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讲话导游词 内容页

洛阳小浪底导游词

2023-08-20导游词

洛阳小浪底导游词(精选3篇)

洛阳小浪底导游词 篇1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你们一路上辛苦了。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员。首先我代表我所在的阳光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坐在我身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 — 李师傅,李师傅已有20年的驾龄,在他的驾驶生涯里从未发生过任何交通意外,有李师傅的保驾护航,大家尽可放下心来仔细观赏沿途的风土人情,我和李师傅很乐意随时为大家提供热心的服务。今天我们观赏的景区是老君山。希望大家玩的随意,游的开心,让我们共同留下一段圆满而美好的回忆。好的,我们旅游大巴即将驶离洛阳火车站前往目的地了。首先呢,我先介绍一下洛阳的概况。

  洛阳市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总人口636万,其中市区人口146万,现辖八县一市六区.我们今天所要游览的老君山就坐落于洛阳市孟津县附近。

  洛阳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素称“十三朝古都”。曾经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八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时间最长的天下名都。历史上曾先后六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广泛交流。

  近年来,洛阳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相继实施了以“建设7路5桥1园、整治3个景点、搞好3项公益设施”为主要内容的“75133”工程,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形象品位明显提升。周山森林公园、龙门山森林公园、小浪底森林公园、上清宫森林公园四大“天然氧吧”为人们回归大自然提供了去处。亚洲最长的洛浦公园(28公里)宛如一条五彩飘逸的丝带在河洛大地上飘扬。在洛阳市政府门前还坐落全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开阳湖音乐喷泉。洛阳正以突出名城特色、实现洛河南北对应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努力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统一而迈进。

  既然来到洛阳,水席便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菜肴了,“水席”是洛阳特有的地方特色,它风味独特,选料十分讲究,烹制认真精细,味道鲜美多样,和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洛阳三绝。是中国迄今所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筳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今洛阳的真不同水席较为有名。

  所谓“水席”,有两层含义。一是以汤水见长,二是吃一道换一道,一道道上,像流水一般,故名“水席”。洛阳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即八个冷盘、四个压桌菜、八个大件、四个扫尾菜。这次旅行我们一定会安排好充裕的时间,让大家品尝到佳肴。

  谈话之间我们的旅游大巴已经驶入孟津了, 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东距省会郑州,西距名城三门峡,南与古都洛阳毗邻,北临滔滔黄河,与济源市一桥相连。区位优势尤其明显。孟津处于中西部连接的枢纽地带,是国家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全县有4个乡镇和著名重工业基地、“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洛阳市接壤,洛阳雄厚的科研实力、巨大的市场容量对孟津经济拉动作用愈来愈明显。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小浪底工程也因位于孟津县的小浪底村而得名。说了那么多,转眼间就快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小浪底大坝景区了,希望大家做好游览的准备,请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以免丢失,我们的旅游大巴将于5分钟后抵达车场,请大家记好我们的车牌号—豫,也记一下我的电话号码()最后祝大家玩的好,吃的好,你好我好大家好!

  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位于我国著名黄河水利工程小浪底大坝自然景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不用我多说大家也知道,它就是我们今天观光的核心——小浪底大坝。小浪底是我国水利建筑史上最大的土石坝。它全长1667米,坝顶宽15米,坝底宽864米,整个形态呈斜心墙状,大家可能不知道,如果把它砌成一米见方的土石堤,那可以绕地球一圈多啊!当时,为了建造这座大坝,建筑者们就地取材,挖掉了石门沟和李家坡两座大山,堪称是当代的愚公移山。工程师们为了防止泄露还在坝下筑起了一道由混凝土构成的屏障,被当地人称其为地下长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土石坝中还埋有上百种高科技仪器,像眼睛一样24小时监测着小浪底大坝的情况。这一切都使得我们的小浪底工程更加坚固!更加安全!

