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导游词(精选31篇)
苗寨导游词 篇1
各位旅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全球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我是今天的导游小杨,大家也可以叫我杨导。我今天会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获,也祝大家旅途愉快。①我们现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户苗寨,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接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据20xx年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住1288户,人口6000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们可以说苗族大本营在贵州,贵州苗族大本营在西江。②苗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苗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浸满有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是一种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所以说,苗族来源于皇帝时代的九黎、尧舜禹时代的三苗,而商周时代的荆蛮则是三苗的遗裔,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苗族人经过几次大迁徒最终到达了位于西南部的贵州,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创造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贵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贵州集中了全国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③苗族素来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杂居,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就是苗族人传统建筑---吊脚楼,吊脚楼是苗族人勤劳的象征,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营造技艺远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栏式建筑,可见苗家吊脚楼由来甚久贵州是一个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居住风格,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前为房楼后为平房,下层堆放柴草和关畜生。二楼住人,如有三楼则是用于堆放谷物之类,在吊脚二楼通常设置一种有特色的椅子,由于苗族美丽的姑娘们喜欢在上面坐着刺绣,
所以被命名“美人靠”,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寨导游词 篇2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凉都--六盘水参观游览,我是你们此行的导游小王,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开启本次的怡人之旅--品味中国凉都六盘水,中国凉都六盘水导游词。
六盘水因气候独特,夏季气温适宜,平均温度19.7℃,且具有凉爽、舒适、清新、滋润、紫外
线辐射适中的特点,20xx年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成为全国首个以气候资源命名的城市。它位于贵州西部,是乌蒙腹地连接川、滇、黔、桂接合部的城市,因而有四省立交之称。19℃的夏天,360的激情-完美地诠释了这里的凉爽与热情。这里是一个神奇壮美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充满活力色彩的城市,这里是一个有着多彩民族风韵的乐土。
都说我们六盘水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现在就由我小王带领大家走进我们的三线建设博物馆吧。1966年彭德怀在此担任总指挥指导三线建设,六盘水市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纪念三线建设取得的伟大成绩,我们便建设了国内唯一一个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一批重要的历史文献、图片,并通过微缩场景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这便留住了历史的记忆、弘扬了三线精神。
好啦!饱完了我们的眼福,接下来就让我小王带大家饱饱口福吧。出了博物馆我们刚好就可以沿着老城的街道,尽情的品尝色香味俱全的本地特色小吃--老城烙锅和水城羊肉粉。
饱了口福,接着就我们一起沿着时间的索道领略一下四季的六盘水吧!
春季的六盘水,无论是在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还是盘县火铺、野鸡坪,或是在号称贵州屋脊的韭菜坪等地,您都可以尽情观赏满山杜鹃的浩瀚,随处可见杜鹃映日、杜鹃花廊、杜鹃树王、林间草场、山间涌泉等迷人风景,繁似锦,艳如枫,蕊绽多娇别具容。血染千山情胜火,丹心点点照苍穹。
夏日的阳光照射着乌蒙铁塔,来到人民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主题雕塑乌蒙铁塔。塔身高29.006米,是按照贵州最高峰韭菜坪的高度缩小一百倍设计建成,象征着贵州之巅。塔身由黝黑的104块铸铁镶嵌而成,象征着钢城和煤海,在铁塔塔身四面,分别用真、草、隶、篆四体书法环刻着凉都赋,记载了凉都六盘水的发展和变迁,并成为六盘水市标志性的建筑物。浏览过历史的变迁,来体验一下湿地公园的清凉吧,明湖湿地公园是第八届贵州省旅发大会的主会场,也是贵州省第一个获得正式授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青山绿水间,一千多米的飘带彩虹桥摇曳于湖面之上,诠释着水舞钢城的设计理念,给人悠闲浪漫的感觉。
夏秋的凉爽与激情退去,冬季的快乐不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尽情的体验一下雪上运动。这里有贵州唯一的高山滑雪场,在全国200多个滑雪场中纬度最低,滑雪场总面积3万平方米,雪道长达500米,可同时接待600人,每年从年初降雪开放至3月9日左右,来此体验滑雪的旅客络绎不绝,隔着老远您就可以听到滑雪场内不断的欢声笑语。
在中国凉都六盘水,喀斯特地质文化、古人类文化、工业文化、六枝梭嘎的长角苗文化为代表的民族和民间文化相互辉映,古夜郎遗址、盘县大洞、丹霞山佛教、乌蒙大草原等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镶嵌在乌蒙大地,而中国凉都六盘水正盛满它的清凉,等待着我们共同的探索与发现,希望这次旅行给各位团友留下美好的回忆!
苗寨导游词 篇3
二楼住人,如有三楼则是用于堆放谷物之类,在吊脚二楼通常设置美人靠由于苗族美丽的姑娘们喜欢在美人靠上坐着刺绣,所以命名美人靠20__年5月20日,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节日很多:苗年、吃新节、四月八等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苗族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民族,苗族人在他们的许多节日中会载歌载舞,苗族有与侗族齐名的,苗族飞哥以及有东方迪斯科,美誉的苗族反排木鼓舞,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反排木鼓舞和苗族飞哥,木鼓舞动作粗狂豪放,洒脱和谐潇洒刚劲,激越豪迈,热情奔放,表现啦,山区苗族人民顽强的气质和坚强的生命力,她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飞哥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千户苗寨有一个每十三年一次的牯脏节是苗族人最看重的盛会。
西江可以说是活生生的苗族文化博物馆,在西江可以了解到苗族的各种文化习俗,而苗家长桌宴就是其中之一,苗家长桌宴少则几十人,多则可达3000多人,食物也是十分具有苗族特色。苗族的饮食以大米,包谷为主,特别喜欢吃酸辣味的食物,如酸汤,酸菜等,在当地越有种说法,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在当地可谓家家有酸,餐餐有酸,样样有酸,当然辣味食品更是不可缺少,菜菜放辣,另外苗族人还特别喜欢饮酒,苗族人热情好客,重情义,讲信用。在苗家做客会感觉到备受优待,苗族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西江不愧是个好地方,20__年中国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在西江参观后都不惊赞道, 以美丽回答一切,下面我们将要到的是游方坪,苗族有固定的游方坪,或游方坡,供青年男女谈恋爱,游方多以对歌的形式香火表达爱意,这种公开恋爱只要征得家长同意就可以结婚,西江苗族博物馆,主要展示苗族文化、习俗、艺术,文物等,黔东南州目前在西江打造成一个旅游品牌所以西江的基础设施十分齐全,政府的一些政策在提高苗族同同胞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为旅客们提供了便利,好了欣赏了这么多的苗族建筑和多彩的苗族风情以及他们深远古朴的历史文化想必大家收获颇多,那么我们的西江之行就到这结束了,相信大家对苗族文化都有了一一定的了解,欢迎大家再次到西江来旅游,再次为大家服务。
苗寨导游词 篇4
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就是第三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长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的一支。他们开山劈路、鏖战熊罴,勇武之至。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
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学家寻根来到黔东南,岜沙人还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因为日本的武士装束和岜沙人的装束几乎没有二样,所以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岜沙妇女着装也极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镯,十分耀人眼目。
苗寨导游词 篇5
我今天会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获,也祝大家旅途愉快。我们现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户苗寨,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民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接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据20xx年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住1288户,人口6000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们可以说苗族大本营在贵州,贵州苗族大本营在西江。苗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苗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浸满有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是一种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所以说,苗族来源于皇帝时代的九黎、尧舜禹时代的三苗,而商周时代的荆蛮则是三苗的遗裔,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苗族人经过几次大迁徒最终到达了位于西南部的贵州,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创造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贵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贵州集中了全国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苗族素来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杂居,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就是苗族人传统建筑——吊脚楼,吊脚楼是苗族人勤劳的象征,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营造技艺远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栏式建筑,可见苗家吊脚楼由来甚久贵州是一个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居住风格,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前为房楼后为平房,下层堆放柴草。
二楼住人,如有三楼则是用于堆放谷物之类,在吊脚二楼通常设置美人靠由于苗族美丽的姑娘们喜欢在美人靠上坐着刺绣,所以命名美人靠20xx年5月20日,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节日很多:苗年、吃新节、四月八等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苗族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民族,苗族人在他们的许多节日中会载歌载舞,苗族有与侗民族齐名的,苗族飞哥以及有东方迪斯科,美誉的苗族反排木鼓舞,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反排木鼓舞和苗族飞哥,木鼓舞动作粗狂豪放,洒脱和谐潇洒刚劲,激越豪迈,热情奔放,表现啦,山区苗族人民顽强的气质和坚强的生命力,她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飞哥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千户苗寨有一个每十三年一次的牯脏节是苗族人最看重的盛会。
西江可以说是活生生的苗族文化博物馆,在西江可以了解到苗族的各种文化习俗,而苗家长桌宴就是其中之一,苗家长桌宴少则几十人,多则可达3000多人,食物也是十分具有苗族特色。苗族的饮食以大米,包谷为主,特别喜欢吃酸辣味的食物,如酸汤,酸菜等,在当地越有种说法,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在当地可谓家家有酸,餐餐有酸,样样有酸,当然辣味食品更是不可缺少,菜菜放辣,另外苗族人还特别喜欢饮酒,苗族人热情好客,重情义,讲信用。在苗家做客会感觉到备受优待,苗族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西江不愧是个好地方,20xx年中国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在西江参观后都不惊赞道,西江——以美丽回答一切,下面我们将要到的是游方坪,苗族有固定的游方坪,或游方坡,供青年男女谈恋爱,游方多以对歌的形式香火表达爱意,这种公开恋爱只要征得家长同意就可以结婚,西江苗族博物馆,主要展示苗族文化、习俗、艺术,文物等,黔东南州目前在西江打造成一个旅游品牌所以西江的基础设施十分齐全,政府的一些政策在提高苗族同同胞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为旅客们提供了便利,好了欣赏了这么多的苗族建筑和多彩的苗族风情以及他们深远古朴的历史文化想必大家收获颇多,那么我们的西江之行就到这结束了,相信大家对苗族文化都有了一一定的了解,欢迎大家再次到西江来旅游,再次为大家服务。
苗寨导游词 篇6
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岜沙人认为,如此安然自得的生活,主要是得益于祖先选准的这块宝地,尤其是这片生于斯、养于斯的森林的荫庇。于是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岜沙人说:“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从古到今,岜沙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活生产所需,其余概受制约。尽管321国道已于1965年修通过境,可就是从未有车敢到岜沙来拉过一车木材,村民们缺油缺盐,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树,肩挑徒步到县城去零售,从未用车拉过。
岜沙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那还是1976年,北京修建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怀着对主席无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纪念堂。樟树出寨时,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两边夹道目送,一直到尘灰已净。为志纪念,于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敬献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
苗寨导游词 篇7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的贵州黔东南,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张琴,“张扬个性,如鼓似琴”,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张导,现在我们开始走进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西江苗寨。
苗家招待客人以酒为重,苗族同胞们将以他们最高的接待礼仪——十二道迎宾拦路酒来迎接我们。喝酒方法何其多,唯有此处最特别,只要你的手碰到了牛角酒杯就必须得喝完,所以我们酒量略差的朋友,只要用嘴对着苗族姑娘们手上的牛角酒杯轻轻尝一口即可。
西江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面,距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39公里。寨内有1288户人家,居民近6000人,为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称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语“鸡讲”汉译而来,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这里保留着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河谷,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这是苗家的风雨桥,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这里的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层层吊脚楼依山势而建。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圈养牲畜和家禽;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大家是不是看到堂屋外侧建有一个很特别的靠椅呢?那叫“美人靠”,主要用于观景、乘凉,有这样的说法,“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第三层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
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节日,其中“过苗年”,“牯脏节”尤为隆重。“长桌宴”是苗族过苗年的喜庆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礼仪,家家户户都会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龙似的一长条,排上数百米,桌上摆着腊肉、酸菜、酸汤鱼等苗家特色菜肴,一会大家就能亲身体验了。“牯脏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着盛装,跳芦笙舞等,并邀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是一个“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民族。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芦笙场,也是苗族同胞们展现歌舞才艺的地方。芦笙舞是苗族一种流行最广的舞蹈,集舞蹈、杂技、体育、音乐为一体。说到舞蹈,那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就更是热情奔放了。我们现在听到的是苗族飞歌,其音调高昂,气势雄浑,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歌曲形式。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常来西江苗寨学习苗家人的才艺,苗族还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这块石碑刻着的“以美丽回答一切”7个字,是文学大师余秋雨先生在游完西江苗寨时情感诱发题写的。这条街叫“游方街”,大家猜猜“游方”是什么意思?“游方”是苗语谈恋爱的意思。每逢农闲时节晚上8—9点,这里聚满了水灵的苗族姑娘和健壮的苗族小伙,他们山歌对唱让游方街热闹非凡。
历史上,西江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清政府在苗疆实行“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辖,一些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主持祭祀活动的牯藏头和负责安排农业生产的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在观景台上观望整个西江苗寨,像一个巨型的牛角,又像一只卧着的玉兔。
苗族服饰多种多样,色彩艳丽,素有“无字之史书”,“绣在衣服上的历史”之美誉。
现在我们前往的是西江之旅的最后一站——西江苗族博物馆,其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学术研究、参观与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内设有服饰、医药、历史和生活等11个展馆,馆内收藏文物300多件,大家可以慢慢参观。
各位游客朋友,品味了苗家人的十二道迎宾拦路酒,踏着苗族的飞歌,西江苗寨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苗寨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都包括,欢迎大家下次再来苗寨做客!
