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讲话导游词 内容页

最新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实用33篇)

2024-04-10导游词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1

  今天,我们跟随导游参观了举世闻名的蓬莱阁。

  首先我们来到了“人间蓬莱”坊,它位于蓬莱阁景区入口处,中间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闪闪发光的鎏金大字,此为宋代文人苏轼手 迹。经过“人间蓬莱”坊,径直向前走,就到了“丹崖仙境”坊,它金碧辉煌,巍峨壮丽,听导游说,“丹崖仙境” 坊是“仙境”之门,游人若是一步跨过去,就立即成了仙, 若是二步跨过去就成了半仙。 一步成仙后,我们又参观了富丽堂皇的龙王宫,古朴典雅的天后宫,最后来到了。据说八仙曾在这里醉后各显神通渡海遨游的,蓬 莱阁即此缘而建。

  “蓬莱阁”一层的壁上刻有“日出扶桑”、“晚潮新月”、“千斛碎玉”、“万里澄波” 、“神山现市”、“漏天滴润”等10处景物的壁雕,二层则是根据“八仙醉酒”的图案所建的塑像。登上阁顶,让人有一种心境开阔、舒畅的超世脱俗之感。居身阁上,眼望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 眺望海面上波涛万顷,海鸥在海上翱翔,远处,时而有几只渔船打鱼归来,在海上乘风破浪。来到水城欣赏“蓬莱阁”又是一番美景,丹崖山拔海而起,与浩茫的碧水相映,阁楼高居顶峰,仿佛镶嵌在绿荫丛中一颗璨灿的明珠,旁边的灯塔居高临下,雄伟壮观,恰如守护蓬莱阁的士兵,巍然矗立在峭壁上。周围有一道城墙雄踞峻岭,气势磅礴,好一幅“仙阁竣空”图啊!

  要走了,我心中不禁发出感叹,“人间蓬莱”真是胜过仙境啊!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2

  闻名天下的蓬莱阁自建成雏形后,历代文人骚客慕名而来者甚多,置此佳景胜地,他们往往雅兴大发,挥书泼墨。

  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像三台星座。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广、云南总督,精于书法,善于雕刻金石,墨迹传世不多,此隶书刻石极为珍贵。

  天后宫前院弯处,有一块草书体“寿”字碑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寿”字是五代时道人陈抟老祖写的,看起来遒劲有力,潇洒飘逸。它的另外特别处在于草写的“寿”字竟是由“富、费、林”三字组成。据说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长寿”的意思。

  在蓬莱阁主阁的阁底正门悬挂的横匾“蓬莱阁”,是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字写得雄浑有力,刚健俊朗。主阁后面间隔不远避风亭和卧碑亭内,也各有珍贵的书法刻石。避风亭内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袁可力的《观海市》诗,字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一代石刻高手为其刻石。因此,这九方石刻确为珠联璧合之作,堪称三绝。卧碑亭里的横卧石碑则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而弥足珍贵,卧碑正面刻的行草《题吴道子画》,背面刻的是苏东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众多名人的墨宝中,有两处别有典故。一处是蓬莱阁主阁后壁上的“海不扬波”,细看这气势雄伟的字体,你会察知那“不”字明显是后来补上的。这是怎么回事?据介绍,1840年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兼办海防。当有一天他登上蓬莱阁时,望着广阔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

  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战火蔓延至蓬莱。1895年1月18日,日舰炮击蓬莱,一发炮弹(碰巧是哑弹)击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扬波”成了“海扬波”。这启发人们没有富强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始终是个幻想。

  另一处是蓬莱阁东侧的“碧海丹心”石刻,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冯将军当年为何要写这几个字呢?据说,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与元老李烈钧等人同游蓬莱。忧于时局的李先生对冯将军说:“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们身上了。”冯将军对当局明抗日、暗卖国的做法不满,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苦笑。

  之后,李烈钧先生挥毫写下对联:“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让冯玉祥将军题横幅。冯玉祥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的情怀。后人感念他的爱国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东坡先生于1805年曾到登州(今蓬莱)任知府,只不过时间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调回京城,总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发现当时因新法中的盐法禁止百姓卖盐,所以导致不少原靠卖盐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为此,苏东坡写了《讫罢登莱榷盐状》,列举了许多事实,陈述了得失利弊,终使皇帝允许百姓随便买卖食盐,就市论价,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税金。

  为了纪念他为民请命的功德,当地百姓集资兴建了苏公祠。后人有感而发,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苏公祠”的诗句。这启迪世上的当权者,只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流芳百世。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3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蓬莱阁参观旅游。我是本次为你服务的导游员。

  蓬莱阁位于烟台的蓬莱市内。蓬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苍茫的山海风光,还在于它有着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山海经》和《封禅书》把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描绘的活灵活现。于是便引得齐威王派出探险家出海寻求神山;秦始皇东巡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等。据史料记载,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虚幻神奇演绎出海山三神山的传说,惟妙惟肖的描绘出一个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为蓬莱平添了几分神采。后来“八仙过海”的故事也加盟到这里,就更加生动迷人了,被称为“人间仙境”也就名副其实了。

  现在的蓬莱阁景区以丹崖山为中心,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是一处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经过了宋、明、清三代不断地扩建和改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矗立于丹崖山上,云海簇拥浪山轻托,海山美景层出不穷。整个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由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六大单体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占地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因为蓬莱阁的神奇景象和宏伟规模,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阁内文人墨宝、楹联石刻,不胜枚举。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12月24日蓬莱阁景区成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好了,说着我们已经到了蓬莱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往日帝王寻仙的足迹,走进人间仙境去拜会诸位神仙吧!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蓬莱阁的正门前,大家请看“人间蓬莱”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为苏东坡的手迹。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心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接下来看到的是弥陀寺,始建于唐代,这是蓬莱阁景区内唯一座佛教寺庙。正殿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正中的是阿弥陀佛,左面是观世音菩萨,右面是大势至菩萨。

  大家现在看到的便是“丹崖仙境”坊,坊额“丹崖仙境”四个字是董必武提写的。进入仙境自然有神仙显灵,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显灵门。过了显灵门我们往西走,就到了龙王宫。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走进龙王宫的正殿,中间坐的是东海龙王敖广。东边站立的分别是巡海夜叉、千里眼、雷公和电母。西边的分别是赶鱼郎、顺风耳、风神和雨神。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4

  闻名天下的蓬莱阁自建成雏形后,历代文人骚客慕名而来者甚多,置此佳景胜地,他们往往雅兴大发,挥书泼墨。

  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像三台星座。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广、云南总督,精于书法,善于雕刻金石,墨迹传世不多,此隶书刻石极为珍贵。

  天后宫前院弯处,有一块草书体“寿”字碑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寿”字是五代时道人陈抟老祖写的,看起来遒劲有力,潇洒飘逸。它的另外特别处在于草写的“寿”字竟是由“富、费、林”三字组成。据说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长寿”的意思。

  在蓬莱阁主阁的阁底正门悬挂的横匾“蓬莱阁”,是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字写得雄浑有力,刚健俊朗。主阁后面间隔不远避风亭和卧碑亭内,也各有珍贵的书法刻石。避风亭内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袁可力的《观海市》诗,字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一代石刻高手为其刻石。因此,这九方石刻确为珠联璧合之作,堪称三绝。卧碑亭里的横卧石碑则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而弥足珍贵,卧碑正面刻的行草《题吴道子画》,背面刻的是苏东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众多名人的墨宝中,有两处别有典故。一处是蓬莱阁主阁后壁上的“海不扬波”,细看这气势雄伟的字体,你会察知那“不”字明显是后来补上的。这是怎么回事?据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兼办海防。当有一天他登上蓬莱阁时,望着广阔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战火蔓延至蓬莱。1895年1月18日,日舰炮击蓬莱,一发炮弹(碰巧是哑弹)击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扬波”成了“海扬波”。这启发人们没有富强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始终是个幻想。

  另一处是蓬莱阁东侧的“碧海丹心”石刻,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冯将军当年为何要写这几个字呢?据说,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与国民党元老李烈钧等人同游蓬莱。忧于时局的李先生对冯将军说:“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们身上了。”冯将军对蒋介石当局明抗日、暗卖国的做法不满,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苦笑。之后,李烈钧先生挥毫写下对联:“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让冯玉祥将军题横幅。冯玉祥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的情怀。后人感念他的爱国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东坡先生于1805年曾到登州(今蓬莱)任知府,只不过时间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调回京城,总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发现当时因新法中的盐法禁止百姓卖盐,所以导致不少原靠卖盐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为此,苏东坡写了《讫罢登莱榷盐状》,列举了许多事实,陈述了得失利弊,终使皇帝允许百姓随便买卖食盐,就市论价,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税金。

  为了纪念他为民请命的功德,当地百姓集资兴建了苏公祠。后人有感而发,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苏公祠”的诗句。这启迪世上的当权者,只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流芳百世。

  蓬莱阁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发展成为以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四种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为底蕴,山(丹崖山)、海(黄渤二海)、城(蓬莱水城)、阁(蓬莱阁)为格局,登州博物馆、古船博物馆、田横山、合海亭及黄渤海分界坐标等20余处景点为点缀,融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度假胜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一)

  世界著名的蓬莱阁就位于蓬莱城北靠海的丹崖山上。初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明清时期,此阁又经过多次重修,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这实际上是一组古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8900平方米,有6个主体建筑和其他辅助建筑。主体建筑分别是:蓬莱主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里面展出的以及大殿柱子上的对联和石刻都是著名文人的书画作品。

  当来到丹崖仙境坊,我们发现“丹崖仙境”4个汉字,是由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于1964年参观蓬莱阁时题写的。蓬莱阁是能看到海市的地方,很久以前就以仙境闻名。进入丹崖仙境坊,我们就似乎进入了仙境。您也许感觉到似乎成了神仙。

  龙王宫初建于唐代,重建和扩建于宋代和元代,包括三个庭院:大门,前殿和后殿。

  传说龙能潜海,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事实上龙只是先民虚构的作为征服自然的象征。他们期望龙的存在能够对世间困难和苦难表示同情,并能够帮助苦难者。因此,首先祭祀龙王的是渔民和船家。根据蓬莱风俗,农历正月十三日渔灯节,渔民敲锣打鼓放鞭炮,给龙王送灯。

  前殿中间的坐像是东海龙王敖广,两边各有护法一尊。东西两侧塑有8位站官负责风、雨、雷、电等。

  后殿是龙王寝室。在古代干旱时,人们来这里向龙王求雨。他们头戴柳条帽,高喊“求大雨”,然后抬出龙王塑像游街。不管他们走到哪儿,居民都给他们洒水。这种办法还真奏效,不久就会下及时雨。

  戏楼是当地渔民唱地方戏的地方。每年正月十六日,在天后宫都要举办庙会。当地渔民在戏台上演出山东地方戏。

  天后是海员和渔民的保护神,受到大多数沿海居民的爱戴。据统计,中国大约300多个县、市建有天后宫。甚至在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建有祭祀天后的宫殿。蓬莱的天后宫是中国北方此种宫殿中最大的,由前殿、主殿和后殿组成。

  前殿内站立两尊塑像,名叫嘉应和嘉佑。据说他们是天后降服的妖怪,现在他们站立于此负责天后的安全。

  主殿正中坐立的是天后,也就是海神娘娘,旁立4名伺女。东西两边站立的是龙王和文官。和其他地方的天后宫相比,蓬莱的天后宫与众不同。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龙王都站在天后左右,他们成为天后的手下。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一种说法是,历代以来海神经过层层晋封。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她被封为天后,能够控制海里的所有神仙妖怪。她的管辖远远超出了龙王的范围,因此,四海龙王不得不听他调遣。另一种说法是天妃曾经降服过东海龙王。

  后殿是天后的寝室。据说她单日睡东屋,双日睡西屋。

  在农历三月二十三她的生日那天,人们举行重大的仪式来祭祀天后。清代康熙曾经制定了祭祀标准和祭祀器具。远近的男女同时来到天后宫跪拜祭祀天后。

  蓬莱阁是蓬莱阁建筑群中的主建筑,初建于宋代(1061),以后各代都有重修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主阁朝南,飞檐起翘,雕梁画栋,雄伟壮观。阁南的横匾上“蓬莱阁”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书写。另有许多其他名家的真迹,如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翁方纲。这些碑刻都是对海山奇观的生动记述,讴歌了仙阁胜景。

  一楼为重要人物参观蓬莱阁时的摄影资料展。

  二楼再现了八仙醉酒的场景。八仙依次为铁拐李、蓝采和、何仙姑、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他们各持宝物,神态各异,所以后来有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八仙过海的传说源于蓬莱。

  这里是海市蜃楼的最著名的观赏地。海市在一些科学家的科技书籍和作家的文学著作中都有描述。众所周知的一篇就是现代著名作家杨朔的散文――《海市》。

  避风亭建于明代。高踞山颠,面临大海,任凭室外狂风怒吼,亭内却是纹丝不动。过去传说亭内有避风珠阻止风吹进来。然而,其实原因在于它那独特的建筑结构,可以说是人工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北边是短墙,其下是弧形悬崖。海风由海面吹来时随即由弧形悬崖急剧上升,飞跃屋檐,向南而去。因此,亭内就无风可进了。

  卧碑亭内横卧一通石碑。这就是著名的卧碑,亭因碑而得名。两面的碑文都是苏东坡的手迹。内墙上嵌有著名书法家的手迹,弥足珍贵。

  苏公祠是为纪念宋代的苏东坡而建。据说苏东坡做了五天的登州府尹,但是他为当地人做了不少好事,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诗文。而且,当他回到朝廷,向皇帝建议加强登州海防和减轻当地人民负担,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地人民感激苏东坡,所以建祠纪念他。

  三清殿祭祀的是三位道教始祖: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教是唯一根源于中国的主要宗教,并扎根于中国土壤。因此,这三尊神在中国广为人知。

  吕祖殿是祭祀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地方。八仙过海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什么单单建了一个吕祖殿,独尊吕洞宾呢?原因是吕洞宾被尊为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而且也风流倜傥,所以他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蓬莱阁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

  从东而来,这是“人间仙境”的大匾,是苏东坡的手迹。这里是隐仙洞。相传这里是吕洞宾精心修炼的山洞。

  这儿是天桥。能从瞭望口瞭望大海。现在我们所处于戚继光雕像范围内。戚继光是著名的大将军,蓬莱是他的故里。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此处雕刻了他的雕像。

  现在我们在古船博物馆。这儿有着古代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们来到了避风亭,这儿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风猛烈,亭里却依旧烛火旺盛。虽然它表面看起来很奇异,可其中也有科学道理。因为亭内无窗,空气不能对流,就形成了这种景象。

  这儿是八仙殿,殿里充盈着神秘。八仙有吕洞宾,张果老,荷仙姑------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书法家铁保手书的匾额,给人浑重而不失亮丽的感觉。这里自古就是名人学士的雅集之地。

  蓬莱,是有灵气的地方。今天感谢大家前来游赏。祝你们事业发达,学业有成!欢迎各位下一次再来旅游!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蓬莱阁景区参观游览。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

  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原来只有弥陀寺和龙王宫,后来在北宋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登州知府朱处约来到这里,看到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便将龙王庙西迁,建立了蓬莱阁。

  经过宋,明,清三代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景区总面积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

  景区内层楼修阁凌空而起,苍山翠柏掩映期间;山下碧波万顷,烟波浩淼,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1982年,蓬莱阁与蓬莱水城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成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我们进入蓬莱阁景区的正门,首先看到的是“人间蓬莱”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是集苏东坡的手迹。

  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好,朋友们跟着我往上走,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蓬莱阁内唯一的佛教建筑“弥陀寺”。

  弥陀寺始建于唐代,弥陀是阿弥陀佛的简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这里是弥陀寺的前殿,右边的是密迹金刚,左边的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接下来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这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

  正中间的就是阿弥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的胸前有一“万”字符,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阿弥陀佛是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又叫“接引佛”。

  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凡是遇难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称为“大势至”,据说,在他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都为之震动,所以得名。

  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

  在和尚之上,菩萨之下。

  他们是奉佛祖的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间不涅磐(不进行生死轮回)。

  出了弥陀寺拾级而上,这座牌坊叫做丹崖仙境坊,这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来蓬莱时题写的。

  这是迈入仙境的第二道牌坊。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牌坊下面了,俗话说得好:牌坊下面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

  仙境里面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寿。

  进入仙境自然就有神仙显灵,前面就是显灵门了。

  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

  为了有最佳的游览线路,我们从这里先往西走,到龙王宫去参观一下。

  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供奉的就是传说中四海龙王之首的东海王敖广。

  古时候,渔民们驾一叶小舟行使在风浪里,安全得不到保障,自然就容易把福祸安宁和神灵联系起来,于是这笼罩着仙气的丹崖山就被渔民派上了用场。

  唐代,渔民们便在丹崖极顶建起了龙王庙,北宋嘉佑六年,登州太守朱处约见这里山高水阔,景致秀美,便把龙王宫西迁到现在的地方,在龙王宫原址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蓬莱阁。

  现在来到的就是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一定一静寓意着海面风平浪静,保佑渔民平安出海。

  好,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龙王宫的正殿。

  中间端坐的就是东海龙王敖广。

  他身边站的是八位判官。

  我们先看东边的四位。

  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负责夜间海上的巡逻,相当于现在的海上110。

  第二位是千里眼,顾名思义,他一眼能望到千里之外。

  后面的两位就是我们熟悉的雷公和电母了。

  左边的四位第一位叫做赶鱼郎,他负责把海中的鱼赶到一起供渔民捕获,所以深受渔民的喜欢。

  第二位是顺风耳,和对面的千里眼是兄弟,你可不要说龙王的坏话,否则他可是会听见的。

  下面的就是风婆婆了,她手里拿的风口袋,只要把手松一松便会狂风四起。

  最后一位就是雨神。

  八位判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听命于龙王的调遣。

  这里是龙王办公的地方,后面便是他休息的地方了。

  后殿过去有龙王的木雕象和龙王出行的步辇、仪仗,那是人们为了求雨所设的。

  古时候人们遇上酷旱,便到这里顶礼膜拜,然后头戴柳条帽高呼“求大雨”“求大雨”,抬着龙王的雕像走街串巷,走到哪儿两边住户都要端水泼洒,讨个吉利。

  如缕求不应,便把龙王爷抬到烈日下暴晒。

  当龙王大汗淋漓时,他就会兴云布雨了。

  这也是龙王脸黑的原因。

  经过子孙殿,接下来我们游览天后宫。

  天后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首先我们看一下戏楼,每年正月十六为天后宫庙会,在这里会有戏曲演出为天后祝寿。

  这上面的“观止矣”匾额,即“叹为观止”,意思是看了这里的戏,别处的戏就不需要再看了。

  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象三台星座。

  乾隆年间,时任山东学政、大书法家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并刻石嵌在天后宫前殿外墙上。

  后来知府张酋认为六尊巨石排列形状像极了八卦之一的坤卦,因此又称为坤爻石。

  这六尊巨石,是开山建阁时留下来作为装点的,和山体连在一起。

  古人认为:天为乾,地为坤,男为乾,女为坤,所以这个名字也昭示着天后宫里供奉的是一位女性海神。

  我们先来看看前殿的两位门神,一是嘉应,一是嘉佑,是保护天后的神将,传说他们都是天后在莆田湄洲降伏的妖怪。

  院内有一棵唐槐,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虽然树干已经中空,依然枝繁叶茂。

  相传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与吕洞宾在这里下棋,烈日当头,为了遮荫,铁拐李从他那宝葫芦里取出一粒树种,撒在地下,霎时间长出了这棵大树,于是浓荫蔽日,凉风习习,好不逍遥。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天后宫失火,烧毁宫观30余间,近在咫尺的这棵唐槐却安然无恙,实在是令人称奇!这个树还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发芽和落叶都比别的树晚一个月。

  我们往前走,进天后宫的正殿。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

  天后在南方称为妈祖,历史上确有其人,姓林,名默。

  传说林默出生时,红光满室,异气飘香。

  林默生下后,直到满月都不哭不笑,默默无声,于是她的父亲就给她起名“默”。

  林默只活到了28岁并且终身未嫁,所以她的雕像用格子格了起来,意味着没出阁。

  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候,有一天在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了头部,落水而亡。

  后来人们都说:“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认为她是升天为神了,专门到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去了。

