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31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7人。班级学生两极分化明显,优秀的学生语文能力强,习作能力强,热爱阅读,书写也美观,但是学困生阵容亦不容忽视,他们中有的是接受能力不强导致,有的则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引起的。如何提高后20%学生的语文能力呢?兴趣、习惯等的培养至关紧要。所以“分层教学”与“赏识学习”仍然是我教学的两大重要思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较已往相比,本学期每单元增加了1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的名称变为“回顾与拓展”。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
2、教材的主要特点。
①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如学习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说明的方法。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②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③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本册教材体裁多样,课文中除了散文、古诗、新诗、小说、通讯、说明文以外,还有访问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五组综合性学习单元选编的阅读材料,有谜语、歇后语、对联、笑话、通讯报道、韵语歌、书法作品赏析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④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首先,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突出重点,兼顾理解和表达。其次,适当调整教材体例,将“口语交际、习作”单列。
⑤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我爱阅读”专题中,其编排方式和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相同。另一次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安排在第五组,编排方式完全改变以往教材的编法,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单元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
⑥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3、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
①识字、写字教学
对于书写练习,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②阅读教学
对于精读课文,重在指导朗读、默读。精读词句,积累语言,领悟感情,领会方法。对于略读课文,则粗知文章大意,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而选读课文,可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
③口语交际教学
本册安排7次口语交际,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口语交际融合在整个综合性学习中。这7次口语交际有的是结合专题内容,有的是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有的单元只提供一个话题,有的则提供两三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本册的口语交际,首次安排了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教师要注意不要拔高要求。本册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独白的能力。
④习作教学——可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调整内容。核心思想是多练,浅练,多赏识。
本册习作共安排了7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4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真实、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要引导学生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良好的文风。
⑤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
(一)共性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4、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5、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6、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8、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二)个性具体目标
1、继续大量积累经典语言(平均每周二首诗,3—5句论语,3句对联或名言)。
2、继续坚持写读书笔记,让更多同学从阅读中尝到甜头。
3、加强习作练习,每周一篇。选一些较容易写的题目,让孩子去写一些贴近生活与自我的事情、人物。
四、教学重点
1、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训练等,但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朗读、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本册教材有两个单元着重进行默读和背诵的训练,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2、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本册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各单元有明确的阅读、习作、听说训练点,教学中要把这些训练点的要求落到实处。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转移到训练目标导向上来。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发挥“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本册教材的单元训练点编排,考虑到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联系。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写。听说训练除了教好4次听说训练外,阅读教学中要练习听话说话,作文教学一般也要从说到写。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上课,认真、及时批改,勤于和各科教师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等等。
2、实行分层教学,作业分层布置。好的学生侧重能力型作业,如“笔记”、阅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侧重基础性作业,如识字,听写,做习题,也适当布置少量的能力型作业,如习作,阅读。
3、以“经典阅读”为重点,继续开展自主阅读与经典积累。经典积累重点是复习巩固《知识大全》、《古诗必背80首》以及名言警句、歇后语。
4、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主要是利用在校的空闲时间,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做到知识日清月结。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主要目标
《科学》五年下册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通过五年级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册教学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以及科学素养的其他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
1、“沉和浮”单元,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有关物质的密度,他是物质固有的特征之一。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他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本单元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具体概念:当把物体放入一种液体,相同体积下物体与液体重量的不同将决定作用在物体上的浮力的大小。相同体积下,比液体中的物体会下沉,比液体轻的物体会上浮。
学生通过本单元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2、“热”单元,本单元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3、“时间的测量”这个单元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中到机械擒纵器,在制作计时工具的时间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4、“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共有8课,前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后面3课,研究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四季和极昼极夜。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传和公转,自传产生昼夜现象,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五上的学习,小组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制定实验方案的能力还是处于模仿为主的阶段,而且大部分同学对实验还是停留在动手为主,思考缺乏的状态下。
四、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关键是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善思”的学习习惯。
五、具体措施
本学期在合作学习及记录习惯的养成方面仍旧不能松懈,继续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及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重点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的习惯。在此基础上确定本学期为突破重难点的具体措施是: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坚持积累每一粒“沙”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通过控制材料来调控学生先想后做,做了再想等学习习惯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通过表扬奖励等方法正面引导学生养成敏于思考、善于倾听、乐于交流等良好的合作学习的品质。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放大课堂,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课堂外的学习探索,以减少“动手饥饿”,培养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6、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7、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8、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3
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孩子,体现孩子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小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现有经验出发,经过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活动,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放科学课程,进一步改善评价激励机制,帮忙孩子逐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
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的学,纪律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养成。各班男女比例都是男生多于女生。男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课堂反应都明显高于、优于女生。
2、已有知识、经验:参差不齐,部分孩子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积累,平时注意对各类事物的观察,表现出对大自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部分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但课外书阅读贫乏,无法建立起必要的学习联系;部分孩子对大自然、对科学陌然应。
3、儿童心理分析:大部分孩子,表现出对科学学习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小实验,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必将成为孩子在小学阶段科学学习强大内驱力和学习动力。
4、在本学期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动手能力较差的这部分学生,端正其学习态度,培养其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习惯。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为新修订的教材,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教材以主题为标准划分单元,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共分为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题是“光与色彩”,本单元由四课组成:《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七色光》。前三课按递进关系设计,是对“光”的生成、传播、遇到不同物质时行进方向改变等光现象的认识。第四课将关注点放在了光本体的性质上,以太阳光为载体,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作为能量形式之一的光的种类及层次性。
第二单元,主题是“热传递”,本单元共设计四节课,分别是《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物体的传热本领》。本单元四节课属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前三课分别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这三课之间是并列关系;第四课是从整体上认识影响热传递的因素以及三种传热方式在生产生活中的综合应用。
第三单元,主题是“地球的表面和内部”,本单元侧重认识地球的构造和地壳变化原因,由《地球的表面》《火山和地震》《地球的内部》《地表雕刻师》四课组成,按照从结果到原因、先现象后本质、由具体到宏观的逻辑顺序展开,从观察描述地形、认识地质灾难延伸到理解导致地貌改变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第四单元,主题是“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本单元由四课组成:《云和雾》《露和霜》《雨和雪》《水滴的“旅行”》。前三课在内容上呈现并列的关系,分别从原理层面对这些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解析。最后一课是综合学习认知,将这些天气现象的形成与水的循环相结合。整个单元在结构上显现出分分总的关系。
第五单元,主题是“人体“司令部””,本单元由《刺激与反应》《从刺激到反应》《我们的大脑》《大脑的开发与利用》四课组成,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编排。本单元学习内容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围绕人体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展开,揭示神经系统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的过程。第二个层次围绕作为人体“司令部”的大脑展开。
