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讲话导游词 内容页

2024年虎丘导游词(模版24篇)

2024-09-19导游词

虎丘导游词 篇1

  宋朝诗人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当年诗人的赞美成了今天虎丘的广告词。

  到虎丘,过去有两条路,一条是我们今天走的汽车路,过去趁乘马车可抵;另一条是水路,从阊门下船,经过唐朝刺史白居易开挖的白堤七里山塘,在虎丘“海涌流辉”水码头前靠岸。

  一般的寺庙都藏在深山,而虎丘却是山在寺中。有一句打油诗就形象地点出了虎丘寺寺包山的特点:“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锁寺门”。

  现在我们来到了虎丘山门“海涌潮辉”。这四个字点出了虎丘的来历。虎丘原名海涌山,远古时这儿是一片枉洋,几个绿色的岛屿在潮涨潮落时隐时陷,当时称为海涌山的虎丘最矮小,却美丽,如浩淼碧波中闪烁的明珠流辉至今。“海涌流辉”水墙门是照壁的一种,苏州拙政园旧大门前至今仍保存有巍峨古朴的水墙门,体现了水乡人家的门面和脸面。

  我们知道,吴王阖闾在苏州建阖闾大城是在公元前514前。那时的中国正是春秋时期,各小国之间战事不断。正当我国大部份地区还处在青铜器时代,吴国因为铸铁、铸剑而出名,出现了欧治子、干将、莫邪等铁匠。公元前496年,吴国对越国宣战,吴王阖闾受伤死于返程途中。为了修建吴王阖闾墓,吴国动用了十万民工,并随葬三千把宝剑于墓中。为了保守吴王墓的秘密,盛传吴王下葬三日之后,有一白虎蹲于海涌山上,世说为吴王霸气凝聚而成。从那以后,便有了虎丘的称谓,至今已两千五百年。

  到了公元961年,虎丘顶上建了七层八面砖塔一座。如今虎丘塔身已经严重倾斜,偏离中心2。34米,虎丘斜塔日益,并且因为它和吴王墓扑朔迷离的关系令科学家和游客控密兴致倍增。照理说,吴王墓建于公元前496年,虎丘塔建于公元961年,前后相差一千五百年,本不该有什么瓜葛。但如今山上山下两个古迹却休戚相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到了虎丘山上之后我再作出详细介绍。

  [二山门]

  虎丘古迹众多,除了虎丘塔之外,就要数眼前的二山门即断梁殿了。断梁殿建于公元1338年。它的主梁是由两根木料拼接而成,在两端设计了一排造型优美的斗拱来托住悬挑出的大梁,解决了受力的问题。民间传说是元朝一位皇帝故意出难题,下了一道圣旨,规定只能用专门配备的材料建造,不许使用铁钉。但苏州工匠们没有被难倒,依靠经验丰富的老匠师赛鲁班的精心建成了独具一格的殿门。门两侧对联“塔影在波山光接屋,画船人语晓市花声”。描述了虎丘历的盛况,房屋鳞次栉比,画船来来往往,话语声、卖花的叫声组成了一幅繁华的市井图。

  断梁殿上朝南匾额为曾寿于1877年书补的“大吴胜壤”。朝北挂着由现代学者梁漱溟书横匾“含真藏古”。这四个字出自顾恺之一千六百多年前的《虎丘序略》。讲到虎丘,每个苏州人都可以说出许多有关的民间传说,只要去掉这些传说的神奇色彩,就可以看到苏州的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原貌,因此,这个“古”字“真”字向我们揭示了虎丘的真实价值。

  说到这儿,稍稍讲点题外话。虎丘是苏州的名胜古迹,在虎丘理应保存有许多原汁原味的建筑。但实际上,除了虎丘塔外,就是这座维修过多次的断梁殿沿可称原物,其余建筑均不到百年。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传统的中国人的理念,世间万物“五行”,即水、金、木、火、土构成,因而中国建筑也基于“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的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将砖木结构作为中国建筑的形式,将石材拒之门外。加上中国人”视建筑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这两点决定了中国建筑容易被毁,不易保存。因而,我们只能说,该建筑始建于什么年代,而不能说就是那个年代。

  [憨憨泉]

  这是一口古井,叫憨憨泉。憨憨是梁代一位和尚的名字。相传他是个双目失明的孤儿,到虎丘寺当小和尚。每天下山挑水,有一次在这里因满地青苔滑了一咬。他想既有青苔一定潮湿,或许就有泉眼,便用扁担在地上挖,终于找到了泉眼,并用泉水治好了眼疾。从此取名憨憨泉。千百年来,憨憨泉水沏虎丘白云茶一直是虎丘寺僧侍奉贵宾的佳品。

  [试剑石]

  这块中间裂开的巨石叫试剑石。相传两千五百年前,吴王阖闾为了争天下,召吴国铸剑高手干将、莫邪采“五山之精华、六合之精英”,在苏州相门外开炉生火,治炼三月,始终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莫邪奋勇纵身火中,炉中金铁销熔,终于铸成了一对雌雄双剑。

  也有说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寻觅吴王随葬的三千把宝剑,得到一剑后,随手向一块巨石砍去,巨石当即裂成两半。

  事实上再锋利的剑也不可能劈开巨石。试剑石是典型的火山喷出的凝灰岩久经风化后沿着裂隙形成的大缝,酷似剑劈。但人们仍然热衷于用剑劈开的传说,吴王也乐得人们这样说。因为,在战事频频的春秋战国年代,吴国有如此锋利之宝剑,无疑是吴国强大的见证,慑于吴国的坚兵利器,小国不战自降。所以,这块试剑石说不定就是当年政治骗局的见证。

  在试剑石旁刻有元顾瑛的诗句:“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断流。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枕石]

  这是一块巨大的蜒蝣石,因形如枕,故名。

  关于枕石,有说因为晋代高僧生公常在此阅读经书,倦了便枕石而眠,故得名。也有说明秀才唐伯虎在此休憩,并各祝枝山调侃,由枕石而眠想到夫妇共眠,再联想到生儿育女的游戏。因为和唐伯虎有关,因而又有人把三笑姻缘各枕石联系了起来,称二笑是唐伯虎在枕石上等秋香来时,见秋香来了,急急忙忙佯装看书,把书拿颠倒了,引出了秋香的第二笑。

  [千人石]

  面前这块暗紫色的盘陀大石就是虎丘的中心,千人石。远处的篆亥为“千人座”。因石平坦如砥,广二亩,可容千人,故名之。相传公元前496年吴王墓建成后,赐鸠酒于此,设鹤舞助兴,千余名修墓者在此饮酒,鸠毒发作,惨死在这块巨石上。到了晋代,高僧竺道生在此说法,虽然生公满腹经纶,口吐莲花,吸引“千人座”,但信者寥寥。据史书记载:“生公讲经,人无信者,于是聚石为徒,与谈至理,石皆点头。”这就是成语:“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由来。旁边白莲池中的石上刻着“顽石”二字,指的就是这一段故事。

  [二仙亭]

  二仙亭是一座完全用石头雕琢的亭子。相传是吕洞宾和陈抟下棋的地方。二仙在此下棋,一樵夫挑着一担柴路过,见状便停下观棋,将扁担往地上一插,一盘棋还未看完,回到村里,已无人认识他,因为已隔了好几代。这是“山中方一日,人间已千年”的缘故。陈抟老祖以睡功著称。一觉醒来遇见樵夫,樵夫和他说的话他不信,并把樵夫当作梦中人,这就是对联中的上联:“梦中说梦原非梦”。下联就有点玄乎,叫做:“元里求元便是元”。讲的是道的道理。元就是玄,也就是道。玄之又玄,从妙之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又九九归一。从道出发,研究道的理论,便得道。另一幅对联是“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日虎阜再留踪”。讲的是吕洞宾的行踪。

虎丘导游词 篇2

  游客朋友们,欢迎您们游览吴中第一山--苏州虎丘。

  苏州虎丘,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北约5公里处。这是一座突兀于一片平原上的山丘,高度为30多米,占地面积约300亩。相传,远古时期,这里曾经是东部海岸线上的一个海湾,而苏州虎丘是由火山爆发而产生的灼热岩浆堆积而成的小岛,涨潮时被水淹没,退潮时又涌出海面,当时被称为海涌山或海涌峰。久而久之,海陆变迁,海涌峰就演变成了陆地上的'一座山丘。

  海涌峰为何被称为苏州虎丘?这还要从春秋时期的吴越之争说起。3000多年前,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离开陕西岐山,来到太湖之滨,建立了勾吴部落,经过十几代人的开拓和积聚,建立了吴国。泰伯的二十一世孙吴王阖闾为了争霸事业,重用孙武和伍子胥,"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于公元前514年始建阖闾大城,成为东南的一大都会,使吴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乘越王允常去世的机会,亲自率兵攻打越国。由于阖闾骄傲轻敌,中了越王勾践的埋伏,在槜李地区受伤,回师途中在嘉兴去世,归葬海涌山。这段历史,在唐代陆广微先生撰写的《吴地记》上是这样记载的:"海涌山在吴县西北九里二百步,阖闾葬此山中。发五郡之人作坟,铜椁三重,水银灌体,金银为坑。《史记》云:’阖闾坟在吴县阊门外,以十万人治坟,取土临湖葬。经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苏州虎丘山。’《吴越春秋》云:’阖闾葬苏州虎丘。十万人治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山。"

  自此以后,苏州虎丘就成了苏州的一大名胜。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文人雅士凭借着苏州虎丘这个舞台,演出了许多威武壮丽的史剧,从而留下了无数的宝贵遗迹,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可以说,苏州虎丘是苏州2500百年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

  吴王夫差为报仇雪恨,率兵攻打越国,在太湖中的夫椒山大败越军,拘捕越王勾践夫妇到苏州虎丘,令其在阖闾墓前守坟养马。

  秦始皇东巡至苏州虎丘,曾登山游览,并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求吴王宝剑,而终无所得。秦未,项羽组织江东八千子弟兵,在苏州虎丘揭竿起义,转战南北,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基础,成为风云一时的西楚霸王。

  东汉末年,孙权以苏州作为根据地发展争雄事业,为巩固和发展孙吴政权,曾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找地下宝藏,也一无所获。

  唐代宝历年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一年多时间(825年5月至826年9月)里,开通了自阊门至苏州虎丘的山塘河,沿河边筑了一条七里长堤,堤上夹种桃李,水中栽植莲荷,使苏州增添了不少秀色。

  宋代苏东坡多次游览苏州虎丘,写下了许多诗词,他认为:"游苏州者不游苏州虎丘,乃憾事也"。

  明代唐伯虎曾经发现剑池干涸后暴露出来的阖闾墓的甬道口,几乎差一点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明代末年,以张溥为首的复社曾经在苏州虎丘千人石聚会,有来自全国的复社成员共上千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清代康熙、乾隆曾多次出巡苏州,在苏州虎丘留下了许多墨宝,在苏州民间传为佳话。

  清代末年,柳亚子、陈去病等人在苏州发起组织了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苏州虎丘举行第一次雅集,宣告正式成立。这个团体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影响很大。陈去病于1933年去世后,葬在苏州虎丘山南麓。

  苏州虎丘也是江南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讲到苏州虎丘的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东晋司徒王珣和司空兄弟,在苏州虎丘营造馆舍作为别墅。咸和二年(327年)舍宅为东西两寺,以剑池为界,后两寺合二为一。唐代因避唐太祖讳,改苏州虎丘为武丘,寺庙称为武丘寺。北宋时改称云岩禅寺。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苏州虎丘云岩寺始建佛塔,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竣工。寺庙几经兴废,于清康熙年间重建,改名为"虎阜禅寺"。虽然现在这里的寺庙建筑遗存已不再是宗教活动场所,但从其规模上还能依稀辨认出当年佛寺的盛况。

  除了苏州虎丘的人文景观声名远扬外,苏州虎丘的自然风光也使人流连忘返。正所谓"苏州虎丘吴小山,东南称奇观。"这里有天然的巨大石砥--千人石;有罕见的悬崖峭壁--剑池石壁;有茂密的森林和候鸟景观--苍鹭夕归;有著名的盆景展览--万景山庄。

  自古以来,苏州虎丘也是繁华的商贾之地。尤其是明清时期,这里商贩聚集,酒肆林立。到了清明踏青和山塘庙会时节,苏州虎丘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清代大文豪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写道:"苏州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小像,与薛幡毫无相差。""薛宝钗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她哥哥,不禁笑了起来。"这一段对苏州虎丘捏像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勾划出了当年苏州虎丘集市的热闹情景。正是由于苏州虎丘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浓郁的文化氛围,秀丽的自然风光,使她成了苏州的首选游览胜地。明代李流芳把它归纳为"苏州虎丘有九宜",就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直落木、宜夕阳。也就是说,游览虎匠,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都有其独特的风味,成为吴中第一名山、吴中第一名胜。

  苏州虎丘的游览主要分为前山、千人石和山顶三个部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前山,前山的景点有:海涌桥、断梁殿、憨憨泉、试剑石、枕石、贞娘墓等。

  〔海涌桥〕经过苏州虎丘入口处,就来到了海涌桥。海涌桥是一座用花岗石材料建成的仿古式石拱桥。据苏州市园林局提供的资料记载,这座桥是1956年凿通苏州虎丘环山河(也称环山溪)时所建,桥的石栏杆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小石狮十二只,很有地方特色。当我们站在桥上向前看,细心的朋友可以有两个发现:第一个发现是山藏寺里。古人用诗来形容这个特点:"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平生只见山里寺,今日来看寺里山","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叫锁寺门"。第二个发现是 "丘如蹲虎"。请诸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体会到这个特点。二山门就像老虎的头颅,洞门像老虎的嘴巴,窗洞像老虎的眼睛,两边凸出的青石碑像老虎的耳朵,两旁的树木像老虎的胡须,门前的露台是老虎的舌头,环山河水是老虎的口水,山丘像老虎的脊梁,宝塔象老虎的尾巴。据说,早在元代就有这样十分形象的比喻了。

  〔断梁殿〕断梁殿,是寺庙的二山门,面阔三开间,进深两开间,单檐歇山顶,结构特殊。因为这座殿门的正梁不是用一根整木,而是分两段接合,中间有明显的拼缝,所以称为断梁殿,或称为双梁殿,建于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

  据苏州民间传说,元代的时候,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要苏州地方官吏限期在苏州虎丘建造一座殿门。当各项工作准备就绪而打算上正梁时,工匠们突然发现,原本作为正梁的大木料被当作顶梁柱而一锯成两截。由于限期已经临近,无法再另外寻找正梁的木料,老工匠"赛鲁班"想方设法建造了这座断梁殿,总算按期竣工。

  当然,这只是一则民间故事,经不起推敲和考证。因为,仅仅在苏州地区,元代建造的断梁殿就有两处:一处是苏州虎丘二山门,另一处是东山轩辕宫(重建于元代至元四年,即1338年)。也就是说,不可能两处建筑工地的工匠,都把正梁锯错了。仔细分析起来,在这座断梁殿的建筑手法上,采用了菩萨顶、棋盘格、琵琶吊、斗拱等工艺,起到了顶力和吊力的作用,分担了屋顶对大梁的压力。虽然是对接的两段栋梁,但仍然十分坚固。这座殿门,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断梁殿正梁上,朝南悬挂着"大吴胜壤"的巨幅匾额,落款是光绪三年(1877年)三月二日曾寿重立。苏州在历史上曾经有吴县、吴郡、吴州等称谓,曾经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发祥地,是三国时代孙吴政权的根据地,是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鏐所设的中吴府的府治所在地。一般来讲,吴地就是指苏州一带。"大吴胜壤",画龙点睛地表述了苏州虎丘在苏州诸多旅游景点中的重要地位。

  断梁殿正梁上,朝北悬挂着"含真藏古"的巨幅匾额,是现代著名学者梁漱溟的手笔。这四个字,暗示着苏州虎丘有真山真水真人真事,都有据可查。苏州虎丘还有古墓古泉古寺古塔,仍有迹可寻。

  二山门里,原来有两尊金刚力士的塑像,现只留有元代和明代的青石碑刻四座,记载着苏州虎丘的历史,轻敲碑石,咚咚作响,所以也称为响碑,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憨憨泉〕过了二山门,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可以看到路的西侧有一块圆卵形的石碣,刻有北宋吕升卿所书的憨憨泉。石碣前存一眼古井,平时用铁盖盖住。古井四周是用花岗石砌成的栏杆。相传,梁代僧人憨憨法师,是庙里的挑水和尚。有一次,他挑水经过这里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眼睛就看不见了。他虽然眼睛瞎了,但耳朵灵,心眼好。这时,他似乎听到了地下有流水声、摇橹声、讲话声。似乎有人在讲:"这座苏州虎丘山,原来叫海涌山,山上的泉眼可以直通大海。"憨憨听到以后,就在这里挖土寻找泉眼。村民见他瞎折腾,就笑他傻,戏言道;"如果能挖出泉水,我就变一只大青蛙守在这里。"话音刚落,地下就冒出了一股清泉,喷到憨憨法师的脸上,顿时感到一阵阴凉,双眼又重见光明。这时,憨憨法师发现那位农夫果然变成了一只青蛙,久久地守在古井旁。这叫做"青蛙嬉水"。这个民间故事不可信。但是,这眼古井,是憨憨法师所凿,却是上了古书的。

  清代学者洪钧高中状元后,衣锦还乡,同几位好友从阊门坐船到苏州虎丘游览,途中结识了赛金花(当时名叫傅彩云,后来曾改名曹梦兰)。洪钧等人上山游览时,看到一位僧人抱了一只瓦瓮下山汲水。洪钧感到很奇怪,就说:古书上说苏州虎丘有憨憨泉,为什么不汲泉水,而要汲河水?僧人回答说,憨憨泉早已湮没,不知在何处。洪钧等人就在附近寻找。赛金花见到附近低洼处有青苔,叫人扒开大石板,果然有一股清泉泪泪而出。就这样,憨憨泉又重见天日。为了纪念这件事情,洪钧和几位好友捐了一些钱,重修了憨憨泉,并在井边盖了几间小屋。憨憨泉边上的拥翠山庄有抱瓮轩,可以印证。拥翠山庄东部墙壁上还嵌有碑刻,记载着重新发现憨憨泉的大致经过。

  〔试剑石〕上山石阶的东侧,有一块从中间裂开的大石块,旁边的一块石碣上刻着北宋吕升卿书的"试剑石"三字,另一块石碣上刻有元代顾瑛的诗句: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流断。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描写试剑时的情景:银光一闪,顽石崩裂,山摇地动,威力无比。后两句,是对时政发表感慨:忠*不明,是非不分,纵有宝剑,无力回天。这首诗引出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吴王阖闾命干将、莫邪铸剑。干将夫妇采集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铸干将、莫邪双剑。吴王阖闾得到了干将所献的雌雄宝剑后,挥剑试刃,将大石一劈为二。第二个故事是秦始皇东巡至苏州虎丘,求吴王宝剑,一只老虎当坟而踞。秦始皇用剑斩虎,未中虎身却误砍石块,留下此痕。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似乎是针对秦王试剑的传说而作。事实上,这块剑试石是典型的火山喷发后的凝灰岩,久经风化,沿着裂隙形成一条裂缝,酷似刀削剑劈。

