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篇1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部门机构设置和在职人员情况。
金马镇下设6大中心5大办公室(即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森林生态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文广广播服务中心、国土和村镇规划服务中心;党政办公室、党建办公室、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扶贫开发办公室、)以及财政所。20__年单位实有在职人数为92人。
2.部门职责。
(1)承担研究和指导本镇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教育管理等工作;
(2)承担政务、应急管理、文秘、督办、电子政务、机要保密、财务、后勤保障等职责;
(3)承担经济发展计划、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投资促进、农民负担监督、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调解、信访、群体性的事件的预防处置等职责;
(5)承担宣传贯彻扶贫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扶贫日常工作;
(6)承担编制乡镇财政预算决算职责;负责国有资产监管、惠农政策资金兑付管理;
(7)依法管理金马镇财政、执行本级预算及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
(8)承担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水利、农业机械、畜牧兽医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建设与管理;
(9)承担民政、人力资源开发、残疾人事务、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服务性工作;
(10)承担农村土地开发和利用、国土资源、矿山、农村土地承包等管理;
3.20__年重点工作。
20__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领导下,在镇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廉洁自律,认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打造全镇社会治安稳定,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基础设施面貌突变,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1)脱贫成果有效巩固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挂牌督战、“百日总攻”行动,跟进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镇累计实现脱贫1425户5988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实现高质量脱贫退出。
(2)产业发展持续壮大
抢抓现代产业发展机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坚持在农产品“特色、优质、绿色、品牌”上下功夫,采取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改善我镇产业结构。积极推广“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全覆盖模式,带动全镇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农户人均收入水平。
(3)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坚持把抓项目、增投资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认真落实《泸西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稳增长促发展12条措施》,有序推进复工复产。20__年,全镇实施建设项目27个,预计总投资8187.2万元。
(4)坚持不懈抓生态,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20__年,我们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创建“环境卫生星”星级村,着力解决村庄“脏乱差”问题,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严格落实生态建设与保护责任制,33名护林员巡山管护山林30000余亩,实施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5)不断深化社会治理
深化“平安金马”建设,以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狠抓制度建设和防控体系建设,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重点整治工作。持续推广网格化管理,管好用好75名网格长,提升网格化服务水平,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
(二)部门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1.20__年部门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20__金马镇共设立职责履行(职责履行分设扶贫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依法行政及经济管理职能、综治维稳暨平安建设4项任务);预算配置(预算配置分设预算编制、基本支出保障、重点支出、“三公经费”支出4项任务);预算执行(预算执行分设严格预算执行、严控结转结余、项目组织良好、“三公经费”节支增效4项任务);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分设管理制度健全,资金使用合规、信息公开及时完整、资产管理使用规范有效3项任务)共五个绩效目标。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__年金马镇共收入5272.67万元,支出5464.45元。其中基本支出1710.96万元,项目支出3753.49万元。
二、部门绩效自评报告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通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强化部门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
(二)绩效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以金马镇人民政府镇长李树荣同志为组长,副镇长李金龙同志、财政所所长李乔芬同志为副组长,其他相关业务人员为组员成立评价工作组。并制定评价方法如下:目标比较法、成本效益法、历史比较法、横向比较法、问卷调查法。
2.组织实施。
成立以镇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基本程序,按省、州有关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与施工设计,把好施工设计关,根据上级下达的建设计划和批准的设计,组织实施。
(三)绩效自评指标体系(详见:附件1-1 20__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
(四)绩效自评结论
所有项目从立项申报到批复实施工程完工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认真组织落实,按质按量按要求圆满完工,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认真逐一对照要求,自评分100分。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部门总体投入情况分析