本册专项学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认识不同领域的工程师通力合作,才可能使一项工程圆满完成。第二部分从学生了解的救灾情境出发,将“定点投放物资”的情境带入课堂,提出了“设计并制作一个降落伞,保护鸡蛋平稳降落”的任务,通过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最终向同伴展示交流。
教学目标:
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知道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知道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2.运用有关光现象的原理,列举、解释自然界与生活中的光现象事例。
3.知道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及其特点,能运用热传递知识对生活、生产中传热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
4.经历观察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的系列实验过程,归纳概括热传递规律。
5.能使用科学语言描述地表陆地形态、地球内部圈层以及岩石成因。
6.能较详细地说明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成因以及对人类的影响,掌握一些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7.举例说明水、温度、风等自然力量会塑造地表形态。
8.能够描述云、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9.能够借助模型图来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循环过程,懂得大自然的水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之中。
10.能通过体验,感受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以及大脑的轻重、模样和功能。
11.能提取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了解人接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过程,知道脑的组成、大脑的分工和怎样保护大脑。
12.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满足需求的降落伞,并向同伴展示交流。
能够明确工程任务,经历工程实践活动的过程,重点领会明确问题、前期研究、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四个环节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2.知道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及其特点,归纳概括热传递规律,能运用热传递知识对生活、生产中传热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
3.了解地表陆地形态、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知道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成因以及对人类的影响,掌握一些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4.能够描述云、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了解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
5.感受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应,认识大脑以及人的神经系统的特点,了解人接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过程。
6.动手动脑,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满足需求的降落伞,并向同伴展示交流。
教学措施
1.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和高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学科课依然要加强直观教学,重视课本上的图画和实践操纵。
3、重视指导学生熟悉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缘由。
4.不同的课型用不同的教学思路,加强科学学科的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5.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教学进度表
略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4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此时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进一步的热爱。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都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所以本学期应继续加强学生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提高音乐基本欣赏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方法的指导,形成良好的歌唱习惯。通过加入多种音乐形式的学习让学生保持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共编分为七个主题单元,《春景》、《欢乐的村寨》、《飞翔的梦》、《你好!大自然》、《京韵》、《百花园》、《爱满人间》。每个单元包括聆听—感受音乐,演唱—表现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音乐知识和创编与活动—创造音乐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学习器乐、知识与技能、创编等。要求如下:
1、唱歌: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学生能将歌曲情感正确的表达出来。
2、欣赏: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3、器乐:学习竖笛的正确演奏姿势与方法,能独立完成3~5首作品。
4、知识与技能: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三、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多请教,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认真钻研音乐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本年级的学段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让课堂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以及表演性。注意课堂纪律的养成。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让学生从协作中增强其团队意识。
4、因材施教,关注五年级儿童心理特征,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5、多听其他老师的课程,并虚心请教。
四、教学目标与任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音乐课的教学,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2、知识与技能:
(1)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2)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通过学习歌曲,掌握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附点音符以及弱起小节,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通过学习学具乐器——竖笛,能够独自演奏简单的乐曲。
(5)通过发声练习,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二)教学任务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所教授的歌曲,学会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5
一、习作内容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与五年级一样,对习作有了两条新的安排,一是在每组语文园地中安排一次习作,全册安排八次习作,有四次与口语交际合并安排,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四次小练笔,八次但愿次做分别是:一处景物,观察日记,童话故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导游词,成长的故事,想象作文。
二、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经过五年级的训练,已有了一定的习作能力,大部分同学能有顺序的写作,心中有物,能主动写作,有三名同学习作能力差,许多作指导。
三、习作目标
1、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3、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表达注意好的作品对习作的引用作用
4、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写学生熟悉的人和事
2、鼓励学生多读,多观察,让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
3、在习作内容和形式上给学生留有比较大的自由
4、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习作后的交流和展示,使学生从中获得习作的快乐,逐步提高习作的能力
5、结合课文学习,以多种形式让学生经常练笔
五、改进教学的措施
1、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
2、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3、加强个别指导,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4、引导学生习作后的交流和展示
六、教学重,难点
习作指导
七、教具学具准备
1、课件、图片
2、搜集相关资料
八、教学时间安排
全册8次习作,每次习作1-2课时,讲评1课时,共约16-20课时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九、教学进度:(参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日 期 内 容
1 8、31 ----- 9、4 始业教育
分组
2 9、7-----9、11 种子发芽实验(一)
种子发芽试验(二)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3 9、14-----9、18 蚯蚓的选择
食物链和食物网
做一个生态瓶
4 9、21-----9、25 改变生态瓶
维护生态瓶
5 9、28-----10、2 光和影
6 10、5-----10、9 阳光下的影子
7 10、12-----10、16 光是怎样传播的
光的反射
8 10、19-----10、23 光和热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9 10、26-----10、30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地球表面的地形
10 11、2-----11、6 期中复习,考试
11 11、9-----11、13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岩石会改变摸样吗
土壤中有什么
12 11、16-----11、20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13 11、23-----11、27 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我们的小缆车
用橡皮筋做动力
14 11、30-----12、4 像火箭那样驱动火车
测量力的大小
运动与摩擦力
15 12、7-----12、11 滑动与滚动
运动与设计
设计制作小赛车
16 12、14-----12、18 期末复习
17 12、21-----12、25 期末考试
18 12、28-----1、1 备课(下个学期)
19 1、4-----1、8 备课(下个学期)
20 1、11-----1、15 备课(下个学期)
21 1、18-----1、22 备课(下个学期)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7
(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总体目标)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二)语言技能二级目标
听:
1、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说: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读:
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写:
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玩演视听:
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3、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
4、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含一级要求):
5、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三)语言知识二级目标
语音
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4、了解单词有重音;
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词汇
1、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2、了解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语法
1、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
2、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
3、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
4、了解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介词;
5、了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功能
了解问候、告别、感谢、致歉、介绍、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式。
话题
能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四)、情感态度二级目标
1、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
2、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五)、学习策略二级目标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4、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5、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6、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7、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8、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9、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
10、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
(六)、文化意识二级目标
1、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2、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
3、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4、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
5、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6、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本钟等;
7、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
