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调研报告 篇1
为了对我市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会展工作的思路规划提供依据,xx市贸易发展局组织人员对全市会展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对20多家会展企业发放了调查表,重点走访了14家资质好、具有独立承办展会的会展企业,并与企业就xx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会展业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与探讨。
一、xx地区会展业的基本情况
(一)xx地区会展企业
xx地区现有展览公司以及与展览业相关的企业200余家,其中能独立承办展会展览业务的企业有50家左右。如新疆国际博览中心、华凌集团博览中心、广汇美居物流园展览中心、赛博特汽车展览中心、环球会展中心、新疆商贸城、双安副食品城、新疆雅式展览公司等。
(二)展会业务
20xx年我市共举办各类展会30个,其中国际性展会3个、商业性展会20个、其他类展会7个。展位7225个,展览面积10.66万平方米,国内外参展商70981人,签约国内经贸总额555亿元,签约对外经济贸易总额22.34亿美元,展馆收入487.61万元。
20xx年共举办各类展会39个,同比增长30%,其中国际展6个,商业性展会27个,其他类展会6个。展位8150个,同比增长12.8%,展览面积45.34平方米,国内外参展商8万余人,签约国内经贸总额509.53亿元,签约对外经济贸易总额26.08亿美元,(内外经贸签约数只反映了7个大展会的签约数)。展馆收入343.62万元。
(三)展会及会展经济的特点
1、发展趋势良好。近几年会展经济以及会展业发展态势良好,无论是展会数量不是办会规模都比往年有较大增长,国内外经贸签约数量逐年增加,专业性展会产生的经济效益已占主导地位。这充分说明我市作为西部商贸物流中心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垒,发挥新疆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民族特色会展市场,为今后我市会展经济以及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品牌展会带动作用突出。乌洽会、丝绸之路服饰服装节、华凌建材博览会、赛博特汽车展、房交会等展会经过数届,获取了宝贵的经验,办会理念日趋成熟,逐渐形成品牌展会,成为我市展会的龙头,这些展会在商贸集散地举办,利用人流、物流、客流,集节庆会展、展销为一体,开创了新的展会形式,对拉动全市会展经济作用十分明显。
3、已经被国内外初步认可。xx市重要的地理位置不可取代,作为新疆实施“东联西出”的通道和商品集散地,会展经济为有志于打开中国西部大市场的国内外企业及商客借展会探测西部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以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提供了便利。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这种理念商家们已付诸行动,加速了会展经济和会展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xx市会展基础设施薄弱。与关内的广州、上海、北京、大连、青岛等城市相比,展馆、展览中心差距很大。现我市有一定规模、设施配套较为完整、经济实用的展馆仅新疆国际博览中心一家,但根据现代展馆的要求,还需提升智能化、科技化水平。其他几个会展中心只限于会议和小型展览,不成气候,这对于培育我市品牌展会和今后发展国际会展,造成了局限。
(二)举办各类展览会的主体及人才素质局限。会展是商业行为,办展的主体应该是专业公司,但到目前为止,能在我区真正开展招展业务的公司数量有限。加之交通、治安、消防、对外宣传等问题不好协调。同时还缺乏一批熟悉会展业务的高素质人才,使我市会展业办会经验和会展理念都需要提高。
(三)政府部门的管理制约。多家展览公司都认为,承办专业展会,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复办理难度大,而且多头审批,尤其是办展的一些配套手续,必须层层过关,主管局审批、分局批、大队中队还备案,手续太复杂,而且耽误时间。
(四)多头办展,重复办展问题比较突出。同类展会太多,造成了规模小和资源浪费。如20xx年,美容化妆品类展览会就办了四期,展位总数393个,其中春季2期,秋季2期,平均每期展位不到100个。服装类展会仅新疆国际博览中心就举办了五次,除“丝绸之路服饰服装节”展位超过500个以外,其余展位均在100个左右。参展专业客商、展品质量数量都不理想,参会的专业商、批发商极少,光顾展览会的人流不足,导致展会效益差,吸引力下降。
(五)会展行业没有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具有行使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调研协调行业中的问题、管理服务于行业内企业,维护行业的合法权益的职能。随着政府管理方式的改变,行会作用将越来越突出,但至今首府的会展行业协会还未成立,这不利于协调今后全市的会展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同时不利于今后行业自律、展览业的规模运作和管理。
三、发展会展业的建议
(一)改善展馆配套服务设施。现存展馆配套服务设施的改善对拓展我市经济发展的市场与空间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与作用。作为xx市惟一会展龙头企业新疆国际博览中心在完善其设施中考虑到资金的困难,应吸纳社会各界资金,从长远着眼,要有前瞻性的考虑,展会的配套服务设施的改造,结构的改造,高科技及智能化的建设,不要怕负债,(改造和完善后的展销会产生一劳永逸的效果)应邀请各方面专家论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于20xx年完成改造,为迎办各类大型展会打好基础。
(二)整合展会资源。为使今后我市展会步入良性循环,工商、会展管理中心两家单位应从不同的业务角度联合审查批准各类展会,建立展览市场准入机制和展会质量评估制度,对办展机构的资质进行管理,协调统—同类展会,整合展会资源,杜绝多头重复办展的现象。
(三)成立会展协会刻不容缓。我市会展业发展的瓶颈是没有总体协调机制,没有行业自律组织,造成会展市场群龙无首,无序竞争。展览企业对成立会展协会呼吁强烈,希望会展协会承担起协调我市会展业总体发展的重担,推进展览市场的规范运作,改善优化办展环境,提高办展质量和效益,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解决多头重复办展,无序竞争,浪费展会资源的现象。代表我市各展览场馆、会展中心、展览公司及从事展览业人员的利益。协调、沟通、理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并在政府指导下,建立并逐步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主体、资格认证,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推广主要会展等服务,真正成为我市展览业的娘家。
(四)成立市一级的会展领导小组。在会展经济、会展业发达的内地城市,都有市级领导牵头的会展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发展会展经济的领导力度,统筹安排会展业近期的工作目标和长远规划。我市也应效仿,下设办公室,承担起全市会展工作的组织、计划、管理、立项审批、监督等工作,使会展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五)加大会展业政策扶持力度。实行会展办、工商、公安、行政执法局等有关单位联合审批、登记会展申报业务手续。金融机构对展览企业举办的大型或者是国际性会展应给予重点信贷支持,政府也应对申办成功者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
会展调研报告 篇2
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初探内容摘要:会展业,包括会议业、展览业和会展旅游业,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根据国际 内容摘要:展览业权威人士估算,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 GDP 总和的 1%,如果加上相关行业从展览 中的获益,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 8%的水平。国际会议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国际 会议协会(ICCA)统计,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 2800 亿美元。在香港、德国等会展业发达的国 家和地区,会展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达到 1:9 的水平。
从目前情况来看,会展业已经成为带动经 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国际会展是集政治、经济、科技、商业于一身的活动场所。自展览会与博览会问世以来,国际 展览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会达 4000 多个。
这些展览会、博览会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为促进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 的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际展览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每年不仅直接创经济效益 2800 亿美元,还对其它行业(旅游、交通等)的着强大的拉动作用。正是这种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 用,使国际展览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一、会展业市场概述 自展览会与博览会问世以来,国际展览业有了极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定期举行 的大型展览会与博览会达 4000 多个。这些展览会、博览会涉及社会各个领域,与经济生活息息相关, 为促进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的相互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际展览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 组成部分,每年不仅直接创经济效益 2800 亿美元,还对其它行业(旅游、交通等)的着强大的拉动作 用。正是这种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使国际展览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会展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还远不止这些,它给相关行业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会展活动具有组团 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客人停留时间长、涉及相关行业多等特点,它能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 娱乐、观光等串成一条旅游消费链,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此项产业,国际上有 1 比 9 之说,即 如果会展本身赚一元的话,拉动相关行业可赚 9 元钱,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最有前途的十大产 业中的“老大”,会展带来的市场潜力和丰厚的回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部门及民间组织加入 到国际会展的原因就在于这之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会展经济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大约 20%至 25%以上。据专家测算,国际 会议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 1:9,即会议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 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 9。正因为其 盈利且又是无烟的绿色产业,不仅可以培育新兴产业群,而且可以带动服务、交通、旅游、餐饮等相 关产业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国内许多城市都盯上了这块诱人的“蛋糕”,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都把 会展业列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会展带来的社会效益也被世人所共睹。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仅投资场馆建设就达 16 亿元,而相 关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的投资多达 200 余亿元,新建和扩建城市街道 690 条,建成 20 多座立交桥和 10 座行人天桥,超前 10 年至 20 年完成了昆明市城市网络规划。至于城市居民所受的潜移默化的精 神陶冶,增进文明素养,更是无法计算。
据上海会展行业协会统计,20__ 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展览项目达到 276 个,与 20__ 年相比,项 目数量虽然减少了 2.8%,但总展出面积达到 376 万平方米,比 20__ 年增长了 22.8%。
二、中国会展业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会展业 1.市场化不够 在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市场化程度过低。