  〔枕石」试剑石以北的山路一侧,有一块圆卵形大石块,形状象一个大枕头。相传晋代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倚此石看经,困了就用这块石头当作枕头休息。因此,人们称这块石头叫枕石。这块石头也称作为蜒蝣石,因为这块石头也像雨天的蜒蝣,阴雨天在石边上有水珠、水滴。

  〔真娘墓)苏州虎丘前山上山道路的尽头,是"古真娘墓"。真娘,也称贞娘,本名为胡瑞珍,北方人。唐代安史之乱时,逃难来到苏州,无依无靠,被迫堕入妓院。她善歌能诗,才貌出众,是当时苏州的一位绝色佳丽。当时有一位青年王荫祥重金贿赠鸨母,欲留宿于真娘处。真娘投缳自尽,以死守身。王荫祥大为震惊,厚葬真娘于苏州虎丘山,并于墓上建亭纪念。当时的苏州刺史白居易为其写了墓志铭。

  再向前走就到了千人石,这一带的景点有千人石、点头石、二仙亭、剑池等。

  〔千人石〕千人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坪,广可数亩,平坦如砥,高下如削。关于千人石的传说有两种。第一种传说是,吴王夫差为先王阖闾治丧,在地宫内埋葬了许多宝剑和其他财宝。夫差为了保守秘密,在石上杀害了上千名筑墓工匠,血流成河,染成红色,故称为干人石。当然,这块石头呈暗红色,是因为硫纹岩中含有大量铁质的缘故。千人石上有一座石经幢,刻有几尊佛像,称为多宝石经幢。这座石经幢是仿照陀罗尼经幢建造的,由须弥座、石柱、盘盖等部分组成,俗称八棱碑。佛教认为,这可以扶正祛邪,消灾免祸,超度亡灵。第二种传说是,晋代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曾在此讲经说法,下有千多人聆听,故称千人石或千人坐。

  〔生公讲台〕据说,生公在这里讲经说法,嫌听众太少,又聚石为徒。生公讲经讲到妙处,天花乱坠,白莲盛开,顽石点头,元代顾瑛有诗:生公聚白石,尘拂天花坠;可怜尘中人,不解点头意。

  为什么"可怜尘中人,不解点头意"?这是因为,生公在苏州虎丘讲的金刚般着波罗蜜涅盘经中,主张"阐提有佛性",群石皆为点头。十二年以后,才有正式的《涅盘》经书传到建业,其中果然有"一阐提人有佛性"的提法,可见生公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并没有得到当时朝野各方的重视。生公讲台附近有白莲池,池中央有顽石一方,池南岸有石经幢一座,都与"生公讲经,顽石点头"的典故有关。

  (二仙亭〕二仙亭是吕洞宾和陈抟下棋的地方,亭内有吕洞宾和陈抟两位仙人的石刻画像。二仙亭的石柱上刻有两副对联。

  第一副对联是: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朝虎阜再留踪。这副对联讲的是吕洞宾的故事。吕洞宾曾经在岳阳楼舞鹤,今天又在苏州虎丘上留踪。第二副对联是: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这副对联讲的是陈抟的故事。陈抟老祖,是五代宋初道人,以善睡出名。上联是讲有一樵夫到苏州虎丘,看吕洞宾同陈抟下棋。陈抟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樵夫在山上等了很长时间。陈抟睁开眼一看,把樵夫当成了梦中人物。樵夫反复说明原委,才知"原非梦"。下联是讲要深究道教的奥秘,才能成为得道神仙。倘若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究竟是真是假,实在是大可不必的。

虎丘导游词 篇3

  宋朝诗人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当年诗人的赞美成了今天虎丘的广告词。

  到虎丘,过去有两条路,一条是我们今天走的汽车路,过去趁乘马车可抵;另一条是水路,从阊门下船,经过唐朝刺史白居易开挖的白堤七里山塘,在虎丘“海涌流辉”水码头前靠岸。

  一般的寺庙都藏在深山,而虎丘却是山在寺中。有一句打油诗就形象地点出了虎丘寺寺包山的特点:“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锁寺门”。

  现在我们来到了虎丘山门“海涌潮辉”。这四个字点出了虎丘的来历。虎丘原名海涌山,远古时这儿是一片枉洋,几个绿色的岛屿在潮涨潮落时隐时陷,当时称为海涌山的虎丘最矮小,却美丽,如浩淼碧波中闪烁的明珠流辉至今。“海涌流辉”水墙门是照壁的一种,苏州拙政园旧大门前至今仍保存有巍峨古朴的水墙门,体现了水乡人家的门面和脸面。

  我们知道,吴王阖闾在苏州建阖闾大城是在公元前514前。那时的中国正是春秋时期,各小国之间战事不断。正当我国大部份地区还处在青铜器时代,吴国因为铸铁、铸剑而出名,出现了欧治子、干将、莫邪等著名铁匠。公元前496年,吴国对越国宣战,吴王阖闾受伤死于返程途中。为了修建吴王阖闾墓,吴国动用了十万民工,并随葬三千把宝剑于墓中。为了保守吴王墓的秘密,盛传吴王下葬三日之后,有一白虎蹲于海涌山上,世说为吴王霸气凝聚而成。从那以后,便有了虎丘的称谓,至今已两千五百年。

  到了公元961年,虎丘顶上建了七层八面砖塔一座。如今虎丘塔身已经严重倾斜,偏离中心2。34米,虎丘斜塔日益著名,并且因为它和吴王墓扑朔迷离的关系令科学家和游客控密兴致倍增。照理说,吴王墓建于公元前496年,虎丘塔建于公元961年,前后相差一千五百年,本不该有什么瓜葛。但如今山上山下两个古迹却休戚相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到了虎丘山上之后我再作出详细介绍。

虎丘导游词 篇4

  Hailed as "the first places of wuzhong" tiger, also known as master mountain, peak ground swell, tiger mound,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suzhou's old city, 3.5 kilometers away from Chang door outside. Huqiu elevation 34.3 meters, covers an area of 20 hectares, the mountain for the 150 million - year - old Mesozoic Jurassic age of the magma eruption condenses rhyolite. Huqiu of cultural histo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wo thousand five hundred years ago, has a long history and the ancient city of suzhou. In ancient times, tiger was in the gulf with a tidal island scenery, through the changes of the passage, poured out from the sea, eventually became isolated hill on the ground, people call it mountain swell. "What year master come? Bang ley, crack through the deep, towering embedded empty pale wall." Sung people Zheng Sixiao verse the origin of the imag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iger. Now huqiu is far from the sea, people still can feel the sight of the sea, the sea of information.

  "Tiger", a history has been nearly 2500 years, 496 BC prince he lu tetanus death, buried in the mountains, into the hole on the white tiger crouching faces grave after three days, so named tiger mountain. 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 in the park. YunYan temple tower (also called huqiu tower) at the national level cultural relics, broken Liang Dian for provincial cultural relic, the center of the beam into two beams and disconnect pick up, can see the broken seam. Song dynasty big literary giant su dongpo had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ago said that "to the suzhou and not swim huqiu is shame". Relying on since one thousand, the hu qiu hill with beautiful scenery, long history of cultural landscape, enjoy the reputation of the first places of human "..

  In one thousand stone cliff due north, inscribed with four Chinese characters: "hu qiu jian pool", it is said that the famous calligrapher c write four words. Another legend, now has a YanShi original huqiu four words of the book, it's a book on it, later so in the local have "the true sword pool, false tiger". A narrow under the so-called pool is a sword to the sword sinks. Prince he lu tomb might be built here, legend has it had to lift fire sword and other sword 3000 to 13 in human, therefore the sword pool. The mountains have a ishii, dug by liu yu in the tang dynasty, known as "Liu Yujing". The tea is China's first tea book "saint" of the author. In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suzhou government record Liu Yuceng long-term huqiu, while the tea, to write "the saint". He found the tiger mountain spring is sweet and tasty, named "world WuQuan".

虎丘导游词 篇5

  宋朝诗人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当年诗人的赞美成了今天虎丘的广告词。

  到虎丘,过去有两条路,一条是我们今天走的汽车路,过去趁乘马车可抵;另一条是水路,从阊门下船,经过唐朝刺史白居易开挖的白堤七里山塘,在虎丘“海涌流辉”水码头前靠岸。

  一般的寺庙都藏在深山,而虎丘却是山在寺中。有一句打油诗就形象地点出了虎丘寺寺包山的特点:“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锁寺门”。

  现在我们来到了虎丘山门“海涌潮辉”。这四个字点出了虎丘的来历。虎丘原名海涌山,远古时这儿是一片枉洋,几个绿色的岛屿在潮涨潮落时隐时陷,当时称为海涌山的虎丘最矮小,却美丽,如浩淼碧波中闪烁的明珠流辉至今。“海涌流辉”水墙门是照壁的一种,苏州拙政园旧大门前至今仍保存有巍峨古朴的水墙门,体现了水乡人家的门面和脸面。

  我们知道,吴王阖闾在苏州建阖闾大城是在公元前514前。那时的中国正是春秋时期,各小国之间战事不断。正当我国大部份地区还处在青铜器时代,吴国因为铸铁、铸剑而出名,出现了欧治子、干将、莫邪等铁匠。公元前496年,吴国对越国宣战,吴王阖闾受伤死于返程途中。为了修建吴王阖闾墓,吴国动用了十万民工,并随葬三千把宝剑于墓中。为了保守吴王墓的秘密,盛传吴王下葬三日之后,有一白虎蹲于海涌山上,世说为吴王霸气凝聚而成。从那以后,便有了虎丘的称谓,至今已两千五百年。

  到了公元961年,虎丘顶上建了七层八面砖塔一座。如今虎丘塔身已经严重倾斜,偏离中心2.34米,虎丘斜塔日益,并且因为它和吴王墓扑朔迷离的关系令科学家和游客控密兴致倍增。照理说,吴王墓建于公元前496年,虎丘塔建于公元961年,前后相差一千五百年,本不该有什么瓜葛。但如今山上山下两个古迹却休戚相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到了虎丘山上之后我再作出详细介绍。

  [二山门]

  虎丘古迹众多,除了虎丘塔之外,就要数眼前的二山门即断梁殿了。断梁殿建于公元1338年。它的主梁是由两根木料拼接而成,在两端设计了一排造型优美的斗拱来托住悬挑出的大梁,解决了受力的问题。民间传说是元朝一位皇帝故意出难题,下了一道圣旨,规定只能用专门配备的材料建造,不许使用铁钉。但苏州工匠们没有被难倒,依靠经验丰富的老匠师赛鲁班的精心建成了独具一格的殿门。门两侧对联“塔影在波山光接屋,画船人语晓市花声”。描述了虎丘历的盛况,房屋鳞次栉比,画船来来往往,话语声、卖花的叫声组成了一幅繁华的市井图。

  断梁殿上朝南匾额为曾寿于1877年书补的“大吴胜壤”。朝北挂着由现代学者梁漱溟书横匾“含真藏古”。这四个字出自顾恺之一千六百多年前的《虎丘序略》。讲到虎丘,每个苏州人都可以说出许多有关的民间传说,只要去掉这些传说的神奇色彩,就可以看到苏州的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原貌,因此,这个“古”字“真”字向我们揭示了虎丘的真实价值。

  说到这儿,稍稍讲点题外话。虎丘是苏州的名胜古迹,在虎丘理应保存有许多原汁原味的建筑。但实际上,除了虎丘塔外,就是这座维修过多次的断梁殿沿可称原物,其余建筑均不到百年。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传统的中国人的理念,世间万物“五行”,即水、金、木、火、土构成,因而中国建筑也基于“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的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将砖木结构作为中国建筑的形式,将石材拒之门外。加上中国人”视建筑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这两点决定了中国建筑容易被毁,不易保存。因而,我们只能说,该建筑始建于什么年代,而不能说就是那个年代。

  [憨憨泉]

  这是一口古井,叫憨憨泉。憨憨是梁代一位和尚的名字。相传他是个双目失明的孤儿,到虎丘寺当小和尚。每天下山挑水,有一次在这里因满地青苔滑了一咬。他想既有青苔一定潮湿,或许就有泉眼,便用扁担在地上挖,终于找到了泉眼,并用泉水治好了眼疾。从此取名憨憨泉。千百年来,憨憨泉水沏虎丘白云茶一直是虎丘寺僧侍奉贵宾的佳品。

  [试剑石]

  这块中间裂开的巨石叫试剑石。相传两千五百年前,吴王阖闾为了争天下,召吴国铸剑高手干将、莫邪采“五山之精华、六合之精英”,在苏州相门外开炉生火,治炼三月,始终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莫邪奋勇纵身火中,炉中金铁销熔,终于铸成了一对雌雄双剑。

  也有说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寻觅吴王随葬的三千把宝剑,得到一剑后,随手向一块巨石砍去,巨石当即裂成两半。

  事实上再锋利的剑也不可能劈开巨石。试剑石是典型的火山喷出的凝灰岩久经风化后沿着裂隙形成的大缝,酷似剑劈。但人们仍然热衷于用剑劈开的传说,吴王也乐得人们这样说。因为,在战事频频的春秋战国年代,吴国有如此锋利之宝剑,无疑是吴国强大的见证,慑于吴国的坚兵利器,小国不战自降。所以,这块试剑石说不定就是当年政治骗局的见证。

  在试剑石旁刻有元顾瑛的诗句:“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断流。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枕石]

  这是一块巨大的蜒蝣石,因形如枕,故名。

  关于枕石,有说因为晋代高僧生公常在此阅读经书,倦了便枕石而眠,故得名。也有说明秀才唐伯虎在此休憩,并各祝枝山调侃,由枕石而眠想到夫妇共眠,再联想到生儿育女的游戏。因为和唐伯虎有关,因而又有人把三笑姻缘各枕石联系了起来,称二笑是唐伯虎在枕石上等秋香来时,见秋香来了,急急忙忙佯装看书,把书拿颠倒了,引出了秋香的第二笑。

  [千人石]

  面前这块暗紫色的盘陀大石就是虎丘的中心,千人石。远处的篆亥为“千人座”。因石平坦如砥,广二亩,可容千人,故名之。相传公元前496年吴王墓建成后,赐鸠酒于此,设鹤舞助兴,千余名修墓者在此饮酒,鸠毒发作,惨死在这块巨石上。到了晋代,高僧竺道生在此说法,虽然生公满腹经纶,口吐莲花,吸引“千人座”,但信者寥寥。据史书记载:“生公讲经,人无信者,于是聚石为徒,与谈至理,石皆点头。”这就是成语:“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由来。旁边白莲池中的石上刻着“顽石”二字,指的就是这一段故事。

  [二仙亭]

  二仙亭是一座完全用石头雕琢的亭子。相传是吕洞宾和陈抟下棋的地方。二仙在此下棋,一樵夫挑着一担柴路过,见状便停下观棋,将扁担往地上一插,一盘棋还未看完,回到村里,已无人认识他,因为已隔了好几代。这是“山中方一日,人间已千年”的缘故。陈抟老祖以睡功著称。一觉醒来遇见樵夫,樵夫和他说的话他不信,并把樵夫当作梦中人,这就是对联中的上联:“梦中说梦原非梦”。下联就有点玄乎,叫做:“元里求元便是元”。讲的是道的道理。元就是玄,也就是道。玄之又玄,从妙之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又九九归一。从道出发,研究道的理论,便得道。另一幅对联是“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日虎阜再留踪”。讲的是吕洞宾的行踪。

虎丘导游词 篇6

  虎丘,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北约5公里处。这是一座突兀于一片平原上的山丘,高度为30多米,占地面积约300亩。相传,远古时期,这里曾经是东部海岸线上的一个海湾,而虎丘是由火山爆发而产生的灼热岩浆堆积而成的小岛,涨潮时被水淹没,退潮时又涌出海面,当时被称为海涌山或海涌峰。久而久之,海陆变迁,海涌峰就演变成了陆地上的一座山丘。

  海涌峰为何被称为虎丘?这还要从春秋时期的吴越之争说起。3000多年前,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离开陕西岐山,来到太湖之滨,建立了勾吴部落,经过十几代人的开拓和积聚,建立了吴国。泰伯的二十一世孙吴王阖闾为了争霸事业,重用孙武和伍子胥,"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于公元前514年始建阖闾大城,成为东南的一大都会,使吴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乘越王允常去世的机会,亲自率兵攻打越国。由于阖闾骄傲轻敌,中了越王勾践的埋伏,在槜李地区受伤,回师途中在嘉兴去世,归葬海涌山。这段历史,在唐代陆广微先生撰写的《吴地记》上是这样记载的:"海涌山在吴县西北九里二百步,阖闾葬此山中。发五郡之人作坟,铜椁三重,水银灌体,金银为坑。

  《史记》云:’阖闾坟在吴县阊门外,以十万人治坟,取土临湖葬。经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吴越春秋》云:’阖闾葬虎丘。十万人治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山。"’自此以后,虎丘就成了苏州的`一大名胜。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文人雅士凭借着虎丘这个舞台,演出了许多威武壮丽的史剧,从而留下了无数的宝贵遗迹,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可以说,虎丘是苏州2500百年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

  吴王夫差为报仇雪恨,率兵攻打越国,在太湖中的夫椒山大败越军,拘捕越王勾践夫妇到虎丘,令其在阖闾墓前守坟养马。

  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曾登山游览,并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求吴王宝剑,而终无所得。秦未,项羽组织江东八千子弟兵,在虎丘揭竿起义,转战南北,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基础,成为风云一时的西楚霸王。

  东汉末年,孙权以苏州作为根据地发展争雄事业,为巩固和发展孙吴政权,曾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找地下宝藏,也一无所获。

  唐代宝历年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一年多时间(825年5月至826年9月)里,开通了自阊门至虎丘的山塘河,沿河边筑了一条七里长堤,堤上夹种桃李,水中栽植莲荷,使苏州增添了不少秀色。

  宋代苏东坡多次游览虎丘,写下了许多诗词,他认为:"游苏州者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明代唐伯虎曾经发现剑池干涸后暴露出来的阖闾墓的甬道口,几乎差一点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明代末年,以张溥为首的复社曾经在虎丘千人石聚会,有来自全国的复社成员共上千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清代康熙、乾隆曾多次出巡苏州,在虎丘留下了许多墨宝,在苏州民间传为佳话。

  清代末年,柳亚子、陈去病等人在苏州发起组织了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虎丘举行第一次雅集,宣告正式成立。这个团体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影响很大。陈去病于1933年去世后,葬在虎丘山南麓。

  虎丘也是江南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讲到虎丘的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东晋司徒王珣和司空王珉兄弟,在虎丘营造馆舍作为别墅。咸和二年(327年)舍宅为东西两寺,以剑池为界,后两寺合二为一。唐代因避唐太祖讳,改虎丘为武丘,寺庙称为武丘寺。北宋时改称云岩禅寺。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虎丘云岩寺始建佛塔,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竣工。寺庙几经兴废,于清康熙年间重建,改名为"虎阜禅寺"。虽然现在这里的寺庙建筑遗存已不再是宗教活动场所,但从其规模上还能依稀辨认出当年佛寺的盛况。

虎丘导游词 篇7

  虎丘的二山门又称为“断梁殿”,它是元代遗留下来的古建筑。

  苏州是个出能工巧匠的地方。但元朝皇帝存心要难一难苏州的工匠。下了一道圣旨,只给一些零碎木料,而且不准用一根铁钉,要在虎丘山脚建造一座千年不倒的殿门。当时苏州老工匠“赛鲁班”,挺身而出接了皇差,用“菩萨顶”,“棋盘格”,“琵琶吊”,一根钉子也不用就把殿门搭了起来。用碎木料拼起“斗拱”架在四周墙壁上。利用“斗拱”和“琵琶吊”,起着顶力和吊力的作用,分担了重量,减小了屋顶对大梁的压力。虽然只有短木架成的两节断梁构成大梁,但仍然坚固、结实固,直到今天,真是一座千年不倒的“断梁殿”。

虎丘导游词 篇8

  人说“虎丘天下斜”。不看不知道,游过虎丘,才领略到这个“斜”字,果真“斜”的有情,斜的够味!