  她死后不久,奉祀她的宫庙就应运而生,皇帝的封号步步升级,元代被封为天妃,康熙、乾隆年间被封为天后。

  天后身边站的是四位侍女,东西两侧是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位是四海龙王,其余的西边第一个手持印盒是玉印官,掌管官印,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

  第二位手持环海司命,是为海神娘娘发布命令的。

  东边的两位一个手持圣旨,下达天帝旨意,一个手持万法归宗,如果海中的鱼鳖虾蟹兴风作浪,他都记到这上面,属于哪个海的,就交给哪儿海龙王处置。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门上的匾额“福赐丹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意味天后娘娘把福气赐给每一位来到丹崖山上的人。

  寝室里有东西两个厢房,因为天后娘娘有个习惯,双日睡东,单日睡西。

  朋友们可以看看天后娘娘的床有什么特点,对了,那就是又长又窄,取得是长寿之意。

  二楼也是娘娘的梳洗装扮的地方,因为在古代未出阁女子家的闺房外人不得轻易入内,所以二楼就不对外开放了。

  另外,在这个寝宫的院落里,有一个极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东西厢房的屋檐下藏着四句诗。

  大家不妨找找看。

  这是清朝乾隆时登州知府陈葆光写的一首诗的前四句:“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

  云海千里目,海岛四时秋。

  ”想那古代,承建者在砖坯上一一雕刻,而后入窑烧制成砖,再运到这里分别砌于四处檐下,两两相对,文序不乱,其独特之匠心,由此可见一斑。

  游览完天后宫,现在我们就要登上蓬莱阁的主阁了。

  我们从这边上去叫做“登阁求仙”,身到蓬莱及神仙嘛。

  我说过了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正门上方悬挂的“蓬莱阁”横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

  海山有雾的时候,让人感觉仙气缭绕。

  凭栏远眺,各位可以看到,如今的蓬莱古城高楼迭起,广厦林立,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

  西面的这座山叫田横山,那里是渤黄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

  对面就是长山列岛,是由大小32个岛屿组成的,距蓬莱8海里。

  我们进来看一下八仙,传说他们就是因为喝醉酒了才从这里乘坐各自的宝器漂洋过海的。

  从右往左看,这是八仙中最丑的铁拐李,也是八仙中年代最久远、资历最深的一位,他的宝器就是前面的葫芦,里面装的是灵丹妙药,能治百病,不过现在看来只是对内伤有效,要不他怎么还治不好自己的腿呢?接下来的白须老翁就是年纪最大的张果老,他的宝器是渔鼓(一种乐器)和纸驴。

  民间有张果老倒骑驴的传说。

  他为什么要倒骑毛驴呢?有这样四句话可以作答:访过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告诫人们做事要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他旁边的何仙姑是唯一的一位女仙,她的宝器是手中的荷花。

  八仙之首,便是端坐在中间的吕洞宾了,他的宝器是身后背着的宝剑。

  长相最为帅气的是韩湘子,据说是韩愈的侄子,他的宝器是手中的洞箫。

  那个袒胸露乳的是汉钟离,汉朝人,复姓钟离,故得名。

  曹国舅的宝器是云板。

  趴在凳子上的是年纪最小的蓝彩和,成仙的时候只有14岁,所以他不胜酒力先醉了,他的法器就是身边的花篮。

  八仙过海究竟去了那儿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去给王母娘娘拜寿了,有的是说东渡日本了,不管怎样,神仙都是逍遥自在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蓬莱阁二楼长度为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绕以回廊,木栅格扶栏,东、西、北三面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

  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景”。

  阁外北侧正中悬挂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匾额,字体雄健浑厚,历经浩劫得以幸免,十分珍贵。

  西壁悬挂董必武1964年游览蓬莱阁时的题诗“来游此地恰当时,海国秋风暑气吹;没有仙人有仙境,蓬莱阁上好题诗。

  ”另有叶剑英元帅1960年的题联“蓬莱士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四)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蓬莱阁。提起蓬莱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市蜃楼。海市,本是一种大气光学折射、反射现象。但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其成因,便生出许多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传说。据说秦始皇东巡来到蓬莱,见到海市,误认为那时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访长生不老药。以后的多位封建帝王也曾登临眺望过神山。汉武帝多次寻求蓬莱仙境不得,只好将丹崖山叫做蓬莱,聊以自-慰。这也是蓬莱名称的由来。当然,海市的神秘、朦胧、飘渺,也确如仙境一般。历代文人更是把海市渲染得异常神奇。同时八仙过海的传说也为它抹上一层仙气。传说八仙去给王母娘娘拜寿途中,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为显示自己的本领,相约都不乘船,而以自己的法器做渡海工具。铁拐李乘葫芦,汉钟离坐扇子,张果老坐纸驴,吕洞宾踏宝剑,曹国舅站云板,韩湘子乘洞箫,何仙姑坐荷花,蓝采和则坐在花篮中,飘洋过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即源于此。在山脚下,还有八仙出海时留下的脚樱这些文章和故事的流传,使蓬莱阁“人间仙境”的美名到处流传。古往今来,蓬莱仙境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幻想。今天我们就去仙境看一看吧。

  蓬莱阁建筑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布在丹崖山上。阁建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约看到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丽,便修建高阁以供游览。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17年(1589年),山东巡抚李戴又在附近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为蓬莱阁。清朝嘉庆24年(1819年),再一次扩建,形成现有规模。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古老的建筑既保持了原有的风韵又焕发了盎然生机。整个建筑以高阁为主,从山巅到山脚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上中下三个层次,依山构成。主要有蓬莱阁、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组建筑组成。100多间楼阁殿宇,参差错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后宫,其中供奉的是海神娘娘。海神娘娘原名叫林默,是福建莆田湄州人,当地人称她“妈祖”,因而天后宫又叫妈祖庙。林默生于北宋960年3月23日,死于987年9月9日,终身未嫁。她经常在海上解救遇害船只,因而极受渔民爱戴。她自幼喜欢佛法,并得高人指点,据说极通灵性。有关她的传说很多,说她出生之日,屋内红光满堂,香气四溢,而且到满月都未有哭声,所以起名为默。她16岁时村中闹瘟疫,而她算出病源在井中,后来人们果然在井中发现病死的老鼠。更为神奇的是说有一次她父兄出海打鱼,而她在家中织布时突然神情大变,似昏睡过去。醒来后告诉她母亲说父兄在海上遇险,哥哥已死,父亲无恙。果然不久其父归来,说海难中似乎有神仙相救才得以脱险。第二天,林默竟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哥哥的尸体。在她27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她一人登上湄州的最高峰,突然仙乐齐鸣,彩云飞舞,人就登天而去。

  林默死后,历代疆吏大臣说她能降魔伏妖,破敌免灾,并能在海上狂风中为渔船指引方向,法力无边,请皇帝对她进行加封。在这种神化之下,祭祀她的庙宇越来越多,使之成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历代君王为了巩固海防,对她的封号也步步升级,直封到天后。

  蓬莱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庙宇之一。大家看在天后塑像旁边作陪神的站官中竟然有四海龙王,这是十分少见的。究其原因,据说北宋以前海神是四海龙王,但因为他们长的丑陋,又喜怒无常,渔人都不喜欢他们。北宋宣和4年(1122年)皇帝派大臣出使高丽,在海上遇到大风,危难之中救他们的是一位女神而非龙王,因而回朝时奏明皇上,首次加封女神为“顺济夫人”,慢慢取代了龙王的地位。后来随历代加封,女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四海龙王都要听她调遣,在民间还有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再加上民间八仙的传说中龙王也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于是四海龙王在蓬莱便成了站官的。现在,渔民对天后仍然十分敬仰,因而天后宫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高阁就是蓬莱阁了。它高踞丹崖山顶,丹崖山虽不高,但面临大海,海阔烘托出山的气势,使蓬莱阁气势恢宏。其他建筑围绕着它,又成众星捧月之势,使它分外壮观。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全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阁楼建筑,有鲜明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正厅高悬一块金字牌匾,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雄浑大字,笔力遒劲,阁上原有“九万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楹联,道尽高阁的气势。阁上有一圈明廊,大家可以凭栏远眺,时有海雾飘来,使人有腾云驾雾,超凡出世的感觉。这便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的“仙阁凌空”。《老残游记》第一回中就生动描写了这一景观:“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边看城中人家,烟雨万户;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万里。”阁底有十六根大红楹柱环列,显得气势非凡。阁内设置精致,布满宋、明、清三朝的石刻碑文。东西两壁悬挂着董必武和叶剑英元帅的题诗,阁后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环海境清”大型题字刻石三方,十分珍贵,更为古阁增添了光彩。

  蓬莱阁后有一避风亭,它比蓬莱阁建造稍晚,是明代正德8年由知府严泰增建的。此亭建造角度十分科学,既烘托了主阁,又别有情趣。避风亭坐南朝北,既高又面向大海,然而任凭室外狂风大作,亭内门户大开,却静谧无风。在亭内擦一根火柴,火焰会纹丝不动。这时你如取一张纸条,在护墙外侧一撒手,纸条会盘旋而上,越亭而过,不能不令人叫绝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五)

  闻名天下的蓬莱阁自建成雏形后,历代文人骚客慕名而来者甚多,置此佳景胜地,他们往往雅兴大发,挥书泼墨。

  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像三台星座。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广、云南总督,精于书法,善于雕刻金石,墨迹传世不多,此隶书刻石极为珍贵。

  天后宫前院弯处,有一块草书体“寿”字碑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寿”字是五代时道人陈抟老祖写的,看起来遒劲有力,潇洒飘逸。它的另外特别处在于草写的“寿”字竟是由“富、费、林”三字组成。据说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长寿”的意思。

  在蓬莱阁主阁的阁底正门悬挂的横匾“蓬莱阁”,是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字写得雄浑有力,刚健俊朗。主阁后面间隔不远避风亭和卧碑亭内,也各有珍贵的书法刻石。避风亭内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袁可力的《观海市》诗,字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一代石刻高手为其刻石。因此,这九方石刻确为珠联璧合之作,堪称三绝。卧碑亭里的横卧石碑则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而弥足珍贵,卧碑正面刻的行草《题吴道子画》,背面刻的是苏东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众多名人的墨宝中,有两处别有典故。一处是蓬莱阁主阁后壁上的“海不扬波”,细看这气势雄伟的字体,你会察知那“不”字明显是后来补上的。这是怎么回事?据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兼办海防。当有一天他登上蓬莱阁时,望着广阔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战火蔓延至蓬莱。1895年1月18日,日舰炮击蓬莱,一发炮弹(碰巧是哑弹)击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扬波”成了“海扬波”。这启发人们没有富强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始终是个幻想。

  另一处是蓬莱阁东侧的“碧海丹心”石刻,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冯将军当年为何要写这几个字呢?据说,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与国民党元老李烈钧等人同游蓬莱。忧于时局的李先生对冯将军说:“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们身上了。”冯将军对蒋介石当局明抗日、暗卖国的做法不满,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苦笑。之后,李烈钧先生挥毫写下对联:“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让冯玉祥将军题横幅。冯玉祥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的情怀。后人感念他的爱国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东坡先生于1805年曾到登州(今蓬莱)任知府,只不过时间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调回京城,总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发现当时因新法中的盐法禁止百姓卖盐,所以导致不少原靠卖盐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为此,苏东坡写了《讫罢登莱榷盐状》,列举了许多事实,陈述了得失利弊,终使皇帝允许百姓随便买卖食盐,就市论价,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税金。

  为了纪念他为民请命的功德,当地百姓集资兴建了苏公祠。后人有感而发,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苏公祠”的诗句。这启迪世上的当权者,只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流芳百世。

  赏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5

  来到了让我久仰大名的四大楼之一——蓬莱阁,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的大楼之一,这里人山人海,又风水好,可比世界四大楼。这让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真想快点看到这奇特的景观,我立刻买了票,往蓬莱阁直冲过去,那时,我似乎用飞一样的速度在跑步。

  到了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妈祖,门前有几个侍女在伺候妈祖,我眯了一下妈祖,就奇怪了,为什么是蒙面的,于是,我问了一下讲解员,她说:“因为,以前的人没出嫁之前,是不能让其他人看长什么样,妈祖去世那年,她才28岁,所以我们是不能看到她的真面目。”传说,妈祖有一天在海边散步,刚才还是风平浪静,突然,狂风大作,眼看海面上一个渔民就要被巨大的海浪吞噬了,妈祖奋不顾身,往渔船游去,妈祖救了别人,却献出了她宝贵的生命。人们为了纪念妈祖就在蓬莱阁塑了一尊妈祖像供后人朝拜。

  接着我们来到了东海龙王的寺庙,我们一进门,就看见三海各首——西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南海龙王敖润,他们各各身强力壮,手持法器。我然后走进了四海之首—东海龙王敖广的宝殿,里面壮观无比,只见龙王皱着眉头,好像发生了大事自己也解决不了似的。

  再然后,我们来到了观音菩萨的面前,只见观音菩萨拿着一个净水瓶,用沾了净水的绿竹洒向大地普渡重生。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蓬莱阁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

  从东而来,这是“人间仙境”的大匾,是苏东坡的手迹。这里是隐仙洞。相传这里是吕洞宾精心修炼的山洞。

  这儿是天桥。能从?望口?望大海。现在我们所处于戚继光雕像范围内。戚继光是著名的大将军,蓬莱是他的故里。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此处雕刻了他的雕像。

  现在我们在古船博物馆。这儿有着古代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们来到了避风亭,这儿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风猛烈,亭里却依旧烛火旺盛。虽然它表面看起来很奇异,可其中也有科学道理。因为亭内无窗,空气不能对流,就形成了这种景象。

  这儿是八仙殿,殿里充盈着神秘。八仙有吕洞宾,张果老,荷仙姑——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书法家铁保手书的匾额,给人浑重而不失亮丽的感觉。这里自古就是名人学士的雅集之地。

  蓬莱,是有灵气的地方。今天感谢大家前来游赏。祝你们事业发达,学业有成!欢迎各位下一次再来旅游!

  蓬莱阁以天下罕见的奇观“海市蜃楼”和关于“八仙”的神话传说闻名于世,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今年暑假,我有幸与妈妈一起游览了蓬莱阁。

  蓬莱阁坐落在濒临渤海的丹崖山巅,远远望去,像一条昂首的'巨龙,随时都将腾空而去。我和妈妈手拉着手,迎着习习的海风,踏着花草丛生的崎岖小路往山上攀登。沿途参观了吕祖殿、龙王宫、隐仙洞、天后宫和古炮台等景点,当我们来到蓬莱阁前时已是大汗淋漓了。

  我顾不得擦一把汗,端详起近在咫尺的蓬莱阁。这是一座双层木结构的古代建筑,被白云宫、平浪宫、涌月亭等多项建筑众星捧月般簇拥着,雕梁画栋,庄重古朴,气势巍峨,使人不禁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走进阁内,吕洞宾、麻姑、曹国舅等神仙的泥塑,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各种名人字画,让人眼界大开;讲解员的介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世界......

  站在蓬莱阁上放眼远眺,碧波万顷,海天无涯,长山列岛如撒在碧海上的颗颗珍珠,勤劳的渔民正驾船撒网,从那里传来阵阵渔歌。

  我想:“蓬莱仙境”不过是古代人民的一种美好的幻想罢了,而今天,当家做主的蓬莱人民不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一种比“蓬莱仙境”更真实的幸福生活吗?

  点评:文章写得有条有理。观察蓬莱阁采取了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的顺序,详略得当,把自己游蓬莱阁的所见所闻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也能透过“蓬莱仙境”的传说抒发出自己的感想,使文章更有深度。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6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世界著名的蓬莱阁就位于蓬莱城北靠海的丹崖山上。初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明清时期,此阁又经过多次重修,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这实际上是一组古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8900平方米,有6个主体建筑和其他辅助建筑。主体建筑分别是:蓬莱主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里面展出的以及大殿柱子上的对联和石刻都是著名文人的书画作品。

  进入丹崖仙境坊,我们就似乎进入了仙境。您也许感觉到似乎成了神仙。

  龙王宫初建于唐代,重建和扩建于宋代和元代,包括三个庭院:大门,前殿和后殿。

  传说龙能潜海,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事实上龙只是先民虚构的作为征服自然的象征。他们期望龙的存在能够对世间困难和苦难表示同情,并能够帮助苦难者。因此,首先祭祀龙王的是渔民和船家。根据蓬莱风俗,农历正月十三日渔灯节,渔民敲锣打鼓放鞭炮,给龙王送灯。

  前殿中间的坐像是东海龙王敖广,两边各有护法一尊。东西两侧塑有8位站官负责风、雨、雷、电等。

  后殿是龙王寝室。在古代干旱时,人们来这里向龙王求雨。他们头戴柳条帽,高喊“求大雨”,然后抬出龙王塑像游街。不管他们走到哪儿,居民都给他们洒水。这种办法还真奏效,不久就会下及时雨。

  戏楼是当地渔民唱地方戏的地方。每年正月十六日,在天后宫都要举办庙会。当地渔民在戏台上演出山东地方戏。

  天后是海员和渔民的保护神,受到大多数沿海居民的爱戴。据统计,中国大约300多个县、市建有天后宫。甚至在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建有祭祀天后的宫殿。蓬莱的天后宫是中国北方此种宫殿中最大的,由前殿、主殿和后殿组成。

  前殿内站立两尊塑像,名叫嘉应和嘉佑。据说他们是天后降服的妖怪,现在他们站立于此负责天后的安全。

  主殿正中坐立的是天后,也就是海神娘娘,旁立4名伺女。东西两边站立的是龙王和文官。和其他地方的天后宫相比,蓬莱的天后宫与众不同。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龙王都站在天后左右,他们成为天后的手下。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一种说法是,历代以来海神经过层层晋封。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她被封为天后,能够控制海里的所有神仙妖怪。她的管辖远远超出了龙王的范围,因此,四海龙王不得不听他调遣。另一种说法是天妃曾经降服过东海龙王。

  后殿是天后的寝室。据说她单日睡东屋,双日睡西屋。

  在农历三月二十三她的生日那天,人们举行重大的仪式来祭祀天后。清代康熙曾经制定了祭祀标准和祭祀器具。远近的男女同时来到天后宫跪拜祭祀天后。

  蓬莱阁是蓬莱阁建筑群中的主建筑,初建于宋代(1061),以后各代都有重修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主阁朝南,飞檐起翘,雕梁画栋,雄伟壮观。阁南的横匾上“蓬莱阁”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书写。另有许多其他名家的真迹,如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翁方纲。这些碑刻都是对海山奇观的生动记述,讴歌了仙阁胜景。

  一楼为重要人物参观蓬莱阁时的摄影资料展。

  二楼再现了八仙醉酒的场景。八仙依次为铁拐李、蓝采和、何仙姑、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他们各持宝物,神态各异,所以后来有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八仙过海的传说源于蓬莱。

  这里是海市蜃楼的最著名的观赏地。海市在一些科学家的科技书籍和作家的文学著作中都有描述。众所周知的一篇就是现代著名作家杨朔的散文——《海市》。

  避风亭建于明代。高踞山颠,面临大海,任凭室外狂风怒吼,亭内却是纹丝不动。过去传说亭内有避风珠阻止风吹进来。然而,其实原因在于它那独特的建筑结构,可以说是人工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北边是短墙,其下是弧形悬崖。海风由海面吹来时随即由弧形悬崖急剧上升,飞跃屋檐,向南而去。因此,亭内就无风可进了。

  卧碑亭内横卧一通石碑。这就是著名的卧碑,亭因碑而得名。两面的碑文都是苏东坡的手迹。内墙上嵌有著名书法家的手迹,弥足珍贵。

  苏公祠是为纪念宋代的苏东坡而建。据说苏东坡做了五天的登州府尹,但是他为当地人做了不少好事,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诗文。而且,当他回到朝廷,向皇帝建议加强登州海防和减轻当地人民负担,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地人民感激苏东坡,所以建祠纪念他。

  三清殿祭祀的是三位道教始祖: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教是唯一根源于中国的主要宗教,并扎根于中国土壤。因此,这三尊神在中国广为人知。