苗寨导游词 篇8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湘西德夯观光游玩。
德夯风景区保护面积约九十平方公里,地处武陵山脉与云贵高原相交形成长约180公里,高约数百米的武陵大峡谷,德夯就是武陵大峡谷中的精华。由于山势跌 宕,绝壁高耸,峰林重叠,形成了许多断崖、石壁、峰林、瀑布、原始森林。区 内溪河交错,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自然风光十分秀丽迷 人。景区内居住着一群苗族,他们讲苗语、以歌为媒,自由恋爱。女人喜戴银饰 穿无领绣花衣,男人爱结绑腿,吹木叶。他们自己种桑养蚕,纺纱织布,手工织 品巧夺天工。他们用古老的方法榨油、造纸、碾米、织布,用筒车提水灌田。每 到天,小溪河旁,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筒车,吱吱攸攸地转动,用溪水浇绿田园和 山庄。德夯属于省级风景名胜区,民俗风情十分古老纯朴,自然风光美丽,是湖南省的热点旅游区。
风景区开展的民俗旅游项目有苗家做客、拦门对歌、敬酒、苗家跳歌晚会、歌 舞会、苗族鼓舞、灯火送客等三十多个旅游项目。在德夯旅游,您还可以亲手榨 油、造纸、织布、碾米等。您来德夯旅游可以充分体验古老民俗风情和大自然美的享受,就好象到了一个美丽的古老童话世界。
苗寨导游词 篇9
澳大利亚人类学家格迪斯在他的著作《山地的移民》里写道,世界上有两种苦难的移民,一遍布世界没有自己家园的犹太人;二是几千年来不断迁徙的中国苗族。而西江这个地方就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西江苗族最早约在西汉汉文都时迁徙到这里的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西江也可以叫千年古寨。到目前为止,西江有1288户人家,接近6000人,因此又称千户苗寨。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苗族,也是世界最大的苗寨。
给大家大概说了西江的概况,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到的想要讲到它了吧!我们前面就是观景台了。
苗族是一个悲壮的民族,经历了五次大迁徙最后逃亡到这里定居,西江苗族来到这个四面环山的山谷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选择在这里定居也是考虑到一定的战略作用。在苗族呢有这样一种说法,水湾越大的地方,就越能够狙击财富、狙击人才。大家看西江是不是处在一个大水湾里呢!前环水、背靠山、左青龙、右白虎。这里汇集了天地的灵气,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人们都说“玩在西江,看在西江,更要醉在西江”在千户苗寨里穿行,犹如穿梭于这个古朴苗苗族文化的历史时空中!
寨中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从河两岸依着山势迤逦向上展开,房前屋后,茂篁点缀;寨脚寨顶,枫叶掩映。是如此的气势恢宏!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都亮起了各自家的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那场景就更璀璨、更醉人了!
说到吊脚木楼,它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依山而建不仅节约了用地;聚集在一起还可以抵御外敌。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养家畜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第三层用来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吊脚楼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二楼宽敞明亮的走廊上,有一种典型栏杆,它叫“美人靠,”苗语叫“豆安息;”是姑娘们刺绣、打扮、唱歌的地方。
朋友们注意啦,现在在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就是风雨桥了,“风雨桥”意为遮风挡雨的桥,它既可以行人也能够给想乘凉休息的人提供一个很舒适的地方。这里一到晚上,还有着很多当地的青年男女在这“游方”大家可能会奇怪,“游方”是什么呀,就由我来告诉大家把。“游方”就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意思,参加游方的青年男女都会盛装打扮自己来吸引爱慕者。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如果各位对苗族恋爱的地方感兴趣的话,那今晚不妨邀请您的心上人来这里感受着温馨而浪漫的夜晚吧。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桥头的树,这树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这就是西江的保寨树—枫香树。树老,任其死亡,枯烂倒地。谁都不能砍伐或伤害。这种对枫香树的崇拜,同时也寓意苗族人的心酸历史,逐鹿之战,黄帝使计擒获蚩尤,用枫木做成桎梏,因而杀之。苗族先民为避战乱而迁徙,每到一处都要看是否有枫香树,有则有祖先神灵存在。
在西江有句话叫做“大节三六九,小节年年有”,这说明了苗族的民间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最隆重的是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大典活动。每十三年过一次,过一次就要连续过三年。其次是苗年,它分三次过,为初年、大年、末年。苗年是苗族人为庆祝丰收而过的节日,过苗年要吃“长桌宴”,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除此之外,“长桌宴”又是苗家隆重的待客之道,因此待会大家可有口福了呢!
在清雍正以前,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鼓藏头”、“活路头”等。“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领袖;“寨老”是每个苗寨的最高领袖;“鼓藏头”负责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动,祭祀用的神器铜鼓就是放在鼓藏头的家里;“活路头”则主持安排农业生产,是苗寨农业部部长。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这非常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就是我们西江的苗族博物馆。这里所陈列的物品都展现了苗族文化习俗、艺术、文物等方面,是一座集学术交流与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恭耳聆听到苗族祖先的足迹,透过时空看到苗族的过去点点滴滴。就让我们一起进去感受这神奇的文化吧!
朋友们,我们的行程到这里要结束了,穿行在古老而又神秘的西江苗寨里,仿佛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思想得到了一次净化。在这离别之际,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常说因为生活我们不能失去工作,那反过来我们也不能因为工作而失去了生活,在这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了给自己留一份空间。”最后祝大家归途一切顺利。
苗寨导游词 篇10
欢迎大家来到“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的贵州黔东南,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张琴,“张扬个性,如鼓似琴”,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张导,现在我们开始走进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西江苗寨。
苗家招待客人以酒为重,苗族同胞们将以他们最高的接待礼仪——十二道迎宾拦路酒来迎接我们。喝酒方法何其多,唯有此处最特别,只要你的手碰到了牛角酒杯就必须得喝完,所以我们酒量略差的朋友,只要用嘴对着苗族姑娘们手上的牛角酒杯轻轻尝一口即可。
西江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面,距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39公里。寨内有1288户人家,居民近6000人,为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称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语“鸡讲”汉译而来,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这里保留着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河谷,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这是苗家的风雨桥,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这里的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层层吊脚楼依山势而建。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圈养牲畜和家禽;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大家是不是看到堂屋外侧建有一个很特别的靠椅呢?那叫“美人靠”,主要用于观景、乘凉,有这样的说法,“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第三层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
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节日,其中“过苗年”,“牯脏节”尤为隆重。“长桌宴”是苗族过苗年的喜庆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礼仪,家家户户都会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龙似的一长条,排上数百米,桌上摆着腊肉、酸菜、酸汤鱼等苗家特色菜肴,一会大家就能亲身体验了。“牯脏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着盛装,跳芦笙舞等,并邀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是一个“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民族。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芦笙场,也是苗族同胞们展现歌舞才艺的地方。芦笙舞是苗族一种流行最广的舞蹈,集舞蹈、杂技、体育、音乐为一体。说到舞蹈,那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就更是热情奔放了。我们现在听到的是苗族飞歌,其音调高昂,气势雄浑,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歌曲形式。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常来西江苗寨学习苗家人的才艺,苗族还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这块石碑刻着的“以美丽回答一切”7个字,是文学大师余秋雨先生在游完西江苗寨时情感诱发题写的。这条街叫“游方街”,大家猜猜“游方”是什么意思?“游方”是苗语谈恋爱的意思。每逢农闲时节晚上8—9点,这里聚满了水灵的苗族姑娘和健壮的苗族小伙,他们山歌对唱让游方街热闹非凡。
历史上,西江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清政府在苗疆实行“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辖,一些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主持祭祀活动的牯藏头和负责安排农业生产的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在观景台上观望整个西江苗寨,像一个巨型的牛角,又像一只卧着的玉兔。
苗族服饰多种多样,色彩艳丽,素有“无字之史书”,“绣在衣服上的历史”之美誉。
现在我们前往的是西江之旅的最后一站——西江苗族博物馆,其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学术研究、参观与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内设有服饰、医药、历史和生活等11个展馆,馆内收藏文物300多件,大家可以慢慢参观。
各位游客朋友,品味了苗家人的十二道迎宾拦路酒,踏着苗族的飞歌,西江苗寨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苗寨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都包括,欢迎大家下次再来苗寨做客!
