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调研报告 篇1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全面实施大开放大开发战略,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举全市之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已逐步形成全民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招商引资在弥补经济建设资金不足、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扩大劳务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市作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进一步为招商引资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全面推进招商引资规模扩张和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关注的焦点。
一、安康市招商引资的现状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为市域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本世纪以后特别是XX年《中共安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招商引资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招商引资由过去的缓慢发展逐渐进入规模快速扩张、质量大幅提高的新阶段,招商引资已逐步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1、规模逐年扩大,质量逐年提高。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奋发图强,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吸引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搭建了发展平台。今年,我市在第十三届西洽会上签约项目共89个,总投资127.78亿元,引进资金127.57亿元。其中,合同项目81个,比上届增加14个;总投资98.9亿元,比上届增加52.9亿元,增长132.3%;签订协议项目8个,总投资28,88亿元;签订利用外资项目2个,总投资5,4亿元,增长83.3%;签订省际横向项目55个,比上届增加20个,总投资63.03亿元,比上届增加39.03亿元,增长162.6%。本届西洽会签约项目呈现四大特点:一是签约合同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较往年有大幅提高;二是签约项目质量明显好于往届,合同项目占到91.1%,签约项目单位投资额大,平均1.43亿元。三是大项目多,过亿元项目31个,过5亿元项目5个,过10亿元项目3个。四是工业项目多,占签约项目总投资的60%。
2、资产存量盘活,经济有了活力。国有企业改制留下了一大批的国有闲置资产。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或拍卖、或租赁、或股改,成功引进了多家家企业,盘活了国有资产,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
3、环境逐步宽松,方式不断创新,程序趋于规范。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政策逐步趋于完善,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共安康市委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的指导意见》、《安康市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市直部门招商引资事项办理程序和安康市外来投资全程代理办结办法的通知》、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定向、定位、定点、定人招商,小分队招商,全民招商,以商招商,以会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完善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力量和积极性,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市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县区、市直单位位重要考核指标,全市已形成了“领导带动、部门互动、项目推动、政策驱动、全民联动”的新格局,全市各县区、市直各单位都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任务。此外,市委、市政府还重视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交通设施及城镇形象等硬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二、招商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上通过艰辛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招商引资工作中还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环境亟待优化。从硬环境看:我市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欠发达,招商资源有限,信息不够畅通,吸引力不强,城市的形象特点不突出,策划、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从软环境看:环境和服务需进一步优化,个别职能部门权利意识强烈,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作怪,大局观念念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低下,办事程序复杂且缺少透明度。市场准入政策、公平竞争原则等法制环境,被个别公职人员依据个人、小团体的利益随意调整更改,或有法不依,或执法不公,服务承诺不到位。由于体制性等多种原因,条管单位的配合协作不够,优惠政策难以兑现落实,个别条管单位甚至出现“吃、拿、卡、要”的行为。
2、整体质量不高。一是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少。招商引资项目门槛低,投资结构不合理,粗加工、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项目较多,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少;二是大企业、大项目少,产业带动效应不强。招商引资项目中五亿元以上项目比重低,上十亿的项目非常少,并且以基础产业为主,产业带动效应的大型制造企业更少。
3、政策制约较多。
土地问题。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在很大的程度是奔着中西部地区以土地为核心的生产要素成低廉的优势来的,如果突破不了土地制约,许多内迁大企业就无法承接,历史机遇就会擦肩而过。如上海大山合集团有限公司关于食用菌生产加工项目,落地需要100亩低价土地,目前均无法落实。
招商引资调研报告 篇2
一、安康市招商引资的现状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为市域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本世纪以后特别是20xx年《中共安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招商引资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招商引资由过去的缓慢发展逐渐进入规模快速扩张、质量大幅提高的新阶段,招商引资已逐步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1、规模逐年扩大,质量逐年提高。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奋发图强,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吸引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搭建了发展平台。今年,我市在第十三届西洽会上签约项目共89个,总投资127.78亿元,引进资金127.57亿元。其中,合同项目81个,比上届增加14个;总投资98.9亿元,比上届增加52.9亿元,增长132.3%;签订协议项目8个,总投资28,88亿元;签订利用外资项目2个,总投资5,4亿元,增长83.3%;签订省际横向项目55个,比上届增加20个,总投资63.03亿元,比上届增加39.03亿元,增长162.6%。本届西洽会签约项目呈现四大特点:一是签约合同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较往年有大幅提高;二是签约项目质量明显好于往届,合同项目占到91.1%,签约项目单位投资额大,平均1.43亿元。三是大项目多,过亿元项目31个,过5亿元项目5个,过10亿元项目3个。四是工业项目多,占签约项目总投资的60%。
2、资产存量盘活,经济有了活力。国有企业改制留下了一大批的国有闲置资产。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或拍卖、或租赁、或股改,成功引进了多家家企业,盘活了国有资产,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
