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流花湖公园导游词(精选3篇)
广州流花湖公园导游词 篇1
流花湖公园是一个由低丘和湖泊构成的富有热带情调的公园。它位于广州市区流花路以南,东风西路以北,人民北路以西,三处皆有门进入公园。据传,这里曾是广州古代一处著名的宫苑,宫女们早起梳妆时,掷花水中,落英缤纷,逐水随波,遂得“流花”之名。
流花湖古为天然湖泊,称之为兰湖或芝兰湖。汉晋时期,即公元五世纪前,湖可直通珠江,是广州北上中原的主要内港。唐代,这里建有西侯津亭,仍是广州北上的水路大门,来往广州的船只,都从这里经司马涌入广州,是军事要塞,交通要道。明代湖面日渐缩小,淤塞成污水塘。1958年,广州市人民义务劳动,将它改为人工湖公园。现在,公园总面积为54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为33万平方米。又因湖东北有南汉国时期的古迹流花桥,故取名为流花湖公园。
公园以热带自然风光为基调,遍植棕榈蒲葵、水松等热带、亚热带植物和花草。公园湖面宽阔,波光粼粼,碧波荡漾,葵堤横贯,葵影婆娑,岸边古榕蔽日,幽美宁静,一派南国旖旎风光。
园内大湖中有一岛,叫湖心岛,面积约3000平方米,岛上绿树成荫。此岛定为鹭鸟保护基地,实行封闭式保护,经过十几年的繁衍,现在岛上鹭鸟逾万,成为闹市中不可多得的“鸟类天堂”。岛上周围设有观鸟亭台,优美的环境,为游客提供了优越的观赏条件。
流花公园内有一个中外闻名的以盆裁和陈列盆景为主的园中园——西苑。该苑建于公元1956年,面积5万多平方米。它位于湖畔,风景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是中外盆景爱好者喜欢光临之处,被称为“盆景之家”。苑内有一古榕叠翠的小岛,陈列着九里香、雀梅、福建茶、银杏等岭南各种类型风格的岭南派盆景作品数百盆。盆景展览馆的内庭还有石山盆景区,叫品石轩,展出各种浮石、腊石、松皮石、英石等石山盆景,光怪陆离,琳琅满目。
西园内有一颗很有纪念意义的橡树,该树植于1986年月10月18日,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时手植的。时值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不久,当时的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代表广东人民送给英女王一盆树龄60岁的九里香盆景,因其与英女王同龄,伊丽莎白二世非常高兴,和叶选平省长共同植下了一株从英国专机运来的象征中英友谊之树。
流花茶艺城展厅里摆放着几千把紫砂茶壶,厅中间放置跨度6米的红豆衫茶台,绕台可坐三十余人,茶客一边观壶一边品茶,品尝点心。这里的点心,都与茶叶有关,点心师根据各种茶的特性,将茶汤、茶末、茶叶花瓣等融入点心中。在这里细品香茶、慢咽点心,享受人生,其乐融融。真是:“流水花阴一径葵,虹桥影荡绿烟低。淡妆不让西湖好,惹得游人缓缓归”。
广州流花湖公园导游词 篇2
五羊城中,有一座青砖灰瓦的古寺。据载,该刹寺始建于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寺内有一塔叫六榕塔,六榕寺刚建成时,叫宝庄严寺,六榕塔叫舍利塔。到公元1097年,南海人林修重建,并改寺名为净慧寺,舍利塔改叫千佛塔。当地大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六榕寺竣工之时,苏东坡正好遇赦获准北上,途经广州,广州安抚程怀利很仰幕苏东坡,在净慧寺设宴为东坡洗尘,酒后上佛塔观光,面对滚滚珠江水,东坡感慨万千,他还看到塔旁有六棵大榕树,枝繁叶茂,一派生机,联想到自己返乡,又可以重振起鼓,心情非常舒畅。寺中方丈见他兴致很高,便请他为寺中题块匾额,东坡一挥而就,写下“六榕”两字,字虽廖廖,艺术水平却是极高。方丈大喜,悬于山门。此后历代主持对此匾推崇备至。到明朝成祖永乐九年(1141年),此寺终于改名为“六榕寺”,千佛塔也改名为“六榕花塔”,六榕寺因此而得名。
一进寺中,仰首便见六榕塔高高耸立。塔高五十七米,八角形,外观九层,内分十七层。塔东为山门、弥勒殿和天王殿、韦驮殿。南侧建碑廊,保存古碑十余方,记述寺和塔的历史沿革,并有苏东坡画像和六榕二字的古石刻。
1999年3月11日,《广州日报》首先刊登了题为《六榕塔出现裂缝》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修缮方案一经敲定,紧接下一步就是马上组织维修材料进场。文物的维修原则是:修旧依旧。
在选材方面是经过严格的挑选,首先在木材选用上,是采用印尼产的菠萝格上等木材,共耗用了160立方米原木,木材施工中均经过四个工序的处理,第一道工序是白蚁防治处理;第二是使用具有良好防腐、防水、防蛀的永凝液处理;第三是木器底漆处理,采用油性酚媒液,它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第四是面漆的处理,采用的是醇酸树胶,经久耐用,它具有良好的抗霉性。在塔身的加固维护上,如果使用钢板加固,钻孔势必破坏了塔身的形状。因此,选材上选定了高强度碳素纤维,它的强度比钢材强十倍,而碳素纤维具有性能很轻、薄,施工容易的特点。担任选材工作之一的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郑兑珠居士,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在香港找到一家公司代理同一种的碳素纤维,且价格比广州某公司便宜一半,就碳素纤维一项材料,就为六榕塔维修的资金省下500多万元的开支。
广州流花湖公园导游词 篇3
光孝寺,广东著名古建筑群之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据《光孝寺志》记载,初为公元前二世纪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辟为苑囿,世称虞苑。虞翻死后,家人舍宅作寺。
寺名曾几次更改,初名制止寺,东晋隆安五年(420xx年)称五园寺,唐代称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乾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不久后改广字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
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 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的瘗发塔、石经幢,南汉的千佛铁塔,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诃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该寺由宗教部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