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 PCO、 DMC 完整的接待服务体系、政府主导会展旅游业发展中行政干预过多、我国的会展市场目前还是单 一买家市场、会展业还没有独立成为一个产业、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2.外部条件不健全 会展旅游业作为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尤其依赖外部条件的完善,但目前我国会展旅 游业发展的外部条件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审批手续复杂、城市环境有待改善。
3.重硬件轻软件,重展轻会 目前我国省会城市和大型城市几乎都将会展业作为其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并将重点放在场馆等硬 件设施的建设上。
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 绝不仅仅依赖场馆的建设, 其发展更依赖于软环境的规范化、 国际化等。按照国际上对会展及奖励旅游业的认识,包括了 MICE 的四个方面。我们且先不提奖励旅 游,会展旅游业至少应是会议和展览并重,但是目前各地在开展会展旅游业研究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展 览而忽视会议。
4.国际品牌的会展少 世界上会展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举办的大都是世界著名会展,如米兰国际博览会、巴黎博览会 等等,但在我国除广交会等会展有一定的世界性影响外,绝大多数会展都是临时的、国内的。
5.对会展业缺乏科学研究 当前,我国对会展旅游业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会展旅游业各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导致统计口径混乱,无从分析会展业的范围、效益 等。比如,会展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从 1:4 到 1:10 各种说法不一。这严重阻碍了会展旅游业的健 康发展。
三、中国会展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会展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会展业的 1.举办会展的法律将进一步规范,并逐步向国际通行的登记制转化 目前, 国家已经开始制订有关会展的法律、 法规, 今后几年有关会展业的法律、 法规将相继出台,1 会展业的市场将进一步规范化。今后举办会展审批手续将会更为简单,并将按照国际惯例逐步过度到 登记制惯例办法。这将促使会展业真正成为一个规范的市场。
2.自率性的协会将进一步规范会展行业的行为 20__ 年上海组建了国际会展业协会,制订了国际展览业协会章程,旨在支持公平、平等的竞争, 反对不正当竞争及欺诈行为,改善、优化展览业市场环境,更好地协调、管理、规范会展业的市场秩 序。
3.会展业将向几个大城市集中 通过对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分析,会展业在特定城市的发展有“通吃”效应,即,会展业的发展会自 身加速,形成更大的规模,而不可能全国遍地开花。今后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将成为我国会 展业的中心。
4.会展旅游中介组织将大批出现,会展业将形成独立的产业 今后随着国际会展的增加,会展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国际会展人才的引进,专门从事会展的专业 化中介公司将大批出现。此外,我国的很多大型会展还垄断在一些非市场化的组织手中,这些组织自 己举办国际会展,自己联系接待服务等一系列工作,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今后随着会展中介组织的完 善,会展业必将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并从那些部门垄断中独立出来,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产业。
5.会展旅游市场将专业化细分 目前国际会展业已经形成了非常细致的市场分工,比如 ICCA 的市场范围包括 50 人以上的国际 会议,而 UIA 则在 300 人以上等。目前我国的会展公司还处于发展初期,只要有会展就接待服务, 没有形成细分化的市场。今后随着市场的发展必将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形成专门经营展览业、会议业 及其中更细分市场的格局。
6.大型旅游企业将大批进入会展旅游市场 目前我国的大型旅游集团如上海锦江、中青旅、春秋旅行社等已经加入了国际会展组织,开发会 展旅游市场,可以预见,今后几年我国的大型旅游集团将以其规模大、服务全、无形资产高、资金雄 厚等优势进入会展旅游市场。
7.国际会展组织和会展中介公司将大批进入中国会展旅游市场 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际会展组织和经营会展的大型公司将大批涌进我国,会展旅游业将形成 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
今后国际会展公司将从会议、 展览, 组织、 接待等方面全方位地进入中国市场。
8.展览场馆将可能全面过剩 国际会展业是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的结果,绝不是简单建几个会展场馆的问题。此外,从国际会展 业向大城市集中的发展趋势上看,今后几年除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的会展场馆效益稳定以及一些 具有独特资源的中等城市发展特种会展外,相当一些小城市的大型国际会展中心将面临生存危机。从 总体上看(非从结构上看) ,我国的会展场馆将会全面过剩。
四、中国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中国会展业 会展 1.总体上要构建会展旅游发展优化模式 目前我国的会展旅游在空间发展模式上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集散发展模式格局。这种模式 的直接结果是广种薄收,最终使会展旅游会旅游业贡献不理想。而在宏观上,我国的会展发展模式还 表现出无序化运作模式。体现在“行业管理机构不健全,政府行为明显,市场营销明显滞后,行业分 工协作差”四个方面。为迅速实现会展旅游发展的“规范化、市场化、集约化、品牌化、合作化”,我 国会展界和旅游界之间应相互促进、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化模式。
2.管理上要完善行业管理机制 包括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两部分。外部管理要淡化政府管理色彩,结合国际通行做法,建立规范 的会展行业服务管理标准体系,以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对会展旅游做指导和约束;而行业内部则要加强 行业自律机制,尽快建立全国性的会展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规、进行行业间的协调、对会展旅游业 进行资质评估、提高会展组织回平等,促使会展旅游业健康发展。
3.培育会展专业人才,不断提高行业服务和管理水平2 经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实践证明,发展会展行业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训练有素、善于开拓市场、强于 组织管理的会展专业队伍。一方面,要尽快培养一批熟悉国际会展业惯例、精于会展市场开拓、善于 会展市场组织和管理的专门人才队伍, 促进会展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 要加大对会展产业的各种翻译、 导游、会展服务接待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会展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使会展实现可持续稳 步发展。结论 而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 各方面条件也趋于成熟, 目前已有德国汉诺威展览、 法兰克福展览、 意大利米兰展览等十多家外国知名展览公司通过合资、合建展览场馆等方式进入上海,将许多国际品 牌展引入我国展览市场。同时,在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和 20__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大趋势”带动之 下, 上海有实力的展览公司开始向周边地区输出管理、 人才和品牌, 在更广范围内开展错位竞争协作, 做大会展业“蛋糕” 。
各种信息表明,上海凭借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区位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运输和配套服务,正在快步向国际会展中心迈进。
会展调研报告 篇3
为了对我市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会展工作的思路规划提供依据,**市贸易发展局组织人员对全市会展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对20多家会展企业发放了调查表,重点走访了14家资质好、具有独立承办展会的会展企业,并与企业就**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前景以及会展业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与探讨。
一、**地区会展业的基本情况
(一)**地区会展企业
**地区现有展览公司以及与展览业相关的企业200余家,其中能独立承办展会展览业务的企业有50家左右。如新疆国际博览中心、华凌集团博览中心、广汇美居物流园展览中心、赛博特汽车展览中心、环球会展中心、新疆商贸城、双安副食品城、新疆雅式展览公司等。
(二)展会业务
20xx年我市共举办各类展会30个,其中国际性展会3个、商业性展会20个、其他类展会7个。展位7225个,展览面积10.66万平方米,国内外参展商70981人,签约国内经贸总额555亿元,签约对外经济贸易总额22.34亿美元,展馆收入487.61万元。
20xx年共举办各类展会39个,同比增长30%,其中国际展6个,商业性展会27个,其他类展会6个。展位8150个,同比增长12.8%,展览面积45.34平方米,国内外参展商8万余人,签约国内经贸总额509.53亿元,签约对外经济贸易总额26.08亿美元,(内外经贸签约数只反映了7个大展会的签约数)。展馆收入343.62万元。
(三)展会及会展经济的特点
1、发展趋势良好。近几年会展经济以及会展业发展态势良好,无论是展会数量不是办会规模都比往年有较大增长,国内外经贸签约数量逐年增加,专业性展会产生的经济效益已占主导地位。这充分说明我市作为西部商贸物流中心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垒,发挥新疆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民族特色会展市场,为今后我市会展经济以及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品牌展会带动作用突出。乌洽会、丝绸之路服饰服装节、华凌建材博览会、赛博特汽车展、房交会等展会经过数届,获取了宝贵的经验,办会理念日趋成熟,逐渐形成品牌展会,成为我市展会的龙头,这些展会在商贸集散地举办,利用人流、物流、客流,集节庆会展、展销为一体,开创了新的展会形式,对拉动全市会展经济作用十分明显。
3、已经被国内外初步认可。**市重要的地理位置不可取代,作为新疆实施“东联西出”的通道和商品集散地,会展经济为有志于打开中国西部大市场的国内外企业及商客借展会探测西部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以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提供了便利。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这种理念商家们已付诸行动,加速了会展经济和会展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市会展基础设施薄弱。与关内的广州、上海、北京、大连、青岛等城市相比,展馆、展览中心差距很大。现我市有一定规模、设施配套较为完整、经济实用的展馆仅新疆国际博览中心一家,但根据现代展馆的要求,还需提升智能化、科技化水平。其他几个会展中心只限于会议和小型展览,不成气候,这对于培育我市品牌展会和今后发展国际会展,造成了局限。
(二)举办各类展览会的主体及人才素质局限。会展是商业行为,办展的主体应该是专业公司,但到目前为止,能在我区真正开展招展业务的公司数量有限。加之交通、治安、消防、对外宣传等问题不好协调。同时还缺乏一批熟悉会展业务的高素质人才,使我市会展业办会经验和会展理念都需要提高。
(三)政府部门的管理制约。多家展览公司都认为,承办专业展会,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复办理难度大,而且多头审批,尤其是办展的一些配套手续,必须层层过关,主管局审批、分局批、大队中队还备案,手续太复杂,而且耽误时间。
(四)多头办展,重复办展问题比较突出。同类展会太多,造成了规模小和资源浪费。如20xx年,美容化妆品类展览会就办了四期,展位总数393个,其中春季2期,秋季2期,平均每期展位不到100个。服装类展会仅新疆国际博览中心就举办了五次,除“丝绸之路服饰服装节”展位超过500个以外,其余展位均在100个左右。参展专业客商、展品质量数量都不理想,参会的专业商、批发商极少,光顾展览会的人流不足,导致展会效益差,吸引力下降。
(五)会展行业没有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具有行使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调研协调行业中的问题、管理服务于行业内企业,维护行业的合法权益的职能。随着政府管理方式的改变,行会作用将越来越突出,但至今首府的会展行业协会还未成立,这不利于协调今后全市的会展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同时不利于今后行业自律、展览业的规模运作
会展调研报告 篇4