苗寨导游词 篇11
欢迎来到全球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我是今天的导游小赵,大家也可以叫我赵导。
我今天会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获,也祝大家旅途愉快。我们现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户苗寨,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接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据20xx年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住1288户,人口6000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们可以说苗族大本营在贵州,贵州苗族大本营在西江。苗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苗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浸满有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是一种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所以说,苗族来源于皇帝时代的九黎、尧舜禹时代的三苗,而商周时代的荆蛮则是三苗的遗裔,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苗族人经过几次大迁徒最终到达了位于西南部的贵州,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创造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贵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贵州集中了全国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苗族素来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杂居,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就是苗族人传统建筑---吊脚楼,吊脚楼是苗族人勤劳的象征,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营造技艺远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栏式建筑,可见苗家吊脚楼由来甚久贵州是一个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居住风格,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前为房楼后为平房,下层堆放柴草。
二楼住人,如有三楼则是用于堆放谷物之类,在吊脚二楼通常设置美人靠由于苗族美丽的姑娘们喜欢在美人靠上坐着刺绣,所以命名美人靠20xx年5月20日,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族节日很多:苗年、吃新节、四月八等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苗族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民族,苗族人在他们的许多节日中会载歌载舞,苗族有与侗族齐名的,苗族飞哥以及有东方迪斯科,美誉的苗族反排木鼓舞,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反排木鼓舞和苗族飞哥,木鼓舞动作粗狂豪放,洒脱和谐潇洒刚劲,激越豪迈,热情奔放,表现啦,山区苗族人民顽强的气质和坚强的生命力,她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飞哥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
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千户苗寨有一个每十三年一次的牯脏节是苗族人最看重的盛会。
西江可以说是活生生的苗族文化博物馆,在西江可以了解到苗族的各种文化习俗,而苗家长桌宴就是其中之一,苗家长桌宴少则几十人,多则可达3000多人,食物也是十分具有苗族特色。苗族的饮食以大米,包谷为主,特别喜欢吃酸辣味的食物,如酸汤,酸菜等,在当地越有种说法,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
在当地可谓家家有酸,餐餐有酸,样样有酸,当然辣味食品更是不可缺少,菜菜放辣,另外苗族人还特别喜欢饮酒,苗族人热情好客,重情义,讲信用。在苗家做客会感觉到备受优待,苗族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西江不愧是个好地方,20xx年中国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在西江参观后都不惊赞道,西江---以美丽回答一切,下面我们将要到的是游方坪,苗族有固定的游方坪,或游方坡,供青年男女谈恋爱,游方多以对歌的形式香火表达爱意,这种公开恋爱只要征得家长同意就可以结婚,西江苗族博物馆,主要展示苗族文化、习俗、艺术,文物等,黔东南州目前在西江打造成一个旅游品牌所以西江的基础设施十分齐全,政府的一些政策在提高苗族同同胞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为旅客们提供了便利。
好了欣赏了这么多的苗族建筑和多彩的苗族风情以及他们深远古朴的历史文化想必大家收获颇多。
那么我们的西江之行就到这结束了,相信大家对苗族文化都有了一一定的了解,欢迎大家再次到西江来旅游,再次为大家服务。
苗寨导游词 篇12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自古苗人住高山",西江1200多户民居中绝大多数修建在70多度左右的陡坡上。能工巧匠们用智慧的双手在这苗岭,深处建造了一座气势雄伟、宏大磅礴,让人惊叹的天上楼阁口每一幢木楼的房基,都用石块堆砌而成,坡度越陡,所砌的房基也就越高,为稳固起见,房基还分两级甚至三级。依山就势,西江的"吊脚楼"实际为"吊脚半边楼",在苗语中意为"把平房抬起来的楼"。
千户苗寨每排的最外一棵柱子齐二楼楼板处栽下,成悬在半空状。这些房屋全以榫头衔接,可历百年风雨不倾斜,造就这些房屋均为无图作业,全凭一把尺子,一根墨线,一把锉子,一把斧头来完成,造型结构全在师傅的记忆西江房屋的屋面依山势而定朝向,一般为坐西朝东,坐南朝北,层顶全盖以小青瓦。户与户之间有小青石铺砌的小道连接,整济卫生、舒适清爽,吊脚木楼栉比相连,次第升高,整座苗寨天然地形成一对偌大的铆,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典范,被建筑界赞为"民族建筑之瑰宝"。
银饰、刺绣是苗族妇女不可缺少的饰物。西江的苗族银饰工匠制作的,银饰品工艺精巧,造型独特,飞针走线,把生产生活,人的灵气,图腾崇拜融为一体,绣活一方山水的苗族刺绣,想象丰富,创作夸张,色彩鲜艳,绣制的珍禽走兽,奇花异草诩诩如生,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奇葩。
"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这是流传于雷山的民谣,也是雷山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习俗的体现。而西江这块苗族聚集地'又是节日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凸其中最庄严、最讲规矩、持续时间最长也最神秘的是20xx年一次的鼓藏节,即祭祀祖宗的大典。过节时,三亲六戚纷至沓来,客人们抬着糯米饭、鲜鱼、活鸭、满载殷切情感来一同祭祖庆丰收。为准备这十三年一遇的节日,家家猪满圈,粮满仓,户户杀猪过年。西江苗族儿女是最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三当地民歌"西江是个好地方,绿树荫荫绕寨旁,农闲时节更衣装,芦笙场上歌舞忙",可见西江歌舞的形式和热衷程度。
苗寨导游词 篇13
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今天就有我来带大家游玩苗寨,希望大家玩儿的开心。
首先我来带大家一起来观赏一场由苗族人来演的表演,大家来看现在这里正在表演的是芦笙舞,它是吹芦笙为主。芦笙由竹子做成,长短不一,越长声音越粗,越低声音越尖越细。一边吹芦笙,一边有人伴舞。这种舞是在盛大的节日里来表示欢乐的。下一个表演的是锦鸡舞。表演的姑娘都穿着戴着一条一条裙摆的裙子,身戴银饰。从身后来看,就像一支支五彩缤纷的锦鸡,这种舞是在重要的节日中跳的。大家听,现在正在吹的,是用一片茶叶吹出的声音。誓舞人们辛勤工作的歌曲。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售景台,从上面往下看是苗寨,村里面都是最具特色的吊脚楼。吊脚楼依山靠水,结构为三层。下层一般放的都是杂物。二层住人,而且最有特色的是美人靠。由于苗族姑娘都喜欢坐在上面刺绣,所以因此得名。第三层则是堆放谷物的地方。吊脚楼的建筑技艺已经列入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我们的观赏结束,大家可以四处转转,拍照,购物,六点在大门集合,祝大家游玩愉快!
苗寨导游词 篇14
“多彩贵州,风情黔东南、好客之州、歌舞之州!”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西江千户苗寨,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在接下来前往景区的途中请允许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部,距离州府凯里39千米,是全国最大的苗寨。苗寨有1250多户人家,5600多人,苗族占据全寨总人口99%,所以自古就有“千户苗寨”“西江大寨”的美誉。全寨有溪水四条,分别汇人西江。河水自南向北环绕寨脚而过,把寨子一分为二,北面有3个苗寨,南面有4个苗寨。那么西江是什么意思呢?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就好像是一座露天博物馆,一篇展现着苗族发展的史诗,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十分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苗族漫长历史和发展的首选之地。淳朴的民风,传承千年的节日以及精致美丽的服饰都是这座博物馆的展品、这首篇章的美丽诗句。
西江苗寨的人们向来十分好客,无论在节日还是平时,有客人来到苗家,主人就会双手捧来一碗碗的米酒,敬给客人,表达自己对于客人的欢迎。要是遇到节日,这礼节就会更加隆重了,每到苗节的时候,每家每户就会做上甜酒、煮冻鱼来款待客人。
都说“花衣银装赛天仙”,西江千户苗寨苗族的服饰也是鲜彩夺目。这里的女青年到节日时就会盛装打扮一番,她们头戴银花、银梳,包上银围布片,戴银耳环,项上挂着三到四只花纽式银圈,手上戴上三四只银手镯,全身打扮得银光闪闪,十分的漂亮。苗族的服饰通常是大花便衣,在衣服的衣角、衣袖、背带上面绣着花、草、鸟、鱼等图案。因为过去的西江苗族都是穿黑色的长袍、戴黑色的头巾,所以这里服饰又被称为黑苗。
外国人都说中国人十分喜欢过节,西江更是如此,其中以祭鼓节和苗族年最为出名。祭鼓节是黔东南苗族的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大多是十三年一次。他们常常会在八月份选择一个平稳的日子“醒鼓”,就是把上一次祭鼓节使用的一对祖鼓唤醒。唤醒的方法通常是到藏鼓洞,把放在鼓楼里面又或者把鼓放到新鼓主的村子里。之后再经过造新鼓、摒旧鼓等一系列的活动,最后把鼓放回藏鼓洞里面封存,从此就不准使用了,整个祭鼓节大约要花费10多天。据说要是遇到了猪年,那祭鼓节和苗节就可以一起过了。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走进苗寨去体会这里独有的风景。
各位游客朋友,进入苗寨首先映人眼帘的就是我们眼前的特有民居——吊脚楼了。西江的村寨所在的地方大多都是靠山面水,所以在建造房子的时候通常会利用山倾斜度较大或者是山谷靠近水的那一面,房子前面的半部分会临空悬出,最后就形成了我们眼前这些玲球起伏的吊脚楼了。我们可以看到吊脚楼的建筑大多是用木材建造的,整个建筑没有使用一钉一铆,全都是用榫卯连接的,所以吊脚楼的建筑工艺十分巧妙。这里的建筑风格也是十分具有特色,要是从我们的苗寨观景台俯瞰,只见那吊脚楼层层叠叠,呈现出金字塔的形状,十分壮观。大家可以来猜猜这个吊脚楼下层是干什么用的呢?没错,就是用来关牲口或用来堆放物品的。同时这里还起到通风、防潮的作用。
游客朋友们,我们可以看到在吊脚楼的四周都有靠椅,这就是当地有名的美人靠。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女子不能抛头露面,所以古时候的闺中的女孩子不能轻易下楼外出,只能倚靠在天井四周的椅子上,遥望外面的世界[因为这个原因就把这个靠椅称为“美人靠”。美人靠是一种下设条弃,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为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所以又把它称为鹅颈椅。那么现在的美人椅主要就是用来乘凉、观景和休息用的了。
游客朋友们,除了吊脚楼,风雨桥也是西江苗寨的重要建筑之一。风雨桥也叫作花桥,主要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因为为行人起到了一个遮风避雨的作用,所以就把它称为风雨桥。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一共分为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下部主要就是桥墩,中部是桥面,上面的就是桥面廊亭。传统的风雨桥和吊脚楼一样没有用一根铁钉,都是采用榫卯技术连接整体的。我们可以看到风雨桥上面修建了很多层的塔、一亭,每一层都有檐角翘起来绘凤雕龙;在塔顶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宝葫芦、千纸鹤等吉祥物,十分精致。
现在的西江苗寨一共有七座风雨桥,他们在原来木质的基础上还采用水泥和木材混合的结构,大大增强了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能力。
现在请各位游客朋友就在这风雨桥休息一会儿,我们再到下一处景点。
苗寨导游词 篇15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缘聚在此,我是即将带你们游览古朴苗寨的能说会唱的小黎导游啦。我代表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贵州。在今天岜沙一日游中,我会给远到而来的朋友们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在即将进入美丽而神奇的岜沙,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它。岜沙苗寨距县城7.5公里,属从江县丙妹镇,由5个自然寨组成。全村四百多户两千多人。是一个崇尚自然,以树为神的枪手部落,岜沙这个苗族的分支是随着他们的先民“九黎”部落在逐鹿大战战败后,从东方长途跋涉迁徙过来的。是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进入岜沙,你们可以看到这里树木幽深,古藤缠绕,浓荫蔽日,不禁让人感叹。感叹树怎会那么多?我给大家解开疑惑,在岜沙,如果盗伐树木除了退赃以外,还要罚三个120,即120斤米、120斤酒和120斤肉,以此来请全寨人食用,作为惩罚。这三个120是不是挺有意思呢?除此之外,岜沙人生小孩,葬礼都有栽树的优良传统。就是在这严厉的古规民约和朴实的生态观,使这里森林能完好保持至今!
