、借人映己的表现手法,通过想象家人思念自己的画面,突出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深。)

  六、拓展运用,自主提升。

  出示《邯郸冬至夜思家》,学生自学,进一步学习对面着笔的写法。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坐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呆坐的“影”陪伴着抱膝呆坐的“身”,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的孤寂心情。)

  2.作者是怎 样写“思家”的?写得怎样?

  (明确:作者主要通过借人映己、对方着笔的表现手法,通过想象家人思念自己的画面,突出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深。)

  七、课后 小结

  以“月”为线索,贯通全诗,采用对面着笔、借人映己的表现手法,通过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八、布置作业

  1.背诵《月夜》。

  2.搜集关于“月”的古诗名句,制作名句卡片。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26

  本学期九年级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为迎接中考,为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定该复习计划。

  本期教学时间约18周,用五周时间完成新课,十一周时间复习。三月到四月底进行第一轮复习,五月分进行冲刺练习,六月余时就热点题押题和考前准备。

  一、分册复习(用时两周)

  中考考纲规定考课内字词和文常。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复习要点:1、课文的字、词

  2.掌握其它文学体裁的常识,如散文、小说、

  3、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八大家等。

  二、专题复习(三月下旬和四月共六周)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分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五周)

  1.古诗文专题复习(两周)

  2、记叙文专题复习

  3、说明文专题复习

  4、议论文专题复习

  5、语言运用其他专项练习

  (二)作文训练(一周)

  让学生熟悉假期收集的大量写作素材

  学习优秀作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除专题外,同时坚持每周一个作文训练)

  三、模拟冲刺(三周时间)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躁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

  四、猜题、押题(六月余时)

  再次落实一些热点问题理解,辅之以试题,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一切为了分数,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培训。

  附:教学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复习迎考,如何更优化、更有效地做好复习工作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难点。现备课组有如下思考:

  一、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多半已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极少部分没有养成。所以教师指导督促学生有每天的学习计划、目标,并对应过手的知识进行自测和师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千万不能拖帐滚雪球。

  二、功夫用在每一节课上

  九年级下学期的时间本身就很紧张,指望学生课下在语文上花很多时间是不可能的。为此,要特别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诸如第一轮复习当中,坚持当堂听写默写,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不忘学科的特殊性,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1、虽然在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填入”式的传授不可少,但还应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答题能力,应对85%主观题目的考试。

  2、在教学中,始终突出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思想,对生活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四、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学习上“会思考”的人,能和老师一起从大量练习题中归纳出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真正拥有答题的绝招。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27

  一、教学目标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四)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二)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日:‘……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三)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分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馆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四)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五)词语提示: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7)“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 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六)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做法:指名学生朗读1、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段落划分情况和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作如下导语: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明确研读方法。

  做法:仍从检查预习入手,指名学生说说这篇史传文与我们学过的《廉蔺列传》、《信陵君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等篇在写法上有何显著区别,为什么有这种区别,然后教师作如下点拨、提示。

  关于史传“变体”: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关于研读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三)逐段解释难句,编写内容提纲。

  做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疏通全文,了解屈原的事迹,为重点研读议论段作铺垫。为了赢得教学速度,议论节段可暂时摆下。具体步骤是先与学生一道分好大段,然后按大段,在朗读的基础上解释难句,理请行文思路,编出内容纲要。在这个过程中,应相机提些问题,但问与答都应力求简明。

  1.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举(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乎不与。”

  —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进谗被疏远 “谗”、“硫”、幽怨,统率全文纲领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2.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市委质事楚……”

  搏踩醚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市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市”,是指丰厚的礼物,“市”,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 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细” 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板书:

  写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写屈原由见

  绌到见迁 屈原虽遭流放,仍眷念君国 屈原去留关乎楚国的命运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3.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泪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泪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泪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拨: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四)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做法:先讲明这一段为什么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1)简介《离骚》内容;(2)疏通文意和难句;(3)思路分析;(4)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1)关于《离骚》的简介。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春客(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溢(?,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2)关于整段的文意和难句。

  先指导理解段意层次。板书:

  (一)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二)《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介 内容:明道德、治乱

  《离骚》 写作特色:文约辞微

  (三)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但,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但”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卜“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馆小人所容。”

  “自疏摆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流’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3)关于这段的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泪罗。

  板书:

  “疾”

  信而见疑

  “穷” 引出第二部分:楚国命运

  忠而被谤

  “怨”

  明道德 志洁 与渔父对话

  引出第三部分

  明治乱 行廉 自觉汨罗

  (五)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难句,并分析两段的行文思路;最后介绍点司马迁的政治遭遇,讲明议论中寄托着司马迁本人的政治幽愤。

  (1)关于文意、难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2)关于这两段的行文思路:

  ——让学生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太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板书:

  从全文 紧承前面记叙

  脉络看 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就怀王

  突出“存君兴国”

  客死于 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

  从本段 寓议于叙

  秦抒感

  脉络看 突出“不知人之祸”

  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2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苍茫、胆怯、翡翠、精灵、蜿蜒”等词语。

  2、体会课文的深刻含意,把握“海燕”的象征内涵。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领会文章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

  2、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的精神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领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

  2、品析含意丰富的语句,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在文中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提问法;3、练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自学生字;认真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复习《雷电颂》中有关象征手法的知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温室里长不出擎天大树,暴雨里才显出雄鹰的羽翼。是啊,生活中有和煦的爱的阳光,但更多的是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考验,而生活的暴风雨,只能将我们摔打得更结实、更睿智、更坚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海燕在狂风暴雨中翱翔,那便是一种挑战的姿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一文,去领略海燕的风采。

  二、检查预习。

  1、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①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与同学作交流。

  ②教师补充,总结。

  2、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FLASH朗读。

  要求:学生不要看书,看屏幕,仔细聆听,发挥想象,静心感受。

  思考:用一句话概括你听到了什么内容?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用“这是一只 的海燕。”的句式,说说自己感受到的海燕形象。

  提示:矫健勇猛 心情欢快 斗志昂扬 无所畏惧 高傲

  四、品味探究,赏析艺术形象。

  1、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

  本文是一首充满战斗激情的散文诗,作品表现出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文章以暴风雨的渐次逼近为线索,请同学们想一想,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先后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在不同的画面中海燕都有什么样的表现?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全文给我们展示了三幅画面,海燕在这三幅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第一幅,风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暴风雨将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2、在这三个场景中,你更欣赏哪一种情景中的海燕形象?

  提示:体会越是在险恶的环境中越能突出海燕勇敢无畏、乐观、坚定的品格。

  3、选读课文中描写海燕的文段,进一步概括“海燕”特点,并说说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板书】

  高傲

  海鸭 海燕

  企鹅

  4、除了海燕外,课文还描写了哪些海鸟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这些动物的句子,用双曲线划出表现其精神的关键词语。

  【板书】

  海鸥

  海鸭 恐惧

  企鹅

  5、本文的主要形象是海燕,文章为什么还要写海鸭、海鸥、企鹅等海鸟?

  提示:对比,把海燕与他们面对暴风雨时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的形象

  【板书】

  高傲 海鸥

  勇敢 海燕→暴风雨← 海鸭 恐惧

  敏感 企鹅

  | 对比 |

  6、暴风雨来临前,海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这一描写对刻画海燕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提示:狂风吼叫、雷电交加、乌云翻滚

  描写各种自然景物是为了给海燕的活动创造典型环境,并以此为背景,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却愈来愈高涨,这就突现出海燕这一形象。

  五、小结。

  全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的形象描写,再现了一个勇敢坚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的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者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述:上节课,我们在作者描绘的三幅画面中感知了海燕的形象。那么作为诗的语言,又是怎样来表达作者的感情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吧。

  二、研讨课文,理解象征意义。

  1、理解本文深刻的寓义,即象征手法的运用。

  (1)学生回忆在《雷电颂》中所讲的象征手法。教师强调:本文作者也运用了象征手法。

  (2)讨论: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请找出全文中相应的描写,并指出各自的象征意义。

  讨论明确:

  “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一组意象群象征黑暗势力,写它们的猖狂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的环境。

  2、理解诗歌不能局限于一种手法。

  问:高尔基的海燕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抛开时代背景,你能赋予“海燕”什么新的象征意义呢?

  三、研读与赏析。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2、研读第三个场面,探究多种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用它作全诗的结束语?

  提示:

  l 革命先驱者向人民群众发出的召唤,

  l 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渴望和期待;

  l 预示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即将到来

  l 表现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高瞻远瞩、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

  富于鼓动性和战斗力,鼓励和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投身革命,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四、拓展练习。

  假如你是搏击长空的海燕,你想对海鸥、海鸭、企鹅说些什么呢?

  例:假如我是海燕,我将对海鸥说收起你对暴风雨的恐惧吧,因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要想拥有光明的生活就要敢于承受风雨。

  假如我是 ,我将对 说 ,因为 。

  请以上面的形式,把你想说的表达出来。

  1、学生说。

  2、教师点评。

  五、小结。

  我们在美的享受中解读了作品,感觉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作品运用多种手法,使全诗集诗情画意、理趣于一体,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的明珠,其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是巨大的,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也做那勇敢飞翔、搏击长空的海燕吧!