  现在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虎丘的美吧!苏洲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已经有2520xx年的历史,虎丘山最有名气的是云岩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斜塔,古朴雄奇,早已成为古老苏州的象征;宋代大文苏东坡曾有到:苏洲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赞誉。

  虎丘的斜塔有着千奇百怪的美,有是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女子,站立在那“舞台”上;有时又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单“脚”伫立在地上遥望他那远在故乡的“儿子”;有时又像一个调皮的小弟弟,正在玩“斗鸡”游戏呢!虎丘的斜塔,斜的让人望而生畏,让人惊心动迫,好像马上就会倒下来似的,真是斜的够味,虎丘的美丽风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虎丘的石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那石梯比全国的景点里的石梯都要多,虎丘的水更是美,在石缝中一直有水源往外流,我拖了鞋,与其它游客一样站在石缝里,啊,实在太美了,只要碰过水的人都变“美”了!

  虎丘的斜,美,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很高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我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虎丘导游词 篇9

  游客朋友们,欢迎您们游览吴中第一山——虎丘。

  虎丘,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北约5公里处。这是一座突兀于一片平原上的山丘,高度为30多米,占地面积约300亩。相传,远古时期,这里曾经是东部海岸线上的一个海湾,而虎丘是由火山爆发而产生的.灼热岩浆堆积而成的小岛,涨潮时被水淹没,退潮时又涌出海面,当时被称为海涌山或海涌峰。久而久之,海陆变迁,海涌峰就演变成了陆地上的一座山丘。

  海涌峰为何被称为虎丘?这还要从春秋时期的吴越之争说起。3000多年前,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离开陕西岐山,来到太湖之滨,建立了勾吴部落,经过十几代人的开拓和积聚,建立了吴国。泰伯的二十一世孙吴王阖闾为了争霸事业,重用孙武和伍子胥,"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于公元前514年始建阖闾大城,成为东南的一大都会,使吴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乘越王允常去世的机会,亲自率兵攻打越国。由于阖闾骄傲轻敌,中了越王勾践的埋伏,在槜李地区受伤,回师途中在嘉兴去世,归葬海涌山。这段历史,在唐代陆广微先生撰写的《吴地记》上是这样记载的:"海涌山在吴县西北九里二百步,阖闾葬此山中。发五郡之人作坟,铜椁三重,水银灌体,金银为坑。《史记》云:'阖闾坟在吴县阊门外,以十万人治坟,取土临湖葬。经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吴越春秋》云:阖闾葬虎丘。十万人治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山。

  自此以后,虎丘就成了苏州的一大名胜。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文人雅士凭借着虎丘这个舞台,演出了许多威武壮丽的史剧,从而留下了无数的宝贵遗迹,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可以说,虎丘是苏州2500百年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

  吴王夫差为报仇雪恨,率兵攻打越国,在太湖中的夫椒山大败越军,拘捕越王勾践夫妇到虎丘,令其在阖闾墓前守坟养马。

  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曾登山游览,并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求吴王宝剑,而终无所得。秦未,项羽组织江东八千子弟兵,在虎丘揭竿起义,转战南北,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基础,成为风云一时的西楚霸王。

  东汉末年,孙权以苏州作为根据地发展争雄事业,为巩固和发展孙吴政权,曾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找地下宝藏,也一无所获。

  唐代宝历年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一年多时间(825年5月至826年9月)里,开通了自阊门至虎丘的山塘河,沿河边筑了一条七里长堤,堤上夹种桃李,水中栽植莲荷,使苏州增添了不少秀色。

  宋代苏东坡多次游览虎丘,写下了许多诗词,他认为:"游苏州者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明代唐伯虎曾经发现剑池干涸后暴露出来的阖闾墓的甬道口,几乎差一点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明代末年,以张溥为首的复社曾经在虎丘千人石聚会,有来自全国的复社成员共上千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清代康熙、乾隆曾多次出巡苏州,在虎丘留下了许多墨宝,在苏州民间传为佳话。

  清代末年,柳亚子、陈去病等人在苏州发起组织了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虎丘举行第一次雅集,宣告正式成立。这个团体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影响很大。陈去病于1933年去世后,葬在虎丘山南麓。

  虎丘也是江南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讲到虎丘的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东晋司徒王珣和司空王珉兄弟,在虎丘营造馆舍作为别墅。咸和二年(327年)舍宅为东西两寺,以剑池为界,后两寺合二为一。唐代因避唐太祖讳,改虎丘为武丘,寺庙称为武丘寺。北宋时改称云岩禅寺。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虎丘云岩寺始建佛塔,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竣工。寺庙几经兴废,于清康熙年间重建,改名为"虎阜禅寺"。虽然现在这里的寺庙建筑遗存已不再是宗教活动场所,但从其规模上还能依稀辨认出当年佛寺的盛况。

  除了虎丘的人文景观声名远扬外,虎丘的自然风光也使人流连忘返。正所谓"虎丘吴小山,东南称奇观。"这里有天然的巨大石砥——千人石;有罕见的悬崖峭壁——剑池石壁;有茂密的森林和候鸟景观——苍鹭夕归;有著名的盆景展览——万景山庄。

  自古以来,虎丘也是繁华的商贾之地。尤其是明清时期,这里商贩聚集,酒肆林立。到了清明踏青和山塘庙会时节,虎丘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清代大文豪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写道:"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小像,与薛幡毫无相差。薛宝钗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她哥哥,不禁笑了起来。"这一段对虎丘捏像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勾划出了当年虎丘集市的热闹情景。正是由于虎丘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浓郁的文化氛围,秀丽的自然风光,使她成了苏州的首选游览胜地。明代李流芳把它归纳为"虎丘有九宜",就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直落木、宜夕阳。也就是说,游览虎匠,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都有其独特的风味,成为吴中第一名山、吴中第一名胜。

  虎丘的游览主要分为前山、千人石和山顶三个部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前山,前山的景点有:海涌桥、断梁殿、憨憨泉、试剑石、枕石、贞娘墓等。

  〔海涌桥〕经过虎丘入口处,就来到了海涌桥。海涌桥是一座用花岗石材料建成的仿古式石拱桥。据苏州市园林局提供的资料记载,这座桥是1956年凿通虎丘环山河(也称环山溪)时所建,桥的石栏杆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小石狮十二只,很有地方特色。当我们站在桥上向前看,细心的朋友可以有两个发现:第一个发现是山藏寺里。古人用诗来形容这个特点:"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平生只见山里寺,今日来看寺里山","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叫锁寺门"。第二个发现是"丘如蹲虎"。请诸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体会到这个特点。二山门就像老虎的头颅,洞门像老虎的嘴巴,窗洞像老虎的眼睛,两边凸出的青石碑像老虎的耳朵,两旁的树木像老虎的胡须,门前的露台是老虎的舌头,环山河水是老虎的口水,山丘像老虎的脊梁,宝塔象老虎的尾巴。据说,早在元代就有这样十分形象的比喻了。

  〔断梁殿〕断梁殿,是寺庙的二山门,面阔三开间,进深两开间,单檐歇山顶,结构特殊。因为这座殿门的正梁不是用一根整木,而是分两段接合,中间有明显的拼缝,所以称为断梁殿,或称为双梁殿,建于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

  据苏州民间传说,元代的时候,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要苏州地方官吏限期在虎丘建造一座殿门。当各项工作准备就绪而打算上正梁时,工匠们突然发现,原本作为正梁的大木料被当作顶梁柱而一锯成两截。由于限期已经临近,无法再另外寻找正梁的木料,老工匠"赛鲁班"想方设法建造了这座断梁殿,总算按期竣工。

  当然,这只是一则民间故事,经不起推敲和考证。因为,仅仅在苏州地区,元代建造的断梁殿就有两处:一处是虎丘二山门,另一处是东山轩辕宫(重建于元代至元四年,即1338年)。也就是说,不可能两处建筑工地的工匠,都把正梁锯错了。仔细分析起来,在这座断梁殿的建筑手法上,采用了菩萨顶、棋盘格、琵琶吊、斗拱等工艺,起到了顶力和吊力的作用,分担了屋顶对大梁的压力。虽然是对接的两段栋梁,但仍然十分坚固。这座殿门,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断梁殿正梁上,朝南悬挂着"大吴胜壤"的巨幅匾额,落款是光绪三年(1877年)三月二日曾寿重立。苏州在历史上曾经有吴县、吴郡、吴州等称谓,曾经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发祥地,是三国时代孙吴政权的根据地,是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鏐所设的中吴府的府治所在地。一般来讲,吴地就是指苏州一带。"大吴胜壤",画龙点睛地表述了虎丘在苏州诸多旅游景点中的重要地位。

  断梁殿正梁上,朝北悬挂着"含真藏古"的巨幅匾额,是现代著名学者梁漱溟的手笔。这四个字,暗示着虎丘有真山真水真人真事,都有据可查。虎丘还有古墓古泉古寺古塔,仍有迹可寻。

  二山门里,原来有两尊金刚力士的塑像,现只留有元代和明代的青石碑刻四座,记载着虎丘的历史,轻敲碑石,咚咚作响,所以也称为响碑,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憨憨泉〕过了二山门,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可以看到路的西侧有一块圆卵形的石碣,刻有北宋吕升卿所书的憨憨泉。石碣前存一眼古井,平时用铁盖盖住。古井四周是用花岗石砌成的栏杆。相传,梁代僧人憨憨法师,是庙里的挑水和尚。有一次,他挑水经过这里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眼睛就看不见了。他虽然眼睛瞎了,但耳朵灵,心眼好。这时,他似乎听到了地下有流水声、摇橹声、讲话声。似乎有人在讲:"这座虎丘山,原来叫海涌山,山上的泉眼可以直通大海。"憨憨听到以后,就在这里挖土寻找泉眼。村民见他瞎折腾,就笑他傻,戏言道;"如果能挖出泉水,我就变一只大青蛙守在这里。"话音刚落,地下就冒出了一股清泉,喷到憨憨法师的脸上,顿时感到一阵阴凉,双眼又重见光明。这时,憨憨法师发现那位农夫果然变成了一只青蛙,久久地守在古井旁。这叫做"青蛙嬉水"。这个民间故事不可信。但是,这眼古井,是憨憨法师所凿,却是上了古书的。

  清代学者洪钧高中状元后,衣锦还乡,同几位好友从阊门坐船到虎丘游览,途中结识了赛金花(当时名叫傅彩云,后来曾改名曹梦兰)。洪钧等人上山游览时,看到一位僧人抱了一只瓦瓮下山汲水。洪钧感到很奇怪,就说:古书上说虎丘有憨憨泉,为什么不汲泉水,而要汲河水?僧人回答说,憨憨泉早已湮没,不知在何处。洪钧等人就在附近寻找。赛金花见到附近低洼处有青苔,叫人扒开大石板,果然有一股清泉泪泪而出。就这样,憨憨泉又重见天日。为了纪念这件事情,洪钧和几位好友捐了一些钱,重修了憨憨泉,并在井边盖了几间小屋。憨憨泉边上的拥翠山庄有抱瓮轩,可以印证。拥翠山庄东部墙壁上还嵌有碑刻,记载着重新发现憨憨泉的大致经过。

  〔试剑石〕上山石阶的东侧,有一块从中间裂开的大石块,旁边的一块石碣上刻着北宋吕升卿书的"试剑石"三字,另一块石碣上刻有元代顾瑛的诗句: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流断。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描写试剑时的情景:银光一闪,顽石崩裂,山摇地动,威力无比。后两句,是对时政发表感慨:忠奸不明,是非不分,纵有宝剑,无力回天。这首诗引出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吴王阖闾命干将、莫邪铸剑。干将夫妇采集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铸干将、莫邪双剑。吴王阖闾得到了干将所献的雌雄宝剑后,挥剑试刃,将大石一劈为二。第二个故事是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求吴王宝剑,一只老虎当坟而踞。秦始皇用剑斩虎,未中虎身却误砍石块,留下此痕。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似乎是针对秦王试剑的传说而作。事实上,这块剑试石是典型的火山喷发后的凝灰岩,久经风化,沿着裂隙形成一条裂缝,酷似刀削剑劈。

  〔枕石」试剑石以北的山路一侧,有一块圆卵形大石块,形状象一个大枕头。相传晋代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倚此石看经,困了就用这块石头当作枕头休息。因此,人们称这块石头叫枕石。这块石头也称作为蜒蝣石,因为这块石头也像雨天的蜒蝣,阴雨天在石边上有水珠、水滴。

  〔真娘墓)虎丘前山上山道路的尽头,是"古真娘墓"。真娘,也称贞娘,本名为胡瑞珍,北方人。唐代安史之乱时,逃难来到苏州,无依无靠,被迫堕入妓院。她善歌能诗,才貌出众,是当时苏州的一位绝色佳丽。当时有一位青年王荫祥重金贿赠鸨母,欲留宿于真娘处。真娘投缳自尽,以死守身。王荫祥大为震惊,厚葬真娘于虎丘山,并于墓上建亭纪念。当时的苏州刺史白居易为其写了墓志铭。

  再向前走就到了千人石,这一带的景点有千人石、点头石、二仙亭、剑池等。

  〔千人石〕千人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坪,广可数亩,平坦如砥,高下如削。关于千人石的传说有两种。第一种传说是,吴王夫差为先王阖闾治丧,在地宫内埋葬了许多宝剑和其他财宝。夫差为了保守秘密,在石上杀害了上千名筑墓工匠,血流成河,染成红色,故称为干人石。当然,这块石头呈暗红色,是因为硫纹岩中含有大量铁质的缘故。千人石上有一座石经幢,刻有几尊佛像,称为多宝石经幢。这座石经幢是仿照陀罗尼经幢建造的,由须弥座、石柱、盘盖等部分组成,俗称八棱碑。佛教认为,这可以扶正祛邪,消灾免祸,超度亡灵。第二种传说是,晋代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曾在此讲经说法,下有千多人聆听,故称千人石或千人坐。

  〔生公讲台〕据说,生公在这里讲经说法,嫌听众太少,又聚石为徒。生公讲经讲到妙处,天花乱坠,白莲盛开,顽石点头,元代顾瑛有诗:生公聚白石,尘拂天花坠;可怜尘中人,不解点头意。

  为什么"可怜尘中人,不解点头意"?这是因为,生公在虎丘讲的金刚般着波罗蜜涅盘经中,主张"阐提有佛性",群石皆为点头。十二年以后,才有正式的《涅盘》经书传到建业,其中果然有"一阐提人有佛性"的提法,可见生公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并没有得到当时朝野各方的重视。生公讲台附近有白莲池,池中央有顽石一方,池南岸有石经幢一座,都与"生公讲经,顽石点头"的典故有关。

  〔二仙亭〕二仙亭是吕洞宾和陈抟下棋的地方,亭内有吕洞宾和陈抟两位仙人的石刻画像。二仙亭的石柱上刻有两副对联。

  第一副对联是: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朝虎阜再留踪。这副对联讲的是吕洞宾的故事。吕洞宾曾经在岳阳楼舞鹤,今天又在虎丘上留踪。第二副对联是: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这副对联讲的是陈抟的故事。陈抟老祖,是五代宋初道人,以善睡出名。上联是讲有一樵夫到虎丘,看吕洞宾同陈抟下棋。陈抟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樵夫在山上等了很长时间。陈抟睁开眼一看,把樵夫当成了梦中人物。樵夫反复说明原委,才知"原非梦"。下联是讲要深究道教的奥秘,才能成为得道神仙。倘若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究竟是真是假,实在是大可不必的。

虎丘导游词 篇10

  游客朋友们,欢迎您们游览吴中第一山--虎丘。 虎丘,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北约5公里处。这是一座突兀于一片平原上的山丘,高度为30多米,占地面积约300亩。相传,远古时期,这里曾经是东部海岸线上的一个海湾,而虎丘是由火山爆发而产生的灼热岩浆堆积而成的小岛,涨潮时被水淹没,退潮时又涌出海面,当时被称为海涌山或海涌峰。久而久之,海陆变迁,海涌峰就演变成了陆地上的一座山丘。 海涌峰为何被称为虎丘?这还要从春秋时期的吴越之争说起。3000多年前,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离开陕西岐山,来到太湖之滨,建立了勾吴部落,经过十几代人的开拓和积聚,建立了吴国。

  泰伯的二十一世孙吴王阖闾为了争霸事业,重用孙武和伍子胥,"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于公元前520xx年始建阖闾大城,成为东南的一大都会,使吴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乘越王允常去世的机会,亲自率兵攻打越国。由于阖闾骄傲轻敌,中了越王勾践的埋伏,在槜李地区受伤,回师途中在嘉兴去世,归葬海涌山。这段历史,在唐代陆广微先生撰写的《吴地记》上是这样记载的:"海涌山在吴县西北九里二百步,阖闾葬此山中。发五郡之人作坟,铜椁三重,水银灌体,金银为坑。《史记》云:'阖闾坟在吴县阊门外,以十万人治坟,取土临湖葬。经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吴越春秋》云:'阖闾葬虎丘。十万人治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山。

  自此以后,虎丘就成了苏州的一大名胜。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文人雅士凭借着虎丘这个舞台,演出了许多威武壮丽的史剧,从而留下了无数的宝贵遗迹,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可以说,虎丘是苏州2500百年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 吴王夫差为报仇雪恨,率兵攻打越国,在太湖中的夫椒山大败越军,拘捕越王勾践夫妇到虎丘,令其在阖闾墓前守坟养马。

  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曾登山游览,并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求吴王宝剑,而终无所得。秦未,项羽组织江东八千子弟兵,在虎丘揭竿起义,转战南北,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基础,成为风云一时的西楚霸王。 东汉末年,孙权以苏州作为根据地发展争雄事业,为巩固和发展孙吴政权,曾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找地下宝藏,也一无所获。

  唐代宝历年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一年多时间(820xx年5月至820xx年9月)里,开通了自阊门至虎丘的山塘河,沿河边筑了一条七里长堤,堤上夹种桃李,水中栽植莲荷,使苏州增添了不少秀色。 宋代苏东坡多次游览虎丘,写下了许多诗词,他认为:"游苏州者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明代唐伯虎曾经发现剑池干涸后暴露出来的阖闾墓的甬道口,几乎差一点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明代末年,以张溥为首的复社曾经在虎丘千人石聚会,有来自全国的复社成员共上千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清代康熙、乾隆曾多次出巡苏州,在虎丘留下了许多墨宝,在苏州民间传为佳话。 清代末年,柳亚子、陈去病等人在苏州发起组织了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11月13日,南社在虎丘举行第一次雅集,宣告正式成立。这个团体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影响很大。

  陈去病于1933年去世后,葬在虎丘山南麓。 虎丘也是江南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讲到虎丘的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东晋司徒王珣和司空王珉兄弟,在虎丘营造馆舍作为别墅。咸和二年(320xx年)舍宅为东西两寺,以剑池为界,后两寺合二为一。唐代因避唐太祖讳,改虎丘为武丘,寺庙称为武丘寺。北宋时改称云岩禅寺。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虎丘云岩寺始建佛塔,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竣工。寺庙几经兴废,于清康熙年间重建,改名为"虎阜禅寺"。虽然现在这里的寺庙建筑遗存已不再是宗教活动场所,但从其规模上还能依稀辨认出当年佛寺的盛况。

虎丘导游词 篇1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李导!千百年来,虎丘的风景名冠吴中。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赏虎丘吧!