我们现在踏上进村的石板路,吊脚楼层层叠叠地蔓延开。岜沙被誉为苗族原生文化“活化石”和“博物馆”。来到岜沙,朋友们会像我一样对岜沙的穿着感兴趣吧?男子身穿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高腰衣,黑色直筒大裤脚,身背腰刀,一身古代武士装束。妇女服饰简约却又极为精美,百褶短裙,配以古色古香的刺绣图案,还配银项圈、手镯。其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保存完好,民居和习俗原始古朴。
大家看到岜沙男人最独特的发式了吗?这也是最令人称奇的,苗语称之为“后棍”。剃发工具用的竟然是砍柴的镰刀,剃完后将剩余的头发束于头顶,盘成鬏髻。而岜沙男人头上蓄留的发髻是有一定寓意的,它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今天有幸看到岜沙16岁成人礼仪式的剃头,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大家都有听说岜沙是中国最后一个火枪部落,并且每每走过我们身边的男人都是拿着火枪的,因此火枪是不得不提的。枪是阳光下岜沙男人的影子,他们的枪是一种射程只有二十多米的火药枪,岜沙苗人的老祖宗用枪是为了打猎防身,后来则是为了防止盗贼来偷牛。除此之外,火枪还有“礼炮”的功能,凡重大节日庆典,岜沙人都会用它朝天空放,鸣火枪的巨响能直入人心,那庄重热烈的气氛不是锣鼓鞭炮所能及的。最让岜沙人引以为荣的是,岜沙人被给予特许,80%以上的人拥有持枪证,这样岜沙就成了中国最后一个火枪部落。而很多人也会因为这个特别的地方,慕名而来,来感受这个与世隔离的境地!就如现在的我们的到来。
我们眼前看到的是最诱人和最独特的风景——禾晾。这是岜沙苗寨原始收割糯谷的方式,别以为岜沙人耕作粗放,其实他们收割糯谷的工序精细至极,田里的糯谷并不是用镰刀割,而是用一个小巧得如同剃须刀一般镶嵌在木架上的刀片,将禾穗一根一根的割下。每个禾晾大约五六米高,四五米宽,糯米穗一排一排在上面挂起,金灿灿的一大片直入云天,绚丽而壮观。要吃糯米的时候,岜沙人才到禾晾去拿上两捆稻谷穗子放进脚踏的石堆里舂。而古朴沉重的舂米声总会牵动着你想走进它的历史,这声音在山寨里不倦的响过了几代人,如今依然声声不息,你们用心感受到了吗?
大家是否听到了热闹非凡的叫喊声?这可是岜沙别具一格的斗木牛比赛表演呀,大家亲临现场去看看吧,我在表演场边上等大家。
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的旅途就接近尾声了。我们了解了岜沙的火药枪、镰刀剃头、禾晾和斗木牛等,感受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古朴文化,也对火枪部落一探究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大家下次再来我们贵州旅游,谢谢你们!
苗寨导游词 篇16
今天我们前往吉首德夯风景区,现在我们所到的地方是吉首市。吉首市是我国西南门户重镇,州府所在地,是湘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湘、鄂、黔、渝四省边去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也是我州旅游集散中心。这里有我省最大的农贸市场--乾州农贸市场,有著名的湘泉酒、酒鬼酒、老爹酒等,有湘、鄂、黔、渝四省边区唯一的一所实力雄厚的全国百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吉首大学,有全省闻名的民族风情旅游区德夯。
吉首市总面积1054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多,其中苗族占 40%,土家族占32%。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成为吉首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德夯民族风情旅游景区位于吉首市西郊24公里处,是一个以奇特优美的自然风光为陪衬,古老纯朴的苗族风情为重点的民俗旅游胜地。今天我们将去欣赏由筒车、水碾、苗寨组成的田园风光,目睹全国公里奇观,体验湘西交通天险,去苗家做客,体验正宗的苗胞生活,领略苗族古老的文明。
我们路边的这条河叫洞河,全长120公里,汇人沅江注人洞庭。现我们正在湘川公里上沿着洞河行车,大家看着这条河,不知能否领略到"青山簇簇水中生","车在清江里穿行"的景象呢?
(矮寨)前面的小镇叫矮寨,是一个苗族集镇,一年一度富有民族特色的"百狮会"、"四月八"、"赶秋"等传统节日在此举行。每逢场日,边区山寨苗胞在此汇聚,相互交流花带、蜡染、花边、剪纸、丝线、竹器、药材和各种农副产品。青年男女常在这里,留步路旁,约会场边,寻侣结伴,浓情密语,可谓是"山青水秀人欢笑,轻歌细语甜似蜜",这就是常讲的苗族青年男女"赶边边场",实际上也就是苗家青年男女一种独特的谈恋爱的方式。现在车正在爬坡,这里就是湘川公里的咽喉--矮寨公路,又称矮寨天险,为湘川公里最险处,是209国道与319国道的重合段。坡的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80读,被誉为全国公里奇观,此路与1935年动工,1937年通车,蒋介石在抗战时期为了退守重庆,运输物资,亲自担任总指挥修筑这条路。此路以其地势奇险,设计独特而驰名中外。从坡顶到坡底转13道湾,全长6公里,路中巧修"8"字形路面,将急弯险道化为坦途。两山石壁陡峭,天桥如彩虹横空飞架其间。桥下有路,路上有桥,可谓我国最早的公路立交桥。大家乘车一路上来是否都捏了一把汗?现在我们坐在车上就如行在云中,看山下死寨镇,现真正成了矮寨了。大家可知,当年修这段路时死了200多人,为了纪念这些"开路先锋",在山顶上立了"开路先锋"巨型铜像,此铜像高5.7米,重0.9吨,属我国首座开路先锋铜像,再现了当年筑路工人的不屈精神和风貌,令人肃然起敬
现在我们的右下方有一条瀑布,飘若天仙的玉带,故名玉带瀑布。在我们前方的峡谷中有一个石门高350多米,那就是玉泉门。
我们下面的这个平台大家是不是很眼熟呀?电视剧《六个梦》里的婉君有一出吹木叶的戏就是在这里拍的,所以此平台又叫婉君台,这里也是苗家男女青年经常对歌的地方。
大家看那个山寨,那便是吉斗寨。吉斗是苗语,意为骑在雄鹰背上的寨子。它是一个古老的苗家村寨,座落在悬崖绝壁顶上白云深处,屋前梯田层层,视野开阔,屋后古木参天,寨墙屹立。是一个独特的地方。现在我们前往德夯苗寨。德夯是苗语,即美丽的峡谷。那里周围山势奇伟,绝壁夹天,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峡谷风光,沿途还能看见石碾、筒车、渡槽。德夯是纯苗区,苗家习俗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在进入德夯之前,先让大家了解了解苗族的概况及习俗,
特别是一些禁忌,大家可一定得记住哟!我们进入苗寨后可一定得入乡随俗。
苗族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始祖蚩尤与炎黄部落作战,失败后退居江汉、洞庭湖一带,建立起三苗国。商周时三苗国被破,苗族向西迁徙,即现在的湘西、黔东等地。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他们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苗歌的形式流传下来。所以苗族人都爱唱歌,歌词内容广泛。苗族是一个喜欢以银器装饰自己的民族。因为银子在他们眼里是很纯洁的东西,是圣洁的象征,银饰是苗家人爱美的象征。特别是苗家姑娘身上佩带的银饰,玲珑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清脆的叮当声。他们主要的银饰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胸练、针筒、手圈、耳环、牙签、髻簪等。按服饰色彩苗族可分为五大类:红苗、白苗、青苗、花苗、黑苗。红苗服饰图案以龙凤纹样为主,色彩偏红。花苗服饰则以花蝶为主,色彩五彩缤纷。白苗以蝶科类、白色为主。青苗的图案是麒麟,色彩以青色为主。黑苗的图案以狗为主,色彩以黑色为主。湘西主要是红苗和花苗,服饰上一般都有龙凤花鸟的刺绣。
苗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青年男女通过"赶边边场"或在隆重节日里对歌谈恋爱,自主定姻缘。他们传统的节日有"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等。在这些日子里,苗家山寨,歌舞升平,热闹非凡,他们举行隆重的白狮会、打苗鼓、上刀梯、八人秋和围着篝火跳舞唱歌,举行各种竞技比赛。苗家人热情好客,一旦有客人进寨做客,将举行拦门礼,给客人喝阴米茶、放三眼炮,拿出他们自做的酸鱼、酸肉、桃花虾、酸汤豆腐和包谷烧酒热情款待。晚上还举行隆重的跳歌晚会。客人离走时还用火把送客。今天我们去德夯苗寨就要去体验这些礼仪,大家可得做好准备。
首先一定得准备唱歌,推荐几位歌手。苗家人喜爱唱歌对歌,他们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好歌喉。而且他们的婚嫁都是以歌为媒。女的若不会唱歌将嫁不出去,男的不会唱歌,将打一辈子光棍。客人在与他们对歌时可不能认输,否则脸上是要被摸黑锅灰的哟,或者就要被榨油。当然表现好的,苗家姑娘小伙子将拿出他们表达友情的信物--苗家花带送给您。苗家花带是彩色丝线织成的,色彩鲜艳,五彩斑斓,可用作巴裙背带、围裙带、扎要带、手机带、照相机带等,
第二,大家要习惯吃酸,苗族最大的饮食特点就是吃酸,当地有一句话说:"三天不酸,走路打踉跄"。他们最热情的待客菜就是酸鱼、酸肉、酸汤豆腐,且这些菜也是大家在其它地方吃不着的。
第三,大家要注意入座时忌坐"杭果",即堂屋神堂下那个正位。这个位子是主人的位置,若入坐此位或踩火坑内的三脚架,都意味着对苗家不敬。
第四,主人敬给您的酒必须喝完,不能倒掉,否则被认为看不起主人。
第五,忌在村寨中,尤其是在房子里打口哨,苗家人认为万物有灵,信奉多神崇拜。而吹口哨,被认为容易招来害人的鬼神。
第六,我们的男嘉宾一定得记住遇见漂亮的苗家姑娘,可以用唱歌或扯对方衣角的形式表达您的意思,但不要招惹别人家的媳妇,否则,有人会和你拼命的。姑娘和媳妇的区别:已婚妇女眉毛修得细细的,弯弯的。
第七,各位称苗家人千万不能说"苗子",这是对他们的不敬。
苗寨导游词 篇17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位于雷公山东北面,距州府凯里39公里。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所以称为“千户苗寨”。[url]西江[/url],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世居者均为苗族,自称“嘎闹”。西江苗寨位于雷山东北36千米处。这里居住的是苗族西氏支系。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
西江苗寨,全寨苗族占99%。黎平肇兴侗寨有900多户 人家、3800余人,故有“侗乡第一寨”之称。全寨有5个家族,每个家族有一座鼓楼,共5座鼓楼、5座花桥、5座侗戏楼,这些极富侗族建筑特点的建筑物至今保存完好。
在西江苗寨可以享用苗家风味特色晚餐,席间接受苗家少女飞歌敬酒,在苗家吊角楼美人靠(凉台栏杆,苗家称为"美人靠")上观千户苗寨万家灯火。还可以观赏铜鼓芦笙表演,晚上可宿苗家吊脚楼。
西江苗寨,全寨有溪沟四条,分别汇入西江。河水自南向北环绕寨脚而过,将寨分为二:河北面是平寨、东引、羊排;南面是水寨、乌嘎、也好、南贵。河水灌溉沿溪的农田,流至挂丁河注入清水江。河上有一座水泥桥,沟通南北;还有一座公路桥。为栏杆型水泥桥,是寨内老少憩息、聚会和留客的地方。桥边竹林青翠,桥下流水潺潺。西江苗寨四周被枫香树、杉树和青松围绕。
西江苗寨人民向来好客。节日或平时,客人来到苗家,全家老少都热情接待。主人双手捧来一碗碗香喷喷的米酒,敬给客人喝,以示对客人的欢迎。若遇节日请酒迎客,礼节更十分隆重。日常饮食,以酸、辣、甜等食品为主。按季节备有酸菜、糟辣子、腌鱼、腌肉、腌笋子、腌蕨菜。鲜鱼煮酸汤,味美可口。每逢苗年,家家都做甜酒,煮冻鱼款待客人;还喜欢上山采摘野菜,龙爪菜(蕨菜)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种野菜。