  吕祖殿是祭祀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地方。八仙过海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什么单单建了一个吕祖殿,独尊吕洞宾呢?原因是吕洞宾被尊为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而且也风流倜傥,所以他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7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蓬莱阁位于蓬莱县西北一点五公里临海的丹崖上,占地三点二八公顷。层楼重阁,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海水浩淼,云雾变幻,素有“人间仙境”之称。蓬莱阁创建于北宋嘉佑年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它主要由吕祖殿、蓬莱阁、三清殿、天后宫、龙王宫、弥陀寺等建筑组成。主体建筑蓬莱阁雄居丹崖之顶,处在众星拱月的位置上。

  蓬莱阁有着许多的动人传说。《山海经》和《封禅书》中,都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绘得活灵活现,于是便引得齐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险家到海中寻求神山,秦始皇东巡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据史籍记载,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后来人们又流传着八仙的故事,以蓬莱为八仙过海处,使人感到蓬莱阁的奇幻与奥妙。

  一进门,便看见一道大门,上面题着“人间蓬莱”四个大字,两旁是书画名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听人们说,只要进入了这个大门,就是神仙之旅了。一条条用石头铺成的林荫小道,两旁是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古木,给人一种古朴气息。

  我首先进入了弥陀寺,弥陀,是号称西方三圣之一的阿弥陀佛的简称(西方三圣指的是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弥陀寺,是供奉阿弥陀佛的寺庙。参观过了弥陀寺,又到了龙王庙,在龙王正殿,一尊龙王像端端正正的摆在大殿上面,十分威严。龙王两旁是雷公电母、巡海夜叉、千里眼、顺风耳、赶鱼郎和风婆雨神,他们一是保护龙王的安全,二是帮助龙王施雨。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别具一格,生动传神。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阁上原有一幅楹联:“九千仞天,登梯得路;三万里海,破浪乘风”,道尽了高阁之气势。阁四周环以明廊,是观海赏景、俯瞰古城的最佳场所。在这里举目远望,可谓海阔天空,一片苍茫。人们常说江海的宽广,可以涤俗虑,洗肺肠,在这里你才会深信不疑。这蓬莱阁二楼长度为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绕以回廊,木栅格扶栏,东、西、北三面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境”。阁内北侧正中悬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手书“蓬莱阁”匾额,字体雄健浑厚。室内木质梁柱彩绘“蓬莱十大景”、“风竹图”等图案。四周摆放八仙桌、八仙椅,渲染了神仙文化的'氛围,使游人感受神仙文化的意韵。19xx年,越南友人黄文欢游览蓬莱阁,题联于阁上,“八仙过海,传闻如此多奇;万事由人,风景这边独好。”

  参观完了蓬莱阁,感觉像是真成了仙似的,真棒!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8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蓬莱阁参观旅游。我是本次为你服务的导游员。

  蓬莱阁位于烟台的蓬莱市内。蓬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苍茫的山海风光,还在于它有着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山海经》和《封禅书》把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描绘的活灵活现。于是便引得齐威王派出探险家出海寻求神山;秦始皇东巡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等。据史料记载,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虚幻神奇演绎出海山三神山的传说,惟妙惟肖的描绘出一个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为蓬莱平添几分神采。后来"八仙过海"的故事也加盟到这里,就更加生动迷人,被称为"人间仙境"也就名副其实。

  现在的蓬莱阁景区以丹崖山为中心,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是一处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经过宋、明、清三代不断地扩建和改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矗立于丹崖山上,云海簇拥浪山轻托,海山美景层出不穷。整个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由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六大单体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占地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因为蓬莱阁的神奇景象和宏伟规模,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阁内文人墨宝、楹联石刻,不胜枚举。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12月24日蓬莱阁景区成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好,说着我们已经到蓬莱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往日帝王寻仙的足迹,走进人间仙境去拜会诸位神仙吧!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蓬莱阁的正门前,大家请看"人间蓬莱"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为苏东坡的手迹。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心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接下来看到的是弥陀寺,始建于唐代,这是蓬莱阁景区内唯一座佛教寺庙。正殿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正中的是阿弥陀佛,左面是观世音菩萨,右面是大势至菩萨。

  大家现在看到的便是"丹崖仙境"坊,坊额"丹崖仙境"四个字是董必武提写的。进入仙境自然有神仙显灵,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显灵门。过显灵门我们往西走,就到龙王宫。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走进龙王宫的正殿,中间坐的是东海龙王敖广。东边站立的分别是巡海夜叉、千里眼、雷公和电母。西边的分别是赶鱼郎、顺风耳、风神和雨神。

  继续前行,我们已经走进天后宫的前殿,首先大家可以看到墙上有一个字,大家知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字呢?对,"寿"字,只不过这个寿字和普通的寿字不同,它是由我国五代老祖陈抟所书的,它是由三个字组成的,分别是"富"、"弗"、"林"组成一个"寿"字,意思是告诉我们:要想富,要想长寿,就一定要多种树。

  再往前走我们便来到正殿,大家可以看一下,正中供奉的这位就是天后娘娘,她在福建和中国台湾一带被称为"妈祖",她的俗名叫做林默,福建莆田人,据说她刚刚被生下来的时候不会哭,所以她父母便给她取个名字叫林默娘,她非常的聪明,五岁时就会诵经,十二岁时对海事感应非常灵验,于是她就在海边经常帮助渔民度过一次又一次的海难,不幸的是她二十八岁那一年在海上遇难,人们为纪念她,就在海边建起供奉她的庙宇。据说她非常的灵验,有求必应,所以这里是整个蓬莱阁香火最旺盛的地方。

  继续前行,在我们左手边的就是"碧海丹心"刻石。"碧海丹心"四个字是冯玉祥先生写的。那么他为什么要在这里写下"碧海丹心"四个字呢?据说,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占我国,不但不主张抗日,而且还挑起内战,冯玉祥被挟制,不能参加抗日,情绪非常低落。中另外一个爱国将领李烈钧就于1934年的五月份邀请冯玉祥到蓬莱游玩,共商抗日之计,当时李烈钧写下一幅对联,上联是:攻错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下联是: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让冯玉祥出一个横批,于是冯玉祥就提笔写下"碧海丹心"这四个字,后人为纪念他,就把这四个字刻在这里。

  大家再往这边看,这就是主体建筑"蓬莱阁",它与我国的岳阳楼、黄鹤楼以及滕王阁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楼。它建于宋嘉佑六年,上面"蓬莱阁"三个字是由清代的书法家铁保所书。现在一楼是一些蓬莱的风景图片展览,二楼留有八仙醉酒的蜡像。

  穿过蓬莱阁,来到后面。

  避风亭,原名海市亭,建于正德八年(1513)知府严泰修建。亭内壁嵌刻石25方,其中有明代袁可力的观海市诗,董其昌代书,温如玉刻石,珠联璧合,堪成称三绝。另外还有清代施闰章、孔继涑手迹,属十分珍贵之墨宝。不过我要说的神奇迷离之处并不在此,而是避风亭的建筑高踞山巅,面临大海,然而不管刮什么样的风,你在亭内点燃一支蜡烛,火苗也会纹丝不动。朋友,你不觉得这很神秘吗?

  现在让我来告诉你这其中的奥秘吧,避风亭的北面是一堵高高的城墙,城墙高至亭的半腰,城的外壁又呈弧形。所以当北风吹到弧形墙壁时,便形成一股强烈气流,急剧上升。飞越屋脊,向南而去,亭内便无风可入。再加上亭的东西南三面都是墙壁,只有北面留有门窗,空气不能对流。因此,尽管海风呼啸,门窗洞开,亭内却风丝不动,烛光不惊。

  继续往东走来到的是卧碑亭。它是以苏轼的《海市诗》、《书吴道子画后》横幅碑而得名的。碑的正面是行草《书吴道子画后》,背面是楷书《海市诗》。碑文前面的字小后面的字大,大家都知道苏轼也是喜欢喝酒做诗,酒助兴时便越来越豪放。经过专家鉴定这是苏轼的真迹。这边还有清朝人龚保题的联语"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就是说神仙仙境都是虚幻不真实的,只有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才是真正的神仙。

  继续前行我们便来到苏公祠,苏公祠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建的。中间这幅是苏东坡肖像刻石拓本,正本在广州的六容寺。他曾在登州做过五日知州。但救在这短短的五天时间里为蓬莱人民做两件大好事。一是修筑海防,二是减免百姓的盐税。至今在蓬莱民间还流传着"五日知登州,千年苏公祠"的美谈。

  这个叫做宾日楼,又称望日楼,登楼远望,视野开阔,使观日出的好地方。当年大型历史舞蹈史诗《东方红》,曾选择这里作背景,该片开头的日出的画面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旁边的就是蓬莱阁标志性建筑普照楼,我们从山下看的最高的建筑就是它。在过去是指示航标的灯塔。

  我们站在这儿看一下蓬莱水城,又名备倭城。是我国古代第一港,东方的门户。汉代以来就被列为军事重镇。宋庆历二年,当时水军驾驶的舰船叫"刀鱼船",这座寨城就叫"刀鱼寨"。明洪武九年,明朝政府为防止倭寇的侵袭,就在刀鱼寨的基础上修建码头,形成今日水城雏形。水城有两个门,北门叫水门,是出入海上的咽喉。南门叫振阳门,与陆路相通。这也是戚继光操练水师的`地方。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殿是吕祖殿,吕祖就是吕洞宾,亭内有吕洞宾像碑。再往前走就到三清殿,里面供奉的是道教的三位始祖,他们分别是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

  再往前走,我们便来到蓬莱阁的最后一个景点--白云宫。相传呢白云宫是七仙女下凡的地方。在《天仙配》中,七仙女有一句唱词,"我家本住蓬莱村"。七仙女所住的蓬莱村,当然是凌霄中的仙宫,所以,出这白云宫门,就算又回到凡间。

  好,以上就是蓬莱阁主要的景点,大家现在可以拍照留念,15分钟后,我们在此集合上车,前往下一个景点。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9

  闻名天下的蓬莱阁自建成雏形后,历代文人骚客慕名而来者甚多,置此佳景胜地,他们往往雅兴大发,挥书泼墨。

  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像三台星座。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广、云南总督,精于书法,善于雕刻金石,墨迹传世不多,此隶书刻石极为珍贵。

  天后宫前院弯处,有一块草书体“寿”字碑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寿”字是五代时道人陈抟老祖写的,看起来遒劲有力,潇洒飘逸。它的另外特别处在于草写的“寿”字竟是由“富、费、林”三字组成。据说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长寿”的意思。

  在蓬莱阁主阁的阁底正门悬挂的横匾“蓬莱阁”,是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字写得雄浑有力,刚健俊朗。主阁后面间隔不远避风亭和卧碑亭内,也各有珍贵的书法刻石。避风亭内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袁可力的《观海市》诗,字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一代石刻高手为其刻石。因此,这九方石刻确为珠联璧合之作,堪称三绝。卧碑亭里的横卧石碑则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而弥足珍贵,卧碑正面刻的行草《题吴道子画》,背面刻的是苏东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众多名人的墨宝中,有两处别有典故。一处是蓬莱阁主阁后壁上的“海不扬波”,细看这气势雄伟的字体,你会察知那“不”字明显是后来补上的。这是怎么回事?据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兼办海防。当有一天他登上蓬莱阁时,望着广阔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战火蔓延至蓬莱。1895年1月18日,日舰炮击蓬莱,一发炮弹(碰巧是哑弹)击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扬波”成了“海扬波”。这启发人们没有富强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始终是个幻想。

  另一处是蓬莱阁东侧的“碧海丹心”石刻,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冯将军当年为何要写这几个字呢?据说,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与国民党元老李烈钧等人同游蓬莱。忧于时局的李先生对冯将军说:“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们身上了。”冯将军对蒋介石当局明抗日、暗卖国的做法不满,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苦笑。之后,李烈钧先生挥毫写下对联:“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让冯玉祥将军题横幅。冯玉祥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的情怀。后人感念他的爱国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东坡先生于1820xx年曾到登州(今蓬莱)任知府,只不过时间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调回京城,总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发现当时因新法中的盐法禁止百姓卖盐,所以导致不少原靠卖盐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为此,苏东坡写了《讫罢登莱榷盐状》,列举了许多事实,陈述了得失利弊,终使皇帝允许百姓随便买卖食盐,就市论价,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税金。

  为了纪念他为民请命的功德,当地百姓集资兴建了苏公祠。后人有感而发,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苏公祠”的诗句。这启迪世上的当权者,只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流芳百世。

  蓬莱阁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发展成为以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四种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为底蕴,山(丹崖山) 、海(黄渤二海)、城(蓬莱水城)、阁(蓬莱阁)为格局,登州博物馆、古船博物馆、田横山、合海亭及黄渤海分界坐标等20余处景点为点缀,融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度假胜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一)

  世界著名的蓬莱阁就位于蓬莱城北靠海的丹崖山上。初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明清时期,此阁又经过多次重修,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这实际上是一组古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8900平方米,有6个主体建筑和其他辅助建筑。主体建筑分别是:蓬莱主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里面展出的以及大殿柱子上的对联和石刻都是著名文人的书画作品。

  当来到丹崖仙境坊,我们发现“丹崖仙境”4个汉字,是由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于1964年参观蓬莱阁时题写的。蓬莱阁是能看到海市的地方,很久以前就以仙境闻名。进入丹崖仙境坊,我们就似乎进入了仙境。您也许感觉到似乎成了神仙。

  龙王宫初建于唐代,重建和扩建于宋代和元代,包括三个庭院:大门,前殿和后殿。

  传说龙能潜海,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事实上龙只是先民虚构的作为征服自然的象征。他们期望龙的存在能够对世间困难和苦难表示同情,并能够帮助苦难者。因此,首先祭祀龙王的是渔民和船家。根据蓬莱风俗,农历正月十三日渔灯节,渔民敲锣打鼓放鞭炮,给龙王送灯。

  前殿中间的坐像是东海龙王敖广,两边各有护法一尊。东西两侧塑有8位站官负责风、雨、雷、电等。

  后殿是龙王寝室。在古代干旱时,人们来这里向龙王求雨。他们头戴柳条帽,高喊“求大雨”,然后抬出龙王塑像游街。不管他们走到哪儿,居民都给他们洒水。这种办法还真奏效,不久就会下及时雨。

  戏楼是当地渔民唱地方戏的地方。每年正月十六日,在天后宫都要举办庙会。当地渔民在戏台上演出山东地方戏。

  天后是海员和渔民的保护神,受到大多数沿海居民的爱戴。据统计,中国大约300多个县、市建有天后宫。甚至在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建有祭祀天后的宫殿。蓬莱的天后宫是中国北方此种宫殿中最大的,由前殿、主殿和后殿组成。

  前殿内站立两尊塑像,名叫嘉应和嘉佑。据说他们是天后降服的妖怪,现在他们站立于此负责天后的安全。

  主殿正中坐立的是天后,也就是海神娘娘,旁立4名伺女。东西两边站立的是龙王和文官。和其他地方的天后宫相比,蓬莱的天后宫与众不同。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龙王都站在天后左右,他们成为天后的手下。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一种说法是,历代以来海神经过层层晋封。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她被封为天后,能够控制海里的所有神仙妖怪。她的管辖远远超出了龙王的范围,因此,四海龙王不得不听他调遣。另一种说法是天妃曾经降服过东海龙王。

  后殿是天后的寝室。据说她单日睡东屋,双日睡西屋。

  在农历三月二十三她的生日那天,人们举行重大的仪式来祭祀天后。清代康熙曾经制定了祭祀标准和祭祀器具。远近的男女同时来到天后宫跪拜祭祀天后。

  蓬莱阁是蓬莱阁建筑群中的主建筑,初建于宋代(1061),以后各代都有重修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主阁朝南,飞檐起翘,雕梁画栋,雄伟壮观。阁南的横匾上“蓬莱阁”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书写。另有许多其他名家的真迹,如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翁方纲。这些碑刻都是对海山奇观的生动记述,讴歌了仙阁胜景。

  一楼为重要人物参观蓬莱阁时的摄影资料展。

  二楼再现了八仙醉酒的场景。八仙依次为铁拐李、蓝采和、何仙姑、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他们各持宝物,神态各异,所以后来有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八仙过海的传说源于蓬莱。

  这里是海市蜃楼的最著名的观赏地。海市在一些科学家的科技书籍和作家的文学著作中都有描述。众所周知的一篇就是现代著名作家杨朔的散文――《海市》。

  避风亭建于明代。高踞山颠,面临大海,任凭室外狂风怒吼,亭内却是纹丝不动。过去传说亭内有避风珠阻止风吹进来。然而,其实原因在于它那独特的建筑结构,可以说是人工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北边是短墙,其下是弧形悬崖。海风由海面吹来时随即由弧形悬崖急剧上升,飞跃屋檐,向南而去。因此,亭内就无风可进了。

  卧碑亭内横卧一通石碑。这就是著名的卧碑,亭因碑而得名。两面的碑文都是苏东坡的手迹。内墙上嵌有著名书法家的手迹,弥足珍贵。

  苏公祠是为纪念宋代的苏东坡而建。据说苏东坡做了五天的登州府尹,但是他为当地人做了不少好事,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诗文。而且,当他回到朝廷,向皇帝建议加强登州海防和减轻当地人民负担,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地人民感激苏东坡,所以建祠纪念他。

  三清殿祭祀的是三位道教始祖: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教是唯一根源于中国的主要宗教,并扎根于中国土壤。因此,这三尊神在中国广为人知。

  吕祖殿是祭祀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地方。八仙过海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什么单单建了一个吕祖殿,独尊吕洞宾呢?原因是吕洞宾被尊为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而且也风流倜傥,所以他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蓬莱阁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

  从东而来,这是“人间仙境”的大匾,是苏东坡的手迹。这里是隐仙洞。相传这里是吕洞宾精心修炼的山洞。

  这儿是天桥。能从瞭望口瞭望大海。现在我们所处于戚继光雕像范围内。戚继光是著名的大将军,蓬莱是他的故里。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此处雕刻了他的雕像。

  现在我们在古船博物馆。这儿有着古代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们来到了避风亭,这儿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风猛烈,亭里却依旧烛火旺盛。虽然它表面看起来很奇异,可其中也有科学道理。因为亭内无窗,空气不能对流,就形成了这种景象。

  这儿是八仙殿,殿里充盈着神秘。八仙有吕洞宾,张果老,荷仙姑------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书法家铁保手书的匾额,给人浑重而不失亮丽的感觉。这里自古就是名人学士的雅集之地。

  蓬莱,是有灵气的地方。今天感谢大家前来游赏。祝你们事业发达,学业有成!欢迎各位下一次再来旅游!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蓬莱阁景区参观游览。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

  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原来只有弥陀寺和龙王宫,后来在北宋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登州知府朱处约来到这里,看到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便将龙王庙西迁,建立了蓬莱阁。

  经过宋,明,清三代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景区总面积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

  景区内层楼修阁凌空而起,苍山翠柏掩映期间;山下碧波万顷,烟波浩淼,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1982年,蓬莱阁与蓬莱水城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成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我们进入蓬莱阁景区的正门,首先看到的是“人间蓬莱”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是集苏东坡的手迹。

  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好,朋友们跟着我往上走,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蓬莱阁内唯一的佛教建筑“弥陀寺”。

  弥陀寺始建于唐代,弥陀是阿弥陀佛的简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这里是弥陀寺的前殿,右边的是密迹金刚,左边的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接下来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这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

  正中间的就是阿弥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的胸前有一“万”字符,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阿弥陀佛是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又叫“接引佛”。

  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凡是遇难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称为“大势至”,据说,在他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都为之震动,所以得名。

  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

  在和尚之上,菩萨之下。

  他们是奉佛祖的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间不涅磐(不进行生死轮回)。

  出了弥陀寺拾级而上,这座牌坊叫做丹崖仙境坊,这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来蓬莱时题写的。

  这是迈入仙境的第二道牌坊。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牌坊下面了,俗话说得好:牌坊下面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

  仙境里面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寿。

  进入仙境自然就有神仙显灵,前面就是显灵门了。

  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

  为了有最佳的游览线路,我们从这里先往西走,到龙王宫去参观一下。

  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供奉的就是传说中四海龙王之首的东海王敖广。

  古时候,渔民们驾一叶小舟行使在风浪里,安全得不到保障,自然就容易把福祸安宁和神灵联系起来,于是这笼罩着仙气的丹崖山就被渔民派上了用场。

  唐代,渔民们便在丹崖极顶建起了龙王庙,北宋嘉佑六年,登州太守朱处约见这里山高水阔,景致秀美,便把龙王宫西迁到现在的地方,在龙王宫原址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蓬莱阁。