重所周知,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通常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xx年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xx年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xx年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xx年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尤其是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xx年,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xx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场。xx年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xx年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xx年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域性会展主要城市之一。在区域性或地方培育起来的会展旅游方面,成功举办了(或连续举办)“安徽国际工业装备展览会”、“安徽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和“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等。
2、旅游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入境游客、国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三项主要指标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xx年分别突破10万人次、1000万人次和100亿元。xx年更是逆势飞扬,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340.8万人次,同比增长29.3%;入境旅游人数14.8万人次,同比增长31.8%;旅游外汇收入8229.2万美元,同比增长30.7%;旅游总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32.1%。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7.96%,迈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我市编制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召开旅游发展大会,确立建设“安徽旅游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目标,并把旅游产业纳入“1346”行动计划加以推进。
旅游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推广a级景区、星级酒店、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旅游标准,推动旅游产品和服务升级,在国家旅游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绿色饭店和乡村旅游等级评定标准。目前全市已经挂牌的星级饭店和具备星级接待标准的宾馆饭店104家,五星级标准10家,挂牌3家,古井酒店集团进入中国旅游饭店民族品牌20强行列;旅行社145家,安徽海外旅游总公司、安徽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安徽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安徽顺达旅行社跻身全国百强社。
3、旅游业与会展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伴随着会展经济发展,合肥旅游业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xx年合肥共举办会展122余场(次),参会客商达360万人,占来肥游客总数的37%多,也就是说每3个来肥游客中就有1个是会展客商。特别是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博会,大大提升了合肥旅游会展新形象,展示了合肥城市新面貌。而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也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外地客商产生较大吸引力。此外,旅游主体规模的扩大也使得会展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经济拉动效益明显,城市品牌稳步提升。合肥会展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提升了合肥城市知名度。从直接经济效益看,xx年,会展拉动第三产业收入增长约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26%。从间接效益看,会展旅游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合肥的住宿、餐饮等行业发展,更为我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合肥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从对城市品牌提升等无形效益上看,会展旅游业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在推动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中起着促进作用。
二、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旅游产品的硬件方面,合肥市缺乏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我市虽然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拥有李鸿章、刘铭传等历史文化名人,但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却缺少自然景观,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的条件都不充足。合肥要想提升在全国旅游城市中的地位,还必须发展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会展旅游是国民经济的“助推器”。据专家估计,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为其服务配套的服务业、通讯业等行业因此受益。因此,做大做强会展旅游业对我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市发展会展旅游业优势分析。
城市综合实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合肥在过去良好的基础上,建设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xx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64.84亿元,财政收入301.2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在极其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全市经济社会仍然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合肥市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力越来越强,为我市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市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合肥到南京、上海、武汉的高速铁路均已开通,京福等高速铁路也将从合肥通过,大大拉近了彼此之间的时空距离。再加上公路、港口、航空等重大项目建设,合肥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臻完善。通过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大建设”,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为各类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机遇。
同时,合肥市拥有较为雄厚的科技教育实力。省会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拥有全国闻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每千名职工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第二位,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为合肥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合肥这座科技名城作为依托,合肥可以承办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对于加强合肥市与国内外的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市乃至整个安徽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旅游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景点30家,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7处(包公园、徽园、野生动物园、三河古镇、安徽省博物馆、丰乐生态园、元一双凤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肥东县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群暨渡江战役纪念园、肥西县刘铭传故居刘老圩),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包河区大圩乡、长丰县丰乐生态园、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全省优秀旅游乡镇4处(上派镇、撮镇镇、三河镇、双墩镇)。近年来,我市坚持宣传部门、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密切配合、联合促销,积极开展“聚焦包公故里”媒体采访推介,组织旅游大篷车促销,举办中国(合肥)中东部旅游交易会、中国徽菜美食节、合肥市乡村旅游节和紫蓬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等系列节庆会展,塑造“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城市形象,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市场拓展成效明显,泰国、韩国等旅游包机,上海、太原等地旅游专列源源不断涌入合肥。同时,旅游合作与开放步伐明显加大。合、巢、六三市无缝对接,打造泛巢湖国家旅游区;与黄山、池州、铜陵、安庆、巢湖五市共筑合铜黄沿线大旅游;推进合淮旅游一体化,签署了《合淮旅游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内30多个城市签署旅游合作协议。整合资源,联合周边打造了“两山一湖、合肥绿色之旅”、“科教之城鱼米之乡—合巢芜之旅”,成为安徽省十佳旅游线路。
会展旅游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从政策层面积极扶持会展旅游业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去年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合肥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市政府出台了《合肥市加快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近几年,我市会展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推出并进一步完善。xx年成立了“合肥市会展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合肥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xx年5月出台了《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合肥会展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xx年,市会展办、商务局和财政局共同出台了《合肥市鼓励会展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市政府扶持会展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xx年,市政府又出台了《合肥市大型会展工作保障预案》,进一步加强对会展的服务保障工作。xx年,市政府调整了合肥市会展领导小组成员,由常务副市长张晓麟担任会展领导小组组长,并加强和充实了会展办的领导,完善并健全了会展办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能。xx年,为加强会展工作,促进会展发展,我市修订了《合肥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出台了《合肥市促进和鼓励会展业发展政策的实施细则》。