民族服饰鲜艳夺目,花色品种多样。女青年节日盛装,头戴银花、银梳,别簪银角,包银围布片,戴耳环,项挂三至四只花纽式银项 圈;还有的着古式盛装,穿大花便衣(衣角、衣肩、衣袖都订上各式银花片)、黑绉裙,外系二十四条花带和大花围腰;手上戴三四只银手镯,全身打扮得银光闪闪。
西江苗族妇女自幼喜欢绣花。有绉绣、平绣、叠绣和贴绣,龙以绉绣驰名。绉绣是用八股、十股或十二股花线织成各色花带,然后绣上花、草、鸟、鱼、虫、兽等图案,订在衣领、衣袖、衣角、背带上,富于立体感。西江银饰制作工艺精湛,驰名省内外。
西江被人们誉为“芦笙的故乡”。农历六月“吃新节”,十月苗年“芦笙节”,男女老少着节日盛装,齐集芦笙场,踏看芦笙曲起舞。
苗寨导游词 篇18
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36千米处。这里居住的是苗族西氏支系。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寨内吊脚楼层层叠 叠顺山势而建,又连绵成片,房前屋后有翠竹点缀。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粮仓。居住层有长廊,围有木栏,设有长凳,苗家姑娘多在此 挑花刺绣,人称长廊木凳为"美人靠"。苗寨以青石板路串连,枫树成林,枫香扑鼻。西江位于贵州凯里市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是凯里周围规模最大的苗寨,约有1440(官方统计)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这里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杉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古香古色的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来这里参观。
西江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据说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西江苗族迁徙西江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体系,到西江后又长期处于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状况,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统治者欲同化也鞭长莫及。
最负盛名的中国苗族银饰是雷山和台江,两地的苗族女子节日盛装的银冠,银角和银凤雀等头饰雍容华贵,连小姑娘都头戴华丽的银冠。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穿裙最短的是世居深山的雷山桥港苗族女子。6寸长的细褶裙,层层缠绕腰间,使臀围显得特别丰满,内穿青布紧身大襟衣,外穿深红缎对襟短衣,短裙,前围腰长及膝部,后围腰长至脚跟。系织花腰带,又垂8根花带于身后,如锦鸡羽毛。下着青布紧腿裤,脚穿翘尖绣花鞋,头绾大髻,戴凤雀银钗,身佩各种银饰。
苗寨导游词 篇19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认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
西江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据说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西江苗族迁徙西江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体系,到西江后又长期处于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状况,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统治者欲同化也鞭长莫及。
雷山苗族银饰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中国苗族银饰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最有影响的银饰制作村是雷山县大沟乡控拜,该村是中国苗乡闻名的银匠村。控拜几乎全村男人都掌握银饰制作技术,沿袭了若干代人。这里的银饰艺人除了满足本县的需要外,还走南闯北,云游四乡以银饰手艺为生。远在榕江乃至黔南的一些边远县份,还可以寻到这里银饰艺人的踪迹。
最负盛名的中国苗族银饰是雷山和台江,两地的苗族女子节日盛装的银冠,银角和银凤雀等头饰雍容华贵,连小姑娘都头戴华丽的银冠。
穿裙最短的是世居深山的雷山桥港苗族女子。6寸长的细褶裙,层层缠绕腰间,使臀围显得特别丰满,内穿青布紧身大襟衣,外穿深红缎对襟短衣,短裙,前围腰长及膝部,后围腰长至脚跟。系织花腰带,又垂8根花带于身后,如锦鸡羽毛。下着青布紧腿裤,脚穿翘尖绣花鞋,头绾大髻,戴凤雀银钗,身佩各种银饰。
西江苗族也以鼓作为自己的联络工具。“鼓藏节”是西江人敬祭祖宗的盛大节日,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精神的最高体现。据说西江苗族的祖先是猪年迁到西江的,猪年至猪年恰合一个小甲子(20xx年)。20xx年一次鼓藏节也就约定俗成。西江鼓藏节是一个规矩严格、习俗繁多的节日。杀猪那天要听“鼓藏头”家凌晨五点以前杀叫的声音以后,四边人才能动手。鼓藏节到来的头两年,规定第一年(猪年)为起鼓(引鼓),要跳芦笙至少七天,最多九天。跳芦笙首先由“鼓藏头”家的姑娘先起头跳两圈,其余村寨的男女才能进场去载歌载舞。
特别提醒:1、到西江千户苗寨有时间的话可住上一天。如果时间紧,可以清早从雷山出发,呆上大半天也够了。返回雷山或凯里住宿,雷山县城内住宿条件好得多,还有网吧。
2、西江比较贫穷,街上没什么吃的,小饮食店里的米粉1元/碗,大多数IC电话都不能用了,在邮局旁边的IC电话倒是好的。有两家制作银饰的小店,银手镯2.8元/克,小物件可在标价的基础上还价。
3、西江在20xx年国庆前进行了全面的整修,投资达8000万,所有的街道和建筑都安装景观灯。国庆前已经开放。夜里寨子万家灯火,点亮了整个山谷。
苗寨导游词 篇20
岜沙苗族部落仅20__余人,分住在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走进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这里箐黑林密,鸟道蚕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千百年来极少有外人进入。岜沙村不大,村寨建于山粱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侧的半坡上。村寨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则为密林环绕,环境幽雅;村民全系苗族,衣着传统,发势奇特。
坐落在贵州从江县海拔550米的山坳上,有300余户。因地处偏远,保留了古老的生活习俗。其装束有秦汉遗风,岜沙男子在头顶挽着发髻,穿着自家纺织的无领右开襟亮布衣,直筒大裤管亮布裤。长年身佩腰刀,肩扛火药枪,仿佛古代武士。女性则穿着自己制作的亮布衣裙,佩戴银饰。如有宾客来临,一身威武的岜沙男子在寨门前吹奏芦笙、芒筒,岜沙姑娘用牛角杯敬上拦门米酒。一曲笙歌奏毕,三声铁铳响起,火枪对天鸣放,打开寨门迎宾入内。随后沿林中石板小道走进寨子,表演民族风情习俗。岜沙苗寨被誉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苗寨导游词 篇21
岜沙苗族部落仅20--余人,分住在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茫然林海中的5个寨子里。走进岜沙,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这里箐黑林密,鸟道蚕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千百年来极少有外人进入。岜沙村不大,村寨建于山粱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侧的半坡上。村寨木楼古朴、简单;四周则为密林环绕,环境幽雅;村民全系苗族,衣着传统,发势奇特。
坐落在贵州从江县海拔550米的山坳上,有300余户。因地处偏远,保留了古老的生活习俗。其装束有秦汉遗风,岜沙男子在头顶挽着发髻,穿着自家纺织的无领右开襟亮布衣,直筒大裤管亮布裤。长年身佩腰刀,肩扛火药枪,仿佛古代武士。女性则穿着自己制作的亮布衣裙,佩戴银饰。 如有宾客来临,一身威武的岜沙男子在寨门前吹奏芦笙、芒筒, 岜沙姑娘用牛角杯敬上拦门米酒。一曲笙歌奏毕,三声铁铳响起,火枪对天鸣放,打开寨门迎宾入内。随后沿林中石板小道走进寨子,表演民族风情习俗。岜沙苗寨被誉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就是第三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长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的一支。他们开山劈路、鏖战熊罴,勇武之至。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
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学家寻根来到黔东南,岜沙人还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因为日本的武士装束和岜沙人的装束几乎没有二样,所以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岜沙妇女着装也极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镯,十分耀人眼目。
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岜沙人认为,如此安然自得的生活,主要是得益于祖先选准的这块宝地,尤其是这片生于斯、养于斯的森林的荫庇。于是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岜沙人说:“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从古到今,岜沙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活生产所需,其余概受制约。尽管321国道已于1965年修通过境,可就是从未有车敢到岜沙来拉过一车木材,村民们缺油缺盐,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树,肩挑徒步到县城去零售,从未用车拉过。
岜沙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那还是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怀着对主席无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樟树出寨时,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两边夹道目送,一直到尘灰已净。为志纪念,于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