20__年金马镇项目投入共计5464.4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41.88万元,占总支出的17.24%,科学技术支出0.6万元,占总支出的0.01%,文化体育支出211.98万元,占总支出的3.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02.77万元,占总支出的12.86%,卫生健康支出145.37万元,占总支出的2.66%,节能环保支出286.61万元,占总支出的5.25%,城乡社区支出52.95万元,占总支出的0.97%,农村水事务支出2993.6万元(主要为项目资金支出),占总支出的54.78%,交通运输支出11.15万元,占总支出的0.21%,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4.6万元,占总支出的0.27%,住房保障支出102.94万元,占总支出的1.88%。资金投入与预算编制有科学论证、有明确标准,资金额度与年度目标是相适应且资金分配合理,与地方实际发展相匹配。
(二)部门过程管理情况分析
20__年金马镇年初预算数为1974.94万元,调整预算数为5464.45万元,实际到位5272.67万元。支出与收入的执行率103.64%,资金是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使用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
(三)部门产出情况分析
相关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村级活动场所的建立,为村民提供了学习、培训、娱乐的场所,把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主要功能与农村业余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传播现代文明,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平台,成为展示村庄形象的新窗口,传承传统文化的新载体,成为普及科普知识的大课堂,农民文体活动的主阵地。符合国家政策和省、州、县发展规划,项目内涵丰富,社会效益明显。
(四)部门效果分析
各项目建设完成后,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促进人民群众团结,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对于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组织基础,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是从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上,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资金跟踪问效管理、争取上级资金等方面找差距。对部门整体和项目绩效自评存在和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首先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是数据准确,报送及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应当在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和《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并按照《通知》及其附件要求及时编制和报送内部控制报告。
三是强化分析,推动整改。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对内部控制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同时,加强对本地区(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每年应抽取一定比例的内部控制报告,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做好内部控制问题整改,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四是加强宣传,交流经验。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大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资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宣传报道。同时,探索建立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选取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突出的先进单位作为本地区(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通过对联系点的内部控制工作情况的总结、提炼形成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与其他单位分享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联系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本地区(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采取重点项目跟踪问效检查,扶贫项目支付信息录入《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上报县财政《项目绩效目标执行监控表》等方式,实施本部门及所属单位项目绩效目标运行监控,做到项目对标对表按时按质真实准确完成;对资金预算执行及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将财政或者部门重点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完善政策和改进项目管理,对实施中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保障项目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良好。对绩效自评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加强部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为项目后续资金投入、分配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绩效好的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交财政。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责任意识。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以后,单位负责人要真正确立起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并要通过宣传和动员,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规范和条例进行学习,同时将每一项规定具体落实到相应的工作部门,以提高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在内部控制中要明确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通过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内部控制的作用。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加强会计人员、内审人员的培训,夯实会计基础工作。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要注重业务学习,不断更新、补充、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内部审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由审计机关负责对全市内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于经培训后资质仍然达不到要求的财务、内审人员,相关部门要及时调整。鼓励审计机关采取“以审代训”、联合审计等多种形式,促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能力,更好地整合部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监督整体效益。