会展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由于绝大多数展会都是按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的,以往展会“撞车”、同一档期多次重复办展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会展办逐步加大了协调、引导力度,并通过会展行业协会来促进行业加强自律。现在,各专业会展企业及会展中心、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场地单位,依托各自特点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办会办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会展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2、我市发展会展旅游业劣势分析。
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合肥地处内陆,与旅游先进城市和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相比,不靠边、不靠海,既无名川大山,也缺少像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著名的旅游景点,知名度不高,加之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产业规模偏小等不利因素,旅游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历史文化遗址虽多但可供参观的成熟景点较少。目前我市旅游资源普遍体量偏小,多为历史遗产类,其中包公墓系迁葬类,李府属重建类,其它类型数量相对较少,在全国并不占有很大优势。
缺乏旅游特大项目支撑。一直以来,我市缺乏旅游特大项目支撑,存在着品牌效应较低,品牌支撑力不足的问题,缺少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现有产品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不足以吸引游客专门到合肥来旅游。由于前期未能抓住机遇,加之投入不足,我市曾经失去了建设像芜湖方特那样具有震撼力的现代化主题公园的机会,这是合肥旅游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缺憾。
会展业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国际性、全国性会展数量不足,具有特色的品牌展会不多,尚未形成象广州广交会、杭州西博会、厦门投洽会、深圳高交会那样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展会。与国内会展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国际性会展太少,围绕合肥及安徽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策划举办的区域性会展也较少。会展业市场主体培育滞后。我市目前从事会展的企业只有60多家,而会展经济发达的城市会展企业都在数百家,甚至上千家。会展企业不仅数量少,实力也比较弱,普遍存在规模小、资金少、观念落后,经验不足等问题,具有运作全国性、专业性展会能力的公司不多。与国内外著名的会展公司相比,在管理模式、公司结构、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随着我市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会展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精通展览设计、会展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会展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尚未形成,会展保障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程度低,综合服务水平不高。
会展业发展体制不顺。
1、会展办在协调工作方面:大型会展尤其是全国性展会涉及政府提供具体服务的部门多、时间紧、任务重,安全责任大,客观上需要会展办有很强的协调力度。
2、会展办公室只是临时性协调机构,但日常协助企业申办展会、组织协调各类大型会展活动的事务越来越多,现有会展办设置状况极不适应合肥会展经济工作的发展要求。
城市承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会展旅游业是一个与城市承载能力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对展馆、交通、宾馆、通信及配套设施等方面要求较高,我市在展馆、配套设施、保障能力等软硬件条件上与发达城市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的需要。一是展馆面积不足。除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为3.7万平方米外,其余3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均在8000平方米以下。二是配套设施不足。国际会展中心周边星级酒店、大型购物商场、高档次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仍显不够,为参会客商提供高标准的综合配套服务仍难保证,展馆仍处于单体经营状态。三是国际航班明显不足。由于自身条件等客观原因的局限,目前我市骆岗机场仅开通了合肥—首尔、合肥—香港两个国际航班。稀少的国际航班,是我市海外客源市场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型会展期间,道路通行不畅、公交运力不足、车辆停放难等矛盾也比较突出。
三、关于进一步促进合肥市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会展旅游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但是,合肥会展旅游总体看好,未来更好,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条件,抓住难得的机遇,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化挑战为机遇。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充实市会展办的工作力量
针对会展业和旅游业,合肥市会展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旅游局分别承担了管理责任,但均各司其职,未能充分结合。特别是会展业,我市还缺乏一定主导推动力量,尚未完善相应的立法、监督机构。若要将会展旅游作为一产业发展,我市还缺乏一个管理部门。据了解,目前全国有十几个省会城市设有独立的会展机构(有编制)。xx年我市组织开展过一次“会展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提出“完善领导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市会展办公室力量,将市会展办公室列为市政府直属单位,由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提升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能力。”从我市会展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充实政府会展办公室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如有编制问题限制,可采取从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添人不增编的方式解决,建议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
2、加快会展场馆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建设和改造会展场馆,以滨湖新区大型会展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切实解决制约我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打造“中国会展名城“奠定场馆基础。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餐饮、娱乐、商场等配套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我市会展的综合承载力。
进一步完善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强化激励机制,优化会展秩序,认真研究并解决会展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及时协调处理好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全国大型会展的资源很多掌握在北京一些部委和行业协会手里,在鼓励会展公司主动对上争取的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要主动参与帮助协调联系,以取得上级有关方面的支持,同时对一些影响大、吸引力强的展会,政府要在人力和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工作网络和联动机制,特别是加强政府各部门、各县区的联动机制,形成有序、规范、快捷的筹办和保障机制。
3、结合合肥市产业优势和科教优势,打造我市的会展品牌
在努力提升现有展览规模档次的同时,还要注意引进国际性、全国性会议及论坛的力度,在此基础上,对照展会项目目录,结合我省我市的产业优势,力争展览门类更多,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会展旅游城市都有自己的一两个占主导地位的会展品牌,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到几个影响大、效益高的重点市场上,如汉诺威的信息展和机床展,义乌的小商品博览会。建议根据目标市场需求分级定位,结合我市在产业、科教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重点打造几个会展旅游品牌,以此增强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xx年和xx年我市分别评出了诸如“家电博览会”、“苗木花卉交易会”、“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等一批品牌展会,下一步应有重点地支持和提升这批品牌展会上规模、上档次,争取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主导品牌。
4、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集聚会展经济人才
会展专业企业和人才的匮乏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会展旅游业务发展的重要瓶颈。比如上海就已遇到了“软件跛足”的尴尬,但其迅速反应,将“10100工程”(三年内培养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公司,培养100名会展专业人才)提上议事日程,目的都是为了建起一个会展专业人才的“储备库”。在会展企业方面,合肥多数从业者都是半路出家的,虽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专业底子薄,对国际展会运作模式了解不够。要着力引进一批在全国有影响、有实力的会展公司,培育一批在我市有基础的会展龙头企业,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和推动作用,鼓励会展龙头企业多办展、办大展,多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协会参与会展的组织和策划,使我市的会展业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进一步完善会展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机制,造就高素质的会展人才队伍。建议向全国公开招聘一批具有专业办展经验、有较强组织策划能力的经理人才,鼓励会展企事业单位引进和培养人才。
5、以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修编旅游总体规划
围绕“141”发展战略,适应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形势,重新编制《合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合肥市旅游项目建设规划》,构建面向20__年的合肥旅游高标准、高水平发展蓝图。建议市政府面向全国旅游规划编制单位公开招标,组织入围单位进行旅游资源调查,编制旅游概念性规划,评选产生中标单位,整合方案,形成比较科学、完善的旅游总体规划。通过规划编制,准确判断旅游发展大趋势,摆脱面临的产品老化、市场固化、周边竞争白热化“三化”困境,努力解决产品更新升级、创新市场营销手段、实现市场的突破问题。
6、建议组建合肥市旅游集团,提升我市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建议由市旅游局牵头,联合合肥的4a景区、部分宾馆、旅游车队,几家较大的旅行社和涉旅企业,组建合肥市旅游集团,对合肥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做强做大合肥旅游业。旅游集团成立后,市旅游局代表市政府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市旅游集团则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同时,深化国有旅游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1-2个年收入超10亿元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旅游集团。拓宽旅游融资渠道,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民营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旅游行业,开办旅游项目,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稳定、持续的投入支撑体系。
7、加快旅游大项目的建设,抓好旅游产品的开发