在岜沙,男女婚前的恋爱既自由奔放,又无所顾忌,他们以歌会友, 以歌传情,情歌,飞歌是人人拿手的本领。小伙子们在“游方”时彼此竞争,像雄鸟一样争取姑娘的欢心。春种秋收时节,岜沙特有的“闹姑娘”就开始了,小伙和姑娘各人带自己的竹编钣囿,结伴相约,帮忙插秧收稻。白天去田里劳动,晚上就聚集在帮忙的主人家里,喝酒、唱歌,抱姑娘。一个小伙可以同时抱着几个姑娘。姑娘也乐意让小伙们抱,哪个姑娘被小伙子抱得多,就说明她非常有魅力。就会有许多小伙子想娶她。如果姑娘没有被小伙子抱过,是很丢人的事。如果某个姑娘被外乡来的小伙子抱过,她在岜沙人眼中就是魅力出众的美女啦!所以,但凡有外乡小伙子来到岜沙,姑娘们会用各种方式挑逗他,让他把岜沙的姑娘抱个够。有时候会有胆小的人被大方的岜沙姑娘吓得狼狈逃跑,姑娘们就会开心大笑起来。在艺术家和游客看来,岜沙是文化“异类”的典型。村中一排排高耸着的禾晾架,在秋天禾稻收成时便成为美术家、摄影家们注目的对象,而那些按传统方式劳作的妇女及留着“鸡键”毛发的孩子们的游戏,也能给游人带来新鲜的感受。游人至此,一则惊异于岜沙村环境的美丽奇特,二则感兴趣于村寨苗民的简朴生活,故时常在岜沙流连忘返。岜沙是奇异而丰富的,深入其间,则可感知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岜沙最佳旅游季节岜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温和。7月份最热,平均温度25℃;1月份最冷,平均温度5℃;年平均气温在14℃-18.5℃之间。最佳旅游季节为春、夏、秋。
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之说,这在岜沙体现得尤其明显,那里每年约有一半的时间为雨季,十二、一、二月降雨量最少,五、六月最多。通常春夏之交大部分的日子都在下小雨,雨伞或者雨衣是一定要带的东西;另外墨镜和防晒霜,用于对付高原紫外线;住寨子多蚊虫,不能少防蚊水;鞋子一定要防滑、好走山路的,最好是徒步鞋或登山鞋;最后山区的气温普遍要低点,记得带件保暖的外套。
岜沙的节庆有吃新节。农历七月十三日或十四日,家家户户到田里摘取谷穗,去壳成米,煮成稀粥或干饭,与鸭、鱼等祭品供奉祖先,然后全家进餐。还有芦笙节、鬼节等节日。有斗牛、吃相思、荡秋千、集体围猪、成年剃发等风俗,特别是剃发的工具是用镰刀。民族工艺品有竹编饭盒、铜制针盒、刺绣猎袋、牛角火药筒等。
岜沙每个男孩在7-15岁之间必须举行一次成年礼,行成年礼那一天,男孩邀约几个年纪相仿的伙伴,上山打鸟,下田捉泥鳅,到山涧摸鱼……鸟打得越多,鱼捕得越多,表明他的本事越大,将来会有出息。然后,小伙伴们聚集在他家里,喝酒、烧吃捉来的鱼鸟,再由房族中的本家鬼师为他剃头,梳成“户棍”,完成祖上传来的严格仪式,背上父亲为他打造的猎枪,就标志着他的人生进入了独立的阶段。
苗寨导游词 篇2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为大家讲解张家界旅游、凤凰古城、长沙、韶山等地的景点及民俗风请。
今天我们前往吉首德夯风景区,现在我们所到的地方是吉首市。吉首市是我国西南门户重镇,州府所在地,是湘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湘、鄂、黔、渝四省边去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也是我州旅游集散中心。这里有我省最大的农贸市场--乾州农贸市场,有著名的湘泉酒、酒鬼酒、老爹酒等,有湘、鄂、黔、渝四省边区唯一的一所实力雄厚的全国百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吉首大学,有全省闻名的民族风情旅游区德夯。
吉首市总面积1054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多,其中苗族占 40%,土家族占32%。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成为吉首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德夯民族风情旅游景区位于吉首市西郊24公里处,是一个以奇特优美的自然风光为陪衬,古老纯朴的苗族风情为重点的民俗旅游胜地。今天我们将去欣赏由筒车、水碾、苗寨组成的田园风光,目睹全国公里奇观,体验湘西交通天险,去苗家做客,体验正宗的苗胞生活,领略苗族古老的文明。
我们路边的这条河叫洞河,全长120公里,汇人沅江注人洞庭。现我们正在湘川公里上沿着洞河行车,大家看着这条河,不知能否领略到"青山簇簇水中生","车在清江里穿行"的景象呢?
前面的小镇叫矮寨,是一个苗族集镇,一年一度富有民族特色的"百狮会"、"四月八"、"赶秋"等传统节日在此举行。每逢场日,边区山寨苗胞在此汇聚,相互交流花带、蜡染、花边、剪纸、丝线、竹器、药材和各种农副产品。青年男女常在这里,留步路旁,约会场边,寻侣结伴,浓情密语,可谓是"山青水秀人欢笑,轻歌细语甜似蜜",这就是常讲的苗族青年男女"赶边边场",实际上也就是苗家青年男女一种独特的谈恋爱的方式。
现在车正在爬坡,这里就是湘川公里的咽喉--矮寨公里,又称矮寨天险,为湘川公里最险处,是209国道与319国道的重合段。坡的垂直高度440米,坡度为80读,被誉为全国公里奇观,此路与1935年动工,1937年通车,蒋介石在抗战时期为了退守重庆,运输物资,亲自担任总指挥修筑这条路。此路以其地势奇险,设计独特而驰名中外。从坡顶到坡底转13道湾,全长6公里,路中巧修"8"字形路面,将急弯险道化为坦途。两山石壁陡峭,天桥如彩虹横空飞架其间。桥下有路,路上有桥,可谓我国最早的公路立交桥。大家乘车一路上来是否都捏了一把汗?现在我们坐在车上就如行在云中,看山下死寨镇,现真正成了矮寨了。大家可知,当年修这段路时死了200多人,为了纪念这些"开路先锋",在山顶上立了"开路先锋"巨型铜像,此铜像高5.7米,重0.9吨,属我国首座开路先锋铜像,再现了当年筑路工人的不屈精神和风貌,令人肃然起敬。
现在我们的右下方有一条瀑布,飘若天仙的玉带,故名玉带瀑布。在我们前方的峡谷中有一个石门高350多米,那就是玉泉门。我们下面的这个平台大家是不是很眼熟呀?电视剧《六个梦》里的婉君有一出吹木叶的戏就是在这里拍的,所以此平台又叫婉君台,这里也是苗家男女青年经常对歌的地方。
大家看那个山寨,那便是吉斗寨。吉斗是苗语,意为骑在雄鹰背上的寨子。它是一个古老的苗家村寨,座落在悬崖绝壁顶上白云深处,屋前梯田层层,视野开阔,屋后古木参天,寨墙屹立。是一个独特的地方。
现在我们前往德夯苗寨。德夯是苗语,即美丽的峡谷。那里周围山势奇伟,绝壁夹天,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峡谷风光,沿途还能看见石碾、筒车、渡槽。德夯是纯苗区,苗家习俗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在进入德夯之前,先让大家了解了解苗族的概况及习俗,特别是一些禁忌,大家可一定得记住哟!我们进入苗寨后可一定得入乡随俗。
苗族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始祖蚩尤与炎黄部落作战,失败后退居江汉、洞庭湖一带,建立起三苗国。商周时三苗国被破,苗族向西迁徙,即现在的湘西、黔东等地。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他们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苗歌的形式流传下来。所以苗族人都爱唱歌,歌词内容广泛。苗族是一个喜欢以银器装饰自己的民族。因为银子在他们眼里是很纯洁的东西,是圣洁的象征,银饰是苗家人爱美的象征。特别是苗家姑娘身上佩带的银饰,玲珑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清脆的叮当声。他们主要的银饰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胸练、针筒、手圈、耳环、牙签、髻簪等。按服饰色彩苗族可分为五大类:红苗、白苗、青苗、花苗、黑苗。红苗服饰图案以龙凤纹样为主,色彩偏红。花苗服饰则以花蝶为主,色彩五彩缤纷。白苗以蝶科类、白色为主。青苗的图案是麒麟,色彩以青色为主。黑苗的图案以狗为主,色彩以黑色为主。湘西主要是红苗和花苗,服饰上一般都有龙凤花鸟的刺绣。
苗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青年男女通过"赶边边场"或在隆重节日里对歌谈恋爱,自主定姻缘。他们传统的节日有"四月八"、"六月六"、赶秋等。在这些日子里,苗家山寨,歌舞升平,热闹非凡,他们举行隆重的白狮会、打苗鼓、上刀梯、八人秋和围着篝火跳舞唱歌,举行各种竞技比赛。苗家人热情好客,一旦有客人进寨做客,将举行拦门礼,给客人喝阴米茶、放三眼炮,拿出他们自做的酸鱼、酸肉、桃花虾、酸汤豆腐和包谷烧酒热情款待。晚上还举行隆重的跳歌晚会。客人离走时还用火把送客。今天我们去德夯苗寨就要去体验这些礼仪,大家可得做好准备。首先一定得准备唱歌,推荐几位歌手。苗家人喜爱唱歌对歌,他们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好歌喉。而且他们的婚嫁都是以歌为媒。女的若不会唱歌将嫁不出去,男的不会唱歌,将打一辈子光棍。
客人在与他们对歌时可不能认输,否则脸上是要被摸黑锅灰的哟,或者就要被榨油。当然表现好的,苗家姑娘小伙子将拿出他们表达友情的信物--苗家花带送给您。苗家花带是彩色丝线织成的,色彩鲜艳,五彩斑斓,可用作巴裙背带、围裙带、扎要带、手机带、照相机带等,第二,大家要习惯吃酸,苗族最大的饮食特点就是吃酸,当地有一句话说:"三天不酸,走路打踉跄"。他们最热情的待客菜就是酸鱼、酸肉、酸汤豆腐,且这些菜也是大家在其它地方吃不着的。第三,大家要注意入座时忌坐"杭果",即堂屋神堂下那个正位。这个位子是主人的位置,若入坐此位或踩火坑内的三脚架,都意味着对苗家不敬。第四,主人敬给您的酒必须喝完,不能倒掉,否则被认为看不起主人。第五,忌在村寨中,尤其是在房子里打口哨,苗家人认为万物有灵,信奉多神崇拜。而吹口哨,被认为容易招来害人的鬼神。第六,我们的男嘉宾一定得记住遇见漂亮的苗家姑娘,可以用唱歌或扯对方衣角的形式表达您的意思,但不要招惹别人家的媳妇,否则,有人会和你拼命的。姑娘和媳妇的区别:已婚妇女眉毛修得细细的,弯弯的。第七,各位称苗家人千万不能说"苗子",这是对他们的不敬。
现在到达的是位于峡谷深处的德夯村,是风景区的中心。大家看"姊妹峰"含情脉脉,那边的"驷马峰"昂首奋蹄、孔雀开屏更是惟秒惟俏,再看溪边的碾坊石盘飞转。我们对面的山峰为古峰。盘古峰海拔700余,四周绝壁,是一座人迹罕至的独秀峰。相传峰顶有沉香木,洞庭君山寺方丈闻讯后,千里迢迢专程寻找,来到峰下,无法攀越,拱手谒拜:"此乃盘古峰也"。远看,翠峰浮于雾海之中,犹如逢莱仙岛,人们赞其为:"大山之骄子"。峰顶地形成葫芦状,分大小两峰,主峰地表由五层台形地迭起,覆盖着葱茏的原始次生林,落叶积成海绵状,树木多同蔸蔟生、高而且直,密如竹林,枝干连理,遮天蔽日。沿着登峰"之"字形石级,穿密林,上阶梯,进水隧洞,转石湾,出斜径,过仙桥,达峰顶,妙趣横生。立于峰顶,纵览周围百余里锦绣河山,心旷神怡。清晨,旭日从雾海中喷薄而出,冉冉升起;傍晚,夕阳西沉,红似火轮,霞光万道,给人一种若梦若仙的感受。
现在我们先去流纱瀑布,再到苗家做客。在路上大家可要注意途中的"草标"哟。"草标"是苗家青年人传送友情最奇特的无言情书。相传远古时候,有个苗家小伙阿来同聪明伶俐的姑娘阿贝相爱。不久阿贝被寨主抢去,她便在他们原来经常幽会的地方用茅草结了一个草标。阿来看见草标便明白了一切,他设法杀死寨主,救出了阿贝。此后,"草标"就成了苗乡情男恋女"幽会"的"密码"。双方只要看到草标,各亸就明白了情人行踪。女的如果先到约会地点,必在约会地点的路上瑙下一个草标。草标朝吁幽?的唐悹,撗栚?料?删,示意叹方忋来。后来者朊到草标,也留下一个草标,疙琩结在茅草中部,横放在第一个茉标上。这后一个草标暗示过路者,山中有情人幽会,菷勻打扰,行人见了?标,報会自觉回?。大家可一定要留神路上?草标哟,不要误?"禁?"。
"草标"在苗乡还?作别的琨?。如苗?人外凪?蕰到攉搰井犄地方,总褁喝上一口清光的泉水。然后用茅草结成草?放在井水釄,以示对"水井?"的崇?。也有在封山育林的地带?在树干上系上草标,?示严禁人畜入内。
现在,我前面的瀑布便是流纱瀑布,它高达216籲,是全国最高璄們娃。丰水期?滚落入深洍?犹如?龑?波,?云吐雾,声若巨雷,振憾山谷,搔势磅礴,雄奇壮观;每当?水时节,水下悬唖,时而象雨丝飘落,宛如白纱荡涤绿潭,漾?层层涟猗,婀娜多姿?温柔燀雅。传说很早以前?有位苗家少女在叨前水边浣纱,被九龙潭的龙子看不,随即?风唤蛨,推波?,吆少女卷?龙宣?蓶媱蒋倎郘流不斩?落入九龙漭中,楁沙們布由此而得名。