  顺着大坝方向,我们徒步爬到一座山体之上,这座山体属于王屋山的余脉,在不足一平方千米的山体里,工程师修建了庞大的汇洪工程,开凿了108条洞室,当然大家现在还不能具体看见它们的形态,不过阿汤会给各位慢慢解说这小浪底大坝里面的奥妙。小浪底主要的水利工程有6条引水发电洞,1条灌溉洞,3条孔板洞和3条排沙洞等。其中3条孔板洞更是值得一提,它是由三条导流洞改建而成,每天都承担着泄洪和排沙的任务,孔板洞总长3480米,每个洞的直径为14.5米,足以装下两栋四层的楼房,可谓世界之最。当高速水流经过3级孔板时的一张一缩后,水流的巨大能量便在洞内大大减少了,利用这种孔板消能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中尚属首例。各位是否也被工程师们的精心设计而感到佩服不已了?先别着急啊,精彩还在后头!

  大家朝这边走可以看到,在孔板洞,排沙洞,明流洞出口的下面,有一个巨大的人造池塘,叫做消力池。顾名思义,就是消减释放水能的水池。当小浪底水库达到正常蓄水位时,进水口和出水口就形成100多米的落差,水流下泄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如果此时得不到释放,就会强力冲刷河床,甚至危及大坝枢纽的安全。由此可以看出这消力池是极为重要的,而我们小浪底工程的一级消力池,二级消力池和护坦这3个大小不等的消力池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消力池。看完消力池,我们再看看不远处那个与大坝相连的庞大建筑物,大家能猜到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吗?这家伙可来头不小啊!它的工程规模,结构复杂度和施工难度堪称世界之最。没错,它是一座进水塔,塔高113米,最大长度70米,其泄洪,排沙,和消力池的混凝土量相当于建造一座三门峡大坝的用量。进水塔首次引进美国罗泰克公司生产的塔式皮带机浇筑而成,上部负责泄洪,中部负责引水发电,下部负责排沙。

  如果进水口前有山体塌方造成堵塞,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可以用塔前的高压喷水枪把淤泥一层层驱散下泄,从而保证水利枢纽的正常运行。

  大家都知道我们小浪底是世界著名的水利枢纽,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为黄河下游的人民生活带来了丰厚的利益,保障了一方百姓的生活安全。其意义在中国水利史上是巨大的。我们今天的黄河小浪底解说也快要结束了,现在给大家留下半个小时的时间在此自由活动拍照,活动时请注意好个人安全,,希望大家玩的愉快,半个小时后我们在此集合,继续前往下一个景点。

洛阳小浪底导游词 篇2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到小浪底风景区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洪。首先,我代表天马旅行社感谢大家的信任!本社是一家重合同,守信用追求卓越服务的旅行社,相信各位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正所谓“我选择,我喜欢!”希望大家虽然出门行万里,也能感觉到家的温馨。 其次,我代表坐在我旁边的这位“三好司机”向大家问好!我们的司机姓刘,他可是位长相好,脾气好,而且技术一流好的司机,有他的娴熟驾驶,这一路上我们肯定会玩的放心,玩的开心! 最后,我代表本人向各位鞠躬了!俗话说:“相聚即是缘分”,能与大家一起享受您的休闲娱乐之旅是我的荣幸,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配合。同时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关系,相互爱护,为这段旅途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导游,但今天一定是最用心的导游,我的手机号是,有事您说话,洪导一定尽全力满足您的要求!在此,我预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玩的开心,玩的尽兴。 为使各位在小浪底风景区期间能够玩的愉快,我现在将孟津县的历史及小浪底风景区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当地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四千多年的文明史,最初就有人文之祖伏羲带领先民渔猎生息,画八卦、正人伦,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有“河图之源,人文之根”之说。

  小浪底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由于该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故而以小浪底命名了该工程。它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风景区位于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上,融小浪底工程文化、山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

  治黄文化,兴利除害、福泽人民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世世代代为之奋斗不息的历史缩影。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但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但由于上游水土流失导致河水含沙量巨大,加上极端天气,河流时常泛滥,给沿河地区带来巨大灾难。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提出从根本上治理好黄河。在世纪之交,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真正开辟了黄河安澜、造福人民的历史新纪元。它的建成,不仅有效减轻了黄河水灾,使其充分展示防洪、防涝、减淤、灌溉的综合成效,还为我国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旅游景观。