实施“太阳工程”,以引进特大旅游项目为突破口,提升合肥的旅游形象。围绕滨湖新区、经开区等重点区域,围绕国家鼓励的和我们需要的,策划一至二个超20亿元的休闲娱乐或主题公园项目,专人负责,对外招商,力争年内有实质进展。推进《合肥市加快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28个重大项目的建设,继续加快现有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推动紫蓬山森林公园、大圩都市农业公园和岱山湖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四顶山风景区项目要加快工作力度;瑶岗渡江战役纪念馆要精心策划好运作方式,更多体现旅游内涵;推动丰乐生态园、肥西老母鸡生态园二期工程建设,打造一批高星级农家乐。建议在中博会晚会“江淮和畅”的基础上,打造一台具有“徽风皖韵”特色的大型舞台演出,定期上演类似于“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一类的大型实景演出节目,以宣传合肥,量身打造合肥的旅游品牌。
8、顺应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趋势,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推动区域旅游合作。一是加强融入长三角。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通过国家评审的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长三角城市的无缝对接;加快推动合肥旅游集散中心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互联互通,争取纳入新华东旅游线,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的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二是推动与中部、南部城市协作。抓住合武高铁营运的机遇,推动与武汉等中部城市的深度合作。积极主办“中国南方旅游城市协作体第十一届年会”,推动与南方10多个城市旅游一体化建设。三是立足省会经济圈,加强全省旅游合作。紧紧围绕省会经济圈建设,充分发挥合肥“依山傍水”,周边温泉、湖泊、森林、山岗等度假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开展环巢湖区域旅游合作,加强与合巢六旅游合作;贯彻合淮同城化战略,推动合淮旅游一体化。建议市政府协调合六巢淮四市电话区号统一工作,推动战略合作。
9、关于几个具体问题的建议
1、作为合肥新十景之一的墨荷园即将对外开放,目前该景点还存在用电难问题,建议尽快协调解决;
2、建议对外地旅游车进入合肥市区的通行证办理手续进行优化;
3、李鸿章故居停车难问题建议抓紧解决;
4、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和推动我市部分高校向社会与游人开放工作。
会展调研报告 篇5
__区拥有国展中心、国贸中心、农展馆三个大型会展中心。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__区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同时也对税收征管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__区会展业的基本情况及税收变化趋势
近几年,__区会展经济呈加快发展态势,国展、国贸、农展馆举办展览的个数和规模呈逐年递增。三大会展中心20__年共举办展会165次,参观人数达350万人次,取得各项营业收入1.55亿元;20__年共举办展会226次,参观人数达464万人次,取得各项收入2.42亿元;20__年共举办展会217次,参观人数达481万人次,取得各项收入2.31亿元;20__年共举办展会234次,参观人数达502万人次,取得各项收入2.81亿元。
20__年~20__年,三个展馆缴纳各项税收共计2.4亿元。从近几年__区各大型会展中心的税收完成情况来看,20__年完成税收3549万元,20__年完成税收6050万元,20__年完成税收7209万元,20__年完成税收7587万元。4年来税款逐年递增,平均增幅达30,20__年比20__年实现税款翻了一番。20__年在国展中心举办的第九届北京国际汽车展,共有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参展商参展,取得的展位及门票收入共计1.5亿元,上缴税利近3000万元。
二、目前会展业存在的征管问题
1.会展经济缺乏法律保障,市场较为混乱。目前北京市缺乏有关会展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对会展主体的基本规范。出现多头批展,重复办展的现象,没有有效的协调和数量控制,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仅在__区内注册的大大小小会展中心就达130余家,每年举办各种展览会数百个,给日常的税源管理和税源监控带来困难。
2.纳税主体不稳定,管理难度较大。展销会组织部门较复杂,参展商较多,纳税主体不稳定,组织展销会的既有展馆、中介、商家,也有政府部门。一些主办单位、展馆、参展商常为逃避纳税义务相互推诿,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困难。而且,目前尚没有法规政策对此作出明确的界定。
3.部分承办单位和参展商纳税意识淡薄,税务部门对展销会的税收征管力度不大。许多展销会为引来参展商,都自行规定了税费优惠项目。一些展商为了少缴税或不缴税,采取多种方式偷税,造成税款流失。其涉税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种:一是组展方出售展位时,没有按规定开具发票和申报缴税;二是在会展现场签订的购销合同没有按规定及时计缴印花税;三是参展人员补助费连同展销会摊位费一并作为交易会费用支出,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四是展会现场发放的赠品实物未按规定缴税;五是擅自压低外出经营活动管理证明单上的金额。此外,由于会展展商多、展期短、临时性强、税源不稳定等客观原因,造成税款征收难度较大,加之主办单位很少与税务部门沟通,又不会主动通报年度参展计划,致使不少税务部门甚至连辖区内到底举办过多少个展销会都不甚了解,更谈不上征税了。
4.存在着重复征税、税负不公平等现象。一是部分展会的组展方要按展位费缴纳5的营业税,而展馆要按承办单位支付的场租缴纳5的营业税,有重复征税的现象。二是建筑业相关室内装修行业营业税税率为3,而为展览进行布置、搭建工作的行业的营业税税率为5,同是装修行业税率却不同。
三、规范完善会展业税收征管的建议
1.尽快制定会展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统一归口管理。行业法规是约束业内主体经济行为的基本规范。制定和出台北京市会展业地方管理条例,来尽快促成行政审批制向登记制和备案制转变。同时,通过抬高市场门槛、加强年审和统计评估等有效措施,强化办展组织资质审批及动态跟踪管理,实施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会展主体的整体素质。搞好规划,统一的归口管理,确定日常监管部门,定期与税务机关进行数据交换,为税务部门日常的税源管理、税源监控带来可靠的数据支持。
2.理顺征纳关系,明确责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理顺征纳关系,明确纳税主体。
3.强化税收征管力度。在理顺征纳关系明确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辅导,使企业在参展前了解相关的税收政策。
4.加强政府部门间的联系,实现精细化管理。如制定定期交流机制,地税部门与工商、国税、文化等部门共同携手,定期进行数据交换,互通信息,相互补充,实现信息共享。
会展调研报告 篇6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行业分析报告题 目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姓 名
李韵静 070364226 学 号
系 别
07 级经济系 专业班级
国际贸易(2) 国际贸易( )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10 3.
20xx-20xx 年中国珠三角地区会展业运行局势分析 ...............................................................
11 3.1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分析 ......................................................................................
11 3.1.1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合作趋势增强 ............................................................................
11 3.1.2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建议 ...................................................................................
11 3.1.3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前景分析 ............................................................................
11 3.2 广州会展业 .....................................................................................................................
12 3.2.1 广州会展展馆概况 ......................................................................................................
12 3.2.2 广州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
12 3.2.3 20xx 年广州会展业竞争加剧 ......................................................................................
12 4.20xx-20xx 年中国会展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
12 4.1 20xx-20xx 年中国会展业存在问题分析.........................................................................
12 4.1.1 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12 4.1.2 我国会展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4.1.3 我国入世后展览业的发展 ..............................................................................................
14 4.2 20xx-20xx 年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前景预测 .....................................................................
15 4.2.1 未来我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 .......................................................................................
15 4.2.2 网上会展成未来发展趋势 ...........................................................................................
15 5.总结 ………………………………………………………………………………………………...162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中文摘要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信息、资源、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 动、优化配制,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中国经济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强大 辐射功能,将使中国成为吸引跨国会展集团投资的理想热点。外国资本的进入可以 为我们带来国外成熟的办展理念、 丰富办展经验、 先进的办展技术和知名会展品牌, 推动我国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和集团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这将使我们获得一次 利用外国资本品牌项目管理技术追赶会展发达国家的历史机遇,中国可以成为东亚 的世界性的会展大国和会展强国。
会展经济对于城市经济建设产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为城市带来直接 经济效益,因为它的低成本、高收入、高赢利等优势,其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和产 业聚集效应。不仅带动旅游、商业、物流、通讯、餐饮、住宿等多方受益的产业, 而且能够进一步发展成为带动区域产业聚集的摱?σ?鏀,提升区域产业的品牌价 值;另外,会展是集商务活动、信息交流、观光游览、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服 务产业,它提供了新思想、新观念相互碰撞、研讨和交流的平台,而举办会展所需 要的策划、设计、建造、服务人员,直至接待大量国内外客商所需要的酒店、交通、 翻译等职务,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等等。关键字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会展,经济效益,就业机会3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1.