湘西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旍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土家旋与苗族生活在?片热土上,世代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正如当地的《溜溜歌》:"苗家山寨溜溜,土家溜溜的村,同一棵大树溜溜,共一道溜溜的坡,砍柴同上溜溜,一座溜溜的山,撑船同上溜溜,一条溜溜的河;苗族妹子溜溜,土家溜溜的哥,同伴那日出溜溜,同伴月亮溜溜的落,赶场同撑溜溜,一把溜溜的伞,唱歌同唱溜溜,一曲溜溜的歌"。苗族、土家族分布,从全州总体来看,苗族多分布在花垣、吉首、凤凰、泸溪南四县市,土家族多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北四县。今天我们要前往以土家族为主的一个大县--永顺,即猛洞河风景区,去欣赏那里美丽的山水风光,探索那里的土家族文化。
苗寨导游词 篇23
在岜沙,男女婚前的恋爱既自由奔放,又无所顾忌,他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情歌,飞歌是人人拿手的本领。小伙子们在“游方”时彼此竞争,像雄鸟一样争取姑娘的欢心。春种秋收时节,岜沙特有的“闹姑娘”就开始了,小伙和姑娘各人带自己的竹编钣囿,结伴相约,帮忙插秧收稻。白天去田里劳动,晚上就聚集在帮忙的主人家里,喝酒、唱歌,抱姑娘。一个小伙可以同时抱着几个姑娘。姑娘也乐意让小伙们抱,哪个姑娘被小伙子抱得多,就说明她非常有魅力。就会有许多小伙子想娶她。如果姑娘没有被小伙子抱过,是很丢人的事。如果某个姑娘被外乡来的小伙子抱过,她在岜沙人眼中就是魅力出众的美女啦!所以,但凡有外乡小伙子来到岜沙,姑娘们会用各种方式挑逗他,让他把岜沙的姑娘抱个够。有时候会有胆小的人被大方的岜沙姑娘吓得狼狈逃跑,姑娘们就会开心大笑起来。在艺术家和游客看来,岜沙是文化“异类”的典型。村中一排排高耸着的禾晾架,在秋天禾稻收成时便成为美术家、摄影家们注目的对象,而那些按传统方式劳作的妇女及留着“鸡键”毛发的孩子们的游戏,也能给游人带来新鲜的感受。游人至此,一则惊异于岜沙村环境的美丽奇特,二则感兴趣于村寨苗民的简朴生活,故时常在岜沙流连忘返。岜沙是奇异而丰富的,深入其间,则可感知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岜沙最佳旅游季节岜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温和。7月份最热,平均温度25℃;1月份最冷,平均温度5℃;年平均气温在14℃-18.5℃之间。最佳旅游季节为春、夏、秋。
苗寨导游词 篇24
各位旅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全球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我是今天的导游小赵,大家也可以叫我赵导,西江千户苗寨导游词。我今天会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获,也祝大家旅途愉快。我们现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户苗寨,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接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据20__年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住1288户,人口6000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们可以说苗族大本营在贵州,贵州苗族大本营在西江。苗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苗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浸满有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是一种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所以说,苗族来源于皇帝时代的九黎、尧舜禹时代的三苗,而商周时代的荆蛮则是三苗的遗裔,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苗族人经过几次大迁徒最终到达了位于西南部的贵州,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创造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贵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贵州集中了全国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苗族素来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杂居,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就是苗族人传统建筑---吊脚楼,吊脚楼是苗族人勤劳的象征,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营造技艺远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栏式建筑,可见苗家吊脚楼由来甚久贵州是一个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居住风格,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前为房楼后为平房,下层堆放柴草。
苗寨导游词 篇25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的贵州黔东南,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张琴,“张扬个性,如鼓似琴”,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张导,现在我们开始走进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西江苗寨。
苗家招待客人以酒为重,苗族同胞们将以他们最高的接待礼仪——十二道迎宾拦路酒来迎接我们。喝酒方法何其多,唯有此处最特别,只要你的手碰到了牛角酒杯就必须得喝完,所以我们酒量略差的朋友,只要用嘴对着苗族姑娘们手上的牛角酒杯轻轻尝一口即可。
西江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面,距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39公里。寨内有1288户人家,居民近6000人,为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称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语“鸡讲”汉译而来,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这里保留着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河谷,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这是苗家的风雨桥,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这里的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层层吊脚楼依山势而建。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圈养牲畜和家禽;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大家是不是看到堂屋外侧建有一个很特别的靠椅呢?那叫“美人靠”,主要用于观景、乘凉,有这样的说法,“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第三层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
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节日,其中“过苗年”,“牯脏节”尤为隆重。“长桌宴”是苗族过苗年的喜庆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礼仪,家家户户都会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龙似的一长条,排上数百米,桌上摆着腊肉、酸菜、酸汤鱼等苗家特色菜肴,一会大家就能亲身体验了。“牯脏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着盛装,跳芦笙舞等,并邀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是一个“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民族。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芦笙场,也是苗族同胞们展现歌舞才艺的地方。芦笙舞是苗族一种流行最广的舞蹈,集舞蹈、杂技、体育、音乐为一体。说到舞蹈,那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就更是热情奔放了。我们现在听到的是苗族飞歌,其音调高昂,气势雄浑,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歌曲形式。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常来西江苗寨学习苗家人的才艺,苗族还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这块石碑刻着的“以美丽回答一切”7个字,是文学大师余秋雨先生在游完西江苗寨时情感诱发题写的。这条街叫“游方街”,大家猜猜“游方”是什么意思?“游方”是苗语谈恋爱的意思。每逢农闲时节晚上8—9点,这里聚满了水灵的苗族姑娘和健壮的苗族小伙,他们山歌对唱让游方街热闹非凡。
历史上,西江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清政府在苗疆实行“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辖,一些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主持祭祀活动的牯藏头和负责安排农业生产的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在观景台上观望整个西江苗寨,像一个巨型的牛角,又像一只卧着的玉兔。
苗族服饰多种多样,色彩艳丽,素有“无字之史书”,“绣在衣服上的历史”之美誉。
现在我们前往的是西江之旅的最后一站——西江苗族博物馆,其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学术研究、参观与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内设有服饰、医药、历史和生活等11个展馆,馆内收藏文物300多件,大家可以慢慢参观。
各位游客朋友,品味了苗家人的十二道迎宾拦路酒,踏着苗族的飞歌,西江苗寨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苗寨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都包括,欢迎大家下次再来苗寨做客!