  六、作业。

  1、课外荐读:

  郑振铎 《海燕》

  席慕蓉 《燕子》

  2、课外练笔: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考验。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样做昵?试就这个话题,写一篇300字的小短文。

  【板书】

  (革命先驱) (假革命或不革命者)

  高傲 海鸥

  勇敢 海燕→暴风雨←海鸭 恐惧

  敏感 企鹅

  | 对 比 |

  象 征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29

  教学目的:

  一、学习这首词所表达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二、培养学生领悟宋词优美的语言及深邃的意境。

  教学设想:

  一、这是一首著名的宋词,作者系豪放派词人,词的意境广阔、深远,要求学生想像词中那战火纷飞的场面,从而进一步了解词的主旨。

  二、本词用字简炼,短短的62个字,给我们勾画了一场塞外战争图,故本词不宜作太多字面上的解释,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词意。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想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古代战争场面,用讲述历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然后再展示“醉里挑灯看剑”图,请一学生描述画面内容。画里的这位老者他在沉思什么?他在追忆什么?今天我们师生就通过共同学习这首《破阵子》,来了解和认识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二、介绍小序、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语气,并在书上划出断句位置。

  2、学生读。(小组读、个人读,要读出豪情壮志。有点评)

  四、分析(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一)上阕:

  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来)

  明确: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明确: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分组讨论,根据词意,想像出此时的场面)

  明确:“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

  (二)下阕:

  1、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五、拓展思维练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假如你是词中的将军,请你把驰骋沙场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描绘出来。 (小组讨论后描述)

  2、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陈亮,该怎样劝慰一下“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 (小组讨论后表演)

  六、课后作业:

  把《破阵子》改写成一篇抒情散文。

  教后记: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30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疏通文义。

  2.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4.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你遇见了这样的情况:你看上了一本书,是你十分渴望买下来的;然而这个月又是母亲的生日,你很想给她买个生日蛋糕让她开心。这时,你发现零花钱只够做其中的一件事,你应该怎么选择呢?说说你的选择并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回答)

  正如这件事一般,世间有很多事,都会面临着不同选择的时候,然而,二者只能择其一,十分难抉择。不过,也许抉择标准有时也是可以判断的,学过《鱼我所欲也》一文,你也许就会找到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文章,解读文意

  1.朗读文章,借助工具书排除字音问题。

  2.反复朗读文章,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

  3.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教师指导,学生翻译文章内容,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下列文言词的用法。

  【通假字】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一词多义】

  ①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③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给予)

  目标导学二: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1.请学生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做到“舍生取义”。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概括本文的意思。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目标导学三:探究文本论证思路,把握文本论证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本文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持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以万钟虽好也不能受为例,从反面强调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随后用一组排比句,对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并以“此之谓失其本心”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3.列举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1)比喻论证。用比喻论证引出论点。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生与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主旨)。

  (2)举例论证。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在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3)对比论证。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做对比,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目标导学四:品味文本语言艺术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目标导学五:拓展延伸,抒发感悟

  结合我们上课导入的问题,学了本篇文章之后,你将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抉择呢?

  明确:生活中面对的抉择有很多,但任何时候,我们的抉择都应直面自己内心的善良,要知晓大义,不可仅因一时喜恶做出荒诞的选择。

  三、板书设计

  提出论点:舍生取义——比喻论证

  论证

  方法正面: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反面:死——有甚于死——有所不辟

  得出结论:舍生取义

  举例论证——不食嗟来之食、不辩礼义

  受万钟对比

  论证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31

  诗歌赏析:

  一、

  作者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这首诗作于1941年12月,这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但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正积聚着愤怒的力量,将会有一场大风暴席卷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生。

  诗歌题目中的“风雨”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 “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指“人生”的坎坷与遭遇。

  一场暴风雨把大地变得天昏地暗,这里的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风”“雨”指当时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吟》这首短诗。

  这首诗用翻天覆地之势的暴风骤雨象征了“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以及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表现了年轻人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责任感,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忧虑。

  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当时严峻的生存形势及国人的抗战热情,表达了诗人征服天下的勇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展现了诗人愿以天下为己任,征服每一个险涛恶浪的广阔胸怀。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明确:“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两句诗中,“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冲过来的动态,体现了自然之力。 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甚至有些让人畏惧的意境。此外,“奔”形容速度快,用在句中突出风雨气势之磅礴、猛烈。

  诗歌中的“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风雨”更深层次的涵义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郊原”比喻成“海”,把“房舍”比喻成“舟”,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象征着中国局势的动荡不安,表现了一幅气势磅礴,意境雄浑的壮阔图景。一望无际的平原如汹涌澎湃的大海,正酝酿着更激烈的风暴,一个个分散的基层单位――房舍,被汹涌波浪所激,如一叶叶扁舟,摇晃不定,前景难测,凶险无比。大与小的强烈反差,给人造成极为深刻的印象。