四、全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学生用书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仍然是围绕话题归类出现的。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开展话题的讨论。本册Let’s learn中的大部分词汇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四会掌握(即加粗的单词)。用来巩固复习词汇的活动主要是结对和小组活动,以及Let’s find out等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活动。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的Let’s start也是一项brainstorm式的活动,本册的Let’s start部分既可以用来引入话题、引出新词,也可以引出新句型。另外,在这一部分基本上都安排了一个任务型活动,需要学生通过问答、思考或讨论来完成。
Let’s talk部分是一个浓缩了的情景会话,目标句型突出。为给学生提供灵活运用语言的机会,这一部分提供了可供替换的内容。
Read and write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读懂对话或短文;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练习;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两组句子;完成一项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任务型语言活动。
在Pronunciation部分,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学生用书中安排呈现了26个字母及例词,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四年级下册学生用书进一步呈现了5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长短不同的发音,在此基础上,本册又安排了22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用绕口令的形式将含有这些字母组合的单词整合成趣味句子。
五年级上册学生用书的阶段复习密切围绕各单元话题展开,将所有需要复习的语言点融进有实际交际意义的活动之中,并增加了考察综合性阅读理解能力的语篇,以增进对语言知识的积累。
五、本学期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81个短语和单词以及16组句子和11个单句。(包括日常活动、季节、生日、电话用语、动物和野营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听、说、认读21个单词。
3、能学会4个手工制作。
4、能听懂、会唱8首歌曲。
5、能听懂、会吟唱10首歌谣。
6、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7、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8、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六、本册教材学习的重难点
学习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学习和生活起居情况的表达,尤其是学会使用频度副词谈论日常生活;问答最喜欢哪个季节并陈述原因;学习12个月份的名称和序数词;学习现在进行时,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或他人正在做什么,询问他人正在做什么,询问动物正在做什么并作答;学习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式的用法。
七、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学过两年多的英语,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良好的听、说、读、写英语的习惯已基本养成。但由于教材难度偏大,教学内容与课时不成比例,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保持,两极分化较严重。因此,本学期应注重转化后进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各班老师具体分析自己班级的学生情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知识接受的特点、上学期的班级成绩以及班风、学风等方面具体分析,以适合自己的班级教学。)
八、教学措施
1、.重视语音的训练,进一步复习巩固音标。
2、扎实训练四会句型,切实掌握语言材料。
3、加强课堂小测,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课课过关。
4、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5、平时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思想动向,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情况,有困难时助其克服困难。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8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学过两年多的英语,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良好的听、说、读、写英语的习惯已基本养成。但由于教材难度偏大,教学内容与课时不成比例,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保持,两极分化较严重。因此,本学期应注重转化后进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学生用书Let’s learn部分的词汇仍然是围绕话题归类出现的。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开展话题的讨论。本册Let’s learn中的大部分词汇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四会掌握(即加粗的单词)。用来巩固复习词汇的活动主要是结对和小组活动,以及Let’s find out等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活动.
五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的Let’s start也是一项brainstorm式的活动,本册的Let’s start部分既可以用来引入话题、引出新词,也可以引出新句型。另外,在这一部分基本上都安排了一个任务型活动,需要学生通过问答、思考或讨论来完成。
Let’s talk部分是一个浓缩了的情景会话,目标句型突出。为给学生提供灵活运用语言的机会,这一部分提供了可供替换的内容。
Read and write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读懂对话或短文;完成检测学生理解程度的填充句子练习;听、说、读、写四会掌握两组句子;完成一项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的任务型语言活动。
在Pronunciation部分,三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学生用书中安排呈现了26个字母及例词,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四年级下册学生用书进一步呈现了5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长短不同的发音,在此基础上,本册又安排了22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用绕口令的形式将含有这些字母组合的单词整合成趣味句子。
五年级上册学生用书的阶段复习密切围绕各单元话题展开,将所有需要复习的语言点融进有实际交际意义的活动之中,并增加了考察综合性阅读理解能力的语篇,以增进对语言知识的积累。
三、教学目标
程标准对本学期的要求(二级目标)
(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目标(总体目标)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二)语言技能二级目标:听、说、读、写、玩。
(三)语言知识二级目标: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四)、情感态度二级目标: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五)、学习策略二级目标
(六)、文化意识二级目标
本学期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81个短语和单词以及16组句子和11个单句。(包括日常活动、季节、生日、电话用语、动物和野营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听、说、认读21个单词。
3、能学会4个手工制作。
4、能听懂、会唱8首歌曲。
5、能听懂、会吟唱10首歌谣。
6、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7、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8、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四、教学措施
1、.重视语音的训练,进一步复习巩固音标。
2、扎实训练四会句型,切实掌握语言材料。
3、加强课堂小测,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课课过关。
4、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5、平时多与学生【您现在访问的是由提供的英语教学计划,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思想动向,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情况,有困难时助其克服困难。
五、教学进度表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同学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更要使一局部同学转变思想(认为学习音乐无用,认为音乐课是副课),切切实实提高同学的音乐素质。
二、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同学已是高年级同学,有相对的自制能力,课堂纪律总体不错,音乐基础相对较弱,但接受能力不错,有一小局部同学音乐素养不错,乐理知识的掌握,唱歌的状态,音色、乐感都可圈可点。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同学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乐观。这些同学在班级中的人数不多,但他们对全班同学的影响很大,给班级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这些同学上课时乱叫,音不准,做小动作等。但我相信,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后,他们一定会有所改善。
三、任务目标
(一)、唱歌局部
1、紧扣教材、课程规范,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没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同学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同学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老师和时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使同学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局部: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音高;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示;唱时坚持音高,声音要丰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局部:综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反思工作,为能使同学上好课做好充沛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同学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同学能够充沛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溢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和扮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5、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同学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五、教学进度布置:
第一课《朝夕》3
第二课《农家乐》4
第三课《足迹》4
第四课《可爱的家》3
第五课《故乡》4
第六课《雨花》4
第七课《冬雪》4
第八课《对花》3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们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科学教科书也将展现一系列新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学情分析
我任教五年级1、2、3班,每个班级都有7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对科学课充满兴趣,动手积极,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有一些调皮的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良好的动手习惯是重点,如何让学生动手又动脑是难点。
四、教学目标
(一)生物与环境
1、科学概念目标
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并收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芽种子的数据。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并记录下它们的生长情况。 进行蚯蚓选择环境条件的实验,并收集相关数据。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整理与分析。 通过文字、图画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运用所了解的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来理解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通过阅读资料来增加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 在人工环境中培育和养殖动、植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对植物和动物对环境需要进行研究的兴趣。能够敏感地意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需求。 获得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认识。 形成积极的对待生物的态度。 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二)光
1、科学概念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体和屏。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距离有关。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的高低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光是直线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等都是人们对光反射原理的运用。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物体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2、过程与方法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观察影子、光源、物体之间的关系。用日影观测仪观察记录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寻找变化规律。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阳光的强弱、材料的属性、物体受阳光照射的角度和物体升温快慢的关系。较准确地记录实验、观察中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柱状图。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做出自己的解释。 制作简易潜望镜,设计、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对光的研究的兴趣。 认识到认真观察、实验、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数据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有规律的。