苗寨导游词 篇26
欢迎来到全球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我是今天的导游小杨,大家也可以叫我杨导。我今天会把我所知到的都全部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今天旅途有更多收获,也祝大家旅途愉快。
①我们现在所在地就是西江千户苗寨,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民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接成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据20xx年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现共住1288户,人口6000余人,其中苗族人口占百分之99.5,所以我们可以说苗族大本营在贵州,贵州苗族大本营在西江。
②苗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苗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浸满有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是一种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所以说,苗族来源于皇帝时代的九黎、尧舜禹时代的三苗,而商周时代的荆蛮则是三苗的遗裔,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苗族人经过几次大迁徒最终到达了位于西南部的贵州,并在这里扎下了根,创造出了具有贵州特色的苗族文化,贵州是苗族居住的地方,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贵州集中了全国苗族的主要文化特色。
③苗族素来聚族而居形成大大下下不同的村寨,多是每族一姓,很少杂居,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就是苗族人传统建筑——吊脚楼,吊脚楼是苗族人勤劳的象征,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营造技艺远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栏式建筑,可见苗家吊脚楼由来甚久贵州是一个青山秀水的地方,苗族同胞的村寨多依山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居住风格,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前为房楼后为平房,下层堆放柴草和关动物。二楼住人,如有三楼则是用于堆放谷物之类,在吊脚二楼通常设置一种有特色的椅子,由于苗族美丽的姑娘们喜欢在上面坐着刺绣,
所以被命名“美人靠”,苗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寨导游词 篇27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千户苗寨,是中国仅有的,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1285户苗家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层层相叠,鳞次栉比,气势恢弘。西江是苗语音译,意为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西江千户苗寨由于聚居着众多的苗族人,被誉为“苗都”。在这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苗寨深处,隐藏着太多的传奇和神秘。
外人来到西江,尚未进到寨内,无不为其巨大的规模与恢宏气势所震撼:与其说这是个村寨,不如说是一片森林,一片由吊脚木楼组成的森林,自山顶直铺到山脚,将整座山都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等到傍晚时分,寨子里炊烟四起,汇集在半空中如云如雾,那场景,就更加难以形容。寨子座落于河谷,四面群山环抱,重峦叠嶂。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蜿蜒流淌,穿寨而过。河水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从河两岸依着山势,迤逦向上展开,连绵成片的红彤彤板壁,在阳光照射下,一片辉煌。
西江千户苗寨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为全省13个保护与建设的民族乡镇之一、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制作具有极高水平。苗族银饰如大角银、小角银、银冠、银衣等的珍品大多出自西江。
西江鼓藏节(苗年),闻名四海,小节年年有,大节20xx年一次,鼓藏节集中展现苗族的芦笙、铜鼓、银饰、服饰、挑花刺绣、婚嫁喜庆、斗牛、斗鸡、对歌、年饭等民族风情,售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时机。苗寨,就像一个现代的人走进一座历史博物馆,当 抚摸着那些历史文物的时候,就想到咱们人类祖先的一种生存状态
苗寨导游词 篇28
苗族是一个“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民族。我们现在来到的是芦笙场,也是苗族同胞们展现歌舞才艺的地方。芦笙舞是苗族一种流行最广的舞蹈,集舞蹈、杂技、体育、音乐为一体。说到舞蹈,那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就更是热情奔放了。我们现在听到的是苗族飞歌,其音调高昂,气势雄浑,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歌曲形式。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常来西江苗寨学习苗家人的才艺,苗族还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看到这块石碑刻着的“以美丽回答一切”7个字,是文学大师余秋雨先生在游完西江苗寨时情感诱发题写的。这条街叫“游方街”,大家猜猜“游方”是什么意思?“游方”是苗语谈恋爱的意思。每逢农闲时节晚上8—9点,这里聚满了水灵的苗族姑娘和健壮的苗族小伙,他们山歌对唱让游方街热闹非凡。
历史上,西江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清政府在苗疆实行“改土归流”后,西江苗寨接受了中央政府的管辖,一些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了,但负责主持祭祀活动的牯藏头和负责安排农业生产的活路头仍得以世袭保留。
在观景台上观望整个西江苗寨,像一个巨型的牛角,又像一只卧着的玉兔。
苗族服饰多种多样,色彩艳丽,素有“无字之史书”,“绣在衣服上的历史”之美誉。
现在我们前往的是西江之旅的最后一站——西江苗族博物馆,其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学术研究、参观与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内设有服饰、医药、历史和生活等11个展馆,馆内收藏文物300多件,大家可以慢慢参观。
各位游客朋友,品味了苗家人的十二道迎宾拦路酒,踏着苗族的飞歌,西江苗寨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苗寨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都包括,欢迎大家下次再来苗寨做客!
苗寨导游词 篇29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认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
西江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据说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江西苗族迁徙西江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体系,到西江后又长期处于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状况,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统治者欲同化也鞭长莫及。
雷山苗族银饰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中国苗族银饰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最有影响的银饰制作村是雷山县大沟乡控拜,该村是中国苗乡闻名的银匠村。控拜几乎全村男人都掌握银饰制作技术,沿袭了若干代人。这里的银饰艺人除了满足本县的需要外,还走南闯北,云游四乡以银饰手艺为生。远在榕江乃至黔南的一些边远县份,还可以寻到这里银饰艺人的踪迹。
最负盛名的中国苗族银饰是雷山和台江,两地的苗族女子节日盛装的银冠,银角和银凤雀等头饰雍容华贵,连小姑娘都头戴华丽的银冠。
穿裙最短的是世居深山的雷山桥港苗族女子。6寸长的细褶裙,层层缠绕腰间,使臀围显得特别丰满,内穿青布紧身大襟衣,外穿深红缎对襟短衣,短裙,前围腰长及膝部,后围腰长至脚跟。系织花腰带,又垂8根花带于身后,如锦鸡羽毛。下着青布紧腿裤,脚穿翘尖绣花鞋,头绾大髻,戴凤雀银钗,身佩各种银饰。
西江苗族也以鼓作为自己的联络工具。“鼓藏节”是西江人敬祭祖宗的盛大节日,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精神的最高体现。据说西江苗族的祖先是猪年迁到西江的,猪年至猪年恰合一个小甲子(20xx年)。20xx年一次鼓藏节也就约定俗成。西江鼓藏节是一个规矩严格、习俗繁多的节日。杀猪那天要听“鼓藏头”家凌晨五点以前杀叫的声音以后,四边人才能动手。鼓藏节到来的头两年,规定第一年(猪年)为起鼓(引鼓),要跳芦笙至少七天,最多九天。跳芦笙首先由“鼓藏头”家的姑娘先起头跳两圈,其余村寨的男女才能进场去载歌载舞。
苗寨导游词 篇30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苗族之都—西江千户苗寨。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要名师来开路,导游来带路。”我叫依依,大家可以叫我小依,非常荣幸能给大家做导游;在旅途中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还请大家及时提出,我将尽我所能为各位解答,在这里我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澳大利亚人类学家格迪斯在他的著作《山地的移民》里写道,世界上有两种苦难的移民,一遍布世界没有自己家园的犹太人;二是几千年来不断迁徙的中国苗族。而西江这个地方就是苗族第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西江苗族最早约在西汉汉文都时迁徙到这里的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西江也可以叫千年古寨。到目前为止,西江有1288户人家,接近6000人,因此又称千户苗寨。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苗族,也是世界最大的苗寨。
给大家大概说了西江的概况,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到的想要讲到它了吧!我们前面就是观景台了。
苗族是一个悲壮的民族,经历了五次大迁徙最后逃亡到这里定居,西江苗族来到这个四面环山的山谷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选择在这里定居也是考虑到一定的战略作用。在苗族呢有这样一种说法,水湾越大的地方,就越能够狙击财富、狙击人才。大家看西江是不是处在一个大水湾里呢!前环水、背靠山、左青龙、右白虎。这里汇集了天地的灵气,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人们都说“玩在西江,看在西江,更要醉在西江”在千户苗寨里穿行,犹如穿梭于这个古朴苗苗族文化的历史时空中!
寨中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从河两岸依着山势迤逦向上展开,房前屋后,茂篁点缀;寨脚寨顶,枫叶掩映。是如此的气势恢宏!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都亮起了各自家的灯,随着天色越来越暗,苗寨变成了灯的海洋,那场景就更璀璨、更醉人了!
说到吊脚木楼,它可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依山而建不仅节约了用地;聚集在一起还可以抵御外敌。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养家畜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第三层用来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吊脚楼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二楼宽敞明亮的走廊上,有一种典型栏杆,它叫“美人靠,”苗语叫“豆安息;”是姑娘们刺绣、打扮、唱歌的地方。
朋友们注意啦,现在在我们眼前的这座桥就是风雨桥了,“风雨桥”意为遮风挡雨的桥,它既可以行人也能够给想乘凉休息的人提供一个很舒适的地方。这里一到晚上,还有着很多当地的青年男女在这“游方”大家可能会奇怪,“游方”是什么呀,就由我来告诉大家把。“游方”就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意思,参加游方的青年男女都会盛装打扮自己来吸引爱慕者。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如果各位对苗族恋爱的地方感兴趣的话,那今晚不妨邀请您的心上人来这里感受着温馨而浪漫的夜晚吧。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桥头的树,这树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这就是西江的保寨树—枫香树。树老,任其死亡,枯烂倒地。谁都不能砍伐或伤害。这种对枫香树的崇拜,同时也寓意苗族人的心酸历史,逐鹿之战,黄帝使计擒获蚩尤,用枫木做成桎梏,因而杀之。苗族先民为避战乱而迁徙,每到一处都要看是否有枫香树,有则有祖先神灵存在。
在西江有句话叫做“大节三六九,小节年年有”,这说明了苗族的民间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最隆重的是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大典活动。每十三年过一次,过一次就要连续过三年。其次是苗年,它分三次过,为初年、大年、末年。苗年是苗族人为庆祝丰收而过的节日,过苗年要吃“长桌宴”,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除此之外,“长桌宴”又是苗家隆重的待客之道,因此待会大家可有口福了呢!
在清雍正以前,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鼓藏头”、“活路头”等。“方老”是自然地方的最高领袖;“寨老”是每个苗寨的最高领袖;“鼓藏头”负责召集和主持祭祀、祭祖活动,祭祀用的神器铜鼓就是放在鼓藏头的家里;“活路头”则主持安排农业生产,是苗寨农业部部长。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这非常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就是我们西江的苗族博物馆。这里所陈列的物品都展现了苗族文化习俗、艺术、文物等方面,是一座集学术交流与表演为一体的中型苗族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恭耳聆听到苗族祖先的足迹,透过时空看到苗族的过去点点滴滴。就让我们一起进去感受这神奇的文化吧!
朋友们,我们的行程到这里要结束了,穿行在古老而又神秘的西江苗寨里,仿佛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思想得到了一次净化。在这离别之际,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常说因为生活我们不能失去工作,那反过来我们也不能因为工作而失去了生活,在这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了给自己留一份空间。”最后祝大家归途一切顺利。
苗寨导游词 篇31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的贵州黔东南,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张琴,“张扬个性,如鼓似琴”,大家可以直接叫我张导,现在我们开始走进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西江苗寨。
苗家招待客人以酒为重,苗族同胞们将以他们最高的接待礼仪——十二道迎宾拦路酒来迎接我们。喝酒方法何其多,唯有此处最特别,只要你的手碰到了牛角酒杯就必须得喝完,所以我们酒量略差的朋友,只要用嘴对着苗族姑娘们手上的牛角酒杯轻轻尝一口即可。
西江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面,距县城37公里,距州府凯里39公里。寨内有1288户人家,居民近6000人,为全国最大最典型的苗寨,因此被称为“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语“鸡讲”汉译而来,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这里保留着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河谷,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这是苗家的风雨桥,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多数苗寨都在自己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这里的建筑以木质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层层吊脚楼依山势而建。吊脚楼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圈养牲畜和家禽;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大家是不是看到堂屋外侧建有一个很特别的靠椅呢?那叫“美人靠”,主要用于观景、乘凉,有这样的说法,“美人靠上靠美人,不是美人俏三分”;第三层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
西江苗寨最不缺的就是节日,其中“过苗年”,“牯脏节”尤为隆重。“长桌宴”是苗族过苗年的喜庆方式,也是苗家最隆重的待客礼仪,家家户户都会搬出桌子板凳,像接龙似的一长条,排上数百米,桌上摆着腊肉、酸菜、酸汤鱼等苗家特色菜肴,一会大家就能亲身体验了。“牯脏节”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着盛装,跳芦笙舞等,并邀亲朋好友共聚一堂,以增进感情,家庭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