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报告(精选3篇)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报告 篇1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一方面加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定的边缘化倾向,另一方面也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提供了机遇。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加以解决,以提升人才培养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素质的提高。有效控制和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对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创新发展,增强教学实效性,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及危害
边缘是相对于中心而言的,是事物形态、形状或现象在时空上相距中心的或最远界线。边缘化倾向,一是指逐渐远离事物的中心,向事物的或最远边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种趋势;二是指在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认识、价值观、社会思潮等向社会主流反向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的地位、作用、管理和教学中所表现出的与其应有地位和作用呈反向的一种趋势。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的表现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摆放不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全面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阵地”“主干渠道”的地位。只有在教学管理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应有位置,才能更好发挥其在育人中的作用。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过于集中于眼前临时和突发的日常工作,过于强调专业课地位,在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关系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相对次要地位。在学校的具体教学运行和管理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文件或政策表述层面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学校、教师和学生认识和教育活动中,没有转化为具体的现实行为和可感知的效果。
2、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机构不健全
组织机构健全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常开展和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目前,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机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机构名称不规范。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机构名称主要是依据思政课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地位来命名,一般是“基础部”“公共教学部”等;二是职能不明确。一些院校思政课管理部门职能被放大,工作业务除理论课教学与研究之外,还有宣传思想工作、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的群团活动工作等。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纵向发展看,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从专业和学科发展横向比较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相关建设是相对滞后和不足的。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资源与自身发展需求的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师数量和教学设施设备等;
二是相对于其它专业的教学和建设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及建设资金的相对不足;
三是教师的校内津补贴待遇相对于其他专业教师增长相对缓慢和滞后。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投入,划拨了专项建设经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其它专业建设的投入则明显不足。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的危害
1、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积极性的发挥思
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然而,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摆放不到位、组织机构不健全、教学投入和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摆放不到位,影响教师对自身价值认同,进而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的认同。组织机构不健全,让教师缺少归属感,影响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教学投入和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对教师待遇的改善和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开展,对思想政治理课课程建设和教学科研与学术交流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总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2、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将直接影响育人功能,并割裂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的关系,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认识的偏差
1、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矫枉过正
为适应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教育改革,由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向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转变;由封闭式课堂教学向学校教学主导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学习与实践”合作模式转变,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目标的确定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高职院校却更多的关注专业技能培养,重才轻德,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计划调整中,缩减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甚至在个别高职院校出现取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观点,这是十分担忧的。
2、实用主义的就业导向思想影响
从学校和教师层面来看,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鼓励学生考取各种技能证书,对学生就业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过度关注,无疑会淡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的学校在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时,大幅压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数,放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来自农村,学习的直接目的就是专业技能,然后再找一个好的工作。学生入学时文化分数偏低,学习基础不好。在他们看来,只有专业和技能对他们来说才是有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学不学无所谓。就业时用人单位看有多少技能证书,又不看思想政治课考多少分。因此,学生的这种有用就学,没有用就不学的实用主义思想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倾向的认识根源。
3、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作用不突出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各种专业技能培养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高职院校把资金、资源、师资等集中到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上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虽占有学时,但在对学生技能培养上,却不能像其它专业课那样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一些专业课老师认为可以压缩,甚至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关系不大,对自己个人的专业发展及未来就业作用甚微,甚至毫无作用。当然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学识水平不足,人格魅力缺乏,教学方法单一等等原因。