(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科学概念目标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和重塑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迅猛的过程。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表形态,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风力、海浪、冰川等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观察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河流对土地的影响,以及土壤的成分。 对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有较好的把握,能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降雨量的大小、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认同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会加剧或减轻各种自然力带来的自然灾害的观点。
(四)运动和力
1、科学概念目标
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反冲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牛”。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反冲力和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我们可以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 改变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用橡皮筋弹力驱动的小车和气球反冲力推动的小车。用简单材料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模拟滚珠轴承。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大胆想象,创造性制作小赛车。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用简单器材做拉力大小与小车快慢关系的实验、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做研究摩擦力大小的简单对比实验。经历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推测的过程,并作实验记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判断,对自行车上增加和减少摩擦力的设计作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合作和不怕困难,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体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过程,树立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勤于思考、大胆解释,乐意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五、教学重点
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试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做好纪录。
3、愿意合作交流。
六、教学难点
1、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对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想法、评论,并与他人交流。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七、教改措施
1、以课堂为主阵地,向40分钟要效率,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2、在探究活动中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也培养学生动脑意识,做到既动脑又动手。
八、后进生转化
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困生,不歧视、不放弃。
九、教学进度
第一周:开学工作
第二周: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一) ;2、种子发芽实验(二)
第三周: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4、蚯蚓的选择; 5、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四周:6、做一个生态瓶; 7、改变生态瓶
第五周:8、维护生态平衡
第七周:第二单元 光 1、光和影 ;2、阳光下的影子
第八周:3、光是怎样传播的; 4、光的反射; 5、光与热
第九周: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第十周: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第十一周: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球表面的地形;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第十二周: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4、土壤中有什么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第十三周: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第十四周: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第十五周: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1、我们的小缆车; 2、用橡皮筋作动力
第十六周: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4、测量力的大小
第十七周:5、运动与摩擦力; 6、滑动与滚动
第十八周:7、运动与设计; 8、设计制作小赛车
第十九---二十周:复习迎接期末检测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1
五年级2班共有44名学生,90%的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仅有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专心听,但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班级中少数学生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拖拉作业。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人数不少,相当一部分同学学习自觉性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所以在新的学期里,要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
(二)空间与图形方面:包括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两单元。
(三)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四)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工作预期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数与计算方面,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数学广角”中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字的有规律排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数学思考: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工作思路(措施):
(1)创设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2)课堂教学以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加强体验学习,使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技能,掌握知识。
(3)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抓好、抓实“双基”。课堂训练形式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培养优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4)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在预习后提出疑惑,并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实践促进科研,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6)做好优生培优工作和学困生辅导工作,要做到有计划、重落实。重视学困生培养,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学习兴趣,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辅差主要策略:
本学期在辅差方面要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成绩情况确定需要辅差的学生名单,利用空余时间辅导。辅导差生做到低起点,小步子,一点一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发奋学习,消除自卑感,并对其进行个别强化辅导,使其拥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2)本着少批语多表扬的原则,鼓励学困生上进。
(3)建立互助小组,采取“一帮一”的措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教育,使他们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4)课上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留心观察他们,将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培养其学习自信心。课堂练习中,督促他们认真完成自己能够解决的习题,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
(5)做好学习困难生的家访工作,实现家校互动,在交流沟通中谋求适合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五年级五班共48人,他们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个单元要求)
1.对待科学学习;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对待自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 。对待科学学习 :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与成果。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对待科学: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
3. 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4.对待科学学习 :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对待科学: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带的好处的同时,也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5.对待自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6.对待科学学习: 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对待科学: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对待自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二)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火山喷发现象;了解地震现象;了解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的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2.物质世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地球与宇宙:能辨认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4.物质世界:知道物质是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的。能根据不同物质性质进行分类,知道各种物质的作用。正确使用,注意负面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
5.物质世界:认识到水蒸发要吸收热量;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原因;知道水的冰点和沸点;探究雨、雪、雾霜的成因及水在自然界循环的规律。
6.运用所学知识,利用科学方法,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人对环境负有责任。
(三)能力培养
本册教材的构建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点强调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力,在探究目标的落实上,以亲身探究为手段,重点落实、强化《课程标准》中“让学生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要求。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声音的秘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环》、《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发展学生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
四、教学重点难点
(包含在二、三部分)
五、基本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列表法 暗示法
八. 各单元、各课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l.地球内部有什么 2课时
2.火山 1课时
3.地震 1课时
4.做一块卵石 1课时
5.各种各样的矿物 1课时
6.地表的变化 1课时
第二单元 声音的秘密
7.声音的产生 1课时
8.谁能传播声音 1课时
9.怎样听到声音 1课时
10各种各样的声音 1课时
11.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1课时
第三单元 秋冬星空
12.秋季星空 2课时
13冬季星空 2课时
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材料
14.木材 1课时
15纸 1课时
16.陶瓷 1课时
17.金属 1课时
18.玻璃与塑料 1课时
19.材料的分类 2 课时
第单五元
20.蒸发 1课时
21 沸腾 1课时
22.凝结 1课时
23.水的三态变化 1课时
24. 小水滴的旅行 3课时
研究与实践
1.研究学校里的噪声问题 1课时
2.材料与我们的生活 1课时
总课时:26课时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3
一、基本情况
这个班有学生23人,其中女生7人.这个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偏差.有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作业又马虎.如罗添、钟贵龙、钟火明、凌征彬、廖万龙、李声华、刘诗江等.为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平时要多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参与课堂上的互帮互学活动,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指导他们及时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重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等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要求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解简易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序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注重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指导学生认真上课,积极思考发言,认真作业.经常表扬学习认真、作业端正的好同学,使他们学有榜样,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4
一、指导思想:
把语文素质放在首位,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培养学生法制意识,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切实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是本班的重中之重。