会展行业概述1.1 会展业相关介绍1.1.1 会展业的定义 会展业(或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够带来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业产业链长、产业关 联度大,它不仅可以拉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乃至社会发 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转型的重要时期,加 快发展会展业,对于促进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 方式转变,提高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会展业蓬勃发展,国际会展中心正向亚洲乃至中国大陆转移,为我国会展 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1.2 现代会展业的特征 电子资讯和网络技术的发达,加上互联网、视频音频信息及跨媒体的传播和制 作越来越迈进专业逼真的水平,日新月异的科技已经使大部分的工商业产品和服务 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电子、网络、印刷品、移动媒体传达到商家的目标客户手 里,无须等待各种形式的大型展览会,包括四年一度的Drupa 和 China Print。尤 其是当今人类生活变得日益繁忙和紧张,大家的时间观念已经改变 —— 非迫不得 已也不愿意纯粹为了参观展览会而劳师动众花费自己或员工的时间在展馆徘徊,更 不用说对于那些需要舟车劳顿涉及外地差旅的印企决策人。
1.1.3 会展业的品牌价值 会展场馆经营的先决条件,首先是必须依托自身品牌卓著、资源丰厚、资产优 良等方面的优势,确定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找准市场切入点,实施正确经营定位, 果断把握市场机遇,乘势而上,才能尽快打开经营局面,迅速抢占市场制高点,使 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会展业的品牌价值主要体现在四大优势。
一)区位优势。在选择建馆地段的时候,需注意两点因素。仅依靠大型的新建 场馆,就只能满足大型展会的要求,而制约了展会多样化的特性,容易产生展览数 量少、效果不佳、难以吸聚人气,对经济发展拉动力不强的弊端;但如果只限于城 市中心区的展馆,又会因展馆面积不够,而无法承接和举办大型全国性巡展、国际 性名展,从而制约了当地会展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对外沟通交流及招商引资的力度,4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制约了城市品牌与知名度的快速提升。因此要看清地段的优势,采取相应的宣传策 略,吸引目标客户。
二)品牌优势。在中国,各地区的都拥有一两个知名的展馆。打响展馆知名度的 其中之一的方法是举办全国性大型展览,以及它之前的发展历史。例如,广州的琶 洲会馆,其实的继承了锦汉会馆的衣钵。以琶洲会馆为主题的发展战略,实施“多办 展、办大展、办名展、创品牌”的经营策略。先后举办了多届的广交会,汽车展,工 业展,中小型企业展等多个大型展览。以此,打响了琶洲会馆的名号,创造了具有 价值的品牌优势,也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参展。
三)多样化运作优势。从国内展馆经营的模式上来看,主要有国建国营(广州琶 洲展馆)、国建民营(宁波会展中心曾经)、民建民营(成都会展中心)、合资建 管(上海新博览中心)、国建外管(郑州会展中心)等几种形式。从合作管理模式 上来看主要有聘用顾问公司,提供经管意见;聘用专业管理公司经管;与外来管理 公司合资合作经管等几种。
四)地域竞争的优势。
展馆数量的增多,必定形成展馆见相互竞争格局。新展馆的启用,必定会与原有 展馆形成竞争,包括价格、服务等方面。好的地域取决于是否该地域交通便利,城 市中心区的黄金地段,商业繁华,人流聚集,周边配套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等。当 展馆拥有此地域优势时,就使得展馆的得天独厚,可以说是具有了无可比拟、无可 替代的商业价值和发展空间。
上述四种优势得以集中在一个展馆体现, 国内尚不多见。
每个展馆都具备各自的 优势资源,展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品牌效应巨大,资产丰厚,就看如何去充分发挥、 挖掘它应有的潜在价值和效益潜力。市场永远是正确的。只要找准了自身经营发展 的方向,把握住主业和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就可以把企业做大做强。
1.2 我国会展行业发展前景的利好因素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会展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体制基础是市场经济,世界上会展业发达的国家,无 一例外的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将为我国会展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更加有利 的体制环境和体制保障。
二)经济全球化日趋发展,中国进入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 的历史阶段。
世界展览业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都是经济高度对外开放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开 放性和国际化是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开展中5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将带动会展业务大幅增加。
三)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高速和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和市场两大因素。我国的机床展、电信展、纺织机械 展、印刷展、冶金展、汽车展等一批专业性会展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并且跻 身于世界同行业发展的先进行列,依靠的都是我国相关制造业整体提高这一产业背 景优势。中国经济持续十多年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科技和生产水平大幅 度提高,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强有力的产业背景支持。我国现代制 造业迅猛发展和作为全球生产制造中心地位的形成将使更多行业、更多领域的专业 会展迅速成长起来。
四)国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巨大需求。
市场营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会展活动在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国外市 场和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中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企业更加重视 参加会展,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五)各级政府对发展会展业的重视和支持。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蓬勃发展,会展活动在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扩大城市就业, 提高城市知名度,推动内外贸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 度重视。全国许多城市已将会展业作为地方“以展促贸,以展引资,以展会友,以展 兴市,以展扬名”的支柱性产业来发展。2. 20xx-20xx 年会展业运行状况分析 .2.1 20xx-20xx 年世界会展业运行状况探析2.1.1 国际会展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场所固定化。各地都有大小不等的会展中心,会展活动都集中在会展中心 举办。
二)人员职业化。伴随着会展业的发展,欧洲涌现出大量的以会展组织与服务 为职业的专业机构及会展活动家。
三)主体企业化。组织和参与单位的主体是企业,行政部门与行业协会逐步淡 出。
四)内容专业化。欧洲举办的综合性博览会不少,但为数更多的是以一种技术、 一种商品为主题的专业性会展活动。专业化成为会展活动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展会6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增强吸引力,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效果,从而为广大会展 商和参展商所欢迎。
五)运行市场化。会展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成为市场行为。欧洲各博览、展 览会,甚至一些专业会议,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面向市场、利用市场、服务市场、 开拓市场,运用市场机制,实行公司运作,从而使会展业充满活力,长盛不衰,生 机勃勃。
六)发展产业化。会展以当地产业为依托,推出既富于当地特色又为世界所接 受的会展活动。会展业成为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对外交流的窗口。会展 业沿着产业化的道路发展,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会展经济。
七)范围国际化。国际化是会展业成熟与完善的显著标志。国际化也是会展辐 射区域的最大化,意味着影响力已超越一地、一国。欧洲各地的许多会展中心和会 展活动都着眼于国际化,起点高、影响范围大。
2.1.2 世界展览会的发展趋势 一)展览项目在全世界的流动取决与宏观方面的新的市场基本条件和微观方面 的展览公司内部实力。新的市场如果具备了经济、科技、政治、税收、法律、人口、 文化、资源等方面的良好条件,就可以吸引新的展览会项目到此落户。对于展览公 司而言,应对自己的人力资源、分销渠道、推广手段、竞争对手、顾客群体、合作 伙伴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二)展览会项目的发展将继续沿着“水平”和“垂直”的两个方向发展。所谓“水平” 方向, 就是有些展览会呈现“专业综合”的方式, 譬如汉诺威工业展览会。
所谓“垂直” 方向,就是有些展览会开始细化分类,譬如某种专业软件的展览会。但从两者比较 来看,似乎“水平”方向的、“专业综合”的方式的发展趋势更强烈一些。
三)作为世界展览业的“繁荣”地区,有欧洲、美国、中国、印度)的发展趋势。
各地区的都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可说是势头强劲,商机多,且各地政府的大力支 持,形成了各地区百花争鸣的局势。
四)挑战增加,竞争加剧。挑战来自“安全”(恐怖威胁)、“健康”(“非典”、“禽 流感”)、“经济”(金融危机、地区保护)等方面。而且,举办展览会的费用升高、 销价压低、利润下降也是普遍存在的。五)网络的影响日渐扩大。尽管比尔·盖茨说过:“面对面的交流总是优与电脑”。可是, 传统的文化还是注重于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2.1.3 世界会展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一)管理机构归一化7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作为国家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会展经济受到了各国政 府的高度重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设有单一的国家级的展览管理机构或展览专业 协会。
展览管理机构或展览专业协会的职责可能会有差异, 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唯一性、全国性和权威性。
二)人才培训正规化 会展业是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目前国际会展业的招待和接待服务工 作越来越专业化,专业化的分工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需要良 好的培养训练机制。欧洲国家在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开设了会展专业课程。随着会 展业的发展,欧洲已出现诸如英国伯利兹大学旅游接待业管理学院等以培养会展业 人才为目标的名牌学院。
三)举办机构专业化 五六十年代,许多专业的展览和会议都是由行业协会主办的。随着展会之间竞 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行业协会把隶属自己的展会全部或部分交给专业展览公司 去运作与经营。如闻名法国的法国男装展(SBHM)原属于法国男装行业协会拥有, 由于经营不善出现巨额赤字,最近已将其全部股份卖给了一家专业展览公司。