  现在来到的就是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一定一静寓意着海面风平浪静,保佑渔民平安出海。

  好,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龙王宫的正殿。

  中间端坐的就是东海龙王敖广。

  他身边站的是八位判官。

  我们先看东边的四位。

  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负责夜间海上的巡逻,相当于现在的海上110。

  第二位是千里眼,顾名思义,他一眼能望到千里之外。

  后面的两位就是我们熟悉的雷公和电母了。

  左边的四位第一位叫做赶鱼郎,他负责把海中的鱼赶到一起供渔民捕获,所以深受渔民的喜欢。

  第二位是顺风耳,和对面的千里眼是兄弟,你可不要说龙王的坏话,否则他可是会听见的。

  下面的就是风婆婆了,她手里拿的风口袋,只要把手松一松便会狂风四起。

  最后一位就是雨神。

  八位判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听命于龙王的调遣。

  这里是龙王办公的地方,后面便是他休息的地方了。

  后殿过去有龙王的木雕象和龙王出行的步辇、仪仗,那是人们为了求雨所设的。

  古时候人们遇上酷旱,便到这里顶礼膜拜,然后头戴柳条帽高呼“求大雨”“求大雨”,抬着龙王的雕像走街串巷,走到哪儿两边住户都要端水泼洒,讨个吉利。

  如缕求不应,便把龙王爷抬到烈日下暴晒。

  当龙王大汗淋漓时,他就会兴云布雨了。

  这也是龙王脸黑的原因。

  经过子孙殿,接下来我们游览天后宫。

  天后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0xx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首先我们看一下戏楼,每年正月十六为天后宫庙会,在这里会有戏曲演出为天后祝寿。

  这上面的“观止矣”匾额,即“叹为观止”,意思是看了这里的戏,别处的戏就不需要再看了。

  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象三台星座。

  乾隆年间,时任山东学政、大书法家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并刻石嵌在天后宫前殿外墙上。

  后来知府张酋认为六尊巨石排列形状像极了八卦之一的坤卦,因此又称为坤爻石。

  这六尊巨石,是开山建阁时留下来作为装点的,和山体连在一起。

  古人认为:天为乾,地为坤,男为乾,女为坤,所以这个名字也昭示着天后宫里供奉的是一位女性海神。

  我们先来看看前殿的两位门神,一是嘉应,一是嘉佑,是保护天后的神将,传说他们都是天后在莆田湄洲降伏的妖怪。

  院内有一棵唐槐,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虽然树干已经中空,依然枝繁叶茂。

  相传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与吕洞宾在这里下棋,烈日当头,为了遮荫,铁拐李从他那宝葫芦里取出一粒树种,撒在地下,霎时间长出了这棵大树,于是浓荫蔽日,凉风习习,好不逍遥。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天后宫失火,烧毁宫观30余间,近在咫尺的这棵唐槐却安然无恙,实在是令人称奇!这个树还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发芽和落叶都比别的树晚一个月。

  我们往前走,进天后宫的正殿。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

  天后在南方称为妈祖,历史上确有其人,姓林,名默。

  传说林默出生时,红光满室,异气飘香。

  林默生下后,直到满月都不哭不笑,默默无声,于是她的父亲就给她起名“默”。

  林默只活到了28岁并且终身未嫁,所以她的雕像用格子格了起来,意味着没出阁。

  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候,有一天在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了头部,落水而亡。

  后来人们都说:“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认为她是升天为神了,专门到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去了。

  她死后不久,奉祀她的宫庙就应运而生,皇帝的封号步步升级,元代被封为天妃,康熙、乾隆年间被封为天后。

  天后身边站的是四位侍女,东西两侧是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位是四海龙王,其余的西边第一个手持印盒是玉印官,掌管官印,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

  第二位手持环海司命,是为海神娘娘发布命令的。

  东边的两位一个手持圣旨,下达天帝旨意,一个手持万法归宗,如果海中的鱼鳖虾蟹兴风作浪,他都记到这上面,属于哪个海的,就交给哪儿海龙王处置。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门上的匾额“福赐丹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意味天后娘娘把福气赐给每一位来到丹崖山上的人。

  寝室里有东西两个厢房,因为天后娘娘有个习惯,双日睡东,单日睡西。

  朋友们可以看看天后娘娘的床有什么特点,对了,那就是又长又窄,取得是长寿之意。

  二楼也是娘娘的梳洗装扮的地方,因为在古代未出阁女子家的闺房外人不得轻易入内,所以二楼就不对外开放了。

  另外,在这个寝宫的院落里,有一个极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东西厢房的屋檐下藏着四句诗。

  大家不妨找找看。

  这是清朝乾隆时登州知府陈葆光写的一首诗的前四句:“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

  云海千里目,海岛四时秋。

  ”想那古代,承建者在砖坯上一一雕刻,而后入窑烧制成砖,再运到这里分别砌于四处檐下,两两相对,文序不乱,其独特之匠心,由此可见一斑。

  游览完天后宫,现在我们就要登上蓬莱阁的主阁了。

  我们从这边上去叫做“登阁求仙”,身到蓬莱及神仙嘛。

  我说过了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正门上方悬挂的“蓬莱阁”横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

  海山有雾的时候,让人感觉仙气缭绕。

  凭栏远眺,各位可以看到,如今的蓬莱古城高楼迭起,广厦林立,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

  西面的这座山叫田横山,那里是渤黄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

  对面就是长山列岛,是由大小32个岛屿组成的,距蓬莱8海里。

  我们进来看一下八仙,传说他们就是因为喝醉酒了才从这里乘坐各自的宝器漂洋过海的。

  从右往左看,这是八仙中最丑的铁拐李,也是八仙中年代最久远、资历最深的一位,他的宝器就是前面的葫芦,里面装的是灵丹妙药,能治百病,不过现在看来只是对内伤有效,要不他怎么还治不好自己的腿呢?接下来的白须老翁就是年纪最大的张果老,他的宝器是渔鼓(一种乐器)和纸驴。

  民间有张果老倒骑驴的传说。

  他为什么要倒骑毛驴呢?有这样四句话可以作答:访过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告诫人们做事要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他旁边的何仙姑是唯一的一位女仙,她的宝器是手中的荷花。

  八仙之首,便是端坐在中间的吕洞宾了,他的宝器是身后背着的宝剑。

  长相最为帅气的是韩湘子,据说是韩愈的侄子,他的宝器是手中的洞箫。

  那个袒胸露乳的是汉钟离,汉朝人,复姓钟离,故得名。

  曹国舅的宝器是云板。

  趴在凳子上的是年纪最小的蓝彩和,成仙的时候只有14岁,所以他不胜酒力先醉了,他的法器就是身边的花篮。

  八仙过海究竟去了那儿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去给王母娘娘拜寿了,有的是说东渡日本了,不管怎样,神仙都是逍遥自在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蓬莱阁二楼长度为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绕以回廊,木栅格扶栏,东、西、北三面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

  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景”。

  阁外北侧正中悬挂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匾额,字体雄健浑厚,历经浩劫得以幸免,十分珍贵。

  西壁悬挂董必武1964年游览蓬莱阁时的题诗“来游此地恰当时,海国秋风暑气吹;没有仙人有仙境,蓬莱阁上好题诗。

  ”另有叶剑英元帅1960年的题联“蓬莱士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四)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蓬莱阁。提起蓬莱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市蜃楼。海市,本是一种大气光学折射、反射现象。但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其成因,便生出许多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传说。据说秦始皇东巡来到蓬莱,见到海市,误认为那时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访长生不老药。以后的多位封建帝王也曾登临眺望过神山。汉武帝多次寻求蓬莱仙境不得,只好将丹崖山叫做蓬莱,聊以自-慰。这也是蓬莱名称的由来。当然,海市的神秘、朦胧、飘渺,也确如仙境一般。历代文人更是把海市渲染得异常神奇。同时八仙过海的传说也为它抹上一层仙气。传说八仙去给王母娘娘拜寿途中,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为显示自己的本领,相约都不乘船,而以自己的法器做渡海工具。铁拐李乘葫芦,汉钟离坐扇子,张果老坐纸驴,吕洞宾踏宝剑,曹国舅站云板,韩湘子乘洞箫,何仙姑坐荷花,蓝采和则坐在花篮中,飘洋过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即源于此。在山脚下,还有八仙出海时留下的脚樱这些文章和故事的流传,使蓬莱阁“人间仙境”的美名到处流传。古往今来,蓬莱仙境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幻想。今天我们就去仙境看一看吧。

  蓬莱阁建筑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布在丹崖山上。阁建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约看到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丽,便修建高阁以供游览。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20xx年(1589年),山东巡抚李戴又在附近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为蓬莱阁。清朝嘉庆20xx年(1820xx年),再一次扩建,形成现有规模。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古老的建筑既保持了原有的风韵又焕发了盎然生机。整个建筑以高阁为主,从山巅到山脚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上中下三个层次,依山构成。主要有蓬莱阁、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组建筑组成。100多间楼阁殿宇,参差错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后宫,其中供奉的是海神娘娘。海神娘娘原名叫林默,是福建莆田湄州人,当地人称她“妈祖”,因而天后宫又叫妈祖庙。林默生于北宋960年3月23日,死于987年9月9日,终身未嫁。她经常在海上解救遇害船只,因而极受渔民爱戴。她自幼喜欢佛法,并得高人指点,据说极通灵性。有关她的传说很多,说她出生之日,屋内红光满堂,香气四溢,而且到满月都未有哭声,所以起名为默。她16岁时村中闹瘟疫,而她算出病源在井中,后来人们果然在井中发现病死的老鼠。更为神奇的是说有一次她父兄出海打鱼,而她在家中织布时突然神情大变,似昏睡过去。醒来后告诉她母亲说父兄在海上遇险,哥哥已死,父亲无恙。果然不久其父归来,说海难中似乎有神仙相救才得以脱险。第二天,林默竟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哥哥的尸体。在她27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她一人登上湄州的最高峰,突然仙乐齐鸣,彩云飞舞,人就登天而去。

  林默死后,历代疆吏大臣说她能降魔伏妖,破敌免灾,并能在海上狂风中为渔船指引方向,法力无边,请皇帝对她进行加封。在这种神化之下,祭祀她的庙宇越来越多,使之成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历代君王为了巩固海防,对她的封号也步步升级,直封到天后。

  蓬莱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庙宇之一。大家看在天后塑像旁边作陪神的站官中竟然有四海龙王,这是十分少见的。究其原因,据说北宋以前海神是四海龙王,但因为他们长的丑陋,又喜怒无常,渔人都不喜欢他们。北宋宣和4年(1120xx年)皇帝派大臣出使高丽,在海上遇到大风,危难之中救他们的是一位女神而非龙王,因而回朝时奏明皇上,首次加封女神为“顺济夫人”,慢慢取代了龙王的地位。后来随历代加封,女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四海龙王都要听她调遣,在民间还有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再加上民间八仙的传说中龙王也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于是四海龙王在蓬莱便成了站官的。现在,渔民对天后仍然十分敬仰,因而天后宫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高阁就是蓬莱阁了。它高踞丹崖山顶,丹崖山虽不高,但面临大海,海阔烘托出山的气势,使蓬莱阁气势恢宏。其他建筑围绕着它,又成众星捧月之势,使它分外壮观。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全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阁楼建筑,有鲜明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正厅高悬一块金字牌匾,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雄浑大字,笔力遒劲,阁上原有“九万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楹联,道尽高阁的气势。阁上有一圈明廊,大家可以凭栏远眺,时有海雾飘来,使人有腾云驾雾,超凡出世的感觉。这便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的“仙阁凌空”。《老残游记》第一回中就生动描写了这一景观:“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边看城中人家,烟雨万户;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万里。”阁底有十六根大红楹柱环列,显得气势非凡。阁内设置精致,布满宋、明、清三朝的石刻碑文。东西两壁悬挂着董必武和叶剑英元帅的题诗,阁后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环海境清”大型题字刻石三方,十分珍贵,更为古阁增添了光彩。

  蓬莱阁后有一避风亭,它比蓬莱阁建造稍晚,是明代正德8年由知府严泰增建的。此亭建造角度十分科学,既烘托了主阁,又别有情趣。避风亭坐南朝北,既高又面向大海,然而任凭室外狂风大作,亭内门户大开,却静谧无风。在亭内擦一根火柴,火焰会纹丝不动。这时你如取一张纸条,在护墙外侧一撒手,纸条会盘旋而上,越亭而过,不能不令人叫绝

  5篇介绍山东蓬莱阁的导游词范文(五)

  闻名天下的蓬莱阁自建成雏形后,历代文人骚客慕名而来者甚多,置此佳景胜地,他们往往雅兴大发,挥书泼墨。

  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像三台星座。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广、云南总督,精于书法,善于雕刻金石,墨迹传世不多,此隶书刻石极为珍贵。

  天后宫前院弯处,有一块草书体“寿”字碑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寿”字是五代时道人陈抟老祖写的,看起来遒劲有力,潇洒飘逸。它的另外特别处在于草写的“寿”字竟是由“富、费、林”三字组成。据说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长寿”的意思。

  在蓬莱阁主阁的阁底正门悬挂的横匾“蓬莱阁”,是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字写得雄浑有力,刚健俊朗。主阁后面间隔不远避风亭和卧碑亭内,也各有珍贵的书法刻石。避风亭内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袁可力的《观海市》诗,字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一代石刻高手为其刻石。因此,这九方石刻确为珠联璧合之作,堪称三绝。卧碑亭里的横卧石碑则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而弥足珍贵,卧碑正面刻的行草《题吴道子画》,背面刻的是苏东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众多名人的墨宝中,有两处别有典故。一处是蓬莱阁主阁后壁上的“海不扬波”,细看这气势雄伟的字体,你会察知那“不”字明显是后来补上的。这是怎么回事?据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兼办海防。当有一天他登上蓬莱阁时,望着广阔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战火蔓延至蓬莱。1895年1月18日,日舰炮击蓬莱,一发炮弹(碰巧是哑弹)击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扬波”成了“海扬波”。这启发人们没有富强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始终是个幻想。

  另一处是蓬莱阁东侧的“碧海丹心”石刻,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冯将军当年为何要写这几个字呢?据说,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与国民党元老李烈钧等人同游蓬莱。忧于时局的李先生对冯将军说:“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们身上了。”冯将军对蒋介石当局明抗日、暗卖国的做法不满,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苦笑。之后,李烈钧先生挥毫写下对联:“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让冯玉祥将军题横幅。冯玉祥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的情怀。后人感念他的爱国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东坡先生于1820xx年曾到登州(今蓬莱)任知府,只不过时间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调回京城,总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发现当时因新法中的盐法禁止百姓卖盐,所以导致不少原靠卖盐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为此,苏东坡写了《讫罢登莱榷盐状》,列举了许多事实,陈述了得失利弊,终使皇帝允许百姓随便买卖食盐,就市论价,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税金。

  为了纪念他为民请命的功德,当地百姓集资兴建了苏公祠。后人有感而发,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苏公祠”的诗句。这启迪世上的当权者,只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流芳百世。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10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蓬莱阁。提起蓬莱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市蜃楼。海市,本是一种大气光学折射、反射现象。但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其成因,便生出许多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传说。据说秦始皇东巡来到蓬莱,见到海市,误认为那时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访长生不老药。以后的多位封建帝王也曾登临眺望过神山。汉武帝多次寻求蓬莱仙境不得,只好将丹崖山叫做蓬莱,聊以自-慰。这也是蓬莱名称的由来。当然,海市的神秘、朦胧、飘渺,也确如仙境一般。历代文人更是把海市渲染得异常神奇。同时八仙过海的传说也为它抹上一层仙气。传说八仙去给王母娘娘拜寿途中,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为显示自己的本领,相约都不乘船,而以自己的法器做渡海工具。铁拐李乘葫芦,汉钟离坐扇子,张果老坐纸驴,吕洞宾踏宝剑,曹国舅站云板,韩湘子乘洞箫,何仙姑坐荷花,蓝采和则坐在花篮中,飘洋过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即源于此。在山脚下,还有八仙出海时留下的脚樱这些文章和故事的流传,使蓬莱阁“人间仙境”的美名到处流传。古往今来,蓬莱仙境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幻想。今天我们就去仙境看一看吧。

  蓬莱阁建筑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布在丹崖山上。阁建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约看到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丽,便修建高阁以供游览。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17年(1589年),山东巡抚李戴又在附近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为蓬莱阁。清朝嘉庆24年(1819年),再一次扩建,形成现有规模。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古老的建筑既保持了原有的风韵又焕发了盎然生机。整个建筑以高阁为主,从山巅到山脚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上中下三个层次,依山构成。主要有蓬莱阁、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组建筑组成。100多间楼阁殿宇,参差错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后宫,其中供奉的是海神娘娘。海神娘娘原名叫林默,是福建莆田湄州人,当地人称她“妈祖”,因而天后宫又叫妈祖庙。林默生于北宋960年3月23日,死于987年9月9日,终身未嫁。她经常在海上解救遇害船只,因而极受渔民爱戴。她自幼喜欢佛法,并得高人指点,据说极通灵性。有关她的传说很多,说她出生之日,屋内红光满堂,香气四溢,而且到满月都未有哭声,所以起名为默。她16岁时村中闹瘟疫,而她算出病源在井中,后来人们果然在井中发现病死的老鼠。更为神奇的是说有一次她父兄出海打鱼,而她在家中织布时突然神情大变,似昏睡过去。醒来后告诉她母亲说父兄在海上遇险,哥哥已死,父亲无恙。果然不久其父归来,说海难中似乎有神仙相救才得以脱险。第二天,林默竟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哥哥的尸体。在她27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她一人登上湄州的最高峰,突然仙乐齐鸣,彩云飞舞,人就登天而去。

  林默死后,历代疆吏大臣说她能降魔伏妖,破敌免灾,并能在海上狂风中为渔船指引方向,法力无边,请皇帝对她进行加封。在这种神化之下,祭祀她的庙宇越来越多,使之成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历代君王为了巩固海防,对她的封号也步步升级,直封到天后。

  蓬莱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庙宇之一。大家看在天后塑像旁边作陪神的站官中竟然有四海龙王,这是十分少见的。究其原因,据说北宋以前海神是四海龙王,但因为他们长的丑陋,又喜怒无常,渔人都不喜欢他们。北宋宣和4年(1122年)皇帝派大臣出使高丽,在海上遇到大风,危难之中救他们的是一位女神而非龙王,因而回朝时奏明皇上,首次加封女神为“顺济夫人”,慢慢取代了龙王的地位。后来随历代加封,女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四海龙王都要听她调遣,在民间还有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再加上民间八仙的传说中龙王也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于是四海龙王在蓬莱便成了站官的。现在,渔民对天后仍然十分敬仰,因而天后宫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高阁就是蓬莱阁了。它高踞丹崖山顶,丹崖山虽不高,但面临大海,海阔烘托出山的气势,使蓬莱阁气势恢宏。其他建筑围绕着它,又成众星捧月之势,使它分外壮观。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全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阁楼建筑,有鲜明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正厅高悬一块金字牌匾,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雄浑大字,笔力遒劲,阁上原有“九万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楹联,道尽高阁的气势。阁上有一圈明廊,大家可以凭栏远眺,时有海雾飘来,使人有腾云驾雾,超凡出世的感觉。这便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的“仙阁凌空”。《老残游记》第一回中就生动描写了这一景观:“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边看城中人家,烟雨万户;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万里。”阁底有十六根大红楹柱环列,显得气势非凡。阁内设置精致,布满宋、明、清三朝的石刻碑文。东西两壁悬挂着董必武和叶剑英元帅的题诗,阁后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环海境清”大型题字刻石三方,十分珍贵,更为古阁增添了光彩。