  这里就是大门了。你看,这块石碑上刻有两个字:虎丘。你们可以拍个照留个纪念。

  我们现在要去参观“断梁殿”了。断梁殿的横梁是断开的,你们仔细看就会发现中间有一道深深的接缝。传说,断梁殿的断梁是因为木材不够长,只能用中国的方法把两根木头拼起来,才建好这座殿堂的。

  参观完断梁殿,我们就看一看被称为“东方比萨斜塔”的虎丘塔吧!

  大家看,我身后的这座塔就是虎丘塔了。由于地基的原因,四百年前塔身开始向西北倾斜。为了确保虎丘塔不塌和大家的安全,请不要登塔游玩。

  游客们,现在,让我们自由活动,尽情玩赏吧!请各位不要乱扔果皮纸屑;不要破坏建筑物;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祝大家玩得愉快!

虎丘导游词 篇12

  各位游客,欢迎来到吴中第一山虎丘参观游览。俗话说得好“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那么今天我们来深入地了解这个神秘的地方吧!虎丘位于苏州市古城区西北约5公里处,高约34.3米,占地面积约为300亩,而后来又经20__年扩建,它的现占体积为28.29公顷。大家知道吗,虎丘原名叫海涌山,那么海涌山是怎么形成的呢?相传远古时代,这里曾是海湾中的一座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成为了平地上的山丘,故为海涌山了。那大家知道为什么后来又改名为虎丘吗?这里还有个小故事呢,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趁越王永常去世,并带兵攻打越国,后来又在携里受了重伤,回程途中,不幸在嘉兴去世。死后夫差将阖闾葬在了海涌山,三天后呢,便出现一只白虎蹲在山头,于是啊,有人便说这是吴王的金精所化,从此便改名为虎丘了。

  好,了解虎丘得名的由来,我再向大家介绍几位来过此地的文人雅士吧,首先,要说寻宝,这秦始皇和孙权,听到虎丘地下藏有三千宝剑时,先后来到了虎丘,最后还是空手而归。而明代的唐伯虎差一点儿就揭开了这千古之谜。再说说,为苏州作出贡献的吧,唐代诗人白居易,开凿了七里山塘河,为苏州增添了几分色彩。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站在海涌桥上,大家请看,左右两旁有六对石狮子,形态各异,惟妙惟肖。那我就要考考大家了,你们知道哪些是雄狮子,哪些是雌狮子吗?对,怀里抱着小狮子的是雌狮子,脚下踩着绣球的,则是雄狮子。我们再看眼前的二山门,这二山门就像是老虎的头,窗洞是老虎的眼睛,而洞口则是老虎的嘴巴,这尾巴的位置就是虎丘塔了。

  各位游客,走进断梁殿,它面阔三开间,进深两开间,建于元代至正四年。关于断梁殿,大家请往上看这“大吴胜壤”中“胜”字的一撇,会发现上面的主梁有一道裂痕,说到这裂痕啊,还有一个民间故事呢。元代的时候,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要苏州地方官吏限期在虎丘建造一座殿门。而当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并正要上正梁时,工匠们发现原本作为正梁的木料被当成顶梁柱锯

  成两截。后来,又因限期已经临近,老工匠赛鲁班想方设法建造了这座断梁殿,并用了棋盘格、琵琶吊、斗拱等独特工艺,起到了吊力和顶力的作用。刚才我们提到“大吴胜壤”这块匾额,它赞颂了虎丘在我们这块沃土上是很了不起的。请大家在朝对面看,则挂着“含真藏古”这块匾额,那么大家知道这“真”指的是什么,“古”指的又是什么呢?“真”指的就是真人、真事、真山、真水,这些呢都是有史可记的,而“古”指的是古木、古寺、古泉、古塔,这些都是可以在虎丘内找到的。我们再看左右两旁的哼哈二将,是由市树香樟树制成,可惜原来的哼哈二将在__时已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0__年重塑后的了。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来到了试剑石。大家请看这块石头的造型是不是很像用剑劈开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为争霸天下,抓来了当时有名的铸剑高手为他铸剑。而干将和莫邪夫妇也被他选去铸剑。吴王并要求他们在100天之内铸造出一把独一无二的宝剑。王命为难,几个月过去了,仍未铸好,紧要关头莫邪跳入炉中,化作青烟,铸成了雌剑,干将也按期将雌剑献给吴王。吴王来到虎丘举起宝剑,将大石一劈为二。也就是我们眼前的这块石头了。当然,关于这块石头还有另一个故事,秦始皇寻剑时,非常懊恼,半路上看见一只白虎,于是抽出宝剑砍去,未中虎身,而在石头下留下痕迹。其实呢,听完这些故事很有趣,但事实上,这块石头是火山的熔浆所形成的,叫做凝灰岩。各位请看,试剑石边还刻有“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断流。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说的就是秦始皇了。宝剑再锋利也没有用,他未去辨人心。

  在我的左手边呢,有一块枕石,大家看它的造型像什么?对,像枕头,所以称它为枕石。大家请跟我往前走,我的右手边就是真娘墓了。真娘本名胡瑞珍,后为了逃避安史之乱,路上与家人失散流落苏州,又被诱骗到山塘街“乐云楼”妓院。因真娘才貌双全,但她只卖艺不卖身。而王萌祥看上了真娘,于是他就去贿赂老鸨,留在了真娘房里,真娘为保守贞洁,投怀自杀。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千人石。传说啊,吴王阖闾死后,夫差将他葬在这儿,用了上千工匠为他建古墓。夫差骗上千工匠来到此地,并邀请他们喝酒,正当他们高兴时,趁机杀死他

  们,这里呢也就流淌了上千人的鲜血。大家请看脚下的石头,每当下雨时,它就会泛红,其实呢,真实的原因是石头内含有一些铁质。晋代高僧竺道生曾在千人石上讲经说法,他还宣扬“一禅道皆有佛性”。可是,没人信他,于是啊,他就聚石为徒,讲到顽石点头。当时,他说的白莲池中莲花盛开。我们还可以看到这块石头上刻有“点头”二字呢,所以千人坐后又被叫做生公讲台。瞧,这白莲池中还有一座白色的建筑物,那就是石经幢,具有驱邪避凶的作用。游客朋友们,更让千人石声名远扬的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赏月曲会,这曲儿指的是昆曲。每逢中秋节,热情好客的苏州老百姓穿着丽服,带上美酒,在千人石上席地而坐。经过一轮一轮的选拔,最后由一位胜出者,他必须在千人石最高处清唱一曲,唱红了也就可以去全国各地表演了。这“四方歌者皆无门”,一唱就是两百多年。

  再往前走,呈现在我们眼前就是二仙亭,它是花岗岩建筑。既然说它是二仙亭,自然和神仙有关。传说这个亭子是道家神仙吕洞宾和陈抟老祖下棋的地方。各位请看,里面有两个石刻画像,这画像上的两个人正是这两位神仙了。吕洞宾常手拿宝剑。而陈抟则是到哪儿都能睡着,那大家是否要怀疑他那么能睡,怎么下棋呢?有次他们下棋时,一位樵夫上山砍柴,路过此地便停下脚步,看他们下棋,樵夫看到陈抟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后来他看了会儿也就回家了。可当他回家后,却发现没人认识他了,这也就是“仙人一盘棋,人间已千年”。在看左右两旁的对联“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朝虎阜再留踪”,讲的是谁呢,大家不妨可以猜猜?对,就是吕洞宾,他曾在岳阳楼舞鹤,而今日又在虎丘下棋,并留下了踪迹。再看“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这前半句说的是陈抟睡了很久,醒来便把樵夫视作梦中人,也就是庄周梦蝶中,到底是庄周梦到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呢。我们都说“元里求元便是元”,那为什么要读“玄”呢?这是为避康熙帝玄烨的讳。元即是玄,也就是道,道家认为道生元气,元气分为阴阳,阴阳之后有了天地人,天地人创造了万物,而万物又归于道。好比种子开花结果落地,又成为种子。这句话告诉大家,从道出发,追求道家的奥秘,就能得道了。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虎丘剑池。这是由唐代颜真卿所书,因为岁月的流逝,“虎丘”二字脱落,而明代的章仲玉便补上了“虎丘”二字,所以才会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

  各位请看这剑池的外形像不像一口平放着的宝剑,这就是剑池得名的第一个由来。第二个原因不用说大家也猜到了吧,传说这剑池下藏有三千把宝剑,所以这儿呢又是个藏剑的地方。大家是不是很想知道这剑池下是否真的有三千把宝剑呢?传说秦始皇和孙权都来此寻剑,有很多人说剑池成了现在的模样,是因为这两位皇帝寻剑时开山劈石而形成的。那到底有没有吴王阖闾墓,我们苏州市政府在1955年的时候去勘探过,抽干池水,发现整个池子下面是平整的大石块,这就说明是人工挖凿的。而在池北最窄处发现了一个洞穴,再往里走有一个一丈多长的隧道。洞穴边上还有石块,石块上还有痕迹,说明啊,这唐伯虎、王鳌等人在明代时发现洞穴,于是他们将情况写在剑池边上。再看崖壁上“风壑云泉”四个字是著名书法家米芾所书。“剑池”二字是由周百琦所书。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五十三参,它是花岗岩台阶。那为什么要有五十三层台阶呢?传说,观音身边有一对善财童子,先后拜了53位师傅。好,大家跟我往上走,我们脚下的石阶比其他石阶更宽一些,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童子拜到第27位师傅观音时,观音说:“还有很多人的本领比我大,你应该再向其他师傅多学一些”。大家抬头请看,我们站在每层台阶上都可以看得见供奉的佛祖大殿。这也就是“五十三参,参参见佛”。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云岩寺大殿。它是由东晋司空王珉、司徒王洵两兄弟舍宅为寺而来的。大家看,左右两边设有钟和鼓,这是佛教中用来计时的。和尚们早上会敲钟以代表新的一天开始了,晚上敲鼓代表一天的结束。走进大雄宝殿,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大雄指的是释迦摩尼,宝指的是佛宝、僧宝和法宝,而殿则是佛教建筑中供奉佛祖的,堂则是供奉罗汉的。他的左右两旁分别是迦叶和阿难。迦叶是年纪大的那位,他曾在七叶窟召集了500弟子传扬佛法,故又被称为“头陀第一”。阿难天资聪慧,擅长记忆,跟随了佛祖20__年之久,记下了

  佛祖的话,并写在了贝叶树的叶子上,成了佛经。左右两旁是大弟子迦叶和佛祖的堂弟阿难,两边还塑有十八罗汉。

  各位游客,矗立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虎丘塔了。现存的虎丘塔始建于后周乾佑八年至宋建隆二年,高47.7米,平面七级八面,是经过了七次大火后,保留下的塔心部分。它的倾斜角是2°48’,偏离中心线2.34米,比比萨斜塔早了390多年。那大家知道它为何会倾斜吗?这是因为它的塔基不均匀,倾斜位置往东北方向倒,而这塔身重6000多吨。虎丘塔是从元代开始倾斜,上世纪50年代,塔身的裂缝就达到80厘米呢。1956年时,人们用了铁箍灌浆的方法,将塔修复了。1981年,人们用了5年的时间,加固地基,在塔基下大了44个孔,并向下灌钢筋水泥,修复虎丘塔。可见我们要好好保护虎丘塔了,经过多年的沧桑变化,虎丘塔还存有越窑密瓷莲花碗,楠木经箱等文物,这些可以在苏州博物馆内见到。

  虎丘和一天的旅程接近尾声,大家不妨拿出手中的相机,将这一画卷全部拍下,留作纪念。谢谢!

虎丘导游词 篇13

  旅客朋友们,欢迎大家们游览吴中第一山--虎丘。

  虎丘,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北约5公里处。这是一座突兀于一片平原上的山丘,高度为30多米,占地面积约300亩。相传,远古时期,这里曾经是东部海岸线上的一个海湾,而虎丘是由火山爆发而产生的灼热岩浆堆积而成的小岛,涨潮时被水淹没,退潮时又涌出海面,当时被称为海涌山或海涌峰。久而久之,海陆变迁,海涌峰就演变成了陆地上的一座山丘。

  海涌峰为何被称为虎丘?这还要从春秋时期的吴越之争说起。3000多年前,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离开陕西岐山,来到太湖之滨,建立了勾吴部落,经过十几代人的开拓和积聚,建立了吴国。泰伯的二十一世孙吴王阖闾为了争霸事业,重用孙武和伍子胥,"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于公元前514年始建阖闾大城,成为东南的一大都会,使吴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乘越王允常去世的机会,亲自率兵攻打越国。由于阖闾骄傲轻敌,中了越王勾践的埋伏,在槜李地区受伤,回师途中在嘉兴去世,归葬海涌山。这段历史,在唐代陆广微先生撰写的《吴地记》上是这样记载的:"海涌山在吴县西北九里二百步,阖闾葬此山中。发五郡之人作坟,铜椁三重,水银灌体,金银为坑。《史记》云:'阖闾坟在吴县阊门外,以十万人治坟,取土临湖葬。经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吴越春秋》云:阖闾葬虎丘。十万人治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山。

  自此以后,虎丘就成了苏州的一大名胜。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文人雅士凭借着虎丘这个舞台,演出了许多威武壮丽的史剧,从而留下了无数的宝贵遗迹,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可以说,虎丘是苏州2500百年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

  吴王夫差为报仇雪恨,率兵攻打越国,在太湖中的夫椒山大败越军,拘捕越王勾践夫妇到虎丘,令其在阖闾墓前守坟养马。

  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曾登山游览,并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求吴王宝剑,而终无所得。秦未,项羽组织江东八千子弟兵,在虎丘揭竿起义,转战南北,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基础,成为风云一时的西楚霸王。

  东汉末年,孙权以苏州作为根据地发展争雄事业,为巩固和发展孙吴政权,曾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找地下宝藏,也一无所获。

  唐代宝历年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一年多时间(825年5月至826年9月)里,开通了自阊门至虎丘的山塘河,沿河边筑了一条七里长堤,堤上夹种桃李,水中栽植莲荷,使苏州增添了不少秀色。

  宋代苏东坡多次游览虎丘,写下了许多诗词,他认为:"游苏州者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明代唐伯虎曾经发现剑池干涸后暴露出来的阖闾墓的甬道口,几乎差一点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明代末年,以张溥为首的复社曾经在虎丘千人石聚会,有来自全国的复社成员共上千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清代康熙、乾隆曾多次出巡苏州,在虎丘留下了许多墨宝,在苏州民间传为佳话。

  清代末年,柳亚子、陈去病等人在苏州发起组织了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1909年11月13日,南社在虎丘举行第一次雅集,宣告正式成立。这个团体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影响很大。陈去病于1933年去世后,葬在虎丘山南麓。

  虎丘也是江南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讲到虎丘的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东晋司徒王珣和司空兄弟,在虎丘营造馆舍作为别墅。咸和二年(327年)舍宅为东西两寺,以剑池为界,后两寺合二为一。唐代因避唐太祖讳,改虎丘为武丘,寺庙称为武丘寺。北宋时改称云岩禅寺。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虎丘云岩寺始建佛塔,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竣工。寺庙几经兴废,于清康熙年间重建,改名为"虎阜禅寺"。虽然现在这里的寺庙建筑遗存已不再是宗教活动场所,但从其规模上还能依稀辨认出当年佛寺的盛况。

  除了虎丘的人文景观声名远扬外,虎丘的自然风光也使人流连忘返。正所谓"虎丘吴小山,东南称奇观。"这里有天然的巨大石砥--千人石;有罕见的悬崖峭壁--剑池石壁;有茂密的森林和候鸟景观--苍鹭夕归;有著名的盆景展览--万景山庄。

  自古以来,虎丘也是繁华的商贾之地。尤其是明清时期,这里商贩聚集,酒肆林立。到了清明踏青和山塘庙会时节,虎丘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清代大文豪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写道:"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小像,与薛幡毫无相差。""薛宝钗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她哥哥,不禁笑了起来。"这一段对虎丘捏像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勾划出了当年虎丘集市的热闹情景。正是由于虎丘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浓郁的文化氛围,秀丽的自然风光,使她成了苏州的首选游览胜地。明代李流芳把它归纳为"虎丘有九宜",就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直落木、宜夕阳。也就是说,游览虎匠,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都有其独特的风味,成为吴中第一名山、吴中第一名胜。

  虎丘的游览主要分为前山、千人石和山顶三个部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前山,前山的景点有:海涌桥、断梁殿、憨憨泉、试剑石、枕石、贞娘墓等。

  〔海涌桥〕经过虎丘入口处,就来到了海涌桥。海涌桥是一座用花岗石材料建成的仿古式石拱桥。据苏州市园林局提供的资料记载,这座桥是1956年凿通虎丘环山河(也称环山溪)时所建,桥的石栏杆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小石狮十二只,很有地方特色。当我们站在桥上向前看,细心的朋友可以有两个发现:第一个发现是山藏寺里。古人用诗来形容这个特点:"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平生只见山里寺,今日来看寺里山","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叫锁寺门"。第二个发现是"丘如蹲虎"。请诸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体会到这个特点。二山门就像老虎的头颅,洞门像老虎的嘴巴,窗洞像老虎的眼睛,两边凸出的青石碑像老虎的耳朵,两旁的树木像老虎的胡须,门前的露台是老虎的舌头,环山河水是老虎的口水,山丘像老虎的脊梁,宝塔象老虎的尾巴。据说,早在元代就有这样十分形象的比喻了。

  〔断梁殿〕断梁殿,是寺庙的二山门,面阔三开间,进深两开间,单檐歇山顶,结构特殊。因为这座殿门的正梁不是用一根整木,而是分两段接合,中间有明显的拼缝,所以称为断梁殿,或称为双梁殿,建于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

  据苏州民间传说,元代的时候,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要苏州地方官吏限期在虎丘建造一座殿门。当各项工作准备就绪而打算上正梁时,工匠们突然发现,原本作为正梁的大木料被当作顶梁柱而一锯成两截。由于限期已经临近,无法再另外寻找正梁的木料,老工匠"赛鲁班"想方设法建造了这座断梁殿,总算按期竣工。

  当然,这只是一则民间故事,经不起推敲和考证。因为,仅仅在苏州地区,元代建造的断梁殿就有两处:一处是虎丘二山门,另一处是东山轩辕宫(重建于元代至元四年,即1338年)。也就是说,不可能两处建筑工地的工匠,都把正梁锯错了。仔细分析起来,在这座断梁殿的建筑手法上,采用了菩萨顶、棋盘格、琵琶吊、斗拱等工艺,起到了顶力和吊力的作用,分担了屋顶对大梁的压力。虽然是对接的两段栋梁,但仍然十分坚固。这座殿门,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断梁殿正梁上,朝南悬挂着"大吴胜壤"的巨幅匾额,落款是光绪三年(1877年)三月二日曾寿重立。苏州在历史上曾经有吴县、吴郡、吴州等称谓,曾经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发祥地,是三国时代孙吴政权的根据地,是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鏐所设的中吴府的府治所在地。一般来讲,吴地就是指苏州一带。"大吴胜壤",画龙点睛地表述了虎丘在苏州诸多旅游景点中的重要地位。