二、学生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35人,其中女生22人。男生13人。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培养,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还存在着学习不踏实,上课注意力分散等问题。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做为教学重点,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36篇。
四、教学目标:
1、认字300个,会写3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0、本册安排了2个“法制教育渗透点”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教学
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二)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学习目标,又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本册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四)习作教学
本册习作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习作训练。
五、辅导后进生转化措施
1、采用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后进生的辅导。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家校结合。
3、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利用同桌的优势,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4、和后进生谈心,从思想上树立信心,思想指导行动,进行自我转化。
5、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寻找一切教育契机,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信心和健全的人格。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5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30人,这些学生都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再加上五年级时期的学习阶段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第九册的音乐教学内容人为八个单元:阳光中国、难忘的岁月、太阳出来喜洋洋、蓝天白云、草原放牧、故乡的河、中华古韵、春节闹灯。这八个单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全面地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意识。这学期的教学为主,同时结合欣赏、乐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能进行歌曲创编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三、教学目标
1、要求学会唱课本上的8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乐理知识:下滑音、前倚音、拍号等。
3、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五、考查内容
1、本学期要求学会唱课本当中的10首歌曲:阳光中国、红星歌、美丽的朝霞、太阳出来喜洋洋、小小牵牛花、我的蓝天、牧羊人之歌、啊,彩河、春晓、看花灯。考试时随教师自由抽取。
2、认识6/8拍号,并知道指挥方法,认识下滑音及唱法。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6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五年级1个班的科学教学。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再加上儿童与生俱来的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科学学科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概要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含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共约32课时,再加上弹性内容和复习检测约8课时,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40课时。
《生物与环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
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
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
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3、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1、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平时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力做一名称职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小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7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科学教科书也将展示一系列新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为更好的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我对本册教材、班级学生情况等方面作了细致地学习或分析,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1人。五年级学生应该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再加上儿童与生俱来的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科学学科的学习肯定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概要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含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共约32课时,再加上弹性内容和复习检测约8课时,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40课时。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本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3、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4、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一条及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条及第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与本册教学所涉及的相关法律。
四、主要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放大镜、绿豆种子、塑料种植盒(杯)、塑料调羹、纸巾、水桶、滴管、大头针或剪刀;蚯蚓、土壤、长方形木盒或塑料盒。
(2)、做生态瓶的容器(每组一个,可以是大的饮料瓶或色拉油桶)、沙子和小石子、小铲、漏网等工具;玻璃水槽(每班一个)、小鱼若干,水草若干。
2、第二单元“光”
(1)、手电筒、小长方体、纸屏,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空心弯管和直管,小镜子、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材料。
(2)、小镜子、凹面镜、凸透镜,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纸袋,温度计;
(3)、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短一点的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
3、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风景照片、中国和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地震、火山地貌的照片或多媒体课件。
(2)、小岩石块、酒精灯、镊子、烧杯、水,石膏粉、豌豆种子、小碗或盘子,塑料瓶、碎砖块。
(3)、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牙签、放大镜、去掉上半部的饮料瓶。
(4)、小铲子、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槽、报纸、塑料薄膜、降雨器(饮料瓶,瓶盖上扎孔)、水、接水桶,有植物覆盖的土和无植物覆盖的土、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大盘子、建造家园房屋的材料。
4、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1)、小车及配件一套(包括装配气球小车的车架附件)。
(2)、小钩、铁垫圈,车轴套、橡皮筋圈。
(3)、气球、气球喷嘴、连接小车部件的螺丝钉、安装小车用的螺丝刀、纸盒子(装钩码用,在桌面测摩擦力也用这个盒子)、胶带(粘小车轮子用)。
(4)、测力计、钩码,做“滚珠轴承”的玻璃珠、瓶盖。
五、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力做一名称职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在“种子与发芽实验”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一条及第四十六条;在“维护生态平衡”这一环节,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在“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这环节,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二条及第八条等与本册教学有关的法律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8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的整体素质较高,绝大部分学生遵纪守规,学习认真、自觉,作业能按时完成,且书写工整,劳动观念较强,讲究卫生,拾物不昧,助人为乐。同学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爱相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6个主题,各主题下分设三级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
(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
2、注意整体把握
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
四、教学理念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
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原来的学科教学模式,突破各学科教学之间的界限,在主题中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进入多学科背景的人文学习领域,进行体验和探究性学习。
2、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多渠道的搜集知识的信息,不局限在课本。让学生懂得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询等途径找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学会学习;
3、教学中还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的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的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教学检测与评价
1、在评价方法上进行尝试和研究。力求使评价过程化、多样化,评价的方法适合学生。
2、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激励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3、根据“课后练习与评价”册,信息收集、社会实践、期末考查、学生课堂常规,发言情况、学习态度等进行多元评价。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19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五(3)班和五(4)班。五年级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仍有小部分后进生的存在,五(3)班有5个学生是上课纪律差,从来不完成作业的,而且很不好沟通,这些孩子的家长不是离异就是在外面做生意,都跟在爷爷奶奶身边,缺乏教育和监督,使得他们的成绩很不理想。五(4)班也有这样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期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以上教材的理解,特制定以下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课时安排
根据《数学教师用书》课时安排建议,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学时会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调整。
一、小数乘法……(8课时)
二、小数除法……(11课时)
三、观察物体……(3课时)
四、简易方程(17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3课时)
2、解简易方程……(13课时)
五、多边形面积……(10课时)
六、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七、数学广角……(3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七、教学措施
1、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4、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暑假我们学校布置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求我们教师自己设计符合自己班的练习设计,因此,我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20
一、班级情况
班上共有XX名同学,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高,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其中有几个学困生的语文素质与学习习惯有明显差异,有两个孩子写字的速度相当慢,有三、四个孩子读书较困难,这学期依然要重点帮扶;其余孩子主要是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重点指导。在作文方面,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写,说的时候夸夸其谈,写的时候却支支吾吾不知所云。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观察、积累,感到没东西可写,写作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或者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不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只会简单的叙述事情的经过,因此教会“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期初,我着重培养学生语文课堂上的行为习惯,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小动作直接影响到他不会去倾听别人的发言,便不能很好地别人的问题,从而不能很好地提高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通过每单元两次课堂小练笔,一周一次周记,班级作文接力等形式。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后进生,稳步推进优生工作。建立学习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早读、中午的时间合理安排内容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训练、辅导。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牢固情况全面登记,每天清查,及时补救。
6、推荐学生大量读课外书,每月开设一节读书交流课。
三、全册教材