  蓬莱阁后有一避风亭,它比蓬莱阁建造稍晚,是明代正德8年由知府严泰增建的。此亭建造角度十分科学,既烘托了主阁,又别有情趣。避风亭坐南朝北,既高又面向大海,然而任凭室外狂风大作,亭内门户大开,却静谧无风。在亭内擦一根火柴,火焰会纹丝不动。这时你如取一张纸条,在护墙外侧一撒手,纸条会盘旋而上,越亭而过,不能不令人叫绝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11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蓬莱阁位于蓬莱县西北一点五公里临海的丹崖上,占地三点二八公顷。层楼重阁,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海水浩淼,云雾变幻,素有“人间仙境”之称。蓬莱阁创建于北宋嘉佑年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它主要由吕祖殿、蓬莱阁、三清殿、天后宫、龙王宫、弥陀寺等建筑组成。主体建筑蓬莱阁雄居丹崖之顶,处在众星拱月的位置上。

  蓬莱阁有着许多的动人传说。《山海经》和《封禅书》中,都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绘得活灵活现,于是便引得齐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险家到海中寻求神山,秦始皇东巡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据史籍记载,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后来人们又流传着八仙的故事,以蓬莱为八仙过海处,使人感到蓬莱阁的奇幻与奥妙。

  一进门,便看见一道大门,上面题着“人间蓬莱”四个大字,两旁是书画名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 楹联。听人们说,只要进入了这个大门,就是神仙之旅了。一条条用石头铺成的林荫小道,两旁是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古木,给人一种古朴气息。

  我首先进入了弥陀寺,弥陀,是号称西方三圣之一的阿弥陀佛的简称(西方三圣指的是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弥陀寺,是供奉阿弥陀佛的寺庙。参观过了弥陀寺,又到了龙王庙,在龙王正殿,一尊龙王像端端正正的摆在大殿上面,十分威严。龙王两旁是雷公电母、巡海夜叉、千里眼、顺风耳、赶鱼郎和风婆雨神,他们一是保护龙王的安全,二是帮助龙王施雨。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别具一格,生动传神。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阁上原有一幅楹联:“九千仞天,登梯得路;三万里海,破浪乘风”,道尽了高阁之气势。阁四周环以明廊,是观海赏景、俯瞰古城的最佳场所。在这里举目远望,可谓海阔天空,一片苍茫。人们常说江海的宽广,可以涤俗虑,洗肺肠,在这里你才会深信不疑。这蓬莱阁二楼长度为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绕以回廊,木栅格扶栏,东、西、北三面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境”。阁内北侧正中悬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手书“蓬莱阁”匾额,字体雄健浑厚。室内木质梁柱彩绘“蓬莱十大景”、“风竹图”等图案。四周摆放八仙桌、八仙椅,渲染了神仙文化的氛围,使游人感受神仙文化的意韵。1984年,越南友人黄文欢游览蓬莱阁,题联于阁上,“八仙过海,传闻如此多奇;万事由人,风景这边独好。”

  参观完了蓬莱阁,感觉像是真成了仙似的,真棒!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12

  烟台蓬莱阁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蓬莱阁。提起蓬莱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市蜃楼。海市,本是一种大气光学折射、反射现象。但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其成因,便生出许多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传说。据说秦始皇东巡来到蓬莱,见到海市,误认为那时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访长生不老药。以后的多位封建帝王也曾登临眺望过神山。汉武帝多次寻求蓬莱仙境不得,只好将丹崖山叫做蓬莱,聊以自 -慰。这也是蓬莱名称的由来。当然,海市的神秘、朦胧、飘渺,也确如仙境一般。历代文人更是把海市渲染得异常神奇。同时八仙过海的传说也为它抹上一层仙气。传说八仙去给王母娘娘拜寿途中,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为显示自己的本领,相约都不乘船,而以自己的法器做渡海工具。铁拐李乘葫芦,汉钟离坐扇子,张果老坐纸驴,吕洞宾踏宝剑,曹国舅站云板,韩湘子乘洞箫,何仙姑坐荷花,蓝采和则坐在花篮中,飘洋过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即源于此。在山脚下,还有八仙出海时留下的脚樱这些文章和故事的流传,使蓬莱阁“人间仙境”的美名到处流传。古往今来,蓬莱仙境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幻想。今天我们就去仙境看一看吧。

  蓬莱阁建筑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布在丹崖山上。阁建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约看到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丽,便修建高阁以供游览。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2019年(1589年),山东巡抚李戴又在附近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为蓬莱阁。清朝嘉庆24年(1819年),再一次扩建,形成现有规模。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古老的建筑既保持了原有的风韵又焕发了盎然生机。整个建筑以高阁为主,从山巅到山脚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上中下三个层次,依山构成。主要有蓬莱阁、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组建筑组成。100多间楼阁殿宇,参差错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后宫,其中供奉的是海神娘娘。海神娘娘原名叫林默,是福建莆田湄州人,当地人称她“妈祖”,因而天后宫又叫妈祖庙。林默生于北宋 960年3月23日,死于987年9月9日,终身未嫁。她经常在海上解救遇害船只,因而极受渔民爱戴。她自幼喜欢佛法,并得高人指点,据说极通灵性。有关她的传说很多,说她出生之日,屋内红光满堂,香气四溢,而且到满月都未有哭声,所以起名为默。她16岁时村中闹瘟疫,而她算出病源在井中,后来人们果然在井中发现病死的老鼠。更为神奇的是说有一次她父兄出海打鱼,而她在家中织布时突然神情大变,似昏睡过去。醒来后告诉她母亲说父兄在海上遇险,哥哥已死,父亲无恙。果然不久其父归来,说海难中似乎有神仙相救才得以脱险。第二天,林默竟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哥哥的尸体。在她27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她一人登上湄州的最高峰,突然仙乐齐鸣,彩云飞舞,人就登天而去。

  林默死后,历代疆吏大臣说她能降魔伏妖,破敌免灾,并能在海上狂风中为渔船指引方向,法力无边,请皇帝对她进行加封。在这种神化之下,祭祀她的庙宇越来越多,使之成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历代君王为了巩固海防,对她的封号也步步升级,直封到天后。

  蓬莱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庙宇之一。大家看在天后塑像旁边作陪神的站官中竟然有四海龙王,这是十分少见的。究其原因,据说北宋以前海神是四海龙王,但因为他们长的丑陋,又喜怒无常,渔人都不喜欢他们。北宋宣和4年(1122年)皇帝派大臣出使高丽,在海上遇到大风,危难之中救他们的是一位女神而非龙王,因而回朝时奏明皇上,首次加封女神为“顺济夫人”,慢慢取代了龙王的地位。后来随历代加封,女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四海龙王都要听她调遣,在民间还有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再加上民间八仙的传说中龙王也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于是四海龙王在蓬莱便成了站官的。现在,渔民对天后仍然十分敬仰,因而天后宫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高阁就是蓬莱阁了。它高踞丹崖山顶,丹崖山虽不高,但面临大海,海阔烘托出山的气势,使蓬莱阁气势恢宏。其他建筑围绕着它,又成众星捧月之势,使它分外壮观。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全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阁楼建筑,有鲜明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正厅高悬一块金字牌匾,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雄浑大字,笔力遒劲,阁上原有“九万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楹联,道尽高阁的气势。阁上有一圈明廊,大家可以凭栏远眺,时有海雾飘来,使人有腾云驾雾,超凡出世的感觉。这便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的“仙阁凌空”。《老残游记》第一回中就生动描写了这一景观:“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边看城中人家,烟雨万户;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万里。”阁底有十六根大红楹柱环列,显得气势非凡。阁内设置精致,布满宋、明、清三朝的石刻碑文。东西两壁悬挂着董必武和叶剑英元帅的题诗,阁后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环海境清”大型题字刻石三方,十分珍贵,更为古阁增添了光彩。

  蓬莱阁后有一避风亭,它比蓬莱阁建造稍晚,是明代正德8年由知府严泰增建的。此亭建造角度十分科学,既烘托了主阁,又别有情趣。避风亭坐南朝北,既高又面向大海,然而任凭室外狂风大作,亭内门户大开,却静谧无风。在亭内擦一根火柴,火焰会纹丝不动。这时你如取一张纸条,在护墙外侧一撒手,纸条会盘旋而上,越亭而过,不能不令人叫绝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13

  。它是以苏轼的《海市诗》、《书吴道子画后》横幅碑而得名的。碑的正面是行草《书吴道子画后》,背面是楷书《海市诗》。碑文前面的字小后面的字大,大家都知道苏轼也是喜欢喝酒做诗,酒助兴时便越来越豪放了。经过专家鉴定这是苏轼的真迹。这边还有清朝人龚保题的联语“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就是说神仙仙境都是虚幻不真实的,只有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才是真正的神仙。

  继续前行我们便来到了苏公祠,苏公祠是了为纪念苏东坡而建的。中间这幅是苏东坡肖像刻石拓本,正本在广州的六容寺。他曾在登州做过五日知州。但救在这短短的五天时间里为蓬莱人民做了两件大好事。一是修筑海防,二是减免百姓的盐税。至今在蓬莱民间还流传着“五日知登州,千年苏公祠”的美谈。

  这个叫做宾日楼,又称望日楼,登楼远望,视野开阔,使观日出的好地方。当年大型历史舞蹈史诗《东方红》,曾选择这里作背景,该片开头的日出的画面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旁边的就是蓬莱阁标志性建筑普照楼,我们从山下看的最高的建筑就是它了。在过去是指示航标的灯塔。

  我们站在这儿看一下蓬莱水城,又名备倭城。是我国古代第一港,东方的门户。汉代以来就被列为军事重镇。宋庆历二年,当时水军驾驶的舰船叫“刀鱼船”,这座寨城就叫“刀鱼寨”。明洪武九年,明朝政府为了防止倭寇的侵袭,就在刀鱼寨的基础上修建了码头,形成了今日水城雏形。水城有两个门,北门叫水门,是出入海上的咽喉。南门叫振阳门,与陆路相通。这也是戚继光操练水师的地方。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殿是吕祖殿,吕祖就是吕洞宾,亭内有吕洞宾像碑。再往前走就到了三清殿,里面供奉的是道教的三位始祖,他们分别是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

  再往前走,我们便来到了蓬莱阁的最后一个景点——白云宫。相传呢白云宫是七仙女下凡的地方。在《天仙配》中,七仙女有一句唱词,“我家本住蓬莱村”。七仙女所住的蓬莱村,当然是凌霄中的仙宫了,所以,出了这白云宫门,就算又回到了凡间。

  好了,以上就是蓬莱阁主要的景点了,大家现在可以拍照留念,15分钟后,我们在此集合上车,前往下一个景点。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14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蓬莱阁景区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这里素有“人间仙境”之称,传说蓬莱、方丈、瀛州是海中的三座仙山为神仙居住之所,亦是秦始皇东寻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之地。

  广为流传的“八仙过海”神话传说,便源于此。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其内部由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等6个单体和附属建筑共同组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阁东蓬莱水城为我国最早的古代军港之一,负山控海,修有水门,码头、炮台等海港和军事建筑,与蓬莱阁一起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阁西田横山又称登州岬,是黄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相传为田横五百壮士筑营扎寨之处,北临大海,峭壁如切,新建有田横山文化公园、田横栈道、黄渤海分界坐标等景点,以海上公园闻名遐迩。另有水师府、登州古船博物馆、中国船舶发展陈列馆、登州博物馆、登州圣会堂、海滨和平广场等20余处景点。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15

  在山东烟台,有一座美丽的蓬莱阁,俗称蓬莱仙境。为什么称它为仙境呢?因为每年的秋冬季节的早晨,那里经常会被乳白色的浓雾笼罩着,四周的景色隐隐约约,像进入仙境一样的美。

  去年暑假妈妈决定带我去青岛大连旅游,其中一天就是去我朝思暮想的蓬莱阁,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第三天,我们坐船到了烟台,去看我向往已久的蓬莱阁。虽然是夏天,看不到那着名的雾景,但还是有很多人慕名而去。

  随着人流进入景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八仙过海桥,传说八仙就是在这里升天的。桥头上有一只巨大的石龟,栏杆上还有八仙的石像呢!帅气的吕洞宾,美丽的何仙姑,拄着拐杖的铁拐李——过了桥之后就是月老祠。月老祠的香火还挺旺盛的,那些单身男女和他们的父母都是虔诚的拜了又拜,期望能找到如意的另一半。我也凑了个热闹,拜了拜,妈妈被我弄得哭笑不得。

  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就可以看见一个圆形的湖,湖心上有一座阁楼,就是着名的蓬莱阁,也称为八仙阁。我们进去一看,里面都是吕洞宾·何仙姑等八仙的塑像,惟妙惟肖。还有他们成仙的过程介绍,导游讲的声嘶力竭,我听得糊里糊涂。

  当然,这里最着名的还是海市蜃楼,有影像记录的就出现过好几次。共同点就是在海平面上突然出现一些建筑·山体,甚至还有动物,就跟真的一样。让人怀疑是不是海上另有一座城市。这种现象会持续一至两个小时,然后就会慢慢变淡,直至消失。

  蓬莱阁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个拥有众多美丽传说和历史回忆的地方。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16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蓬莱阁参观旅游。我是本次为你服务的导游员。

  蓬莱阁位于烟台的蓬莱市内。蓬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苍茫的山海风光,还在于它有着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山海经》和《封禅书》把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描绘的活灵活现。于是便引得齐威王派出探险家出海寻求神山;秦始皇东巡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等。据史料记载,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虚幻神奇演绎出海山三神山的传说,惟妙惟肖的描绘出一个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为蓬莱平添了几分神采。后来“八仙过海”的故事也加盟到这里,就更加生动迷人了,被称为“人间仙境”也就名副其实了。

  现在的蓬莱阁景区以丹崖山为中心,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是一处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经过了宋、明、清三代不断地扩建和改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矗立于丹崖山上,云海簇拥浪山轻托,海山美景层出不穷。整个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由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六大单体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占地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因为蓬莱阁的神奇景象和宏伟规模,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阁内文人墨宝、楹联石刻,不胜枚举。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12月24日蓬莱阁景区成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好了,说着我们已经到了蓬莱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往日帝王寻仙的足迹,走进人间仙境去拜会诸位神仙吧!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蓬莱阁的正门前,大家请看“人间蓬莱”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为苏东坡的手迹。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心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接下来看到的是弥陀寺,始建于唐代,这是蓬莱阁景区内唯一座佛教寺庙。正殿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正中的是阿弥陀佛,左面是观世音菩萨,右面是大势至菩萨。

  大家现在看到的便是“丹崖仙境”坊,坊额“丹崖仙境”四个字是董必武提写的。进入仙境自然有神仙显灵,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显灵门。过了显灵门我们往西走,就到了龙王宫。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走进龙王宫的正殿,中间坐的是东海龙王敖广。东边站立的分别是巡海夜叉、千里眼、雷公和电母。西边的分别是赶鱼郎、顺风耳、风神和雨神。

  继续前行,我们已经走进了天后宫的前殿,首先大家可以看到墙上有一个字,大家知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字呢?对,“寿”字,只不过这个寿字和普通的寿字不同,它是由我国五代老祖陈抟所书的,它是由三个字组成的,分别是“富”、“弗”、“林”组成了一个“寿”字,意思是告诉我们:要想富,要想长寿,就一定要多种树。

  再往前走我们便来到了正殿,大家可以看一下,正中供奉的这位就是天后娘娘,她被称为“妈祖”,她的俗名叫做林默,福建莆田人,据说她刚刚被生下来的时候不会哭,所以她父母便给她取了个名字叫林默娘,她非常的聪明,五岁时就会诵经,十二岁时对海事感应非常灵验,于是她就在海边经常帮助渔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海难,不幸的是她二十八岁那一年在海上遇难了,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海边建起了供奉她的庙宇。据说她非常的灵验,有求必应,所以这里是整个蓬莱阁香火最旺盛的地方。

  继续前行,在我们左手边的就是“碧海丹心”刻石。“碧海丹心”四个字是冯玉祥先生写的。那么他为什么要在这里写下“碧海丹心”四个字呢?据说,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占我国,蒋某某不但不主张抗日,而且还挑起内战,冯玉祥被蒋某某挟制,不能参加抗日,情绪非常低落。中另外一个爱国将领李烈钧就于1934年的五月份邀请冯玉祥到蓬莱游玩,共商抗日之计,当时李烈钧写下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攻错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下联是: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让冯玉祥出一个横批,于是冯玉祥就提笔写下了“碧海丹心”这四个字,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四个字刻在了这里。

  大家再往这边看,这就是主体建筑“蓬莱阁”了,它与我国的岳阳楼、黄鹤楼以及滕王阁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楼。它建于宋嘉佑六年,上面“蓬莱阁”三个字是由清代的书法家铁保所书。现在一楼是一些蓬莱的风景图片展览,二楼留有八仙醉酒的蜡像。

  穿过蓬莱阁,来到后面。

  避风亭,原名海市亭,建于正德八年(1513)知府严泰修建。亭内壁嵌刻石25方,其中有明代袁可力的观海市诗,董其昌代书,温如玉刻石,珠联璧合,堪成称三绝。另外还有清代施闰章、孔继涑手迹,属十分珍贵之墨宝。不过我要说的神奇迷离之处并不在此,而是避风亭的建筑高踞山巅,面临大海,然而不管刮什么样的风,你在亭内点燃一支蜡烛,火苗也会纹丝不动。朋友,你不觉得这很神秘吗?

  现在让我来告诉你这其中的奥秘吧,避风亭的北面是一堵高高的城墙,城墙高至亭的半腰,城的外壁又呈弧形。所以当北风吹到弧形墙壁时,便形成了一股强烈气流,急剧上升。飞越屋脊,向南而去,亭内便无风可入。再加上亭的东西南三面都是墙壁,只有北面留有门窗,空气不能对流。因此,尽管海风呼啸,门窗洞开,亭内却风丝不动,烛光不惊。

  继续往东走来到的是卧碑亭。它是以苏轼的《海市诗》、《书吴道子画后》横幅碑而得名的。碑的正面是行草《书吴道子画后》,背面是楷书《海市诗》。碑文前面的字小后面的字大,大家都知道苏轼也是喜欢喝酒做诗,酒助兴时便越来越豪放了。经过专家鉴定这是苏轼的真迹。这边还有清朝人龚保题的联语“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就是说神仙仙境都是虚幻不真实的,只有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才是真正的神仙。

  继续前行我们便来到了苏公祠,苏公祠是了为纪念苏东坡而建的。中间这幅是苏东坡肖像刻石拓本,正本在广州的六容寺。他曾在登州做过五日知州。但救在这短短的五天时间里为蓬莱人民做了两件大好事。一是修筑海防,二是减免百姓的盐税。至今在蓬莱民间还流传着“五日知登州,千年苏公祠”的美谈。

  这个叫做宾日楼,又称望日楼,登楼远望,视野开阔,使观日出的好地方。当年大型历史舞蹈史诗《东方红》,曾选择这里作背景,该片开头的日出的画面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旁边的就是蓬莱阁标志性建筑普照楼,我们从山下看的最高的建筑就是它了。在过去是指示航标的灯塔。

  我们站在这儿看一下蓬莱水城,又名备倭城。是我国古代第一港,东方的门户。汉代以来就被列为军事重镇。宋庆历二年,当时水军驾驶的舰船叫“刀鱼船”,这座寨城就叫“刀鱼寨”。明洪武九年,明朝政府为了防止倭寇的侵袭,就在刀鱼寨的基础上修建了码头,形成了今日水城雏形。水城有两个门,北门叫水门,是出入海上的咽喉。南门叫振阳门,与陆路相通。这也是戚继光操练水师的地方。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殿是吕祖殿,吕祖就是吕洞宾,亭内有吕洞宾像碑。再往前走就到了三清殿,里面供奉的是道教的三位始祖,他们分别是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

  再往前走,我们便来到了蓬莱阁的最后一个景点——白云宫。相传呢白云宫是七仙女下凡的地方。在《天仙配》中,七仙女有一句唱词,“我家本住蓬莱村”。七仙女所住的蓬莱村,当然是凌霄中的仙宫了,所以,出了这白云宫门,就算又回到了凡间。

  好了,以上就是蓬莱阁主要的景点了,大家现在可以拍照留念,15分钟后,我们在此集合上车,前往下一个景点。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17

  各位团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人间仙境蓬莱,我是咱们此行的导游刘X ,很荣幸为大家导游工作,希望大家玩的开心。在我们到达蓬莱阁之前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蓬莱。

  关于蓬莱这个名称的来历,据说与汉武帝有关,为了长生不老药,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听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所以就来到这里站在海边的小山头上眺望,结果并没有看到仙山,但为求长生不老,就下令将他在海边望神山所筑的小城命名为蓬莱,所以蓬莱一名由此而来。