  断梁殿正梁上,朝北悬挂着"含真藏古"的巨幅匾额,是现代著名学者梁漱溟的手笔。这四个字,暗示着虎丘有真山真水真人真事,都有据可查。虎丘还有古墓古泉古寺古塔,仍有迹可寻。

  二山门里,原来有两尊金刚力士的塑像,现只留有元代和明代的青石碑刻四座,记载着虎丘的历史,轻敲碑石,咚咚作响,所以也称为响碑,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憨憨泉〕过了二山门,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可以看到路的西侧有一块圆卵形的石碣,刻有北宋吕升卿所书的憨憨泉。石碣前存一眼古井,平时用铁盖盖住。古井四周是用花岗石砌成的栏杆。相传,梁代僧人憨憨法师,是庙里的挑水和尚。有一次,他挑水经过这里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眼睛就看不见了。他虽然眼睛瞎了,但耳朵灵,心眼好。这时,他似乎听到了地下有流水声、摇橹声、讲话声。似乎有人在讲:"这座虎丘山,原来叫海涌山,山上的泉眼可以直通大海。"憨憨听到以后,就在这里挖土寻找泉眼。村民见他瞎折腾,就笑他傻,戏言道;"如果能挖出泉水,我就变一只大青蛙守在这里。"话音刚落,地下就冒出了一股清泉,喷到憨憨法师的脸上,顿时感到一阵阴凉,双眼又重见光明。这时,憨憨法师发现那位农夫果然变成了一只青蛙,久久地守在古井旁。这叫做"青蛙嬉水"。这个民间故事不可信。但是,这眼古井,是憨憨法师所凿,却是上了古书的。

  清代学者洪钧高中状元后,衣锦还乡,同几位好友从阊门坐船到虎丘游览,途中结识了赛金花(当时名叫傅彩云,后来曾改名曹梦兰)。洪钧等人上山游览时,看到一位僧人抱了一只瓦瓮下山汲水。洪钧感到很奇怪,就说:古书上说虎丘有憨憨泉,为什么不汲泉水,而要汲河水?僧人回答说,憨憨泉早已湮没,不知在何处。洪钧等人就在附近寻找。赛金花见到附近低洼处有青苔,叫人扒开大石板,果然有一股清泉泪泪而出。就这样,憨憨泉又重见天日。为了纪念这件事情,洪钧和几位好友捐了一些钱,重修了憨憨泉,并在井边盖了几间小屋。憨憨泉边上的拥翠山庄有抱瓮轩,可以印证。拥翠山庄东部墙壁上还嵌有碑刻,记载着重新发现憨憨泉的大致经过。

  〔试剑石〕上山石阶的东侧,有一块从中间裂开的大石块,旁边的一块石碣上刻着北宋吕升卿书的"试剑石"三字,另一块石碣上刻有元代顾瑛的诗句: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流断。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描写试剑时的情景:银光一闪,顽石崩裂,山摇地动,威力无比。后两句,是对时政发表感慨:忠奸不明,是非不分,纵有宝剑,无力回天。这首诗引出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吴王阖闾命干将、莫邪铸剑。干将夫妇采集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铸干将、莫邪双剑。吴王阖闾得到了干将所献的雌雄宝剑后,挥剑试刃,将大石一劈为二。第二个故事是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求吴王宝剑,一只老虎当坟而踞。秦始皇用剑斩虎,未中虎身却误砍石块,留下此痕。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似乎是针对秦王试剑的传说而作。事实上,这块剑试石是典型的火山喷发后的凝灰岩,久经风化,沿着裂隙形成一条裂缝,酷似刀削剑劈。

  〔枕石」试剑石以北的山路一侧,有一块圆卵形大石块,形状象一个大枕头。相传晋代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倚此石看经,困了就用这块石头当作枕头休息。因此,人们称这块石头叫枕石。这块石头也称作为蜒蝣石,因为这块石头也像雨天的蜒蝣,阴雨天在石边上有水珠、水滴。

  〔真娘墓)虎丘前山上山道路的尽头,是"古真娘墓"。真娘,也称贞娘,本名为胡瑞珍,北方人。唐代安史之乱时,逃难来到苏州,无依无靠,被迫堕入妓院。她善歌能诗,才貌出众,是当时苏州的一位绝色佳丽。当时有一位青年王荫祥重金贿赠鸨母,欲留宿于真娘处。真娘投缳自尽,以死守身。王荫祥大为震惊,厚葬真娘于虎丘山,并于墓上建亭纪念。当时的苏州刺史白居易为其写了墓志铭。

  再向前走就到了千人石,这一带的景点有千人石、点头石、二仙亭、剑池等。

  〔千人石〕千人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坪,广可数亩,平坦如砥,高下如削。关于千人石的传说有两种。第一种传说是,吴王夫差为先王阖闾治丧,在地宫内埋葬了许多宝剑和其他财宝。夫差为了保守秘密,在石上杀害了上千名筑墓工匠,血流成河,染成红色,故称为干人石。当然,这块石头呈暗红色,是因为硫纹岩中含有大量铁质的缘故。千人石上有一座石经幢,刻有几尊佛像,称为多宝石经幢。这座石经幢是仿照陀罗尼经幢建造的,由须弥座、石柱、盘盖等部分组成,俗称八棱碑。佛教认为,这可以扶正祛邪,消灾免祸,超度亡灵。第二种传说是,晋代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曾在此讲经说法,下有千多人聆听,故称千人石或千人坐。

  〔生公讲台〕据说,生公在这里讲经说法,嫌听众太少,又聚石为徒。生公讲经讲到妙处,天花乱坠,白莲盛开,顽石点头,元代顾瑛有诗:生公聚白石,尘拂天花坠;可怜尘中人,不解点头意。

  为什么"可怜尘中人,不解点头意"?这是因为,生公在虎丘讲的金刚般着波罗蜜涅盘经中,主张"阐提有佛性",群石皆为点头。十二年以后,才有正式的《涅盘》经书传到建业,其中果然有"一阐提人有佛性"的提法,可见生公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并没有得到当时朝野各方的重视。生公讲台附近有白莲池,池中央有顽石一方,池南岸有石经幢一座,都与"生公讲经,顽石点头"的典故有关。

  〔二仙亭〕二仙亭是吕洞宾和陈抟下棋的地方,亭内有吕洞宾和陈抟两位仙人的石刻画像。二仙亭的石柱上刻有两副对联。

  第一副对联是: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朝虎阜再留踪。这副对联讲的是吕洞宾的故事。吕洞宾曾经在岳阳楼舞鹤,今天又在虎丘上留踪。第二副对联是: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这副对联讲的是陈抟的故事。陈抟老祖,是五代宋初道人,以善睡出名。上联是讲有一樵夫到虎丘,看吕洞宾同陈抟下棋。陈抟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樵夫在山上等了很长时间。陈抟睁开眼一看,把樵夫当成了梦中人物。樵夫反复说明原委,才知"原非梦"。下联是讲要深究道教的奥秘,才能成为得道神仙。倘若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究竟是真是假,实在是大可不必的 。

虎丘导游词 篇14

  虎丘

  各位游客,欢迎来到吴中第一山虎丘参观游览。俗话说得好“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那么今天我们来深入地了解这个神秘的地方吧!虎丘位于苏州市古城区西北约5公里处,高约34.3米,占地面积约为300亩,而后来又经20xx年扩建,它的现占体积为28.29公顷。 大家知道吗,虎丘原名叫海涌山,那么海涌山是怎么形成的呢?相传远古时代,这里曾是海湾中的一座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成为了平地上的山丘,故为海涌山了。那大家知道为什么后来又改名为虎丘吗?这里还有个小故事呢,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趁越王永常去世,并带兵攻打越国,后来又在携里受了重伤,回程途中,不幸在嘉兴去世。死后夫差将阖闾葬在了海涌山,三天后呢,便出现一只白虎蹲在山头,于是啊,有人便说这是吴王的金精所化,从此便改名为虎丘了。

  好,了解虎丘得名的由来,我再向大家介绍几位来过此地的文人雅士吧,首先,要说寻宝,这秦始皇和孙权,听到虎丘地下藏有三千宝剑时,先后来到了虎丘,最后还是空手而归。而明代的唐伯虎差一点儿就揭开了这千古之谜。再说说,为苏州作出贡献的吧,唐代诗人白居易,开凿了七里山塘河,为苏州增添了几分色彩。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站在海涌桥上,大家请看,左右两旁有六对石狮子,形态各异,惟妙惟肖。那我就要考考大家了,你们知道哪些是雄狮子,哪些是雌狮子吗?对,怀里抱着小狮子的是雌狮子,脚下踩着绣球的,则是雄狮子。我们再看眼前的二山门,这二山门就像是老虎的头,窗洞是老虎的眼睛,而洞口则是老虎的嘴巴,这尾巴的位置就是虎丘塔了。

  各位游客,走进断梁殿,它面阔三开间,进深两开间,建于元代至正四年。关于断梁殿,大家请往上看这“大吴胜壤”中“胜”字的一撇,会发现上面的主梁有一道裂痕,说到这裂痕啊,还有一个民间故事呢。元代的时候,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要苏州地方官吏限期在虎丘建造一座殿门。而当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并正要上正梁时,工匠们发现原本作为正梁的木料被当成顶梁柱锯

  成两截。后来,又因限期已经临近,老工匠赛鲁班想方设法建造了这座断梁殿,并用了棋盘格、琵琶吊、斗拱等独特工艺,起到了吊力和顶力的作用。刚才我们提到“大吴胜壤”这块匾额,它赞颂了虎丘在我们这块沃土上是很了不起的。请大家在朝对面看,则挂着“含真藏古”这块匾额,那么大家知道这“真”指的是什么,“古”指的又是什么呢?“真”指的就是真人、真事、真山、真水,这些呢都是有史可记的,而“古”指的是古木、古寺、古泉、古塔,这些都是可以在虎丘内找到的。我们再看左右两旁的哼哈二将,是由市树香樟树制成,可惜原来的哼哈二将在文革时已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0xx年重塑后的了。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来到了试剑石。大家请看这块石头的造型是不是很像用剑劈开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为争霸天下,抓来了当时有名的铸剑高手为他铸剑。而干将和莫邪夫妇也被他选去铸剑。吴王并要求他们在100天之内铸造出一把独一无二的宝剑。王命为难,几个月过去了,仍未铸好,紧要关头莫邪跳入炉中,化作青烟,铸成了雌剑,干将也按期将雌剑献给吴王。吴王来到虎丘举起宝剑,将大石一劈为二。也就是我们眼前的这块石头了。当然,关于这块石头还有另一个故事,秦始皇寻剑时,非常懊恼,半路上看见一只白虎,于是抽出宝剑砍去,未中虎身,而在石头下留下痕迹。其实呢,听完这些故事很有趣,但事实上,这块石头是火山的熔浆所形成的,叫做凝灰岩。各位请看,试剑石边还刻有“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断流。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说的就是秦始皇了。宝剑再锋利也没有用,他未去辨人心。

  在我的左手边呢,有一块枕石,大家看它的造型像什么?对,像枕头,所以称它为枕石。 大家请跟我往前走,我的右手边就是真娘墓了。真娘本名胡瑞珍,后为了逃避安史之乱,路上与家人失散流落苏州,又被诱骗到山塘街“乐云楼”妓院。因真娘才貌双全,但她只卖艺不卖身。而王萌祥看上了真娘,于是他就去贿赂老鸨,留在了真娘房里,真娘为保守贞洁,投怀自杀。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千人石。传说啊,吴王阖闾死后,夫差将他葬在这儿,用了上千工匠为他建古墓。夫差骗上千工匠来到此地,并邀请他们喝酒,正当他们高兴时,趁机杀死他

  们,这里呢也就流淌了上千人的鲜血。大家请看脚下的石头,每当下雨时,它就会泛红,其实呢,真实的原因是石头内含有一些铁质。晋代高僧竺道生曾在千人石上讲经说法,他还宣扬“一禅道皆有佛性”。可是,没人信他,于是啊,他就聚石为徒,讲到顽石点头。当时,他说的白莲池中莲花盛开。我们还可以看到这块石头上刻有“点头”二字呢,所以千人坐后又被叫做生公讲台。瞧,这白莲池中还有一座白色的建筑物,那就是石经幢,具有驱邪避凶的作用。游客朋友们,更让千人石声名远扬的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赏月曲会,这曲儿指的是昆曲。每逢中秋节,热情好客的苏州老百姓穿着丽服,带上美酒,在千人石上席地而坐。经过一轮一轮的选拔,最后由一位胜出者,他必须在千人石最高处清唱一曲,唱红了也就可以去全国各地表演了。这“四方歌者皆无门”,一唱就是两百多年。

  再往前走,呈现在我们眼前就是二仙亭,它是花岗岩建筑。既然说它是二仙亭,自然和神仙有关。传说这个亭子是道家神仙吕洞宾和陈抟老祖下棋的地方。各位请看,里面有两个石刻画像,这画像上的两个人正是这两位神仙了。吕洞宾常手拿宝剑。而陈抟则是到哪儿都能睡着,那大家是否要怀疑他那么能睡,怎么下棋呢?有次他们下棋时,一位樵夫上山砍柴,路过此地便停下脚步,看他们下棋,樵夫看到陈抟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后来他看了会儿也就回家了。可当他回家后,却发现没人认识他了,这也就是“仙人一盘棋,人间已千年”。在看左右两旁的对联“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朝虎阜再留踪”,讲的是谁呢,大家不妨可以猜猜?对,就是吕洞宾,他曾在岳阳楼舞鹤,而今日又在虎丘下棋,并留下了踪迹。再看“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这前半句说的是陈抟睡了很久,醒来便把樵夫视作梦中人,也就是庄周梦蝶中,到底是庄周梦到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呢。我们都说“元里求元便是元”,那为什么要读“玄”呢?这是为避康熙帝玄烨的讳。元即是玄,也就是道,道家认为道生元气,元气分为阴阳,阴阳之后有了天地人,天地人创造了万物,而万物又归于道。好比种子开花结果落地,又成为种子。这句话告诉大家,从道出发,追求道家的奥秘,就能得道了。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虎丘剑池。这是由唐代颜真卿所书,因为岁月的流逝,“虎丘”二字脱落,而明代的章仲玉便补上了“虎丘”二字,所以才会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

  各位请看这剑池的外形像不像一口平放着的宝剑,这就是剑池得名的第一个由来。第二个原因不用说大家也猜到了吧,传说这剑池下藏有三千把宝剑,所以这儿呢又是个藏剑的地方。大家是不是很想知道这剑池下是否真的有三千把宝剑呢?传说秦始皇和孙权都来此寻剑,有很多人说剑池成了现在的模样,是因为这两位皇帝寻剑时开山劈石而形成的。那到底有没有吴王阖闾墓,我们苏州市政府在1955年的时候去勘探过,抽干池水,发现整个池子下面是平整的大石块,这就说明是人工挖凿的。而在池北最窄处发现了一个洞穴,再往里走有一个一丈多长的隧道。洞穴边上还有石块,石块上还有痕迹,说明啊,这唐伯虎、王鳌等人在明代时发现洞穴,于是他们将情况写在剑池边上。再看崖壁上“风壑云泉”四个字是著名书法家米芾所书。“剑池”二字是由周百琦所书。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五十三参,它是花岗岩台阶。那为什么要有五十三层台阶呢?传说,观音身边有一对善财童子,先后拜了53位师傅。好,大家跟我往上走,我们脚下的石阶比其他石阶更宽一些,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童子拜到第27位师傅观音时,观音说:“还有很多人的本领比我大,你应该再向其他师傅多学一些”。大家抬头请看,我们站在每层台阶上都可以看得见供奉的佛祖大殿。这也就是“五十三参,参参见佛”。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云岩寺大殿。它是由东晋司空王珉、司徒王洵两兄弟舍宅为寺而来的。大家看,左右两边设有钟和鼓,这是佛教中用来计时的。和尚们早上会敲钟以代表新的一天开始了,晚上敲鼓代表一天的结束。走进大雄宝殿,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大雄指的是释迦摩尼,宝指的是佛宝、僧宝和法宝,而殿则是佛教建筑中供奉佛祖的,堂则是供奉罗汉的。他的左右两旁分别是迦叶和阿难。迦叶是年纪大的那位,他曾在七叶窟召集了500弟子传扬佛法,故又被称为“头陀第一”。阿难天资聪慧,擅长记忆,跟随了佛祖20xx年之久,记下了

  佛祖的话,并写在了贝叶树的叶子上,成了佛经。左右两旁是大弟子迦叶和佛祖的堂弟阿难,两边还塑有十八罗汉。

  各位游客,矗立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虎丘塔了。现存的虎丘塔始建于后周乾佑八年至宋建隆二年,高47.7米,平面七级八面,是经过了七次大火后,保留下的塔心部分。它的倾斜角是2°48’,偏离中心线2.34米,比比萨斜塔早了390多年。那大家知道它为何会倾斜吗?这是因为它的塔基不均匀,倾斜位置往东北方向倒,而这塔身重6000多吨。虎丘塔是从元代开始倾斜,上世纪50年代,塔身的裂缝就达到80厘米呢。1956年时,人们用了铁箍灌浆的方法,将塔修复了。1981年,人们用了5年的时间,加固地基,在塔基下大了44个孔,并向下灌钢筋水泥,修复虎丘塔。可见我们要好好保护虎丘塔了,经过多年的沧桑变化,虎丘塔还存有越窑密瓷莲花碗,楠木经箱等文物,这些可以在苏州博物馆内见到。

  虎丘和一天的旅程接近尾声,大家不妨拿出手中的相机,将这一画卷全部拍下,留作纪念。谢谢!