  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面对苦难的祖国,“我”我虽缺乏经验和阅历,但“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作有为的青年,表现了我对祖国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因没有经验,“我”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表现了“我”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感到忧虑。

  二、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吟》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诗也写得简洁、有力,前四行节奏不错。然而,这种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现在看,已经类似古董。欧洲艺术100年前进入现代主义后,中国“朦胧诗”以后,诗人们已经很少这样写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励某些人,比如黄子建先生(当然还有将此诗选入教材者等)曾满怀热情地评道:“全诗只有6行36个字,然而,其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霎,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令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的感觉,我没有产生。但中间两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视野与气势都不小。

  从动、静关系上看,第一段两行是动,是两个“卷”;第二段是静,是两个“如”。两个比喻的画面感很强。前四行是客体,后两行转向主体。

  正是这个主体“我”在结尾的出现,十分突兀,它不仅破坏了诗人在前面苦心营造的风雨如磐的大氛围,也破坏了全诗的语感与节奏。因此后两行,尤其是倒数第二行,是败笔。如果后面两行改成“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匍匐在大地的海上”,会更好些?

  另附别种说法:

  读这首诗,要读出一幅画面,从对画面的呈现中体味情。当然最先一步还是要关注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海”“舟”“舵手”“忧怀”等等,然后让学生想象出画面并作描绘,这幅画面首先是极有气势的自然景观,其中“卷”字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力,而“海”与“舟”之间的对比(空间、力量等方面),又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及精神冲击。这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也许会是惊恐,也许会是毫无惧意,也许会是赞叹自然神力……此一步后,就要结合“舵手”一词了,舵手之于舟的意义,自不待言,于是“我有年轻舵手的忧怀”一句,便充分体现了“我”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责任感。这份勇气与责任感会与学生先前的感受形成一种比照,则学生对“风雨”的情感体验自会添上一层刚性。同时,“忧怀”两字也须让学生体会。它揭示出,“我”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自然的风雨,更是社会的、人生的风雨。

  当然会有论者认为“我有年轻舵手的忧怀/在大地的海上”破坏了风雨如磐的氛围,在艺术上是败笔。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这里想强调的是,如果没有这两句,则本诗至多是一首出色表现了自然景观的诗,可作“题画诗”来看,别无意义;而有了这两句特别是前一句,则使本诗霎时有了强烈情感,并将这种情感有力地传递给我们年轻的“舵手”们。

  三、

  《风雨吟》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却以丰富的意象,构成了一种诗的境界,并借此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 “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诗人描绘了在铺天盖地的疾风骤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给人的冲击与感受。这里,“风”“雨”都是颇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但它们首先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风”与“雨”,因为诗句中描绘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风骤雨给诗人的真切体验:在狂风和笼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变成了一片波涛起伏的海面。“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的声势。

  四.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

  (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2)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明确: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九年级语文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 篇3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题。

  3、学习文章的写法。

  4、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述、解释、翻译、朗读、积累。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末年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时代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二、通读──解决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雎( )怫( )跣( )抢( )祲( )缟( )傀( )挠( )

  请写下你认为还需注意的字词读音。

  3、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 怫然 免冠徒跣 抢地 休祲 色挠 谢谕

  请写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及意义。

  4、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⑴故不错意也

  ⑵仓鹰击于殿上

  5、理解词类活用,然后翻译句子。

  ⑴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

  ⑵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

  6、难句翻译。

  ⑴“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⑵“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⑶“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三、深入感知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读课文。

  2、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生思考后师提问。)

  3、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要求:在准确的前提下,能复述出人物的精神特质。)

  4、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⑴演读分两组,每组各找两位同学分别饰演唐雎和秦王。

  ⑵演读内容分别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⑶演读地点设在讲台。

  ⑷要求饰演者能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演读出人物的精、气、神,能融入角色中。

  5、以句子为单位读一段课文,每读一句,翻译一句,把握关键词。

  四、文章结构内容: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

  第二部分(第2、3段)写与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

  第二层(第3段),写。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五、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

  ⑴细读秦王的话,体会一下,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

  ⑵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恰当推测一下。

  ⑶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2、第二段:

  ⑴细读秦王对唐雎说的话,回答: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

  ⑵你认为秦王说的是真心话吗?为什么?

  ⑶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⑷注意比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异同。

  3、请你仿照上面的问题,针对第三段第四段各设计两个问题:

  第三段⑴;⑵。

  第四段⑴;⑵。

  六、知识应用

  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如: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表现了秦王的外强中干;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写出了秦王盛气凌人、以强凌弱的心态;

  3、“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4、。

  5、。

  6、。

  七、修辞手法

  1、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夸张:。

  排比:。

  对偶:。

  2、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

  八、课文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 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九、作业

  联系练习三,总结古今异义。

上一篇:2024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书(实用30篇) 下一篇:2024年关于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汇总35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