  蓬莱是山海名邦,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成为“仙境”,这可能与海市蜃楼有关,海市蜃楼是蓬莱吧十大仙境之一,当地人叫做“神仙现市”一般吃现在春夏两季,不知诸位是否有亲眼目睹的幸运。

  蓬莱的蓬莱阁驰名中外,他是我国的名胜古迹,他与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中国四大古楼,至今己有940年的历史了,蓬莱阁古建筑群经过了宋明清三代不断扩建到现在的规模,它主要包括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龙王宫,弥陀寺,蓬莱阁六大建筑群,共一百多间,整个古建筑群楼台殿阁分布得宜,寺庙园林交错回应,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现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现在我们到已到达目的地,我们拾级而上,开始游览仙境。

  好,朋友们跟着我往上走,我们来到的就是蓬莱阁内的唯一的一佛教建筑“弥陀寺”,始建于唐代。弥陀是阿弥陀佛的简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这里便是弥陀寺的前殿了,右边的是密迹金刚,左边的是那罗延金刚,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现在我们先看左手边的祖师殿,供奉的是慧远法师。他曾在庐山的西林寺的东面建起东林寺,成为净土宗祖庭,慧远则就是净土宗的祖师了。站在他右手边的陶渊明,慧然,左手边的是刘遗民,恒伊,我想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诗人陶渊明会在这,大家有知道的么?大家都知道,陶渊明是隐居过庐山,他好交贤士,不避官民,而慧远是得道高僧,学问渊博,陶渊明自然要与她交往啊,他俩亦师亦友,开启了名士名僧交往的先河。好,我们接着看看右手边的关公殿。相信大家对关公都很熟悉,他是我国东汉末年西蜀名将。宋代以后,统治者为巩固政权需要,大力宣扬关羽的“忠义”,使关羽的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元末著名小说《三国演义》问世以后,关羽名声大震,由王升为帝,由帝升为大帝,成为华夏诸神中的一员,并为之修建关帝庙,独立道观。旁边供奉的是关公的手下的几员大将,分别是关平,王甫,周仓和赵累。现在我们一起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正中间的便是阿弥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手边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胸前有一“万”字符,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凡是遇难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大家现在可以自由的参观欣赏一下弥陀寺。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18

  欢迎你们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你们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你们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你们介绍一下。

  蓬莱阁位于蓬莱县西北一点五公里临海的丹崖上,占地三点二八公顷。层楼重阁,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海水浩淼,云雾变幻,素有“人间仙境”之称。蓬莱阁创建于北宋嘉佑年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它主要由吕祖殿、蓬莱阁、三清殿、天后宫、龙王宫、弥陀寺等建筑组成。主体建筑蓬莱阁雄居丹崖之顶,处在众星拱月的位置上。

  蓬莱阁有着许多的动人传说。《山海经》和《封禅书》中,都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绘得活灵活现,于是便引得齐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险家到海中寻求神山,秦始皇东巡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据史籍记载,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后来人们又流传着八仙的故事,以蓬莱为八仙过海处,使人感到蓬莱阁的奇幻与奥妙。

  一进门,便看见一道大门,上面题着“人间蓬莱”四个大字,两旁是书画名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 楹联。听人们说,只要进入了这个大门,就是神仙之旅了。一条条用石头铺成的林荫小道,两旁是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古木,给人一种古朴气息。

  我首先进入了弥陀寺,弥陀,是号称西方三圣之一的阿弥陀佛的简称(西方三圣指的是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弥陀寺,是供奉阿弥陀佛的寺庙。参观过了弥陀寺,又到了龙王庙,在龙王正殿,一尊龙王像端端正正的摆在大殿上面,十分威严。龙王两旁是雷公电母、巡海夜叉、千里眼、顺风耳、赶鱼郎和风婆雨神,他们一是保护龙王的安全,二是帮助龙王施雨。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别具一格,生动传神。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阁上原有一幅楹联:“九千仞天,登梯得路;三万里海,破浪乘风”,道尽了高阁之气势。阁四周环以明廊,是观海赏景、俯瞰古城的最佳场所。在这里举目远望,可谓海阔天空,一片苍茫。人们常说江海的宽广,可以涤俗虑,洗肺肠,在这里你才会深信不疑。这蓬莱阁二楼长度为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绕以回廊,木栅格扶栏,东、西、北三面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境”。阁内北侧正中悬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手书“蓬莱阁”匾额,字体雄健浑厚。室内木质梁柱彩绘“蓬莱十大景”、“风竹图”等图案。四周摆放八仙桌、八仙椅,渲染了神仙文化的氛围,使游人感受神仙文化的意韵。1984年,越南友人黄文欢参观蓬莱阁,题联于阁上,“八仙过海,传闻如此多奇;万事由人,风景这边独好。”

  参观完了蓬莱阁,感觉像是真成了仙似的,真棒!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19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蓬莱阁。提起蓬莱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市蜃楼。海市,本是一种大气光学折射、反射现象。但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其成因,便生出许多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传说。据说秦始皇东巡来到蓬莱,见到海市,误认为那时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访长生不老药。以后的多位封建帝王也曾登临眺望过神山。汉武帝多次寻求蓬莱仙境不得,只好将丹崖山叫做蓬莱,聊以自-慰。这也是蓬莱名称的由来。当然,海市的神秘、朦胧、飘渺,也确如仙境一般。历代文人更是把海市渲染得异常神奇。同时八仙过海的传说也为它抹上一层仙气。传说八仙去给王母娘娘拜寿途中,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为显示自己的本领,相约都不乘船,而以自己的法器做渡海工具。铁拐李乘葫芦,汉钟离坐扇子,张果老坐纸驴,吕洞宾踏宝剑,曹国舅站云板,韩湘子乘洞箫,何仙姑坐荷花,蓝采和则坐在花篮中,飘洋过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即源于此。在山脚下,还有八仙出海时留下的脚樱这些文章和故事的流传,使蓬莱阁“人间仙境”的美名到处流传。古往今来,蓬莱仙境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幻想。今天我们就去仙境看一看吧。

  蓬莱阁建筑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布在丹崖山上。阁建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约看到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丽,便修建高阁以供游览。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20xx年(1589年),山东巡抚李戴又在附近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为蓬莱阁。清朝嘉庆20xx年(1820xx年),再一次扩建,形成现有规模。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古老的建筑既保持了原有的风韵又焕发了盎然生机。整个建筑以高阁为主,从山巅到山脚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上中下三个层次,依山构成。主要有蓬莱阁、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组建筑组成。100多间楼阁殿宇,参差错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后宫,其中供奉的是海神娘娘。海神娘娘原名叫林默,是福建莆田湄州人,当地人称她“妈祖”,因而天后宫又叫妈祖庙。林默生于北宋960年3月23日,死于987年9月9日,终身未嫁。她经常在海上解救遇害船只,因而极受渔民爱戴。她自幼喜欢佛法,并得高人指点,据说极通灵性。有关她的传说很多,说她出生之日,屋内红光满堂,香气四溢,而且到满月都未有哭声,所以起名为默。她16岁时村中闹瘟疫,而她算出病源在井中,后来人们果然在井中发现病死的老鼠。更为神奇的是说有一次她父兄出海打鱼,而她在家中织布时突然神情大变,似昏睡过去。醒来后告诉她母亲说父兄在海上遇险,哥哥已死,父亲无恙。果然不久其父归来,说海难中似乎有神仙相救才得以脱险。第二天,林默竟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哥哥的尸体。在她27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她一人登上湄州的最高峰,突然仙乐齐鸣,彩云飞舞,人就登天而去。

  林默死后,历代疆吏大臣说她能降魔伏妖,破敌免灾,并能在海上狂风中为渔船指引方向,法力无边,请皇帝对她进行加封。在这种神化之下,祭祀她的庙宇越来越多,使之成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历代君王为了巩固海防,对她的封号也步步升级,直封到天后。

  蓬莱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庙宇之一。大家看在天后塑像旁边作陪神的站官中竟然有四海龙王,这是十分少见的。究其原因,据说北宋以前海神是四海龙王,但因为他们长的丑陋,又喜怒无常,渔人都不喜欢他们。北宋宣和4年(1120xx年)皇帝派大臣出使高丽,在海上遇到大风,危难之中救他们的是一位女神而非龙王,因而回朝时奏明皇上,首次加封女神为“顺济夫人”,慢慢取代了龙王的地位。后来随历代加封,女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四海龙王都要听她调遣,在民间还有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再加上民间八仙的传说中龙王也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于是四海龙王在蓬莱便成了站官的。现在,渔民对天后仍然十分敬仰,因而天后宫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高阁就是蓬莱阁了。它高踞丹崖山顶,丹崖山虽不高,但面临大海,海阔烘托出山的气势,使蓬莱阁气势恢宏。其他建筑围绕着它,又成众星捧月之势,使它分外壮观。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全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阁楼建筑,有鲜明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正厅高悬一块金字牌匾,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雄浑大字,笔力遒劲,阁上原有“九万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楹联,道尽高阁的气势。阁上有一圈明廊,大家可以凭栏远眺,时有海雾飘来,使人有腾云驾雾,超凡出世的感觉。这便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的“仙阁凌空”。《老残游记》第一回中就生动描写了这一景观:“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边看城中人家,烟雨万户;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万里。”阁底有十六根大红楹柱环列,显得气势非凡。阁内设置精致,布满宋、明、清三朝的石刻碑文。东西两壁悬挂着董必武和叶剑英元帅的题诗,阁后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环海境清”大型题字刻石三方,十分珍贵,更为古阁增添了光彩。

  蓬莱阁后有一避风亭,它比蓬莱阁建造稍晚,是明代正德8年由知府严泰增建的。此亭建造角度十分科学,既烘托了主阁,又别有情趣。避风亭坐南朝北,既高又面向大海,然而任凭室外狂风大作,亭内门户大开,却静谧无风。在亭内擦一根火柴,火焰会纹丝不动。这时你如取一张纸条,在护墙外侧一撒手,纸条会盘旋而上,越亭而过,不能不令人叫绝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20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蓬莱阁观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很高兴,望各位能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

  从东而来,这是“人间仙境”的大匾,是苏东坡的手迹。这里是隐仙洞。相传这里是吕洞宾精心修炼的山洞。

  这儿是天桥。能从瞭望口瞭望大海。现在我们所处于戚继光雕像范围内。戚继光是著名的大将军,蓬莱是他的故里。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此处雕刻了他的雕像。

  现在我们在古船博物馆。这儿有着古代较好的船模。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了造船。

  此刻我们来到了避风亭,这儿很神奇。即使外面大风猛烈,亭里却依旧烛火旺盛。虽然它表面看起来很奇异,可其中也有科学道理。因为亭内无窗,空气不能对流,就形成了这种景象。

  这儿是八仙殿,殿里充盈着神秘。八仙有吕洞宾,张果老,荷仙姑------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神话。

  主体建筑蓬莱阁为双层歇山并绕以回廊,上悬书法家铁保手书的匾额,给人浑重而不失亮丽的感觉。这里自古就是名人学士的雅集之地。

  蓬莱,是有灵气的地方。今天感谢大家前来游赏。祝你们事业发达,学业有成!欢迎各位下一次再来旅游!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21

  蓬莱阁风景优美,历只悠久,不去岂不是留下了一大大遗憾,所以今天,在我弟弟生日的这一天,大家一起去游览了美不胜收的蓬莱阁。

  蓬莱阁流传着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它是八个神仙漂洋过海的起点,八个神仙是:铁拐李、吕洞宾、韩湘子、荷仙姑、蓝彩荷、张国老、曹国舅、汉钟离,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样法宝,比如,铁拐李背着葫芦,荷仙姑拿着荷花,蓝彩荷提着蓝子,他们就是用自已的法宝各显神通,漂洋过海的。

  我们登上蓬莱阁山顶,眼前果然是人间的世外桃源,我从来没见过这第美的地方,一条条渔船划过海面,一只只海欧飞在天空,一会抓只鱼,一会抓只虾,我简直被这美景陶醉了。

  蓬莱阁真是名不虚传呀,这是我第二次来,我还会来第三次的,等着我,蓬-莱-阁!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22

  蓬莱阁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素以“人间仙境”之称闻名于世,其“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巷誉海内外。自1980年开放以来,历经20多年的蓬勃发展,如今蓬莱阁已发展成为占地 5.8平方公里,以蓬莱阁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以四种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民俗文化)为底蕴,山(丹崖山)、海(黄渤二海)、城(蓬莱水城)、阁(蓬莱阁)为格局,戚继光故里、登州博物馆、古船博物馆、田横栈道、合海亭、全周影院、水师府、中国船舶发展陈列馆、海滨和平广场及黄渤海分界坐标等20余处景点为点缀,融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休闲度假胜地。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景区,并且在山东省旅游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的双认证,取得了国际旅游市场的通行证。蓬莱阁管理处先后荣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旅游行业最佳诚信单位”、“山东省质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导游科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和“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等殊荣。

  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走进蓬莱阁,就走进了逍遥梦幻的神仙文化的绚丽长空。蓬莱阁与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据史料记载,其北海面上,常出现“海市蜃楼”奇观,“或如盖,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语,春树万家,参差遐迩,时分时合,乍隐乍现”,溟晦异态,神鬼莫测。一代名贤苏东坡,以如椽之笔,为之提倡曰“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令人拍案称奇。蓬莱阁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成为世界上海市奇观出现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宋朝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登州郡手守朱处约抱着“将为州人浏览之所”的目的,在丹崖山上建造了此座巍峨的蓬莱阁,也就是后来神话传说中的“蓬莱村”。秦始皇、汉武帝曾于此望海中仙山,求长生不老药。传说,八仙就是在这仙阁之上酒酣耳热之后,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蓬莱阁是一个庙宇与园林交错的建筑群体,在这里佛寺、道殿、神庙同居于此,和谐统一,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阁底绝壁下怪礁林立,造型奇特,人称“海上花园”。

  蓬莱阁是历史文人荟萃之地,他们留下的碑刻匾额琳琅满目。有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卧碑真迹《题吴道子画后》,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书《海市》诗碑,这些古代文化瑰宝,堪称一绝,为海山增色不少。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莅临蓬莱阁。

  拨云手指天心月,拨剑光寒倭寇胆。走进戚继光故里就翻开了以中华民族报家卫国宾服四夷为代表的精武文化的厚重史诗。戚继光17岁因祖先军功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后,一生转战南北,南平倭匪、北镇胡虏、功勋卓著。其对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研究和著述,也卓有建树,在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中唯其兵书独占两部,为《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堪称军事典章中的瑰宝。他也是一位充满激情、才华横溢的诗人,留有《止止堂集》诗文集五卷,其“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胸臆咏叹为世人敬仰赞叹。

  戚继光故里坐落在原登州府中心地带,是戚氏家族世代居住之所,已历经420xx年沧桑,系三进式明代民居建筑,庄重肃穆,文化底蕴厚重。戚继光故里有石坊两座,系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朝廷为旌表戚氏家族而建,东为“母子节孝”坊、西为“父子总督”坊,均为四柱三间五楼云檐多脊花岗石雕坊,气势雄伟,构图丰满,雕镂精细,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迄今保存最好的明代大型石雕珍品。两座牌坊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通战舰连千浪,船泊辽东锁万程。走进蓬莱水城就驶入了以千年古港发展变迁为旗帜的港口文化的浩瀚典册。蓬莱水城与蓬莱阁相邻而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古代海防建筑科学的杰出代表。水城由水中城墙环绕而成,周长约3公里,面积2万平方米。它原是古代的海防堡垒,依山傍海。出入海上的地方,建有一座水门,设闸蓄水。平时,闸门高悬,船只随意进出;一旦发现敌情,闸门放下,海上交通便被切断。水门两侧又各设有炮台一座,驻兵守卫,形成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防御体系。这是一处极具特色的海防要塞,也是中国目前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古代海军要塞建!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23

  世界著名的蓬莱阁就位于蓬莱城北靠海的丹崖山上。初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明清时期,此阁又经过多次重修,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这实际上是一组古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8900平方米,有6个主体建筑和其他辅助建筑。主体建筑分别是:蓬莱主阁、天后宫、龙王宫、吕祖殿、三清殿、弥陀寺。里面展出的以及大殿柱子上的对联和石刻都是著名文人的书画作品。

  当来到丹崖仙境坊,我们发现“丹崖仙境”4个汉字,是由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于1964年参观蓬莱阁时题写的。蓬莱阁是能看到海市的地方,很久以前就以仙境闻名。进入丹崖仙境坊,我们就似乎进入了仙境。您也许感觉到似乎成了神仙。

  龙王宫初建于唐代,重建和扩建于宋代和元代,包括三个庭院:大门,前殿和后殿。

  传说龙能潜海,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事实上龙只是先民虚构的作为征服自然的象征。他们期望龙的存在能够对世间困难和苦难表示同情,并能够帮助苦难者。因此,首先祭祀龙王的是渔民和船家。根据蓬莱风俗,农历正月十三日渔灯节,渔民敲锣打鼓放鞭炮,给龙王送灯。

  前殿中间的坐像是东海龙王敖广,两边各有护法一尊。东西两侧塑有8位站官负责风、雨、雷、电等。

  后殿是龙王寝室。在古代干旱时,人们来这里向龙王求雨。他们头戴柳条帽,高喊“求大雨”,然后抬出龙王塑像游街。不管他们走到哪儿,居民都给他们洒水。这种办法还真奏效,不久就会下及时雨。

  戏楼是当地渔民唱地方戏的地方。每年正月十六日,在天后宫都要举办庙会。当地渔民在戏台上演出山东地方戏。

  天后是海员和渔民的保护神,受到大多数沿海居民的爱戴。据统计,中国大约300多个县、市建有天后宫。甚至在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建有祭祀天后的宫殿。蓬莱的天后宫是中国北方此种宫殿中最大的,由前殿、主殿和后殿组成。

  前殿内站立两尊塑像,名叫嘉应和嘉佑。据说他们是天后降服的妖怪,现在他们站立于此负责天后的安全。

  主殿正中坐立的是天后,也就是海神娘娘,旁立4名伺女。东西两边站立的是龙王和文官。和其他地方的天后宫相比,蓬莱的天后宫与众不同。东海、西海、南海和北海龙王都站在天后左右,他们成为天后的手下。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一种说法是,历代以来海神经过层层晋封。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她被封为天后,能够控制海里的所有神仙妖怪。她的管辖远远超出了龙王的范围,因此,四海龙王不得不听他调遣。另一种说法是天妃曾经降服过东海龙王。

  后殿是天后的寝室。据说她单日睡东屋,双日睡西屋。

  在农历三月二十三她的生日那天,人们举行重大的仪式来祭祀天后。清代康熙曾经制定了祭祀标准和祭祀器具。远近的男女同时来到天后宫跪拜祭祀天后。

  蓬莱阁是蓬莱阁建筑群中的主建筑,初建于宋代(1061),以后各代都有重修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主阁朝南,飞檐起翘,雕梁画栋,雄伟壮观。阁南的横匾上“蓬莱阁”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书写。另有许多其他名家的真迹,如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翁方纲。这些碑刻都是对海山奇观的生动记述,讴歌了仙阁胜景。

  一楼为重要人物参观蓬莱阁时的摄影资料展。

  二楼再现了八仙醉酒的场景。八仙依次为铁拐李、蓝采和、何仙姑、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他们各持宝物,神态各异,所以后来有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八仙过海的传说源于蓬莱。

  这里是海市蜃楼的最著名的观赏地。海市在一些科学家的科技书籍和作家的文学著作中都有描述。众所周知的一篇就是现代著名作家杨朔的散文――《海市》。

  避风亭建于明代。高踞山颠,面临大海,任凭室外狂风怒吼,亭内却是纹丝不动。过去传说亭内有避风珠阻止风吹进来。然而,其实原因在于它那独特的建筑结构,可以说是人工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北边是短墙,其下是弧形悬崖。海风由海面吹来时随即由弧形悬崖急剧上升,飞跃屋檐,向南而去。因此,亭内就无风可进了。