四)会展公司集团化 会展业的激烈竞争体现为会展公司在资金、人力资源、国际网络等方面全方位 竞争。大型会展公司凭借自身优势,通过兼并收购中小企业整合会展业,会展公司 呈规模化、集团化趋势。例如,庞大的法国会展市场主要由爱博、博闻、巴黎展览 委员会、励展四大集团控制。
五)会展经营品牌化 一个著名品牌能救活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化的展览会则是一个会展公司赖以生 存和发展的根本,几乎所有的会展公司都已认识到创造品牌化展览会的重要性和迫 切性。一个展会必须创出品牌,一届一届办下去才可能盈利。因此,成功的展会需 要有鲜明的特点和长远的规划。
六)会展运作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各举办机 构已不再满足吸引本地区、本国的参与者,而是力争提高会展的国际参与程度,提 高会展的全球影响力。例如,德国举办的各种展览会中,参展的外国厂商及参观的 外国观众数量众多,所占比例高得惊人。8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2.2 20xx-20xx 年中国会展行业整体运行状况探析 2.2.1 20xx-20xx 年中国会展业运行概括 我国会展业从区域上,可以划分为北京、华东、中部、西部、华南、东北六大 中心。
首先,北京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会展中心城市之一,具有一定规模的会展场馆有 12座,会展设施总量居全国第四位。会展场馆以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国际展 览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展览馆等为代表。
而华东地区以上海、杭州、青岛为中心向外发展。上海是我国每年举办会展数量 最多的城市。
自20xx年1月以来, 在上海举行的大型国际会展数量以每年20%以上的 速度递增。
华南地区是以广东为中心。
广东是我国另一个重要的会展中心。
中国出口商品交 易会琶州展馆是高科技、智能化、生态化完美结合的现代化建筑。
广交会是行业内较为著名的展览。
广交会又称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创办于1957 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今已举办了105届,具有四十余年历史,是中 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 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接着是以长春、大连为中心进行向外发展的东北地区。长春市将会展业作为新的 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扶植,会展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汽博会、农博会、电影节、教育 展、雕塑展、冰雪旅游节等大型会展活动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带动了相关产业 的发展。
西部地区的会展应以成都、重庆为中心。重庆展览中心展场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历 届中国重庆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重庆房地产展示交易 会等全国性、 区域性和行业性的会展200余个。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拥有中国西南地区 最大的展览中心、会议中心、购物中心、娱乐中心、美食中心,知名度很高的成都 现代艺术馆和金色歌剧院。
最后是中部地区, 主要地区有武汉和合肥。
武汉会展中心可设置2800个标准展位, 居全国会展场馆之首。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占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能够满足大型 国际性会议、展览会、展销会的基本要求。
2.2.2 中国会展业管理模式 我国会展业的管理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个行业设置协会进行管理。
以上海为例。以上海为代表的会展城市,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于20xx年4月成9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立,由本市从事会议、展览及相关业务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跨部门、跨所有制、 非营利性的行业性社会团体法人,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新型行业协会。
二)会展管理机构实行独立运行机制。
会展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有,贯彻执行上级有关会展业的方针政策,研究会展 业发展的行业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会展业的行业管理工作和指导,协 调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的会展工作。此外,南京、长春、长沙、成都、厦门 等城市也都设立了不同类型的会展管理机构。2.2.3 国内会展业发展的特点 一) 展馆的建设规模迅速扩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 全国现有大中型会展场馆150 多个, 会展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 已经超过了号称“世界会展之国”德国的展馆面积, 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
二)会展活动频繁,种类多。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简直可以用飞速来形容,1997 年,中国内地全年举办的各类展览会数量第一次达到1000个,短短20xx年,这一数字 在20xx年跃升至3800个。中国的展览馆的数量和规模都堪称名列世界前茅。
三)会展形式多种多样。经过多年发展,有些展馆随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 化水平的提高而成为著名会展,且已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较大影响 力的会展知名品牌,诸如广交会、高交会、上交会等综合展。专业化会展比重增加, 如北京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等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珠 海国际航空展成为亚洲第二大航展, 而号称“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早已享誉全球。
四)组织举办展会的机构具有元化。目前主要有五大主体,分别是政府机构, 行业协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五)展览地点集中性强。现在的开展地点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广州、大连、 深圳、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举办会展最多的省市首推北 京,上海紧跟其后,广东最为活跃。从会展收入看,广东、北京和上海占据了垄断 地位,占全国会展收入的近90%。同时,逐步形成新兴的会展业市场和一些具有一 定实力的会展集团公司。
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当前一些展会上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纠纷与 投诉不断出现,严重破坏了展览会的正常交易秩序和健康发展。20xx年3月1日商务 部、 工商总局、 国家版权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了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
第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大会主题之一,并且对于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能提供产品专利证书及相关权利证明的产品, 向其颁发“自主知10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识产权产品”标志证书, 并授予牌匾。
这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我国会展业发展的趋 势和必然要求。3.3.120xx-20xx 年中国珠三角地区会展业运行局势分析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分析3.1.1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合作趋势增强 泛珠三角会展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五彩纷呈,亮点突出”。随着20xx年泛 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加速,区域内会展合作的趋势明显增强。
一是各类经贸洽谈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代表是每年一届的“泛珠三角经贸 合作洽谈会”。
同样以泛珠三角为题材的专业展会也成为一大热门。
去年12月在广 州举办的泛珠三角房地产业交流促进博览会,以及一年多来的各种泛珠题材的展会 凸现了区域合作的特色。
二是在一些大型的经贸活动中相互支持。
例如在广西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 我省积极配合,广东的参展企业在全国各省区中是最多的。
三是泛珠三角展览界内部的合作已成为热门话题。20xx年8月6日,在广 州举办了“泛珠三角会展产业发展论坛”。由9+2贸促机构组成的合作机制也已经 将区域内会展业合作纳入议事日程。
3.1.2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建议 在当前红红火火的泛珠三角会展业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出现的问题, 提出一些发展建议。首先是内地9省区会展业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不高,政府主导 的色彩太浓,一次需发展多元化的主导体制。然后是展览业内的合作与交流缺乏制 度管道,我们应该参考其他地区的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展馆管理机制,根除管理 渠道不畅通的局面。最后,各地会展业的发展不平衡。根据一些省区会展业的发展 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会展规模小的问题,应该设立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城市间协 调发展,完善布局。
3.1.3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前景分析 会展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赖于城市的发展水平。目前在泛珠三角 区域已经形成了以香港和广州为中心,包括成都、深圳、厦门、南宁、东莞、昆明 等一批国内重要的会展城市。使得泛珠三角的展览业已经初步具备了立足本地区、 带动泛珠三角、辐射东南亚、影响全世界的发展潜力。在可见的将来,随着泛珠三 角区域内经济整合的势头加快、制造业以及服务业水平的提升,国际影响的增强,11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凸现,会展产业还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3.2 广州会展业3.2.1 广州会展展馆概况 广州会展展馆概况 目前,就广州目前的展馆形势,锦汉、东宝、广东国贸的展馆面积都在2万平方 米左右,而广交会展馆和琶洲新展馆又都是十多万平方米的大面积。
3.2.2 广州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广州市现在处在稳速发展时期,各个行业都在百家争鸣,其中会展业更是大放 异彩。由于广州展馆长期以来都举行具有一定影响力及规模的展览,所以其长期积 累的名气是最有利的优势。其次就是地域优势。由于处于沿海地区,且靠近香港, 多数外商乐于选择来广州参展。而且协同香港的展馆的影响力,更是能形成两翼齐 飞的优势。
3.2.3 20xx 年广州会展业竞争加剧 去年底,广州国际会展中心落成。虽然到目前为止,该展馆的经营权尚未确定, 但今年仍有一些大型会展活动在此举行。
7月份, 由广州市政府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广 州博览会将移师于此;11月,能与北京、上海抗衡的大型国际车展广州国际汽车展 也落户于此。
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 打破了广州一馆独大的局面, 的确给广交会展馆带来了压力。