(一)教材结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全册共有课文26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6篇。这些课文从精读到略读,按两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2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词语表统一安排在全册书的未必,以每课一组的形式呈现。生字表1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2是要求会写的字,22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本册是在前八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四、全册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22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五、全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六、教学措施
1、精心钻研教材,让课堂有增量。
2、开展大量阅读,并开设“阅读欣赏课”引领学生走向阅读。
除此之外,采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爱上阅读:
(1)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教师可在上到相关课文时推荐,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与汉字有关的《语林趣话》。可采用半截故事法等。
(2)向学生推荐现今流行的或一直有的一些文质兼美的书籍。
(3)开展与读书活动有关的系列活动,如学生表现好奖励学生——作业整理课教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读书统计活动,与家长共读一本书并写几句读后感,看完一本书可以奖励星星期末进行统计评选等活动。
3、加大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如每天早上5分钟,每天晚上一段《论语》等。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习之外,进行扩展作文练习和日记的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加强提高学习自觉性,端正学习目的,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配合学校完成素质教育的多项教育措施。
5、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预习指导,自行解决生字词,课堂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稍加点拨,攻破重难点。
6、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的写作能力,为其写作积累素材,继续要求每天或隔天做课外阅读读物文摘卡。
7、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读报或看新闻,并把当天最重要的时事写在文摘卡上(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
8、重视词句段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经常给学生提供机会,练习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
9、继续对班里的朗读情况加以重点指导,并且加强读书的速度训练,以达到一定的要求。
10、重视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1、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同学使其形成良好的班风,即优良的学习氛围,重视班干部的培养,班集体的建设。加强差下生的指导。重视学生的德育,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21
五年级科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赵金 20__-9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五年级的科学课。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我是第一年教小学科学于我是,在很多问题上存在不够,所以我会加倍用心的准备备课过程。另外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生物与环境》、 《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本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以微小生物的丰富结构、神秘的身体,声音的秘密、生活中各种材料的变化、运动与机械活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以及一些生物的生长及环境和生物的关系。
2.认识光以及有关光的一些知识,了解一些光与热的应用。
3.了解我们生活着的地球。
4.知道各种材料变化的特点与用途。
5.认识运动与机械的形态变化及相关知识。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五、基本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层次教学,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够从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22
本学期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自主探讨。但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负数的初步知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四则计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周期现象。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离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1、数与代数领域(第1、3、4、5、6、8单元)
本册教材在一至四年级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整数的四则计算,并能应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册教科书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运算,这些内容涉及学生认识数范围的扩展。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学过的整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为系统地学习分数只是做好准备。此外,安排探索和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对于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思维水平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空间与图形领域(第2、7单元)
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面积概念,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又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基础。通过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能进一步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促进对几种基本图形特征的认识。以前教学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只能计量相对较小的平面图形和物体表面的面积,用来计量土地面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此,本册教材安排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既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面积单位,也有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领域(第9单元)
本册教科书安排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相比,复式统计表、图的容量大,能同时呈现更多的数据信息。教学复式统计表、图以后,学生就能对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与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这对于学生统计能力的提高以及统计意识的增强是极有益处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面积是多少校园的绿化面积了解周围的家庭)
(1)更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的“分一分数一数”与“移一移数一数”渗透了初步的等积变形思想,为进一步探究多变性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校园的绿化面积》中的“想想算算”重点安排了“割补”的方法把稍复杂的平面图形转化成常见的基本图形的内容。
(2)更加重视实际应用。
《面积是多少》里估计树叶、手掌等物体表面的面积;《校园的绿化面积》中测量、计算草坪的面积、设计花圃;《了解周围的家庭》分别为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设计的便于操作的调查活动等,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引导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展开数学活动,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本册教材还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十几则“你知道吗”和8到思考题,目的在于增加数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多的发展。
二、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1、先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2、引导学生认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并正确地运用;
3、组织学生参与探索活动,认真完成练习和作业,及时反馈与弥补来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展,逐步形成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经历探索小数四则计算法则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及混合运算;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规律的活动,提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通过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简单变换等活动,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并初步形成相应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信息,并能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通过开展实际调查活动,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增强统计观念。
2、数学思考:
(1)结合认数进一步发展数感。
(2)结合面积的测量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面积公式和简单周期现象中规律的教学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4)结合统计表(图)的认识发展统计观念。
(5)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发展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1)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面积计算的问题、简单统计的问题、小数四则运算的问题以及简单周期现象的问题。
(2)能在现实情境中主动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4)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有正确的合作态度。
(5)能回顾反思学习过程,解释或评价学习的结果。
4、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探索数学知识与规律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3)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联系现实素材学数学,联系现实生活用数学。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4课时第1至2周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9课时第2至4周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8课时第5至6周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9课时第7至8周
第五单元找规律3课时第9周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4课时第9至10周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8课时第10至12周
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3课时第13周
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14课时第13至16周
第十单元统计7课时第17至18周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10课时第19至20周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23
现状分析:
五年级两个班现有学生四十余人,基本为我校四年级直升学生。目前普遍情况是听、写的能力尚可,读和说的能力有待提高。一班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缺乏变通性,学习较为用功,但成绩不佳;二班学生普遍思维较好,知识迁移能力强,但学习不够用心,尤其是一些男生成绩不够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特制定如下学习计划。
本学期学习的内容:
1、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
2、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
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
培养目标:
1、利用我校自主开发的识字软件识字,确保85%的学生识字量不少于3000个。
2、书写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15个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5、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6、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7、学习网上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校本《国学》古诗50首,《论语》第十篇—第二十篇。
9、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100万字以上。
具体实施:
1、开学第一天重新划分学习小组,每四人一组,给每个小组成员编序号。选举有责任心的同学为小组长。利用午休时间,集中培训小组长,使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开学第一周,和学生共同制定字词验收、朗读、背诵、日记、习作等评价量规,让学生明确自己生字验收、朗读、背诵、日记、习作所能达到的等级及努力的方向。该量规是动态的,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师生将不断修改完善。并对学生的课业进行多重评价,如: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3、整合三册语文书教材。对二十二个主题单元进行归类整合,分为传统文化、人与自然、人间真情、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生活中的智慧、心灵的翅膀、向往和平、优秀品质等十个主题单元,并附加一个“认识冯骥才”主题单元。共十一个单元,这样既节省课时,又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
4、采用英特尔未来教育主题单元教学模式,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分析教材、明确三维目标、设计框架问题、搭建支架、制定评价量规、培养学生自学和小组学习的能力上来。为学生搭建支架尤为重要,搜集资料,充实主题网站的内容。每册课本先集中识字学习字词,然后集中进行主题单元教学。