(三)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财务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以外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配备内审人员并确保其拥有较强的独立性,切实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使之不再流于形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一审、二帮、三促进”的作用。由于内部审计对本单位财务控制情况比较了解,因此可以准确把握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环节及容易造成损失的失控点,通过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连续性的跟踪审计监督,帮助有关部门逐步加强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使内部会计控制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考评体系,强化责任追究制。《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对一些单位领导随意任用会计人员,或因个人意志导致内控失效的要予以追究责任。只有客观公正地给予考核评价、奖惩结合,才能激励和鞭策推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部门及干部职工尽心尽责地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总之,建立并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管理,控制风险,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行为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问题,强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遏制和打击经济犯罪行为。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
乡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篇2
一、泰州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范围涉及全市99个乡镇,6个经济开发区,调查对象男16周岁至60周岁,女16周岁至55周岁农村劳动力,共调查农村劳动力总数1932766人,女性860804人,其中:可输出135785人,占农村总劳动力7.02%;已输出1360574人,占农村总劳动力70.4%;不可输出436407人,占农村总劳动22.58%。
(一)全市可输出农村劳动力资源135788人,其中:女性65744人,占总数48.42%。从技能培训上看:已参加各类培训17202人,占总数12.67%;从文化程度上看:大专及以上384人,占总数0.28%,中专(职、技校、高中)11564人,占总数8.52%,初中及以下123840人,占总数91.2%;从年龄结构上看:16-25周岁18577人,占总数13.68%,26-40周岁68600人,占总数50.52%,41周岁48611人,占总数35.8%。
(二)全市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含输出)1360589人,其中:女性506663人,占总数37.24%。从技能培训上看:已参加各类培训254156人,占总数18.68%。从去向上看:就地转移493164人,占总数36.25%;县内153419人,占总数11.28%市内119175人,占总数8.76%;省内277082人,占总数20.36%;国内314317人,占总数23.1%;境外3432人,占总数0.25%。从行业上看:建筑业327337人,占总数24.06%;机械业149303人,占总数10.98%;电子业24730人,占总数1.82%;商服业192237人,占总数14.13%;家政业11722人,占总数0.86%;;轻纺业99514人,占总数7.31%;其它行业555746人,占总数40.84%。
(三)全市不可输出农村劳动力439241人,其中女性288398人,占总数65.66%。因身体原因不可输出72832人,占总数16.58%;因家庭原因不可输出273721人,占总数62.32%;因本人不愿意外出92688人,占总数21.1%。
(四)今后3年预测新成长农村劳动力总数93977人,其中:05年32284人、06年30774人、07年30919人。
二、调查情况分析
一是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可输出人数相对较少。全市仅135788人,主要是近年来我市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乡镇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可输出人员中参加培训仅为17202人,占总数12.67%,而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3840人,占总数91.2%。
三是就业半径小。大多数农民跨出农门并没有走出市门,从已输出的情况看,就地转移或县内、市内转移765758人,占总数56.28%;而境外就业仅有3432人,占总数0.25%。
四是就业层次偏低。从已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从业情况看,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又未曾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从事建筑、轻纺、家政、商服等行业的简单体力劳动者占46.36%,而从事机械、电子等技术工作的仅占12.79%。
五是就业观念尚未根本转变。不少农民思想不解放,害怕离开家乡和土地,认为“在家万事好,出门难上难”,外出务工致富的观念不够强,只愿在家门口打季节工,缺乏创业意识。 从调查情况看,因家庭原因和本人不愿意外出占不可输出劳动力的83.42%。
三、主要对策及措施
目前,全市尚有135788人农村劳动力有待输出,总体状况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缺乏技能。已转移输出的农村劳动力,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输出人员的波动性和流动性较大,加之文化程度、技能状况、市场就业竟争能力等不确定因素,返乡回流的机率大大增加。针对可供输出的劳动力和已输出劳动力的状况,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扩大劳务输出,促进富民创业。
1、大力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在城区建设融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劳务派遣为一体的示范性劳动力市场。在乡镇和农村,努力实现劳务输出信息资源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全方位实时提供。加大信息网络建设,在全市全面形成城乡一体的分层次、网络型、综合型劳动力市场,为劳务输出大开方便之门。同时,大力培育社会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输出经纪人,形成一批潜力大、输出总量大的输出基地和劳务输出、劳务派遣机构,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