  好了,情况大致就是这样,景区也到了,现在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管好车窗,排队下车,有小孩的游客请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大家在这里集合,我们即将进入景区,开始今天的参观游览。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堤坝就是小浪底大坝了,全坝高280米,南起邙山,北连王屋山,坝体总长16667米,是目前我国江河上修建的一座最大的土坝。库容量1256.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296平方公理,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5l亿千瓦时。其工程结构异常复杂,施工难度亦非寻常,所有泄洪排沙和引水隧洞共16条,纵横交错的蜂窝状洞室巨大而又复杂,堪称世界之最。在土石大坝下,有70米厚的沙卵石,为防止泄漏在坝下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混凝土防渗墙,是目前我国最深的防渗墙,人们称其为"地下长城"。工程完成后,下游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解决了对下游的洪水威胁。同时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改善黄河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条件,由此看来,黄河小浪底工程确实是 一个利国利民的时代工程。

  每年的6月上旬到7月上旬,景区都会迎来旅游热潮――“观瀑节”。它是利用小浪底工程一年一度调水调沙资源,策划打造的河南又一新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节庆产品”。调水调沙原理就是根据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能力,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有计划地控制水库的蓄、泄水时间和数量,从而达到冲刷河床,减缓泥沙淤积的效果。同时由于“观瀑节”正是盛夏时节,天气炎热,景区内温度比景区外温度要低10摄氏度左右,可谓是“消夏”的好去处。

  我们沿河而上,随时随处都可以欣赏到黄河的美丽景观,现在我们停泊的这个地方,就是妯娌半岛,这下面是妯娌村。虽然我们眼前已没了这个村庄,妯娌村的人们已经搬离他乡,但妯娌村里传奇动人的故事依然感染着每一个人。1999年11月20日,妯娌村近年90岁的周玉珍老人指着这里的黄河边说: "这片黄河底下的桑树园怕是永远看不到了。"黄河底下会有桑树园?大家听了大概不相

  信吧,但这确实是真的。原来这一带向西是一道大平川,川地上长满了桑树,此地就叫桑树园。大禹开山治水时,桑树园就给大水淹没了,河边只留下一棵高大的桑树。20世纪60年代三门峡闸水黄河断流40多天,有的地方河底露了出来,村里人跑到传说的桑树园那里去看,一下子都愣住了。这里许多巨大的石头,夹杂着许多一人多高的大树杆,木头大多还完好。村里人把它们伐回来,稍微加工就可以当做实用的日常工具。这位老人专门算了一下,桑树园有2里长、1里宽最少也有600多棵树。4000多年的.桑树默默地沉浸在黄河故道,不仅为我们描述了当时的环境状况,更让我们感到了古代文化的厚重。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黄河中游的最后一段峡谷——八里峡。它是昔日大禹治水劈山而形成的,长八里,故称八里胡同,也叫八里峡。八里峡包括大禹峡、龙凤峡和孤山峡,合称黄河小三峡,峡谷景观独特,兼具我国山水风光中“南雄北秀”两大特色,以雄奇、瑰丽的自然风光而著称,是黄河游览区中不可多得的美丽景观。

  好了,游客朋友们,景点的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在这里,我要多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我想大家对云台山的美丽风光还意犹未尽吧,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游览,拍照留念。景区游人较多,请注意物品安全,不过希望大家注意把握时间,我们一个小时后,在景区门口准时集合登车,车牌号是豫,为一辆蓝色大巴车。祝大家玩的愉快,谢谢!

洛阳小浪底导游词 篇3

  黄河小浪底湖区风景区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距河南省济源市西南30公里(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南距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城区40公里。

  207国道、连霍高速、长济高速和二广高速从景区边缘通过,小浪底风景区景色优美壮观交通十分便利。

  风景区位于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的中心部位,该景区地跨南北两岸,西接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北临晋中地区,景区是以小浪底工程为依托,以山、水、林、草为特色的生态园。

上一篇:天台山的导游词 下一篇:介绍烟台的海导游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