5、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做到正确、流畅,逐步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每周必留1—2次朗读课文作业,指定朗读的单元。每周必上一节朗读课。课上小组长主持,小组内检查分自选部分和指定部分,组长和组员给予及时的评价和记录。各小组推举本组能力最强的学生参加班级竞赛;也可以指定每小组x号成员参加班级竞赛。教师要及时做好相应的评价和记录。
6、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利用单元“口语交际”练习和单元“基本问题”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开始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在班上集体交流时背诵出来。逐步培养学生在心里打稿,说话有明确的观点,围绕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查地表达,最好能做到举例说明,教师要及时做好相应的评价。
7、习作训练常规化,每周做到坚持一次课上习作训练,坚持两次日记或读书笔记训练,要求学生写真实的感受,写自己的心里话,篇幅不限。每周坚持一次习作后小组交流互评。要求学生做到每次习作后自评、小组成员内互评与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
8、关注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开学初对一班进行为期一周的快速阅读复习训练,使学生尽快恢复到原有的阅读速度。大多数学生能达到每分钟800字以上的阅读速度。二班利用九月份时间集中训练快速阅读。指导学生每月至少读一本“百年百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书系中的长篇小说,一学期至少读四本长篇小说。教师对每个学生阅读的书目、进度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时提醒、督促学生坚持阅读。每月组织本年级学生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对参加交流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辅导,做好交流情况的记录,并写出总结。
9、国学教学专时专用。每周一节诗词教学课,两节《论语》诵读课。节节课有:复习、背诵、检查、新授、讲解等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有收获,每天早读组织学生背诵《论语》,教师制定相应的评价表,记录学生每个时段的学习情况。
10、坚持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坚持提前备课,坚持每天批改作业,搞好每月的生字验收和月考工作,坚持写教学反思和读书笔记。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24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五年级大多数同学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学习习惯较好学习爱好较浓,成绩不错。但有少部分同学忽视小学科的学习认为健教课的学习不重要,因此在学习上表现不积极,成绩不理想。为了在本学期上好健教课,提高同学们的熟悉引导同学们健康成长,并做到有病早治、无病防备。
二、教学目标: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在中小学校中,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青少年作为主要受教育者,开展适宜、适时的健康教育,其总目标为:
1、增进儿童青少年的卫生知识,明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儿童青少年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意识。
2、使儿童青少年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三、基本要求:
1、使儿童青少年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认识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心理卫生、安全措施等诸因素与个体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作用。逐步自觉地形成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卫生观念。
2、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了解自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特别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更多健康知识,了解人体并掌握一定的防病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对学生举行健康知识专题讲座,通过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学生能对“健康”的认识向纵向深发展。
2、上好每一节健康教育课。
3、通过卫生墙报宣传以及分发或者通过学校广播台播放各种卫生小常识,时刻提醒学生卫生保健,促使学生卫生保健意识由被动转为主动。
4、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问卷。
六、教学措施:
1、对学生举行健康知识专题讲座,通过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学生能对“健康”的认识向纵向深发展。
2、上好每一节健康教育课。
3、通过卫生墙报宣传以及分发或者通过学校广播台播放各种卫生小常识,时刻提醒学生卫生保健,促使学生卫生保健意识由被动转为主动。
4、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问卷。
七、教学课时安排:
第二周:人体的工作站(常识)
第四周:生病了
不要怕(常识)
第六周:快乐旅行(常识)
第八周:不离家出走(常识)
第十周:这种玩笑开不得(常识)
第十二周:别让生命之花在水中凋落(教育)
第十四周:这点挫折算什么(教育)
第十六周善待自然呵护健康(教育)
第十八周:期末检测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25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教学进度表
(略)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26
一、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乘除和四则混合运算,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2、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解决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了解鸡、兔同笼问题,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5、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6、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7、能结合具体案例,设计一个符合指定要求的方案。
8、了解数据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
9、了解“黄金比例”的相关内容,会运用比的知识设计图案。
10、能从数学的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并应用体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2、运用分数四则运算和统计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定的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结合本册教材的学习,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学会倾听和质疑,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
2、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3、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
4、谁先上场——可能性
5、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
6、人体的奥秘——比
7、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
8、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9、爱护眼睛——统计
10、数学与生活——鸡兔同笼问题
(二)教材重、难点: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教学分数四则运算,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解答比较容易的分数应用题的能力,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并进行有关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正确分析理解掌握分数应用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四、教学措施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要采取直观教学,加强操作,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同时采用快乐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会知识,充分发挥“小先生”的作用,充分利用电教教学,开展各种学习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75课时,另有5课时的机动时间
1、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 6课时
2、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 12课时
综合应用——有趣的溶解现象 1课时
3、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 11课时
4、谁先上场——可能性 2课时
5、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 10课时
6、人体的奥秘——比 6课时
综合应用——美的奥秘 1课时
7、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 6课时
8、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8课时
9、爱护眼睛——统计 5课时
10、数学与生活——鸡兔同笼问题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27
实验教学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强对实验教学工作的管理,更好地为教学提供服务,特作本学期实验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存在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喜欢学习科学,而且喜欢做实验。从实验情况看,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也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实验。
三、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乐趣。
2、使学生获得简单的科学知识。
3、培养学生包括观察、发现和记录的能力。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课上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记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活动能力。
4、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
五、实验安排:
*科技小实验:自动人工灌溉
*科技小实验:玻璃杯中的雨
*科技小实验:桦树的水分
*科技小实验:白杨树叶的脉络
*科技小实验:草丛中的猎手
*科技小实验:沙土中的陷阱
*科技小实验:橡树叶上的虫瘿
*科技小实验:一只昆虫的足迹
*科技小实验:六月的闪光信号
*科技小实验:根吸收水分
*科技小实验:叶能蒸发水分
*科技小实验:向 光
*科技小实验:森林中的信号
*科技小实验:一个自然法则
*科技小实验:闪光的痕迹
*科技小实验:动物的警报系统
*科技小实验:不往下长的根
*科技小实验:检验种子是否有生命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28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学生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并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3、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
4、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八、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29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66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30人。我认为五年级学生基本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的能力。有个别学生自觉性不够,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轴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给定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的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已形成的一些计量单位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认识圆;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他们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提及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柱、圆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回顾整理,比较系统的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熟练地计算这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统计与概率
1、借助具体实例,认识众数、中位数;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分析数据,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断。
2、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表、统计量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实践与综合运用
1、在综合应用中,加深对百分数、所学几何形体体积的理解,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二)数学思考
1、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比例尺及解比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2、经理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抽象、概括、推理等能力。
3、在探索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计算等数学活动,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做出推断,发展统计观念。
(三)解决问题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用百分数、比例、比例尺等知识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探索圆的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能综合应用简单几何形体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4、在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类比和猜测等数学活动,学会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5、在探索、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情感与态度
1、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五)语言文字