虎丘导游词 篇15

  游客朋友们,欢迎您们游览吴中第一山--虎丘。

  虎丘,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北约5公里处。这是一座突兀于一片平原上的山丘,高度为30多米,占地面积约300亩。相传,远古时期,这里曾经是东部海岸线上的一个海湾,而虎丘是由火山爆发而产生的灼热岩浆堆积而成的小岛,涨潮时被水淹没,退潮时又涌出海面,当时被称为海涌山或海涌峰。久而久之,海陆变迁,海涌峰就演变成了陆地上的一座山丘。

  海涌峰为何被称为虎丘?这还要从春秋时期的吴越之争说起。3000多年前,周太王古公?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离开陕西岐山,来到太湖之滨,建立了勾吴部落,经过十几代人的开拓和积聚,建立了吴国。泰伯的二十一世孙吴王阖闾为了争霸事业,重用孙武和伍子胥,"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于公元前520__年始建阖闾大城,成为东南的一大都会,使吴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乘越王允常去世的机会,亲自率兵攻打越国。由于阖闾骄傲轻敌,中了越王勾践的埋伏,在?李地区受伤,回师途中在嘉兴去世,归葬海涌山。这段历史,在唐代陆广微先生撰写的《吴地记》上是这样记载的:"海涌山在吴县西北九里二百步,阖闾葬此山中。发五郡之人作坟,铜椁三重,水银灌体,金银为坑。《史记》云:\'阖闾坟在吴县阊门外,以十万人治坟,取土临湖葬。经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吴越春秋》云:阖闾葬虎丘。十万人治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山。

  自此以后,虎丘就成了苏州的一大名胜。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文人雅士凭借着虎丘这个舞台,演出了许多威武壮丽的史剧,从而留下了无数的宝贵遗迹,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可以说,虎丘是苏州2500百年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

  吴王夫差为报仇雪恨,率兵攻打越国,在太湖中的夫椒山大败越军,拘捕越王勾践夫妇到虎丘,令其在阖闾墓前守坟养马。

  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曾登山游览,并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求吴王宝剑,而终无所得。秦未,项羽组织江东八千子弟兵,在虎丘揭竿起义,转战南北,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基础,成为风云一时的西楚霸王。

  东汉末年,孙权以苏州作为根据地发展争雄事业,为巩固和发展孙吴政权,曾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找地下宝藏,也一无所获。

  唐代宝历年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一年多时间(820__年5月至820__年9月)里,开通了自阊门至虎丘的山塘河,沿河边筑了一条七里长堤,堤上夹种桃李,水中栽植莲荷,使苏州增添了不少秀色。

  宋代苏东坡多次游览虎丘,写下了许多诗词,他认为:"游苏州者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明代唐伯虎曾经发现剑池干涸后暴露出来的阖闾墓的甬道口,几乎差一点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明代末年,以张溥为首的复社曾经在虎丘千人石聚会,有来自全国的复社成员共上千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清代康熙、乾隆曾多次出巡苏州,在虎丘留下了许多墨宝,在苏州民间传为佳话。

  清代末年,柳亚子、陈去病等人在苏州发起组织了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1920__年11月13日,南社在虎丘举行第一次雅集,宣告正式成立。这个团体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影响很大。陈去病于1933年去世后,葬在虎丘山南麓。

  虎丘也是江南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讲到虎丘的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东晋司徒王?和司空王珉兄弟,在虎丘营造馆舍作为别墅。咸和二年(320__年)舍宅为东西两寺,以剑池为界,后两寺合二为一。唐代因避唐太祖讳,改虎丘为武丘,寺庙称为武丘寺。北宋时改称云岩禅寺。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虎丘云岩寺始建佛塔,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竣工。寺庙几经兴废,于清康熙年间重建,改名为"虎阜禅寺"。虽然现在这里的寺庙建筑遗存已不再是宗教活动场所,但从其规模上还能依稀辨认出当年佛寺的盛况。

  除了虎丘的人文景观声名远扬外,虎丘的自然风光也使人流连忘返。正所谓"虎丘吴小山,东南称奇观。"这里有天然的巨大石砥--千人石;有罕见的悬崖峭壁--剑池石壁;有茂密的森林和候鸟景观--苍鹭夕归;有著名的盆景展览--万景山庄。

  自古以来,虎丘也是繁华的商贾之地。尤其是明清时期,这里商贩聚集,酒肆林立。到了清明踏青和山塘庙会时节,虎丘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清代大文豪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写道:"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小像,与薛幡毫无相差。""薛宝钗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她哥哥,不禁笑了起来。"这一段对虎丘捏像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勾划出了当年虎丘集市的热闹情景。正是由于虎丘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浓郁的文化氛围,秀丽的自然风光,使她成了苏州的首选游览胜地。明代李流芳把它归纳为"虎丘有九宜",就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直落木、宜夕阳。也就是说,游览虎匠,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都有其独特的风味,成为吴中第一名山、吴中第一名胜。

虎丘导游词 篇16

  虎丘,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北约5公里处。这是一座突兀于一片平原上的山丘,高度为30多米,占地面积约300亩。相传,远古时期,这里曾经是东部海岸线上的一个海湾,而虎丘是由火山爆发而产生的灼热岩浆堆积而成的小岛,涨潮时被水淹没,退潮时又涌出海面,当时被称为海涌山或海涌峰。久而久之,海陆变迁,海涌峰就演变成了陆地上的一座山丘。

  海涌峰为何被称为虎丘?这还要从春秋时期的吴越之争说起。3000多年前,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离开陕西岐山,来到太湖之滨,建立了勾吴部落,经过十几代人的开拓和积聚,建立了吴国。泰伯的二十一世孙吴王阖闾为了争霸事业,重用孙武和伍子胥,"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于公元前520xx年始建阖闾大城,成为东南的一大都会 ,使吴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乘越王允常去世的机会,亲自率兵攻打越国。由于阖闾骄傲轻敌,中了越王勾践的埋伏,在槜 李地区受伤,回师途中在嘉兴去世,归葬海涌山。这段历史,在唐代陆广微先生撰写的《吴地记》上是这样记载的:"海涌山在吴县西北九里二百步,阖闾葬此山中。发五郡之人作坟,铜椁三重,水银灌体,金银为坑。

  《史记》云:’阖闾坟在吴县阊门外,以十万人治坟,取土临湖葬。经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山。’《吴越春秋》云:’阖闾葬虎丘。十万人治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山。"’   自此以后,虎丘就成了苏州的一大名胜。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文人雅士凭借着虎丘这个舞台,演出了许多威武壮丽的史剧,从而留下了无数的宝贵遗迹,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可以说,虎丘是苏州2500百年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

  吴王夫差为报仇雪恨,率兵攻打越国,在太湖中的夫椒山大败越军,拘捕越王勾践夫妇到虎丘,令其在阖闾墓前守坟养马。

  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曾登山游览,并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求吴王宝剑,而终无所得。秦未,项羽组织江东八千子弟兵,在虎丘揭竿起义,转战南北,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基础,成为风云一时的西楚霸王。

  东汉末年,孙权以苏州作为根据地发展争雄事业,为巩固和发展孙吴政权,曾派人挖掘阖闾墓,寻找地下宝藏,也一无所获。

  唐代宝历年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一年多时间(820xx年5月至820xx年9月)里,开通了自阊门至虎丘的山塘河,沿河边筑了一条七里长堤,堤上夹种桃李,水中栽植莲荷,使苏州增添了不少秀色。

  宋代苏东坡多次游览虎丘,写下了许多诗词,他认为:"游苏州者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明代唐伯虎曾经发现剑池干涸后暴露出来的阖闾墓的甬道口,几乎差一点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明代末年,以张溥为首的复社曾经在虎丘千人石聚会,有来自全国的复社成员共上千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清代康熙、乾隆曾多次出巡苏州,在虎丘留下了许多墨宝,在苏州民间传为佳话。

  清代末年,柳亚子、陈去病等人在苏州发起组织了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11月13日,南社在虎丘举行第一次雅集,宣告正式成立。这个团体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影响很大。陈去病于1933年去世后,葬在虎丘山南麓。

  虎丘也是江南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讲到虎丘的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东晋司徒王珣和司空王珉兄弟,在虎丘营造馆舍作为别墅。咸和二年(320xx年)舍宅为东西两寺,以剑池为界,后两寺合二为一。唐代因避唐太祖讳,改虎丘为武丘,寺庙称为武丘寺。北宋时改称云岩禅寺。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虎丘云岩寺始建佛塔,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竣工。寺庙几经兴废,于清康熙年间重建,改名为"虎阜禅寺"。虽然现在这里的寺庙建筑遗存已不再是宗教活动场所,但从其规模上还能依稀辨认出当年佛寺的盛况。

  除了虎丘的人文景观声名远扬外,虎丘的自然风光也使人流连忘返。正所谓"虎丘吴小山,东南称奇观。"这里有天然的巨大石砥--千人石;有罕见的悬崖峭壁--剑池石壁;有茂密的森林和候鸟景观--苍鹭夕归;有著名的盆景展览--万景山庄。

  自古以来,虎丘也是繁华的商贾之地。尤其是明清时期,这里商贩聚集,酒肆林立。到了清明踏青和山塘庙会时节,虎丘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清代大文豪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写道:"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小像,与薛幡毫无相差。""薛宝钗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她哥哥,不禁笑了起来。"这一段对虎丘捏像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勾划出了当年虎丘集市的热闹情景。正是由于虎丘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浓郁的文化氛围,秀丽的自然风光,使她成了苏州的首选游览胜地。明代李流芳把它归纳为"虎丘有九宜",就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直落木、宜夕阳。也就是说,游览虎匠,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都有其独特的风味,成为吴中第一名山、吴中第一名胜。

虎丘导游词 篇17

  宋朝诗人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当年诗人的赞美成了今天虎丘的广告词。

  到虎丘,过去有两条路,一条是我们今天走的汽车路,过去趁乘马车可抵;另一条是水路,从阊门下船,经过唐朝刺史白居易开挖的白堤七里山塘,在虎丘“海涌流辉”水码头前靠岸。

  一般的寺庙都藏在深山,而虎丘却是山在寺中。有一句打油诗就形象地点出了虎丘寺寺包山的特点:“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锁寺门”。

  现在我们来到了虎丘山门“海涌潮辉”。这四个字点出了虎丘的来历。虎丘原名海涌山,远古时这儿是一片枉洋,几个绿色的岛屿在潮涨潮落时隐时陷,当时称为海涌山的虎丘最矮小,却美丽,如浩淼碧波中闪烁的明珠流辉至今。“海涌流辉”水墙门是照壁的一种,苏州拙政园旧大门前至今仍保存有巍峨古朴的水墙门,体现了水乡人家的门面和脸面。

  我们知道,吴王阖闾在苏州建阖闾大城是在公元前514前。那时的中国正是春秋时期,各小国之间战事不断。正当我国大部份地区还处在青铜器时代,吴国因为铸铁、铸剑而出名,出现了欧治子、干将、莫邪等著名铁匠。公元前496年,吴国对越国宣战,吴王阖闾受伤死于返程途中。为了修建吴王阖闾墓,吴国动用了十万民工,并随葬三千把宝剑于墓中。为了保守吴王墓的秘密,盛传吴王下葬三日之后,有一白虎蹲于海涌山上,世说为吴王霸气凝聚而成。从那以后,便有了虎丘的称谓,至今已两千五百年。

  到了公元961年,虎丘顶上建了七层八面砖塔一座。如今虎丘塔身已经严重倾斜,偏离中心2。34米,虎丘斜塔日益著名,并且因为它和吴王墓扑朔迷离的关系令科学家和游客控密兴致倍增。照理说,吴王墓建于公元前496年,虎丘塔建于公元961年,前后相差一千五百年,本不该有什么瓜葛。但如今山上山下两个古迹却休戚相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到了虎丘山上之后我再作出详细介绍。

  [二山门]

  虎丘古迹众多,除了虎丘塔之外,就要数眼前的二山门即断梁殿了。断梁殿建于公元1338年。它的主梁是由两根木料拼接而成,在两端设计了一排造型优美的斗拱来托住悬挑出的大梁,解决了受力的问题。民间传说是元朝一位皇帝故意出难题,下了一道圣旨,规定只能用专门配备的材料建造,不许使用铁钉。但苏州工匠们没有被难倒,依靠经验丰富的老匠师赛鲁班的精心建成了独具一格的殿门。门两侧对联“塔影在波山光接屋,画船人语晓市花声”。描述了虎丘历史上的盛况,房屋鳞次栉比,画船来来往往,话语声、卖花的叫声组成了一幅繁华的市井图。

  断梁殿上朝南匾额为曾寿于1877年书补的“大吴胜壤”。朝北挂着由现代学者梁漱溟书横匾“含真藏古”。这四个字出自顾恺之一千六百多年前的《虎丘序略》。讲到虎丘,每个苏州人都可以说出许多有关的民间传说,只要去掉这些传说的神奇色彩,就可以看到苏州的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原貌,因此,这个 “古”字“真”字向我们揭示了虎丘的真实价值。

  说到这儿,稍稍讲点题外话。虎丘是苏州著名名胜古迹,在虎丘理应保存有许多原汁原味建筑。实际上,除了虎丘塔外,就是这座维修过多次的断梁殿沿可称原物,其余建筑均不到百年。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传统的中国人理念,世间万物“五行”,即水、金、木、火、土构成,因而中国建筑也基于“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的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将砖木结构作为中国建筑的唯一形式,将石材拒之门外。加上中国人”视建筑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这两点决定了中国建筑容易被毁,不易保存。因而,我们只能说,该建筑始建于什么年代,而不能说就是那个年代。

  [憨憨泉]

  这是一口古井,叫憨憨泉。憨憨是梁代一和尚名字。相传他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孤儿,到虎丘寺当小和尚。每天下山挑水,有一次在这里因满地青苔滑了一跤。他想既有青苔一定潮湿,或许就有泉眼,便用扁担在地上挖,终于找到了泉眼,并用泉水治好了眼疾。从此取名憨憨泉。千百年来,憨憨泉水沏虎丘白云茶一直是虎丘寺僧侍奉贵宾的佳品。

  [试剑石]

  这块中间裂开的巨石叫试剑石。相传两千五百年前,吴王阖闾为了争天下,召吴国铸剑高手干将、莫邪采“五山之精华、六合之精英”,在苏州相门外开炉生火,治炼三月,始终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莫邪奋勇纵身火中,炉中金铁销熔,终于铸成了一对雌雄双剑。

  也有说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寻觅吴王随葬的三千把宝剑,得到一剑后,随手向一块巨石砍去,巨石当即裂成两半。

  事实上再锋利的剑也不可能劈开巨石。试剑石是典型的火山喷出的凝灰岩久经风化后沿着裂隙形成的大缝,酷似剑劈。但人们仍然热衷于用剑劈开的传说,吴王也乐得人们这样说。因为,在战事频频的春秋战国年代,吴国有如此锋利之宝剑,无疑是吴国强大的见证,慑于吴国的坚兵利器,小国不战自降。所以,这块试剑石说不定就是当年政治骗局的见证。

  在试剑石旁刻有元顾瑛的诗句:“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断流。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枕石]

  这是一块巨大的蜒蝣石,因形如枕,故名。

  关于枕石,有说因为晋代高僧生公常在此阅读经书,倦了便枕石而眠,故得名。也有说明秀才唐伯虎在此休憩,并各祝枝山调侃,由枕石而眠想到夫妇共眠,再联想到生儿育女的游戏。因为和唐伯虎有关,因而又有人把三笑姻缘各枕石联系起来,称二笑是唐伯虎在枕石上等秋香来时,见秋香来了,急急忙忙佯装看书,把书拿颠倒了,引出了秋香的第二笑。

  [千人石]

  面前这块暗紫色的盘陀大石就是虎丘的中心,千人石。远处的篆亥为“千人座”。因石平坦如砥,广二亩,可容千人,故名之。相传公元前496年吴王墓建成后,赐鸠酒于此,设鹤舞助兴,千余名修墓者在此饮酒,鸠毒发作,惨死在这块巨石上。到了晋代,高僧竺道生在此说法,虽然生公满腹经纶,口吐莲花,吸引“千人座”,但信者寥寥。据史书记载:“生公讲经,人无信者,于是聚石为徒,与谈至理,石皆点头。”这就是成语:“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由来。旁边白莲池中的石上刻着“顽石”二字,指的就是这一段故事。

  [二仙亭]

  二仙亭是一座完全用石头雕琢的亭子。相传是吕洞宾和陈抟下棋的地方。二仙在此下棋,一樵夫挑着一担柴路过,见状便停下观棋,将扁担往地上一插,一盘棋还未看完,回到村里,已无人认识他,因为已隔了好几代。这是“山中方一日,人间已千年”的缘故。陈抟老祖以睡功著称。一觉醒来遇见樵夫,樵夫和他说的话他不信,并把樵夫当作梦中人,这就是对联中的上联:“梦中说梦原非梦”。下联就有点玄乎,叫做:“元里求元便是元”。讲的是道的道理。元就是玄,也就是道。玄之又玄,从妙之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又九九归一。从道出发,研究道的理论,便得道。另一幅对联是“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日虎阜再留踪”。讲的是吕洞宾的行踪。

  [虎丘剑池]

  虎丘剑池四个大字通常是游客最爱拍照的地方。一则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二则很标志性。这四个大字相传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因岁月久远,虎丘二字的石刻湮没。到明万历年间,公元1620xx年,石刻名家章仲玉补刻,新旧二方石刻似一气呵成,难辩真伪,因此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但是,“假虎丘真剑池”的真实含义还不在此,请大家跟我进“别有洞天”。

  [别有洞天]

  别有洞天这道墙是人工砌成。由于这堵墙的阻隔,把平坦如砥的千人石与绝崖石劈成两个世界。一走入圆洞门,“池暗生寒气”“空山剑气深”,气氛决然不同,清池,如一把宝剑。因为吴王阖闾墓中藏剑三千,故名剑池。崖左壁“剑池”二字为元周伯琦所书。但民间相传为东晋王羲之所书。传说虎丘寺僧人以两只鹅易王羲之“剑池”二字,王羲之书就后,到手的两只鹅化作龙虎回到虎丘山头。这就是“神鹅易字”的传说。

  关于剑池的成因,据《吴地记》载,因以扁诸、鱼肠等剑三千殉葬,故以剑池名。据《元和郡县志》载,“秦皇凿山以求珍异,莫知所在。孙权穿之亦无所得,所凿之处遂成深涧。”看来,剑池是因为埋剑、寻剑而形成的。不过宋王禹却认为“池实自然,剑何亡传”。

  到了公元1520xx年,唐伯虎、王鏊等人因池水干涸,发现墓门,留下石刻。1955年人民的政府清理剑池时确时找到了一条长约10米的石胡同,尽头呈喇叭状,容四人并立,并有一横三竖四块青石琢成的长方形石板,显然均为人工所为。根据墓门的形制和朝向,完全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墓制。因此推测可能为吴王墓。但因墓恰巧在塔底下,且规模宏大,一旦开挖必影响塔,因而作罢,未打开墓门,留下千古之谜。现在的情况是虎丘后山为土堆砌,前山为巨石,因而推测后山为人工所堆。如果是这样,就和虎丘塔倾斜有关。因为地基不牢,重6000吨的塔便倾向土堆的一边。所以,我们不妨认为,是吴王墓的建造引起了虎丘塔的倾斜,而虎丘塔的倾斜又保护了底下的吴王墓,使之不能开挖,成了一只真正保护吴王墓的白虎。就就是塔与墓两个重要古迹之间的关系。

  [五贤堂背后塔院]

  虎丘斜塔在这个位置看得最真切,因为一道粉墙正好成为斜塔的比照。虎丘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丘塔高47.7 米,比意大利比萨斜塔矮6米;塔尖偏离中心2.34米,是比萨塔的一半;虎丘塔建于961年,比比萨塔早完工390年。请大家注意右侧塔身呈弧型曲线。因此,由此推测,和意大利比萨塔一样,虎丘塔在建塔时就开始倾斜。最后一层塔似乎偏向左边,这是因为1638年遭雷击失火烧毁,重建时为改变重心、纠正倾斜的结果。

  我们知道,与虎丘塔同期的杭州雷峰塔在三十年代倒塌。到五十年代,虎丘塔岌岌可危,不仅倾斜严重,而且周身裂缝遍布,最宽处达80厘米。 1956年采用铁箍喷浆法,如箍桶一般,每层塔内用钢筋箍起来,地基灌浇水泥,有效地消除了裂缝。关于56年修塔,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当年开会讨论修塔方案时,有一老工人坐在墙角微微地笑,主持会议的人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便请他发言。老工人再三推辞后,终于提出了箍桶匠修桶的原理和方案,引起全场哄堂大笑。此事便搁浅。不久,来了一位苏联专家。看完虎丘塔下山路上,陪同人员讲了上面这段故事,苏联专家十分感兴趣,重又上山,于是外国专家发的话,便开始具体制定修塔方案。