2、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制定《20__-20__年农民工培训规划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目标任务》和《泰州市农村劳务输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着手组织就业培训机构、各类职技校和社会办学力量认真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力争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市青壮年农民掌握1—2项专业技能,实现由单纯凭力气挣钱,向主要凭技术、技能挣钱的转变。同时,积极推行农民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资格证书持有率,提高农民持有高级工和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覆盖率,提高劳务输出效益。
乡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篇3
按照《20__年推进乡村振兴战实施方案》中我站承担的工作任务,我们以绿满郾城建设为工作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和“宜居宜业”两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环城防护林、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美化、林业产业发展等五大工程,有序推进了年度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我们结合省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调查、借鉴学习等,制定了《村庄绿化实施方案》。该方案以“增林扩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为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庭院、街道、休闲绿地、村内闲置土地、农田林网、围村林等六个区域的绿化建设,并对树种、苗木质量、栽植和管护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我们将依照该方案开展“绿化示范村”、“森林乡村”等创建工作,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扎实开展绿满行动。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办)及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全区20__年造林任务为0.77万亩,实际完成营造林面积1.7万亩,占区定目标任务的127%。其中,生态造林0.77万亩,优质林果发展面积0.7万亩,花卉苗木发展面积0.7万亩,中幼林抚育0.7万亩。
1.环城防护林带快速推进。在石武高铁两侧打造10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按照单侧不低于100米宽的标准,采用3米_3米的栽植密度,选用慈孝竹、楸树、白蜡、楝树和银杏等五个兼具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树种,绿化长度2.6公里;在龙江路以北(幸福渠—五台山路之间)高压走廊两侧,建设6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栽植玉兰、海棠、樱花等观花苗木10万余株,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形成市民游览观赏的花海;在幸福渠、六支渠沿线建设20__亩的防护林基地。基地建设总体采用高大乔木、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达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主要栽植有黄连木、三角枫、元宝枫等20多个品种14万余株,分为楸枫特色林、银杏特色林、玉兰春色林、榆梓特色林、阔叶用材林、果园特色林、针叶用材林、连榆混交林、樟枫混交林9大特色种植区。
2.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提质。对107国道两侧绿化提升档次,形成乔灌花结合、落叶与常绿相搭配的通道绿化景观。在沙河、颍河、吴公渠、幸福渠等4条河流两侧退耕还林,完成水源涵养林1000亩。龙城镇在坡大线单侧不低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500亩。
3.农田防护林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美丽乡村道路及“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以区级道路、环乡道路、沟渠、田间已硬化生产路为重点,按照“一路(沟)两行树”标准,提升完善了农田林网防护功能。
4.镇村绿化美化有序铺开。以创建“市级园林式乡镇”、“市级绿化示范村”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积极绿化美化政府所在地及四周环境,并择优选择1—3个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其中7邓村在村庄周围营造生态观光林基地850亩,栽植水杉、青桐、雪松等16个品种6万多株;7和龙城镇7村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市政府各奖励1万元资金。
5.林业产业稳步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增扩猕猴桃、葡萄等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和提升乡土树种及珍稀名贵树种培育基地,做优、做强林业产业品牌,实现林业产业精品化、规模化、基地化。新发展经济林面积1000亩,主要集中在7等镇;如7佳程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龙城镇幸福村增扩猕猴桃种植面积400亩,李集镇李集、老集等村新发展猕猴桃255亩。新发展苗木花卉面积20__亩,主要集中在新店、商桥、裴城等镇;如7等村新种植复叶槭、玉兰苗木400亩,旺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裴城镇胡刘村增扩白蜡、北美枫香等苗木培育面积220亩。
7月份,我站牵头,组织全区36户苗木花卉经营主体成立了郾城区花卉苗木产业技术联盟。组织联盟单位外出考察学习,建立微信群,积极搭建各种信息平台。目前正在筹备郾城花木网站,开展专业性生产服务和市场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联盟的成立,为培育壮大我区特色林业产业奠定了基础。
三、20__年工作计划
1.工作思路。
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抓手,以“大绿化、大生态”为发展理念,以廊道绿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围村林,建设森林乡村,打造森林特色小镇。
2.工作打算。
完成造林面积1.65万亩。其中:廊道绿化规划面积1.53万亩。重点打造石武高铁、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孟平铁路、G107、S238、S220等7条省级以上道路,坡大线、后魏线等8条县乡道路,沙河、颍河等7条河渠两侧防护林带。
围村林规划面积0.12万亩。每个农业镇按照“集中连片新发展面积100亩以上”的要求,至少在2个行政村村庄外围建设围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