(二)市场经济下功利化的社会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是利益竞争的经济,竞取利益必须依靠人的智慧和能力。有了智慧和能力才能获得更大的物质利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社会成员对物质及金钱利益追求的欲望被不断得到释放,大学生也不例外。“一部分人迷失在物质享受的消费文化中,失去了精神价值的依托和信仰。青少年在多元冲突、急剧变迁的价值生态中,经由正确的价值观指引顺利完成社会化的难度日益增大。”[2]因此,形成了高中学习为了考大学,大学学习为了找工作,找工作为挣大钱的功利化社会价值取向。这种功利化的社会价值取向迫使学校培养技能人才,追求就业率而放松或忽视思想道德培养,反映到学生的学习上,就势必影响学生更多的关注对专业课的学习,而放松甚至放弃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
三、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倾向的思考
(一)在更新观念中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在更新观念中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是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的有效策略。
第一,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使之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正确处理好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
第二,制定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常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出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专业建设与教学科研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相关运行机制,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发挥和实现。
(二)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没有相对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特点、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都具有不同于其它专业学科的特点,必须采用与之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建构中要体现三个方面。
第一,对教师而言,要把学术与科研成果的量化考核和课堂教学的效果结合起来,把管理部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第二,对学生而言,把掌握理论知识的课堂评价和日常学生行为评价结合起来,把教师评价和学生个人自我评价结合起来。
第三,在总体评价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和学生表现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体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本质要求和价值追求,也是评价和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最为重要的核心标准。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不把学生当成随意加工和处置的对象,充分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角,调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理解并接受知识,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形成认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就是要不断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把单调枯燥的理论表述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把单一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点和特点,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导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作用。同时,更重要的还要研究受教育对象———学生,研究学生个体思想政治观念及行为形成的内在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报告 篇2
摘要: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对新时期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各高校已经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一、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得到改善。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逐步加强。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高校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也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探究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至关重要。
1、高校物质文化建设过于强调形式,不能彰显精神文化内涵。有的高校把高校物质文化的建设和意义看成是建几栋漂亮的高楼,增添若干先进的硬件设施,津津乐道其数量、质量和外形。这种脱离了高校精神文化内涵,单纯的高校校园物质建设就失去了其文化建设的意义。
2、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与时代特征不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普及,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理想观念多了些功利色彩。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身学历的提高而得到改善。一些学业优秀的学生缺乏爱心、责任心,更不用说社会责任感了。
3、校园文化活动重形式轻内涵。当前,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多用于企业,厂家的校园宣传,分散了大学生的思维。现在一些高校文化活动主要以娱乐为主,层次较低,不能起到对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相脱离。目前部分高校在校园建设中,只是单纯的进行大学物质、环境建设,离开了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使得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相脱离,也使得校园自身的文化功能无法彰显。二是精神文化建设缺乏深层次研究。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精神的研究仅仅集中传统文化、校园自身文化等的研究上,路径较窄与实践结合不够,方法上不够创新,既没有与时代精神的发展相结合,又缺乏系统性、创新型。三是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力度不够。高校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校园文化活动仅仅停留在物质上是远远不够的,要发挥活动的引导性。通过对高校校园文化在物质、精神、文化活动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不难看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下面我们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提出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对策。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一是创建宜人的校园环境,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第一,科学合理规划,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即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第二,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校园环境建设的要求,营造大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校园内各项建设始终都不能影响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高校还要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注重自我特色的体现,将学校的办学特色,社会发展的时代特色和国家特有的民族特色融入到各个物质设施和场景中。第三,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要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运用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等,这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此外,在课堂之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学习手段,快速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进行适合自己知识结构的创新实践活动。第四,加强校园网络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二是培育特色的校园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质。首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使我们的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通过高校精神文化建设进一步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高尚的思想品质、掌握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本领和丰富知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能够与祖国共同成长、与时代共同进步、与人民共同奋斗,这对于确保实施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高校必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他们在政治上的判断力。