  1981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加固地基。在塔基下人工打44个孔,灌钢筋水泥,在44个桩下做水泥壳体,地下防水,更换部分砖体,制止了塔身的继续倾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修塔时,在宝塔内发现了越窑青瓷花碗、装有经箱的石函等珍贵文物,发现了当年修塔时的工具,理更重要的是根据文物中的文字记载,证实了虎丘塔的建造年代是从959年到961年。

  虎丘是苏州两千五百仓桑的见证。高高耸立在山顶的虎丘塔已经成了苏州的标志。所以,又印证了苏东坡的话,到苏州,不可不游虎丘。我还要添一句:到虎丘,不可不留影虎丘塔。

  [塔院]

  虎丘塔是一座完全用砖砌起来的仿木结构塔。外墙和内墙的柱子是念木圆柱,屋檐也是仿木斗拱,飞檐起翘。一座砖塔为什么能矗立一千余年而不倒呢? 1956年修塔时,在塔内发现了许多竹针。专家分析,这些竹针用来插在砖缝中,然后用细麻线缠绕,再涂以浆料,使整个墙体连成一体,增加其牢度。大家可以绕塔转一圈,由于倾斜,塔门高度的差别显而易见的。虎丘塔的水平差距为48厘米。

  [万景山庄]

  万景山庄在虎丘东侧,建在沿山坡堆起的黄石假山上。经二十年风风雨雨,黄石假山已与虎丘山体连为一体,陡生许多野趣,令人疑为山之余脉。数百盆精品盆景高低错落在山坡目,站在高处一目了然,极富气势。所有盆景都与转墙外虎丘塔遥相呼应,两者似乎在历史与文化中可以找到互补与契合。

  苏派盆景是我国盆景的重要流派。苏派盆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近代又有较大发展。苏派盆景以树桩盆景为主。传统的树桩盆景讲究六台、三托、一顶。即左右两个枝条,加上后面一个枝条,由下而上,形成三个层次,最后在顶上再形成一片,所有的叶片均呈馒头状。这类盆景以扎为主,以剪为辅,工整、华贵,我们不妨叫它“学院派”。近年来,苏派盆景一反传统,注重创新,以剪为主,以扎为辅,注重盆景的天然情趣,保持其自然状态,并用中国画的原理,调理主干与支干的对比、变化,引发人们审视的美的联想。

  万景山庄为我国最大的盆景园之一。集中了苏州的大部分盆景精品。其中雀梅王“虎踞龙盘”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高1.8 米,冠幅高2.5米,是为数不多的特大型桩景。从南向下面看,主干横斜,形若猛虎蹲伏;从北向反面观之,主枝自然弯曲,如蛟龙腾起。上海画家王西野先生据此为雀梅王题名为“虎距龙盘”。一个好的名字真乃点睛之笔。

  盆景精品不可多得,不可再生,因为它有生命。为了一个精品,往往倾注了园艺专家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在欣赏盆景时,不仅要从外形上看,更须了解整棵树的布局,园艺专家的意图、工夫,以及他要表达的内容,盆景园就大有可看,而不会匆匆走过。

虎丘导游词 篇18

  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拥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的虎丘。

  在远古时期,虎丘曾是东部海岸上的一个海湾,海底火山爆发产生的岩浆堆积形成小岛,涨潮时小岛被水淹没,退潮时又涌出海面,久而久之,小岛就演变成了这座山丘,所以虎丘也叫海涌山。那为什么后来又叫虎丘了呢?这还要从春秋吴越之争说起。公元前520xx年,吴王阖闾建成了苏州这座阖闾大成,吴国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乘越王去世的机会,亲自率兵攻打越国,阖闾骄傲轻敌,结果中了越王勾践的埋伏,身受重伤,回师途中去世,他的儿子夫差就在此地为阖闾修了墓,将阖闾葬于此地。相传阖闾下葬三天之后,有一只白虎出现在了山头,似乎在守卫着阖闾的墓,因此海涌山改名为虎丘。

  我们平时爬山,肯定会发现,这寺是藏于山里的,可是虎丘就不同了。虎丘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山藏于寺里,而不是寺藏于山中,是山向寺里藏。虎丘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还因为它的风景独特。所以苏东坡就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二)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叫做海涌桥,它是一座花岗石材料建成的仿古式拱桥。我们可以看到桥上有十二只形态各异的小石狮,一边六只,雄狮手上都抓着一个球,这意味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而雌狮呢都抱着一只小狮子,这就意味着子孙绵延。

  我们从这边往山上看,有什么发现吗?请诸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没有觉得虎丘丘如蹲虎呢?我们看前面的这二山门,是不是像老虎的头颅,洞门就像是老虎的嘴巴,窗就像是老虎的眼睛,两边突出的飞檐就像是老虎的耳朵,这山路就像是脊背,宝塔就是老虎的尾巴,整体呢就是一只蹲虎,这也就是虎丘为什么叫虎丘的第二种说法了。

  大家往前走,眼前的这座殿,就是虎丘的二山门了,它叫做断梁殿。进门这两座塑像呢,就是哼哈二将,张嘴的是哈将,闭嘴的是哼将。大家往上看可以发现,这座殿门的正梁不是一根整木,而是两段接合起来的,中间有明显的接缝,据苏州民间传说,元代的时候,皇帝下旨要苏州官吏限期在虎丘建造一座殿门。当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时,发现找不到一根长度足够的木料做正梁,而限期又将近了,这个时候,老工匠赛鲁班想方设法,将两根短木料接合起来,做成正梁。虽然梁是对接的,可是仍然十分坚固。从这断梁殿,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好,我们沿着这条山路上去,眼前的这口井,叫做憨憨泉。相传梁代有个僧人憨憨,从小双目失明,一日摔倒在这里,心想有青苔的地方一定有泉水,于是十指刨地。一位樵夫看见了就说,半山腰是不可能有泉水的,你若能挖到,我就变成青蛙。话说刚说完,一股泉水涌出来,樵夫变成了青蛙,憨憨用泉水治好了眼睛。

  我们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石头很特别,这石头中间是裂开的,这旁边的石碣上刻着试剑石三个大字,相传,吴王阖闾命当时的铸剑大师干将铸剑,干将和他妻子莫邪采集天地灵气,终于铸成了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吴王得到了干将所献的宝剑后,挥剑试刃,将大石一劈为二,这就是那块大石。另有传说,秦始皇到此寻找吴王墓,见巨石蹲一白虎,遂挥剑砍杀,白虎逃遁,只在石头上留下剑痕。

  我们往北边走,大家看这块石头形状像什么呢?对,像枕头。这块石头叫枕石,扔一石子丢在上面,就会喜得贵子。

  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亭子,它是一座墓,叫古真娘墓。唐代有位女子叫胡瑞珍,人称真娘。由于安史之乱,她逃难到苏州,无依无靠,被迫进了妓院,但是她只卖艺而不卖身,她能歌善舞,才貌出众,可谓是绝色佳丽。当时有位高富帅的书生王荫祥慕其才色,花重金贿赂老鸨想要留宿于真娘处。真娘知道之后,投缳自尽,以死守身。王荫祥大为震惊,厚葬真娘于虎丘山,并于墓上建亭纪念。

  (三)

  再向前走啊,我们看到这块地方的石头是呈现红色的。这石头叫做千人石。传说吴王夫差为先王治丧,在地宫内埋葬了许多宝剑和其他财宝,夫差为了保住这个秘密,就摆下庆功宴,将这千余名工人聚于此地,赏赐无色无味的毒酒,杀害了这千名工匠,血流成河,将这边的石头都染红了,每逢下雨,这石头的红会显露的十分耀眼。因为这石头是一千多个工人染红,所以叫它千人石。

  相传因为此事,人们经过此处都很害怕,高僧竺道生便在此讲经,超度冤魂,

  他对着石头讲经,讲了三天三夜,当他讲到一切恶人皆能成佛时,石头都在点头,似乎都在认同生公所讲的东西。于是便有生公讲经,顽石点头之说。池中那块便是点头石。旁边那石头上的三个字是千人坐。

  我们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虎丘的仙在哪里呢?仙在这里。这里呢是二仙亭,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和睡仙陈抟下棋的地方。相传吕洞宾和陈抟下棋的时候,有一个樵夫在旁边观看,棋下完之后樵夫下山了,可是下山之后他发现村里的人他都不认识了,而村里的人从樵夫的着装来看,他来自以前年以前,所以有仙人一盘棋,世上已千年的说法。我们看到二仙亭的石柱上有两副对联,第一幅是“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日虎阜再留踪”。说的是吕洞宾曾经在岳阳呆过,现在又到虎丘留下踪迹。另一幅是“梦里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上联是说陈抟老祖把樵夫当成是梦中之人,樵夫反复说明原委才知道这不是梦,下联是讲要探究道教的奥秘,才能得到成仙。

  (四)

  我们到往这边走,就来到了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剑池。我们看到这个圆洞门上刻有四个大字“虎丘剑池”,据说这四个字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说,后因年久,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一位苏州刻石名家张仲玉照原样钩摩重刻,仔细看可以发现剑字的一撇比丘的一撇有力好看的多,所以苏州又有假虎丘真剑池的说法。

  走进别有洞天,眼前呢就是虎丘的剑池了。之所以命名为剑池,是因为阖闾下葬时,夫差将三千多把宝剑作为殉葬品,埋在他的墓里。在1955年整修虎丘,抽干剑池的水时,这个三角露口露出,向里面走大概10米就走不通了,但是往左边拐,工作人员发现了四块巨大的石碑,一块是平躺的,其余三块成品字形排列,专家发现,这石板的石质和春秋时期的石质相符,所以这剑池地下很可能就是阖闾墓的所在了。那为什么不往里面挖呢?(大家猜一猜)是因为上面有虎丘塔,如果往里面发掘,就会影响到塔的地基,也就是说塔可能会倒,那为了保护虎丘塔,就没有进一步探索阖闾墓所在,所以至今,阖闾墓仍然是一个神秘的谜。

  现在我们来到得就是虎丘塔,俗称云岩寺塔。始建于五代,七层八面。为什么呢?虎丘塔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经历过七次火烧,明朝时第七层被烧毁了。我们知道,与虎丘塔同期的杭州雷峰塔在三十年代倒塌。到五十年代,虎丘塔也是岌岌可危。 1956年采用铁箍喷浆法,每层塔内用钢筋箍起来,地基灌浇水泥,有效地消除了裂缝。关于56年修塔,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当年开会讨论修塔方案时,有一老工人坐在墙角微微地笑,主持会议的人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便请他发言。老工人再三推辞后,终于提出了箍桶匠修桶的原理和方案,在场的人员是啧啧称赞啊。所以,又印证了苏东坡的话,到苏州,不可不游虎丘。我还要添一句:到虎丘,不可不留影虎丘塔。

虎丘导游词 篇19

  Song dynasty poet su dongpo said, "don't swim to suzhou huqiu is pity. The poet's praise became huqiu advertisement today.

  To huqiu, over the past two paths, road is the car we go today, while in a carriage is worth in the past; Another is waterway, from Chang under a ship, after the excavation of the secretariat of the tang dynasty bai juyi bai causeway seven shan, before huqiu "sea flow fai" water wharf to dock.

  General temple are hidden in the mountains, while the tiger mountain in the temple. Have a doggerel image location out huqiu chu tomb at baoshan temple temple features: "first remove the old monk had feared mountain, sunset teach temple door lock".

  Now we came to the gate of the tiger "master chao hui". This four word points out the history of the tiger. Huqiu, formerly known as master mountain ancient here is a piece of waste, a few green island hidden when trapped during the changing of the tides, then called master mountain huqiu most short, but beautiful, such as the vast blue waves of the shining pearl stream hui today. "Sea flow fai" doors in water is a kind of zhaobi, suzhou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the old gate still holds high the water doors of of primitive simplicity, embodies the people of the region of appearance and face.

  We know that the prince he lu he lu built in suzhou city in 514 BC. At that time, China is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fight between the small. As most parts of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Bronze Age, wu is known as cast iron, cast jian, appeared the child cure, lieutenant, m-sword famous blacksmith. Wu in 496 BC, the Vietnam war, the prince he lu injured died on his way home. In order to build the prince he lu tomb, wu used hundreds of workers, structures and the sword of three thousand in the tomb. In order to keep secret of the prince's tomb, rumours that prince buried after three days, a white tiger crouching hai-yong yu mountain, he said to prince domineering condensation. Since then, there is a tiger of appellation, has been two thousand five hundred years.

  By 961, huqiu built seven layers on the top of the eight sides 2-foot-tall tower one. Huqiu tower is now heavily skewed, off center 2. 34 meters, huqiu tower is famous, and because of it and the prince's tomb of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sts and tourists accused of dense interest. In principle, the prince's tomb was built in 496 BC, huqiu tower was built in 961 AD,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one thousand five hundred, should not have what to do. But now the two sites are below. A link between them, to the hu qiu hill after I'll mak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虎丘导游词 篇20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导游小傅。欢迎大家来到“人间天堂”苏州,今天将由我带您一同游览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虎丘。

  虎丘坐落在苏州城西北郊,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出现,因而得名虎丘。

  各位游客,现在你们看到的是“憨憨泉”!相传梁代有个僧人叫憨憨法师,是庙里的挑水和尚。他自小患有眼疾,但他的耳朵灵心眼儿好。一次,他挑水经过这儿时,踩在青苔上摔了一跤。他就想到这下面可能有泉水,于是就在这里挖土寻找泉眼。有个村民看见了,就嘲笑说,要是能找出泉眼来,他就变成一只大青蛙!正说着,从地下冒出一股清泉喷到了憨憨法师的脸上。他顿时感到一阵清凉,随后双眼就重见了光明。这个时候,憨憨法师才发现那个农夫果然变成了一只青蛙,久久地守在了这憨憨泉旁。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虎丘剑池”。据说,这四字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题,后因年代久远,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在明代万历年问,由一个名叫章仲玉的苏州刻石名家照原样拓摹重刻,补上了这“虎丘”二字,但与原来的真迹相比却逊色不少,缺少力度,所以就有了“真剑池,假虎丘”一说。

虎丘导游词 篇21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导游小傅。欢迎大家来到“人间天堂”苏州,今天将由我带您一同游览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的虎丘。

  虎丘坐落在苏州城西北郊,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出现,因而得名虎丘。

  各位游客,现在你们看到的是“憨憨泉”!相传梁代有个僧人叫憨憨法师,是庙里的挑水和尚。他自小患有眼疾,但他的耳朵灵心眼儿好。一次,他挑水经过这儿时,踩在青苔上摔了一跤。他就想到这下面可能有泉水,于是就在这里挖土寻找泉眼。有个村民看见了,就嘲笑说,要是能找出泉眼来,他就变成一只大青蛙!正说着,从地下冒出一股清泉喷到了憨憨法师的脸上。他顿时感到一阵清凉,随后双眼就重见了光明。这个时候,憨憨法师才发现那个农夫果然变成了一只青蛙,久久地守在了这憨憨泉旁。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虎丘剑池”。据说,这四字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题,后因年代久远,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在明代万历年问,由一个名叫章仲玉的苏州刻石名家照原样拓摹重刻,补上了这“虎丘”二字,但与原来的真迹相比却逊色不少,缺少力度,所以就有了“真剑池,假虎丘”一说。

  剑池是虎丘最神秘的古迹,据说吴王墓可能在这里。相传吴王生前酷爱宝剑,其死后曾以宝剑三千为他陪葬,故名剑池。当阳光斜射水面时,给人一种“池暗 ......

虎丘导游词 篇22

  (一)

  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拥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的虎丘。

  在远古时期,虎丘曾是东部海岸上的一个海湾,海底火山爆发产生的岩浆堆积形成小岛,涨潮时小岛被水淹没,退潮时又涌出海面,久而久之,小岛就演变成了这座山丘,所以虎丘也叫海涌山。那为什么后来又叫虎丘了呢?这还要从春秋吴越之争说起。公元前520xx年,吴王阖闾建成了苏州这座阖闾大成,吴国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乘越王去世的机会,亲自率兵攻打越国,阖闾骄傲轻敌,结果中了越王勾践的埋伏,身受重伤,回师途中去世,他的儿子夫差就在此地为阖闾修了墓,将阖闾葬于此地。相传阖闾下葬三天之后,有一只白虎出现在了山头,似乎在守卫着阖闾的墓,因此海涌山改名为虎丘。

  我们平时爬山,肯定会发现,这寺是藏于山里的,可是虎丘就不同了。虎丘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山藏于寺里,而不是寺藏于山中,是山向寺里藏。虎丘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还因为它的风景独特。所以苏东坡就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二)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叫做海涌桥,它是一座花岗石材料建成的仿古式拱桥。我们可以看到桥上有十二只形态各异的小石狮,一边六只,雄狮手上都抓着一个球,这意味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而雌狮呢都抱着一只小狮子,这就意味着子孙绵延。

  我们从这边往山上看,有什么发现吗?请诸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没有觉得虎丘丘如蹲虎呢?我们看前面的这二山门,是不是像老虎的头颅,洞门就像是老虎的嘴巴,窗就像是老虎的眼睛,两边突出的飞檐就像是老虎的耳朵,这山路就像是脊背,宝塔就是老虎的尾巴,整体呢就是一只蹲虎,这也就是虎丘为什么叫虎丘的第二种说法了。

  大家往前走,眼前的这座殿,就是虎丘的二山门了,它叫做断梁殿。进门这两座塑像呢,就是哼哈二将,张嘴的是哈将,闭嘴的是哼将。大家往上看可以发现,这座殿门的正梁不是一根整木,而是两段接合起来的,中间有明显的接缝,据苏州民间传说,元代的时候,皇帝下旨要苏州官吏限期在虎丘建造一座殿门。当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时,发现找不到一根长度足够的木料做正梁,而限期又将近了,这个时候,老工匠赛鲁班想方设法,将两根短木料接合起来,做成正梁。虽然梁是对接的,可是仍然十分坚固。从这断梁殿,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好,我们沿着这条山路上去,眼前的这口井,叫做憨憨泉。相传梁代有个僧人憨憨,从小双目失明,一日摔倒在这里,心想有青苔的地方一定有泉水,于是十指刨地。一位樵夫看见了就说,半山腰是不可能有泉水的,你若能挖到,我就变成青蛙。话说刚说完,一股泉水涌出来,樵夫变成了青蛙,憨憨用泉水治好了眼睛。

  我们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石头很特别,这石头中间是裂开的,这旁边的石碣上刻着试剑石三个大字,相传,吴王阖闾命当时的铸剑大师干将铸剑,干将和他妻子莫邪采集天地灵气,终于铸成了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吴王得到了干将所献的宝剑后,挥剑试刃,将大石一劈为二,这就是那块大石。另有传说,秦始皇到此寻找吴王墓,见巨石蹲一白虎,遂挥剑砍杀,白虎逃遁,只在石头上留下剑痕。

  我们往北边走,大家看这块石头形状像什么呢?对,像枕头。这块石头叫枕石,扔一石子丢在上面,就会喜得贵子。

  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亭子,它是一座墓,叫古真娘墓。唐代有位女子叫胡瑞珍,人称真娘。由于安史之乱,她逃难到苏州,无依无靠,被迫进了妓院,但是她只卖艺而不卖身,她能歌善舞,才貌出众,可谓是绝色佳丽。当时有位高富帅的书生王荫祥慕其才色,花重金贿赂老鸨想要留宿于真娘处。真娘知道之后,投缳自尽,以死守身。王荫祥大为震惊,厚葬真娘于虎丘山,并于墓上建亭纪念。

  (三)