原来在展馆宣传方面一直很低调的广交会展馆,现在也开始重视起宣传。不过,凭 借多年举办号称“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的经验与实力,目前,她依然是华南地区举 办展览数量最多、展览规模最大、展览层次最高的展览馆。今年,广州地区绝大部 分的展览,特别是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览,仍然大多选择在广交会展馆举办。其 次,“大型品牌展”成为广交会展馆的主打,紧邻它的锦汉展览中心、东宝展览中心 以及广东国际贸易大厦展馆则将“中小型展”作为自己的定位,与广交会展馆错开定 位,互为补充,相得益彰。4.20xx-20xx 年中国会展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4.1 20xx-20xx 年中国会展业存在问题分析4.1.1 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海外投资。一方面,危机发生后,海外资本市场出现暴跌,对我国较多海12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外投资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会展的投资,而且其影响力不可 忽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使得股市价格大幅降低,这为我国展馆也创造一系列海外 世界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潜在机会。
二)进出口贸易量的减少。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 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的目标地也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发达国际会因为此次 的危机而减少在展馆的投机。
又由于贸易的顺差, 外汇收入等问题使得贸易量下降, 这样就会使得展馆缩小筹展规模,趋向发展小型展览,发展新的展览形式。
三)旅游业的潜在影响。受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影响,海外入境的人数可 能会明显减少,这对涉外旅游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会影响到参展的人数,切实影 响到展览业的紧急效益。
四)经济地位。会展业能产生一种引导作用,是经济发展指向标,所以说起具 有现实我国经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作用。
4.1.2 我国会展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会展市场秩序混乱, 鱼龙混杂, 会展过多过滥,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会展“泡 沫”现象。一些城市日日有展,甚至“一日多展”。
二)展览场所重复建设,功能单一,地区发展不平衡。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展馆, 但大多面积小、功能单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低,不具有竞争力,更不具有接办 国际名展的能力。多数展馆只能承办一些低档次的展览,缺乏统一布局,一味地为 了获得短期利益,使展览活动过多过滥,导致参展物品数量少、档次低,降低了对 商家的吸引力,同时也降低了办展质量,影响了城市声誉和企业效益。
三)多数展会缺乏明确定位,组织管理模式落后。同国际知名展览相比,我国 展览缺乏明确定位,让参展厂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有的展会则什么档次与 质量的产品都一拥而上。有些展会甚至成为处理滞销商品的场所。
四)会展业还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为展览提供配套服务的技术、信 息等相对滞后,制约了展览规模经济的发挥。同一批人员既是展览组织者,又是展 览管理者,也是展览项目的实施者,从展品征集到展品运输、展品布置直至为参展 者提供吃住行服务等均由同一批人承担,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化分工带来的 高效率的发挥。
五)会展主办主体复杂,缺乏资质条件的约束,展览业务人员的素质偏低,专 业会展人才十分缺乏。会展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也成为制约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3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广州主营会展业务的企业近四百家,约需专业人才近八千多人,存在巨大的人才缺 口,武汉会展业专业人员不足 300 人,缺口高达 70%。
4.1.3 我国入世后展览业的发展 我国入世 入世后展览业的发展 一)入世带动中国展览业更快发展 展览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和产业两大因素。中国是世界最大、最具潜力的消费 市场。
展览是促进市场开发、内外贸易发展的一种最有效手段。国内、国际两个庞 大的市场和中外企业对展览的需求,以及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辐射力,决定中国 展览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二)入世加剧中国展览业竞争 入世后,中外展览组织者之间的竞争,国内各展览组织者之间的竞争,展览场 馆相互之间的竞争,中国各展览城市之间的竞争以及中国展览会与周边国家及世界 其他国家相同展览会之间的竞争会愈演愈烈。如果我们在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提高 组织服务水平方面下大功夫,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外国展览公司的进入。当然,我们 要看到我们的不足,要看到外国展览公司的长处,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入世推进中国展览业的整合 目前中国展览业有“三多”:展览数量多、主办单位多、行业重复办展多。这“三 多”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一个“乱”字。
随着展览市场秩序的逐步规范、 竞争的加剧, 中国展览会的数量会逐步减少,但展览会规模会越来越大。
四)入世促进我国展馆设施水平更快提高 对我国展览业来说,展览馆就像火车头,是展览业发展的基础,场馆的条件对 展览业发展影响很大。随着展览业的进一步发展,北京、广州、上海、天津、深圳、 宁波等地今后几年还将陆续建成规模在10万~20万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会展中心, 一些省会城市也将建成一批中型会展中心,这将从展览硬件设施上大大提高我国展 览业的水平,为举办大型展览会创造了条件。
步减少 五)入世加速我国展览市场中外价格并轨 “对中外展商收费标准应统一,展览场馆对国际、国内展台场地租金应统一,展 台搭建费、水电费、管理费应统一,中外展商应一视同仁”,这是外国展览组织者和 外国参展商的强烈要求和呼声。他们的要求是合理的,但是我国展览市场的现实决 定了不可能在入世后马上价格并轨,这也需要时间、需要条件、需要市场本身的发 展。
五、入世将促使政府办展活动逐14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4.220xx-20xx 年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前景预测4.2.1 未来我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 . 未来我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 一)全球化趋势 。加入WTO后,国内各个行业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就是全球化, 会展业也不例外。与其它行业相比,中国会展业是一个壁垒相对较少的行业。入世 能给国内会展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办展技术,尤其是在会展业的配套服务部门 怎样分工协作、 会展业与旅游业如何实现有效对接等问题上可以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这势必会提高国内会展管理部门的调控水平。
二)信息化趋势 。信息化既是中国会展业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也 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里的“信息化”有两层涵义,一是要尽可能地掌握国际 会展业最前沿的东西,包括行业最新动态、理论研究成果、展会信息或专业设备等; 二是在会展业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以提高行业管理和活动组织的效率。
三)集团化趋势 。集团化是国内各个产业部门急需解决的共同问题,它是伴随 市场竞争而产生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中国推进会展业集团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 会展企业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全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会展企业的集团 化不是企业和企业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个行业在资产、人才、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 融合与质的提升。
四)品牌化趋势 。品牌是会展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中国会展业在21世纪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关键。综观世界上所有会展业发达国家,几乎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展会和 会展名城。同时,国内已初步涌现出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会展企业或展会,如北京 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大连星海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汽车展、深 圳高交会等,这些品牌企业或展会为我国其它城市发展会展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五)专业化趋势 。“只有实现专业化才能突出个性,才能扩大规模,才能形成品 牌”已成为国内会展界的共识。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 我国会展业追求的都是综合 化,强调小而全,并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层次、更多类型的参展商,结果造成展览会 特色不鲜明、规模普遍小、吸引力不强。而且,主要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国的国际 知名展会才比较缺乏。
4.2.2 网上会展成未来发展趋势 网上会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不仅使客户双方建立起一对一、一对多和 多对多的垂直接触,而且还可以长时间为双方建立往来服务,以利双方更快捷、更 深刻、更细致地增进了解,提高贸易效率,增加贸易机会。网上会展除提供传统实 物展会所具备的服务外,还提供"智能化"增值服务:利用网络系统和电子技术,对 展览的流程管理和资源管理实现程式化、电子化、智能化、规范化、自动化。展前、15 中国会展行业分析报告展中、展后的全过程管理,以互联网为基础,集成在一套互动性极强,与传统展会 流程完全匹配的系统和平台上运作,完全符合国际展览协会制订的标准,彻底改变 传统的人工管理流程,形成低筹展参展成本的特质,实现经济有效、自由方便、快 速准确,从而建立其信心保障体系。
综上所诉,网上会展必然成为未来会展业发展趋势。
5.总结 总结 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政府始终是展会的推动者。计划经济时 代举办的行业商品订货会,是由商业部、纺织部、机械部等政府部门支撑的。广交 会诞生于计划经济体系建立的初期,背景是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贸易封锁,中国 需要建立一个窗口同有贸易联系的国家进行出口贸易,换取外汇,其政治导向要比 行业的商品订货会更明显,政府的主导和大力支持是广交会成功的一个必要和重要 的条件。改革开放30年后,政府在广交会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并未减弱,广交会继续 承担着中国出口贸易晴雨表的作用。对会展业刚刚起步的威海而言,政府不仅要扶 上马送一程,而且始终要坚持主导、扶持原则,培植一个产业不是一蹴而就的,绝 不可形而上学地片面强调市场经济和市场运作,让一个刚刚学习爬行的“新生儿”跑 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