其次,总结、整理和提炼高校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充实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无论高校建校时间长短,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优秀传统文化,而高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就是要挖掘本校的自身特色,紧随时代先进文化发展的潮流,着眼于社会大局,传承和发挥学校传统与优势,发挥自身的潜力与特长,突出学校办学理念及在精神文化的熏陶下师生立身行事上的个性体现。最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构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平台。第一,凝练精神,激励创新,发挥大学精神的指引作用。高校作为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承者,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价值观念、改变思维方式,实现文化的再生产。第二,转变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在教学中,高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第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服务管理理念。高校各级管理人员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他们还应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学生进行深入细微的思想教育工作,认真组织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项活动。三是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广阔精神的成长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搭建广阔的平台,而且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第一,根据育人目标开展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应首先着眼于积极举办学术科技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举办“电脑编程比赛”“物理建模大赛”“博客论坛”等,用这些符合科技发展潮流的活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为大学校园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第二,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影响。首先,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大学生的求知欲。其次,通过校园活动强化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高校应重视校园活动的实践功能,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来,从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强化育人成果。最后,通过校园活动帮助学生调节心情,提高自身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报告 篇3
近期,在我院党总支的组织领导下,我认真学习了《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专项》。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我们党成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严守党纪党规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照“三严三实”这面镜子,我认真进行了自查。
一、存在的不足
经过认真自查,我发现自己在以下一些方面还有待加强:
1、工作作风还不够“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务实的工作作风,“谋事要实、创业要实”。但是我在自查中发现自己工作中有些地方还不够“实”。比如,深入课堂听课不深入,做表面文章,有时参加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求解决实际问题;再比如,对于弱势学生的辅导,关注过程多,之后过关落实还不到位等。在工作上遇到难题时,有等、靠思想,不善于思考、动脑,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能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满足于过得去。
2、终身学习还不够“坚”
终身学习是促进我们不断成长的重要手段。但是对照要求,我发现自己终身学习的意识还不够坚定。具体表现在还不能做到每天学习,有时会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学习,学习的内容也不够全面等。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出现再想办法解决。有时由于工作的重复性,图省事,照搬照抄,沿用老方法解决问题;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逃避的倾向,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3、服务意识还不够“强”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觉得自己在服务意识上还不够“强。”一方面表现在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上,虽然课堂上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但是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有时还不够耐心;另一方面作为班子一员,关心热爱群众方面不够仔细、耐心。遇到工作头绪多时,有急躁情绪,还不能够完全平心静气解决问题。
1、理想信念不牢固
作为一名党员、班子成员,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会有执着的对事业的追求,才有坚定的群众观念,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脚踏实地做实事、做好事,弘扬正能量。但是由于自己学习的系统性、深入性不够,缺乏经常性的反思,致使有时对自身的要求有些放松。比如在自己负责的工作中产生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在实际工作中就有了完任务、不求上进的表现,就有了应付差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些表现。
2、个性修养不完善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是个急性子、直脾气的人,一贯比较严肃。这往往导致工作考虑不太细致,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时就较烦躁,往往脸色难看。在班级管理中也过于严肃,使学生有畏惧感。
3、管理方法不艺术
自己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是对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艺术性却缺乏。由于缺少管理方面的知识,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也给老师们进一步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所以要主动向书本、向同行、向群众、向专家多学习求教,使自己的实际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三、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认识水平的提高源于不断学习,实践水平的提升源于理论水平的不断进步。在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要认真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要挤时间,善于把握时机,不仅认真带头自学,而且学习的内容要进一步拓展,不仅学习上级党组织安排的内容,而且要学习相关的文件、著作、讲话,努力做到学深学细学扎实。做到广泛学习,深入学习,在学中悟,以理论武装头脑,以理论指导实践,不断使自
2、注重细节提升修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在统筹安排、规划的基础上,关注细节问题。努力做过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及时捕捉师生的服务需求,善于及时发现师生困难,要设身处地为学生、教师着想,多进行换位思考,多与教师沟通,要热情而平心静气的为师生服务。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3、注重廉洁自律
保持政治本色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执行党和国家各项制度规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觉接受组织和师生的监督,在深入分析发生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要着重解决思想问题,努力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总之,通过这次学习和自查,我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认识。高度的纪律性是党性觉悟的具体体现,需要长期的实践磨炼。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党纪党规,把纪律养成贯穿渗透到日常教育管理和工作、生活的各方面,真正使严守政治纪律成为一种修养、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