  再向前走啊,我们看到这块地方的石头是呈现红色的。这石头叫做千人石。传说吴王夫差为先王治丧,在地宫内埋葬了许多宝剑和其他财宝,夫差为了保住这个秘密,就摆下庆功宴,将这千余名工人聚于此地,赏赐无色无味的毒酒,杀害了这千名工匠,血流成河,将这边的石头都染红了,每逢下雨,这石头的红会显露的十分耀眼。因为这石头是一千多个工人染红,所以叫它千人石。

  相传因为此事,人们经过此处都很害怕,高僧竺道生便在此讲经,超度冤魂,

  他对着石头讲经,讲了三天三夜,当他讲到一切恶人皆能成佛时,石头都在点头,似乎都在认同生公所讲的东西。于是便有生公讲经,顽石点头之说。池中那块便是点头石。旁边那石头上的三个字是千人坐。

  我们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虎丘的仙在哪里呢?仙在这里。这里呢是二仙亭,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和睡仙陈抟下棋的地方。相传吕洞宾和陈抟下棋的时候,有一个樵夫在旁边观看,棋下完之后樵夫下山了,可是下山之后他发现村里的人他都不认识了,而村里的人从樵夫的着装来看,他来自以前年以前,所以有仙人一盘棋,世上已千年的说法。我们看到二仙亭的石柱上有两副对联,第一幅是“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日虎阜再留踪”。说的是吕洞宾曾经在岳阳呆过,现在又到虎丘留下踪迹。另一幅是“梦里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上联是说陈抟老祖把樵夫当成是梦中之人,樵夫反复说明原委才知道这不是梦,下联是讲要探究道教的奥秘,才能得到成仙。

  (四)

  我们到往这边走,就来到了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剑池。我们看到这个圆洞门上刻有四个大字“虎丘剑池”,据说这四个字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说,后因年久,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一位苏州刻石名家张仲玉照原样钩摩重刻,仔细看可以发现剑字的一撇比丘的一撇有力好看的多,所以苏州又有假虎丘真剑池的说法。

  走进别有洞天,眼前呢就是虎丘的剑池了。之所以命名为剑池,是因为阖闾下葬时,夫差将三千多把宝剑作为殉葬品,埋在他的墓里。在1955年整修虎丘,抽干剑池的水时,这个三角露口露出,向里面走大概10米就走不通了,但是往左边拐,工作人员发现了四块巨大的石碑,一块是平躺的,其余三块成品字形排列,专家发现,这石板的石质和春秋时期的石质相符,所以这剑池地下很可能就是阖闾墓的所在了。那为什么不往里面挖呢?(大家猜一猜)是因为上面有虎丘塔,如果往里面发掘,就会影响到塔的地基,也就是说塔可能会倒,那为了保护虎丘塔,就没有进一步探索阖闾墓所在,所以至今,阖闾墓仍然是一个神秘的谜。

  现在我们来到得就是虎丘塔,俗称云岩寺塔。始建于五代,七层八面。为什么呢?虎丘塔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经历过七次火烧,明朝时第七层被烧毁了。我们知道,与虎丘塔同期的杭州雷峰塔在三十年代倒塌。到五十年代,虎丘塔也是岌岌可危。 1956年采用铁箍喷浆法,每层塔内用钢筋箍起来,地基灌浇水泥,有效地消除了裂缝。关于56年修塔,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当年开会讨论修塔方案时,有一老工人坐在墙角微微地笑,主持会议的人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便请他发言。老工人再三推辞后,终于提出了箍桶匠修桶的原理和方案,在场的人员是啧啧称赞啊。所以,又印证了苏东坡的话,到苏州,不可不游虎丘。我还要添一句:到虎丘,不可不留影虎丘塔。

虎丘导游词 篇23

  虎丘山海拔34.3米,面积0.19平方公里。山体由侏罗系火山岩浆构成,千人石、试剑石、剑池等山石为流纹岩。虎丘山往东、北、西三个方向的整个平原地区第四系冲积层之下都分布着侏罗系火山岩。

  景区现有面积100公顷,保护区面积475.9公顷,作为苏州的一个重要旅游窗口,虎丘屡获殊荣,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虎丘,原名海涌山,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又一说为“丘如蹲虎”,以形为名。虎丘山高仅30多米,却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剑池和千人石:云岩寺塔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世界第二斜塔,成为苏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剑池埋有吴王阖闾墓葬的千古之谜;千人石留下了“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话。

  位于虎丘东麓的万景山庄汇集苏派盆景之精华,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虎丘后山植被茂密,林相丰富,群鸟绕塔盘旋,蔚为壮观。近两年又恢复了“虎丘十景”中的“西溪环翠”和“书台松影”两处景点,20xx又完成了虎丘山灯光亮化二期工程,千年斜塔在夜色的映衬下熠熠生辉,成为苏州古城夜景的新亮点。

虎丘导游词 篇24

  宋朝诗人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当年诗人的赞美成了今天虎丘的广告词。

  到虎丘,过去有两条路,一条是我们今天走的汽车路,过去趁乘马车可抵;另一条是水路,从阊门下船,经过唐朝刺史白居易开挖的白堤七里山塘,在虎丘“海涌流辉”水码头前靠岸。

  一般的寺庙都藏在深山,而虎丘却是山在寺中。有一句打油诗就形象地点出了虎丘寺寺包山的特点:“老僧只恐山移去,日落先教锁寺门”。

  现在我们来到了虎丘山门“海涌潮辉”。这四个字点出了虎丘的来历。虎丘原名海涌山,远古时这儿是一片枉洋,几个绿色的岛屿在潮涨潮落时隐时陷,当时称为海涌山的虎丘最矮小,却美丽,如浩淼碧波中闪烁的明珠流辉至今。“海涌流辉”水墙门是照壁的一种,苏州拙政园旧大门前至今仍保存有巍峨古朴的水墙门,体现了水乡人家的门面和脸面。

  我们知道,吴王阖闾在苏州建阖闾大城是在公元前514前。那时的中国正是春秋时期,各小国之间战事不断。正当我国大部份地区还处在青铜器时代,吴国因为铸铁、铸剑而出名,出现了欧治子、干将、莫邪等著名铁匠。公元前496年,吴国对越国宣战,吴王阖闾受伤死于返程途中。为了修建吴王阖闾墓,吴国动用了十万民工,并随葬三千把宝剑于墓中。为了保守吴王墓的秘密,盛传吴王下葬三日之后,有一白虎蹲于海涌山上,世说为吴王霸气凝聚而成。从那以后,便有了虎丘的称谓,至今已两千五百年。

  到了公元961年,虎丘顶上建了七层八面砖塔一座。如今虎丘塔身已经严重倾斜,偏离中心2。34米,虎丘斜塔日益著名,并且因为它和吴王墓扑朔迷离的关系令科学家和游客控密兴致倍增。照理说,吴王墓建于公元前496年,虎丘塔建于公元961年,前后相差一千五百年,本不该有什么瓜葛。但如今山上山下两个古迹却休戚相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到了虎丘山上之后我再作出详细介绍。

[二山门]

  虎丘古迹众多,除了虎丘塔之外,就要数眼前的二山门即断梁殿了。断梁殿建于公元1338年。它的主梁是由两根木料拼接而成,在两端设计了一排造型优美的斗拱来托住悬挑出的大梁,解决了受力的问题。民间传说是元朝一位皇帝故意出难题,下了一道圣旨,规定只能用专门配备的材料建造,不许使用铁钉。但苏州工匠们没有被难倒,依靠经验丰富的老匠师赛鲁班的精心建成了独具一格的殿门。门两侧对联“塔影在波山光接屋,画船人语晓市花声”。描述了虎丘历史上的盛况,房屋鳞次栉比,画船来来往往,话语声、卖花的叫声组成了一幅繁华的市井图。

  断梁殿上朝南匾额为曾寿于1877年书补的“大吴胜壤”。朝北挂着由现代学者梁漱溟书横匾“含真藏古”。这四个字出自顾恺之一千六百多年前的《虎丘序略》。讲到虎丘,每个苏州人都可以说出许多有关的民间传说,只要去掉这些传说的神奇色彩,就可以看到苏州的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原貌,因此,这个 “古”字“真”字向我们揭示了虎丘的真实价值。

  说到这儿,稍稍讲点题外话。虎丘是苏州著名的名胜古迹,在虎丘理应保存有许多原汁原味的建筑。但实际上,除了虎丘塔外,就是这座维修过多次的断梁殿沿可称原物,其余建筑均不到百年。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传统的中国人的理念,世间万物“五行”,即水、金、木、火、土构成,因而中国建筑也基于“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的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将砖木结构作为中国建筑的唯一形式,将石材拒之门外。加上中国人”视建筑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这两点决定了中国建筑容易被毁,不易保存。因而,我们只能说,该建筑始建于什么年代,而不能说就是那个年代。

[憨憨泉]

  这是一口古井,叫憨憨泉。憨憨是梁代一位和尚的名字。相传他是个双目失明的孤儿,到虎丘寺当小和尚。每天下山挑水,有一次在这里因满地青苔滑了一咬。他想既有青苔一定潮湿,或许就有泉眼,便用扁担在地上挖,终于找到了泉眼,并用泉水治好了眼疾。从此取名憨憨泉。千百年来,憨憨泉水沏虎丘白云茶一直是虎丘寺僧侍奉贵宾的佳品。

  ·寒山寺导游词 ·江苏周庄导游词 ·扬州瘦西湖导游词 ·淮安市导游词 ·夫子庙导游词%

[试剑石]

  这块中间裂开的巨石叫试剑石。相传两千五百年前,吴王阖闾为了争天下,召吴国铸剑高手干将、莫邪采“五山之精华、六合之精英”,在苏州相门外开炉生火,治炼三月,始终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莫邪奋勇纵身火中,炉中金铁销熔,终于铸成了一对雌雄双剑。

  也有说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寻觅吴王随葬的三千把宝剑,得到一剑后,随手向一块巨石砍去,巨石当即裂成两半。

  事实上再锋利的剑也不可能劈开巨石。试剑石是典型的火山喷出的凝灰岩久经风化后沿着裂隙形成的大缝,酷似剑劈。但人们仍然热衷于用剑劈开的传说,吴王也乐得人们这样说。因为,在战事频频的春秋战国年代,吴国有如此锋利之宝剑,无疑是吴国强大的见证,慑于吴国的坚兵利器,小国不战自降。所以,这块试剑石说不定就是当年政治骗局的见证。

  在试剑石旁刻有元顾瑛的诗句:“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断流。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枕石]

  这是一块巨大的蜒蝣石,因形如枕,故名。

  关于枕石,有说因为晋代高僧生公常在此阅读经书,倦了便枕石而眠,故得名。也有说明秀才唐伯虎在此休憩,并各祝枝山调侃,由枕石而眠想到夫妇共眠,再联想到生儿育女的游戏。因为和唐伯虎有关,因而又有人把三笑姻缘各枕石联系了起来,称二笑是唐伯虎在枕石上等秋香来时,见秋香来了,急急忙忙佯装看书,把书拿颠倒了,引出了秋香的第二笑。

[千人石]

  面前这块暗紫色的盘陀大石就是虎丘的中心,千人石。远处的篆亥为“千人座”。因石平坦如砥,广二亩,可容千人,故名之。相传公元前496年吴王墓建成后,赐鸠酒于此,设鹤舞助兴,千余名修墓者在此饮酒,鸠毒发作,惨死在这块巨石上。到了晋代,高僧竺道生在此说法,虽然生公满腹经纶,口吐莲花,吸引“千人座”,但信者寥寥。据史书记载:“生公讲经,人无信者,于是聚石为徒,与谈至理,石皆点头。”这就是成语:“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由来。旁边白莲池中的石上刻着“顽石”二字,指的就是这一段故事。

[二仙亭]

  二仙亭是一座完全用石头雕琢的亭子。相传是吕洞宾和陈抟下棋的地方。二仙在此下棋,一樵夫挑着一担柴路过,见状便停下观棋,将扁担往地上一插,一盘棋还未看完,回到村里,已无人认识他,因为已隔了好几代。这是“山中方一日,人间已千年”的缘故。陈抟老祖以睡功著称。一觉醒来遇见樵夫,樵夫和他说的话他不信,并把樵夫当作梦中人,这就是对联中的上联:“梦中说梦原非梦”。下联就有点玄乎,叫做:“元里求元便是元”。讲的是道的道理。元就是玄,也就是道。玄之又玄,从妙之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又九九归一。从道出发,研究道的理论,便得道。另一幅对联是“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日虎阜再留踪”。讲的是吕洞宾的行踪。

[虎丘剑池]

  虎丘剑池四个大字通常是游客最爱拍照的地方。一则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二则很标志性。这四个大字相传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因岁月久远,虎丘二字的石刻湮没。到明万历年间,公元1614年,石刻名家章仲玉补刻,新旧二方石刻似一气呵成,难辩真伪,因此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但是,“假虎丘真剑池”的真实含义还不在此,请大家跟我进“别有洞天”。

[别有洞天]

  别有洞天这道墙是人工砌成。由于这堵墙的阻隔,把平坦如砥的千人石与绝崖石劈成两个世界。一走入圆洞门,“池暗生寒气”“空山剑气深”,气氛决然不同,清池,如一把宝剑。因为吴王阖闾墓中藏剑三千,故名剑池。崖左壁“剑池”二字为元周伯琦所书。但民间相传为东晋王羲之所书。传说虎丘寺僧人以两只鹅易王羲之“剑池”二字,王羲之书就后,到手的两只鹅化作龙虎回到虎丘山头。这就是“神鹅易字”的传说。

  关于剑池的成因,据《吴地记》载,因以扁诸、鱼肠等剑三千殉葬,故以剑池名。据《元和郡县志》载,“秦皇凿山以求珍异,莫知所在。孙权穿之亦无所得,所凿之处遂成深涧。”看来,剑池是因为埋剑、寻剑而形成的。不过宋王禹却认为“池实自然,剑何亡传”。

  到了公元1512年,唐伯虎、王鏊等人因池水干涸,发现墓门,留下石刻。1955年人民政府清理剑池时确时找到了一条长约10米的石胡同,尽头呈喇叭状,容四人并立,并有一横三竖四块青石琢成的长方形石板,显然均为人工所为。根据墓门的形制和朝向,完全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墓制。因此推测可能为吴王墓。但因墓恰巧在塔底下,且规模宏大,一旦开挖必影响塔,因而作罢,未打开墓门,留下千古之谜。现在的情况是虎丘后山为土堆砌,前山为巨石,因而推测后山为人工所堆。如果是这样,就和虎丘塔的倾斜有关。因为地基不牢,重6000吨的塔便倾向土堆的一边。所以,我们不妨认为,是吴王墓的建造引起了虎丘塔的倾斜,而虎丘塔的倾斜又保护了底下的吴王墓,使之不能开挖,成了一只真正保护吴王墓的白虎。就就是塔与墓两个重要古迹之间的关系。

[五贤堂背后塔院]

  虎丘斜塔在这个位置看得最真切,因为一道粉墙正好成为斜塔的比照。虎丘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丘塔高47。7 米,比意大利比萨斜塔矮6米;塔尖偏离中心2。34米,是比萨塔的一半;虎丘塔建于961年,比比萨塔早完工390年。请大家注意右侧塔身呈弧型曲线。因此,由此推测,和意大利比萨塔一样,虎丘塔在建塔时就开始倾斜。最后一层塔似乎偏向左边,这是因为1638年遭雷击失火烧毁,重建时为改变重心、纠正倾斜的结果。

  我们知道,与虎丘塔同期的杭州雷峰塔在三十年代倒塌。到五十年代,虎丘塔岌岌可危,不仅倾斜严重,而且周身裂缝遍布,最宽处达80厘米。 1956年采用铁箍喷浆法,如箍桶一般,每层塔内用钢筋箍起来,地基灌浇水泥,有效地消除了裂缝。关于56年修塔,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当年开会讨论修塔方案时,有一老工人坐在墙角微微地笑,主持会议的人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便请他发言。老工人再三推辞后,终于提出了箍桶匠修桶的原理和方案,引起全场哄堂大笑。此事便搁浅。不久,来了一位苏联专家。看完虎丘塔下山路上,陪同人员讲了上面这段故事,苏联专家十分感兴趣,重又上山,于是外国专家发的话,便开始具体制定修塔方案。

  1981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加固地基。在塔基下人工打44个孔,灌钢筋水泥,在44个桩下做水泥壳体,地下防水,更换部分砖体,制止了塔身的继续倾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修塔时,在宝塔内发现了越窑青瓷花碗、装有经箱的石函等珍贵文物,发现了当年修塔时的工具,理更重要的是根据文物中的文字记载,证实了虎丘塔的建造年代是从959年到961年。

  虎丘是苏州两千五百仓桑的见证。高高耸立在山顶的虎丘塔已经成了苏州的标志。所以,又印证了苏东坡的话,到苏州,不可不游虎丘。我还要添一句:到虎丘,不可不留影虎丘塔。

[塔院]

  虎丘塔是一座完全用砖砌起来的仿木结构塔。外墙和内墙的柱子是念木圆柱,屋檐也是仿木斗拱,飞檐起翘。一座砖塔为什么能矗立一千余年而不倒呢? 1956年修塔时,在塔内发现了许多竹针。专家分析,这些竹针用来插在砖缝中,然后用细麻线缠绕,再涂以浆料,使整个墙体连成一体,增加其牢度。大家可以绕塔转一圈,由于倾斜,塔门高度的差别确良显而易见的。虎丘塔的水平差距为48厘米。

[万景山庄]

  万景山庄在虎丘东侧,建在沿山坡堆起的黄石假山上。经二十年风风雨雨,黄石假山已与虎丘山体连为一体,陡生许多野趣,令人疑为山之余脉。数百盆精品盆景高低错落在山坡目,站在高处一目了然,极富气势。所有盆景都与转墙外虎丘塔遥相呼应,两者似乎在历史与文化中可以找到互补与契合。

  苏派盆景是我国盆景的一个重要流派。苏派盆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近代又有较大的发展。苏派盆景以树桩盆景为主。传统的树桩盆景讲究六台、三托、一顶。即左右两个枝条,加上后面一个枝条,由下而上,形成三个层次,最后在顶上再形成一片,所有的叶片均呈馒头状。这类盆景以扎为主,以剪为辅,工整、华贵,我们不妨叫它“学院派”。近年来,苏派盆景一反传统,注重创新,以剪为主,以扎为辅,注重盆景的天然情趣,保持其自然状态,并用中国画的原理,调理主干与支干的对比、变化,引发人们审视的美的联想。

  万景山庄为我国最大的盆景园之一。集中了苏州的大部分盆景精品。其中雀梅王“虎踞龙盘”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高1。8 米,冠幅高2。5米,是为数不多的特大型桩景。从南向下面看,主干横斜,形若猛虎蹲伏;从北向反面观之,主枝自然弯曲,如蛟龙腾起。上海画家王西野先生据此为雀梅王题名为“虎距龙盘”。一个好的名字真乃点睛之笔。

  盆景精品不可多得,不可再生,因为它有生命。为了一个精品,往往倾注了园艺专家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在欣赏盆景时,不仅要从外形上看,更须了解整棵树的布局,园艺专家的意图、工夫,以及他要表达的内容,盆景园就大有可看,而不会匆匆走过。

上一篇:2024年水泊梁山的导游词(实用7篇) 下一篇:最新故宫导游词(模版22篇)
猜你喜欢