  卧碑亭内横卧一通石碑。这就是著名的卧碑,亭因碑而得名。两面的碑文都是苏东坡的手迹。内墙上嵌有著名书法家的手迹,弥足珍贵。

  苏公祠是为纪念宋代的苏东坡而建。据说苏东坡做了五天的登州府尹,但是他为当地人做了不少好事,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诗文。而且,当他回到朝廷,向皇帝建议加强登州海防和减轻当地人民负担,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当地人民感激苏东坡,所以建祠纪念他。

  三清殿祭祀的是三位道教始祖: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教是唯一根源于中国的主要宗教,并扎根于中国土壤。因此,这三尊神在中国广为人知。

  吕祖殿是祭祀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地方。八仙过海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什么单单建了一个吕祖殿,独尊吕洞宾呢?原因是吕洞宾被尊为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而且也风流倜傥,所以他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24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蓬莱阁景区参观游览。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

  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原来只有弥陀寺和龙王宫,后来在北宋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登州知府朱处约来到这里,看到这里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便将龙王庙西迁,建立了蓬莱阁。

  经过宋,明,清三代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蓬莱阁景区总面积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

  景区内层楼修阁凌空而起,苍山翠柏掩映期间;山下碧波万顷,烟波浩淼,素有“人间仙境”之称。

  1982年,蓬莱阁与蓬莱水城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_年成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我们进入蓬莱阁景区的正门,首先看到的是“人间蓬莱”坊,这是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是集苏东坡的手迹。

  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好,朋友们跟着我往上走,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蓬莱阁内唯一的佛教建筑“弥陀寺”。

  弥陀寺始建于唐代,弥陀是阿弥陀佛的简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这里是弥陀寺的前殿,右边的是密迹金刚,左边的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接下来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这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

  正中间的就是阿弥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的胸前有一“万”字符,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与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

  阿弥陀佛是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又叫“接引佛”。

  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凡是遇难的人念叨他的名字,他就会顺着声音来救助,所以被称为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称为“大势至”,据说,在他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都为之震动,所以得名。

  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

  在和尚之上,菩萨之下。

  他们是奉佛祖的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间不涅磐(不进行生死轮回)。

  出了弥陀寺拾级而上,这座牌坊叫做丹崖仙境坊

  这是迈入仙境的第二道牌坊。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牌坊下面了,俗话说得好:牌坊下面站一站,无灾无难保平安。

  仙境里面走一走,一生多福又多寿。

  进入仙境自然就有神仙显灵,前面就是显灵门了。

  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

  为了有最佳的游览线路,我们从这里先往西走,到龙王宫去参观一下。

  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供奉的就是传说中四海龙王之首的东海王敖广。

  古时候,渔民们驾一叶小舟行使在风浪里,安全得不到保障,自然就容易把福祸安宁和神灵联系起来,于是这笼罩着仙气的丹崖山就被渔民派上了用场。

  唐代,渔民们便在丹崖极顶建起了龙王庙,北宋嘉佑六年,登州太守朱处约见这里山高水阔,景致秀美,便把龙王宫西迁到现在的地方,在龙王宫原址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蓬莱阁。

  现在来到的就是龙王宫的前殿,里面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一定一静寓意着海面风平浪静,保佑渔民平安出海。

  好,我们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龙王宫的正殿。

  中间端坐的就是东海龙王敖广。

  他身边站的是八位判官。

  我们先看东边的四位。

  第一位是巡海夜叉,他负责夜间海上的巡逻,相当于现在的海上110。

  第二位是千里眼,顾名思义,他一眼能望到千里之外。

  后面的两位就是我们熟悉的雷公和电母了。

  左边的四位第一位叫做赶鱼郎,他负责把海中的鱼赶到一起供渔民捕获,所以深受渔民的喜欢。

  第二位是顺风耳,和对面的千里眼是兄弟,你可不要说龙王的坏话,否则他可是会听见的。

  下面的就是风婆婆了,她手里拿的风口袋,只要把手松一松便会狂风四起。

  最后一位就是雨神。

  八位判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听命于龙王的调遣。

  这里是龙王办公的地方,后面便是他休息的地方了。

  后殿过去有龙王的木雕象和龙王出行的步辇、仪仗,那是人们为了求雨所设的。

  古时候人们遇上酷旱,便到这里顶礼膜拜,然后头戴柳条帽高呼“求大雨”“求大雨”,抬着龙王的雕像走街串巷,走到哪儿两边住户都要端水泼洒,讨个吉利。

  如缕求不应,便把龙王爷抬到烈日下暴晒。

  当龙王大汗淋漓时,他就会兴云布雨了。

  这也是龙王脸黑的原因。

  经过子孙殿,接下来我们游览天后宫。

  天后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

  首先我们看一下戏楼,每年正月十六为天后宫庙会,在这里会有戏曲演出为天后祝寿。

  这上面的“观止矣”匾额,即“叹为观止”,意思是看了这里的戏,别处的戏就不需要再看了。

  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象三台星座。

  乾隆年间,时任山东学政、大书法家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并刻石嵌在天后宫前殿外墙上。

  后来知府张酋认为六尊巨石排列形状像极了八卦之一的坤卦,因此又称为坤爻石。

  这六尊巨石,是开山建阁时留下来作为装点的,和山体连在一起。

  古人认为:天为乾,地为坤,男为乾,女为坤,所以这个名字也昭示着天后宫里供奉的是一位女性海神。

  我们先来看看前殿的两位门神,一是嘉应,一是嘉佑,是保护天后的神将,传说他们都是天后在莆田湄洲降伏的妖怪。

  院内有一棵唐槐,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虽然树干已经中空,依然枝繁叶茂。

  相传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与吕洞宾在这里下棋,烈日当头,为了遮荫,铁拐李从他那宝葫芦里取出一粒树种,撒在地下,霎时间长出了这棵大树,于是浓荫蔽日,凉风习习,好不逍遥。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天后宫失火,烧毁宫观30余间,近在咫尺的这棵唐槐却安然无恙,实在是令人称奇!这个树还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发芽和落叶都比别的树晚一个月。

  我们往前走,进天后宫的正殿。

  蓬莱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宫庙宇。

  天后在南方称为妈祖,历史上确有其人,姓林,名默。

  传说林默出生时,红光满室,异气飘香。

  林默生下后,直到满月都不哭不笑,默默无声,于是她的父亲就给她起名“默”。

  林默只活到了28岁并且终身未嫁,所以她的雕像用格子格了起来,意味着没出阁。

  传说林默二十八岁时候,有一天在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了头部,落水而亡。

  后来人们都说:“人行善事,死后为神”,认为她是升天为神了,专门到海上搭救遇险的船只去了。

  她死后不久,奉祀她的宫庙就应运而生,皇帝的封号步步升级,元代被封为天妃,康熙、乾隆年间被封为天后。

  天后身边站的是四位侍女,东西两侧是八名站官,其中有四位是四海龙王,其余的西边第一个手持印盒是玉印官,掌管官印,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

  第二位手持环海司命,是为海神娘娘发布命令的。

  东边的两位一个手持圣旨,下达天帝旨意,一个手持万法归宗,如果海中的鱼鳖虾蟹兴风作浪,他都记到这上面,属于哪个海的,就交给哪儿海龙王处置。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门上的匾额“福赐丹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费新我题写的,意味天后娘娘把福气赐给每一位来到丹崖山上的人。

  寝室里有东西两个厢房,因为天后娘娘有个习惯,双日睡东,单日睡西。

  朋友们可以看看天后娘娘的床有什么特点,对了,那就是又长又窄,取得是长寿之意。

  二楼也是娘娘的梳洗装扮的地方,因为在古代未出阁女子家的闺房外人不得轻易入内,所以二楼就不对外开放了。

  另外,在这个寝宫的院落里,有一个极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东西厢房的屋檐下藏着四句诗。

  大家不妨找找看。

  这是清朝乾隆时登州知府陈葆光写的一首诗的前四句:“直上蓬莱阁,人间第一楼。

  云海千里目,海岛四时秋。

  ”想那古代,承建者在砖坯上一一雕刻,而后入窑烧制成砖,再运到这里分别砌于四处檐下,两两相对,文序不乱,其独特之匠心,由此可见一斑。

  游览完天后宫,现在我们就要登上蓬莱阁的主阁了。

  我们从这边上去叫做“登阁求仙”,身到蓬莱及神仙嘛。

  我说过了蓬莱阁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正门上方悬挂的“蓬莱阁”横匾,为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

  )蓬莱阁主阁高踞赭红色的丹崖山顶端,以大海蓝天为衬托,以田横峻岭为屏障,北望长山列岛,南临刀鱼水寨,登上高阁,确有超凡脱俗之感。

  海山有雾的时候,让人感觉仙气缭绕。

  凭栏远眺,各位可以看到,如今的蓬莱古城高楼迭起,广厦林立,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

  西面的这座山叫田横山,那里是渤黄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

  对面就是长山列岛,是由大小32个岛屿组成的,距蓬莱8海里。

  我们进来看一下八仙,传说他们就是因为喝醉酒了才从这里乘坐各自的宝器漂洋过海的。

  从右往左看,这是八仙中最丑的铁拐李,也是八仙中年代最久远、资历最深的一位,他的宝器就是前面的葫芦,里面装的是灵丹妙药,能治百病,不过现在看来只是对内伤有效,要不他怎么还治不好自己的腿呢?接下来的白须老翁就是年纪最大的张果老,他的宝器是渔鼓(一种乐器)和纸驴。

  民间有张果老倒骑驴的传说。

  他为什么要倒骑毛驴呢?有这样四句话可以作答:访过多少人,不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

  告诫人们做事要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

  他旁边的何仙姑是唯一的一位女仙,她的宝器是手中的荷花。

  八仙之首,便是端坐在中间的吕洞宾了,他的宝器是身后背着的宝剑。

  长相最为帅气的是韩湘子,据说是韩愈的侄子,他的宝器是手中的洞箫。

  那个袒胸露乳的是汉钟离,汉朝人,复姓钟离,故得名。

  曹国舅的宝器是云板。

  趴在凳子上的是年纪最小的蓝彩和,成仙的时候只有14岁,所以他不胜酒力先醉了,他的法器就是身边的花篮。

  八仙过海究竟去了那儿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去给王母娘娘拜寿了,有的是说东渡日本了,不管怎样,神仙都是逍遥自在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蓬莱阁二楼长度为13.75米,进深8.55米,四面绕以回廊,木栅格扶栏,东、西、北三面木屏风,北侧开窗,供游人凭栏观海。

  南门外额书“碧海春融”,内额书“神州胜景”。

  阁外北侧正中悬挂清代书法名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匾额,字体雄健浑厚,历经浩劫得以幸免,十分珍贵。

  ”另有叶剑英元帅1960年的题联“蓬莱士女勤劳动,繁荣生活即神仙。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25

  在山东烟台,有一座美丽的蓬莱阁,俗称蓬莱仙境。为什么称它为仙境呢?因为每年的秋冬季节的早晨,那里经常会被乳白色的浓雾笼罩着,四周的景色隐隐约约,像进入仙境一样的美。

  去年暑假妈妈决定带我去青岛大连旅游,其中一天就是去我朝思暮想的蓬莱阁,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第三天,我们坐船到了烟台,去看我向往已久的蓬莱阁。虽然是夏天,看不到那著名的雾景,但还是有很多人慕名而去。

  随着人流进入景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八仙过海桥,传说八仙就是在这里升天的。桥头上有一只巨大的石龟,栏杆上还有八仙的石像呢!帅气的。吕洞宾,美丽的何仙姑,拄着拐杖的铁拐李——过了桥之后就是月老祠。月老祠的香火还挺旺盛的,那些单身男女和他们的父母都是虔诚的拜了又拜,期望能找到如意的另一半。我也凑了个热闹,拜了拜,妈妈被我弄得哭笑不得。

  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就可以看见一个圆形的湖,湖心上有一座阁楼,就是著名的蓬莱阁,也称为八仙阁。我们进去一看,里面都是吕洞宾·何仙姑等八仙的塑像,惟妙惟肖。还有他们成仙的过程介绍,导游讲的声嘶力竭,我听得糊里糊涂。

  当然,这里最著名的还是海市蜃楼,有影像记录的就出现过好几次。共同点就是在海平面上突然出现一些建筑·山体,甚至还有动物,就跟真的一样。让人怀疑是不是海上另有一座城市。这种现象会持续一至两个小时,然后就会慢慢变淡,直至消失。

  蓬莱阁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是一个拥有众多美丽传说和历史回忆的地方。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26

  我们已经走进了天后宫的前殿,首先大家可以看到墙上有一个字,大家知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字呢?对,“寿”字,只不过这个寿字和普通的寿字不同,它是由我国五代老祖陈抟所书的,它是由三个字组成的,分别是“富”、“弗”、“林”组成了一个“寿”字,意思是告诉我们:要想富,要想长寿,就一定要多种树。

  再往前走我们便来到了正殿,大家可以看一下,正中供奉的这位就是天后娘娘,她在福建和中国台湾一带被称为“妈祖”,她的俗名叫做林默,福建莆田人,据说她刚刚被生下来的时候不会哭,所以她父母便给她取了个名字叫林默娘,她非常的聪明,五岁时就会诵经,十二岁时对海事感应非常灵验,于是她就在海边经常帮助渔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海难,不幸的是她二十八岁那一年在海上遇难了,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海边建起了供奉她的庙宇。据说她非常的灵验,有求必应,所以这里是整个蓬莱阁香火最旺盛的地方。

  继续前行,在我们左手边的就是“碧海丹心”刻石。“碧海丹心”四个字是冯玉祥先生写的。那么他为什么要在这里写下“碧海丹心”四个字呢?据说,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占我国,蒋中正不但不主张抗日,而且还挑起内战,冯玉祥被蒋中正挟制,不能参加抗日,情绪非常低落。国民政府中另外一个爱国将领李烈钧就于1934年的五月份邀请冯玉祥到蓬莱游玩,共商抗日之计,当时李烈钧写下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攻错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下联是: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让冯玉祥出一个横批,于是冯玉祥就提笔写下了“碧海丹心”这四个字,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四个字刻在了这里。

  大家再往这边看,这就是主体建筑“蓬莱阁”了,它与我国的岳阳楼、黄鹤楼以及滕王阁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楼。它建于宋嘉佑六年,上面“蓬莱阁”三个字是由清代的书法家铁保所书。现在一楼是一些蓬莱的风景图片展览,二楼留有八仙醉酒的蜡像。

  穿过蓬莱阁,来到后面。

  避风亭,原名海市亭,建于正德八年(1513)知府严泰修建。亭内壁嵌刻石25方,其中有明代袁可力的观海市诗,董其昌代书,温如玉刻石,珠联璧合,堪成称三绝。另外还有清代施闰章、孔继涑手迹,属十分珍贵之墨宝。不过我要说的神奇迷离之处并不在此,而是避风亭的建筑高踞山巅,面临大海,然而不管刮什么样的风,你在亭内点燃一支蜡烛,火苗也会纹丝不动。朋友,你不觉得这很神秘吗?

  现在让我来告诉你这其中的奥秘吧,避风亭的北面是一堵高高的城墙,城墙高至亭的半腰,城的外壁又呈弧形。所以当北风吹到弧形墙壁时,便形成了一股强烈气流,急剧上升。飞越屋脊,向南而去,亭内便无风可入。再加上亭的东西南三面都是墙壁,只有北面留有门窗,空气不能对流。因此,尽管海风呼啸,门窗洞开,亭内却风丝不动,烛光不惊。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27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蓬莱阁。提起蓬莱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海市蜃楼。海市,本是一种大气光学折射、反射现象。但在古代,人们无法解释其成因,便生出许多奇妙的幻想和美丽的传说。据说秦始皇东巡来到蓬莱,见到海市,误认为那时海上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于是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访长生不老药。以后的多位封建帝王也曾登临眺望过神山。汉武帝多次寻求蓬莱仙境不得,只好将丹崖山叫做蓬莱,聊以自-慰。这也是蓬莱名称的由来。当然,海市的神秘、朦胧、飘渺,也确如仙境一般。历代文人更是把海市渲染得异常神奇。同时八仙过海的传说也为它抹上一层仙气。传说八仙去给王母娘娘拜寿途中,在蓬莱阁上喝醉了酒,为显示自己的本领,相约都不乘船,而以自己的法器做渡海工具。铁拐李乘葫芦,汉钟离坐扇子,张果老坐纸驴,吕洞宾踏宝剑,曹国舅站云板,韩湘子乘洞箫,何仙姑坐荷花,蓝采和则坐在花篮中,飘洋过海。“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即源于此。在山脚下,还有八仙出海时留下的脚樱这些文章和故事的流传,使蓬莱阁“人间仙境”的美名到处流传。古往今来,蓬莱仙境引起人们无限的憧憬和幻想。今天我们就去仙境看一看吧。

  蓬莱阁建筑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布在丹崖山上。阁建于北宋嘉祐6年(1061年),当时的郡守朱处约看到这里山势雄伟,风光秀丽,便修建高阁以供游览。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17年(1589年),山东巡抚李戴又在附近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为蓬莱阁。清朝嘉庆24年(1819年),再一次扩建,形成现有规模。解放后,经过多次修缮,古老的建筑既保持了原有的风韵又焕发了盎然生机。整个建筑以高阁为主,从山巅到山脚分中东西三个院落,上中下三个层次,依山构成。主要有蓬莱阁、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弥陀寺等六组建筑组成。100多间楼阁殿宇,参差错落。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天后宫,其中供奉的是海神娘娘。海神娘娘原名叫林默,是福建莆田湄州人,当地人称她“妈祖”,因而天后宫又叫妈祖庙。林默生于北宋960年3月23日,死于987年9月9日,终身未嫁。她经常在海上解救遇害船只,因而极受渔民爱戴。她自幼喜欢佛法,并得高人指点,据说极通灵性。有关她的传说很多,说她出生之日,屋内红光满堂,香气四溢,而且到满月都未有哭声,所以起名为默。她16岁时村中闹瘟疫,而她算出病源在井中,后来人们果然在井中发现病死的老鼠。更为神奇的是说有一次她父兄出海打鱼,而她在家中织布时突然神情大变,似昏睡过去。醒来后告诉她母亲说父兄在海上遇险,哥哥已死,父亲无恙。果然不久其父归来,说海难中似乎有神仙相救才得以脱险。第二天,林默竟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哥哥的尸体。在她27岁那年的九月初九,她一人登上湄州的最高峰,突然仙乐齐鸣,彩云飞舞,人就登天而去。

  林默死后,历代疆吏大臣说她能降魔伏妖,破敌免灾,并能在海上狂风中为渔船指引方向,法力无边,请皇帝对她进行加封。在这种神化之下,祭祀她的庙宇越来越多,使之成为海上渔民的保护神。历代君王为了巩固海防,对她的封号也步步升级,直封到天后。

  蓬莱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天后庙宇之一。大家看在天后塑像旁边作陪神的站官中竟然有四海龙王,这是十分少见的。究其原因,据说北宋以前海神是四海龙王,但因为他们长的丑陋,又喜怒无常,渔人都不喜欢他们。北宋宣和4年(1122年)皇帝派大臣出使高丽,在海上遇到大风,危难之中救他们的是一位女神而非龙王,因而回朝时奏明皇上,首次加封女神为“顺济夫人”,慢慢取代了龙王的地位。后来随历代加封,女神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四海龙王都要听她调遣,在民间还有天妃降伏东海龙王的故事,再加上民间八仙的传说中龙王也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于是四海龙王在蓬莱便成了站官的。现在,渔民对天后仍然十分敬仰,因而天后宫香火一直十分旺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高阁就是蓬莱阁了。它高踞丹崖山顶,丹崖山虽不高,但面临大海,海阔烘托出山的气势,使蓬莱阁气势恢宏。其他建筑围绕着它,又成众星捧月之势,使它分外壮观。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全国四大名楼。

  蓬莱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阁楼建筑,有鲜明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正厅高悬一块金字牌匾,上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雄浑大字,笔力遒劲,阁上原有“九万青天登梯得路,三千碧海破浪乘风”楹联,道尽高阁的气势。阁上有一圈明廊,大家可以凭栏远眺,时有海雾飘来,使人有腾云驾雾,超凡出世的感觉。这便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的“仙阁凌空”。《老残游记》第一回中就生动描写了这一景观:“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边看城中人家,烟雨万户;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万里。”阁底有十六根大红楹柱环列,显得气势非凡。阁内设置精致,布满宋、明、清三朝的石刻碑文。东西两壁悬挂着董必武和叶剑英元帅的题诗,阁后壁嵌有“碧海清风”、“海不扬波”、“环海境清”大型题字刻石三方,十分珍贵,更为古阁增添了光彩。