1、教师用普通话讲课,准确度的运用数学语言。
2、规范板书,注意三字一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除保持和延续了青岛版教材的良好传统,既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的编排模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凸显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本册教材内容共有七个单元,分别是完美的图形圆、山东假日百分数、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快乐足球界比例尺、我们长大了统计、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材注重了各单元内容的搭配与组合,知识整合,注重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材在让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先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通过观察、时间、探索、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模型去解释一些现象或解决一些问题,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根据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便于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了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和方法。总复习系统、全面的回顾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建构合理、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百分数应用题、比例尺的相关知识,以及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圆、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课件、多媒体、圆规、圆周长公式推导操作材料、圆面积公式推导操作材料、百分数意义操作材料、圆柱体圆锥体体积公式推导操作材料等。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2、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5、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6、结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
7、改革课堂问答方式,实施参与性教学。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8、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9、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10、注重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书写姿势:头正、身直、胸舒、臂平、足安;握笔姿势:右手执笔,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握住笔杆的下端,离笔尖约一寸左右,笔杆的上部斜靠在食指的根部。笔杆与纸面约呈现45角。
11、坚持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多读书,读好书,加强理论与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基本能力。坚持进行小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五、教学进度:
本册教材共安排75课时,另有5课时的机动时间。
一.完美的图形圆8课时
二.山东假日游百分数14课时
三.冰淇淋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10课时
综合应用水与冰1课时
四.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10课时
五.快乐足球比例尺8课时
综合应用让校园绿起来1课时
六.我们长大了统计7课时
数学与生活鸡兔同笼问题2课时
回顾与整理总复习14课时
六、有关实践活动安排及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本学期共安排两个综合实践活动:水与冰、让校园绿起来。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二一、教学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旨在使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在不改变教科书的基本结构和题例的前提下,尽量体现近年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新措施,以便使修订后的教科书能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尽快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二、教学内容安排:
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
第二单元—小数乘法
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计算和两步计算的小数混合运算,求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相遇问题和简单三步计算的应用问题,整数、小数三步混合运算,认识中括号。
第七单元—分数的再认识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通分和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最小公倍数,异分母分数加减和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旋转,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和将图形平移或旋转90°,利用对称、平移、旋转设计图案。
第六单元—土地面积
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和单位换算,解决关于土地面积和种植方面的问题,借助计算器研究人均面积问题。
第八单元—多边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游戏规则,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综合应用(5个活动内容)
繁荣的菜市场----结合“小数乘法”单元设计。用菜市场购物的几组镜头,呈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丰富学生数学应用的经验,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巧测一粒黄豆的质量----结合“小数除法”单元设计。通过如何“测量一粒黄豆的质量”这一活动素材,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
旅游费用----结合“混合运算”单元设计。选择“十一”长假人们外出旅游的问题情境,进行“旅游费用”的估算。给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
估算玉米收入----结合“土地面积”单元设计。选择秋天农民估算玉米收入的问题,给学生创造综合运用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等方面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素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公交车上的数学----结合“分数的再认识”单元设计。通过公交车发车时间、买票收入等问题,给学生提供从周围环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综合运用时间、数的运算、最小公倍数等知识解决问题的素材。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第一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变换方式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在探索图形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对周围环境中与图形变换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图形变换的美妙;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二单元、小数乘法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运用规律进行小数乘(或除以)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2、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3、会进行小数乘加、乘减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在探索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5、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6、体验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发现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用语言描述;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2.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能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3.在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能通过实验、列表等方法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5.通过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并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第四单元、小数除法
1、会笔算简单的小数除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2、会进行小数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在探索小数除法有关计算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果的正确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和循环小数中的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能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借助计算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1.结合现实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两、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能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第六单元、土地面积
1、结合实例,体会并认识测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能解决有关土地面积的简单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土地面积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在解决面积单位换算和有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3、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4、对周围环境中与土地面积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体会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客观性,培养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环境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第七单元、分数的再认识
1.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会进行整数和假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2.认识通分,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小数互化,会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在进行异分母分数通分、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5.在解决异分母分数比较、加减等问题的过程中,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6.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第八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利用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图形面积。
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组合图形面积以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图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能探索解决面积问题的有效方法,感受有些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5.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公式推导过程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30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1、《生物与环境》单元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2、《光》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3、《地球表面及其运动》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4、《运动和力》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
三、学生情况分析
1、 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 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 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教学措施
1、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 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 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 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 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安排
· 周次 教学内容
1 始业教育;种子发芽实验(1)(2)
2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蚯蚓的选择
3 食物链和食物网;做一个生态瓶
4 改变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单元小结
5 光和影:阳光下的影子
6 光是怎样传播;光的反射;光和热
7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热;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8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单元小结
9 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10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土壤中有什么
11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12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13 我们的小缆车;用橡皮筋作动力
14 象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测量力的大小
15 运动与摩擦力;滑动与滚动;运动与设计
16 设计小赛车
17 复习
18 期末考查
19 成绩登记汇总;撰写质量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