3、环境逐步宽松,方式不断创新,程序趋于规范。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政策逐步趋于完善,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中共安康市委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的指导意见》、《安康市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康市市直部门招商引资事项办理程序和安康市外来投资全程代理办结办法的通知》、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定向、定位、定点、定人招商,小分队招商,全民招商,以商招商,以会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完善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力量和积极性,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市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县区、市直单位位重要考核指标,全市已形成了“领导带动、部门互动、项目推动、政策驱动、全民联动”的新格局,全市各县区、市直各单位都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任务。此外,市委、市政府还重视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交通设施及城镇形象等硬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二、招商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上通过艰辛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招商引资工作中还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环境亟待优化。从硬环境看:我市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欠发达,招商资源有限,信息不够畅通,吸引力不强,城市的形象特点不突出,策划、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从软环境看:环境和服务需进一步优化,个别职能部门权利意识强烈,部门利益、小集团利益作怪,大局观念念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低下,办事程序复杂且缺少透明度。市场准入政策、公平竞争原则等法制环境,被个别公职人员依据个人、小团体的利益随意调整更改,或有法不依,或执法不公,服务承诺不到位。由于体制性等多种原因,条管单位的`配合协作不够,优惠政策难以兑现落实,个别条管单位甚至出现“吃、拿、卡、要”的行为。
2、整体质量不高。一是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项目少。招商引资项目门槛低,投资结构不合理,粗加工、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项目较多,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少;二是大企业、大项目少,产业带动效应不强。招商引资项目中五亿元以上项目比重低,上十亿的项目非常少,并且以基础产业为主,产业带动效应的大型制造企业更少。
3、政策制约较多。
影响我市招商引资的主要政策制约大致有四条:土地问题。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在很大的程度是奔着中西部地区以土地为核心的生产要素成低廉的优势来的,如果突破不了土地制约,许多内迁大企业就无法承接,历史机遇就会擦肩而过。如上海大山合集团有限公司关于食用菌生产加工项目,落地需要100亩低价土地,目前均无法落实。
招商引资调研报告 篇3
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各地经济发展充满变数,招商引资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能在保住当地企业不倒闭的情况下,帮扶其继续发展?如何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引进一批综合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好项目,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招商策略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切实转变观念,重视招商工作。实践证明,在不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是地方经济能否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招商引资上项目,不仅可以有效转变当地资源,更能带动其他项目的发展,盘活经济,引进人才,做到“农业保稳定、工业促增长”。但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紧迫感和积极性,没有把招商工作真正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甚至还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吃、拿、卡、要”,或是将矛盾上交,或是以土地、规划等问题推卸责任。发展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只有切实转变“官”念,树立大局意识,形成良好作风,才能引进一批好项目,落实一批好项目。
树立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环境。俗话说“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投资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切实做好治理和优化投资环境工作,不断完善外商投资的法制环境,形成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维护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造廉洁奉公的行政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形成投资环境的“洼地效应”,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所以,投资环境的好坏,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地区工业经济量的提升。
加大帮扶力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在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切实加强对现有中小企业的的扶持力度,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他们从产向研、从家族管理向现代营销的转变,搞好创品牌工作。只要企业有技术,有现代化的生产线,有科学管理措施,有一流营销团队,就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做大做强。
拓宽招商领域,加大项目开发力度。项目能否吸引外资,关键在于项目是否有较强的吸引力。必须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等着企业报项目,向主动帮助企业筛选论证项目转变;从单纯为争取国债资金做项目,向为争取进入国家长期规划盘子做项目转变;从为眼前利益做项目,向为本区域长远发展做项目转变。以更宽广的视角、更开阔的思维、更长远的眼光,谋划一批立足当地、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引起投资者的更深层次的注意。
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招商能力。树立“专业化招商、职能化服务”的工作思路,对现有招商干部要进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及时补充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同时不拘一格吸纳招商人才,优化招商力量。建立一支有水平、有朝气、懂业务、会服务、能吃苦的招商团队,充分发挥团队招商优势。
完善招商体制,做好协调发展。目前,各地建立了招商部门,但由于体制没有理顺,难以形成招商合力,更难以形成全民招商的氛围,因此不能做到协调发展。挖掘发展潜力,洽谈招商项目,必须靠专业化的招商团队。一定意义上说,招商是否专业化,直接决定项目能否洽谈成功,所以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招商体制,明确招商职能,加强招商资金落实,密切毗邻县区招商部门协作。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招商机制。建立招商项目联合推进工作机制,共同做好项目的发掘、推介、洽谈、跟踪、落实和服务工作,联合推进项目的实施;建立主要领导包抓机制,一个招商项目建立一套班子,切实加强招商项目的落地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奖励机制,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予以奖励;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指标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各单位和各个行业部门,不打折扣。各级各部门要把目标任务再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对超额完成任务、成绩突出的单位和有功人员给予重奖,对完不成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实行招商引资“一票否决”。
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合作领域,改善服务水平,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招大引强选优,一手抓安商留商富商。只有这样,才能在金融危机这场硬仗中占得先机,才能促进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