  蓬莱阁后有一避风亭,它比蓬莱阁建造稍晚,是明代正德8年由知府严泰增建的。此亭建造角度十分科学,既烘托了主阁,又别有情趣。避风亭坐南朝北,既高又面向大海,然而任凭室外狂风大作,亭内门户大开,却静谧无风。在亭内擦一根火柴,火焰会纹丝不动。这时你如取一张纸条,在护墙外侧一撒手,纸条会盘旋而上,越亭而过,不能不令人叫绝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28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是“ 丹崖仙境坊” ,“ 丹崖仙境” 四个字是董必武在1964 年8 月来这里时亲笔所书,为什么叫做“ 丹崖”呢?那是因为蓬莱阁所在的这个小山崖上的石头是红色的,所以叫做“ 丹崖” ,那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设一道“ 丹崖仙境仿” 呢?这主要是因为蓬莱阁被称为 “ 仙境”,而这素有先仙境之门之称,也就是说,过了这座们,我们就真正进入丹崖仙境了,怎么样?大家是不是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呢?我有个建议,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希望给各位现任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各位仙人请看,我们面前的就是龙王宫了。他建于唐贞观年间,是广大渔民祈求海上平安的。龙王宫包括山门,前殿,正殿后殿,。走进龙王宫前殿,这里是龙王宫的前殿,里边供奉的是龙王的两位守门大将,东为定海将军,西为靖海将军。是龙王的守护神,正殿保持的是宋代的建筑风格,看起来庄重朴实,屋顶为芜殿顶,在古时的宫殿庙宇中只有最最贵的建筑物才能使用,可见当时龙王在人们心中的德地位非常高。正殿里供奉的事东海龙王敖广,传说龙王能潜入海底腾于天空能够兴风布雨,所以古人希望有神龙存在,更加希望神龙能怜悯人间的苦衷给人以救援,因此最先尊崇龙王的正是出没风浪的渔民和漂洋过海的传家,在我们蓬莱沿海有这样一个民俗每年农历正月13是渔灯节,这天人们会敲锣打鼓,鸣鞭放炮,载歌载舞的道海边为龙王送灯。这里是龙王宫的正殿。请看中间端坐的是东海龙王敖广。他身边站立的是八位站官。东边第一位是巡海夜 千里眼,雷公和电母。西边第一位站官是赶渔郎,顺风耳。风婆。雨神。八名站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听命于龙王的调遣。后面还有龙王宫的后殿。过去这里有龙王的木雕像和龙王出行的步辇、仪仗,那是人们为了求雨所设的。大家现在可以细细欣赏一下。

  大家跟我这边走,一会我们将走到闻名的天后宫了,六个单体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就是天后宫了,天后宫供奉的这位就是天后娘娘,她在福建和中国台湾一带被称为“ 妈祖”现在我们在天后宫的前殿,两位门神,东为嘉应,西为嘉佑,他们都是保护天后的神将,我们前面的这座们叫垂花门,由们上两个倒垂花蕾而得名,古时只有皇族内眷才用这种饰物,可见天后娘娘的地位之高,步入垂花门就是天后宫正殿了,供奉的事天后娘娘,的她俗名叫做林默,福建莆田人,据说她刚刚被生下来的时候红光满室,异气飘香,生下来到满月都没哭,默默无声,所以其父亲取名为林默娘。于是她就在海边经常帮助渔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海难,不幸的是她二十八岁那一年在海上遇难了,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海边建起了供奉她的庙宇。据说她非常的灵验,阿有求必应,所以这里是整个蓬莱阁香火最旺盛的地方……后殿是天后的寝殿,门上的匾额;福锡丹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费心我题写的——意为天后娘娘吧福气赐给每一位来丹崖山的人。现往我们带着海神娘娘的福气继续往前走。

  现在我们来到了蓬莱阁主阁了,蓬莱阁坐落在丹崖山顶,有人提” 登山北方第一阁,身在蓬莱即是仙”蓬莱阁经宋明清不断扩建至现在的规模,蓬莱阁有四面回廊,立有明珠16跟,正门上悬“蓬莱阁”三个大字是明代书法家铁报所写,大家在蓬莱阁上远眺,既可以鸟瞰莱是的市容市貌,还能观赏渤海黄海的惊涛骇浪,蓬莱阁底层北墙上镶嵌有“海不扬波”“碧海清波”“环海镜清”等子,“碧海清波”是清代书法家露琪光的字迹,弥足珍贵,

  这就是避风亭了。避风亭坐南朝北,冬季任凭北风呼啸,在里面感觉不到一丝风,过去传说每逢这里狂风大作,就会有一个身穿红肚兜的童子嘴衔避风珠坐在这里,为此,避风亭充满了神奇色彩,其实避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亭前有齿状的矮城墙,城墙下面是成弧形的悬崖绝壁,风从海面吹来,随即又悬崖急速上升,越亭檐而过,二十因为亭内单面无窗,恰形成空气死流角,空气不能对流。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来着曾写到:面北当风,风力虽狂绝不入,开轩秉烛,烛光故小竟长明。生动描绘了避风亭的神奇避风效果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29

  现在我们身处的就是蓬莱阁景区了,这是蓬莱阁的正门,上面“人间蓬莱”四个字是苏軾的手迹,我们游览的路线是正门进,东门出,不走回头路,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

  拾级而上,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弥陀寺。弥陀寺,始建于唐代,是蓬莱阁景区唯一的佛教寺庙。弥陀,是“西方三圣”之一阿弥陀佛的简称,弥陀寺就是为祭祀阿弥陀佛的寺庙。

  这里是弥陀寺前殿,也叫三门。左边这尊白面善相、手持宝杵的叫密迹金刚;右边这位赤面怒目、手持魔杵的叫散脂大将,两位一左一右形成护卫寺庙的第一道防线。

  这里是弥陀寺的东、西厢。西厢,又叫祖师殿,中间主尊为慧远法师,左边为刘遗民、桓伊,右边为陶渊明、慧然。东厢,也叫关公殿。中间主尊为关公,右为关平、王甫,左为周仓、赵累。

  关公,大家都知道,是我国东汉末年西蜀名将,(那佛家本是“六根清静”之地,世俗的关公怎么会到佛寺里,成为佛界的神明?相传晋代高僧智者大师居当阳玉泉寺里时,当地乡民反映关公遇害,心怀愤恨,常于凄风苦雨之中显灵大呼“还我命来!”智者大师敬仰关公为一代名将,仁义至极,因此设坛超度关公,并对关公显灵说法,关公闻法后,愿做佛教弟子。智者大师念关公已入佛门,就将其塑在佛寺的伽蓝殿。这段看自己发挥)宋代以后,统治者为巩固政权需要,大力宣扬关羽的“忠义”。关羽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三国演义》问世以后,关羽名声大振,由王升为帝,由帝升为大帝,成为华夏诸神中的一员。各地纷纷修建关帝庙,在北方更被尊为“武财神”,进入所有的商家之家。

  正前方就是弥陀寺正殿,即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尊号,是古代印度佛教徒对这位至高无上的教主的敬称,意思是说佛的法力无边。大雄宝殿中间三尊为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左右两侧各有九尊罗汉,共称十八罗汉。阿弥陀佛是主宰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的极乐世界,又叫“接引佛”。阿弥陀佛是观世音的父亲,他和弟弟大势至菩萨一起跟释迦牟尼出家,合称西方三圣,观世音的名字便是释迦牟尼起的,后来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也被成观音,现在寺庙里的观世音菩萨纯粹是男性形象,这是从佛经传来的,佛经里说观世音可以随机应变,用各种化身拯救众生,因此就有了不同的形象和名称。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他们在和尚之上,菩萨之下,和尚经修行,得了道,便可以升为罗汉,罗汉后来有多少,说法不一,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一百零八罗汉,五百罗汉,还有一千二百五十罗汉等,常见的是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两种说法。

  出了弥陀寺我们右手方向走,在我们左手方向有一块碑。这是感德碑亭。清康熙换地曾下旨免了点赋税,地方官员为拍马屁而建成的。原碑早已毁坏,只剩下碑座,这座石碑是1995年重立的。碑亭为木石结构,式样为八角十六柱,拱顶飞檐式。

  拾阶而上,我们来到丹崖仙境坊。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丹崖山并不高,但是因为它有了仙人的传说和仙境的美称,便名扬天下了。道教的求仙、寻仙和修仙,从一开始就与海中的神山联系着。方士们很早就从事着去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觅取不死之药的活动,并且怂恿帝王也去从事这类活动,三神山传说的扩展,又引出了十洲三岛的仙境。在凡界人间,被称为道教胜地的主要有“三山、五岳、洞天、福地”,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道教胜地中的三山之一——蓬莱。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丹崖仙境坊,原来叫“丹崖胜境坊”,是木质结构。清光绪末年被毁坏,民国初年修复后,改名“丹崖仙境坊”,后又被毁坏,这是1981年下半年修复的。“丹崖仙境”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来蓬莱阁时题写的。因为蓬莱阁坐落在丹崖山上,这里的石头是红褐色的,所以称为“丹崖”。丹崖山古称蓬莱岛。自从有了三神山的传说,在我们汉语的词汇中,“蓬莱”二字便成了仙境的代名词。蓬莱阁是建造在仙岛丹崖之上的,所以便成了仙境的象征。(这个牌坊是蓬莱阁上标志性比较强的一个建筑物,大家可以在此摄影留念。)文山李启垣在蓬莱阁上留下一副楹联写道:“眼前沧海难为水,身到蓬莱即是仙”。那跨过这座牌坊我们也就意味着得道成仙了,那各位仙友我们继续游览。

  进入仙境自然有神仙显灵,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显灵门。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天后宫里供奉的是海神娘娘,过去渔民最崇敬的就是海神娘娘,常来这里祈祷海神娘娘保佑出海平安无事。我们先往西走,到龙王宫去参观一下。

  龙王宫是蓬莱阁建筑群中最西端的一个单体。这里供奉的是传说中的四海龙王之首东海龙王敖广。古时候,渔民们驾一叶小舟行驶在风浪里,安全得不到保障,自然就容易把福祸安宁和神灵联系起来,于是,这笼罩着仙气的丹崖山便被渔民派上了用场。唐代,渔民们便在丹崖极顶(即如今主阁的地方)建起了龙王庙。北宋嘉六年,登州郡守朱处约见这里山高海阔,景致很美,便把龙王宫西迁,在龙王宫原址修建起巍峨壮观的蓬莱阁供州人游览。为了不与渔民的信仰相悖,在建阁时朱处约还耍了一点心计,他在《蓬莱阁记》中说,五谷丰登,非人力所及,而是海神的恩赐,由于原庙址地势高峻,祭祀有所不便,所以将龙王宫迁到如今这个地方。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30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蓬莱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黄二海,东接烟台、威海,风光秀丽,北与庙岛群岛和辽东半岛的大连市隔海相望。

  区划:蓬莱是烟台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登州镇,距烟台市区73公里。

  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的蓬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蓬莱旧称登州,历史上人杰地灵,文官武将名人辈出,因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而得名。蓬莱又是新兴的现代化港口城市。蓬莱港旧称登州港,唐代时就与泉州、扬州和交波(即宁波)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港,近代是中国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

  蓬莱也是闻名中外的滨海旅游胜地。有“海市蜃楼”的奇观和“八仙过海”的美传,在山东省“儒、岱、仙、海”四大旅游资源体系中,蓬莱独占据仙、海合一的优势。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蓬莱阁、蓬莱水城、戚氏牌坊,均属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31

  各位朋友大家好!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市的基本情况:蓬莱位于胶东半岛北端,濒临黄、渤两海,海岸线长59.2公里,面积1128.5平方公里,人口45万,是一座美丽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八仙过海的传说脍炙人口,海市蜃楼奇观名扬天下,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蓬莱还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从唐贞观年间至民国初年,一直是胶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三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加强发展独具特色的旅游业,我们把蓬莱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定位在度假旅游上。目前,全市旅游景点由1990年的3处增加到了40多处,景区面积由0.8平方公里发展为10.8平方公里,并以蓬莱阁为中心,依托东西30公里的“黄金海岸线”,整体开发了15.8平方公里的旅游度假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综合性旅游体系。近年来,我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20__年荣获“中国旅游城市”称号,蓬莱阁景区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景区。

  此外,蓬莱还是我国重要的新兴港口城市,目前已建成港口3处,万吨级以上的泊位4个,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拥有两处一类开放口岸,现已开通至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线。蓬莱的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也非常丰富,黄金年产量15.6万两,居全国第三位,水产品总量36.1万吨,居山东省第二位。目前我市已把旅游业、临港工业、葡萄及葡萄酒产业、黄金业定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

  吴佩孚公馆:东边的登州宾馆所在地,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北洋军阀首领吴佩孚的公馆旧址。吴佩孚是蓬莱人,在人们心目中,对他恐怕有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穷兵黩武,镇压工人运动。其实,作为一个军阀人物,他固然有背离人民的一面,却也有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地方。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北地区沦陷,日军多次利诱吴佩孚出任北平维持会长,吴佩孚却坚决拒绝,致使日军以治病为由将其害死。他的民族气节是值得肯定的。

  宋庆祠堂:路东边文化局机关所在地是清末将领宋庆祠堂旧址。宋庆是蓬莱泊子宋家村人,官至四川提督,加封太子少保和尚书衔。作为朝廷命官,宋庆有其镇压义和团运动一面,也有抗击日军保卫国家的一面。甲午战争爆发后,宋庆被清廷派往辽东抗击日军。他当时已经75岁高龄,在诸将领中,被称为“白发将军”,却身临前敌,驰驱指挥,在辽东、辽南的历次战役,他所率领的部队几乎都参加,屡创强虏,为日军所畏惧,在清代对外作战史上留下了值得称道的一页。

  钟楼:现在我们的电瓶车平稳的行驶在钟楼北路,大家请看,我们前方十字路口处,便是古代登州城内钟楼所在地。古代,凡是重镇都置钟楼与鼓楼,主要作用是以钟声和鼓声通报信息。后来,钟鼓楼渐渐失去了原来的作用,有的以它的建造之美来供人欣赏,也有的以它的丽谯之华来粉饰太平。蓬莱城的这座钟楼,建于明洪武十一年,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鼓楼:前面我们所见的一座楼宇就是鼓楼。原来是旧州治的东门。相传当年汉武帝就是在这里拜望海中神山的,所以一度被称为望仙门。楼上匾额题有“望仙旧迹”四个字,可视为凭证。明朝初年城基东拓,望仙门便改成了鼓楼。

  接下来,我们就要到达目的地-戚继光故里景区,请大家下车后自行浏览。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3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闻名天下的蓬莱阁自建成雏形后,历代文人骚客慕名而来者甚多,置此佳景胜地,他们往往雅兴大发,挥书泼墨。

  在天后宫前院的戏楼两侧各有红褐色巨石三尊,两两相对,像三台星座。为此清代大学者阮元命名此石为三台石,刻石嵌于天后宫前殿外壁上。阮元在清代官至湖广、云南总督,精于书法,善于雕刻金石,墨迹传世不多,此隶书刻石极为珍贵。

  天后宫前院弯处,有一块草书体“寿”字碑特别引人注目,这个“寿”字是五代时道人陈抟老祖写的,看起来遒劲有力,潇洒飘逸。它的另外特别处在于草写的“寿”字竟是由“富、费、林”三字组成。据说含有“植好林木,富足长寿”的意思。

  在蓬莱阁主阁的阁底正门悬挂的横匾“蓬莱阁”,是清代书法家铁保的手迹。字写得雄浑有力,刚健俊朗。主阁后面间隔不远避风亭和卧碑亭内,也各有珍贵的书法刻石。避风亭内有刻石25方,其中9方是曾任登州军事首脑袁可力的《观海市》诗,字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写的,一代石刻高手为其刻石。因此,这九方石刻确为珠联璧合之作,堪称三绝。卧碑亭里的横卧石碑则因留有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而弥足珍贵,卧碑正面刻的行草《题吴道子画》,背面刻的是苏东坡的正楷《登州海市》。

  众多名人的墨宝中,有两处别有典故。一处是蓬莱阁主阁后壁上的“海不扬波”,细看这气势雄伟的字体,你会察知那“不”字明显是后来补上的。这是怎么回事?据介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山东巡抚托浑布兼办海防。当有一天他登上蓬莱阁时,望着广阔无际的大海,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海不扬波”四个字,表达了他希望万里海疆平安无事的心情。哪知道,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了,战火蔓延至蓬莱。1895年1月18日,日舰炮击蓬莱,一发炮弹(碰巧是哑弹)击中了“不”字,于是“海不扬波”成了“海扬波”。这启发人们没有富强的国家和强大的海防,海不扬波的愿望始终是个幻想。

  另一处是蓬莱阁东侧的“碧海丹心”石刻,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迹。冯将军当年为何要写这几个字呢?据说,1939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与国民党老李烈钧等人同游蓬莱。忧于时局的李先生对冯将军说:“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寄希望于你们身上了。”冯将军对蒋介石当局明抗日、暗卖国的做法不满,但又不能明说,只得苦笑。之后,李烈钧先生挥毫写下对联:“攻挫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并让冯玉祥将军题横幅。冯玉祥略一思索,提笔写下了遒劲有力的“碧海丹心”四个大字,抒发了他忠心报国的情怀。后人感念他的爱国豪情,便把“碧海丹心”单独刻石存留。

  东坡先生于1805年曾到登州(今蓬莱)任知府,只不过时间非常短,10月15日到任,10月20日便被调回京城,总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他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发现当时因新法中的盐法禁止百姓卖盐,所以导致不少原靠卖盐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为此,苏东坡写了《讫罢登莱榷盐状》,列举了许多事实,陈述了得失利弊,终使皇帝允许百姓随便买卖食盐,就市论价,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税金。

  为了纪念他为民请命的功德,当地百姓集资兴建了苏公祠。后人有感而发,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苏公祠”的诗句。这启迪世上的当权者,只有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能流芳百世。

  蓬莱阁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发展成为以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四种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为底蕴,山(丹崖山) 、海(黄渤二海)、城(蓬莱水城)、阁(蓬莱阁)为格局,登州博物馆、古船博物馆、田横山、合海亭及黄渤海分界坐标等20余处景点为点缀,融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度假胜地。

蓬莱阁的导游词作文 篇33

  蓬莱阁依山傍海,秀丽宜人,不愧为一个人人称道的旅游胜地。

  今年十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去蓬莱阁游玩。我们驱车三小时,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人间仙境”——蓬莱阁。

  一进景区,我就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把连绵起伏的山峦覆盖,树上长满了绿莹莹的果子,很多都叫不出名字,让人垂涎三尺。

  古老的城墙,精美别致的小桥,伴着潺潺的流水,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别有一番情趣。

  我边欣赏着沿途的美景,边缠着爸爸给我讲述八仙过海的传说。美丽的传说是这样的,从前,铁拐李建议八仙都过一次海,只能用宝物和法力,不能乘船,八仙们纷纷叫好。他们来到大海边,各用各的法宝过海,不巧半路遇到了虾兵蟹将,将蓝采和捉去,其他七仙奋勇杀敌,最后救出了蓝采和,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最终成功过海。

  蓬莱阁不仅有动人的传说,这里的景观也异常美丽 。一走到黄海和渤海交界处,顿时眼前一亮,我被这水天一色的美惊得目瞪口呆,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只见两海交界处界线分明,好似一个绸带把整个海洋分隔开来,一半是黄的,一半是蓝的,并向远方延伸,好一个“人间仙境”!游客们纷纷改:在此拍照,那一层层被海风卷起的浪花,像一个个孩子唱着跳着扑向岸边,迎接四面八方前来游览的人群,人来潮涌,这里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我想:“鱼儿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海洋里一定十分幸福,说不定改:美人鱼公主还在海底自由自在改:地游动呢!

  参观完蓬莱阁,望着眼前即将告别的“人间仙境”,我久久不忍离去。直到返回宾馆,八仙各显神通过海的情景依然改: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伟大的祖国江山壮美,国家日益昌盛!

上一篇:2024年关于公园的导游词范文(模版31篇) 下一篇:故宫英文导游词(模版7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